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万青事迹
学习王万青同志心得体会
财政局 王玉霞
近期,局党支部积极组织学习了先进党员王万青的活动,他是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代表,也是民族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这位带有南方口音的王万青大夫是上海人,他在甘南州的玛曲草原上已经整整生活了42年了。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的王万青,他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主动选择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玛曲草原当了一名普通的医生。藏语把医生叫做曼巴,从那时起,茫茫的玛曲草原上,就多了一位年轻的汉族医生王曼巴,两间土房和一个血压计是他所有的医疗条件。上世纪60年代的甘南草原,海拔高、路难行、物质匮乏。24岁的王万青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时,立志要到最艰苦的地方,明确要求去甘南牧区服务。在他的请求下,他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时,恰逢隆冬季节。3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和严重的高原反应,使长期生活在上海的王万青患上感冒,一病就是20多天。当得知玛曲县是甘南州最艰苦的地方时,他又提出“我要到玛曲去”。地处黄河上游的玛曲县是个纯牧业区,离自治州首府合作200多公里,县城海拔超过3400米。考虑到条件太艰苦,当年分配到甘南州的大学生,并没有去玛曲的名额。“哪个地方最苦,群众最缺医少药,我就到哪里去!”到了玛曲县城,王万青又提出了新要求。就这样,他一竿子插到底。最终来到了离玛曲县城70余公里的阿万仓卫生院。在那里他一干就是20年,把根深深地扎进了草原,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妻子是当地牧民的女儿,如今4个子女全部留在了玛曲,二女儿王齐梅至今还是牧民。
王万青同志用一颗赤诚的心和精湛的医术,为无数藏区牧民群众托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是“团结使者”,他用真情浇灌出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花。他是“奉献使者”,从繁华大都市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他始终无怨无悔。他的这种精神是令人敬佩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就应该以王万青为榜样,学习他崇高的敬业精神,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回报社会,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王万青同志的事迹让我认识到:党员是平凡的,他需要那份默默无闻的贡献和宁静致远的衣钵;党员也应该是优秀的,他们战斗在各条战线上,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或是精湛的技术、进步的思想。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既拥有丰富的学识,又能在平凡中帮助别人、影响别人,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叱咤风云,但一定要真真切切。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今天,共产党员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知识,增强做好实际工作的本领,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铁的纪律,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先进性标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各方面都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2.15王万青事迹简介
王万青事迹简介
--记在藏牧区工作42年的上海医生王万青
2010年11月04日16:46
纠错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E-mail推荐:
提交
42年来,他身背药箱,克服重重困难,用双脚走遍了玛曲草原的每一个牧民的帐圈,为成千上万的藏族同胞行医送药,他用毕生精力书写着对藏族人民水乳交融肝胆相照的一腔热情„„
志在四方,从繁华大上海到大西北大草原
1968年,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响应国家号召,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正是寒冬,他一进甘南便感冒,一病20余天,这个年轻人领教了高原感冒的凶险。他想到毕业志愿表上的誓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玛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3800米。当他得知玛曲县是甘南州最艰苦、荒蛮的地方,“恐怖”要打仗,少有人愿去,便向组织要求去玛曲并表决心:死也不后悔。扎根草原,全心全意为藏族同胞防病治病
42年前寒冬腊月的一天,王万青孤身一人,扛着简单行李和一木箱书籍,坐了两天的老式汽车,进了玛曲。他在离县城百余里的阿万仓乡卫生院一待就是20年。这个汉族小伙子不怕脏和苦,终算艰难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与藏族人民打成一片。
但他第一次骑马出诊便摔了个右肘脱臼,当时疼得在草地上打滚。他指导同行的两个牧民进行上臂复位,并吊着伤臂坚持前行,完成出诊任务。他视此为“下马威”考验。
1974年春的一个黎明,他飞马奔到一个放牧点,抢救一名急性喉阻塞、窒息昏迷的女牧民,果断施行颈部环甲膜穿刺,使病人转危为安。他谢绝病人以一头牛相赠的好意。
