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生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生活方面的影响
接触马克思主义还是从爷爷那一辈那里的交谈中得来的,我的爷爷是个退伍军人,从部队的文职工作下来前就在部队里出过好几本关于对人生思考和感悟的书籍,而那个红色年代出来的他们,马列必然是他们避不开的话题。
爷爷前年走的,可他的书还在书架上整齐地摞着,马列、毛邓、再到后来的江胡,她这一辈子经历了太多的关于政治的记忆。而政治的游戏无非就是关于一种叫做哲学的具体化操作而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他重视这一切的实践,从耕种到部队,再到转业,到最后的退休,他一如年轻时候的样子一股子的闯劲。他是这么回忆他的这一切的:不去做就永远不会知道现实是怎么样的,不去闯就永远不会知道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而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
其实,关于马克思主义,我们恐怕都只如一只徘徊在沙滩上的小蟹,漫游的典籍里似乎就只有冷冰冰的条理。老师上课铺陈着这一切的东西,从唯物论展开的对于世界、对于人的认识。而这一切的最终去向和来源恐怕又是我们难以捉摸的东西。
一切源于生活,又归结于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如卡尔马克思自身的经历,从欧洲大陆的牲畜传来的记忆,工厂、剥削,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科学、革命,那是他身边交织的痕迹。而最终,所有的轮轴都滚动出一样的韵律,所有的联动杆都总结出一样的声音,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很难想象,没有在工厂深处感受够蒸汽带来的满面通红,没有的棚户区里体验过脏乱惧怖的画面,没有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感受过不一样的起伏,他又怎能总结出资本盘剥深处的论述。剩余价值,资本家的剥削,这是资本主义必然存在的潜性规则;社会属性、自然属性,这是人存活于世的必然属性。而这一切的瑰宝无不是出自实践的手笔。
很多时候,我们,学生,总会相信一些不一样的空虚的结论。于是才会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死读书,读死书,最终都沦为读书死。书是圣贤书,讲的又都是真理,可为什么,一种风景,两种风情,一样的开始,能秀出不一样的结局呢?
答案是,学富五车不如行万里路,理论再精不如试管中点滴蕴化,我们总是在书本中寻找知识,为什么不能在实践中去检验知识,去创造知识呢?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时间的年轮从未停歇,于是,世界不再是天圆地方,地球不再是圆的,冥王星告别了行星的序列……
其实,太多时候,我们不是缺少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是输在在了好奇心,输在了去问为什么,输在了提出问题的能力,输在了去质疑权威的勇气。
因为一颗苹果的坠地,有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质疑,有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那么是不是因为一次我的怀疑,也能转动整个地球的目光呢?
答案是肯定的。
总相信这么一句话:人生在于尝试,虽然前方荆棘满布,但起码一点如是:尝试了,你就把握了成功的主动,而选择放弃,恐怕你连胜利的叶子都难以触及。
所以吧,学会去挑战,学会去质疑,学会去实践,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去具备的素质。
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没有什么会一帆风顺,就像温室的花朵见不了风雨的洗礼。
记得我之前看过的关于星巴克董事会主席霍华德·舒尔茨的《一路向前》,书中的论述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的管理理论的抽象化体现,但却让我体会到了一个管理者所具有的一切该有的素质与表现。而这一切是基于他对于自己公司的运营经验之上。
“曾经迷失,却从未远离信仰” “可被战胜,单仍能卷土重来”
这是他书中的两句话,从星巴克在低谷期重新接手公司,到最后重新把公司引向正轨,他用自己的智慧判断与大胆尝试共同塑造了最后的结果,尽管中间出现了很多的失败和停顿,他还是在继续坚持自己的东西,而不停错误、总结、归纳、修正,最后的他和他的星巴克迎来了又一个不可比拟的新的时代。
突然又想起习书记上台后所提出、提倡的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是不是就是全中国人一起做一个长梦呢?恐怕这只是孩子们遐想中的世界。
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是梦的终点,而我们,这13.49亿的中华儿女,我们共同携手组成了这筑梦人的行列。
理想与现实总会充满距离,梦想与眼前总会充满差距,我们都是逐梦,我们都要实现我们的梦想,而正如那句话说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没有一步步向前的我们,又怎么去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与理想,没有一步步实践起来的我们又怎么去构筑我们最后的中国梦!
