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水谣古镇概述
云水谣古镇概述
云水谣古镇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最近,南靖县将长教风景区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镇”。
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我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至今,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除了有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及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土楼风景别具一格。
云水谣古镇也是漳州著名的侨乡。据《长教简氏族谱》记载,长教简氏族人从第四世(明宣德年间)至十六世陆续开始向外迁移,到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及台湾、香港等地谋生。现祖籍长教的台湾人就有23万之众,近年来每年都有150多名以上的台湾人不远千里,回古镇寻根谒祖。
云水谣古镇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电视导演、制作人到此取景拍片。1997年至今,已有《寻找远方的家园》《沧海百年》等8部电影、电视剧、MTV在这里拍摄取景。2005年年底,由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名誉主席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也曾在此拍摄。
为借《云水谣》之名树立品牌,将《云水谣》这部优秀作品的人文意蕴和道德情感充分展现在这个古村落上,让游客在观赏奇楼美景,领略古道悠悠、碧水清清的同时,感受闽台交流的深远渊源。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
第二篇:福建南靖云水谣古镇旅游有感
龙欣SEO 第 1 页 2013-5-2 福建南靖云水谣古镇旅游有感
要是来了福建不知道玩什么好哦,那就去逛一下福建这里的古镇吧。在福建的南靖就有一个很古老的古镇,这里可以要你知道什么是百年古镇的样子。要是喜欢古老就一定要来这里欣赏一下,在这里逛还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那。
最进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可以找到和电影有关的地方,这里就是电影云水谣的拍摄景地。这里的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很久以前,可又不知道具体回到了什么时间,会带给你感觉到很多别的地方没有的感觉,来了才会有体会的哦。
当你来到这里的时候你就是看见一条很古老的小道,有着一种很幽长的感觉,那还真的是魅力无比那,在往里走会看见有着上百年的老榕树,哇,要知道上百年的榕树可不怎么多见那。要是查看这树上的年轮,那还不数迷糊了啊。在这里还能看见写满沧桑的土楼,这可是这里的特色那,看着这些会要你有一种超然的感觉。
本文由站长提供
第三篇:《云水谣》观后感
《云水谣》观后感
所有的爱情都是伟大而感人的。人们之所以津津乐道于过去只因为想保留一种叫做怀念的心绪。记忆是我们活在世上最重要的证据。把生者与死者隔开的是什么,生死两茫茫?把相爱的人隔开的又是什么,是个体在命运之神面前的无能为力,还是动荡的政治与纷飞的战火,抑或是沧海桑田的事过境迁?也许,没有什么外在的东西可以真正阻隔相爱的两个人,因为真爱无敌还是我们一直的信念。
陈秋水的命运与一系列的“政治事件”紧紧缠绕,作为一名“左派”的进步青年,对于政治的热情、对于信仰的执著是支撑他人生选择的持久动力。《云水谣》中却使陈秋水结下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王碧云可以算是一位大家闺秀,温婉可人,勇于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爱情,并以终身未婚的代价完成了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爱情坚守。这样的女子正像碧蓝天空中的一片白色的微云,轻柔而纯净。家道殷实的她难得的是至死不渝的坚贞守侯,难得的是不辞辛苦地照顾陈母,难得的是对于“绝对”的永久捍卫。只是唯美的爱情只可信仰,却不能守望,在现实生活中越是追求纯粹越容易酿成悲剧。
呵呵,如此伟大的爱情,也许只有在影片中才有!
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世人所向往与追求的,但是大多数人在经历了失败的爱情乃至婚姻后,便否定了爱情甚至否定了一切。一个青春岁月的擦肩而过,六十年的云水守望,一曲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悲歌。而往往失败的爱情,是因为对象不对时间不对,如果在爱情漩涡中的人们能跳出来,稍加理智的去看,那么会发现最后的失败早已注定。虽然理智与爱情是有冲突的,但我想在某种情况下,理智是保证爱情期限与纯洁的法宝。我并不希望看到或听到遭遇失败的人再散播人世间没有爱情这一伪真理,因为我相信这世间是有真挚的友谊、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我坚信,他们肯定在世间各地幸福的生活着。
陈昆仑对着千里之外的老年王碧云喊着“我是陈秋水和王碧云的儿子”。对这一段我特别有感触,虽然王碧云和陈秋水被拆散了,但是名义上,他们是夫妻!虽然那个“王碧云”不是我们心中所希望的那个“王碧云”,但只要,心中有爱就行了。
对,只要心中有爱就行了。
怎样的刻骨铭心,才能让一个人一辈子守着那句“等我”?
在我身边的朋友们,有谁能做到?
