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课活动总结:追求真实有效的常态课
调研课活动情况总结:追求真实有效的常态课
2012年12月3号至2012年12月14号,学校领导利用两个周的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常态课调研活动,调研期间,每天随机观课3节,议课1节。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常态课调研的目的(一)看教师课堂教学常态情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上往老师备课延伸,看教师对教材和课堂的把握情况;向下往课后作业和辅导延伸,看教师对家庭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对个别学生的关注情况。
(二)看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如何理解和把握“尝试教学理念”和“分组合作学习”情况。
二、常态课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优点:
1、课前能做到充分备课的,主要有纪雪慧、杨旭丽、贺艳红、初平、潘福华等教师;
2、能积极投入课堂改革,体现新课程理念,大胆进行尝试的(暂且不论结果好坏),主要有贺艳红、初平、黄绍芳、董力辉、董言朋等教师;
3、跨学段、跨学科教学,适应较快的,主要有董向珍、贺艳红、刘海波、梁清敏等教师;
4、教学效果较好的,主要有贺艳红、李京奕、梁清敏等教师。
(二)存在问题:
1、教学目标把握不准。
如果我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就是绕赤道一周也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目标是根本,是方向。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对了,我们的教学多少是有效的,只是效率的高低问题;而目标如果是错的,那么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如何定准目标?先有大目标,后有小目标,才能前连后延不孤立,才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所以要遵循规律:课程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每个教学活动目标。每一个活动都是为目标服务,每一个小目标都是为后一个大目标服务。否则就是多余的,就是不必存在的。这就是简简单单地教学。多数教师不学习学科课程标准,不清楚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对重难点把握不住,授课课时的分配不合理,课堂上安排的教学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个别教师甚至上完课后不知道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备课有效性差,个别教师不备课。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在调研期间,我们发现了教师备课中存在如下问题:
(1)部分教师备课,只备教材,而没有备学生、备方法。脱离授课对象状态和能力的一切目标、任务都是很难有效的,所以我们看到了教师虽用心备课,却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教师必须牢固把握授课对象即学生的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特点和知识储备量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采取灵活教学方法。
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不够,不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比如青岛版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的课堂学习情境,大多教师没有用好,不潜心挖掘,觉得没有意义和价值,认为用时过多浪费时间。当然,有时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利用课本上的学习情境,或者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不论哪种方式,一定要用到好处。各位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只注重知识的掌握,更应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思想的人。这是更重要的目标和任务,要更舍得花费时间和力气。
(2)集体备课浮于表面,无法做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目前,我校采取集体备课的学科主要有一、二、三、五年级的语文和一、二年级的数学。集体备课可以减轻教师抄写备课的负担,更主要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互相交流,互相研讨,一起提高教学效果。现实情况是,你抄你的备课,我抄我的备课,我不知道你怎么备课,你不知道我怎么备的,只是到了期末凑在一起应付学校检查。甚至同样的教学内容,前一个教师出现问题,同级部的后一个教师也出现同样的问题,可见教师之间根本没有交流。
(3)个别教师不备课。上课随意性大,玩弄课堂,吃着财政的饭,肩负着孩子们未来和希望,浪费课堂、浪费时间,玩忽职守,这是严重的职业道德问题。
3、课堂教学比较低效。主要表现在:
(1)课堂教学环节时间上的分配不合理,个别教师在讲课中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有的是导入部分所用时间较多,在后面的新授环节和练习环节就显得时间不充裕,还有的是在新授这一环节重点问题和非重点问题的处理不恰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不到位,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其一,多数教师不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总是迷恋和陶醉于的讲解,喋喋不休讲个不停,课堂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了他的观众。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时间没了,探究的时间没了,巩固练习的时间没了,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没了,学习的兴趣没了。我们多数人,都是受教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当我们走上教师岗位后,也就模仿起先辈们的教学行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正如专家所言,今后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教师观念的深度转型问题。
其二,多数教师限制了学生思维。课堂的胶着期正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期。一方面老师没有耐心等待,没能等学生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教师急于引导反复提示,打乱了本来完整的思绪。另一方面,教师不尊重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一旦提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问题和信息,教师有的否定,有的不予评价,让学生很茫然。在学生提出或讨论出来的诸多信息和问题中,大多是有价值的,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引领学生把问题分类,首先解决与本节课相关或者与预想相同的问题,把其他问题设成悬念留于以后,以并激发学生未知探索的欲望。
