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恒的爱——观云水谣之感悟
(一)班
班级:电气化07学号:0703220227 姓名:马凌旭
2008年 12月16日
我之爱情观
——《云水谣》爱情影片给我的启示
班级:
(一)班
姓名:马凌旭
学号:27
选修课经典爱情名片赏析论文
[关键词] 爱情;等待;真爱;代替 [主题词] 感想
[引言]
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正文]
论点:永恒的爱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不因时空的差距而疏远。
论据:什么是爱情?苏霍姆林斯基说:“它高于上帝,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 论证: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哥多林前书《爱的颂歌》
爱与被爱同样是一种幸福,永恒的爱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不因时空的差距而疏远。当深处快节奏现代生活的我观看了《云水谣》后,感动不已,唏嘘不已。一部跨越时空的爱情传奇,一幅浓墨重彩的爱情画卷,通过导演的精心诠释,演员的精彩演绎,带着凝重的历史叹息,久久地撞击着我的心灵,不仅对爱的永恒有了更深的理解。
影片一开场用了Montage手法,柔和的灯光下,现代酒吧里拥吻的男女缠缠绵绵,美女作家给远在美国的姑母打着电话,她在为自己最新的创作挖掘素材。镜头很快被拉回到40年代的台湾街头:大兵、烟摊、集市和布袋戏,这些也为后来的“二.二八起义”做了铺垫。剧中层层推进的镜头感非常强,画面制作精致、唯美,这一点上绝不逊色于一度以此为傲的韩国片。男女主人公也是在朦胧的光影下,在擦肩而过的一刹那,电光石火的一瞬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浪漫的故事大概都是始于“一见钟情”吧,我 喜欢这样的开头,爱情就应该是一见钟情的,就像张爱玲所叙述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你也在这里吗?”
追随镜头我回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那个充满青春激情的年代。英俊潇洒的陈秋水与温柔美丽的王碧云邂逅,青春的激情让他们无视地位的悬殊,无畏于封建的桎梏,而是毅然选择表达爱,坚持爱,或许这只是爱的萌芽,但却又是那么的美丽动人。陈秋水和王碧云,相逢于青涩年华。一个是家境败落的穷学生,一个是出身富裕的大小姐;一个是追求理想、以鲁迅先生为榜样的叛逆者;一个是纯真善良、只想与爱人厮守一生的美丽女孩。陈秋水和王碧云,这两个名字编剧取的时候一定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古有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坚贞的诗句影射了影片的主题——坚贞的爱情。但是,云和水的距离却是天和地,是生和死,是今生和来世。水到了天上便成了云,云落到地上便成了水,永远这么近,永远那么远!
云水这对年青的人儿就像初春的桃李,芬芳鲜妍,浪漫盛放。清晨的歌声像掩不住喜悦的红杏,破墙而出,墙外的眼镜哥哥焦急的踱步,屋内的母亲严词劝阻,可是,什么能耽搁爱情呢?是的,没有。云的脚步可以跟着水的脚印,女人的心跟着男人的脚只有一个使命就是追随,不过是城里到乡下的距离。对于爱情,这算最短的距离。云水的真心赢得了相守的曙光,他们快要订婚了。
可是,台湾的“二.二八事件”却让陈秋水不得不走上逃亡之路。水是一个要求进步的左翼青年,如果他留在台湾也许也是李傲似的人物,独夫蒋先生的蓝色镇压下,大部分被事件牵连的大学生被捕。雨夜,陈秋水躲在阁楼里等着见王碧云最后一面便要开始逃往大陆。在大雨倾盆的夜,天公也为这对相爱却不得不面临分离的恋人号陶大哭。虽然电影里的分离通常都会下雨,但是并不影响它成功的烘托出本片的 并不知道在他人生中是谁帮他做出了选择理想、放弃爱情的决定。他多么无辜,因为他并不知道他并没有选。可是,这就是人生的真实。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选。
