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诵读经典 润泽心灵(聂小燕)汇报材料
诵读经典
润泽心灵
——茅箭区二堰小学经典诵读推进会汇报材料
学校自2007年开始尝试开设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课,提出“与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国学教育理念。始终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要方式,以课堂教学和丰富的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民族精神和情感的全面渗透为主要目的,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本学期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学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家长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感觉到责任的重大。在本学期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中,紧紧围绕李局长在我校承办的“茅箭区中小学经典诵读观摩会”上的讲话精神,努力做到有计划,详安排,重落实,见成效。对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我们始终保持一种理性。我们一直坚持科学引领、稳步推进的原则,精选篇目,控制进度,当好指挥员,把好方向盘。在开学初我们就召开了全校“经典诵读”专题研讨会,通过讨论制定了本学期的“经典诵读”工作方案,安排了教科研工作,做到各项活动落实到人,落实到班,并且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资料。并让老师们的工作做了具体的要求。深刻认识到,国学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一)四统一,即统一篇目、统一时间、统一要求、统一进度
1、统一篇目指的是统一诵读内容。主要内容是:一年级《三字经》(上部分),二年级《三字经》(下部分),三年级《古诗词》,四年级《弟子规》,五年级《古今贤文》、《增广贤文》节选,六年级《论语》节选,为统一教学管理,学校编印了《二堰小学国学教育经典伴我行》校本教材六册,通过实践,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统一时间指的是每周一节国学课,每天分别利用早晨7:40—
8:00早读时间诵读温习,中午少队室播放20分钟的经典歌曲欣赏,课前三分钟学生集体诵读。
3、统一要求指的是任课教师把每周经典诵读课堂教学内容写在固定的小黑板上,教师的课堂调控用语,激励性语言,作业的批改等都渗透经典名句,在毎周一国旗下讲话的时间里,全校学生背诵《三字经》人伦篇。要求任课教师提前备课,学校在常规检查中按照常规课程检查考核,学校校领导不定时推门听课,检查上课情况,督办教学进度。
4、统一进度指的是具体哪个学期哪个年级诵读哪些篇目,都以文字的形式提出明确要求。但是我们不强行规定学生必须读到什么程度理解到什么程度。只要坚持诵读,自然而然,学生都可以朗读成诵。实践证明:我校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张口成诵,有的学生还能熟练地背过。
(二)三参与,即学生参与、教师参与、家长参与
目前,全国所有中小学生和全体教师都参与到国学启蒙教育活动中来了。通过学生带动了家庭,家庭又带动了社会,使广大家长、社会人员都参与到了此项活动中。我们学校也要求家长、教师、学生都参与其中,我们的原则是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不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就是说,学生不强求达到什么程度,只要读就行;教师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领着学生读;家长不需要多花钱,因为学生的诵读卡片都是有老师带领大家制作或者摘抄。
我校在现阶段结合省级科研课题《经典诵读与儿童道德情感培育研究》,以语文教师为龙头,用了近三周的时间,每位教师都讲了一节精彩纷呈的“经典诵读”研讨课。课后,教研组及时组织相关老师说课、评课,总结经验,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初步探索出了低中高各年级段经典诵读课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低段:(1)激趣导入(旧知回顾。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复习背诵上周或者以前所学习内容,然后导入新学内容)-----(2)初步感知(出示新授内容,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教师纠正学生错误字音)-----(3)
探究新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了解新内容的大致意思,老师或学生讲相关的经典诵读故事,学生再次诵读。-----(4)诵读或背诵(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中高段:(1)激趣导入(旧知回顾。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复习背诵上周或者以前所学习内容,然后导入新学内容)-----(2)初步感知(出示新授内容,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教师纠正学生错误字音)-----(3)探究新知(反复诵读,读中悟,明事理,师生互动讲解大致意思,不求甚解。)-----(4)拓展反馈(学生谈体会或者收获)-----(5)背诵(练习背诵,检查背诵)-----(6)积累摘抄(学生摘抄积累所背诵内容)。
(三)四结合,即与礼仪教育相结合、与感恩教育相结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与各科课程相结合。
1、与礼仪教育相结合。礼仪是做人的规范。从低年级的坐姿、站姿、走姿、课堂礼仪、文明行路到高年级家庭礼仪、公共礼仪等,进行具体说明、规范;要求利用升旗仪式、班会等时机,进行学生礼仪常规教育,并把学到的礼仪应用到实践中去。
2、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感恩是做人的根本。我们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以感恩教育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我们从孝心教育开始,把感恩的内涵由父母扩大到老师、同学,扩大到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各个学段各个年级,并针对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组织开展了各种具体的活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二(孟子诞辰日),我校准备开展以“小手拉大手,同做孝亲人”为主题的感恩活动,给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孝亲、尊亲、爱亲的平台。