其三,小组合作学习浮于表面。调研期间,仅仅在3.2班的英语课堂上能看到一点比较真实的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只有形式,没有实质,个别班级甚至连合作学习的影子也看不到。
关于教师观念的转变,请听听沐莲颖(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教师)是怎么说的:
我在尝试把课堂放给学生之初,有着许多的“不放心”:当学生的展讲不能达到我的期望时,特别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总恨不得马上抢过学生的话题痛快地阐述一番;当学生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总想告诉他们“重点问题是这些”;当感觉学生质疑占用了过多的时间时,总想打断他们说“有意见的请保留”……但我看到那略带结巴的孩子在展讲时眼里的兴奋,我听到那啰里啰唆的质疑中思考的智慧,我发现孩子们生成的问题中创造性的思维……于是,我开始欣喜于这样的课堂,由克制到享受,享受课堂上孩子们智慧火花的碰撞,我忽然明白,原来,当火种比当蜡烛有着更多的惊喜,当火种比当蜡烛有着更多的成就感。
(3)另外,课堂上还存在以下问题:没有严格执行课堂点名制度和师生问候制度,教师课堂语言不规范,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的关注更多学生,缺乏对书写姿势的统一要求,小科教师对学生课堂常规训练意识不强,朗读指导不到位,低年级字词教学的研究不到位,学生的计算能力差……
4、议课的风气和效果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
(1)议课教师要么是受水平限制,说不出合理有效的建议,要么是怕得罪人,不敢说真话。前一种现象可以理解,毕竟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后一种现象尤其问题严重,长此以往,大家都说假话、说套话,说好听话,必然导致议课风气浮夸,议课流于形式。
(2)讲课教师没有端正态度。习惯听好话、套话,一旦遇到比较尖锐的意见,容易不冷静、不虚心。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自我否定的坚强信念,很难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相对于态度来说,课堂执教能力问题再大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教师不能端正教学态度,不善于反思自己,不肯对自己问题进行剖析自我否定和自我批评。
5、作业设计及批改质量仍需提高。
在学校三令五申下,目前各科作业量有所减少,学生负担有所减轻,较以前有很大进步。但仍有个别教师置学校的要求于不顾,超量布置作业,采取布置一套登记一套的方法,或在第二天等“木已成舟”时再找级部领导审核作业。在这里,我们明确提出,谁布置的作业负担重,反映的就是谁的课堂教学低效。下一阶段,希望教师们继续朝以下三个方向努力:
(1)严禁题海战术,精心设计作业,切实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2)保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学生,辅导学生改错;
(3)作业要分层次,根据学生情况,分必做和选做,分巩固性、拓展性和实践性作业。
6、不能站在正确的角度上理解学校工作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不少教师不明确本次常态课的目的和意义,带着两套教案上课,以便应对。这种做法或许能够欺骗领导一时,却欺骗不了教师的崇高职业,欺骗不了自己的良心和最起码的良知。希望老师能够把这样的“聪明才智”转化到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上,用在精心备课上,用在积极地组织课堂学习活动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不定时地开展常态课调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表扬,对表现不好的予以通报批评。
(二)强化每课必反,抓实集体备课。
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记录下课堂上的精彩做法或存在的问题,从而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同级部同学科任课教师超过两名的,首先要强化集体备课,在级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完成对教材某个单元的整体分析,研究并达成统一的教学目标任务,把握住教学重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课时分配等任务。任课教师在单元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即课时备课)。二次备课的主要任务,是各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框架上,对课时备课进行精心设计,既备教材也备学生,完成授课过程设计、作业设置、课后反思等教学任务。二次备课只要能抓住教学目标任务,把握住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设计清楚有效即可,教师说的语言和解题过程可以不写。鼓励年轻教师、跨学科改行教师、从初高中调入的教师写详案。
(三)各学科每周一次教科研活动,要有目的、有任务、有问题、有方法。
目前,数学教研组已定于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开展教研活动,请其它教研组抓紧时间定下自己的教研活动时间。
(四)下学期开始,学校会对各学科不定时地进行教学效果抽测。同时,下学期将对常态课调研、随机抽测、新教学理念运用等一并纳入教师考核中去
(五)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尝试,包括尝试教学法、分组合作等。
(六)强化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将普通话、三笔字、听课时一并纳入考核。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布满荆棘,任重而道远。全体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肩负着教师育人的历史责任,肩负着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最起码的良知,积极投身入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师,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学校。
第二篇:常态课总结
初中英语常态课评课总结
临江市外国语学校
周雪峰
地点:接待室
时间:2012年10月19日 下午 3点 参加人员:全体初中英语教师
为期一周的教研组内互相听课、学习,教研课活动结束了。共听英语课十一节。组内所有英语教师都参加了这次听课活动,其中包括学校领导,为我们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动力。常态课活动不仅仅是教师课程教学的一个展示,也给我们英语组每位老师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本次课型多样,包括:新课讲解课,课文讲解课,复习课。因此教学模式多样化.从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体会每一位教师的努力,从每一节课我们都深深的感觉到“高效课堂”的影子。