以前一直很喜欢这么一句话:生命不止于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而今天,我想说,生命不止于诗与远方,还有,践行、当下。
这就是全部我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方面相关理论的生活体验。
第二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可能是在高中的时候学过的原因,觉得像毛概和马克思这样课程就觉得没必要去学习,以后也用不上,所以考试过了就行,不用放太多的心思。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一般都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
刚接触马克思时,觉得哲学就是把很多相似的问题总结起来,拐这个弯去想明白它的意思。学了一点点后,发现哲学是把很多相似的问题总结起来,提出其精髓,得出一条真理。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觉得学习马克思哲学可以改进我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什么这样说,下面我分点来说。
第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自己的人生观变得更乐观,更加积极向上。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就要看每个人的承受能力,话说,“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要看每个人的选择方式,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路有很多条,看自己选择走哪一条。很多时候,我们的认识能力善不够,所以实践后就会成为不理想的结果,所以我们要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发现问题,而退缩,或者是不相信 自己的能力去找出解决的方法,那么我们将永远只是个失败者。所以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切从实
际中出发,我们要承认现实,坚持事在人为,不要太天真,把世事看的太美好;也不要太悲观,把前途看的一团漆黑。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否则会受挫折;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糟糕,否则会失去生活的信心。每个人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关键在于怎样发挥出来。可以接受他人的帮助,但不要指望别人的帮助,一切要靠自己。不要追求他人的赞扬,也不屈服于他人的指责,不取悦于他人,也不企求别人的同情。一旦作出决定,敢于承担后果,不优柔寡断,怨天尤人,推卸责任。要精明,但不要圆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没有什么可怕的,看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弥补自己的过失,不需要理由和借口,错了就是错,看自己如何去改正和反省。
第二,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自己懂得价值更深刻的含义。像入团、党组织,都会一直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挂在嘴边,但是我还是不够了解它们真正的含义。我一直认为价值观,就是看物质的价值,或者是那种心灵上的体会。在学习马克思哲学时,发现我了解的只是其中之一。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具有最大的普遍性的,它包括经济领域、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艺术领域等。人们在作出选择时,大体上考虑三点:一是值不值得做,二是能不能做,三是怎么去做。值不值得做,就是人的活动该不该指向这件事,这时需要进行价值选择,认为有积极意义即有价值的事,“值得做”,应该做,就把活动指向它。否则,就不会去做,在选择的过程中,所以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自己的世界观。要提高自
己的世界观,最主要的就是刻苦学习,提高自己文化素质.理论联系实际,学好学通学透哲学了。世界观是要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完整的形成的,自己的世界观是动态的,是与时具进的,不是固化的更不是僵化的。拥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我对自己的前途更加充满信心,懂得自己要什么,要学习什么,即使遇到困难,也要有自信。要有远大的志向,心胸开阔,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特别是常在一起的朋友或者同学,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常常接触肯定会出现一些矛盾,所以要学会宽容。要有乐观的性格,良好的心志,要对自己的每一次成就有自豪感,对每一次失败都鼓励一番。我认为这样的世界观才是正确的。
哲学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包含了很多的真理,上课时,老师提的很多问题我还是摸不着头脑,感觉非常抽象,但我会努力去学习,争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么课里面学到更多的知识。
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今的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过时,相反还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我们也应该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哲
尊敬的老师,由于学生才识浅薄,读书甚少,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写出一篇洋洋洒洒的学术论文,在写作过程中,也遇到理屈词穷、文字匮乏的状况。所以在所交的文章里,学生更多的写的是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在网上搜索的资源以及在图书馆查找的资料,加上自己浅薄的认识,整理成文字,整理出自己的作业。学生深知自己的水平能力有限,所以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不过我也相信这是一个不断提高与丰富的过程,在整理的过程中,对马克思哲学有了一定的思考,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高中的时候,就学习了马克思哲学基本理论,但那时候的知识储备不如现在,经历又少,所以也就是单纯在书本上浅薄的了解哲学知识。借助这次作业的机会,翻开我们的课本以及与马克思哲学有关的书籍,有了一些以前没有的体会,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学生也把这些体会与看法也写在文章里了。通过这次作业,也阅读了一些课外关于哲学的书籍,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知识储备。在整个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整理资料、提取资料的能力,我感觉这是很大的收获,毕竟学习知识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这次作业,也深深感到自己的无知与浅陋,在很多的理论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知识盲区,不过好在能够使自己认识到了不足之处,在日后的时间里,我也会不断阅读,保持谦逊的心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武装自己的头脑,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让自己的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