谁想码头一别,竟成人世永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夕旦福。后来秋水因是革命党被迫从台湾辗转大陆,翁肉的碧云选择以媳妇的身份去照顾秋水的母亲,等待秋水归来,此刻我才明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真正内含。是爱让柔弱变成坚强,让退缩变成责任,让年轻的心灵多了份执著和坚强。逃往大陆的陈秋水为了掩人耳目改了名字,取了母亲的姓“徐”,自己名中的“秋”及王碧云的“云”——徐秋云,这个名字让在台湾等他的王碧云想尽办法也苦寻不着“陈秋水”,两个人从此几十年生死两茫茫,从此她半生寻找,一生等待。那一幅肖像,一粒纽扣,伴随她走过六十年的悠悠岁月,美人如玉早已换做鹤发苍颜。“你一定要等着我啊!”这是临别时她对他的叮嘱,也成了他对她的承诺。陈秋水变成了徐秋云,那是母亲的姓氏,自己和恋人名字的组合,那是他一生的牵挂啊!在炮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在寂寞艰卓的高原雪域,他苦苦寻觅,默默等待。最后,终于还是结婚了。是爱情的背叛吗?婚礼上那含泪的眼、那落泪的脸,那泪与泪交融的吻,诉说着多少不可言传的心绪。
王金娣,对陈秋水也是一见钟情吧!在战壕里,她望他清晰地说:“我爱你。”为了这份爱,她千里追随,不惜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王碧云,她从来没想过在秋水心里抹去什么。她说:姐姐,是我叫他不要等你了,如果他这辈子见不到你,下辈子,我一定陪他去找你。
是什么使相爱的人分开?是什么隔开了生者与死者?陈秋水,王金娣,鲜活的生命定格于雪崩的瞬间,王碧云,在等待中衰老了红颜。他们似乎都是不幸的,都没有在生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他们又似乎都是完满的,执著坚守于心中的爱情,无论生与死,都应该是了无遗憾吧?
秋水由于长年奔波于战事之中市区与台湾的所有联系,然而他却取母亲徐秋娘和女友王碧云名字里各一字,改名为徐秋云,以此来珍藏那份亲情和爱情。他遇到了他生命中 后,金娣也总是会来秋水所在的部队医院照顾他,在一次送别的车站还硬是拽下了陈秋水随身带着的王碧云给他的钢笔。为了让金娣死心,秋水选择了援藏,影片再次高潮跌起,然而战友王金娣却深深地爱上了秋云崩无怨无悔的追随秋云调转西藏,更令我感动的是金娣为他所爱的人而改名为王碧云,我震惊了,为一个一直爱着别的女人的人,为一个奔波不定的人,金娣竟是那样果敢的选择了追求,高原生活是孤苦的,云和水就这样天各一方的各自忍耐,几乎没有了希望。王金娣来了,她代替王碧云再次追随了陈秋水,她甚至改了名字叫“王碧云”。当金娣从背后抱着陈秋水,对他说,“王碧云不会来了,她在天上望着呢,我就是王碧云,我代替她照顾你,你要是爱她你就爱我吧。”陈秋水听完再也不能逃避了,与王金娣热泪相吻„„为爱而感动,更为爱而爱。如《圣经》所述:“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处”。
或许有人会认为秋云是一位碧云放弃等待而选择金娣,或许有人认为是秋云喜新厌旧而选择金娣,其实不然,碧云从未放弃过等待,秋水求从未放弃过追寻,即使无缘相会,他们也都在追并珍藏着心中的爱,选择金娣同样是爱使然,是为珍惜回报那份坦率而执著的爱而选择。影片的结局,陈秋水和金娣因为给人看病牺牲在雪崩的途中,把生病献给了高原。王碧云获悉后移居美国终身未嫁,眼镜先生英年病逝。这四个人都坚持了自己的信仰,爱到了最后
或许我们会因琼瑶小说中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完满而心感快意,或许我们会因青春偶像剧中的甜蜜结局而心满意足,但我们仅停留于短暂的欢愉和享受之中,是否真正体悟到那种深沉无私的奉献,那种历久弥新的爱恋,那份永恒爱的真谛。
爱与被爱同样是一种幸福,当苍老的碧云在年老之势隐然怀着初恋的热情凝视已故的秋云时,她幸福的笑了,永恒的爱如同浓郁的咖啡飘散着温暖的馨香融入我的灵魂„„《云水谣》里的爱情,真的像神话。然而透过爱情,透过坚守,我看到的是却一种信念,一份信仰。虽然我也说不清这信念和信仰到底是什么。在忙碌而又平凡的生活中,某些时候,某些瞬间,常常感到空虚,感到迷惘。我知道,那是因为在我的心灵中缺点东西。什么是爱情?