一、课堂上十二位英语教师饱含激情和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这就是教师魅力之所在。在英语课中,我感受到了每一个老师都用标准的英语、个性的教学风格带动着学生融入课堂当中。教师的每个口令,每一句话,每一个肢体语言都是那么的真实,自然,到位。
二、灵活多样的教法、学法是课堂实效的法宝。学生注意力时间短,老师们在教学中都比较注重多肢体语言,设计学生全员参与的多动、多说的教学活动,语言真实自然。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言发展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英语、讲英语。
三、高效课堂知识密度较高,语言实践的内容量大,效果良好。教学环节严密,从复习、导课、新授、练习、纠错、再复习总结。每个环节和各种操练和交际活动间的过渡自然紧凑、快捷,从动作、图片等导入,直到课的发展、高潮、结束富有节奏感。一堂课内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英语操练和交际活动。当然我们的课堂还有一些小小的不足,例如:个别老师的进行小组活动时,合作时间太短,练习没达到巩固,查漏补缺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实际任务的难易程度,充分给学生提供时间,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并且提供学生展示的空间,培养他们大胆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还有,个别老师对教学生成处理能力不强,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往往会超出之前的预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控,需要机智的进行处理,可我们的教师一遇到超出自己预设的情况时就匆匆掠过。所以要地对课堂上的生成,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多给予学生丰富的有激情的评价,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英语是当前急需提高的一门学科。首先,老师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自己要负责把自己的责任田种好。第二要立好课堂规矩,课堂语言要有感染力包括肢体语言,学习教具。第三,备课时心中要有学生,要备学生,不但要备好学生,还要备差学生,第四,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向45分钟要质量,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课堂。第五,平时早读一定要学生大声朗读。背课文,背单词。另外,记住:老师要用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
总之,我们英语组在每次听、评课中都会有成长和进步。同事之间互相切磋,取长补短,营造和谐愉快的教研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争取使英语教研组把“高效课堂”做在实处。
英语是当前急需提高的一门学科。首先,老师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自己要负责把自己的责任田种好。第二要立好课堂规矩,课堂语言要有感染力包括肢体语言,学习教具。第三,备课时心中要有学生,要备学生,不但要备好学生,还要备差学生,第四,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向45分钟要质量,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课堂。第五,平时早读一定要学生大声朗读。背课文,背单词。另外,记住:老师要用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
第三篇:英语常态课活动总结
关于参加晋中市初中英语课题研究的通知
各县(区、市)教研室、市直各学校:
当前各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将本地课堂教学模式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提升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经研究决定,拟在全市初中学校范围内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同课型的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望各学校踊跃申报。在申报时,可以就其中一种或多种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课题名称自拟。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总课题名称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同课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二、研究目的总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为了提升我市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市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具体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
2.通过课题的研究,形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各种课型的基本操作模式;
3.通过对不同课型优质课的分析与总结(包括优秀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总结),激发优秀教师的工作热情,引导她们将自己日常教学工作从感性行为上升到理性行为,进一步提高她们的教
学能力;
4.通过课题的研究,辐射、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提升她们的执教能力;
5.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实验学校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研究思路
研究文献资料、培训实验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总结科学方法、交流研究成果、推广典型经验、师生教学相长。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观察分析、总结提升
五、申报程序
参加实验的教师要认真填写课题申报表(附件1),经学校、县(区、市)教研室批准后,以县汇总(附件2)上报市教研室初中组,纸质材料采用A4纸一式三份报教研室刘文军老师,电子版以excel格式发到指定邮箱,经教研室领导和专家批准后准予立项。
六、申报时间
课题申报截止日期:2013年1月31日
七、联系方式
课题联系人:晋中市教研室 刘文军
第四篇:一堂真实有效的识字课
一堂真实有效的识字课
——评王丹老师执教的《石榴笑了》
城关回小 马玉霞
低年级的识字量非常大,而识字教学本身又是枯燥无味的。上周听了我校王丹老师一节一年级《石榴笑了》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下面是对这节课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明确。这是一节识字课,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识字。