3、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如利用三八节要求教师以《二十四孝》为载体,以班队会的形式进行孝心教育。要求学生给家长洗头、洗脚,与家长交流,为邻居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等,引导学生以小事养德,使德育工作化虚为实。活动的开展,让很多家长深有感触。有位家长在给班主任交流时说“当孩子给我洗脚时,我突然想到,我很久没有
给我的妈妈洗脚了”。
4、与各科课程相结合。我们国学教育课程和各学科有效进行整合,语文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渗透国学教育内容,美术课教学对学生进行作品赏析,音乐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古典音乐的欣赏,体育课教学把传统活动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
(四)、“写规范字”也是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俗话说:字如其人,字是人的“门面”。我校为了让学生有一手好字,增强孩子今后在社会上以及职业上的竞争力和自信心。我校特意聘请东风硬笔书法学校专业书法教师进行指导授课。在第一次的全校教师授课中,李局长也亲自参与了我校的此项培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专家培训教师,教师指导学生,做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随风潜入夜 融物细无声
经过实践,我们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收获,这个收获不仅仅限于文化本身的传承:
1.学生受益明显。国学诵读不仅没有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反而对教育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竞赛等成绩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操作、创新等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现在到学校随便找一个学生,都可以背诵一段国学经典。另外,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普遍发生深刻变化。学生在享受着“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天天诵读国学经典,天天做养德小事,因而其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普遍得到提升。同时,国学诵读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遇到事情也有了取舍原则。教师和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学了国学后比以前懂事多了。
2.教师心态平和了。和而不同、为而不争的理念成了老师们的共识。就象一位老师讲的,过去因为教学成绩不好往往迁怒于学生,对学生态度不好,自从读了《论语》以后,明白了许多道理,心态也平和了。不急不躁,成绩反而有了提高。
3、没有负面反映。活动开展以来,没有家长提出异议,因为学生变化显著,社会反响很好,家长反而担心这项活动不能长期坚持下去。
4、教育形象大幅提升。我校今年的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调查问卷,我校教师的得分都非常的高。家长给的评价也非常的高。
5、新闻媒体大量报道。《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十堰教育》、十堰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我市经典诵读活动的做法。有部分教师的文章被《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十堰教育》等刊物采纳发表。学校还编印了“国学经典“成果专刊。
通过今天的推进会,我们对今后开展好这一活动更坚定了信心,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加大工作力度,使我校的国学启蒙教育活动健康、稳定、持续地开展,为国学启蒙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品读经典、润泽心灵》演讲稿
《品味经典,润泽心灵》
何为经典?经典是人类文学长河中大浪淘沙筛选出来的珍贵典籍,它体现民族的最高智慧,承载着哲人的思想光辉,渗透着圣贤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品读经典,从经典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形成广博宽厚的思想和人格。
“读一部经典的好书,就像和一个优秀的人对话”,读古人之书,好比与贤人对话;读今人之书,好比与智者交谈。阅读一部经典,犹如受一次精神的洗礼,智慧的滋养,心灵的润泽。
苏东坡的“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人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书卷气,那种书卷气雅雅的、淡淡的,总是于不经意间表现在举手投足中,又带着那么一点点的清高和超凡脱俗。我想苏东坡之所以那么潇洒,大约就是因为虽然身外一无所有,但内心却腹有诗书。诗书就是他的高深修养,就是他的浩然正气,就是他出污不染的操守,就是他不惊不怒的气度,就是他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
在黄州他穷的连一口酒都喝不上,但却有了堪称千古绝唱两赋一词;在海南他穷得连房子住都没有,但却有了震烁古今的伟大人格。最穷不过杜子美,千秋诗圣到如今。人生的“大有”,只属于那些“腹有诗书”的人。
腹有诗书,临茅厕而小酌,不失风雅;胸无点墨,居华堂而高歌,也是无赖。有学识,有见地,有胸襟,虽贫居闹市自然有人敬仰;无修养,无主见,无德行,虽再装腔作势也不过琐屑卑微。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书不是妆点,而是发自内心的体悟,是积极向上的人格磨练,是古今贤达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润泽。
《论语》沉淀着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堪称经典,它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方向标,在人生航行的旅途中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传达的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让我明白了学习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面对失败,也要昂起头勇敢的继续向前。它如老师教会我们道理,引领我们向上,润泽我们的心灵。
中国古诗词,传承文化的精神纽带,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
一代枭雄曹操,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好歌!