再望老师多多教导。是为附。
第三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可能是自己喜欢理科的原因,一直以来对文科方面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而像毛概和马克思之内的课程就觉得没必要去学习,以后也用不上,所以考试过了就得了,不用放太多的心思。就像有句话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一般都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
刚接触马克思时,觉得哲学就是把很多相似的问题总结起来,拐这个弯去想明白它的意思。学了一点点后,发现哲学是把很多相似的问题总结起来,提出其精髓,得出一条真理。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觉得学习马克思哲学可以改进我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什么这样说了,下面我分点来说。
第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自己的人生观变得更乐观,更加积极向上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就要看每个人的承受能力,话说,“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要看每个人的选择方式,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路有很多条,看自己选择走哪一条。很多时候,我们的认识能力善不够,所以实践后就会成为不理想的结果,所以我们要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发现问题,而退缩,或者是不相信 自己的能力去找出解决的方法,那么我们将永远只是个失败者。所以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切从实际中出发,我们要承认现实,坚持事在人为,不要太天真,把世事看的太美好;也不要太悲观,把前途看的一团漆黑。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否则会受挫折;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糟糕,否则会失去生活的信心。每个人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关键在于怎样发挥出来。可以接受他人的帮助,但不要指望别人的帮助,一切要靠自己。不要追求他人的赞扬,也不屈服于他人的指责,不取悦于他人,也不企求别人的同情。一旦作出决定,敢于承担后果,不优柔寡断,怨天尤人,推卸责任。要精明,但不要圆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没有什么可怕的,看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弥补自己的过失,不需要理由和借口,错了就是错,看自己如何去改正和反省。
第二,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自己懂得价值更深刻的含义
像入团、党组织,都会一直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挂在嘴边,但是我还是不够了解它们真正的含义。我一直认为价值观,就是看物质的价值,或者是那种心灵上的体会。在学习马克思哲学时,发现我了解的只是其中之一。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具有最大的普遍性的,它包括经济领域、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艺术领域等。人们在作出选择时,大体上考虑三点:一是值不值得做,二是能不能做,三是怎么去做。值不值得做,就是人的活动该不该指向这件事,这时需要进行价值选择,认为有积极意义即有价值的事,“值得做”,应该做,就把活动指向它。否则,就不会去做,在选择的过程中,所以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自己的世界观 要提高自己的世界观,最主要的就是刻苦学习,提高自己文化素质.理论联系实际,学好学通学透哲学了。世界观是要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完整的形成的,自己的世界观是动态的,是与时具进的,不是固化的更不是僵化的。拥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我对自己的前途更加充满信心,懂得自己要什么,要学习什么,即使遇到困难,也要有自信。要有远大的志向,心胸开阔,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特别是常在一起的朋友或者同学,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常常接触肯定会出现一些矛盾,所以要学会宽容。要有乐观的性格,良好的心志,要对自己的每一次成就有自豪感,对每一次失败都鼓励一番。我认为这样的世界观才是正确的。
哲学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包含了很多的真理,上课时,老师提的很多问题我还是摸不着头脑,感觉非常抽象,但我会努力去学习,争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么课里面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四篇: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看法
《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看法》
(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把视线投向新领域,研究新问题。不要以为研究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就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不错,经典作家论述过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多并没有吃透,有的论述还需要深入发掘,重新理解,这当然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更重要更迫切的还是研究经典作家没有研究或者没有深入研究过的问题。在政治和经济问题上,我们常常明确地指出哪些问题是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的,为什么惟独在哲学问题上就不可以这样说呢?列宁正因为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毛泽东正因为研究了马、恩、列没有研究过的问题,邓小平正因为研究了马、恩、列、毛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难道不是事实吗?