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语文复习总结
大学语文复习总结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
屈原
屈平(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汉乐府》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氏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著录,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臵,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李白属于浪漫主义。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以抒情为主,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的性格分别由儒家、道家思想所支配,形成了他悲壮的豪放和乐观的豁达两中性格品质。
诗风特点:豪放飘逸。其诗感情激越奔放,想象丰富奇丽,夸张大胆惊人而又真实生动,形式自由多变而又运用自如,语言清新自然而又瑰丽多彩。
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钓》
杜甫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属于批判现实主义。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3]。杜甫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
名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之一)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1.豪放风格
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 明末陈洪绶绘《东坡图》 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2.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3.婉约风格
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臶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虽有花间词派遗风,亦标新立异,独树一臶。
其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景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这首词是柳词中描写羁旅行役的名篇。上片写面对傍晚的阵阵急雨,洒落江面,经过一番风雨的洗涤,又到了清冷的秋天。渐渐地寒风越刮越凄惨,山河显得冷冷清清,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楼上。到处红花凋落,绿叶稀疏,许多美好的景物都渐渐地凋残了。中有滚滚长江水,无声无息地向东流去。下片写这样的季节,我真不忍登高远看,想起遥远的故乡,难收住回家的念头。我多年来到处飘泊,到底为什么苦苦地久留他乡呢?想我的爱人在妆楼上抬头远望,不知多少回识错了远方驶来的小船。她哪里知道我此时此刻手扶栏杆,正在这样百感交集地愁闷着呢!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永遇乐》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感情深沉、真挚。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词句:1.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2.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辛弃疾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词句:1.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第二篇: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总结
大学语文纲要期末复习总结
一. 单选&判断
1.周王朝主管礼乐文化的乐官——周太师们,在上古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之间,通过对三种主要渠道获得的诗歌作品的韧性收集与专业整理,共同编纂成就了这样一部合民歌与贵族、王室的作品为一体的伟大诗集,古称《诗》或《诗三百》 2.孔子诗第一位给《诗三百》的阅读与批评提供思想的人
3.解读并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诗”——齐家诗,鲁家诗,燕家诗,赵家诗。赵家诗又称为毛家诗、毛诗。
4.毛诗建立了“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的序诗方式。5.诗经内容包括:风、雅、颂。
6.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 秦风 》、《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7.时至西汉,刘向收集了屈原及其后学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的作品。8.宋人黄伯思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9.南楚宗教巫风催生了《九歌》这样的艺术精品。《九歌》由:《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组成。
10.《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一篇,11.从孔子始,就有对诗经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总体功能评价。12.《楚辞》作为第一部文人创作诗歌集,它那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新局面。
13.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孟子主张性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凡是人,总有“四心”。所谓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意识。15.孟子提出“仁政”、“王道”等概念。
16.庄子认为要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他将这种精神状态成为“心斋”、“坐忘”。
17.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哲学
18.《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19.司马迁写史的根本任务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0.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1.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22.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经宿而至,却造门不前而返。23.超然与忧愤的交织,是魏晋风度的主要特征。24.盛唐时期,“三绝”:张旭草书,裴旻剑舞,李白歌诗。25.盛唐诗歌的风格特点:笔力雄壮,气象浑厚 26.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27.盛唐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诗人,以王维成就最高。
28.唐代殷璠评价王维的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 fányóu
bīn
yōng29.王昌龄被成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30.盛唐诗的特征:风骨遒劲、兴象玲珑、自然平易。31.老子主张:以柔克刚,上善若水。32.儒家十三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二. 填句子释义单字
1.《诗经〃秦风〃蒹葭》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5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7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8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2.溯洄(sù 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追,追求。3.溯游从之:溯游:逆流而下 4.晞(xī):晒干。
5.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6.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7.涘(sì):水边。
8.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2.《九歌〃湘夫人》