二、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
本课是一首儿童喜欢的文章,教师在第一环节中采用联系实际方式,从学生的喜好出发,带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激发兴趣,为识字教学打下情感铺垫。第二个环节中,是整节课的重点。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先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接着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意,并从中引出生字。让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词语。这样,让学生通过图理解词语的意思突破难点,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新知识。在分析字形时,教者提出识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去分析字形,教师给予适当总结。这样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自学能力。在学习词语时,教者通过举例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动作词,同时出示巩固练习,这样不仅能检测学生对动作词掌握情况,还让学生积累许多课外词语。在第三个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了捉迷藏,扩词,认读词语卡片这三种方式进行教学,在捉迷藏的活动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效的巩固了识字效果。在第四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玩了一个简单的游戏,这一活动,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除此以外,教师还用课文的词语偏了一首儿歌,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特别感兴趣,再一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字。
三、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
王丹老师的整堂课始终用微笑和学生亲密接触,使学生在很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上完这节课。
四、朗读形式多样化。
在整节课中,不管是学习生字还是学习词语,教师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如小组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掌握。
学生思悟 教师思实
评马小玲老师教学的《最佳路径》
马玉霞
我觉得,马老师的这节课是用她自己的方式创造着“最佳路径”,听后感受颇深。
第一,有本故实在
1.以本为本。在《最佳路径》这节课中,我们不难发现马老师提出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文本展开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么在潜心读书,要么在交流研讨,课堂上书声琅琅,许多真知灼见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流淌出来。马老师引导学生提出讨论的问题恰好包含着课后的两个问题,我觉得这里有老师对待文本的一种理解和态度,是利用文本,发挥其最大作用的一种智慧。“文本”是教学的核心,相信这正是陆老师寻找到的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最佳路径”。
2.以本展本。我感到马老师对于“务本”的追求不单单局限于“只有本”,而是“以本展本、以本拓本”。在课堂教学中,马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让学生潜心读书,在读中思索文本的核心问题,交流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在课的最后,马老师设计了一个富有创意的练笔,这个练笔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训练设计不也是让学生对于“最佳路径”的理解又多了一条“途径”吗?
第二,有思故求实
1.学生思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不难看出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感悟、对话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而其中教者的启发、引导、点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阅读观点,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最佳教学路径。
2.教师思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独自与文本对话时的潜心会文,还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活动,马老师总是坚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在与师生、生生对话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碰撞智慧,分享快乐。整个教学过程真实而不虚伪,扎实而不做作。j q x教学设计
城关回小 马玉霞
教学目标:
1、学会jqx三个声母的正确发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代调读拼音节,准确拼读三拼音节。教学重难点:
1、学会jqx三个声母的发音,认清形及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本课音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喜羊羊带来了许多不同的苹果,想让大家帮忙了分一下,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出示写着拼音字母的苹果课件 声母果b p m f d t n l g k h y w 韵母果 a o e i u ü
男女同学比赛摘苹果,复习巩固
2、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大家都帮助喜羊羊把苹果分好了。今天拼音乐园又加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来看看是谁呢?出示课件j q x
二、教学声母j q x
(一)学习声母j
1、出示j 的图片,问:图上画着什么?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
(1)学生试着读(图上画着一只母鸡正在捉蝴蝶,我认为这个字母读j)
(2)对,它的名字和母鸡的“鸡”音相似,只要读的轻一些短一些。
教师范读
(3)学生领读,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4)学生练习读(指名读 ——齐读)
2、学习j 的字形
(1)观察图,看看j像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j的字形吗?
