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感想(最终5篇)

时间:2019-05-12 02:2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热学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热学感想》。

第一篇:传热学感想

传热学感想

经常被称为热科学的工程领域包括热力学和传热学.传热学的作用是利用可以预测能量传递速率的一些定律去补充热力学分析,因后裔只讨论在平衡状态下的系统.这些附加的定律足以3种基本的传热方式为基础的,即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学是研究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传热不仅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且广泛存在于工程技术领域。例如,提高 热管热传递速率曲线图锅炉的蒸汽产量,防止燃气轮机燃烧室过热、减小内燃机气缸和曲轴的热应力、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控制热加工时零件的变形等,都是典型的传热问题。

就学科而言,传热学是偏于数学理论的,公式繁杂冗长,仅仅是求解结果看起来就已经是十分头痛了,更别说求解过程,初看起来只能是望洋兴叹、望而却步,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大体就是这么一个映像,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以及研究生阶段注重求解过程和求解方法的讲解,传热学开始变得简单了,特别是赵老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多复杂的传热问题可以简化、假设,最终归结为求解偏微分方程。求解标准解一段尤为精彩,无限大区间的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任意内热源,任意初始温度,由于傅立叶变换是无限大区间的积分变换,因此很适合求解这类问题,最终导出了这类问题的标准解,这一标准解用途十分广泛,许多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都可以从这个解直接导出,通过引入狄拉克函数还可以把定常热流问题转换为内热源,可谓是一个万能的标准公式。能将如此繁杂的问题运用数学手段求出绝对精确的解,细细体会求解过程,实在是妙不可言,异彩纷呈啊!

同时希望赵老师讲课能够幽默风趣些,这样就可以令课堂十分活跃,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让课堂变成了对话式、交流式,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枯燥的传热变得生动起来了。另外我们留学生的汉语不太好希望赵老师能够讲课更清晰些。

第二篇:传热学论文

地球的温室效应分析:原因及其对策

内燃1301赵坤

摘要:地球自有人类出现至今,已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条件,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地球的开发利用,使得地球正遭受着毁灭性破坏。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的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导致了地球升温,全球气候不断恶化„„

关键词: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对策

何为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增高的现象”。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的一般机理

温室效应是由太阳——大气——地球系的物理学相互作用造成的,包含以下关键因素。

(1)太阳的温度大约为5800K它外发射光线,产生许多波长的光,波谱范围从紫外线到红外线,在550μm左右的可见光部分最大。

(2)这些光线的大部分通过大气传到地面,其中一部分被陆地或海洋表面吸收。

(3)地球表面也发射辐射,地球辐射的波长范围从接近红外线区域到远离红外线区域,峰值大约为10μm,比太阳光的波长长得多。如果没有大气存在,这个通量将与太阳入射通量平衡。

(4)无云的大气层对太阳光是相当透明的,但对于地球的红外辐射的透明程度则小得多,因此,大气被加热了,随后地球表面也显著增暖。

(5)大气中含有吸收红外辐射的所谓“温室气体”,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臭氧和一些浓度更低但仍强烈吸引红外辐射的气体,如氯氟烃类。所有这些温室气体都在一个或多个狭窄的波长范围内吸收红外辐射,形成红外吸收带。由于含有自然吸收红外辐射气体的大气造成了大气的整个较低部分变暖,升温幅度超过30K,这一现象常常被称为自然温室效应。这种增温还可以被认为是由于发射红外辐射的有效高度增加而产生的。大气低层对于红外辐射不再是透明的,所以地球向外辐射就从更高的高度上发射,结果使得地球表面变得更暖。

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

人类活动使温室气体含量增加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六种,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氟烃类物质。关于每种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二氧化碳(CO2)。在对大气释放CO2方面,最重要的人类活动是交通、电力等部门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全球每年因此接受到的碳量19世纪中期为1亿吨左右,到本世纪80年代已达57亿吨。CO2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地球陆地植物系统的破坏,近几十年来,森林的砍伐和破坏日益严重,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2)一氧化二氮(N2O)。海洋是一氧化二氮的一个重要来源。无机氮肥的大量使用和石化燃料及生物体的燃烧也能释放出一定量的一氧化二氮。工业革命前一氧化二氮的浓度为288cm3·m-3,目前已增加到310cm3·m-3。据以往的观测结果进行推断,大气中一氧化二氮的年增加率仍将保持在0.25%左右。