我们很多人都是在自私地为自己考虑着,生怕自己比对方多付出,总是想得到,却很少想到该为对方做点什么;总是抱怨自己过得不好,却不知道对方心中的苦楚。
爱情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理解的爱情是双方互相倾慕与赞同。婚姻是什么?我认为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只有不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被生活所抛弃,热爱并懂得经营生活,那么爱情就会永葆青春,婚姻也会成为爱情的美好归宿。
影片的最后,来自台湾棕榈树下的陈秋水,最后为了救人而同妻子一起葬身于西藏的白雪之中。这时魔鬼的导演把镜头从咆哮后平静下来的雪原渐渐拉到了青藏高原的云端,透过云层你看不到人的存在生命的存在,眼前只有黑白两色的青藏高原,人的生命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视野继续急速爬升直至俯瞰到整个地球,突然间空气活跃了起来它包裹着蓝色的星球散发出无穷的活力,这是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生命中为了一个信念能够超越自然超越太空的恒久能量。人对未来的期望是其坚持的力量,但同时未来又是无法预测的,跨越时空的爱情在1968年前怎么才能实现呢?
常常在不同时间,各种场所,看到恋人之间的各种亲呢体现和表演。局外人,不需评论,不要指点,只盼幸福,祝福真爱!
化学与化工学院 08级化工(1)班
石德剑 2008142247
第四篇:《云水谣》观后感
《云水谣》观后
在 西方世界的爱琴海里,众所周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伟大而无可挑剔的,他们不顾家族的仇恨,为了内心的最真诚的声音,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在一起,他们在爱情抛物线的最高点凝结,定格了所有美好的时光;东方的文化也存在这样一株璀璨夺目的奇葩,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之恋,不为金钱,不为功名,只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理想与向往,化作一对翩然的彩蝶飞跃万水千山,记忆永远的爱恋。《云水谣》中王碧云对称秋水的爱也让人那么的刻骨铭心。
一对刚刚体验到爱情滋味的懵懂青年男女,他们欢笑着,幸福着,彼此依偎着。然而,命运跟他们开了一个偌大的玩笑,陈秋水为了不被捕入狱,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台湾,从此他们被台湾海峡永远地隔绝了,他们只为彼此心中的思念而经营着这份伟大的爱。而此,电影的爱情故事才真正透漏出一种情感征服力量。
云与水的隔绝,使这场原本幸福的爱情成为了鱼与飞鸟的苦恋。陈秋水和王碧云一个在台北,一个在大陆,在几
十年的岁月中,任时世变迁,任岁月流逝,依然坚定地、平静地遵守着自己的爱情诺言,默默地承受着青春的流逝的苦痛,永远地用一个最美好的回忆支撑着自己的信念,坚持坚持。他们就像天空中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明明知道永远不可能融入对方的世界,但仅仅是因为他们曾经在水天交接的地方迸发过一次爱情的火花,就永远地伴随着、凝望着、等待着、守候着….时间在流逝,时空随着变迁,朝鲜战争迎面的扑来,打断了沉静而枯燥的思念,护士王金娣出场打破这鱼与飞鸟宁静而又漫长期盼与等待。王金娣就像是海浪,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扑向海岸,渴望得到海岸的拥抱,而陈秋水却像海岸,全然不顾及海浪的拍打,痴痴地遥望天空中那可望而不可及的飞鸟,张开自己期待的双臂,期待飞鸟的邂逅。每个人都在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爱,即便这爱的实现遥遥无期,即便这爱伤害着所有其他爱他们的人。
与现代人随性的情感相比,他们这种坚持似乎更像是一种信念而并不是因为责任或者承诺。他们坚持的是源自于内心深处发自心底里的那种爱。是爱情抛物线最高点的那种超越了任何功利性的最本质的情感需求。而最后,当王金娣哭泣着对陈秋水说,只要你还没有见到王碧云一天,我就做一天王碧云来照顾你。许多观众都会被这种完全超越了个人私情的情感所深深打动。尽管影片在观众似乎还没有足够心理准备的时候,就让陈秋水和王金娣的这种相濡以沫的特殊爱情被一场雪崩永远淹没,但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首天鹅之歌长久地回响在雪山之颠。
看惯了千篇一律的宫斗事件,熟悉了所谓的转角遇到爱,我们更容易被这种经典的爱情故事所打动。当然,毕竟今天不再是琼瑶的时代,苦恋的故事如果没有适当而且浓厚的氛围可能会变得有点虚假。而《云水谣》中的这场经典的爱情故事,这个从爱情抛物线的顶点被阻断,被延伸了数十年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成立,则是因为与它史诗的背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尽管影片的跨度60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基本放弃了对历史进程本身的深度发掘,所以,与其说它是一部史诗,毋宁说它更像是一首抒情诗,成就了历史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凄婉爱情的记录。历史给了这段爱情抒情诗以一种距离,而距离也给了这种经典爱情以一
个时代的假定。恰恰是乱世使这个佳人的故事避免了琼瑶
式的俗套,乱世给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以一种古典的韵味。
无疑现如今的诸多影片,特别是以爱情为素材的影体,夹杂了过多的华丽、妖冶和豪华,忽视了情感的沉淀和释放,进而使电影缺乏它本身应该包含的内涵。而《云水谣》则用一个“乱世佳人”的故事带给了我们一种情感的冲击和净化,使我们不仅看到了一部“好看”的电影,而且看到了一部“感人”的故事,从而完成了无味电影世界中的一次虔诚的爱情祭奠。
第五篇:《云水谣》观后感[定稿]
水起,云涌,情动
——观《云水谣》有感
爱情,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那一刹那。但究竟何为爱情?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有人说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感觉,让人忘却一切痛苦;有人说爱情是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牵着手一起变老的过程;更有人说爱情就是每分每秒的牵挂和思念让我们永不忘却;我却说爱情是在某一年的某一天的某个特定时间,我们相遇,然后在彼此的生活中开始纠缠或纠结,也许爱情的幸福会十分短暂,但是我们为了我们的誓言,为了我们的约定不曾放弃,一生的追随,一生的守候,只因为他(她)!