很多人不愿意回答,不知怎么回答!
05年的时候热播的《大长今》有这样的一段话,是长今和闵政浩的对话——
“长今:因为我,你必须舍弃一切,这样也没有关系吗?
因为我,也许你会被贬为贱民,这样也没有关系吗?
你握笔的手以后要控泥土,这样是不是也没有关系?
也许我们要吃草根过日子,这样是不是也没有关系? 闵政浩:没关系,统统都没关系!
长今:都是因为我,也没关系么? 闵政浩:就是因为你,才没有关系。”
就是这样,爱不会因时间、地点、环境而改变,永恒不变的!
[参考文献] 《爱的颂歌》——哥多林前 《圣经》 苏霍姆林斯基
第二篇:观《云水谣》有感
观电影《云水谣》有感
《云水谣》,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它以心碎的沉痛与泪水的凄美,诠释了人世爱情的至真至纯。碧云,秋水。“云之于水,飘逸缠绵;水之于云,情深悠长。云生于水,水含于云。——云水谣”这大概是导演的灵感吧。云在青天而水在瓶,遥不可及。
上世纪40年代,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作为热血青年的陈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自此两个相爱的恋人被无情的现实分隔两岸,唯有坚守着“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对方。身在台湾的王碧云以儿媳的身份主动担负起照顾陈秋水母亲的重任,并从此开始了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她发誓要用一生来寻觅爱人的踪迹。近60年过去了,一生未嫁的王碧云已两鬓斑白,但那段纯真美好的爱情仍然深藏在她的心里。
与台湾失去联络的陈秋水,为思念母亲徐凤娘与恋人王碧云而将名字改为徐秋云作为军医的他奔赴朝鲜战场,饱经战争与炮火的洗礼。一边怀着保卫家国的热血豪情,一边默默思念海岸对面的亲人。此时他结识了单纯可爱的战地护士王金娣,这个小护士第一眼就爱上了陈秋水,开始了对他执著的追求,并在战争结束后一直追随已援藏的他到了西藏当地的医院,为了他改名为王碧云。由于海峡两岸的分隔,又几度寻找王碧云无果,在这种绝望中,陈秋水最终与她结婚了,并于1968年因雪崩而遇难。
这样的爱情,是不可遇不可求而只可见的。这是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而讲述的却是60年不见的凄苦。60年的日思夜想,是目前只有21岁的我怎么样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即便相思情已经在成百上千的电影电视中出现而我们很多人也见怪不怪。
碧云对秋水的感情是百年难遇的真挚。秋水的离开,给她带来巨大的打击。但她却一直在坚守着他们的爱情,至死不渝,面对着薛多年的追求,她也没有动摇。
秋水对碧云的情意当然是不用怀疑的。只是在那个年代,失去联系只能代表无法相见,在战场上,在西藏多年的艰苦生活也未动摇秋水对碧云的思念。只是金娣爱上了秋水,从朝鲜追到了南京,从南京追到了西藏,面对秋水多次的拒绝
也未改变那执着的追随。而为了得到秋水的爱,金娣戏剧性的改名为王碧云,这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看到这里本来是想笑的,却没笑得出来。尽管戏剧性,却也是实实在在的表现出了金娣对秋水的爱。秋水(应该说是无奈的还是歉疚的?)接受了她。
我们是该批评秋水违背了与碧云之间的约定吗?我看过一些影评,有部分网友认为是秋水的错。也有很多的网友认为这是时代的悲哀、命运的无奈与现实的残酷。
我们无须去批评秋水,也不用去怜悯碧云后半身的孤单。这部电影也是间接的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悲伤,这样的战争背景下的世纪爱情的例子倒是挺多。
《云水谣》当年上映时我看过,如今再看,有新的收获。其实这新的收获本便看的出来的,只是没有细细琢磨。坚持,毅力,忠诚。这些收获有什么用有什么好处自不必说也无须说,说多了就虚伪了就不真实了,放在心里。
第三篇:《云水谣》观后感
《云水谣》观后感