(3)甲烷最重要的来源是沼泽、稻田和反刍动物,这三项占总排放量的60%左右。天然气、煤的采掘和有机废弃物的燃烧等人类活动也产生甲烷。

(4)臭氧(O3)臭氧在大气层的上部浓度最高,并且形成我们所熟悉的臭氧层,其可以吸收大气中过量的紫外辐射,使生物的免疫系统免受损害。然而,近年来,在大气层的下部,一定数量的人造物质聚集起来,生成了低空臭氧,并且还在不断生成。

(5)氯氟烃(CFCS)氯氟烃完全是人工合成物质,因其无毒、有惰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灭火剂、制冷剂等化工产品的制造。从上个世纪来,人工合成的卤素碳化物不断大量排入大气,使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迅速上升, 它们不仅浓度高,保留时间也很长,因而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是长期的。

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被吸收量的减少

大气中任何气体的含量,都是由其排放量与被吸收量之间的平衡来决定的。但是,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导致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如对CO2气体,自然界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吸收的。而人类对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却降低了自然界对CO2的吸收能力,破坏了CO2的排放量与被吸收量之间的平衡,导致CO2大气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带来的后果

自然灾害

温室效应加速,地球升温,大气恶化,必然气候带迁移,冰川消融,海面上涨,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一系列变化,人类和地球面临严峻的威胁。温室效应带来的自然灾害现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海平面上升今后50或100年内,全球温度升高几摄氏度,海洋发生膨胀,山地冰川融化,和格林兰冰原南缘可能后退,海平面会升高0.2一1.5米。海平面升高,严重危及沿海地区的居住条件和生态系统。

(二)飓风和大风暴频繁 海洋升温,使其逐渐增多的水蒸气在大气中产生更强烈的对流,其结果咫风和大风暴更为频繁。已知太平洋周围易受台风袭击的地区在过去20年间大约增加了1/6。

(三)干旱地区增加 地球升温加速水份蒸发而减少河流流量,也就是说大气中水蒸气增多,意味着某些地区干早概率增加,预计2030年,低纬地区酷暑季节干早的概率增加到每3年一次,而50年代仅20年一次。

(四)地震 环境因子太阳活动和气象与地震之间存在某些联系,对地震的发生常常起有调制和触发的作用。温度效应的加速,地温升高大气变化,以及太阳表面剧烈活动释放的能量,无疑影响到地震发生的频度和强度。

对生态的影响

有人曾经说过,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比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更大,而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正在破坏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这主要表现在植物、动物和昆虫出现迁移现象,以适应气候变化;一些动植物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毁灭,严重的影响着生物多样性。另外,一些农作物的产量由于气温上升而下降,甚至无收;沙漠地区由此不断扩大;森林面积不断减小;干旱连年发生。这种生态平衡的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势必产生不良影响。

促进疾病的蔓延

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升高和臭氧层变薄而引起的紫外线辐射加强会使某些疾病蔓延,同时也会损害人体自身对疾病的预防能力。紫外线的辐射不仅会导致癌症,而且还会改变或消除免疫系统,加剧了一些与皮肤有关的疾病的产生,如麻疯病、天花、皮肤溃疡和疱疹等。例如,由于气温升高,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由吸血蝙蝠传染的狂犬病、登莱热和黄热病有可能传播到北美洲。例外据证实,臭氧层的臭氧量减少1%,放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则增多2%,皮肤癌的发病率相应增多4%—6%,过量的紫外线还可以加速艾滋病的发病率,甚至引起天然电磁场的变化,影响人类的整个健康。

温室效应的应对策略

温室效应已引起全世界的密切关注并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近年来各有关专家已相继展开了一系列的地区性和国际性会议,共同商讨具体措施和对策。现总结如下:

(1)减少CO2的排放量 此是最有生命力的预防,能措施、替代能源(太阳能如光电池、生物质能),或从煤、石油改为天然气和其他含碳量低的然料,停止焚烧和砍伐森林并大面植树造林。提出并制定“空气法”,即向每个国家规定污染权,使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保持在一个全球标准之下。

(2)改变交通工具,完善机动车辆 汽车尾气是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因而改变交通工具由机械代替机动对控制温室效应将起重大作用;另外加速研究新的装置安装在各种机动车辆上来吸收、净化其所排放的废气也是控制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3)限制氯氟烃的生产,研制新的制冷剂,代替传统的气雾剂,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之一。另外,面对着如此严重的挑战,仅仅是某一个个人或国家的努力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它需要我们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是全球性的“灾难”,因此,各国有关的专家、学者应通力合作,共同研究,并制定出科学的方法,缓解现存问题,控制未来新的温室效应的再形成。(4)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目前由於森林破坏而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根据估计每年约在1~2gt.碳量左右。倘若各国认真推动节制砍伐与森林再生计划,到了二○五○年,可能会使整个生物圈每年吸收相当於0.7gt.碳量的二氧化碳。具结果得以降低七%左右的温室效应。

(5)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是要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这对二○五○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预计可以达到八%左右的抑制效果。

(6)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 因为天然瓦斯较少排放二氧化碳。最近日本都市也都普遍改用天然瓦斯取代液化瓦斯,此案则是希望更进一步推广这种运动。惟其抑制温暖化的效果并不太大,顶多只有一%的程度左右。(7)鼓励使用太阳能

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於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不过,就算积极推动此项方案,对於二○五○年为止的温暖化,只具四%左右的抑制效果。其效果似乎未如人们的期待。

(8)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为新的乾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燃烧生物能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点固然是和化石燃料相同,不过生物能源系从大自然中不断吸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故可成为重覆循环的再生能源,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效果。

结论

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而来的温室效应已在无声无息地危及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加速对其形成原因及后果的研究对实施合理的对策来缓和清除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不仅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致,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紧握着珍贵的资源、能源,掌握着一份民族生息发展的“命脉”。已有5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700多名美国权威科学家签名上书政府,力促联合各国通力合作,采取对策,以“稳定”全球的气候,“遏住”地球的危机。成之毁之、爱损之在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为了我们的今天更为了我们后代的明天,为了地球的长久,全世界人民更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

参考文献:

[1] 田景春.浅谈温室效应.岩相古地理.1996,15(5):54-58.[2] 王文香.温室效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对策.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11:95-96.[3] 张 峥, 张 涛,郭海涛.温室效应及其生态影响综述.环境保护科学.2000,99(26):36-38.[4] 阎志德.浅论温室效应及其灾害和对策.甘肃科学学报.1991,3(3):85-89.[5] 孙玉清,张永波,陈熙.浅析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后果及对策.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9,12(4):55-58.[6] 余国泰.温室效应及其生态影响.环境化学.1990,9(5):71-78.[7] 陈中元.逐渐增大的温室效应危险及其对策的研究.云南化工.2005,32(6):53-56.

第三篇:传热学试题

传热学

(二)本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 页至 2 页,每二部分为非选择题,3 页至 7 页,共 7 页;选择题 20 分,非选择题 80 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对于过热器中:高温烟气→外壁→内壁→过热的传热过程次序为(A)A .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 .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C .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D .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B)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可能大于、小于

.对充换热系数为 1000W/(m 2 · K)、温度为 77 ℃的水流经 27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D)

A . 8 × 10 4 W/m 2 B . 6 × 10 4 W/m 2 C . 7 × 10 4 W/m 2 D . 5 × 10 4 W/m 2 4 .流体流过管内进行对流换热时,当 l/d 时,要进行入口效应的修正。(C)A .> 50 B .= 80 C .< 50 D .= 100 5 .炉墙内壁到外壁的热传递过程为(D)A .热对流 B .复合换热 C .对流换热 D .导热 6 .下述哪个参数表示传热过程的强烈程度?(A)A . k B .λ C .α c D .α