1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3,洞庭波兮木叶下4。
1.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北渚:北方的小岛。2.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3.嫋嫋(niǎo):微风吹拂的样子。4.波:生波。下:落。
3.《论语》语录
1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罔:迷惑。2.而:却 3.殆:有害。
4.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4.《孟子》语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1.尊敬自己家的老人同样尊敬别家的老人,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天下就能控制在手掌之间了。及:推及;运于掌:运:运动,运转。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2.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 饿莩:饿死的人,又写作饿殍。莩:饿死。行政:办政事管理国家
5.逍遥游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列子乘风飞行,飘然轻巧,十五天后才返回。他对于寻求幸福的事,从来没有急急忙忙追求的样子。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御风:驾着风;泠然:轻妙的样子;旬:十天;有:通又。旬有五日,十五天;致,使„„至。致福,等于说求福;待,指依靠。有所待,有依靠的东西(指风)。
2.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天地之正:指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六气之辩: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辩,通变;恶乎待哉:还需要依赖什么呢?恶:何。
三. 简答
1.诗经的艺术特征
1)赋: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2)比:比即比喻之意,明喻、暗喻均属此类。
3)兴: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用于渲染气氛、创造意境(通常用于句首或段首)2.对于孟子的思想的理解
孟子主张“性善论”,并提出“仁政”“王道”等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天下大乱、兵戈不息、民不聊生的时代,当时诸侯国所实行的大多是霸政暴政。孟子继承孔子“仁民爱物”之说,生发出淑世救民的心愿,奔走于列国之间,游说于诸侯之殿,力谏君主施行仁政。他正告天下“民贵君轻”,将先秦时代的重民思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对于孔子思想的理解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德的总称。《论语》上提到的德,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仁”的部分内容。只有部分之和才能体现“仁”的全貌。只有所有德之和才是最高层次的“仁”。“仁”的境界,绝不是这个字本身的意义能说明的,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是围绕着一种信仰的核心而展开的,只要抓住这个核心,就能解开它所包含的一切谜底。孔子的教导重点是从世纪的行动中去体现真实的后意。因此“仁” 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它是贯穿于公、孔子学说的一条主线,也是孔子教导人们如何思想、如何行动的一条主线。4.对庄子逍遥游精神的理解
全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5.史记的文学成就
1)《史记》是一部“成一家之言”、洋溢着激情和个性的文学著作; 6.7.8.9.2)《史记》在继承先秦文学的基础上,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史记》的语言艺术堪称典范,代表了“古文”的最高成就。魏晋风度
1)生命意识的觉醒
汉代是经学时代,汉末魏晋以来,随着经学束缚的解除,正统观念的淡化,僵化的内心世界让位于感情丰富细腻的世界,强烈的生命意识成为了士人内心生活的中心。在混乱痛苦的时代,这种生命意识,一方面表现在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逝去的哀伤以及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另一方面表现在① 个性价值的发现和肯定;②对于人的神韵、品格之美的欣赏,并常以自然之美来形容; ③高雅的生命趣味和情调(人生艺术化)。魏晋名士追求一种自然适意、无拘无碍的生活意趣,一切唯求其真,任其性,适其情,尽其兴而已。行为中不掺杂虚伪、功利、礼教等成分,不受任何外在的约束。任诞之风盛行。情有雅俗,性有善恶,任性而行,也就美丑杂陈。这种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单凭兴之所至的惊俗行为,传达出人物任诞放达、不拘形迹、通脱超逸的精神气韵。2)超然与忧愤交织的特征。
魏晋风度产生与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士人臵身于充满矛盾、危险的社会中,终日如履薄冰,内心充满忧惧和惊恐。《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意义:
世说新语是中国最早的小说,在此之前,人们都以“三教九流”为代表,不把“小说家”列入其中,认为它是不正经的家派。可三教九流全是说理的,于是有人便准备写一部小说,此人便是刘义庆。它开创了中国小说界的先河,为后人写小说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盛唐诗歌的风格特点: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二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饮酒》是陶渊明田园诗中最具真情厚意,也最为著名的作品。写作时诗人已归田十二年,但是对自然的热爱、高洁的心智和理性的自觉仍然使他对简陋、朴素的田园生活充满喜爱和自得。诗的前四句表达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外观和内在心情,说明了在人境结庐而心远地偏的道理。只要能做到“心远”,即终止内心对尘俗事务的思虑,尤其是对尘俗价值的保持,就感受不到复杂人际的虚伪交往,从而获得主观心境与外在环境的剥离,成就自己的个性。接下来,作者则用外在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心远之后的充满真意的生活景观,此间,人与物的活动,景与物的关系,人与景的关系都那么和谐自然,人花山鸟都各得其位,更各得其性,超脱出外在功利的侵害和局限,返归到自身的坦然与自在之处,这就是真的自然与真的人生,全诗正是借这种物我浑融的田园诗生活表达了诗人的怡然自得心情,同时透露了他新的人生观和自然观,整首诗作者用平淡、毫无修饰的语言,将现实生活诗意化,达到了语浅韵深、哲思无穷的效果。同时,诗人又将写景、抒情、谈理融为一体,形成了完美、朴素、物我无碍的艺术境界,被王国维称作“物我之境”的代表。10.春江花月夜意境赏析
春江花月夜标志着诗坛从初唐向盛唐过渡。初唐青春活力弥漫,但总还带着几分稚气。盛唐大诗人则已成熟,对宇宙人生有着更深刻的感受。而“过渡”,刚刚是在幼稚和成熟之间,它否定了幼稚的自我满足感,从而萌发自觉的新机。一个新型的社会群体,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憧憬的士人们,当时也如人之处于少年时代,踏入自失阶段,就不欺然的出现哲理性问题,对宇宙人生提出永远得不到完整答案的追问。而在这不断追问中,又逐渐觉得自己对宇宙人生加深了领悟,从而逐日成长。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正是这个自失阶段。他不写思考,只写情绪、氛围,符合诗歌艺术原则。
第三篇:大学语文复习
一、《大同》 1.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尚书》答案:C(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答案:D 2.填空题 《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guàn_ _。3.翻译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4.思考题
(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原文见为“教师备课资料光盘”部分)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2)《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a.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b.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c.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二、《七月》 1.选择题(1)《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A)。
