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省特级教师来我校讲学心得体会
参加省特级教师来我市讲学培训的感悟与反思
枣阳市实验中学
程富强
根据市教育局安排,11月8日我们在市实验中学听取了两位省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和理论培训,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在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课堂总是那么丰富多彩?见解总是那么深邃?角度总是那么的恰到好处?通过培训,他们的教学方式,使我深受启发。我们能像他们一样驾驭课堂,必须做到: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
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是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一切课堂教学活动都要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通过这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位特级教师在这方面做的非常优秀,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理解新课标精神,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让自己能够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开发和重组教材,把课堂变成有文化的课堂,有感情的课堂,有收获的课堂。让学生乐学、善学,充分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李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学习金字塔,又一次让我们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小组合作、强化练习、用学到的知识讲给其他同学听,是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该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会高起来,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正如李老师在课堂上所展示的“说理由、写过程、说方法、议要点”这几步相符。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听了李老师的课,让我们感觉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
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进行三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而教师也将在新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
四、构建媒体型学习模式,追求高效课堂
这几位教师都非这几常灵活的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大大的提高了
课堂效率,实现了高效课堂。使用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实践;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等。对学生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东西。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快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和拓展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素质,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我在教学“射线和角的认识”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直线、线段、射线的形成以及它们间的关系,较为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掌握三种线各自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总之,通过一天培训,我充分认识到我的课堂教学与省特级教师的区别,在今后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篇: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习心得(精选)
湖北省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习心得
高庙九年一贯制学校
肖祥明
2018年11月22日、23日,我与全区数学教师,一起在郧阳区实验中学参加了国培计划2018——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郧阳讲学点活动的学习。学习中我们分别聆听了城关一中柯红霞和实验中学左老师两节优质展示课和两位专家省骨干教师廉玉、覃在军的两节示范课,讲课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相当有精彩,受益匪浅。尤其两位专家对两节展示课的现场精彩点评,犹如这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人心,又增长见识,联系自己平时教学体会如下:
一、郧阳区教师的优质课、名师的示范课,体现了教师在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师深厚的基本功,也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适宜学生学习的教法才是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借鉴、学习。
二、教师教学对于教材的处理应灵活,不生搬硬套,备课时预设应有层次感,应超出、高出教材,而又源于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总结,有时还应进一步深化,还应注重学生的后续发展学习。
三、几节成功的展示课和示范课都体现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交流能力,都体现了以生为主的理念,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数学的规律和结论的得到,名师们的处理方法,他们认为若让生自主去说出,去探究,比老师的直接讲解更深刻、更好。其实师的讲解并不能面面俱到,有些地方可设置悬念,让生去回味,课堂反而显得更有内涵。
四、专家的点评很有个性,能切中要害,引起老师们的共鸣。我 1 / 2
深有体会:骨干教师朱小平在会上的报告,课堂应该是真诚的课堂,问题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发现的课堂,兴趣的课堂,多元的课堂,快乐的课堂,思想的课堂,主动的课堂,体验的课堂,生命的课堂,交流对话的课堂。还对课堂中教师的定位做了阐述,强调变式训练应当制作题组“一线串珠”,充分展现了名师的魅力。
五、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何去构建一节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去思考的问题,经常去反思教学,坚持写心得体会,一定会让自己的课上得精彩。
六、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人到中年是职业的倦怠期,如不充实自己,就会落伍,跟不上新的教育形式,否则就会觉得很累,所以我现在应加强终身学习的观念,平时多看几本好书,多加积累而不在于大小。把个人溶于集体中去,积极地参与教研活动,相信团队的力量是很大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别孤芳自赏,多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学习。
