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滩司法所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时间:2019-05-12 02:2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板滩司法所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板滩司法所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第一篇:石板滩司法所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XX

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提高我镇中学生知法、学法、守法意识,2011年10月26日,XX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关工委到XX中学开展了一场以“预防青少年犯罪”为主题的法制讲座。

主讲人司法所所长XX根据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法律意识淡薄和部分中学生中存在的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情况,结合青少年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刻剖析;并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角度,讲述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及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列举了大量详实的案例涵盖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盗窃等青少年容易触犯的罪行;做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从实际出发,教育孩子们不得有旷课、携带管制刀具、斗殴等行为,同时从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提醒广大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进个人素养,加强自身学习,筑牢自己的思想防线,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犯罪。最后还重点讲解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途径和方法,强调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各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学校、家庭及社会各团体要相互配合,以教育、预防为主,减少遏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发生。

通过开展此次中学生预防犯罪法制教育讲座,切实筑牢了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基础,达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XX司法所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稿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进行一次法制学习。你们还很年轻,在学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很幸福的。你们可能看了《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对令狐冲、张无忌的年轻有为、行侠仗义向往不已。你们可能也看了《蛊惑仔》,了解社会的复杂,对那些“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兄弟感慨万分。但现在已经是一个法制社会,江湖要闯,但没知识也闯不得;兄弟要有,但兄弟义气讲不得。接下来主要是结合案例给同学们讲讲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知识。

一、什么是违法、犯罪

违法,是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之一。它指违反法律,不履行法律义务,主要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那什么是我们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呢?我们通常所讲的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严重不良行为,即: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上述列举的行为中,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这一行为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同学们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但这也是违法行为;还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在学校也是时常发生的,据我们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行索要钱财,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再讲讲什么是犯罪。简单说来,犯罪就是违法上升一个层次,造成了刑法规定的严重后果。但又不是所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是犯罪,例如正当防卫,你路上遇到一个疯子,拿菜刀跟到你追,你又没地方躲,难道你说我不想犯罪就随便他砍?不是,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你打倒他到没能力反抗就是正当防卫,是不负刑事责任的。正当防卫也不是没有限制的,再拿那个疯子举例。你把他打在地上,又把他捆起来了,他不可能再砍你,这时如果你再拿刀把他砍了泄愤,你就是犯罪了。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新的走向。

(一)、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简单,多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某些分配不公的现象,使未成年人心理上形成严重不平衡,不少未成年人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寻找精神刺激,不惜犯罪。

例如今年,眉山连续发生13起摩托车被盗案,影响很大。这个案子引起公安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抓获了4名犯罪嫌疑人,最后查出来:这4名嫌疑人都是维吾尔族,年龄最大17岁,最小的13岁,他们结成团伙流窜多地进行盗窃。

(二)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涉案种类逐年增加

据统计,25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占全国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的45%,占全国治安拘留人员总数的33%.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在以平均16%的速度逐年上升。

未成年人犯罪的种类,由过去的盗窃型,逐步向抢劫杀人等极端化发展,由简单的冲动冒险向预谋性的团伙犯罪、集团犯罪方向发展,更为严重的是由非暴力犯罪向暴力犯罪甚至严重暴力犯罪方向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杀人、强奸、抢劫、盗窃四类重大刑事案件中,每1000件此类案件至少有30件是未成年人所为。

案例:引狼入室洗劫家财

太平区曹某有一个读中学的女儿,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曹某很生气。去年9月中旬,曹某严厉的教育了女儿,使母女失和,女儿离家出走。就在曹整天担忧的时候,10月21日中午,曹女士回家意外发现女儿回来了,她还没有来得及高兴,进来几个男生,用衣服将曹的头部蒙上一顿毒打,把曹某打死,抢走了一枚金戒指、一件夹克衫,还有几千元人民币。警方经过工作,将其女儿和行抢的几个未成年人在道外一间租住的房子里抓获。

(二)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发展、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犯罪的未成年人,从2006年的16岁——18岁之间,逐渐发展为2010年的以14岁——16岁为主,甚至还出现了许多未满14周岁的问题少年,从10岁开始小偷小摸,12岁——14岁开始抢劫、故意伤害他人,再升级更为严重的犯罪。犯罪低龄化发展趋势明显。文化程度也越来越低,多数集中在初中阶段,另有少数人还在读小学。案例: 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 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周某,14岁。两年前,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在家看台球场子。周某把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知道了就不再拿钱给他,周某开始偷。今年6月上旬,周某偷了他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几天后他听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他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怕把奶奶吵醒了,就用菜刀把奶奶砍死了再翻。响声惊动了爷爷。周某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周某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周某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饭钱。