A.305篇
B.300篇
C.350篇
D.298篇(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B)。
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3)《七月》反映的是(C)的历史。
A.夏民族 B.商民族
C.周民族
D.原始社会(4)“王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莎鸡”是(D)。
A.公鸡 B.蝉
C.蝗虫
D.纺织娘(5)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A)。
A.内容
B.地区
C.音乐
D.作者 2.填空题(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间的作品。(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风、雅、颂。(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七月》。(5)《七月》全诗以时间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生活状况。3.翻译题 4.简答题
请翻译《七月》的第一章节。
(1)请简要介绍一下诗经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共有305篇,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作品。③诗歌内容包括政治、爱情、农事、民俗等许多方面。
(2)对诗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认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近代以来学者提出这句是指身为奴隶的采桑女内心伤悲,害怕被贵族公子强行娶走。你觉得哪种理解更为合理?说说你的理由。此题分歧产生于“殆”字解释的不同。“殆”解释为“始”,是传统的训诂,即指将要发生的事,是自己所愿望;近代以来将“殆”解释为“只怕”。传统的说法以郑《笺》为代表,近代解释以郭沫若为代表。清代姚际恒认为“子”为女公子,害怕自己作为陪嫁品。
我们认为传统的说法在没有充足理由否定时仍可采用。5.思考题
(1)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曾说:“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见《吕氏春秋》和《礼记》,是战国时期一部行政历法)。妇子入室,茅、绹、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汉书》中始设《五行志》,叙述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及其对人类历史和政治生活的影响)。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织、狩猎、藏冰、祭、献、执功,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实为)天下之至文也。”试结合《七月》将周代农民一年的劳动生活按时间顺序作一简要的概括。答:正月:于耜、纳于凌阴
二月:举趾农作、其蚤,献羔祭韭、播百谷
三月:女子求柔桑、采蘩;条桑,伐远扬四月:无五月:无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食瓜
八月:(采)萑苇、载绩、其获、剥枣、断壶
九月:授衣、叔苴、采荼薪樗、筑场圃
十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获稻、为春酒、纳禾稼、农夫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乘屋、涤场。飨酒、杀羔羊,跻彼公堂
十一月:于貉,取狐狸为裘十二月:其同,载缵武功、凿冰
(2)你觉得《七月》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 答:a.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b.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喜悦);
c.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忧虑); d.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满足)。
三、《故乡的野菜》 1.选择题
下列作品不属于汪曾祺散文作品的是()
A.《胡同文化》
B.《大淖记事》
C.《故乡的野菜》
D.《翠湖心影》 2.填空题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代作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本文《故乡的野菜》,选自《汪曾祺全集》。3.简答题
说说本文在艺术上的特点。
答:艺术上,首先汪曾祺的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说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第二,行文结体自由,笔之所至,不主故常,不事机巧,不落窠臼,像本文就是把故乡的几种野菜一一说过,不假雕饰,自然作结,深得散文之“散”的精髓;第三,语言表达趋向非抒情化。由于感情的淡化,自然影响到文章的语言和修辞,因而,语言多白描,少夸饰的修辞。4.思考题 思考:本文和周作人的《喝茶》,同样从身边取材,一样有闲适风度,试比较二文有何差别。答:从文学渊源上看,汪曾祺似是“闲适”、“性灵”一路,但因为有故乡乡风民情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的孳乳,同样的题材,在汪曾祺写来却不见枯涩,倒是一派乡野的素朴鲜活,仿佛故乡春天早晨,女孩子竹篮子里的枸杞头,沾着雨水和泥土。因此,汪曾祺的小品文,态度固然闲适从容,但却更多日常生活亲切的人间气息。
四、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选择题
(1)下列属于编年体通史的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志》答案:C(2)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是()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相如
D.司马懿答案:B(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是通过()方式进行叙事的。
A.对话
B.议论
C.铺陈
D.对比答案:A 2.填空题(1)“侵暴吾地,系累吾民”中“系累”的意思是()
答案:捆绑或俘虏(2)“制国有常,利民为本”的“常”的意思是()
答案:纲常(3)课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选自()。答案:《资治通鉴》 3.简答题
结合课文,简要介绍一下赵武灵王为了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所采取的策略。答案要点:抓住朝中要臣公子成为突破点,耐心说服,以理服人。4.思考题
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和保守的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
答:公子成的理由:中原大同为礼乐中心,不能效法蛮夷之道,否则人心不服。赵武灵王的理由:a.加强军备可以抵御外辱;b.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c.叔父保守,拘泥于旧俗。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a.武灵王使之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能礼遇自己;b.武灵王从国家大局利益为重,言之有理。
五、《晋公子重耳之亡》 1.选择题(1)《左传》属于
C
体史书。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其他(2)“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下面人物中,不属于“三士”的是
B
。A.狐偃
B.司空季子
C.赵衰
D.贾佗(3)对下面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A.将适齐。适,适合。
B.有人而校,罪莫大焉。校,抵抗。
C.浴,薄而观之。薄,逼近。
D.则何以报不谷?不谷,君王自谦之称。
(4)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用法的一句是
A。
A.秦伯纳之。B.离外之患。C.奉匜沃盥 D.子盍蚤自贰焉? 2.简答题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哪部书?(2)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3.思考题
(1)唐人刘知几《史通》认为《左传》“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文章第二段描写重耳和妻子季隗的两句对话,寥寥几笔就使形象活灵活现。试分析文中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答:本题用意在于体会先秦散文语言简略的特点。对话可见重耳内心的迟疑、愧疚,季隗对重耳的忠贞。重耳对妻子的信任不够坚定,然而自己说话又言不由衷。
(2)在流亡途中重耳是怎样与各国君主交往的?在这一过程中重耳的性格和心理有怎样的变化?
