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今中国应该提倡大学生支教活动
大部分孩子都跟你我小时候没什么两样,不要带着优越感想当然的认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就脆弱到我们需要把他们当成另一种物种保护对待
校长跟我说了很多话,我在这里转述给大家一些。我们去支教,能成为当地政府官员的一个政绩。相应的学校就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在很多资源的分配上面能够得到倾斜。这对学校是很有利的(在支教期间确实有很多地方领导前来关怀过,,)。
其次,在职的老师几乎都是一边教书一边种地。微博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我们去的一个月,确实得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再有,我们去支教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学校。就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外界的关注的帮助。
再有,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的捐赠。例如红十字会,希望工程这些机构。这些机构通常和当地政府挂钩,再层层下发到学校。而我们去支教,再从我们很通过我们得到的捐赠,就不会有无谓的损耗。再有,支教大学生和被支教的学生两者相比,前者对社会能够造成的推动力无疑更大。我们的年轻人应该是怎样的年轻人,我们希望我们这些年轻人日后能成长为怎样的人以及应该通过怎样的成长经历来促使事情往好的一面发展。这些问题都有无数人在思考在实践。
支教,这种行为本身是值得提倡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形式的支教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如何去改进和规范。我们看到了问题,这是好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在思考怎么解决,或者我们自己是否能够行动起来去参与进去。我一直坚持广义的支教观念。参与课堂教学和管理只是其中一种比较正规和传统的形式,而支教应该更加广泛。当然,各类支教活动对于贫困地区学生以后的人生、职业等到底有多少帮助,我无法肯定,而且公益支教不应该承受也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责任和期望。
支教并不是完全以教师的态度去教育某些落后地区的孩子们,支教也可以是以大哥哥大姐姐甚至朋友的身份去给他们讲讲外面的故事,解答他们生活学习家庭中的困难。或许我们很快会离开,但是他们至少得到了暂时的安慰和帮助,他们又有了前行的动力。这是我支教和助学期间感受最深的。我们不要老想着给他们的中考和高考补充多少知识,那里很多学生其实也不会仅仅问这些问题,他们会去向你倾诉,他们需要一扇窗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当我们二十出头,我们很年轻,我们只有有限的知识和无限的热情,这是我们能够献给这个社会的最大财富。
长期,是选择的职业,能带给他们更多知识,但是我们没有能力长期做这个,也没有那么多的人能长期做支教,所以短期支教,带给他们的是知识之外的东西。其实支教最大的意义,就是带给这些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外面世界的温暖,利用我们的丰富的阅历,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带给他们对外面世界的期待,让他们知道唯有努力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是使他们一生都受用,也是我们唯一的,奉献自己青春的理由。
教师自身水平提前封顶是很限制整体的教学水平的,但身处落后地区的教师学习提高的机会却比发达地区小很多,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有发达地区来支援的老师的帮助,落后地区的老师可以提高更快一些。此外老师来源还是尽量选择本地的好,他们有更强烈的动机改变现状,又没有更好的退路;发达地区自愿跑到小山沟里常年支教的老师还是太少,碰到了是大幸,碰不上才是常态,不能把出路寄托在他们身上。
”少说一点,多做一点。”
习近平:青年一代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
勉励青年志愿者以青春梦想 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暨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肯定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向这支志愿服务队和全国广大青年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回信全文如下。
“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
来信收悉。得知你们在徐本禹同志感召下,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标,感到十分欣慰。值此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之际,我向你们以及全国广大青年志愿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满怀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你们在信中表示,要勇敢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伟大事业,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说得很好。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
2013年12月5日
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是以曾经就读于这所大学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徐本禹名字命名的一支志愿服务团队。他们以持续扎实的行动服务基层群众,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并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集体等称号。近日,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1200多名队员深入贫困山区支教、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进城农民工子女、关爱老人和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成果及他们的认识体会。
平时学校里面缺老师,去的支教点都是这样,一个学校两个老师,带三四个年级所有的课程,那备课肯定无法像正统学校那样把每个知识点都细致到位。那么支教队员可以做的就是帮孩子们复习和弥补知识点。我之前觉得暑期支教真的没有必要,把孩子们喊回学校上课打扰人家喂猪不是作死么,但是现在想想,我们从小每个暑假不也都是充斥着补习班,支教的队员们如果是义务给孩子们补习让他们享受与城市的孩子们同等的补习的权力(更何况更需要补习的人是他们)不是很好么?