所有的爱情都是伟大而感人的。人们之所以津津乐道于过去只因为想保留一种叫做怀念的心绪。记忆是我们活在世上最重要的证据。把生者与死者隔开的是什么,生死两茫茫?把相爱的人隔开的又是什么,是个体在命运之神面前的无能为力,还是动荡的政治与纷飞的战火,抑或是沧海桑田的事过境迁?也许,没有什么外在的东西可以真正阻隔相爱的两个人,因为真爱无敌还是我们一直的信念。
陈秋水的命运与一系列的“政治事件”紧紧缠绕,作为一名“左派”的进步青年,对于政治的热情、对于信仰的执著是支撑他人生选择的持久动力。《云水谣》中却使陈秋水结下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王碧云可以算是一位大家闺秀,温婉可人,勇于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爱情,并以终身未婚的代价完成了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爱情坚守。这样的女子正像碧蓝天空中的一片白色的微云,轻柔而纯净。家道殷实的她难得的是至死不渝的坚贞守侯,难得的是不辞辛苦地照顾陈母,难得的是对于“绝对”的永久捍卫。只是唯美的爱情只可信仰,却不能守望,在现实生活中越是追求纯粹越容易酿成悲剧。
呵呵,如此伟大的爱情,也许只有在影片中才有!
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世人所向往与追求的,但是大多数人在经历了失败的爱情乃至婚姻后,便否定了爱情甚至否定了一切。一个青春岁月的擦肩而过,六十年的云水守望,一曲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悲歌。而往往失败的爱情,是因为对象不对时间不对,如果在爱情漩涡中的人们能跳出来,稍加理智的去看,那么会发现最后的失败早已注定。虽然理智与爱情是有冲突的,但我想在某种情况下,理智是保证爱情期限与纯洁的法宝。我并不希望看到或听到遭遇失败的人再散播人世间没有爱情这一伪真理,因为我相信这世间是有真挚的友谊、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我坚信,他们肯定在世间各地幸福的生活着。
陈昆仑对着千里之外的老年王碧云喊着“我是陈秋水和王碧云的儿子”。对这一段我特别有感触,虽然王碧云和陈秋水被拆散了,但是名义上,他们是夫妻!虽然那个“王碧云”不是我们心中所希望的那个“王碧云”,但只要,心中有爱就行了。
对,只要心中有爱就行了。
怎样的刻骨铭心,才能让一个人一辈子守着那句“等我”?
在我身边的朋友们,有谁能做到?
我们很多人都是在自私地为自己考虑着,生怕自己比对方多付出,总是想得到,却很少想到该为对方做点什么;总是抱怨自己过得不好,却不知道对方心中的苦楚。
爱情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理解的爱情是双方互相倾慕与赞同。婚姻是什么?我认为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只有不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被生活所抛弃,热爱并懂得经营生活,那么爱情就会永葆青春,婚姻也会成为爱情的美好归宿。
影片的最后,来自台湾棕榈树下的陈秋水,最后为了救人而同妻子一起葬身于西藏的白雪之中。这时魔鬼的导演把镜头从咆哮后平静下来的雪原渐渐拉到了青藏高原的云端,透过云层你看不到人的存在生命的存在,眼前只有黑白两色的青藏高原,人的生命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视野继续急速爬升直至俯瞰到整个地球,突然间空气活跃了起来它包裹着蓝色的星球散发出无穷的活力,这是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生命中为了一个信念能够超越自然超越太空的恒久能量。人对未来的期望是其坚持的力量,但同时未来又是无法预测的,跨越时空的爱情在1968年前怎么才能实现呢?
常常在不同时间,各种场所,看到恋人之间的各种亲呢体现和表演。局外人,不需评论,不要指点,只盼幸福,祝福真爱!