答:突出描写的有详有略。重耳的性格不断成熟。教师在逐一讲解过程中使学生熟悉故事梗概。参见[评析]第二段。
(3)晋文公重耳得以成就霸业,《左传》连续记述了他从出亡到通过城濮之战取得霸业的全过程。课外选读《左传》有关晋公子重耳的其他几则故事,以“晋文公称霸”为题写一篇夹叙夹议的短文。
答:此可用《左传选》或其他,扩展学生课外阅读。
六、《伤逝》 1.选择题
(1)以下集子不是鲁迅小说集的是()。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答案:D(2)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A《祝福》 B《药》
C《伤逝》 D《一件小事》答案:C(3)“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人生感悟出自小说()。
A《阿Q正传》 B《祝福》C《伤逝》 D《孔乙己》答案:C(4)《伤逝》中的主人公是()。
A涓生、子君 B迅哥儿、闰土
C华老栓、夏瑜 D涓生、阿随答案:A 2.填空题
(1)鲁迅《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2)鲁迅《伤逝》最早收入他的小说集。(《彷徨》)
(3)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端,要从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开始。(《狂人日记》)(4)鲁迅《伤逝》的主人公喊出了个性解放的呼声:“,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我是我自己的)(5)《伤逝》的写作年代在。(1925年)3.简答题(1)简述《伤逝》的故事内容。答:略。
(2)简析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
答: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当时所处的封建、守旧、冷酷、庸俗、无聊的社会环境,和所面临的生存(经济)压力。但二人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与他们自身的弱点也是分不开的。尽管他们因相爱而同居,从精神到物质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却过于狭窄,未能正确认识爱情在全部人生中的位置,以至于在组成家庭的目标实现后,没有了新的人生的动力,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为此,作品提出了“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观点。同时,涓生、子君缺乏对社会的清醒的认识,忽略了环境对个人爱情生活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忽视了获得生存权的重要,缺乏韧性战斗的思想准备,以至于在突如其来的经济打击面前惊慌失措。作品由“人必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点题之笔,提出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问题。
七、《我有一个梦想》 1.选择题
马丁·路德·金曾于哪一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B.1964年答案:B 2.填空题
美国将每年三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作为“马丁·路德·金日”。
(马丁·路德·金是除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之后的以全国法定假日来纪念的第二个人。)3.简答题
(1)马丁·路德·金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又是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他是如何处理宗教和正义之间的关系,并如何利用宗教观念来推动民权运动的? 答案:参见研习与思考3。
(2)如何理解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主张”?
答案:马丁·路德·金受甘地主义和基督教教义影响很深,是一位典型的和平主义者。他强调在争取黑人自由平等权利的斗争中,不应干违法的事,不能让“创造性的抗议堕落成为暴力行为”,必须要有“用精神力量对付武力”的崇高境界。这里的精神力量在他看来,就是要以基督教宣传的“博爱”、“仁慈”来感化黑人的敌人并使之放下屠刀。4.思考题
(1)马丁·路德·金擅长用整句构成排比,试举例说明排比在本文中的表达作用。 答:可以从增强表达的语势语气、铺排内容、便于“听”等角度进行分析。应注意结合演讲的语言要求进行,不一般地分析排比句的作用。排比句的使用在文章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100年后,黑人依然没有获得自由。100年后,黑人依然悲惨地跳姗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100年后,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繁荣瀚海的贫困孤岛上。100年后,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中向隅而泣„„”“现在是实现民主诺言的时候。现在是走出幽暗荒凉的种族隔离深谷,踏上种族平等的阳光大道的时候。现在是使我们国家走出种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满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时候。现在是使上帝的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时候。”“回到密西西比去吧;回到亚拉巴马去吧;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吧:回到佐治亚去吧;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吧„„”“我梦想有一天。„„我梦想有一天„„我梦想有一天„„”
马丁·路德·金用一连串结构成分类似的句子将演讲的主旨层层深入,引领听众在反复吟诵中体味内涵,感悟作者一颗对黑人民权运动的拳拳之心。全篇使用了近七处达三十多个排比句式,将排比这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极至。
(2)根据“评析”的提示,想想《圣经》对马丁·路德·金演讲语言艺术的有益影响。答:用《圣经》的修辞方式把思想表达得形象生动。文中多处的比喻出自《圣经》典故:祈使句的使用具有先知传道的口吻;对梦想的描绘,受到《圣经》对神迹描述的启示。最后以圣歌结尾,增加了演说内容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3)马丁·路德·金曾言:“爱是基督教最高信仰之一,但还有另一面,叫做正义。正义是深思熟虑的爱。正义是克服了与爱相悖者的爱。”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处理爱与正义之关系的?