所以我想了想,给孩子们扎实知识点,帮孩子们查漏补缺,如果能够真的教给他们有意义的知识真是再好不过了。而且湘雅医学院的学生们因为都是学医的,专门给孩子们开了卫生课,我觉得对于这些大部分父母在外由爷爷奶奶带的孩子来说,卫生课,安全课对他们来说的意义大于一切,给他们的帮助也更加实际。
由于地方政府不投入(因为教师工资应该是由政府拨款的),任由教师数量严重缺编,另外一方面,在编的教师有部分是从乡县教育系统被上级安置下来的有历史资历或者级别或者关系的老教师,没有教学能力,空占老师名额。老师岗位变成上级领导安插“关系户”的自留地。教师多有年老体衰,或自身文化能力水平根本无法胜任教职的,还勉强挂名头代课,误人子弟,上级也根本不闻不问。教师待遇极低,不要说优秀的教师了,够资格的教师也根本无法留住,想尽办法调到乡里,县里。如果实在不行,宁可出去打工。留在乡村任教的老师绝大多数都对待遇不满意,但因身体,文化素质和能力实在太差,无处可去,无工可打才留在乡村中学,平日主要关注的是自家农活和经济收入,上课不过是份挣钱的兼差。
老师绝大多数只有高中,高专,中专学历,本身知识水平就很差,能力稍微强的都在城里打工。教学态度也很不负责任,错误百出,并且根本连改正的动力也没有,将错就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老师心思不在教学上,无论是打工机会,家里农活,挣外快的机会,家里有点事,都能让老师一走了之,扬长而去。那种“师生相守”,“舔犊情深”仅是极少数的特殊情况,这种“温情脉脉的美好迷梦”是城里人在不了解情况下的主观幻想。很多人以为支教老师流动性大,实际上乡村中学老师在教学上的随意性造成的流动性和损害更大。
中国需要另外40万乡村教师,现在中国的支教志愿者只有2000人,我们势孤力弱,我们需要更多人投入到这个事业里来,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动机,不管你还有什么打算与想法,只要你对教育还有热情,对孩子有爱,并且认同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以其他的动机想法去妨害后者,我们就欢迎你参加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不论是几天,一个月,还是一年。
另,我也诚恳地向所有朋友呼吁,多给志愿者一些支持,一些理解,尤其是不要在没有经过实际调查或可靠论证的情况下对志愿者做没有切实根据的质疑(当然有问题要质疑要改正是必须的),伤害他们的积极性。这并不是要什么“特权”,而是我想,作为那些在奉献着时间,奉献着精力,奉献着爱的志愿者,至少在道德法庭上当得起一个普通公民的应有权利——“无罪推定”。
拥有这种相信努力去改变会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的信念,是真正努力去改变的前提。没有这些小的努力,很难说一下子就通过什么改革或者其他的突变的方式来让教育一下子变得很完善,这种想法太夸张了,毕竟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急不得的事情。
少泼冷水,积极去做。但凡能留下一丝光明,总好过不曾给予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勿以善小而不为 很多事,你不做,永远也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大部分的人并没有真正去看看那些孩子想要什么,完全是凭借道听途说就想当然的否定这件事情。
第二篇:当今中国大学生应提倡专业化
当今中国大学生应提倡专业化
主席好,对方辩友好,大家好: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大学生应该提倡综合化还是专业化。首先,请允许我解析一下这个辩题。
所谓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所谓提倡,是指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我们要提倡的应该是对多数大学生都适用的体制,这也是我方判断综合化和专业化哪个更应该被提倡的标准。
所谓专业化,原义为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分。在这里是指建立在中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它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并不矛盾。
所谓综合化,即通才教育,它要求我们在各方面都有特殊才能。
我方支持观点当今中国大学生应提倡专业化理由如下:
第一,提倡大学生专业化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首先,我们已经拥有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来到大学,是为了完成从综合化的中学教育到专业化的职业生涯的过渡,这就,要求我们在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其次,只有术业有专攻才能让我们以专一的态度学习知识,更有利于专业能力和知识的提升。再者,放眼未来,专业化更有利于增强自身竞争力,有利于减小竞争压力,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
第二,(分工决定论)提倡大学生专业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社会是一个组成复杂却各有分工的团体。社会就像一块拼图,由各个不同内容的小块组成,每个小块都是特质的,是专业化的。在分工越来越细的当今社会,与分工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细,因此,专业也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我们不难看到,大学生专业化更有利于社会分工,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第三,综合化对多数大学生不适用。综合化旨在培养通才,即在各方面都有突出才能的人,这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是不可能的。首先,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实现通识并有相应的综合素质而不太可能门门挖深。其次,每个人都是特质的,有各自的兴趣爱好,综合化是每个人都走同一种成才模式,而忽略了其本身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再者,如果每个人都是综合化的通才,那么就业市场将出现更为严重的一头热现象,人人都找安逸、工资又高的工作,势必造成就业市场不平衡,不利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生应以专业为主,并不断地兼收并蓄,触类旁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方坚持认为当今中国大学生应提倡专业化。
