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态课总结
初中英语常态课评课总结
临江市外国语学校
周雪峰
地点:接待室
时间:2012年10月19日 下午 3点 参加人员:全体初中英语教师
为期一周的教研组内互相听课、学习,教研课活动结束了。共听英语课十一节。组内所有英语教师都参加了这次听课活动,其中包括学校领导,为我们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动力。常态课活动不仅仅是教师课程教学的一个展示,也给我们英语组每位老师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本次课型多样,包括:新课讲解课,课文讲解课,复习课。因此教学模式多样化.从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体会每一位教师的努力,从每一节课我们都深深的感觉到“高效课堂”的影子。
一、课堂上十二位英语教师饱含激情和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这就是教师魅力之所在。在英语课中,我感受到了每一个老师都用标准的英语、个性的教学风格带动着学生融入课堂当中。教师的每个口令,每一句话,每一个肢体语言都是那么的真实,自然,到位。
二、灵活多样的教法、学法是课堂实效的法宝。学生注意力时间短,老师们在教学中都比较注重多肢体语言,设计学生全员参与的多动、多说的教学活动,语言真实自然。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言发展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英语、讲英语。
三、高效课堂知识密度较高,语言实践的内容量大,效果良好。教学环节严密,从复习、导课、新授、练习、纠错、再复习总结。每个环节和各种操练和交际活动间的过渡自然紧凑、快捷,从动作、图片等导入,直到课的发展、高潮、结束富有节奏感。一堂课内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英语操练和交际活动。当然我们的课堂还有一些小小的不足,例如:个别老师的进行小组活动时,合作时间太短,练习没达到巩固,查漏补缺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实际任务的难易程度,充分给学生提供时间,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并且提供学生展示的空间,培养他们大胆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还有,个别老师对教学生成处理能力不强,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往往会超出之前的预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控,需要机智的进行处理,可我们的教师一遇到超出自己预设的情况时就匆匆掠过。所以要地对课堂上的生成,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多给予学生丰富的有激情的评价,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英语是当前急需提高的一门学科。首先,老师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自己要负责把自己的责任田种好。第二要立好课堂规矩,课堂语言要有感染力包括肢体语言,学习教具。第三,备课时心中要有学生,要备学生,不但要备好学生,还要备差学生,第四,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向45分钟要质量,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课堂。第五,平时早读一定要学生大声朗读。背课文,背单词。另外,记住:老师要用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
总之,我们英语组在每次听、评课中都会有成长和进步。同事之间互相切磋,取长补短,营造和谐愉快的教研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争取使英语教研组把“高效课堂”做在实处。
英语是当前急需提高的一门学科。首先,老师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自己要负责把自己的责任田种好。第二要立好课堂规矩,课堂语言要有感染力包括肢体语言,学习教具。第三,备课时心中要有学生,要备学生,不但要备好学生,还要备差学生,第四,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向45分钟要质量,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课堂。第五,平时早读一定要学生大声朗读。背课文,背单词。另外,记住:老师要用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
第二篇:英语常态课活动总结
关于参加晋中市初中英语课题研究的通知
各县(区、市)教研室、市直各学校:
当前各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将本地课堂教学模式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提升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经研究决定,拟在全市初中学校范围内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同课型的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望各学校踊跃申报。在申报时,可以就其中一种或多种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课题名称自拟。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总课题名称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同课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二、研究目的总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为了提升我市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市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具体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
2.通过课题的研究,形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各种课型的基本操作模式;
3.通过对不同课型优质课的分析与总结(包括优秀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总结),激发优秀教师的工作热情,引导她们将自己日常教学工作从感性行为上升到理性行为,进一步提高她们的教
学能力;
4.通过课题的研究,辐射、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提升她们的执教能力;
5.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实验学校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研究思路
研究文献资料、培训实验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总结科学方法、交流研究成果、推广典型经验、师生教学相长。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观察分析、总结提升
五、申报程序
参加实验的教师要认真填写课题申报表(附件1),经学校、县(区、市)教研室批准后,以县汇总(附件2)上报市教研室初中组,纸质材料采用A4纸一式三份报教研室刘文军老师,电子版以excel格式发到指定邮箱,经教研室领导和专家批准后准予立项。
六、申报时间
课题申报截止日期:2013年1月31日
七、联系方式
课题联系人:晋中市教研室 刘文军
第三篇:怎么上好常态课
内容提要:体育老师不能每天都像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那样上体育课,常态下的体育课应该上些什么,怎样上,注意些什么,应该受到关注。常态下的课能上的有趣、最平常、最普遍、最真实、最自然,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常态下、体育教学
体育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能给体育教学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但这些课不是天天进行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对大多数体育老师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很多权威人士和专家也在呼吁,应让竞赛课和公开课变得,更常态、更自然。但这种课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是常态课,我认为常态的体育课,就是每天在每个学校,每个角落正常进行的,不加任何修饰,最平常、最普遍、最真实、最自然地课,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要从常态体育课抓起。