当然,我们不能轻率地断言某某问题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例如有的论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研究过“人”,我看这是活天冤枉。全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哲学)就是为了彻底改变使人不成其为人的处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创立的,怎么能说它没有研究过人呢?但是确有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或者没有深入地系统地研究过的问题,却是事实。这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还没有提出、或者没有尖锐地提出这些问题。现在时代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的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都提出了大量的新问题,而且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论著已经汗牛充栋,正在影响着全世界。如果马克思
主义哲学只是在经典作家研究过的问题范围内翻来覆去地做文章,认为这些新问题不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予理睬,不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会大大削弱甚至丧失自己的解释力,变成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的褊狭理论,变成落后的哲学,就说不上发展,也说不上坚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大拓宽了研究的领域,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二)当前世界哲学研究的问题多如牛毛,我们都不能不关注,不能没有发言权。但是,哲学问题的最深刻的根源毕竟还是社会的实际生活,不管哲学家本人是否意识到了都一样。有些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却未必那么迫切,甚至还不到提上日程的时候。例如后现代、后工业社会的许多问题就是如此。我不是说不可以作超前的研究,但总还要有轻重缓急之分,不必跟着人家亦步亦趋,人家“热”什么我们就“热”什么。我以为当前最需要花气力去研究的还是对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振兴有重大关系的哲学问题。我仍然相信理论的生命之源在于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并且不是局部的表层的需要,而是普遍的深层的需要。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无一不与哲学有关,无一不需要从哲学的层面提供理论的向导。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就未免轻重倒置了。例如,在世界格局大变动、我国社会大转型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被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他们有那么多的疑团、困惑和苦闷,那么希望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精
神家园”,希望得到一种合理解释这些矛盾现象的方法,他们求助于哲学,我们这些以哲学为职业的人能够没有一种责任感,不想或多或少尽一点微薄之力吗?我看近年来许多同志的研究就是在这种强烈的社会需要的驱动下开展起来的。人学和价值哲学的研究就是如此。研究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会不会降低哲学的水平?很可能会,但不是必然会。这第一取决于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哲学问题的精度如何,第二取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如何,第三取决于宣传的方式如何。过去多年来把哲学当作具体政策的辩护工具,弄成政策图解,搞得极其简单化、绝对化、庸俗化,以至于造成全民学哲学而又全国主观主义大泛滥的荒谬局面,这段惨痛历史要引为子孙万代的教训,再也不能重演了。我们不会再走这样的路。我们要走的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路。我们会以世界的眼光和时代的眼光来解决生活提出的哲学问题,磨练出既高瞻远瞩又精细严密的理论,为中国、也为世界哲学作出自己的一份独特的贡献。
(三)我觉得我们搞哲学的同志对科学的负面作用似乎讲得多了一些。毫无疑问,科学万能论是错误的。科学有它的局限性,并不能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决不是唯一合理的思维方法;科学的不合理的应用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灾难。这都是事实。哲学指出这一点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科学毕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是为人类造福的有力武器。它的功能也是无可替代的。西方某些学者把科学说成灾难之源的
怪论千万不可附和。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血迹斑斑,并不是由于科学太先进,而是由于科学太落后。现在我们的祖国站起来了,可是数以亿计的人还迫切需要科学启蒙;我国科学与西方的巨大差距不仅使我们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而且连安全都受到威胁。我们现在应当着力强调的还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而不是大讲科学的“缺点”。在大家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时候去讲吃得过饱、身体太胖的危害性,提出“减肥”的办法,自然也并无不可,因为这种理论如果确实符合实际,也是一项有价值的成果;但恐怕毕竟不是当务之急,而且有点文不对题。哲学当然不应当是科学的侍从和跟班,但也不应当是科学的训导员;它应当是科学的朋友。过去苏联和我国都发生过哲学硬充科学的“指导者”和“裁判者”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再也不能重复了。
(四)哲学对人类、对民族确实太重要。它既是民族精神的升华物,又是民族精神的铸造者。一个没有哲学思想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没有脊梁的民族,是不能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伟大足迹的侏儒。轻视哲学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但是哲学和科学一样,也不是万能的,也要把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哲学有自己的崇高使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必因为受到冷遇而自惭形秽或愤愤不平;但也不必把自己抬得至高无上。研究哲学的人不可无“为万世开太平”的气度和胸襟,但不可真以为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可能“为万世开太平”。能够回答