.雷诺准则反映了 的对比关系?(B)A .重力和惯性力 B .惯性和粘性力 C .重力和粘性力 D .浮升力和粘性力 8 .下列何种材料表面的法向黑度为最大? C A .磨光的银 B .无光泽的黄铜 C .各种颜色的油漆 D .粗糙的沿

.在热平衡的条件下,任何物体对黑体辐射的吸收率 同温度下该物体的黑度。(C)A .大于 B .小于 C .恒等于 D .无法比较

.五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换热过程为: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传热过程和(A)A .辐射换热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D .无法确定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 10mm,材料导热系数为 45W/(m · K),则通过该平壁单位导热面积的导热热阻为。

.已知某换热壁面的污垢热阻为 0.0003(m 2 · K),若该换热壁面刚投入运行时的传热系数为 340W(m 2 · K),则该换热壁面有污垢时的传热系数为。13 .采用小管径的管子是 对流换热的一种措施。14 .壁温接近换热系数 一侧流体的温度。

.研究对流换热的主要任务是求解,进而确定对流换热的热流量。16 .热对流时,能量与 同时转移。

.导热系数的大小表征物质 能力的强弱。

.一般情况下气体的对流换热系数 液体的对流换热系数。19 .在一定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的平均温差最大。20 . 是在相同温度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稳态导热 22 .稳态温度场 23 .热对流 24 .传热过程 25 .肋壁总效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不凝结气体含量如何影响了蒸汽凝结时的对流换热系数值?其影响程度如何?凝汽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写出直角坐标系中导热微分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建立起来的?它在导热问题的分析计算中有何作用?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两块平行放置的平板 1 和 2,相关尺寸如图示。已知: t 1 =177 ℃、t 2 =27 ℃、ε 1 =0.8、ε 2 =0.4、X 1,2 = 0.2。试用网络法求:

• 两平板之间的辐射换热量;

• 若两平板均为黑体表面,辐射换热量又等于多少?

.一台逆流式换热器用水来冷却润滑油。流量为 2.5kg /s 的冷却水在管内流动,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 15 ℃ 和 60 ℃,比热为 4174J/(kg · k);热油进出口温度分别为 110 和 70,比热为 2190 J/(kg · k)。传热系数为 400W(m 2 · k)。试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

传热学

(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A 2 . B 3 . D 4 . C 5 . D 6 . A 7 . B 8 . C 9 . C 10 .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2.22 × 10 - 4(m 2 · k)/W(若没写单位,扣 0.5 分。)

. 308.5W/(m 2 · k)[ 或 309W/(m 2 · k)或 308W/(m 2 · k)](若不写单位,扣 0.5 分)13 .强化 14 .较大

.对流换热系数(或α c 均可)16 .质量(或物质)17 .导热 18 .小于 19 .逆流 20 .黑体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 【参考答案】

发生在稳态温度场内的导热过程称为稳态导热。

(或:物体中的温度分布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称为稳态导热。)22 .【参考答案】

温度场内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或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23 .【参考答案】

依靠流体各部分之间的宏观运行,把热量由一处带到另一处的热传递现象。24 .【参考答案】

热量由固体壁面一侧的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传递给另一侧冷流体的过程。25 .【参考答案】 肋侧表面总的实际散热量与肋壁 测温度均为肋基温度的理想散热量之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因在工业凝汽器设备的凝结温度下,蒸汽中所含有的空气等气体是不会凝结的,故称这些气体成分为不凝结气体。当蒸汽凝结时,不凝结气体聚积在液膜附近,形成不凝结气体层,远处的蒸汽在抵达液膜表面进行凝结前,必须以扩散方式穿过这个气体层,这就使凝结换热过程增加了一个热阻,即气相热阻,所以 α c 降低。(3 分)

(2)在一般冷凝温差下,当不凝结气体含量为 1% 时,换热系数将只达纯净蒸汽的 40% 左右,后果是很严重的。(3 分,答 50% 左右也可)