他骑马走遍草原,多次在牧民帐篷中抢救生命。他曾爬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产妇施胎盘剥离术;在夏窝子(夏季放牧点)中彻夜输液、人工呼吸抢救患肺炎心衰的新生儿;他曾一人施术在牧民帐篷中作肛瘘手术,没花大钱就治好痼疾,病人非常高兴。尽管风险大、难度大,但他不患得患失,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尽力而为。
他曾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带着显微镜做粪检查寄生虫,甚至在紧急情况下配血、输血过。而那时虽然日夜工作,却没有津贴和补助的,一切凭良心。
1981年他曾一人独立完成全乡布病普查任务,几个月骑马走遍全乡,风雨无阻,每年冬天,他跨过冰封的黄河,带病工作,伏在马背上回来时人瘦弱的变了样,妻子伤心的责怪:“不要命了!?”。后来,卫生院有了摩托车、拖拉机,他自学驾驶和修理技术,交通工具的改善,对他的儿童计免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医疗中也曾赢得时间成功抢救了许多危重患者。
1982年他成功抢救一名满口血痰、呼吸困难的急性高原肺水肿男性牧民,家人曾一度放弃治疗而商议后事,经抢救脱险后他泣不成声的妻子破涕为笑,感激万分。
1984年秋,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由他主刀成功抢救一名腹部外伤、肠坏死、休克的10岁藏族儿童,切除84厘米肠管,这至今在玛曲乡下是首次,如今这名孩子已成壮汉,常带妻儿来县城探望王万青,王万青也很受感动。
在王万青任阿万仓卫生院院长的10年中,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藏牧民有了健康档案,以此为据,完成牧民发病情况分析和提高救治质量。这至今在玛曲乡下是唯一的,他总希望为藏牧区卫生事业踏踏实实做点事。
王万青的妻子是本地藏族牧民,他们相识于当年赤脚医生培训期间,可谓有缘千里相会,终成藏汉姻缘佳话,妻子后来成为护士,如今虽然他们都已退休,但为救死扶伤和民族团结事业发挥余热是他们始终不渝的共同理想。
刻苦钻研,开拓创新,为医学科学进步努力
王万青曾说:古人云,非志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当今社会,这志既是“立志报国、振兴中华”;这学和才既是“刻苦努力、学习科学创新之才”。
后十几年,王万青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任外科主任,他主刀或主持参与颅脑、颈、胸、腹、骨、妇产、五官科等各类手术数千例,有些手术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空白:如对一名牛抵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合并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患儿的成功手术;如对一位患颈部先天性复杂甲状舌骨囊肿的老喇嘛的成功手术治愈;如对一位患复杂肠炭疽并腹水和尿潴留的藏族少年的成功手术;如对一位肠伤寒多发肠穿孔少女的成功手术治愈;另还有血气胸并心包膈肌损伤的手术、脾破裂修补手术、骨盆骨折大出血休克手术抢救等不胜枚举。王万青在临床上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多面手,经他手救治成功的病人不计其数。同时,王万青自费购买了一套俄文原版《医学百科全书》,已翻译医学资料10万余字;在国家级和地方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获奖外还引起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所及国外医界关注;王万青作为玛曲藏区的一名基层医生能在某些医学课题方面的有所发现和创新是非常不易和难得的。
铭记党恩,燃奉余热,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草原
王万青说:走出风雪往事,当我面对三份殊荣——国务院、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证书;2007年在上海医科大学八十庆典的鲜花、掌声和红地毯上授予“上医优秀学子”殊荣;2009年“复旦大学校长奖-杰出校友奖”证书的时候,我的感激之情,难于言表,我深感到党和人民对我的关怀和温暖、也深感到上医母校复旦精神之高尚。也许是上天安排吧,也可谓子承父业,20年前的今天王万青的长子从甘肃省卫校毕业却毅然放弃能在兰州工作的机会,来到了玛曲草原„„如今年近七旬的王万青仍坚持经常到玛曲县医院指导外科手术。回首往昔,展望未来,他深情地表示:“我感谢玛曲草原人民给了我人生的意义,我感谢伟大的祖国让我得以继续我这个上海人的草原故事”。
(责任编辑:杨文彦)
第三篇:学习党员楷模王万青事迹
学习党员楷模王万青事迹
这位带有南方口音的王万青大夫是上海人,他在甘南州的玛曲草原上已经整整生活了42年了。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的王万青,他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主动选择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玛曲草原当了一名普通的医生。藏语把医生叫做曼巴,从那时起,茫茫的玛曲草原上,就多了一位年轻的汉族医生王曼巴,两间土房和一个血压计是他所有的医疗条件。上世纪60年代的甘南草原,海拔高、路难行、物质匮乏。24岁的王万青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时,立志要到最艰苦的地方,明确要求去甘南牧区服务。在他的请求下,他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时,恰逢隆冬季节。3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和严重的高原反应,使长期生活在上海的王万青患上感冒,一病就是20多天。当得知玛曲县是甘南州最艰苦的地方时,他又提出“我要到玛曲去”。地处黄河上游的玛曲县是个纯牧业区,离自治州首府合作200多公里,县城海拔超过3400米。考虑到条件太艰苦,当年分配到甘南州的大学生,并没有去玛曲的名额。“哪个地方最苦,群众最缺医少药,我就到哪里去!”到了玛曲县城,王万青又提出了新要求。就这样,他一竿子插到底。最终来到了离玛曲县城70余公里的阿万仓卫生院。在那里他一干就是20年,把根深深地扎进了草原,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妻子是当地牧民的女儿,如今4个子女全部留在了玛曲,二女儿王齐梅至今还是牧民。