答:马丁·路德·金生长于黑人教堂一一美国黑人生活的中心机构。黑人教堂的精神根植于他的人格当中,并且渐渐成为他生活中的支柱。黑人领袖深受正义、博爱、顺从这些精神观念的影响。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如果黑人教区成员经常实施这些美德,他们就会从政治上、经济上获益,而且最终可获得完全的公民权。这就是马丁·路德·金的信仰建立在正义、博爱、希望三个主题上的原因。这些主题与黑人基督徒的传统信仰是非常接近的。
八、《陶然亭的雪》 1.选择题
(1)下面哪篇散文不是俞平伯的作品()A.故都的秋B.《清河坊 C.《西湖的六月十八夜》D.《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答案:A(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对《陶然亭的雪》特点的描述()
A.本文不仅是一种情绪的抒发,还寄托了作者的理想。B.文章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C.本文笔触细腻、文风清丽。
D.文章语言既具口语化之自然,又形象雅致。答案:D
(3)以下都是古人描写雪景的诗句,不属于唐代作品的是()
A.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答案:C 2.填空题
文章由回忆导入,表现出作者对年前一次(观雪)经历的深刻记忆,蕴涵着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怀念之情。然后,文章记述了具体的游历过程,在简单自然中体现出平淡的琐细,其中有游历中的小见闻和小感触,也有对(陶然亭雪景)的精细描述。结尾又回到现实中,在怀念往事的怅惘中再次深化(怀念自然、亲近自然)的主题。3.简答题
俞平伯先生兼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于一身,他的散文也兼有诗人、散文家和学者的长处,收在这本书中的作品,既有诗的韵致,又有散文的冲淡恬美,同时还兼有学者的理性与绵密。请从书中找一两例子,细细品味。答:如“累累的坟,弯弯的路,枝枝桠桠的树,高高低低的屋顶,都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危立在卷雪的北风之中。上边不见一只鸟儿展着翅,下边不见一条虫儿蠢然的动(或者要归功于我的近视眼),不用提路上的行人,更不用提马足车尘了。惟有背后已热的瓶笙吱吱的响,是为静之独一异品;然依昔人所谓‘蝉噪林逾静’的静这种诠释,它虽努力思与岑寂绝缘终久是失败的哟。死样的寂每每促生胎动的潜能,惟万寂之中留下一分两分的喧哗,使就烬的赤灰不致以内炎而重生烟焰;故未全枯寂伪外缘正能孕育着止水一泓似的心境。” 4.思考题
(1)体会作品所传达的人与自然相亲和、相依恋的感情。
答:作品表达的基本感情,是对自然的向往和企慕,还有地往事的怀念和追忆。文章从开头到结尾,从现在到对往事的追忆,都蕴涵着强烈的感情,也包含着对人生的许多感慨。(2)将本文与你所学过的杨朔散文比较,指出它们在立意上有何显著不同。答:杨朔散文,最大的立意特点是“以小见大”,在日常事物中寻找出宏大的主题来。本文与之差别巨大,它始终围绕个人生活和情感来写,表达的是个人志趣,丝毫没有借之以表现宏大主题的意图,也事实上只表达个人的人生经验和感悟,没有大的主题表现。(3)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成功吗?可选择朱自清、冰心、何其芳等任一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答:朱自清和冰心、何其芳等作家的语言,或华丽或婉约或含蓄,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相比之下,本文的语言更自然质朴,平淡亲切,生活化强,哲理寓含在平淡的叙述当中。
九、《回答》 1.填空题
(1)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除北岛之外,其他著名的“朦胧派”代表
诗人还有舒婷、顾城、海子、江河等。
(2)1978年10月,和诗人芒克创办《今天》,成为“朦胧诗”的旗帜人物。(3)北岛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北岛顾城诗选》、散文 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2.简答题(1)《回答》要表现的思想主题是什么? 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
(2)本诗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诗歌总体特征上可以概括为象征诗。
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蕴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艺术手段上,象征、隐喻的运用迫于环境险恶的不得已,基本上呈现出比照性的描写。在他的笔下,政治的黑暗犹如漆黑的无所不在的夜,生活的束缚好比四处张开的网,希望的境界成了被堤岸阻隔的黎明,而觉醒者恰如被河水包围的孤独的岛屿。通过象征、暗示,诗人的主观境界过渡到了诗的世界。象征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北岛的诗里被普遍运用,表明了诗人丰富的再造性想象力。
北岛的诗歌染上了一层阴冷的色彩,给人以冷峻凄怆的感觉。北岛诗歌阴悒的冷峻虽不是象征主义的直接感染,但他却从生命感受这共同层次上验证了现代艺术的本质。(3)本诗为何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其社会价值是什么?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北岛在20世纪80年代初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他通过所倾心的意象的接组和叠加,撞击和转换,通过所谓的超越时空的蒙太奇剪接,成功地将一个理想的艺术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民族文化传统、时代的哲学氛围、沉重的理想生活的渴求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他的诗歌基本上是由两组对立因素构成的象征意境,他用这些象征性诗歌形象再真实不过地传达出了一个充满压抑感的生活氛围,也表现了重压之下,生存意愿和发展要求仍然存在着的人对苦难现实的心理反叛。思考题
(1)分析《回答》的精神特征及抒情主人公的人格形象。
答:a.怀疑、理性和批判精神,以及对未来的信念; b.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战斗精神和青年战士勇敢不屈的人格力量。
(2)谈谈这首诗意象创造的特点。答:a.鲜明、独特和坚实;b.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成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c.通过意象表达感情。
(3)为什么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答:这是诗人的荒诞而又丑恶的历史与现实的冷峻概括,也体现了诗人不同流俗的、勇敢的战斗豪情与牺牲精神。
十、《敬畏生命》 1.选择题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史怀泽的作品是()
A.《原始森林的边缘》
B.《文明的哲学》
C.《拯救与逍遥》
D.《非洲杂记》答案:C 2.填空题
阿尔贝特·史怀泽(1875—1965,又译施韦泽)法国神学家,哲学博士,医生。曾获1952诺贝尔和平奖。主要作品有:《敬畏生命》、《原始森林的边缘》,等等。3.简答题
谈谈你对“这与你们的灵魂有关”这句话的看法。答:“敬畏生命”关乎到对人的自身灵魂的健全和完善。4.思考题
作者从伦理角度提出了“敬畏生命”这一概念,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它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之间的联系?