(三)未成年人犯罪组织性越来越强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更加智能化、组织化,手段更加多样化,作案人数由开始的3——5人,发展到5——7人;从一人“孤军”作案,发展为有组织、有分工、互相配合的集体作案。案例:学生组团买枪对抗黑社会

就读某中学的徐某、厉某等人在校期间经常与当地社会上青少年组成的“十八党”团伙发生冲突。为能和他们对抗,也组建了一个名为“十三鹰”的学生团伙。今年2月份,徐某所在“十三鹰”在与“十八党”的对抗中输了,他们觉得如果有一支枪在手便可扭转败势。随即,徐某买了支枪来藏在家中。等了几个星期,徐某等10人便到镇上便与“十八党”火拼。警方成立专案组,连夜出战,于 3月16日深夜包围,将他们逮捕归案。

(四)犯罪手段日益成人化和智能化

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几乎已经涉及整个犯罪领域,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寻衅滋事等方面,特别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诈骗、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新型犯罪。现在的未成年人的智力水平较从前有较大提高,再加上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高科技环境的支持,当今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日益成人化和智能化。犯罪方式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变,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利用计算机仿制信用卡实施盗窃,使用麻醉剂实施抢劫、强奸的情况很多。

如不久前侦破的一起长达三年的盗窃超市案,案犯大多只有十四、五岁,但是再作案过程中利用假身份证、破坏电脑程序、租赁交通工具、销赃等都表现出了相当的智能。

(五)、九成以上未成年罪犯获轻刑

根据法院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统计分析,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91%的未成年人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等较轻刑罚。自2006年至2010年,法院未成年人犯罪中,被判处拘役、缓刑16人,占到犯罪人数比重的19.8%;被判处免于刑事处罚的10人,占犯罪人数的12.3%;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以下刑罚的48人,占犯罪总人数的59.3%。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

1、国家的宏观调控。一方面完善政策。在我国,对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政府实行扶持、优惠或奖励政策(与此相对应的是对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者的打击和惩罚)。另一方面,法律保护。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尽可能为青少年的保护提供相对完备的法制保障。

2、社会的引导。为了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整治不良社会氛围。一是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二是各部门通力配合联合行动,对校周边的各种娱乐场所,彻底清理歌舞厅、电子游艺室等公共场所;三是加强团组织的工作。经常组织团干部、团员和青年到有关学校、居委会、乡镇、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讲座,适时地给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3、家庭教育

先看一个案例 :由捡到偷

张某,15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 “ 拣 ” 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 顾家 ”。上初中以后,张某喜欢上一个女生,为了追求那个女生,张某把 “ 拣 ” 到的东西拿去卖了买东西给那个女生。后来钱越来越不够用,又伙同朋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他的父亲不给他树立坏榜样,他就不会锒铛入狱。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均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影响,如处理不好,容易使孩子走向歧途。在我们市,很多地方家长外出打工,很多儿童就成了留守儿童,在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容易走向犯罪道路;而有的家庭教育倾向于溺爱孩子,使未成年人养成一些古怪的性格,从而走向犯罪道路,例如今年审结的一起绑架案,主谋杨某就是在家被溺爱惯的孩子,养成了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结果做了犯罪之事;而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则是采用暴力的方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在棍棒下,有的未成年人开始逃避,叛逆;而有的则是家庭不和睦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例如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父母草率离婚,受害者也是子女,他们推卸教养的责任,不顾后果等等。

3、学校的因素

就学校教育的现状来看,不少学校仍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法制教育。有的学校还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把班级分为好、中、差三种等级,好学生埋头苦学,“困难生”受到冷落和歧视,破罐子破摔;而有的老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不闻不问,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或是把学生分成几等,容易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及厌恶心里,极易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学校一是要平等对待学生,不让差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二是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三是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四是进行有效的法律教育,让学生懂得法律常识。

(二)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

同学们都学过政治哲学,懂得: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不管你们的父母、老师怎样教育你,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你自己。现在我就给你们讲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自己不要成为犯罪人

1、多学习法律、法规。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特别是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知道哪些是犯罪、哪些是不是,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以前错了的就改过来。多结交一些良师益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看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书籍、报刊;

2、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有一位舒某某同学原是中学的学生,因父母离异无人管教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另一中学读书后,他就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社会上的人,后与他们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第二、自己不要成为受害人