乱世漂泊的李清照,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千百年后仍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取精神财富、润泽千秋万代。
当今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全方位发展自己,我们必须像海绵那样,不断地吸取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阅读经典能提升我们观察世界的高度,让我们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阅读经典,使我们在思接千载,祝通万里。可上九天揽月,亦可下五洋捉鳖,可朝拜秦皇汉武,暮访孔孟太白,夏可观十里荷花,秋可赏三秋桂菊,北可驰骋于塞外草原,南可徘徊于江南雨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朋友们,徜徉书海,智慧人生,让我们品读经典,让书香浸润人生,聆听读的声音,享受读的快乐,让心灵,在书香中徐徐穿行„„
舒兰四中
第三篇:润泽心灵作文
润泽心灵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润泽心灵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呆呆的坐在窗前的书桌上,任凭风对自己头发的“挑衅”。离中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紧张地心情时刻存在,不由得加快了学习的步伐,整天埋头于书海之中,挣扎于成绩分数之间,恐怕早已忘了快乐是什么滋味,想到这里,心不禁酸了起来。几个孩子从我的窗前蹦蹦跳跳的.跑过,带着无比满足的笑容,曾几何时,我也想他们那般。
拉开抽屉,翻出压在最底层的那本同学录,顿时,所有的往事都历历在目,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快速浮现。
翻开第一页,是她,我兴奋不已。看着她那时的照片,读着她那时给我的搞笑留言,我忍不住笑了。我想就这样放纵自己一回,抛开作业,任由自己的思绪飘回到过去。
她,是我小学时最好的朋友。教室,操场,食堂……我们一起走过校园里的每个角落,互相承诺彼此是永远的朋友。我记得,我俩的成绩并不好,有时会受得到老师的批评,但不知怎的,无论分数又多么的不堪,我们每天也还是嘻嘻哈哈的。
那时,我们都恨透了同一个老师——我们的美术老师。他会经常会因为我们画得不好而指责我们。大家都说他眼睛的余光都可以杀死你,因为他的眼睛很亮,所有的小动作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在他的课上,在调皮的学生也乖得像一只小猫似的。
一次,我同朋友一起上厕所,在厕所间,和她一起表达对美术老师的不满,不巧,这时,与美术老师撞了个满怀。她一定听到了。我一时不知所措,她拉上我的手,迅速逃离了厕所。这下完了,这下完了。我不停地念叨。这时,她突然说,没关系了,美术课又不多,平时与她撞见的机会也不多。虽然她这样说,但我能感觉到她心里也有些害怕。对,没关系,我淡定地说。我们互相看着对方,不禁大笑。
“哈哈。”时隔多年我还是不能忘记这最美好的一刻。
我想,我不应该抱怨现在忙碌紧张的生活,至少我曾经拥有过美好时光,现在体会不到,那又怎样?人生,只需有一个美好时光,就足以让自己回味一辈子,不是吗?
第四篇:润泽师生心灵
句容华小:润泽师生心灵,让校园文化落地生根
为使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学校积极了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氛围。学校“书香濡染心灵”这一亮点让人驻足流连。
一是创设了诗意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大路两旁树立的名人头像和名言警句,让人深受启迪,见贤思齐;集贤大道上镌刻的三首古诗《劝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望岳》,时刻提醒着孩子们进入校园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胸怀远大;精心设计的富有层次的楼道文化,如楼道旁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中的经典名句,让孩子们抬头能见,随口诵来,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更在每日的接触中明理修身,化育灵魂;异彩纷呈的班报专栏让墙壁充满生机和活力。走进各班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时而是诗的王国,时而是画的殿堂。形成各自特色,百花齐放的书香校园文化。还有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如诗文小报、诗配画作品,让我们感到他们正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二是让诵读经典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⑴早晨,坚持经典诵读。将《古诗文诵读》(前半部分是古诗,后半部分是《千字文》《百家姓》《论语》等国学经典)学生人手一本,每周在黑板上的“日积月累”栏目写上本周的诵读及积累内容,每周安排一个早读,全年级统一,营造诵读经典的氛围。⑵中午,进行补充阅读。每天利用30分钟的午读时间,语文教师进行《新补充读本》阅读指导,并将阅读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慢慢吸收消化。⑶课外,开设“阅读超市”。“走进神秘的神话世界”,“杨柳依依送别情”,六年级“走近李清照”等专题阅读指导课,组织全年级学生参加听课。⑷校外,开展专题阅读。每学期按年级提供统一的必读书目,每学期共读4本,每月一本。通过小手拉大手,倡导“亲子读书”活动。每学期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小书虫”系列评比活动。孩子
们在老师的引领下走进了书的世界,品“美文”、诵经典,吮吸着文化的乳汁,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另外,学校先后特邀了著名作家祁智、黄蓓佳、小林叮当、沈石溪、六小龄童等来校作了读书专题报告,让学生与名作家面对面交流,以此来培养学生善读书,乐读书的好习惯,三是在教师中开展“国学讲坛”活动。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智慧源泉;国学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为传承国学文化,促进教师加强国学文化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国学修养,学校特别邀请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常务编委、教材培训部主任、小语界资深专家高林生做“国学讲坛”顾问。目前,全校教师已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国学讲坛》(第一辑)学习背诵。学校营造了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五篇:诵读国学经典润泽小学生的心灵课题研究方案
《诵读国学经典,润泽小学生的心灵》
课题研究方案
学校:广宁县江屯镇中心小学
主持人:范少霞 刘国才
时间:2013-10-12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现实背景及研究意义:
1、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2、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积淀着民族的思想智慧,闪耀着先贤的理性光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浓缩着崇高的道德精神。诵读经典,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情,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增强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专家指出,在小学阶段,选择一些经典文言增强孩子们的感性认知,是培养学生语言发展,丰富民族文化底蕴的最佳途径。
