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湖北省特级教师讲学心得体会(谈朝阳)
听湖北省特级教师讲学心得体会
麻城市龙池桥西畈小学 谈朝阳
5月29日到5月30日上午,我有幸在麻城实验二小听取了以特级教师金凯老师为首的讲学团成员的讲学。听了她们的精彩讲学,让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讲学团成员老师过硬的教学素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外地的金老师、聂老师,还是本市的二小老师,她们的课堂着实让我领会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感受到了特级教师、骨干老师的超凡的教学艺术。真是“艺不惊人不罢休”。我想从教学中每个老师的几处教学细节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说说金老师的课。金老师的课朴实大方,设计独具匠心。例如金老师在开课前让学生说说怎样的人是朋友?这样很自然地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语气平缓而富有感染力,而后再直入主题,按教学提示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金老师以句子填空的形式,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而且这样做也让学生抓住了重点词来理解课文大意。此时,老师让学生观察句子中出现了两次的“遗憾”,指出这两个遗憾一个是“我”的,一个是非洲少年的。让学生找出为什么遗憾的词语或句子。学生通过默读、圈画词句、汇报交流、评价再读的形式,从理解这两个遗憾具体指的意思入手,从朗读之中感悟人物情感,从摘抄词语中积累语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情感一步步被引向深入。接着,金老师让学生们读课文中“我”与少年的对话,让学生找到遗憾的原因就是“我”是个中国人,接着老师的提问:为什么非洲少年为“我”是个中国人而遗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师用课前准备的资料,让学生联系开课时对朋友的认识,来加强情感角色的体验,为下文的“少年为我这个朋友怎么做的”这个问题作个铺垫。接下来的找出10到15段里的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让学生写写少年在宾馆旁找“我”的想法,找到我时又有什么心里想法?这些看似平常的教学设计实际是教师引导,对学生情感基调的把握的最好体现。最后,师生间开展的对话“我们是朋友”在歌曲《我和你》中将课文要表达的情感体现了出来——中非人民情感深厚,他们是朋友。这样看似简单却很巧妙,看似容易的设计则着实体现了金老师作为特级教师对课文透彻的解读,对学生认知特点的烂熟于心,对课堂举重若轻的驾驭能力。
聂老师是一位年轻的省级骨干教师。她的课给人的印象是沉着、简明、实用。聂老师上的这节课是五年级的习作指导课。这个类型的课的难度大,她却拿来在大型的讲学示范课中,可见聂老师的勇气。聂老师的课主要是这样的教学流程:1.看视频故事,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导入一起要讨论的话题:感动。2.说说让自己感动的事,怎样把这些感动写成好的作文?3.观看例文,师提示: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让你感动?生说出好的句子和写得好的原因。师在这个环节作出小结,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抓住细节。4.播放音乐,回忆感动的画面。5.激情唤醒,说出生活中的感动。6.由说到写,写出生活中的感动。7.先生读读写的片段,师提示语句是否通顺,细节是否感人。8.布置课外作业:加上开头结尾,写完这篇习作。聂老师这种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用情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紧紧联系生活,指导学生由说到写的思路,而且让学生注重修改。教学理念十分超前,为语文老师怎样进行习作指导提供了范本。
实验二小的肖老师和鲍老师,分别上的是六年级的诗词《如梦令》和五年级的白话文阅读课《辣凤子初见林黛玉》。
再次听肖老师的课,让我感觉到肖老师的课堂每个环节设计到位,环环相扣。每个环节如人进入优美的风景画卷,让人流连往返。他的语言生动清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正如金老师对她的课的评价: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我们来一起看个教学片段:
师: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怎么读?
生试着读出当时的情景。师:从你的读中看到什么情景?
生说到:鸥鹭向天空飞去。一大片鸥鹭飞快地向天边飞去。师:还有什么读法?生试读,把惊起、争渡重读。师:争着划船是什么景象?诗人划船比赛会说些什么?
拿起你的笔,写出当时的紧张快乐。(古筝乐响起)
这个教学片段很精彩。从师生的教学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以读促评的教学用意,读写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与课文中词人的感情融于一体,体现了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教师在不同环节配以图画或音乐,以激发学生想象,引起情感共鸣,在古色古香的古诗词浸润下,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同样是古文,实验二小的鲍老师的课则呈现出老辣而不失俊俏之美,教学语言幽默,妙语连珠,体现出了教师高超的教学基本功。如在教学王熙风见林黛玉,有什么言谈举止,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什么?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1.生汇报王熙风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关心人 讨好贾母。2.师引导:王熙风的话中体会到什么?在有想法的地方写一写。3.小组交流,个人先找出相关句子,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三个问号告诉了什么? 5.读出王熙风的阴笑 哭的语气。你觉得王熙风是个怎么样的人?