未成年人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如你在车上看到一个小偷偷钱包,你如果当场出来制止,很可能受害人就是你了,因为这种盗窃一般都是团伙作案,你不知到他车上还有好多同伙。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可以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通过各方面的力量来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同学们,俗话说的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小树长弯了,简单方法砍掉就行了。一碗水不小心弄脏了,不能喝了,怎么办?没有关系,大不了我们不喝吧,然而一个未成年人出现了偏差,那就会影响他的人生。中国古语说的好:“一失足成千古恨”。很富有哲理。你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人生关键时期,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入歧途。愿同学们从现在起,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在法律的保护和滋润下茁壮成长,演绎出灿烂辉煌的壮丽人生。同时也希望我今天的课能对同学们走好人生之路有所裨益。

第三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宣传讲座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宣传讲座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讲一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知识,和大家一起共同进行一次法制学习,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同学们能多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对照一下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能够利用法律法规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经1991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并施行,经过2次修正,现行的是2007年6月1日施行的。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的划分为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3、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4、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

过失致人重伤罪

被告人程某与被害人肖某均系某县某中学学生。2016年12月某天下午课间,程某在教室内与同桌肖某开玩笑,趁其不注意时将凳子抽走,导致肖某坐下时跌倒,后肖某与成某发生纠缠,纠缠中肖某被程某搡倒在地,双方在推搡过程中肖某的腹部与课桌产生碰撞,后肖某经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脾破裂并予以手术摘除。经县公安局物证鉴定室鉴定,肖某的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后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程某过失致人重伤罪向建湖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被害人肖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成某及其家人赔偿自己因脾切除造成的各项损失合计25万元。

本案的附带民事诉讼经法院主持,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人成某及父母赔偿被害人嵇某因脾切除造成的各项损失165000元,被害人嵇某出示谅解书。对于刑事诉讼部分,法院认为被告人成某与同学嵇某玩闹推搡时过失致其重伤,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同时,因被告人成某未成年人,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遂判决以过失致人重伤罪判决被告人程某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

盗窃罪

被告人曹某系某县某职中学生。2016年7月某日,曹某在公园游玩时发现有人在池塘游泳,并将衣物放在旁边的大石头上。曹某趁四周无人之际,偷偷将衣物内手机拿走。后曹某用该手机玩付费游戏,共花费话费3000余元。失主报警后,公安机关将曹某抓获归案。曹某到案后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其家人积极赔偿失主损失。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曹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被告人曹某系未成年人,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并积极赔偿了被害人损失,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态度,判决被告人曹某拘役二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聚众斗殴案件

2015年春节前,不到17周岁的职专学生李某和张某,因“看对方不顺眼”,分别纠集20余人“定点”进行聚众斗殴。结果,张某一方两人被砍伤。经审理,法院以聚众斗殴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张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本案其他被告人也分别被判处刑罚,最高为5年半。

法律链接:

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抢劫案件 2014年9月,某校学生王某、李某因无钱上网,商量抢劫同学陈某。趁陈某独自一人时,王某、李某采用暴力手段,强迫陈某交出携带的300元。经审理,法院以抢劫罪判处王某、李某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二千元。法律链接: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交通肇事罪

2014年11月,张某骑电瓶车放学回家时,在路上逆向行驶,将路上行走的金某撞伤,后金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审理,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

法律链接: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司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直接扣留其非机动车。

容留吸毒案件 2014年7月,某学校大三学生凌某在家里中招待朋友,期间凌某拿出冰毒招呼张某等人吸食,凌某、张某等四人先后吸食了冰毒。经审理,法院判处凌某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法律链接:

容留吸毒他人吸毒罪:是指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6、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7、未成年人应如何保护自己 在别人打我时,我该怎么做呢? 如果是同学间发生轻微的摩擦,要尽量冷静处理,决不能采取极端的方法去报复,如果双方不能和解,可以向学校老师反映情况,由校方进行处理。如果是社会青年无端殴打你,首先要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能盲目的抗打硬拼,及早脱身,然后向家长反映,在学校周围向老师或学校门卫反映,严重的要打110报警。怎样拒绝别人的要求一起去违法犯罪呢?

要明辨是非,极力劝阻。劝阻无效,自己坚决拒绝。如被迫,应及时报案。积极向家长、学校、警方报告情况。

在遇到社会青年或者高年级学生向我们要钱如何处理?