课上看到老师播放了《云水谣》的片段,让我回想起曾经看过的这个影片,男女主人公的苍茫爱情故事打动着我及亿万观众的心。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隔着海峡也斩不断两个年轻人内心的那份牵挂,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誓约,从战场上的相逢到一路不离不弃的追至环境恶劣的西藏,他们的执着打动着我的心,我想,如果换成是我,是否会有那种对爱的执着,是否会不顾一切的追随我的爱情,是否会拥有那种勇气,那种决心?他们的爱是神圣而又伟大的,60多年的执着等待,风起云涌,大地动容,为了真爱而坚守,奉献一生的青春年华,美丽的容颜逐渐衰老,动人的黑丝变为白发,这种爱情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爱情真谛吗?我们一起去想,究竟是什么能把相爱的人分开?究竟什么能把活着的人和死了的人分开?也许是生存吧!在那个年代,要是秋水不走,等待他的只有死。就像碧云母亲说的那样,用一枚订婚戒指换回一颗子弹,这是生的需要。那么,一个人还在世上,另外一个不在了,也是生的原因。也许吧,当爱情面临生存,生更重要。但是我觉得爱情的力量却可以带动对生存的渴望,同样只有好好地活下去,才会彻底的放纵我们的爱。如果秋水继续留在台湾,不来大陆,会是一段更凄美的爱情故事,至少是我们所追求的完美爱情。
本影片贯穿始末的都是“爱情”,一个我觉得比较俗气但却十分美好的词语。秋水和碧云之间的爱,薛子路对碧云的爱,金娣对秋水的爱。是的,他们的爱那才叫爱。薛子路站在碧云门口只为看碧云一眼,那一眼蕴含着多少深情;金娣改了自己的名字只为能替代碧云照顾秋水,那一举动蕴含着多少付出;碧云终身照顾秋水的母亲也是因为爱,那种执着感动多少人的心;秋水……?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秋水的爱与他们比起来也许太浅薄了。作为一名女生,我最喜欢也最羡慕的就是碧云,喜欢她对爱的执着,羡慕因为爱而放弃一切的勇气,欣赏她的善良,她的美丽,她的大方……从女生的角度上来讲,秋水也确实值得碧云的爱。他的抱负,他的追求,他的才华,他的专一不光吸引着碧云,也同样吸引着作为观众的我。让我唯一觉得缺憾的是他最终没有拒绝金娣,看到那时,我的脑海浮现出碧云得知秋水结婚的消息的时候声嘶力竭的哭声,让我心中隐隐作痛,让我感到碧云在爱情上付出的太多太多。结果的残酷,令人为他们的爱情流泪。几个年轻人坚贞不渝的爱情,为我们现代的大学生做出了榜样,让曾经被爱伤过或者正在享受爱情美好的年轻人明白爱情,从而更加相信爱情。
有一种对爱情的执着叫子路,有一种终生的等待叫碧云,有一种甘愿的付出叫金娣,有一种优秀的男人叫秋水。真爱,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但却觉得他很遥远,其实他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美好的事物我们没有必要太在乎他的结果,只要你实实在在拥有过、经历过、幸福过,等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老,岁
月沧桑的痕迹爬上了你的脸庞,你静静的坐在窗前,默默地看着苍茫大地,回忆自己的生活时,你觉得你的人生是充实的,你敢对自己说:我真的爱过了,此生无憾!那么你就拥有爱情的幸福。珍惜身边的爱人,不要等到他默默远去或者生死别离时才追悔莫及。此时我的心里浮现出一句的话语: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