正如她的说课那样,她的课是“立足师本,用好文本,服务生本的“。她在教学中禁禁抓住那些地方体现了人物的特点,通过抓重点语句品读,加强语言的品味,在反复的玩味中让学生有话说,有感触。教学中,我们不仅看到是老师在说,学生的思维也很灵活,体现了较好的语文素养。而这些素养的形成与教师平时扎实的语文训练是分不开的。
二、专家名师的引领作用。
任何人的成长都是多种环境因素下影响的结果。听了聂静老师的《我的专业成长之路》,我想象到她的坚韧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聂老师的从教路上有不少曲折,有个人对金钱追求,到追求卓越,做个好老师的思想转变。也有自己的由打工者到省级骨干教师的华丽蜕变。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的专业成长路,要有对教育的热爱,这种热爱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计任何报酬和付出的。这本身就体现了崇高的师德。她的成长故事中,告诉了我们要真正完善自己,找准自己的短板,这样下去,自己的专业之路会越走越宽阔。她还给我们讲了读书的一些方法,如咀嚼式读书,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另外,谈了些自己教科研的方法:如写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聚沙成塔,这样就能一步步提高。
在讲学课堂上,我结合自身实际,向专家名师们提出了教学中较为困惑的问题,得到了她们的悉心指导。她们用自身发展的事例来指引我,用客观事实说明问题,而不是高谈阔论,体现了她们很强的教研能力,对教学问题敏锐的观察能力。
三、自己的打算和努力方向。
专家也好,名师也好,她们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因为她们敢于创新,执着追求。她们每次上课,都是看作是检阅自己能力的舞台,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件事。金老师为上好这次课,教学设计先后经历了两次大改动,鲍老师为上好这次课,进行了几次磨课。而我自己,说到改动和磨课,心里没有那种忍劲,不说要当名师,恐怕也不会有什么进步了。
从课堂上鲍老师对我的提问解答中,我隐约可以看到她们在提高自己的素养上是多么的专业,对职业是什么样的热爱。正是这些专心和热爱,才会换来今天技惊四座的震撼。
最后,十分感谢省继续教育中心和市教育局领导对我们老师的关心,感谢实验二小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感谢讲学团成员老师们的精彩讲学。我将以你们为学习榜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书写我的精彩人生。
2014.5
第二篇:聆听湖北省特级教师讲学心得体会
生本课堂中的语用教学
——聆听湖北省特级教师讲学有感
中驿迎河集小学 吴迪
2014年5月29日,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麻城组织的“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为期一天半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生本课堂”和语文课堂中语用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我通过阅读生本教育的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结合自己之前学习和实践的“生本课”。发现的不足和差距,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生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洽”的“动态”过程。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诚然,实施新课程以来,原先在教学中被忽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逐渐进入教学视野。
自从学习了《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后我尝试语文课堂模式从老师的主导,“灌输式”教育转变成学生主导,老师牵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模式。重视学生参与,学生的声音开始在课堂里激荡。虽极大带动了一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差异性明显。我一直找不出原因,以为这是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的弊端。但聆听了湖北名师金凯和特级教师聂静的语文课后,我才明白,原来导致学生差异明显,“两极分化”的原因还是在于老师没有在课堂中很好引导、点拨。对学生突发的问题和反馈的信息没有及时牵引、交流、探讨和拓展。
面对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如何有效把握,并让他闪动灵性光辉,就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生本课堂开始于备课环节。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一环,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显得至关重要。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对课文进行取舍,抓重、难点。还要备学生,心中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以学生的原有水平、年龄特点为出发点。
在备课中,我们应当通过学情分析,去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预设问题,从字、词、句、段到篇章,对学生不理解的,读懂的,不明白的,需要了解的课文相关知识,提前做出预设和准备。只有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对我们的教学才越有利。
二、生本课堂中语用教学的运用。
1、简单的字词展开联想促语言表达。
例如《如梦令》中“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两句的理解通过字面上学生就可以理解明白。由句意我们可以很容易猜想到“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是高兴、尽兴的意思。这是从整体把握上掌握字词的含义。与此同时,字词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遐想和视觉冲击。你可以闭上眼睛联系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在画面中我们可以身临其境与诗人面对面,与文本对话。深情并茂的画面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语用教育的目的。
