第一篇:[精品推荐]小学音详解乐名师名课观摩感悟与解题
小学音乐名师名课观摩感悟
三月的西湖,有着怡人的景致,那绽放枝头的桃花,那吐露新芽的垂柳,无不使人迷醉,让人浮想。和着那暖暖的春阳,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大讲台”暨“西湖之春”小学音乐名师名课展示活动,感受了虽已容纳近七百人会场的鸦雀无声,感受了上课教师用专业打造出的魅力课堂,感受了课堂上下无需指挥的真诚互动,感受了专家点评妙趣横生的经典话语„„
一、追寻原汁原味的课堂本色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音乐课中充斥着浓浓的语文味,怪怪的科学味,深深的思品味,常被人戏说“耕了自己的田,肥了别人的地”。然,何为音乐课之音乐性?在走过了几年的迷茫,认真解读了课标后,音乐中丰富多彩的元素开始绽放出瑰丽的花朵。《春雨蒙蒙地下》中那极为和谐的响舌伴奏、唰唰唰唰的雨声音效以及优美动人的歌声,似一幅感人至深的画,像一曲娓娓动听的歌;《我是中国人》中那京剧曲牌典型的西皮流水音调,通过教师巧妙地转嫁于板、眼、拖腔的教学,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连连称 “好”。有感于这些凸显音乐性的经典课例,我深觉音乐的本色课堂要追寻原汁原味的音乐性,对于小学生而言,把握简约性是重要的原则之一。
二、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情境
我们也常看到音乐课堂中学生兴趣高昂,情绪激动之状况,但如果只是表面现象,就很令人为之担忧。积极有效的课堂情境包括很多方面,其中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任务型学习法。让每位学生都承担学习任务,且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有不同的任务,从而从被动学习逐渐走向主动发现,主动追求。《阿细跳月》中极富民族性的鼓点节奏,使学生在有明显学习目的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了彝族的音乐特点;《春天的歌》中,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之于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授课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与音乐的比较中感悟音乐;借助于有效的提问,始终让学生保持音乐学习的良好状态。我深感一节课就是一个舞台,在师生共同积极有效的演出中,创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从而达到音乐文化的水乳交融。
三、关注活而有序的课堂常规
曾几何时,因为有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句话,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令人咋舌,虽然张扬了部分学生的个性,但学生音乐学习的整体质量就不得而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教育是特别为那些发展不那么自主的人而存在的,相对于那些少数天生具有音乐素养的人而言,音乐教育的价值似乎并不凸显;相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教育才真正扮演了其“教育”的角色——及时的介入,恰当的引导,微小的点拨,而这些都会成为改变人心智的强大力量。因此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同样需要有一个活而有序的课堂常规来保证。四节课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着如何正确地聆听,如何正确地评价,如何正确地合作。因为有了这样相应的制度约定,并且能在学生遵守这些约定后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得课堂始终呈现出活而有序的状态。相信在追寻这一理念的过程中,伴随着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会越来越高,我们音乐教育的本源会得以很好地回归。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能逐渐扩展,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审计理论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审计“免疫系统”论就是从这一进程中凝练出来的。
第二篇:小学音体验磨练乐名师名课观摩感悟
小学音乐名师名课观摩感悟
三月的西湖,有着怡人的景致,那绽放枝头的桃花,那吐露新芽的垂柳,无不使人迷醉,让人浮想。和着那暖暖的春阳,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大讲台”暨“西湖之春”小学音乐名师名课展示活动,感受了虽已容纳近七百人会场的鸦雀无声,感受了上课教师用专业打造出的魅力课堂,感受了课堂上下无需指挥的真诚互动,感受了专家点评妙趣横生的经典话语„„
一、追寻原汁原味的课堂本色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音乐课中充斥着浓浓的语文味,怪怪的科学味,深深的思品味,常被人戏说“耕了自己的田,肥了别人的地”。然,何为音乐课之音乐性?在走过了几年的迷茫,认真解读了课标后,音乐中丰富多彩的元素开始绽放出瑰丽的花朵。《春雨蒙蒙地下》中那极为和谐的响舌伴奏、唰唰唰唰的雨声音效以及优美动人的歌声,似一幅感人至深的画,像一曲娓娓动听的歌;《我是中国人》中那京剧曲牌典型的西皮流水音调,通过教师巧妙地转嫁于板、眼、拖腔的教学,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连连称 “好”。有感于这些凸显音乐性的经典课例,我深觉音乐的本色课堂要追寻原汁原味的音乐性,对于小学生而言,把握简约性是重要的原则之一。
二、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情境