(3)这是凝汽器必须装设抽气器的主要原因之一。(2 分)27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直角坐标系中导热微分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3 分)

(2)它是根据导热基本定律(或傅里叶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起来的。(2 分)

(3)作用:确定导热体内的温度分布(或温度场)。(3 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共 24 分)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 分)(2 分)=1105.65W(1 分)

• 若两表面为黑体表面,则(3 分)

(2 分)

=1492.63W(1 分)

若不写单位,扣 0.5 分若直接把值代入而没写出公式,也可给分。29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已知: q m2 =2.5kg/s

• 计算平均温差

(2)计算水所吸收的热量

(3 分)

(3)计算传热面积

由 得

(5 分)

(4 分)若不写单位,扣 0.5 分若没写公式,直接把值代入,也可给分。

传热学

(三)本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 页至 2 页,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3 页至 7 页。本试题共 7 页;选择题 20 分,非选择题 80 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锅炉的炉墙中:烟气 内壁 外壁 大气的热过和序为 : 【 】 A.辐射换热 , 导热 , 复合换热 B.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 C.对流换热泪盈眶,复合换热,导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2.由表面 1 和表面 2 组成的封闭系统中: X 1,2 _____ X 2,1。A.等于 B.小于 C.可能大于,等于,小于 D.大于 3.流体流过短管内进行对流换热时其入口效应修正系数 【 】 A.=1 B.>1 C.<1 D.=0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下列哪种物质的导热能力最差 ? 【 】 A.空气 B.水 C.氢气 D.油 5.下列哪种物质中不可能产生热对流 ? A.空气 B.水 C.油 D.钢板 6.Gr 准则反映了 ________ 的对比关系。A.重力和惯性力 B.惯性力和粘性力 C.重力和粘性力 D.角系数 7.表面辐射热阻与 ________ 无关。A.表面粗糙度 B.表面温度 C.表面积 D.角系数

8.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 【 】 A.减小 B.不变

C.套管式换热器 D.无法确定

9.下列哪种设备不属于间壁式换热器 ? 【 】 A.1-2 型管壳式换热器 ? B.2-4 型管壳式换热器 C.套管式换热器 D.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10.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 】 A.导热、热对流和传热过热 B.导热、热对流和辐射换热 C.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 D.导热、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在一台顺流式的换热器中,已知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 180 和 10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 40 和 80,则对数平均温差为 ___________。

12.已知一灰体表面的温度为 127,黑度为 0.5,则其车辆射力为 ____________。13.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________ 一侧。14.灰体就是吸收率与 ________ 无关的物体。

15.冬季室内暖气壁面与附近空气之间的换热属于 ________ 换热。16.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 _________ 间温度差为1时的传热热流密度。17.黑度是表明物体 ________ 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

18.肋壁总效率为 _______ 与肋壁侧温度均为肋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量之比。

19.在一个传热过程中,当壁面两侧换热热阻相差较多时,增大换热热阻 _______ 一侧的换热系数对于提高传热系数最有效。20.1-2型管壳式换热器型号中的“2”表示 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换热器的效能(有效度)22.大容器沸腾 23.准稳态导热 24.黑体 25.复合换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6.气体辐射有哪些特点?

27.为什么高温过热器一般采用顺流式和逆流式混合布置的方式?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8.某炉墙由耐火砖和保温板组成,厚度分别为 200mm 和 80mm,导热系数分别为 0.8W/(m.K)和 0.11W/(m.K),炉墙内外侧壁温分别为 600。C 和 70。C。求炉墙单位面积的热损失和两层材料间的温度。

29.以 0.8m/s 的流速在内径为 2.5cm 的直管内流动,管子内表面温度为 60。C,水的平均温度为 30。管长2 m。试求水所吸收的热量。(已知 30。C 时 , 水的物性参数为: C p =4.17KJ/(kg.K), λ =61.8 × 10-2 W/(m.K), ρ =995.7kg/m 3 , μ =0.805 × 10-6 m 2 /s,)Pr=5.42, 水 60。C 时的 υ =469.9 × 10-6 kg/(m.s))。已知水在管内流动时的准则方程式为