2018/11/28
/ 2
第三篇: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习心得
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习心得
5月8日、9日我与全市小学数学教师,一起在市实验小学参加了国培计划2014——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的学习。学习中我们分别聆听了实验小学的刘珍老师、蔡河镇中心小学李丹丹老师两节优质展示课和两位专家省骨干教师万睿杉、刘汉锋的两节示范课。尤其两位专家对两节展示课的现场精彩点评,犹如这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人心,使我受益匪浅,联系自己平时教学体会如下:
一、实小教师的优质课、名师的示范课,体现了教师在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师深厚的基本功,也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适宜学生学习的教法才是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借鉴、学习。
二、教师教学对于教材的处理应灵活,不生搬硬套,备课时预设应有层次感,应超出、高出教材,而又源于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总结,有时还应进一步深化,还应注重学生的后续发展学习。
三、几节成功的展示课和示范课都体现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交流能力,都体现了以生为主的理念,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数学的规律和结论的得到,名师们的处理方法,他们认为若让生自主去说出,去探究,比老师的直接讲解更深刻、更好。其实师的讲解并不能面面俱到,有些地方可设置悬念,让生去回味,课堂反而显得更有内涵。
四、专家的点评很有个性,能切中要害,引起老师们的共鸣。我深有体会:骨干教师万睿杉在会上的报告《新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追求卓越,做幸福教师》,课堂应该是真诚的课堂,问题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发现的课堂,兴趣的课堂,多元的课堂,快乐的课堂,思想的课堂,主动的课堂,体验的课堂,生命的课堂交流对话的课堂。还对课堂中教师的定位做了阐述。充分展现了名师的魅力。
五、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何去构建一节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去思考的问题,经常去反思教学,坚持写心得体会,一定会让自己的课上得精彩。
六、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人到中年是职业的倦怠期,如不充实自己,就会落伍,跟不上新的教育形式,否则就会觉得很累,所以我现在应加强终身学习的观念,平时多看几本好书,多加积累而不在于大小。把个人溶于集体中去,积极地参与教研活动,相信团队的力量是很大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别瞧不起人,多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学习。
第四篇:聆听湖北省特级教师讲学心得体会
生本课堂中的语用教学
——聆听湖北省特级教师讲学有感
中驿迎河集小学 吴迪
2014年5月29日,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麻城组织的“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为期一天半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生本课堂”和语文课堂中语用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我通过阅读生本教育的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结合自己之前学习和实践的“生本课”。发现的不足和差距,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生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洽”的“动态”过程。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诚然,实施新课程以来,原先在教学中被忽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逐渐进入教学视野。
自从学习了《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后我尝试语文课堂模式从老师的主导,“灌输式”教育转变成学生主导,老师牵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模式。重视学生参与,学生的声音开始在课堂里激荡。虽极大带动了一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差异性明显。我一直找不出原因,以为这是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的弊端。但聆听了湖北名师金凯和特级教师聂静的语文课后,我才明白,原来导致学生差异明显,“两极分化”的原因还是在于老师没有在课堂中很好引导、点拨。对学生突发的问题和反馈的信息没有及时牵引、交流、探讨和拓展。
面对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如何有效把握,并让他闪动灵性光辉,就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生本课堂开始于备课环节。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一环,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显得至关重要。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对课文进行取舍,抓重、难点。还要备学生,心中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以学生的原有水平、年龄特点为出发点。
在备课中,我们应当通过学情分析,去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预设问题,从字、词、句、段到篇章,对学生不理解的,读懂的,不明白的,需要了解的课文相关知识,提前做出预设和准备。只有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对我们的教学才越有利。
二、生本课堂中语用教学的运用。
1、简单的字词展开联想促语言表达。
例如《如梦令》中“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两句的理解通过字面上学生就可以理解明白。由句意我们可以很容易猜想到“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是高兴、尽兴的意思。这是从整体把握上掌握字词的含义。与此同时,字词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遐想和视觉冲击。你可以闭上眼睛联系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在画面中我们可以身临其境与诗人面对面,与文本对话。深情并茂的画面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语用教育的目的。
2、特定的语境理解字词句的含义。