第三篇:四辩发言稿提倡大学生短期支教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学大家好:
很高兴与对方辩友进行这场友谊辩论赛,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正方进行总结陈词。
首先,我想打个比方,把我们的国家比作为人体,而缺乏的教育比作某个器官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就是疾病。那么,短期支教就好比一种用来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确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接受这个事实。但比起放弃治疗,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提倡这种方法。先不说大学生短期支教利大于弊这个事实,就短期支教这个方法而言,它是可以改进的,好比这种治疗方法对人体的其他伤害是可以降到最低的,而改进的成功案例已经存在了,我们看到了希望,知道这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所以短期支教所面临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只差实施了。就像疫苗已经研制出来了,只要经过生产推广就能治好疾病了。难道就因为知道这个生产推广是一项大工程,就要放弃生产疫苗这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坐以待毙吗?或者寻找其他更为复杂的方法?我认为对方辩手申述的观点毫无说服力。
【这一段视情况而定】况且,我们国家发展急需教育的普及,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事情,这才是重中之重。我们讨论问题应该抓主要矛盾,而对方辩手却紧抓着支教动机问题不放。事实上,孩子们更关注的是有没有人来给他们提供帮助,况且无论帮助他们是出于什么动机,我们都不能否认他们的确对当代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更不要说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对双方都是有一定益处的,双赢的局面,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喜闻乐见的吗?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大学生支教活动都值得被提倡!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
第四篇:当今中国应该延迟退休年龄 (一辩稿)
当今中国应该延迟退休年龄
(一辩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当今中国应该延迟退休年龄。
首先,开宗明义,什么是退休年龄?我们这里所谓的退休年龄是指指有关法律或者政策法定退休年龄,在国外也叫做“强制退休年龄”、“制度退休年龄”,或者叫做“标准退休年龄”、“正常退休年龄”。
然后,再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讨论着这个辩题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也不断延长,到现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3岁。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养老压力巨大。而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已实施了60年,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且,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男女差异大,也不适应社会公平的需要。
我方坚决认为当今中国应该延迟退休年龄,其理由有三: 其一,延迟退休年龄有其必要性。从现实来看,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 如果一个国家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 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2005 年底, 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显示: 我国65 岁以上人口超过1 亿人, 占总人口数的7.7%,而现在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8。87%;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5%,现在为13.6%,2050 年将上升到28%以上。老龄化问题给我们社会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不仅一定程度上