(2)引导学生编顺口溜
(竖弯加点j j j ;母鸡捉虫j j j ;i字加弯j j j)
(1)看看书中的拼音格,你认为j字该怎么样写?(先说占哪几格,再说笔顺)
(2)师范写j
(3)学生抄写字母j 1—2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小结
师:对于新伙伴我们已经会读,会写,会认。
(二)小组合作学习声母q
1、师:这里还有一位小伙伴,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用我们刚才学习j的方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声母q ,看看那个小组最能干,最先学会。对于这个声母,也要做到会读。
2、分小组学习声母q,教师巡视。
3、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
(1)q 的读音
学生能从图上“七只气球”的“气”判断出q的读音(出示图片)
学生说—评议—学生试读—齐读。(教师指导)
(2)比较读j---q 发现有什么不同?(j 不送气,q是用力的,要送气)
(3)学生借助图形编顺口溜,记形。
(气球脱线q q q ; 左上半圆qqq ; 像个9字 q q q ….)
(4)指导写法
小q在四线格中占二楼和三楼,指导笔顺。
(三)自主探究,学习声母x。
1、师:这里有一位新的伙伴x,小朋友,看看谁最能干,最聪明,自己会学习x。、引导学生记住字形、自编儿歌。(切西瓜xxx;像个叉叉xxx.....)
3、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1)x的读音
(2)学生从西瓜的“西”中得出x的读音。开小火车练习读。
(3)指导书写及笔画顺序
三、教学j q x与i的拼音
喜羊羊想回到羊村,但是灰太狼给他出了三道难题,就是要跨过三条河,谁来帮喜羊羊建第一座字母桥?(出示课件喜羊羊要河)
j ī j í j ǐ j ì
小朋友真棒,喜羊羊顺利过了第一关,离羊村更近了一步,谁来帮他建第二座字母桥?
q ī qí q ǐ q ì
哈哈,喜羊羊已经看到羊村了,但是还有一座字母桥呢?谁再来帮帮他呢?
xī xí x ǐ x ì
四、教学j q x 与ü 的相拼
1、师:正当大家玩的开心的时候,“ü”来了(课件出示戴着帽子的 ü)。他也想和j q x玩,可是j q x和 ü在一起就发生了奇怪的事情。出示 : j-ü--j u q--ü--q u x--ü--xu
2、提示:小 ü发生了什么变化了? 小 ü和j q x 相拼要去掉两点
3、小结:j q x 比较顽皮,而小u胆子小,从不敢和j q x 玩。小 ü 和我们的小朋友一样,非常有礼貌,只要一见到j q x,马上把自己的小帽子摘下来,向他们行个礼,和他们快乐的在一起。因此小 ü遇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小ü
4、练习ju qu xu 的四声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
城关回小 马玉霞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学生识字,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插图识字法
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文本配有大量的插图。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它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来搭建学生记忆汉字的桥梁,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汉字放到有生命的环境中,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学生记忆。接着让学生看清字形,拼对字音,再“回”到图上,这一过程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汉字。
二、象形会意识字法
课本中的“山、石、田、土、羊”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见课本图),用竹毛制成“笔”;如教学“山”时(见课本图),“山”字突出形状起伏。还比如 “羊”字突出山羊的角,“林”字突出树木连片。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三、猜谜语识字法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在新字教学中,以猜谜的方法教学生字。方法是先出现几个新字编上号码,老师念谜语,学生以手势表示猜得的结果,比比谁猜得字又准又快。如,双木不成林——“相”,人在云上走——“会”,三个猪儿一个槽,一个猪儿吃,两个猪儿瞄——“心”。还比如: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直,学生问孔子,孔子说无味——淡。
四、字配“画”识字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教学“休”时,可出示图片,告诉同学们,这个人累了,正靠着树干休息。再如:闻,可出示图片,有个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等等……
五、歌诀识字法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教学形近字时,编成“有水能泡茶,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如此一编,学生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六、形声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清、请、晴、睛”,这些字分别在第二、三册课本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容易记住。比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七、归类比较法
汉字中有不少音、形相似或者相近的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常常弄错。为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我常用归类比较的方法加以区别。如在认识“辩、辫、辨、瓣、掰”五个字的时候,我们就采用注音、组词与偏旁解说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事实证明,我这种方法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且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识字法属于学生识字中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传统识字方法,其生命力一直较强,因此不能忽视。
八、加减识字法