王万青同志用一颗赤诚的心和精湛的医术,为无数藏区牧民群众托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是“团结使者”,他用真情浇灌出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花。他是“奉献使者”,从繁华大都市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他始终无怨无悔。他的这种精神是令人敬佩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就应该以王万青为榜样,学习他崇高的敬业精神,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回报社会,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王万青同志的事迹让我认识到:党员是平凡的,他需要那份默默无闻的贡献和宁静致远的衣钵;党员也应该是优秀的,他们战斗在各条战线上,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或是精湛的技术、进步的思想。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既拥有丰富的学识,又能在平凡中帮助别人、影响别人,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叱咤风云,但一定要真真切切。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今天,***员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知识,增强做好实际工作的本领,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铁的纪律,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先进性标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在各方面都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第四篇:王万青先进事迹概要
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概要
2010年下半年以来,“草原曼巴”王万青的故事又一次在祖国大地广为传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代先锋栏目播出了王万青的感人事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等十多家中央媒体和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甘肃广播电台等省上主要媒体也纷纷做了相关报道。年底,中国医师协会第七届“中国医师奖”在京颁奖,王万青榜上有名,这是我国医师行业的最高奖项,王万青获奖当之无愧。
1968年,作为上海第一医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王万青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报效祖国!这是当时所有热血青年都会做的事情,寻常而普通;但在以后长达42年的时间里,王万青能始终如一日地坚守当初立下的誓言,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坚守对家庭的责任承诺,这份执著与坚定,却不是每一个热血青年都能做得到的。
玛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纯牧业县,县城海拔超过3400米。许多来玛曲工作的外地干部职工,经受不住严酷环境的考验,一批一批地调离了。当年,与王万青同时来到甘南大草原的大学生有100多人,随着时间的流失,有的通过考大学、读研究生离开了,有的通过各种关系调走了,有的索性早早病退回去了,但当初被人们认为是“飞鸽牌”的王万青却留下来了,而且一留就是42年。
王万青刚来时,玛曲的交通条件十分落后,从兰州到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需要2天时间,从合作到玛曲也是2天的路途,从玛曲县城到50多公里外的阿万仓乡,还得多半天的路程。曾经有位领导感慨地说:“在玛曲这样艰苦的环境,即使不做贡献,能留下来,就很了不起。”王万青不仅留下来了,还为玛曲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经先后任阿万仓乡卫生院医生、副院长、院长,玛曲县卫生防疫站副站长、站长,玛曲县人民医院医生、外科主任、外妇病区主任等职。40多年来,王万青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只要牧民需要,他都义无返顾地前往,书写了许许多多为藏族群众解除病痛的感人故事。他时刻为牧民们的健康着想,一个人骑马完成了阿万仓全乡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普查,给当地的牧民孩子逐一实施计划免疫,为牧民建立门诊档案,在玛曲县首开先河。他谢绝家庭、同学和朋友的劝阻,娶当地一名藏族姑娘为妻,始终不离不弃。他把自己的亲情、爱情和工作热情全部融入到养育他的草原,他的四个子女都留在了玛曲,为了秉承他的事业,他把藏区医生的“接力棒”传给了大儿子,让儿子同样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留在玛曲高原为当地的牧民群众服务、为玛曲的医疗事业奉献。几十年来,他恪守一个医生
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主刀或主持参与了脑、颈、胸、腹等手术近千例,有些手术填补了玛曲乃至整个甘南高原的空白。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是甘南州医疗卫生系统第一个获正高职称的医生。如今虽已退休,但他仍然坚持经常到玛曲县医院指导外科手术,发挥自己的余热。