3、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使我们的学生全面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提出“诵读国学经典,润泽小学生的心灵”这一实验课题。
二、理论依据
1、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经典诵读活动,结合小学生学生实际,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的活动方案,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美文说唱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礼记》、《孝经》等经典美文表现得淋漓尽致。脍炙人口的名篇、慷慨激昂的诵读,能掀起全校师生诵读经典美文、传承民族智慧、感悟人生哲理、弘扬优良品德的热潮。
3、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是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亲近自然,悠游山水,启迪人生;修身养性,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诵读国学经典,润泽小学生的心灵,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课题研究目标
1.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沉淀的是历史,传承的是经典。经典诵读,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文化趣味或思想方式,不是限制个人心智发展的空间,因此经典诵读的目标指向在“趣”(趣味、乐趣),在“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在“思”(思考力、判断力),在“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它的直接目标在三个方面: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营造优秀文化氛围,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3、全面提升师生文化素养,深入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四、研究方式
1、调查法。在不同的阶段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借鉴吸纳全国各地在经典诵读研究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筛选、整理、提炼,寻找新的研究点,使本课题的研究有更高的起点,更新的视角。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的不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修订实施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寻求现代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之间的联系,探索新形势下课文教学的新途径。
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人文素养、道德情感、语言丰富等方面的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反思,加深对经典诵读规律性的认识。
5、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的每一阶段进行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经验和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小学生经典诵读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
二是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三是激励性原则,开展“诵读小能人”评选、诵读竞赛等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与热情。
2、小学生经典诵读实施的基本策略。
一是内容整合策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将古代经典、语文教科书及其它相关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兼收并蓄,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二是时间安排策略,不延长学习时间,不增加学习负担,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进行合理安排。
三是教学指导策略。正确区分经典诵读与古代蒙文教学方式以及现代语文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将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与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统一起来,构建新的经典诵读方法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①每日一读。学校少先队广播室每天安排15分钟作为经典诵读时间; ②每周一课。在课程表中每个年级每周设置一节“经典诵读课”,定期进行诵读指导课的观摩与研讨;
③每月一查。按照诵读的篇目、诵读要求和评价标准,由课题组牵头,分年级每月进行一次检查,作好记载,并进行分析。④每学期举行一次诵读大赛。
⑤每学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运用朗诵、吟唱、表演等不同形式演绎经典,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展示经典诵读成果。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刘国才:负责方案撰写,负责课题统筹、研究;组织课题实施。范少霞:负责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和课题研究最终总结。宁志明:负责撰写本课题研究论文2篇。
宁杏花:负责在课堂进行实验,进行教学设计,提供课题实验教案2篇,收集实验课照片资料。
范秋萍:负责在课堂进行实验,承担教学研讨课,示范课,提供课题循序渐进的依据。
八、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1)申报课题。(2)撰写课题实施方案。(3)召开课题开题会议。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2月)(1)全校开展诵读经典进课堂活动。
(2)利用少先队广播室传播每天为学生诵读经典文化。(3)利用好每周的班会课,向渗透经典文化,促学生健康成长。(4)举办“中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
(5)举办“经典文化书法比赛和经典文化手抄报比赛”(6)组织教师撰写论文。
3.第三阶段:验收评估阶段(2015年1月—2015年5月)(1)收集总结材料,组织教师撰写结题报告。(2)教师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汇编。(3)全面总结,举行教学研讨课、示范课,(4)课题实验工作验收。
七、成果形式
1、编辑诵读经典文化材料汇编。
2、编辑诵读经典文化研究性学习个案汇编。
3、编辑诵读经典文化论文集。
4、编辑诵读经典文化教学设计荟萃
5、编辑诵读经典文化教学案例荟萃
6、将研讨过程与经验制作成图片、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