在教学独体字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笔画、结构,再指导学生用加、减、改笔画等方法来认识更多的生字。我在黑板上先写一个“口”,再拿出一个小棒问“口”加一横是什么字呢?加两横呢?快摆一摆试试吧!这样安排,激活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课堂教学一下子活跃起来,连平时识字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在积极想办法,动手拼摆。同学们一会儿皱眉头,一会儿动手摆试,一会儿嬉笑,似乎恍然大悟的样子,一会儿又低声讨论着什么。不久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日”、“田”,有的说“目”,还有的说:“甲”、“由”。然后我就趁热打铁提出:“田”字减一笔又是什么字?谁说得好就奖励谁。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同学们认识了“日、田、目、甲、由、申”。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识字劲头更足了,同时让学生把数学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不仅孩子们喜欢,也能增强识记的效果。我还可以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艹=?”(草)、“草-艹=?”(早)与此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九、组词识字法 由字而词、由词而句是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要获得支撑性和扩张性的认识,是需要将相对孤立的字扩展一番,这样更易在一般规律下获得更多的长进。如通过理解形符意义,学习形声字。在教学“材”与“财”这组形声字,从形符着手分析,“材”从木,和树木有关,树美成材,故“材”为木材、材料、建材等。指导学生分析“财”,学生自然由“贝”联想到和金钱有关,故“财”为财宝、财产、财富等。还可以从形符着手,归类学习形声字,如“目”和眼睛有关,可组成看、瞅、盯。“月”和身体器官有关,可组成脑、腰、背、腿、脚等。
十、环境识字法
我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比如:教室的园地,校园的一些标语、警示牌等。带领学生们一边参观一边引导识字,碰到学生进来把其拉到身边常问问,这儿写的是什么?很快学生连“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等复杂的字都认识了。开学初,我让每个同学在班上作一个自我介绍,同学相互认识,把学生的姓名全部写在小黑板上,以便让同学们认识各个学生的名字。还有教室里的实物也可以供学生识字。如门、窗、讲台、黑板、课桌、凳子等都给它们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那上面的字卡,供学生经常认识。课外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一些包装盒、包装袋、零食袋等上面的字来进行交流,展示识字。
这二十几年,我在教学过程中,对生字的教学有一定的认识。我认为难度是成递减式的,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二类字的不断积累,学生要掌握的一类字,就十分容易了,年级越高认识生字越多,难度就越小。当然,生字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我们一线教师,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去寻找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让学生由“学会”到 “会学”,更好地为他们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第五篇:怎么上好常态课
内容提要:体育老师不能每天都像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那样上体育课,常态下的体育课应该上些什么,怎样上,注意些什么,应该受到关注。常态下的课能上的有趣、最平常、最普遍、最真实、最自然,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常态下、体育教学
体育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能给体育教学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但这些课不是天天进行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对大多数体育老师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很多权威人士和专家也在呼吁,应让竞赛课和公开课变得,更常态、更自然。但这种课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是常态课,我认为常态的体育课,就是每天在每个学校,每个角落正常进行的,不加任何修饰,最平常、最普遍、最真实、最自然地课,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要从常态体育课抓起。
就大多数的体育教师来说,每周至少有16节课;每天都要组织三十分钟的大课间,一小时的活动课(两次兴趣小组,三次课外活动)。一节课按40分钟算,每天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的时间就有四个多小时,这样下来,每天在办公室里设计教案,钻研教材的时间还能剩下多少呢?要想按照教材要求,依照备课内容,精心设计场地,准备器材,认真地、保证质量地,去上好每节课。那必须要有一套上好常态课的方法和模式,我根据自己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了上好常态一套办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说这一节课,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能达到怎样的程度,促进或培养学生那方面的能力或情感,目标定的要准、要小、要切合实际,要有“对象、程度、行为、条件”等确切词语。如:七年级行进间低手投篮,第一节课要求生85—90%的能做到行进间运球跨步拿球。目标确定了,在设立小内容,原地跨步拿球、行进间的跨步拿球,在针对这一小内容确立练习方式,那么这一节课的每一个小内容、每一个环节、每一项练习都要紧紧围绕目标去设计去进行,只有这样我们定的目标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是上好常态课的前提:要保证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有效促进身体各个方面得到发展。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确定大的内容后,再制定单元计划,根据单元计划去设计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内容不要笼统,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定,季节特点,还要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学生的个性,根据需要可以对大纲制给与的内容修改或调整。