首先,如果是社会青年向在校学生要钱,应当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反映或公安民警报案,以便尽快处理。既不能自己拿刀来解决,也绝不能逆来顺受,从而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其次,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要钱,可以向老师举报这种行为,不能几个同学结伙来抵抗或者报复要钱者,否则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犯罪。

同学们,你们都是2003年左右出生的,是最幸福的一代人,是成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生期,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习近平说,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到2050年你们只不过47岁,伟大的中国梦还要靠你们去实现。

还有七个月,你们就要中考了,希望大家排除外界干扰,成绩好的继续努力,争取考到自己向往的学校,成绩不好的也不要气馁,更要珍惜这七个月的学习,即使考不到好的学校,也可以到职高或社会学一技之长,还可以自学,学习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人生态度很重要,什么年龄该做什么年龄的事,你们现在这个年龄段是学习的最好时期,就应该好好学习,当你们走上社会需要担当时,也要有能力去担当。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现在处于这么好的国内环境,有强大的国家做我们的后盾,只要你努力,生活一定很富足。不要当别人享受社会主义福祉时,有人却在高墙中失去自由。所以,我们要随社会主流走,与有正能量的人交朋友,不要掉队,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不要让自己成为社会的阴暗面,虚度年华。要做个有正能量、有担当的人,为自己、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

今天先和大家交流到这,希望同学们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第四篇: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

案例:

2004年2月16日,犯罪嫌疑人赵XX(16岁),临县车赶乡人,因盗窃被依法逮捕;

2004年 3月犯罪嫌疑人高XX(22岁),临县刘家圪塔村人,常XX(17岁),临县玉坪乡人,因故意伤害被依法逮捕;

2004年3月24日,犯罪嫌疑人武XX(89年生),白XX(87年生),李XX(88年生)成XX(88年生),因抢劫被依法逮捕;

2004年5月19日,犯罪嫌疑人李XX(14岁),因故意伤害(致死)被依法逮捕;

2004年5月21日,王XX(17岁),段XX(18岁),段XX(18岁),因盗窃被依法逮捕;

……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前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不小的进步,然而青少年犯罪却日见增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特点: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1.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

2.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

3.从犯罪年龄段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

4.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

5.从犯罪身份看,辍学少年人数居多。

(二)我国如今的青少年犯罪较以往,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疯狂性。

2、突发性。

3、连续性。

4、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

5、犯罪故意的突发性且犯罪手段的残忍性。

6、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

7、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

8、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不时的腐蚀着青少年的纯洁心灵。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一是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上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经常逃学,就业困难,使一些青少年整日无所事事,久而久之走上邪道;二是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淫秽等丑恶的东西;三是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四是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案件的潜移默化。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

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

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既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又对涉世不深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不良行为,主要有:一是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秽语连嘴,在家乱摔东西,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二是家庭经济差,平时很少给孩子零花钱,造成青少年去偷、抢;三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种“高压”下,孩子的心理畸形;四是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五是溺爱孩子,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养,娇生惯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六是父母没有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不关心子女,任其发展,不闻不问。青少年在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耳濡目睹,久而久之,使他们孤独、自卑、怨恨、狂妄,极易被坏人所利用,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素质教育已实行行多年,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不够;二是法制教育缺乏,很少对学生上法制课、出法制黑板报等进行普法教育;三是在具体教育中联系实际缺乏,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满堂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的还逃学;四是有些教师岐视后进生,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甚至是人格侮辱,极大的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影响了身心健康;五是市场经济的影响,有些学校周末补课的要交补课费,无法参与补课,自认为低人一等,产生悲观,形成畸形心理;六是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七是班主任缺乏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和关心,对学生的情况缺乏全面掌握;八是教师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有的采取变相体罚,致使一些学生弃学、辍学,甚至流浪社会。在校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习,极易走上邪路。

(五)法制道德教育滞后。

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在社会上开展“送法上门”、“法律进家”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有欠缺,在面上还有死角。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

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锏慕缦蓿俗镉氡俗锏那稹? lt;BR>

(六)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

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有的青少年对社会上不良风气、各种诱惑,以及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有一种神秘感,想试试的心理;有的学生成绩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挫,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正是由于大多数青少年犯文化素质不高和其脆弱的心理,使得他们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预防

(一)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气氛。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是传播和学习科学文化,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场所和课堂。青少年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家长们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家长的素质如何,教育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以民主、平等、宽容取代专横,权威、独断、惟命是从,承担起为人父母的教养责任,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化解他们的忧虑,努力缩小代沟,以文明的谈吐举止,乐观的态度,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感染子女,尊重孩子的人格,多鼓励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注意孩子在社会受到的不良影响,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

(二)社会是保障,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

据调查,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因而在扩大就业机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臵,避免务工人员的盲目而无序流动。