半生的坚守,换来的是藏族同胞的尊重和认同,让当地的牧民群众视他为自家人,完完全全接纳了他。天葬,是藏族同胞最普遍采用的丧葬方式,一个人死后被背上天葬台,把身体的全部奉献给大自然中的鹰鹫才算是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天葬时,只有死者最亲的人和族人可以在场。王万青不仅可以在现场,而且死者家属还能按照他的指点,解剖尸体,让他查看病变部位。42年来,藏族人民和妻子真挚的爱和包容,给了王万青强有力的支撑,成为他留下来的动力和源泉,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医学专长最大限度地回报了当地群众,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老子有一句名言:“祸莫大于不知足”,王万青读后,将其改为“祸莫大于丧失信念”。42年来,支撑王万青一路走来的是什么?正是他胸中坚若磐石的信念——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为党和人民做出一份贡献!他的事迹证明,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变,那就是“祖国的需要就是个人的志愿,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第五篇:学习王万青心得体会
学习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段立中 2011年2月14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揭晓,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医师王万青获得“感动中国2010人物”荣誉称号。于是“草原曼巴”王万青的故事在祖国大地广为传颂。用42年的执着追求,艰苦创业和精心工作来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42年前我们不知道谁是王万青,然而42年后的他感动了中国。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作为上海第一医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从此扎根草原,开始完成一个都市人到草原人的转变,为玛曲的牧民祛除病痛,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原曼巴”。长达42年的时间里,王万青能始终如一日地坚守当初立下的誓言,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坚守对家庭的责任承诺。
玛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纯牧业县,县城海拔超过3400米。许多来玛曲工作的外地干部职工,经受不住严酷环境的考验,一批一批地调离了。但王万青却留下来了,而且一留就是42年。为玛曲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经先后任阿万仓乡卫生院医生、副院长、院长,玛曲县卫生防疫站副站长、站长,玛曲县人民医院医生、外科主任、外妇病区主任等职。40多年来,王万青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只要牧民需要,他都义无返顾地前往,书写了许许多多为藏族群众解除病痛的感人故事。他
恪守一个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主刀或主持参与了脑、颈、胸、腹等手术近千例,有些手术填补了玛曲乃至整个甘南高原的空白。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成为甘南州卫生系统第一个正高职称的医生。王万青曾经在牧民帐篷中,爬在牛粪堆上为难产的妇女做胎盘剥离手术;曾经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实施手术,抢救了一名被牛角顶穿腹部的藏族儿童。办公桌做临时手术台,100瓦的灯泡加几把手电筒充当无影灯。是创新,也是无奈之举,风险可以想见。每一次,王万青都如履薄冰。然而是当初执着的信念支撑着他一路走来,曾经也迷茫过,矛盾过,但从来没有放弃过。
半生的坚守,换来的是藏族同胞的尊重和认同,当地的牧民群众视他为自家人,完完全全接纳了他。42年来,藏族人民和妻子真挚的爱和包容,给了王万青强有力的支撑,成为他留下来的动力和源泉,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医学专长最大限度地回报了当地群众,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支撑王万青一路走来的正是他胸中坚若磐石的信念——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为党和人民做出一份贡献,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王万青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在艰苦条件下爱岗敬业的榜样。西部民族地区条件艰苦,经济落后,他始终坚守自己青春时代的理想和追求,以实际行动实现了一个大都市人到草原人的转变,以草原为家,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藏区人民的认可和爱戴。他是一个卫生事业优秀党员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在平凡中折射出伟大,细微处体现崇高的时代精神。
他的人生道路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的人生坐标的设定必须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我们学习王万青同志的先进事迹要富于时代的内涵,要学习他追求理想、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立足本职、心系群众、民族团结的高尚情怀和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视人民群众健康高于一切,坚守“白衣天使”的职业道德,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医学誓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王万青身上,我们感受到坚守的强大力量,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身上的生动体现。把王万青同志的精神化为自己的追求和动力,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服务技能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