答:作者肯定人作为最高的生命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从而摆脱无知。作者所提出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统一,可以看作是人的认识与上帝观念的统一。作者提出要做到这些在于我们人类对“德性”的保护,对“德性”的培育在于必须避免作者提到的四种诱惑,最终成为清醒敏锐、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种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敬畏生命”的概念是和所有生命的彼此之间的休戚与共紧密联系的,前者是核心理念,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说明,同时也是具体的行为指向。
十一、《世说新语》六则 1.选择题(1)《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宋著名文学家()A.刘孝标
B.刘义庆
C.刘向
D.刘伶答案:B
(2)下列作家中,没有给《世说新语》做注释的是()
A.余嘉锡
B.徐震谔
C.胡适
D.杨勇答案:C(3)下列哪个门类,不属于孔门四科()
A.德行
B.言语
C.政事
D.容止答案:D 2.填空题(1)《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刘宋宗室临川王()撰,梁()注。今传本分为()篇。答案:刘义庆、刘峻或刘孝标、36(2)(鲁迅)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事则高筒瑰奇”
3.思考题(1)阅读《世说新语》,为其中的36门分类写出简单的说明或定义。答:建议浏览徐振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
(2)收集《世说新语》中描写谢安的文字,结合阅读《晋书·谢安传》,谈谈谢安的人物性格。或从《世说新语》中自选一个人物来作类似的研究。答:略。
(3)谈谈你所理解的魏晋风度。答:注意从当时崇尚对人物风度的审美现象入手,把握魏晋时期对人性、人的精神状态的审美追求,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人的个性意识的觉醒。
十二、《春江花月夜》
1.选择题
(1)张若虚现存的诗歌作品共有(B)。A.1篇 B.2篇 C.3篇 D.4篇(2)《春江花月夜》最早是由(A)创作的。
A.陈后主 B.隋炀帝 C.张若虚 D.卢照邻(3)《春江花月夜》重点描写的是(C)。A.江 B.花 C.月 D.夜 2.填空题(1)“初唐体”指初唐的七言歌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即其代表作。(2)称赞《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的现代著名诗人是闻一多。(3)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3.翻译题
请翻译“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4.简答题
请简要介绍一下本文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之间的关系。答案:(1)以月为中心,月亮的意象几乎贯穿全篇;(2)春、江、花、夜皆为陪衬。
5.思考题
(1)请简要勾画出《春江花月夜》的诗境。
答:全诗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作为月的陪衬,主客巧妙地配合,敷以斑澜的色泽,构成一幅如梦如幻般的空明纯美的诗境。全诗由皎洁的月光,铺写到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良辰美景又与人生的短暂与愁苦构成对应,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感伤和幽幽探索的心境。(2)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闻一多称“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究竟何以能够获得这样的美誉?文学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答:a.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 b.生前的名利和身后的名声不尽一致; c.应注重自身质的提高,不应过于追名逐利; d.即使是数量很多的作家,真正为人传诵的作品也是不多的。
十三、《秋兴八首》(选二)1.选择题
①《秋兴八首》是杜甫在(C)时所作。
A.成都
B.秦州
C.夔州
D.岳阳 ②“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正常词序为(B)
A.鹦鹉啄香稻粒余,凤凰栖老梧枝碧
B.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C.香稻鹦鹉啄余粒,碧梧凤凰栖老枝 D.鹦鹉啄余稻粒香,凤凰栖碧梧枝老 ③《秋兴八首》是(B)诗
A.五言律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④杜甫诗的艺术风格是(C)
A.冷艳怪丽
B.豪放洒脱
C.沉郁顿挫
D.清新自然 ⑤杜甫享有(C)的声誉
A.诗仙
B.诗神
C.诗圣
D.诗魔 2.填空题 ①《秋兴八首》中的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悟枝描写了唐开元时长安的太平富裕景象。④丛菊_两开____他日泪,孤舟__一系____故园心。简答题
第八首颔联正常的次序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悟枝。”杜诗的原意是描写唐开元时长安太平富裕的景象,请问诗人变化词序的原因是什么? 答:目的有二:(1)突出描写的对象:香稻、碧梧;(2)协调诗歌格律,按照格律,这一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八声甘州》 1.选择题
①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宛约派的一项是:()
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答案:A ②对该词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潇潇暮雨”指傍晚的雨势急骤。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C.“何事苦淹留”不知道什么原因留连于此,不忍离去。D.“正恁凝愁”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答案:C 2.填空题
北宋时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的是号称“慢词”圣手的柳永因做过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柳屯田,又因其排行老七,所以又称之为柳七;开拓题材领域,突破音律束缚,创立豪放词风的是_ 苏轼;南宋初期豪放派的首领是辛弃疾;词风力求典雅,代表格律词派的作家是姜夔,字
尧章,号白石道人。3.翻译题
①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答案: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②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答案: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地愁思凝重。4.简答题
简要分析《八声甘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案:《八声甘州》的思想内容:
它描写了羁旅行役之苦,抒发了词人怀念家乡的凄苦心情。上阙寓情于景,下阙因景抒情,将景物、离愁、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八声甘州》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其一,动静相生的表现手法。如该词上阕的“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的忧愁。
其二,采用细腻的白描,委婉地抒情。“潇潇暮雨”、“霜风凄惨”衬托出思归的凄苦。描写了这样一个具体而细腻的画面: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显得冷清萧条,落日的余辉照在高楼上。通过对秋景的描写,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气氛。其三,为对方设想的写法,虚实结合,富于曲折变化。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这几句,本来是自己想念故乡,怀念恋人,却从对面写“佳人”渴盼自己回去。本来是自己倚阑凝愁,却说“佳人”不知自己的愁苦。“佳人”怀念自己,出于想像,本是虚写,却用“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具体的细节来表达其怀念之情,仿佛实有其事。倚阑凝愁,本是实情,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则又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感情曲折,文笔富于变化,传达了难以表达的情感。
其四,语言质朴,纯朴流畅。如“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语言朴实,却能在平淡中见功力,在质实中现风神,在浑朴中出韶秀。5.思考题
(1)王国维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见《人间词话》)请你谈谈《八声甘州》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是怎样融合起来的。答:情景的交融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a.词人对景的有选择的采入,如“暮雨”、“霜风”、“残照”等;b.词人在描景时有意选择主观性的词语:如“潇潇”、“清秋”、“冷落”、“衰”、“减”、“休”等; c.词人对景物采用一些特有的描写手段,如拟人,“无语”等。
(2)柳词善用虚字,使词意一气贯注。这首词中便用了“对”、“渐”、“望”、“叹”、“误”等一串去声字,请问它们在表现力度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第四篇:大学语文复习
大学语文复习
一、填空题
1、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他的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
2、《诗经·关雎》以“,”来统摄全文。
3、屈原开创了最适合表达愁绪怨诽的辞赋体式,也即文学史上所谓“_______”一体。其名篇《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4、《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它又名、、。
5、__________是演讲的底本。
6、《垓下之围》选自《史记》一书,此书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______。
7、划分词类主要依据词的___________。
8、人物明海和英子出自小说________一文中。
9、《红楼梦》还有《________》、《》等名字。
10、王实甫的《西厢记》是由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发展而来。
11、试写出《西厢记》或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愁的重量的诗句:_______;描写愁的长度的诗句:________。
12、玉容寂寞泪阑干。
13、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
1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15、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16、未若锦囊收艳骨。
17、渔阳鼙鼓动地来,;春风桃李花开日,;玉容寂寞泪阑干,;天长地久有时尽。(《长恨歌》)
18、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千里共婵娟。
19、泪添九曲黄河溢。
20、文章合为时而著。
21、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22、演讲稿围绕“听”字做文章,应遵循“三律”:_____、、23、“六义”是指风、雅、颂,、。
24、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25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它又名、、。
26、《牡丹亭》的作者是。这部戏曲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27、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且是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是。
二、选择题
1、《论语》一书的体例是()。
A、对话体B、语录体C、日记体D、评述体
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乐府诗集》B、《离骚》C、《诗经》D、《楚辞》
3、通常,一般工厂都谢绝参观,以免一些私有技术流传出去。这句话属于()。
A、因果复句B、条件复句C、转折复句D、目的复句
4、“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指()
A、刘晨B、刘邦C、刘备D、刘禹锡
5、作品以融诗情画意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而著名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B、李白C、杜甫D、李商隐
6、下面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文种是()。
A、通知B、报告C、请示D、公示
7、对“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理解不当的一项:()
A.心理时间B.因相思而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C.愈清醒,愈痛苦,沉入梦境而不能D.只是老年人的正常生理反应
8、苏轼词风豪放,与他并称的是()。
A、欧阳修B、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
9、“中学民办教师原来全省只有二千二百人,现在则有七万一千七百人,增加了三十二点六倍。”属于()语法错误。
A、残缺主语B、残缺谓语C、数量表达混乱D、格式杂糅
10、甲:我认为小王很不错。乙:是的,小王是不错。这则对话属于礼貌原则的()
A、一致准则B、褒贬准则
C、圆滑准则D、损益准则
11、下列不属于求职信写作的技巧的是()
A、以诚待人B、以情动人
C、以真服人D、以利晓人
12、下列句子都是病句,请选出属于“残缺主语”的一句()
A、听了刘大妈的诉说,使他激起了对往日的回忆。
B、张权站在被告席上,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放弃往上申诉。
C、我会相信他散步谣言而跟我的女朋友分手吗?
D、你想想,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成就一番事业,这也不是很自豪的吗?
