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常态名师课听课感悟
常态名师课听课感悟
大河路中心小学 凡玲慧
为了提高各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教学水平,我区于4月16日至20日开展为期五天的小学各学科常态名师展示课活动,由于教学任务紧,时间安排不开,我只听了周一上午和周四上午的一共七节语文课,这一轮听课给我留下了很多思考和感悟,我总结了各位老师上课的优点和闪光点,以供自己学习。
第一,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上好课的基础。从我所听的这七节课来看,每位教师在备课、课件、教具上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课件精美清晰,重点突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如刘胜楠老师在执教《我的书包》时采用了小组讨论、小游戏等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这几位教师对教材的要求把握相当到位,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能在课标中找到依据,如针对高年级学生提出了快速浏览、细读、默读等要求,课堂把控能力强,教学效果理想。
第二,教学环节设计好,教学流程安排合理。教学流程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虽然知道有这么一个概念,但是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中去。通过这次活动,感觉流程这个概念一下子清晰起来。老师们的教学流程都非常清晰,基本环节有:
1、谈话或者设置悬念导入课堂,板书课题,作者简介,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再读课文、深入感悟,针对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研读分析,体会人物形象和课文主旨,4、课外拓展,推荐阅读书目,布置小练笔。各个环节安排合理,衔接自然,重难点把握得当,把知识点清楚的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第三,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亲切,语言流畅优美。七堂课听下来,他们给我的感觉是上课语言富有感染力,每个人在教学中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多使用鼓励性、针对性强的评价语,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刘春霞老师在讲授《彩色的非洲》时,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说:“你真是一个懂艺术的人,这跟你的气质很相符。”
通过这次展示课我充分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第二篇:名师课赛听课心得体会
课赛听课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听名师赛课,我受益颇多,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名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准确的把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独特的教学设计,强大的心理素质,敬业的精神,无不让我钦佩。
听了多位老师的课,被他们上课的风格所感染,老师们用自己的热情、智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再体验中学习。名师们在课堂上不仅关注学生收获了多少“鱼”,更多的关注学生收获多少“渔”。多位老师的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在课上自始至终都以学生为主,自己为主导,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名师们和蔼可亲,很有亲和力。她们精炼、简洁又丰富的语言,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更高层次。对学生评价语更是妙语连珠,激励着孩子们更有自信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人文教育方面,教师们都处理的比较好,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用自然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这可以看出各位老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对于一些教学活动如果说我们还有一些“云里雾里看不清”的话,专家的点评让我们是“拨开云雾见月明”。他们站在专家的高度对这些课进行评价。
通过听这次名师赛课,我对新课改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修炼自己的基本功。基本功包括书写基本功;书写基本功;课堂语言基本功;分析学生基本功;解读教材基本功;引导启发基本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功;教学设计基本功;组织教学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教育科学研究基本功。作为语文老师,要重点修炼书写基本功,讲究写字规范,字体美观;还要教学设计基本功,解读教材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
2、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本科目的学科特点。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学科的特点是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教学中要注意两者的结合,切记一味说教或偏离了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
3、用心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多方面的思考突破方法。教学的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一样的思路,确定难点亦不要局限于知识本身难易,确定教学难点和攻克难点都非易事,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实际,研究有效对策。在教学实践中,突破难点的方法很多,在寻找突破难点的方法时,要善于抓住突破难点的实质。主要抓住四个关键:首先必须明确什么地方难;其次要搞清楚为什么难;三要善于抓住难的焦点。四要想好突破难点的策略。
4、教师设计课时考虑自身的教学优势,适时展示自身特长,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感染,也会受益无穷。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心得体会,今后我会“静心教学”,更加努力的钻研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高效课堂,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第三篇:名师巡讲活动听课感悟
胜利名师巡讲活动听课感悟
——听魏靖老师信息技术课有感
2014年4月2日,做为新教师的我有幸聆听了胜利名师魏靖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大美泉城——修饰多媒体报告》,课后又认真聆听了魏靖老师所做的专题报告——《信息技术之诱思、合作、探究》,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学到了魏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
一、课堂导入诱思引路
良好的导入是课程成功的一半,魏老师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将“大美泉城”宣传片展示给每一位学生,瞬间吸引学生眼球,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泉城济南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为任务的设置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其中也体现了魏老师所倡导的“诱思合作探究教学”。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在教师诱导下让学生真正的学,教师主导作用在于“循序善诱”,以引路、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课堂变教为诱、以诱达思,从而实现了学生的合作发展。
二、任务驱动展开教学