(1)Nu f =0.027Re f 0.8 Pr f 0.4 ε 1 ε R 适用条件: Re f =10 4 — 1.2 × 10 5 , Rr f =0.6-120, 水与壁面间的换热温差 t ≤ 30C °

(2)Nu f =0.027Re f 0.2 Pr f 1/3(μ f / μ w)0.11 ε 1 ε R 适用条件: Re f =10 4 ~ 1.75 × 10 6 , Pr f = 0.6 ~ 700, 水与壁面间的换热温差 t > 30 以上两个准则方程式的定性温度均为流体的平均温度(μ w 的定性温度为管内壁温度), 特性尺度为管内径。

传热学

(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A 2.C 3.B 4.A 5.D 6.D 7.D 8.C 9.D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 2 分,共 20 分)

. 61.7 ° C 或 61.7 ° C(若不写单位 , 扣 0.5 分)12 . 725.76W/m 2 或 726W/m 2(若不写单位 , 扣 0.5 分)13 .冷流体

.波长或 “ λ ” 复合 15.复合

.热冷流体(或"冷热流体"也可,"热流体和冷流体)也可)17.辐射 18.肋壁实际散热量

19.较大或 “ 大"、“较高” 20.管程数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量与最大可能传热量之比。或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于液体饱和温度的热壁面沉浸在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中所发生的沸腾。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物体内各点温升速度不变的导热过程。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吸收率等于 1 的物体。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同时存在的综合热传递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对波长有强烈的选择性,即它只能辐射和吸收某些波长范围内的能量。

(2)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固体和液体不能穿透热射线,所以它们的辐射(和吸收)只在表面进行。

评分标准:(1)答出 4 分:(2)答出 4 分。27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因为在一定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顺流的平均温差最小,即采用逆流方式有利于设备的经济运行。

(2)但逆流式换热器也有缺点,其热流体和冷流体的最高温度集中在换热器的同一端,使得该处的壁温较高,即这一端金属材料要承受的温度高于顺流型换热器,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

(3)所以高温过热器一般采用顺流式和逆流式混合布置的方式,即在烟温较高区域采用顺流布置,在烟温较低区域采用逆流布置。

评分标准:(1)答出 2 分;(2)答出 2 分;

(3)答出 3 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 28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9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四篇:传热学思考题

第1章 《绪论》思考题

1、一维大平壁稳态导热傅里叶定律的形式与牛顿冷却公式颇相似,那么为什么导热系数是物性,表面

传热系数h却不是物性?

2、导热傅里叶定律的写法(指负号)与问题中坐标的方位有没有什么关系?思考题1.1附图中两种情形

所对应的热流方程是否相同?

3、试分析一只普通白炽灯泡点亮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4、试分析一个灌满热水的暖水瓶的散热全过程中所有环节,应如何提高它的保温性能?

5、请说明“传热过程”和“复合换热过程”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6、对导热热流密度q和对对流换热时热流密度q的正负规定是否相同?为什么?

7、你能正确区别热量,热流量,热流密度(或称热流通量)几个不同称呼的准确含义吗?它们哪些是矢

量?在针对控制体积求和时,上述三个量是否处理方法相同?

8、把q写成 /A,需要附加什么条件,还是无条件?

9、你认为100 ℃的水和100 ℃的空气,哪个引起的烫伤更严重?为什么?

10、酷热的夏天,用打开冰箱门的方法能不能使室内温度有明显的下降?

11、热对流与对流换热有何根本的区别?

12、列举你所了解的生活中或工程领域中传热的若干应用实例,并分析他们的基本传热原理。

13、为什么针对控制容积和针对表面的能量平衡关系有根本的差别?

14、你认为传热学与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5、三十多年以前,一名叫姆贝巴(Mpemba)的非洲学生曾经发现,同等条件下放在冰箱中的热冰琪淋

汁反而比冷冰琪淋汁先开始结冰。他请一位物理系的教授解释这个现象。教授作了实测:用直径45 mm,容积 100 cm3 的玻璃杯放入温度不同的水在冰箱中冻结。实验结果证明,在初始温度30℃~80℃范围内,温度越高,结冰越早。你对这个问题如何认识?