2、特定的语境理解字词句的含义。
中国汉子的一字多意,不同表达语气相同字词句的理解也不一样。例如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中,鹿留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温顺、可爱的,而狼多半是凶残、狡猾的。但与课文中两种动物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刚好相反。根据这一点,导入的部分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分别用字词来评价两种动物,但文中的鹿和狼也是如此一般吗?请同学们根据读课文选择自己对应的观点:正方,狼是邪恶的,鹿是善良的。反方,狼是功臣,而鹿是罪魁祸首。通过验证,有的学生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自圆其说地选择“中立”的观点。从而一堂课就变成了三股力量激烈的语言较量,所持观点必须有站得住脚的论据,自然而然课文就会被学生自己分析出来了。
不同语气,词义也褒贬不同。例如“狼吞虎咽”这个词,形容吃饭又猛又急的样子。多表贬义。但用不同的语气,词义也可以不同。如:小明饥肠辘辘地回到家,吃饭时,奶奶说:“慢点慢点,你这孩子狼吞虎咽的,别噎着!”这里的“狼吞虎咽”就不再是贬义而是奶奶对外孙的关切。
3、入情入境,提升感悟。
在语文课堂中文段的教学,离不开入情入境的情感设置环节。例如《给予树》这篇课文,我设置了同学和主人公金吉娅角色转化的环节,此时此刻你就是金吉娅来到商场,走到给予树前,拿起一张卡片读一读,你想做些什么呢?只有亲身体验,感悟才会深刻。这就是情感态度的代偿,对文本的把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你才能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与他们在超越时空、年代、生死、文化等的限制下,更好的读懂文本。
生本课堂中语用的训练重在引导,正如杜威所说:“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充分的引导,适时的点拨是课堂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剂。
第三篇:听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团讲课心得体会—陈微微
听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团讲学心得体会
——房县土城镇白鸡小学
陈微微
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校在镇中心学校组织下在房县实验小学阶梯教室参加了由县教育局组织的“国培计划(2013)-----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项目 房县讲学点启动仪式”讲评课活动,我很荣幸的在实验小学聆听了来自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魏小英、讲学团名师罗秋宏、房县实验小学潘必娟、张晓宇,以及讲学团学科首席专家张志平老师的精彩讲座,还聆听了湖北武昌实验小学魏小英老师的“教师成长之路”专题讲座。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聆听她们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深入浅出,渗透人心,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同时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数学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最重要的是,特级教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从特级教师们的授课中,深受启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1、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才走进社会的我,对教师这个职业还不太了解,思想还不够成熟,大部分时间我只知道埋头工作,终日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次培训听到了专家、名师培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个名师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旁人看来,活得很苦很累,而他自己觉得很快乐、很幸福。通过聆听专家讲座,我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寻找、享受当一名农村教师的幸福感。
2、懂得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面对改革形式的不断发展,我也渐渐感觉自身的能力不够,面对学生时总有些不知所措。这次聆听专家的讲座和对示范课的学习,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使我懂得了备一堂课教师不光要备课程、备设计,还要备学生、备情境、备自己。上好一堂课,评价一堂课,不光要看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学。只有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促进专业成长。在培训中,先进的理论与方法被我一一记录。我要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我的教学生活中。
3、学无止境,自己摸索。我觉得在培训期间我们数学班的学员,学习情绪高涨,学员之间相互交流,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我得如此之多的良师益友,该是一种幸福的事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有很大的空间去上下左右而求索了!就在这一念之间,我感受到了培训带给自己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辉煌,任何一个人要赶上时代的步伐,都要永无止境地学习,永不停息地实践!