中国汉子的一字多意,不同表达语气相同字词句的理解也不一样。例如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中,鹿留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温顺、可爱的,而狼多半是凶残、狡猾的。但与课文中两种动物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刚好相反。根据这一点,导入的部分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分别用字词来评价两种动物,但文中的鹿和狼也是如此一般吗?请同学们根据读课文选择自己对应的观点:正方,狼是邪恶的,鹿是善良的。反方,狼是功臣,而鹿是罪魁祸首。通过验证,有的学生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自圆其说地选择“中立”的观点。从而一堂课就变成了三股力量激烈的语言较量,所持观点必须有站得住脚的论据,自然而然课文就会被学生自己分析出来了。
不同语气,词义也褒贬不同。例如“狼吞虎咽”这个词,形容吃饭又猛又急的样子。多表贬义。但用不同的语气,词义也可以不同。如:小明饥肠辘辘地回到家,吃饭时,奶奶说:“慢点慢点,你这孩子狼吞虎咽的,别噎着!”这里的“狼吞虎咽”就不再是贬义而是奶奶对外孙的关切。
3、入情入境,提升感悟。
在语文课堂中文段的教学,离不开入情入境的情感设置环节。例如《给予树》这篇课文,我设置了同学和主人公金吉娅角色转化的环节,此时此刻你就是金吉娅来到商场,走到给予树前,拿起一张卡片读一读,你想做些什么呢?只有亲身体验,感悟才会深刻。这就是情感态度的代偿,对文本的把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你才能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与他们在超越时空、年代、生死、文化等的限制下,更好的读懂文本。
生本课堂中语用的训练重在引导,正如杜威所说:“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充分的引导,适时的点拨是课堂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剂。
第五篇:学习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有感
学习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有感
王集镇新洲小学 杨雁霜
有幸聆听了几位湖北省特级教师的课,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的确让我收获多多,感慨多多。我认为,近年来,省教育厅把开展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作为一项常规活动来抓,这不仅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那么,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如何上好语文课呢?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下面,本人就此略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朴实无华的课。
经常听到一些名师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语文课是朴实无华的。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要制作大量的课件,或设计制作一些精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当然,能够合理运用一些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固然是件好事,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正如一些名师所说的那样,我们的课堂要体现原生态的教学,不要刻意地去包装,也并不需要一点作秀的成分。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简简单单的,读读书,写写字。表面看来,跟我们农村教师所教的语文课几乎差不多。对于名师们所教的课,我们完全可以照着学。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大师们的课,都有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都可以为我所用,久而久之,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训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以身示范,即重视范读。记得有一次,我在上语文公开课时,我通过自己的激情范读引领,充分地让学生读课文,品语句,悟情感,放手让学生真正去领悟、理解课文内涵。不仅给了学生良好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质量。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到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并能体会到课文的内容和感情,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当我抑扬顿挫地范读完课文之后,赢得了全体学生的热烈掌声。那次授课,真让我终身难忘。在平常的听课当中,我也看到了老师们对朗读的重视。如:南街小学的杨彩英老师在引导学生《七律.五征》诗歌教学中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进而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有的学生,他们虽然理解往往不能用语言表达,但却可以通过有效地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意会。有人说,语文姓“语”。语者,说也。如果语文课失去了朗读,那么语文课堂,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
三、要上好语文课,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1、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
从那些名师、专家的课和讲座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自身的文化修养都很高。所以他们能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很好地驾驭课堂。我想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要多读书,多学习。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只有将读书学习视为提高自身生命质量的源泉,只有能真正静下心来快乐地输入,自觉地输出,这样才能既利于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语文老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作为一名 语文老师,首先,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训练学生的同时,老师如果能以自己这些过硬的基本功经常去影响学生,学生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其次,语文老师还要有一点“万金油”,作为驾驭课堂教学的“润滑剂”,诸如音乐、绘画能力等。在课堂上要能够随机应变,机知灵活地驾驭课堂,该歌唱时就歌唱,该画画时就画画„„情由景生,景随情出。总之一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然就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也充实了课堂教学,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会坚持不懈地努力,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