魏老师所讲授的这一课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类型中的作品制作类,是信息技术课程最常见的课程类型。魏老师将课程从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了三个有梯度和层次性的任务:泉城第一景评选、市中八景展示以及好客泉城邀请卡的制作,引导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中完成任务。三个任务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培养出勇于开拓进取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课不是单纯性的技术培训,而是有目的的让学生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方式下逐步达到操作技能及信息素养的同步提高,并实现学生自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终目标。因此,魏靖老师在课堂中积极倡导小组协作,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分组,运用“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动手操作动力强的学生并让他充当“老师小助手”的角色,来帮助本组内甚至其他组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课堂活而不乱,学习氛围浓厚。
四、重视学生合作学习的三个“养成”
魏靖老师的报告中提出关于如何合作的三个“养成”,对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三个养成包括:
1、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向别人发表意见、提供事实、解释问题等。所以学生在阐述自己思想时要讲究信息技术术语的运用,并且学生在演示时要“边操作边讲解”,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严谨性。
2、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非常专注而且有耐心地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为自己下一步“表达”提供基础。
3、养成良好的求助和帮助习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要及时向同学请教,并且能够说清楚自己不懂或不会的地方,接受帮助后要表示感谢,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合作。
总之,参加此次名师巡讲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从魏靖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我将逐步落实在自己的课堂中,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第四篇:浙派名师的听课感悟
浙派名师听后感悟
张雪营
11月7号去杭州师范大学听浙派名师的听课活动,短短的1天时间里,由各家名师、教师展示的4节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老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之高,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彩,让我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长期以来,数学几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的结果,轻探究的过程;重反复的练习,轻情感的满足„„这一切,使学生对数学很难激起兴趣。他们感到数学是枯燥的、烦琐的,数学几乎等同于做题,而且没完没了。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使他们感到数学是有趣的。
通过郑老师、王老师,两位教师对于《命题与证明》的讲解,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对于一节新课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回答中,寻找切入点,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进入我们的“陷阱”,从而开始一节新课的学习。同时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用比较白话、学生易懂的词句,来进行一堂很枯燥的数学证明的教学。王老师一堂数学课张弛有度,通过很好地掌握学生的现阶段情况,有效的控制学生的,并对下节课教学起了良好的铺垫,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章老师的《你的判断对吗?》中,时刻与学生有着很好的互动,并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之交流。这样把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起,你还用担心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热情吗?这就是老师的智慧,做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就应该在我们的课堂上多提供一些既能学习到数学知识,又让学生感觉有趣的问题,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充满活力与魅力。但是由于学生的现阶段学习,并未学习到平行四边形,所以对于动手拼平行四边形这个环节耗时过多,便造成了龙头蛇尾的感觉。尽管有小的瑕疵,但总体来说,这一堂课还是很精彩的。领略到大师的教学艺术,我看到了学生的智慧,听到了富有思想的回答,亦听到过诙谐的回答,让人忍不住为他们鼓掌,同时也忍不住为老师的教学喝彩,因为她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精确及魅力,让学生触及到了数学的本质,从而在内心发出强烈的震撼。让学生觉得数学的简单,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智慧,是还原数学最朴素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释放学生的潜能。而为了做到这一点,老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设计才是最关键的。
这次听课学习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是我们的课堂改革道路却是长久的,我将积累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自己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去,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让学生对于数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中走的更远。
第五篇:历史课听课评课感悟
为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本备课组本学期继续开展教学展示活动。近来,黄老师在一(6)班展示了《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生活》这一课。
黄老师是一位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为了上好这一节课,积极向科组老师请教,多次打磨,给大家呈现了一节生动的历史课。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1. 在本课中突出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这一新的教学理念2. 积极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的真实性,获得积极的情感.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基本上仍处于感性阶段,历史教学更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重现”过去的历史,从中感受、体验历史。如为了领略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师生共同创设了“一起去宋朝旅游”这一教学情境,经过学生的演绎,浓缩在历史课堂当中,而宋代的风俗民情也印在学生的脑海中。3.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节日”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设想为什么缠足没有了,而春节这个节日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呢?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有趣新奇的设想?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借此不断推陈出新,激发在的创造性,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