16、一位家庭主妇告诉她的工程师丈夫说,站在打开门的冰箱前会感觉很冷。丈夫说不可能,理由是冰箱

内没有风扇,不会将冷风吹到她的身上。你觉得是妻子说得对,还是丈夫说得对?

17、夏季会议室中的空调把室温定在24℃,同一个房间在冬天供暖季内将室温也调到24℃。但是夏季室

内人们穿短裤、裙子感觉舒适,冬天则必须穿长袖长裤甚至毛衣。请问这是为什么?

第五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热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传热学

d2t

一、已知一根一维均质棒,在稳态、无内热源条件下,试验发现20(式中T为温

dx度,x为空间坐标),试判断棒材的导热系数t随T增大呢,还是减小?(10分)

解:qdtdtdtq0(1bt)(1bt) dxdxdx0dt2d2tdtdtd2t(1bt)2b02b/1bt

dxdxdxdxdx两边对x求导:

dt因为

1+bt>0,0

dxd2t所以20b0,即导热系数t随T增大。

dx

二、将直径为D,初始均温Ti的金属圆球悬挂在四周壁温为Tw,空气温度为T的大房间内。已知圆球表面发射率,空气对流系数h。如果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两者数量级相同,1能应用集总热容法(即集总参数法)的准则;○2在上述准则下,圆球温度T随时试建立○间变化的微分方程。(10分)

解:(1)纯对流换热条件下应用集总参数法的条件:Bi2hr0.1。

本题中物体的热交换有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且两者数量级相同,所以考虑辐射后的当量换热系数是原换热系数的2倍,则反映内外热阻之比的准则条件为Bi'2hr0.1Bi0.05

(2)在符合上述准则条件下,内热阻可以忽略,温度与空间位置无关,只是时间的函数,由此得导热微分方程

cVdThATTATw4T4 d对于球体:

V/A=D/6 微分方程

cDdThTTTw4T4

6d初始条件

0,TTi 三、一无限大平壁厚,导热系数=常量,内热源产热率均匀,且为常数,已知两

1出现在平壁内部的最高温度t2壁面温度分别保持t1、t2(t1>t2)。求○max;○从两壁面传出

的热流密度值(或热流量)。(10分)解:由题意可列出微分方程如下:

dt20txc1xc2 2dx2边界条件与积分常数

12x0,tt1c1t2t12 x,tt2c2t12温度分布的无量纲参数方程

tt121x/x1 t2t12t2t1(1)平壁内部的最高温度tmax出现在dt0处,解得 dxx2t2t1

代入上式得

122tmaxt1t2t2t1

24(2)热流密度

dtt1t2qx

dx2x0,q1t1t22 x,q2t1t2

2四、何谓管内层流流动的入口段及充分发展段?求出密度,常物性的流体在半径r0的圆管内,进行稳定不可压流动的平均速度um及平均温度Tm的表达式;回答管内流动的短管换热器效率是否高于同管径的长管换热器?为什么?(10分)

答:(1)当流体与管壁之间有热交换时,管子壁面上的热边界层有一个从零开始增长,直到汇合于管子中心线的过程,当流动边界层及热边界层汇合于管子中心线后称流动及换热已经充分发展,此后的换热强度将保持不变,从进口到边界层汇合点称为入口段,其后称为充分发展段。

(2)平均速度umqmr02(qm为质量流量)平均温度TmT1T2(T1为进口温度,T2为出口温度)

(3)管内流动的短管换热器效率高于同管径的长管换热器,这是因为在短管换热器中,入口段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入口段边界层较薄使得平均表面传热系数较大。

五、假定不可压,牛顿型流体,常物性,无内热源,忽略摩擦产生的耗散热,试写出二维、稳态对流换热方程组,并说明其中各项的物理意义。(10)