化学与化工学院 08级化工(1)班
石德剑 2008142247
第四篇:《云水谣》观后感
《云水谣》观后
在 西方世界的爱琴海里,众所周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伟大而无可挑剔的,他们不顾家族的仇恨,为了内心的最真诚的声音,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在一起,他们在爱情抛物线的最高点凝结,定格了所有美好的时光;东方的文化也存在这样一株璀璨夺目的奇葩,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之恋,不为金钱,不为功名,只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理想与向往,化作一对翩然的彩蝶飞跃万水千山,记忆永远的爱恋。《云水谣》中王碧云对称秋水的爱也让人那么的刻骨铭心。
一对刚刚体验到爱情滋味的懵懂青年男女,他们欢笑着,幸福着,彼此依偎着。然而,命运跟他们开了一个偌大的玩笑,陈秋水为了不被捕入狱,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台湾,从此他们被台湾海峡永远地隔绝了,他们只为彼此心中的思念而经营着这份伟大的爱。而此,电影的爱情故事才真正透漏出一种情感征服力量。
云与水的隔绝,使这场原本幸福的爱情成为了鱼与飞鸟的苦恋。陈秋水和王碧云一个在台北,一个在大陆,在几
十年的岁月中,任时世变迁,任岁月流逝,依然坚定地、平静地遵守着自己的爱情诺言,默默地承受着青春的流逝的苦痛,永远地用一个最美好的回忆支撑着自己的信念,坚持坚持。他们就像天空中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明明知道永远不可能融入对方的世界,但仅仅是因为他们曾经在水天交接的地方迸发过一次爱情的火花,就永远地伴随着、凝望着、等待着、守候着….时间在流逝,时空随着变迁,朝鲜战争迎面的扑来,打断了沉静而枯燥的思念,护士王金娣出场打破这鱼与飞鸟宁静而又漫长期盼与等待。王金娣就像是海浪,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扑向海岸,渴望得到海岸的拥抱,而陈秋水却像海岸,全然不顾及海浪的拍打,痴痴地遥望天空中那可望而不可及的飞鸟,张开自己期待的双臂,期待飞鸟的邂逅。每个人都在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爱,即便这爱的实现遥遥无期,即便这爱伤害着所有其他爱他们的人。
与现代人随性的情感相比,他们这种坚持似乎更像是一种信念而并不是因为责任或者承诺。他们坚持的是源自于内心深处发自心底里的那种爱。是爱情抛物线最高点的那种超越了任何功利性的最本质的情感需求。而最后,当王金娣哭泣着对陈秋水说,只要你还没有见到王碧云一天,我就做一天王碧云来照顾你。许多观众都会被这种完全超越了个人私情的情感所深深打动。尽管影片在观众似乎还没有足够心理准备的时候,就让陈秋水和王金娣的这种相濡以沫的特殊爱情被一场雪崩永远淹没,但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首天鹅之歌长久地回响在雪山之颠。
看惯了千篇一律的宫斗事件,熟悉了所谓的转角遇到爱,我们更容易被这种经典的爱情故事所打动。当然,毕竟今天不再是琼瑶的时代,苦恋的故事如果没有适当而且浓厚的氛围可能会变得有点虚假。而《云水谣》中的这场经典的爱情故事,这个从爱情抛物线的顶点被阻断,被延伸了数十年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成立,则是因为与它史诗的背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尽管影片的跨度60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基本放弃了对历史进程本身的深度发掘,所以,与其说它是一部史诗,毋宁说它更像是一首抒情诗,成就了历史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凄婉爱情的记录。历史给了这段爱情抒情诗以一种距离,而距离也给了这种经典爱情以一
个时代的假定。恰恰是乱世使这个佳人的故事避免了琼瑶
式的俗套,乱世给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以一种古典的韵味。
无疑现如今的诸多影片,特别是以爱情为素材的影体,夹杂了过多的华丽、妖冶和豪华,忽视了情感的沉淀和释放,进而使电影缺乏它本身应该包含的内涵。而《云水谣》则用一个“乱世佳人”的故事带给了我们一种情感的冲击和净化,使我们不仅看到了一部“好看”的电影,而且看到了一部“感人”的故事,从而完成了无味电影世界中的一次虔诚的爱情祭奠。
第五篇:《云水谣》观后感[定稿]
水起,云涌,情动
——观《云水谣》有感
爱情,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那一刹那。但究竟何为爱情?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有人说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感觉,让人忘却一切痛苦;有人说爱情是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牵着手一起变老的过程;更有人说爱情就是每分每秒的牵挂和思念让我们永不忘却;我却说爱情是在某一年的某一天的某个特定时间,我们相遇,然后在彼此的生活中开始纠缠或纠结,也许爱情的幸福会十分短暂,但是我们为了我们的誓言,为了我们的约定不曾放弃,一生的追随,一生的守候,只因为他(她)!