就大多数的体育教师来说,每周至少有16节课;每天都要组织三十分钟的大课间,一小时的活动课(两次兴趣小组,三次课外活动)。一节课按40分钟算,每天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的时间就有四个多小时,这样下来,每天在办公室里设计教案,钻研教材的时间还能剩下多少呢?要想按照教材要求,依照备课内容,精心设计场地,准备器材,认真地、保证质量地,去上好每节课。那必须要有一套上好常态课的方法和模式,我根据自己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了上好常态一套办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说这一节课,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能达到怎样的程度,促进或培养学生那方面的能力或情感,目标定的要准、要小、要切合实际,要有“对象、程度、行为、条件”等确切词语。如:七年级行进间低手投篮,第一节课要求生85—90%的能做到行进间运球跨步拿球。目标确定了,在设立小内容,原地跨步拿球、行进间的跨步拿球,在针对这一小内容确立练习方式,那么这一节课的每一个小内容、每一个环节、每一项练习都要紧紧围绕目标去设计去进行,只有这样我们定的目标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是上好常态课的前提:要保证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有效促进身体各个方面得到发展。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确定大的内容后,再制定单元计划,根据单元计划去设计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内容不要笼统,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定,季节特点,还要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学生的个性,根据需要可以对大纲制给与的内容修改或调整。
第三、抓住重难点,找到解决的手段和措施是关键:重点难点是这一节课的灵魂,也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最重要的事,首先要找准重难点,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就是重点,例如30米加速跑,重点就是主动加速,难点就是加速跑动作协调,很多时候重难会是同一个,重难点确定了。下一步是如何解决,这就要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有层次行的练习去实现。
第四、简洁有效的组织教法是常态课的基本形式:我认为用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最通俗易懂的方法能让学生达到掌握技能锻炼身体的目的,这就是最好的方法。用心让每个同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尽情运动,生龙活虎,并伴有对下一节课的渴望,这就是最成功的方法。组织可以千变万化,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内容、不同年龄的学生、我们每位有两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会有一套一套不同的方法。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需要就是好方法。例如:练习让距离跑,可以根据场地空间,随时调整让出的距离及参与的人数,无需课严格前规定好。
第五、高强度、大密度的练习是上好常态课的质量保证: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学生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必须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这就需要大强度的练习,练习是手段、过程、方法。所有的目标都要通过练习去落实。没有足够的身体练习做保证,所有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都全部变成空中楼阁。
第六、素质内容课课练是常态课下提高身体素质的有力保证。素质练习可以循序渐进的渗透到课堂中,同一内容可不断的提高要求和练习的次数,如立卧撑第一次课我只教会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完成本次课任务,下一节课提出要求,男生载30秒钟完成多少,女生在30秒钟完成多少个,或者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立卧撑,在下一节课我们来个全班大比赛,提高兴趣完成素质练习任务。不同的内容可循环的加入到课堂中,这样日积月累,身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第七、简单的场地,少而精的器材,是我们必须在课前设计的,场地要尽量小,器材要少,充分运用,合理恰当。场地尽量能重复使用,这样节省时间避免重复劳动。器材要一物多用、充分利用。仅有的场地、器材条件能够超水平利用,在有限的条件下上好体育课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只要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勤定能补拙”。
总之,每次上课前教师能对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成竹在胸,课堂上的组织教法灵活机动,随机应变,把握好三段式的教学环节,踏踏实实的让学生学会、练好,保证质量的完成设定目标,我相信学生身体素质将会在这样常态的体育课上逐步提高。常态的课,不新奇,但一定飘扬着新理念,不豪华,但能充满真情,不完美,但有个性。
我认为自然常态的体育课就应该是这个样
1.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概念辨析
“常态教学下体育课”单从词义上解释,常态就是平常的、正常的,较为固定的状态。因此常态教学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现有平常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日常较为固定的、常规性的、自然状态下的体育课教学,我们就简称为常态课。
常态教学的对立面应是非常态教学,非常态教学具有非常态的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准备、学生、教学器材、道具等等,非常态的教学一方面多见于以往那些观摩课、展示课、评优课、教研课之中,从备课、场地器材安排到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等,均刻意追求最完美的境界,为了展现一堂高质量的评优课,还需要教师反复做课,以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作保证。另一方面也见于“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课之中。前者的非常态教学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传播、教学方式的推广,起到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它的正面作用和功能大家也有目共睹,后者的非常态教学虽说是部分教师自然教学的展现,但是缺乏最基本的教学责任,远离了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已谈不上真正的体育课,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坚决抵制和杜绝。
2.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主要特征
相对非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应该有自身的主要特征。
首先,应该是趋于程序化的、规范化的、趋于合情合理的、形成习惯性的工作、教学状态的课堂。是平常的、正常的,较为固定状态的课,是我们平常上的每一节课,是老师和学生上的最多的,较易实施操作的,简单实用的课。
其次,常态课是朴实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符合学生实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再次,常态课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去上好的课。它既没有彰显尽善尽美,展示风采,争名夺利的展示课、评优课的心态,也不是“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式不负责任的放羊课心态,而是默默无闻,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彰显自然,反映教学本质,更加关注学生成长心态的课。
最后,常态教学是相对动态、变化的。常态体育教学虽说趋于程序化的、规范化的、较为固定状态的课,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环境和不同学生时,常态教学是动态变化的,具有即时性、自主性。
第四篇:常态课心得
常态课心得
——杜蒙二中孙长云
通过学习“让常态课走向优质”后,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课堂教育改革是对课程改革具有实质意义的探索,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寄予无限期盼。