造成了劳动力的缺乏,更重要的是加重了整个社会的负担。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并且我国社保养老体系本身就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使养老金的支出金额逐年增加,并且增加的速度很快, 直接的后果就是“空账”规模日益扩大。(由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主持的《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的课题报告显示: 退休年龄每提高一年, 基金可增收40 亿元, 减支160 亿元, 减缓资金缺口200 亿元。而事实上“截至2005 年底,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就达8000 亿元, 而且每年以1000 多亿元的规模扩大。)关于这一点,我方二辩会详细论述。同时,老龄化问题也大大地加重了年轻人的赡养压力。据国新办2010年9月10日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到2035年,我国每两名纳税人要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所以,延迟退休年龄,缓解养老压力,势在必行。
其二,延迟退休年龄有其可行性。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和受教育时间增长,人们的可工作时长也在延长,这就为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一个可行的前提。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年龄,对于那些有意愿且有能力留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来说是可行的;而对于那些不愿意或不能够继续留在岗位上的人来说,我们可以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允许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方面具有某种弹性、较为灵活的退休,因而也是可行的。我们知道,退休年龄的设置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防止职工劳动过度,但它不是用来限制提早退休的。在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劳动者的利益,这也就为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措施。
美国和上海成功的例子也已经验证了这一点。此外,我方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应该考虑到性别和工种的差异,通过不同幅度地合理地逐步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效率,最大程度地保障民权。早在2008年11月,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这也为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了另一个可行的措施。
其三,延迟退休年龄利大于弊。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会导致增加就业压力等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本就已经存在,其根源在于我国不合理的人口结构,而不在于退休年龄,并且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等诸多途径解决。而同时,延迟退休年龄有着我们无法忽视的许多好处。首先,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养老金的亏空,促进养老金的制度改善和自我平衡。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而且,延迟退休年龄也可以缓解子女的赡养压力。其次,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扩大劳动年龄的供给,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中老年劳动力,与青壮年劳动力相比,在精力上可能有所不足,但其经验和阅历却青壮年劳动力难比的。试想一下,如果刘诗白老教授能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多留几年的话,那能为我们社会多培养出多少人才?延迟退休年龄,不仅能够有
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能够让那些有意愿且有能力留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更多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从中也能有所获益。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当今中国应该延迟退休年龄!谢谢!
第五篇:当今中国该不该提倡以房养老攻辩小结
攻辩小结
经过一番精彩的质询,不难发现对方辩友言辞中的几点错误。
第一,对方辩友审题不清。推行以房养老的主体是政府,而对方辩友所言的以房养老还包括民间流传的一些形式,把以房养老的概念扩大了,有偏题之嫌。
第二,对方辩友说以房养老不是养老的唯一途径,以房养老的风险没有那么大。可是推行一词,很显然不只是把以房养老当做一种补充,而是要普遍推行这种政策。我方已经论证,于情于理以房养老都不能成为养老的主要手段。
第三,对方辩友一直强调以房养老可以弥补养老金的空缺。我们来看看到底哪些人享受不到养老金的福利。他们是城市中经济状况处于较低水平的人群,是农村中的(这句话写不好„你给改改„)他们根本没有房或者只有一套不怎么好的房,这些群体既无法凭借养老金安享晚年,又没有条件以房养老,在这种情况下,以房养老的初衷根本无法实现,何谈弥补养老金的空缺。
第四,对方辩友说以房养老也能给老人情感上的保障。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中,房屋不仅是住所,更是一种情感归属,是老一辈和下一代间的情感传承。当老人辛苦半生将孩子拉扯大,却只有冰冷冷的房子供养他们的余生,当老人百年之后,却不能将自己的房子传给下一代,这些情感如何保障?