解:换热微分方程htty|y0(对流换热量等于壁面处的导热量)

tt2t2t能量方程

ua(2)2xyxy(微元体的内能变化量等于其边界的导热量)连续性方程u0(进出微元体的质量守恒)xyuuP2u2u)Fx(22)(uxyxxy动量方程 22(u)Fp()yxyy2xy2(惯性力=体积力+压力+粘滞力)

六、画出如下各加热表面的自然对流流动示意图:(1)两平板倾斜,热面在下,冷面在上;

(2)两倾斜平板,上下面等温Ts,置于大气温度T(Ts>T)中;

(3)两竖壁组成的封闭有限矩形空间(上下表面绝热)。(10分)答:见附录B10图1。

七、写出黑体辐射能的光谱分布表达式,写出辐射强度L的定义式,并证明L与方向无关的表面(即兰贝特表面),其辐射力(即发射功率)E为πL。(10分)

答:黑体光谱辐射力Eb,c15c2

e(T)1d()辐射强度定义式L()

dAdcos兰内特表面:半球空间各个方向上的定向辐射强度相等。

E 2E()dLcosdL22cossinddL20d2cossindL201L

2八、在一个晴朗初冬也夜晚,有效天空温度Tsky70℃,微风引起的对流换热系数h=28/(mK),发现湖面上有一层薄冰出现,但检测空气温度T高于0℃,[假定为干空气,水的长波发射率为1,水与大地绝热,不计水蒸发,5.6710W/(mK)],试理论

8242估算T。(10分)

解:由题意知湖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量和湖面与天空的辐射换热量相等。

44hTTice(TiceTsky)

28(T273)5.6710827342034T280.8K

九、两种不透明的漫射涂层,其光谱吸收率分布a()如附录B10图2所示。试从中选择屋顶材料,问那种涂层适合用夏天?那种适合用冬天?并示出理想的a()的分布。

答:a()为水平线的涂层适合冬天用,a()为折线的涂层适合夏天用。理想分布:冬天a()=1,夏天a()=0。

十、相距很小,平行放置的两块很大的漫射一灰表面,如果发射率是0.8,为使两块表面的辐射传热速率减小到原来的1/10,需要放入一个薄防辐射层(遮热板),其发射率应为多少?

解:设遮热板的发射率为2。在未放防辐射层前系统黑度

s11111111

1111.50.80.81放入防辐射层后系统黑度

s211 11220.5111122由

s2120.138 s110

下载传热学感想(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热学感想(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热学答案

    2-4 一烘箱的炉门由两种保温材料A及B组成,且A2B(见附图)。已知A0.1W/(m.K),B0.06W/(m.K),烘箱内空气温度tf1400℃,内壁面的总表面传热系数h150W/(m.K)。为安全起见,希望烘箱炉......

    传热学课程设计题目

    1、煤油冷凝器的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煤油冷却器的设计 工程背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各种石油产最(如汽抽、煤油、柴油 等)进行冷却,本设计以某炼油厂冷却煤油产......

    传热学试题大全5篇

    1 .对于过热器中:高温烟气→外壁→内壁→过热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 ) A .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 .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C .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D .复合换热、对流......

    传热学教案1

    第1章 绪论 1 、重点内容: ① 热能传递的三种方式及热量传递的速率方程;② 传热过程及传热方程式; 2 、掌握内容:黑体,传热系数,传热热阻。 3 、了解内容:传热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传热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九章 4.一工厂中采用0.1MPa的饱和水蒸气在—金属竖直薄壁上凝结,对置于壁面另一侧的物体进行加热处理。已知竖壁与蒸汽接触的表面的平均壁温为70 ℃,壁高1.2m,宽300 mm。在......

    传热学教案1

    第1章 绪论 1.1 概 述 1.1.1、传热学研究内容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研究热量传递的机理、规律、计算和测试方法。 热量传递过程的推动力:温差 1)物体内只要存在温......

    传热学复习题及其答案经典总结

    传热学复习题及其答案(Ⅰ部分)一、概念题1、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1)由热水到暖气片管道......

    2014传热学课程考试复习提纲

    传热学课程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 基本概念:传热学的研究内容;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计算: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的计算。 第二章基本概念:导热基本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