课改必须改课。重点观察和评价教师在课堂生成过程中是否能够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会”为课堂有效的根本标准,力求用最简单的科学的方式评价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等环节,学生的认知状况,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等方面都是让常态课走向优质课所必备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部分教师力求创新的意识较强,但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还较表面化或形式化,有一部分教师的科学知识还需储备,更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还缺乏有效的关注和指导;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也不够科学,在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课堂教学变化不是一蹴而就得。常态课质量的提升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常态课应该是精彩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经得住反复斟酌,既着意设计,又浑然尔成,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在行云流水中彰显教师的功力,让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课堂焕发出教学生命力和创造力。
常态课更应该是高效的,新课程背景下常态课要以学生的发 1
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真正达到“高效率,轻负担”。
教师职业最崇高的,崇高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的职业修炼。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实践能力,思想道德与为人处事的方式。更为真实地了解自己的教学特色,参与研究归纳自己的课堂特点,调查学生的感受;再主动邀请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听课、评课,并整理出意见和建议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回归真实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呈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重视与教学内容及其知识形成背景相关的生成性资源的挖掘,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提出实施有效教学建议,提供教学资源,教学课例及学习评价。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不全面的理解;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用问题,练习和测试讲评,呈现有关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运用;通过课前5分钟或上课最后5分钟的系列反馈,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基本情况,设计系列的检测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和纠正练习,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班级教学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教师的追随者,有许多学生是被动地被分配到班级里来接受教师教学的。为了将这些
被动的学生变成教师的主动追随者,教师需要不断地熟悉自己的学生。这种熟悉越是深入,越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效的开展教学,教师需要充分地与学生沟通,并研究学生,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通过关注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对学生的理解,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兴趣,意志力以及对待教师和学习的态度进行有效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面对启而不发的教育对象和困难重重的教学任务,教师要采取非常之举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首先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引导团队竞争机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二是打破一言堂局面,实施师生互动,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创设多种载体,真正实现精讲多练,这些方式方法虽然我们学校都有尝试,但由于班级人多,教室小,所以活动进行的效果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心理要有数,教的行为是教师教学观念,教学特色和学科教学特点的集中体现,它总是自觉和不自觉的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学生学习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自己的风格,归纳总结本学科的基本要求,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要点。教师只有自身的良好的教的行为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才能逐步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的行为习惯。
让学校的常态课走向优质,从表面上看是课堂问题,从深层
次看是集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思想和教师的教育追求与职业理想等于一体,需要我们系统思考,不断探索。
第五篇:浅谈中学语文常态课
浅谈中学语文常态课
常态课是教师学生接受最多的课,上好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常态课是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条件,运用超越现实的智慧和才能,融入个人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呈现出丰富而灵动的课。要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常态课的教学应该是朴实的、精彩的、高效的。常态课是朴实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状态,具有质朴的原力,不会因过滥、过繁、过度的雕琢和渲染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人、名师的教学成果,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生源情况,教学更趋于实际,注重实效。常态课也应该是精彩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经得住反复斟酌,既着意设计,又浑然天成,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在行云流水之中彰显教师的功力,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常态课也应该是高效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形成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触及课改的灵魂,提高课堂效率。
二、常态课的课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在自然合作、有效交流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课堂上什么样的交流是有效的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思考的问题之一,让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课堂上的“有效交流”,不仅仅是让学生大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单向传输,而是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形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有效交流”中活跃思维、增值知识;课堂,在“有效交流”中灵动生成、智慧闪耀,教学由此而精彩无限。家常便饭最养人,教学也是这样的。常态课师生在自然状态下,教师的应变灵活、适时介入,教师的一点水花,能引发学生的层层涟漪。学生在表达各自思维的交流过程中,彼此沟通、相互理解,催生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为教师不必担心一旦闪失造成的损失,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活跃、自然,他们能互相启发、大胆质疑、积极发言、有效交流。师生之间在自然合作、有效交流的动态过程中形成课程。
三、常态课的教师应该依学而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好的常态课课堂能够让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发展。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想象空间,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常态课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机智地应变教学中的“意外”,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