第五,对方辩友说以房养老允许自主选择。对于有房的人他们是有权利自主选择,可是对于那些没有房或者全家只有一套房的人,他们既不想增加儿女的经济负担,又无法享受到充足的养老金,更没有条件以房养老,他们的无奈和心酸对方辩友你不懂。
第六,对方辩友谈到国外的以房养老政策,但我们今天讨论是否应该推行以房养老,是立足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分析以房养老能否解决或缓解当下中国逐渐严峻的养老压力。国外的政策可以参考,但不能套用。
总之,对方辩友为我们描画了一幅以房养老的美好蓝图,却忽视了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困难,也没有考虑到老人的精神需求,注定只是一场美好的幻想。额„你改改吧„我只写了驳论„
第一,对方辩友的逻辑论证存在问题,您告诉我们您的以房养老不是完全取代其他养老方式,只是对现今养老制度的一个补充,为什么要补充呢,当然是原有的不够完善,那为什么不够完善呢,因为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否严重,养老很成问题。可是关这些以房养老什么事呢?的确,养老金的收支困难阻力重重,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只占人口总数的15%;可这些难题都不是没有以房养老的错。退一万步讲,即使大家都选择了以房养老,这些问题就能解决吗?
第二,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所在,是看推行以房养老,在当下中国究竟能不能让人更好地老有所养。大家想一想,对于那些退休待遇十分优厚的城市人口,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依靠不菲的退休金便足以养老,根本就没有“以房养老”的必要;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没有房子的低收入人口来说,虽然他们确实有养老之忧,但是又根本没有条件和资格奢谈“以房养老”。也就是说,有房子的人大多不需要“以房养老”,没房子或者没产权房的人根本没办法“以房养老”,富家水浇不了穷家田,这是“以房养老”最大的局限性所在。
其实美国也有“以房养老”,可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与调整,在符合申请标准的老人之中,采取“以房养老”者仍不足3%,约7万~8万人。换言之,“以房养老”在美国也并不普遍,中国就能“依样画葫芦”吗?只怕是“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几率大些。此话怎讲?我国尚未出台遗产税,也使得“以房养老”模式前进步伐缓慢。据了解,在国外,若要为子女留下房产,至少要向国家缴纳35%—65%的遗产税,这也是国外更多人接受“以房养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以房养老,制造了一场道德和金钱的赌博。大家想一想,“以房养老”的核心是“老人活多久,保险公司就供养多久”,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无后顾之忧。如此一来,形同“对赌协议”,本质上,保险公司是希望早点“获得了结”的,而老人活得越久,保险公司面临“亏损”的机会便大增,于是“道德风险”将难以避免,我看哪怕是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带瓶牛奶去看望,老人都未必敢喝!动了子女的“奶酪”?
“以房养老”补不齐公共养老体系的窟窿。由于97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时,政府没有承担相应的转制成本,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很多被挪用去发放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导致个人账户的空帐缺口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少数拿着高额退休金的公务员阶层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中等生活,而大多数普通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只有退休公务员的几分之一,他们只能生活在中低水平之下。而这些同样是新中国的建设者,不计报酬和代价为国家贡献了一辈子。老了退休后,国家却给不了他们体面足额的退休收入。而这些问题,以房养老根本不能够妥善处理。而这时,最靠谱也最应该负起养老责任的,除了有赡养能力的子女,就应该是政府出面担此重任。
以房养老作为一些发达国家常见的一种养老模式,“引荐”到我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07年,上海市就曾试推过“以房养老”,但终因参加者寡和各种条件所限,2年后被迫停办。这些失败的“前车之鉴”,我们不该忘记。上海市老龄办的负责人在谈起这方面的教训时,说因为人的寿命和房价长期走势都难以预测,使保险机构、银行和市民都“有所顾虑”。但现在,当一些人再次喊出“以房养老”的口号时,制约其发展的“各方顾虑”消除了吗!以房养老会加速放假攀升,扩大贫富差距。都说没钱不结婚的口号,让丈母娘成了放假虚高的罪魁祸首之一。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以房养老会造成另一轮房价的虚高。倘若怂恿利益集团先以养老的名义合法剥夺普通百姓的劳动积累,再高价卖出,必然会进一步加大社会贫富不均的差距。当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房养老”模式,必然会继续加速房价的攀升,也为房地产业泡沫的破灭埋下祸根。老百姓既是高房价的“肇事者”,也将会成为高房价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