我们也常看到音乐课堂中学生兴趣高昂,情绪激动之状况,但如果只是表面现象,就很令人为之担忧。积极有效的课堂情境包括很多方面,其中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任务型学习法。让每位学生都承担学习任务,且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有不同的任务,从而从被动学习逐渐走向主动发现,主动追求。《阿细跳月》中极富民族性的鼓点节奏,使学生在有明显学习目的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了彝族的音乐特点;《春天的歌》中,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之于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授课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与音乐的比较中感悟音乐;借助于有效的提问,始终让学生保持音乐学习的良好状态。我深感一节课就是一个舞台,在师生共同积极有效的演出中,创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从而达到音乐文化的水乳交融。
三、关注活而有序的课堂常规
曾几何时,因为有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句话,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令人咋舌,虽然张扬了部分学生的个性,但学生音乐学习的整体质量就不得而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教育是特别为那些发展不那么自主的人而存在的,相对于那些少数天生具有音乐素养的人而言,音乐教育的价值似乎并不凸显;相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教育才真正扮演了其“教育”的角色——及时的介入,恰当的引导,微小的点拨,而这些都会成为改变人心智的强大力量。因此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同样需要有一个活而有序的课堂常规来保证。四节课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着如何正确地聆听,如何正确地评价,如何正确地合作。因为有了这样相应的制度约定,并且能在学生遵守这些约定后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得课堂始终呈现出活而有序的状态。相信在追寻这一理念的过程中,伴随着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会越来越高,我们音乐教育的本源会得以很好地回归。
第三篇:观摩名师经典课堂感悟
观摩名师经典课堂感悟
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参加了在城阳举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语文学习策略研究”研讨会,聆听了全国著名专家和名师的讲座、讲课。听名师讲课,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如聆听荡气回肠的名曲,又似品尝余香缭绕的香茗,让我这个从教将近二十年的教师直惊叹教学艺术的魅力无穷。
这次观摩名师教学,令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名师们上课的激情令我感动。回想自己从教十九年,面对一成不变的工作,逐渐厌倦,对学生没有了热情,对上课没有了兴趣,初为人师的喜悦感荡然无存。第一天听完课,我就在心里问自己:这些老师在课堂上为何会那么有激情?他们至少都是有十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了,上起课来为什么还是那么活力四射、那么有亲和力?这几天我仔细思量,始悟出是“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才让他们能保有激情,保有童心。很多老师只是把教育看作一份职业,一份能养活自己的职业;而名师不光把它当作职业,更重要的是把它看作一份事业,一份甘愿为之奋斗的事业。我想这就是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的主因吧。
第二,老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我深深折服。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武凤霞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博学的老师,她涉猎的书籍范围很广泛,她不是看过就算了,而能灵活地用到教学中,她能在钻研教材时联想到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资料,她对教材挖掘得那么深,那么透,我想与她深厚的文学素养是分不开的。还有刘发建老师,他对教学鲁迅的作品有独到之处,他的《走近鲁迅》令许多研究鲁迅的专家都为之惊叹。刘发建老师不单是一名老师,实在称得上是学者。
精彩的课堂已落下帷幕,但名师的课堂教学带给我的震撼远远不止这些。赞叹、称颂之余,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教师只有热爱课堂,才能带动学生乐学;只有博学,才能吃透教材;只有积淀起丰厚的教学素养,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这应该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观摩名师展示课心得
观摩名师展示课心得
12月19日上午,晋江市实验小学的名师庄老师和吴老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糟糕,你已吸入了PM2.5》以及《古诗里的童趣》两节精彩的语文课。