第三、抓住重难点,找到解决的手段和措施是关键:重点难点是这一节课的灵魂,也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最重要的事,首先要找准重难点,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就是重点,例如30米加速跑,重点就是主动加速,难点就是加速跑动作协调,很多时候重难会是同一个,重难点确定了。下一步是如何解决,这就要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有层次行的练习去实现。
第四、简洁有效的组织教法是常态课的基本形式:我认为用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最通俗易懂的方法能让学生达到掌握技能锻炼身体的目的,这就是最好的方法。用心让每个同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尽情运动,生龙活虎,并伴有对下一节课的渴望,这就是最成功的方法。组织可以千变万化,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内容、不同年龄的学生、我们每位有两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会有一套一套不同的方法。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需要就是好方法。例如:练习让距离跑,可以根据场地空间,随时调整让出的距离及参与的人数,无需课严格前规定好。
第五、高强度、大密度的练习是上好常态课的质量保证: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学生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必须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这就需要大强度的练习,练习是手段、过程、方法。所有的目标都要通过练习去落实。没有足够的身体练习做保证,所有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都全部变成空中楼阁。
第六、素质内容课课练是常态课下提高身体素质的有力保证。素质练习可以循序渐进的渗透到课堂中,同一内容可不断的提高要求和练习的次数,如立卧撑第一次课我只教会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完成本次课任务,下一节课提出要求,男生载30秒钟完成多少,女生在30秒钟完成多少个,或者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立卧撑,在下一节课我们来个全班大比赛,提高兴趣完成素质练习任务。不同的内容可循环的加入到课堂中,这样日积月累,身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第七、简单的场地,少而精的器材,是我们必须在课前设计的,场地要尽量小,器材要少,充分运用,合理恰当。场地尽量能重复使用,这样节省时间避免重复劳动。器材要一物多用、充分利用。仅有的场地、器材条件能够超水平利用,在有限的条件下上好体育课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只要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勤定能补拙”。
总之,每次上课前教师能对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成竹在胸,课堂上的组织教法灵活机动,随机应变,把握好三段式的教学环节,踏踏实实的让学生学会、练好,保证质量的完成设定目标,我相信学生身体素质将会在这样常态的体育课上逐步提高。常态的课,不新奇,但一定飘扬着新理念,不豪华,但能充满真情,不完美,但有个性。
我认为自然常态的体育课就应该是这个样
1.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概念辨析
“常态教学下体育课”单从词义上解释,常态就是平常的、正常的,较为固定的状态。因此常态教学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现有平常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日常较为固定的、常规性的、自然状态下的体育课教学,我们就简称为常态课。
常态教学的对立面应是非常态教学,非常态教学具有非常态的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准备、学生、教学器材、道具等等,非常态的教学一方面多见于以往那些观摩课、展示课、评优课、教研课之中,从备课、场地器材安排到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等,均刻意追求最完美的境界,为了展现一堂高质量的评优课,还需要教师反复做课,以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作保证。另一方面也见于“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课之中。前者的非常态教学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传播、教学方式的推广,起到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它的正面作用和功能大家也有目共睹,后者的非常态教学虽说是部分教师自然教学的展现,但是缺乏最基本的教学责任,远离了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已谈不上真正的体育课,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坚决抵制和杜绝。
2.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主要特征
相对非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应该有自身的主要特征。
首先,应该是趋于程序化的、规范化的、趋于合情合理的、形成习惯性的工作、教学状态的课堂。是平常的、正常的,较为固定状态的课,是我们平常上的每一节课,是老师和学生上的最多的,较易实施操作的,简单实用的课。
其次,常态课是朴实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符合学生实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再次,常态课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去上好的课。它既没有彰显尽善尽美,展示风采,争名夺利的展示课、评优课的心态,也不是“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式不负责任的放羊课心态,而是默默无闻,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彰显自然,反映教学本质,更加关注学生成长心态的课。
最后,常态教学是相对动态、变化的。常态体育教学虽说趋于程序化的、规范化的、较为固定状态的课,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环境和不同学生时,常态教学是动态变化的,具有即时性、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