时代提出的哲学问题,把人类的智慧向前推进一步,为人类留下一些有永恒价值的思想财富,这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功绩了。哲学是反思的学问,这种性质注定了它难免做黄昏起飞的枭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做高鸣报晓的雄鸡,做“事前诸葛亮”。要做好“事前诸葛亮”,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事后诸葛亮”,否则高谈不免流于空谈,热闹一阵也就烟消云散了。
(五)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如何?我实在没有能力说清楚。我想这也不是哪一位高手提出一套精密的方案,或者开一个会议作出一个权威性的决议,大家就会一体遵循,齐步向前的。而且如果真是这样,倒又成了死水一潭,毫无生气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又被窒息了。在哲学这个最需要个性和灵感的精神世界里搞“计划经济”是行不通的。事实上还是只能各人按自己的理解去“走”,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里去探索问题。这些看似不大整齐的足迹汇集起来,“路”也就踩出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也就逐渐成形了。不过,从大家的发言看来,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融会中外,自创新局,似乎还是一种共识。也许大家将来踩出来的就是这样的路。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1、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148-149)
因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因而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只有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2、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44-4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是指要紧跟时代,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和不断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
新和发展。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面向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里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成果;纵观人类进步的历史,任何先进思想都是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吸 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第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本质上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不断创新、完善,不断向前发展。第三,与时俱进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最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断汲取和融 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开辟自己的发展之路。
3、答:命题是错误的。
1.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1、(结合课本135-137)
简单来说,之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可是这种增长方式不好,所以要转变。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究竟要咋样转变呢?主要是促进“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增加、管理创新转变。
便当前来瞅,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当今世界又迎来低碳时代,没这种“转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适应当代时代的低碳要求。
2、答: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的。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
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多用于社会分配领域。一般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公平享受社会产品,公平分配劳动收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对社会生产的贡献率不同,也就是产生社会产品的效率不同,因此,在分配原则上应当首先按效率衡量,实行效率优先,也就是贡献大的分配多,贡献小的分配少,同时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调节,兼顾分配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在我国当前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强调财政公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未见明显缩小;而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方针。
首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未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合理分配比例,劳动者报酬偏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其次,二次分配中未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等支出比例,公共服务支出低,导致居民不得不增加医疗、养老和教育储蓄,成为居民消费乏力的直接原因;
再其次,分配调节和监管不力,贫富差距扩大,分配不公严重,近年来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过快,并迅速拉大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成为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最后,三次分配规模较小,调节功能有限。由于社会慈善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慈善法规、慈善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度有待提高,慈善捐赠规模小,除重大灾害捐赠外,日常慈善捐赠短腿,导致三次分配调节功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