庄老师的重点放在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上,整堂课有图有文字,比起枯燥的纯文本阅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图和文字的联系,激发孩子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提取和总结信息的能力。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学生从开始就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高素质,在提问题的环节,学生们所提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并能清楚地用英语为我们解释什么是PM。学生课堂上精彩的表现离不开老师巧妙的引导,庄老师懂得联系实际,用学生身边的密切相关的健康环境问题,让学生有了继续深入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吴老师则突破了教学常规思维,将四首主题基本相同的诗歌综合联系在一起,用40分钟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四首古诗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特别注重表达的细节,借助想象去品读诗歌,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短时间内理解诗歌的意思是有难度的,吴老师通过诗歌和译文的同时展示,在十分钟的时间里,实现了群文阅读。这些方法,为我们今后开展群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语文文本教学正走向创新的多元化道路,我相信,在各位名师的积极探究和展示下,一定会为我们提供更多参考和进步的空间。
第五篇:名师下乡送教观摩感悟
名师下乡送教观摩感悟
——评《读后续写》一课有感
三门中学
孙惠云
今天观摩了来自宁波市鄞州中学徐佩璐老师的应用文写作课和宁波市第二中学的梁莲红老师的读后续写课。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她不但让我领略到了优秀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深厚的教学底蕴,更让我不断地反思我应该如何针对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高中英语写作课教学。下面我重点来谈谈我从梁莲红老师这堂写作课中学到的一些教学心得和体会。
1、文章选材
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加真实感,这堂课选用10月份高考真题引入,材料权威,学生有切身感受。老师抓住了阅读的关键,引导学生抓住了文本解读的技巧,然后抓住机会,提供一篇文章,让学生课堂续写。所以我往后在平时写作课选材上,也会像梁老师这样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或者事件,并且是学生能力范围内能表达出来的题材;少用在网上或者教辅书上的一些考试题目作为题材。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2、教学过程方面
梁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是在为后面做铺垫,过渡十分自然,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首先,梁老师针对文本提出了“Did you write a happy ending or sad ending?”让学生回顾高考,回顾文本中的plot。这个小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焰,燃烧了整个课堂。然后梁老师从beginning, climax 和 ending 这三个点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在解读过程中,梁老师从文本中的words, action, thoughts, looks和surroundings这五个方面重点分析每一个plot 中主人公的feelings。梁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模拟学生在考试中拿到作文题目后的思考过程。而且,梁老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老师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文本中的语法结构和句子结构,积累优美的句子。如:Hungry and thirsty,...;with...;V-ing...;If only...;Never...;The more...,the more...;...so that...;...make it impossible...;梁老师在适当时候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形成了一个应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写作非常完整的思路。为写作做了充分地准备后,老师引入写作材料,一切都水到渠成。从最后学生按words, action, thoughts, looks和surroundings分组写作和展示的习作来看,学生本次课堂的收获很大。
3、课堂气氛方面
本次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都很高,这些都离不开梁老师超强的课堂调控能力。梁老师娴熟的课堂掌控技能使学生既能自由思考,又都围绕着主题展开活动。在肯定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的同时,梁老师能把握好师生互动的方向,及时点拨,使得整个课堂师生互动在有序、有节、适当的范围内进行。
通过本次写作课,我们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不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互动的课堂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开放、真实、多维的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多元对话的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关键,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我们的互动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今后在教学中仍应经常以梁老师的课例提醒自己,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而自己应该成为一个好的facilit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