(三)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加强法制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要加强法律、道德教育,开辟第二课堂,把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纳入德育课,并认真考核。组织青少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做到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统一,以形象,生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认真落实素质教育要求,贴近青少年实际,讲求科学,避免政治课、德育课教学形式化,把正确的是非观映入青少年学生的头脑中,积极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正气成为健康心理的支柱。通过各种心理活动情景和模拟实际训练,增强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四)设臵心理咨询机构。

由专家和心理医生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专门的系统调研,掌握其现状,研究控制不良心理的对策,提供预防犯罪和犯罪预测的实践依据,对青少年心理教育起到指导和帮助。

(五)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建设,结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据研究,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构起来的。所以青少年的周围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村镇、社区为依托(特别是农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清新、干净、文明、活力的环境。经常邀请有关部门对辖区群众进行普法等其他知识的学习,提高人民群众法律素质。

(六)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同时做好已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的工作。政法部门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合,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心理学问题、青春期问题等同时进行引导、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上课、开讲座。政法部门特别要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度,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的各种场所及各种影视、网吧,让青少年远离暴力、远离淫秽,营造一个青少年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党政组织领导下,实行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第五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

前言

讲课之前,我要向大家先介绍以下三个概念,即“未成年人”“少年”“青少年”。“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的划分为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中特定的一个年龄段。“青少年”是一个笼统的、习惯性的称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它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称你为未成年人、少年或青少年时都不算错。但是在适用法律时,我们的提法都是用“未成年人”,这一点很重要。那么说到这里在,我们有的同学会说了,温叔叔,别在这里骗我们小孩子了,我知道:小孩干点坏事没事,最多被派出所叫去批评一下就放了。那么,请问:未成年人“干点坏事”真得“没事”吗?在这里,温老师要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郑某,男,15岁,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在外东游西逛,偶然结识了周某(男,19岁,无业青年)俩人成了铁哥们,俩人干过小偷不摸的事儿,甚至进行盗窃,刚开始,郑某很害怕,但周某说:“小孩干点坏事没事,最多被派出所叫去批评一下就放了。”郑某抱着这种想法,胆子愈来愈大,逐渐萌发了没钱就去偷、就去抢的念头。2001年3月18日,郑某因偷盗被拘留,后因涉嫌抢劫而被逮捕并判了三年有期徒刑。怎么会被判刑呢?接下来,我会给大家慢慢说明的。

一、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根据我们的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我给同学们讲两个案例,一个是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2004年的七月份某天下午,该学生感觉好玩,将自已买来末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装入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今年4月发生的案件,江津市警方快速破获一起命案:两个14岁少年预谋后,持马刀和绳索杀害一名13岁学生,动机仅是为今后闯社会“练胆”。他们杀害小健的原因仅是给今后闯社会“练胆”。从刚才两起案件的发生和发展看,很清楚地说明了那几位同学对违法和犯罪认识的不清。从这些案件可以看出未成年人懂得什么是违法和犯罪,对规范自已的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是相当重要的。

接下来,我就给同学们讲讲什么是违法。

违法,是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之一。它指违反法律,不履行法律义务(举养老事例说明不履行法律义务)。那么什么是我们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呢?我们通常所讲的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严重不良行为,即: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上述列举的行为中,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这一行为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同学们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但这也是违法行为;还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在学校也是时常发生的,据我们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行索要钱财,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不过,受害的同学们不要害怕,要敢于检举揭发,同这些违法行为作斗争。那么对具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处理呢?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较轻的未成年人,一般由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和学校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如果未成年人具有上述违法行为,且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因不满14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再讲讲什么是犯罪。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那么,什么是我们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刑法第17条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还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

下载石板滩司法所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板滩司法所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我国总人口的1/3以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需要国家予以特殊关注......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稿(精选5篇)

    法 制 讲 座 稿 讲座时间:2012年6月23日 讲座地点:学校操场 讲座人:青腰镇派出所所长 : 刘文华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和探讨一下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讲稿(最终版)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讲稿 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青少年朋友们: 大家好! 按照中共北古城镇党委副书记付佐松同志的安排布署......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讲稿(5篇材料)

    前言讲课之前,我要向大家先介绍以下三个概念,即“未成年人”“少年”“青少年”。“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的划分为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总结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法制安全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总结 自2010年8月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以来,我校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稿 --未成年人犯罪从不良行为开始 同学们,家长们,大家好!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和同学们共同探讨“抵制不良习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一课题。在讲这一课题之前......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总结

    2010年度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