4、骨干教师课堂展示,专家讲学点评,感触很深。在培训期间,我们观摩了实验小学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两节名师、专家的课。通过听课以及专家的点评,真是收获不少,讲到我们平时在课堂教学的点子上来,课堂教学要注意目标的落实,教学设计要写可操作性的流程,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等,这样的活动真是开展得扎实有效,给我以深深的触动。
5、我的培训成果。两天的培训已结束,我也收获了不少,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培训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在此我衷心感谢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感谢这次培训平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同行们,让我从你们每次的交流发言中,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的人生,无限的风景!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聆听专家的讲座,专家名师的引领,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教育科研的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教研活动方面都获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充分利用好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提高业务,更好地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服务。
第四篇: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心得体会——陈沛
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心得体会
土城镇龙坪小学
陈沛
10月31日上午,由省教育厅组织的“国培计划(2013)—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项目”走进房县,当天上午在县实验小学举行了启动仪式。作为新进教师的我有新参加了这次的培训,在为期两天的培训时间里在教育场景中深刻的体会到了大师的教学艺术以及教学的魅力。
培训中张志平老师的讲座让我印象深刻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张老师讲座的主题是《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我对这个主题非常的感兴趣,参加工作也有2个月的时间了,在讲授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的时候颇感吃力,经常是拿学生没办法,教的东西学生不会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听了张老师的讲座之后我茅塞顿开,不是学生不会用知识,只是学生不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已。数学起源于生活也终将服务与生活,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经验:数学知识到了再进一步学习和使用时,真正起作用的恐怕只是头脑中的一种数学意识。表现为一种数学思维方式,或说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启示,进而形成的思维习惯。就像弗赖登塔尔所说的:“与其说学习数学,不如说学习数学化。”即用数学来表述问题,把不会的化为会的、难的化为易的、复杂的化为简单的意识。这一思想意识在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新知识、新问题时,就不再是一种死板的知识,而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方法,一种“点石成金”的策略和手段。所以有没有数学意识就决定了学生有没有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能力。
数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种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积累的过程。那么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对数的认识呢?结合张老师的讲座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一、从实际生活当中体验数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猴子老板共有13个桃子,要卖9个,如果你是猴老板想怎样卖?该怎样算“还剩几个桃子?”。一生说:“我先拿走盒子外的3个,再从盒子里拿走6个,也就是13-3=10,10-6=4”。另一生说:“我把盒子里的10个桃子拿出1个,其余的9个卖掉,我剩下的桃子就是1+3=4个。”有的的学生说:“如果我是猴老板,我会请顾客亲自挑选,1,2,3,4……9,一个一个的的减,我还剩4个。”还有的学生说:“我也是请顾客自己挑,不过我不需要一个一个地减,我想9+(4)=13,最后剩下4个桃子那就对了。
显而易见,学生们的这些精彩纷呈的算法都源于鲜活的生活体验。生活对于数的积淀,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对着算式讲算理所无法比拟的。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得主动,也才能使“板着面孔的数学露出笑容”,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我学的数学是有价值的,我要不断地在生活中使用数学。
二、自主学习,在探究中掌握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会写数和计算数。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使学习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要亲身体验。
比如在讲解一十几减几的问题上可以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去摆一摆,小组间讨论一下:一共有多少小棒,减去几是拿走多少小棒。让学生亲身体验减得过程,体会数字加、减变化的奇妙,培养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要这样做,才能建立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动手操作,实践中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仅仅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一年级小同学好奇好动,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对数更加深印象,课堂教学中应更多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解决路程这一实际应用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互动,将题目中的情景再现课堂,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参与到并且融入到题目的情境中去。这样学生在理解这道题目的意义的时候就会轻松得多,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快速的回想起来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
四、合作交流,品味中领悟数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特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即使在相同的学习活动中,他们所思考感悟的东西也是富有独特见解的,在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认识的时候,对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都带有各自鲜明的生活印象,反映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把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培养学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逐步实现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它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而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能力。
第五篇:湖北省数学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习心得
湖北省数学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习心得
培训是起点
今后路更长
本次培训在内容上安排四个方面:
1.区级教师教学展示:实验中学郭美凤老师展示七年级《角的比较与计算》,实验中学王芳老师展示八年级《平方差公式》;我们认真听课,在课堂教学中了解自己。
2.名师示范课:特级教师龙应时展示九年级《二次函数复习课》,骨干教师杨军展示七年级《角的比较与计算》,让我们在对比感悟中重新评价自己。
3.每位执教老师说课,学员议课,专家评课。让我们在互动研修中不断提升自己。4.学科首席专家龙应时老师的专题讲座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首先,龙应时老师在专题讲座中,阐述了自己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标准的专业看法,对数学思想的探讨,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对新课标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完整清晰的认识。通过学习我转变了思想观念,与其给学生一碗水、一桶水,不如帮学生找到水源,学生找不到方向时,与其告诉他方向,不如给他们指南针,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
其次,这次培训给了教师们一次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畅所欲言的学习机会,从而做到了教学相长。通过观看教学展示和名师授课,我明白了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挖掘数学本质,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让学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围绕核心概念,按照数学思想指引的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有目的,有方法,有效地进行教学,使教学设计更有底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重视数学工具的使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教学工具就是“水源”、是“指南针”、是“地图”,可以带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教师要用好数学工具,让学生将数学工具作为翅膀,惬意的展翅飞翔。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同等重要,不容忽视。所提的问题要精心设计,不能过于频繁,空泛,不能只针对少量学生,让多数学生冷场,不能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其他想法不去处理。提问要将学生的兴致引入课堂,问题应具体些,具有挑战性,指向背后的道理,应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而且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经常反思,让学生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最后,通过这次培训,我再次充电,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要以这次培训作为起点,活到老,学到老,博览群书,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学生共同成长、与时俱进,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大胆尝试,以爱育人,零距离,多角度、全方位地与学生互动,以自己的努力,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以至于对他们的一身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这次培训,我的收获很多,我决心以这次难得的培训为契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乃至优秀的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