13、下列那部作品不属于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作品()
A、《紫钗记》B、《牡丹亭》
C、《南柯记》D、《西厢记》
14、“金陵十二衩”中,下面的哪一位不姓贾()
A、巧姐B、元春C、妙玉D、惜春
15、《诗经·关雎》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赋B、兴C、比D、曲
16、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
A.《论语》 B.《楚辞》 C.《诗经》 D.《乐府诗集》
17、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为()
A.《离骚》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
18、选自《长恨歌》的下列诗句中,不含讽刺性的是()
A.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B.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C.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D.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19、诗句“鸳鸯瓦冷霜花重”运用了()的艺术手法
A.移情于物B.白描C.夸张D.比喻
20、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是()
A. 杜甫B.白居易C 欧阳修D.李白
21、“这几年来,黄冈师范学院加强了教学管理,严格了教学秩序,一旦发现谁考试作弊,就会被通报批评或被记过处分,直至不发给学位证书。”这句缺少的句法成分是()
A、残缺主语B、残缺谓语C、残缺宾语中心D、残缺必要的虚词
22、下列关于《蒹葭》说法错误的是()。
A.虚实相生B、重章叠句C、情景交融D、以五言为主
23、下列理解不对的是()
A.《受戒》注重描绘地方风俗民情,善于挖掘其中蕴藏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B.《受戒》都具有小说散文化的倾向。
C.《受戒》以欣赏的语气,专门表现了中国民间“吃教”的精神。
D.《受戒》结尾描写的“芦花荡”暗示了青春佳偶情感的归宿。
2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对酒当歌)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A.思慕贤才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25、徐志摩在《再别康桥》这首诗中,比较完美地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关于诗歌“三美”的主张。“三美”是指()
A.意境美 音乐美 辞藻美B.音律美 绘画美 意境美
C.音律美 辞藻美 建筑美D.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6、《关雎》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之作,按音乐类型,它属于()。
A、小雅B、大雅C、国风D、颂
27、《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一种()表现手法。
A、打比方B、起兴C、赋D、拟人
28、古代儒家弟子必读的《四书》除了《论语》、《大学》外,还有()。
A、春秋、礼记B、孟子、礼记C、春秋、中庸D、孟子、中庸
29、《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A、国别体B、断代体C、纪传体D、编年体
三、简答题
1、何谓“益者三友”?何谓“损者三友”?谈谈自己对交友的理解。
2、试分析造成子君悲剧的原因。谈谈鲁迅先生的爱情观。
3、翻译: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第五章)
4、谈谈你一学期来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心得体会。
5、在当代大学生中,很多男生都认为《红楼梦》中薛宝钗是自己“生活中最理想的伴侣”,请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一下薛宝钗的人物形象。
四、默写与欣赏:
1、默写杜甫的《登高》,并指出其中对你印象最深的一联是什么?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
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汪曾祺《受戒》
请以简练的语言回答:
A.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清水”、“星星”这两个比喻突出了小英子姐妹俩什么性格心理特点?
B.这段文字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五、作文题(略)
第五篇:大学语文复习
1.《诗经》“六义”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诗经》名句理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茂盛桃树嫩枝桠,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您夫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你飘然若絮的衣襟,是我深深的牵挂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诗经·小雅·采薇》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3.《庄子》名句理解
•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
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逍遥游》
•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逍遥游》 • 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
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祸害呢?”
•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
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 在那个时代,人民靠结绳的办法记事,把粗疏的饭菜认作美味,把朴素的衣衫认作美服,把纯厚的风俗认作欢乐,把
简陋的居所认作安适,邻近的国家相互观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百姓直至老死也互不往来
4.名词解释: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5.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王维在是个艺术上的造诣极高,诗歌题材广泛,尤以山水诗最为世人称道。他的山水田园诗既吸收了谢灵运逼真描摹、精细刻画的技巧,又继承陶渊明风格恬淡。富有意趣的传统,加上他本人又是画家,融画理于诗歌创作,形成了“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是山水田园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著有《王右丞集》
6.宋词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人物及艺术特点
婉约派
李清照 一般说来,李清照早期的作品特色在于芳馨俊逸,表现出了妇女敏锐纤细的感觉,而且在表达方面往往用白描之笔,真切而且自然。至于其晚期的作品,则可以分为两种成就:一种仍保有前期的妇女的敏锐纤细的感觉,只不过在意境上较早期作品显得沉郁悲凉了,如《南歌子》的“天上星河转”一首可以为代表;又一种则突破了妇女的情意和感觉的限制,而在意境上达到了非常健举超逸的境界,如《渔家傲》。
柳永 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
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名列宋代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他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虽有花间词派遗风,亦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豪放派
苏轼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尤以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爱国思想为中心主题。从词风看,辛弃疾对苏轼和南宋以来的爱国词人的豪放以及其他词人的婉约等风格,兼收并蓄,最终形成了自己瑰奇多姿的艺术风格,成为两宋词坛上一座光辉绚丽的艺术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
7.名词:《西厢记》《赵氏孤儿》
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赵氏孤儿 典故来源于《史记》 时间 春秋时期
8.《牡丹亭·题词》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分析剧本《牡丹亭》里的“情”
9.“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若《牡丹亭》之返魂,《长生殿》之重圆,其最着之一例也。
故吾国之文学中,其具厌世解脱之精神者仅有《桃花扇》与《红楼梦》耳。而《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王国维(1877-1927)《红楼梦评论》
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红楼梦》“悲”的理解
10.名词:荷马史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 《美狄亚》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作者 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成为“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写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而受苦,为反抗暴力、反对宙斯而斗争.俄狄浦斯王古希腊索福克利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约公元前430~前426年首演。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
美狄亚米蒂亚,又译美狄亚。在希腊神话中,她是科奇斯岛会施法术的公主,也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后裔。她与来到岛上寻找金羊毛的伊阿宋王子一见钟情。
11.名词:赛珍珠《伊豆舞女》大江健三郎
赛珍珠 美国作家。1932年借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伊豆舞女《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情节简单,描述一名高中生独自在伊豆旅游时邂逅一位年少舞女的故事,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他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伊豆的舞女》也是川端康成作者自传性的小说。
大江健三郎日本作家,1994年瑞典文学院以其作品《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授予大江健三郎诺贝尔文学奖
考试内容:
1.名词解释:5,每题6分,共30分
2.问答题,2,每题15分,共30分
3.作文题,40分。根据提供的资料,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