课上看到老师播放了《云水谣》的片段,让我回想起曾经看过的这个影片,男女主人公的苍茫爱情故事打动着我及亿万观众的心。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隔着海峡也斩不断两个年轻人内心的那份牵挂,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誓约,从战场上的相逢到一路不离不弃的追至环境恶劣的西藏,他们的执着打动着我的心,我想,如果换成是我,是否会有那种对爱的执着,是否会不顾一切的追随我的爱情,是否会拥有那种勇气,那种决心?他们的爱是神圣而又伟大的,60多年的执着等待,风起云涌,大地动容,为了真爱而坚守,奉献一生的青春年华,美丽的容颜逐渐衰老,动人的黑丝变为白发,这种爱情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爱情真谛吗?我们一起去想,究竟是什么能把相爱的人分开?究竟什么能把活着的人和死了的人分开?也许是生存吧!在那个年代,要是秋水不走,等待他的只有死。就像碧云母亲说的那样,用一枚订婚戒指换回一颗子弹,这是生的需要。那么,一个人还在世上,另外一个不在了,也是生的原因。也许吧,当爱情面临生存,生更重要。但是我觉得爱情的力量却可以带动对生存的渴望,同样只有好好地活下去,才会彻底的放纵我们的爱。如果秋水继续留在台湾,不来大陆,会是一段更凄美的爱情故事,至少是我们所追求的完美爱情。
本影片贯穿始末的都是“爱情”,一个我觉得比较俗气但却十分美好的词语。秋水和碧云之间的爱,薛子路对碧云的爱,金娣对秋水的爱。是的,他们的爱那才叫爱。薛子路站在碧云门口只为看碧云一眼,那一眼蕴含着多少深情;金娣改了自己的名字只为能替代碧云照顾秋水,那一举动蕴含着多少付出;碧云终身照顾秋水的母亲也是因为爱,那种执着感动多少人的心;秋水……?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秋水的爱与他们比起来也许太浅薄了。作为一名女生,我最喜欢也最羡慕的就是碧云,喜欢她对爱的执着,羡慕因为爱而放弃一切的勇气,欣赏她的善良,她的美丽,她的大方……从女生的角度上来讲,秋水也确实值得碧云的爱。他的抱负,他的追求,他的才华,他的专一不光吸引着碧云,也同样吸引着作为观众的我。让我唯一觉得缺憾的是他最终没有拒绝金娣,看到那时,我的脑海浮现出碧云得知秋水结婚的消息的时候声嘶力竭的哭声,让我心中隐隐作痛,让我感到碧云在爱情上付出的太多太多。结果的残酷,令人为他们的爱情流泪。几个年轻人坚贞不渝的爱情,为我们现代的大学生做出了榜样,让曾经被爱伤过或者正在享受爱情美好的年轻人明白爱情,从而更加相信爱情。
有一种对爱情的执着叫子路,有一种终生的等待叫碧云,有一种甘愿的付出叫金娣,有一种优秀的男人叫秋水。真爱,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但却觉得他很遥远,其实他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美好的事物我们没有必要太在乎他的结果,只要你实实在在拥有过、经历过、幸福过,等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老,岁
月沧桑的痕迹爬上了你的脸庞,你静静的坐在窗前,默默地看着苍茫大地,回忆自己的生活时,你觉得你的人生是充实的,你敢对自己说:我真的爱过了,此生无憾!那么你就拥有爱情的幸福。珍惜身边的爱人,不要等到他默默远去或者生死别离时才追悔莫及。此时我的心里浮现出一句的话语: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