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水谣影评
《云水谣》 影评
伟大的爱情,复杂的时代,两代人的追忆。这是我看完云水谣的感触,感谢老师推荐让我有一次情感的洗礼。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台湾医师陈秋水在与台北的一个女孩王碧云定下终身后,由于政治问题,逃至大陆,无法回家。到了大陆后,又认识了另一个女孩王金娣,并与之发生了一段生死之恋。在这段时间,陈秋水与王碧云两人并没有停止相互的寻找。直到王碧云的养女完成了王碧云的心愿,找到了陈秋水的后代。这部影片从整体来说,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把故事的现实部分与回忆部分穿插的叙事。台北49年代末这场戏开始也是先通过闹市的一个镜头,交代了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以及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这段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戏开始的第一个镜头,这个持续了三分钟的长镜头,首先这个长镜头考验的是摄影师对摄影机的调度,以及技术方面和构图方面的高要求,再有就是导演对这么大场面,如此多人物的场面、演员的调度能力。对于个长镜头我仅从摄影方面作如下分析:
1、这段长镜头在拍摄器材方面运用了斯坦尼康的专业减震设备。
2、我个人认为这个长镜头在拍摄时并非一个镜头一气呵成,而是分开派的多个镜头通过后期的特技处理合成一个看似长镜头的效果。我这个分析的依据主要是其中有一个典型的从窗内到窗外的镜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由一个镜头完成。
3、摄影师通过这个长镜头完成了介绍环境,并把观众带入青年时王碧云的家中,故事开始„„ 接着王碧云家里的这场戏色调明亮,充满了阳光的味道,因为这是王碧云与陈秋水最初相识、相恋的甜美阶段。摄影符合着两个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相恋,把整个色调处理成相当明快的暖色调,气氛营造的轻松愉悦,这也是整部片子在故事上最美好的一段戏。在两个人在楼梯处见面时,几个人物面部特写镜头很好的表现出了两人一见钟情的那种惟妙惟肖的细节表情,在两人转身走的时候,音乐起,这是一段抒情的音乐,预示着爱情的开始。
这部影片的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片中的那几次下雨。
影片开头。在茫茫的大海上,浪滚着浪,暴风雨肆虐。在大海中间,出现了一条船,船头站着本片的主角,陈秋水。狂风卷着大雨,打在陈秋水身上,而陈秋水仅仅只是眼睛睁不开,并没有躲雨。可见他心里一定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放不下,想借着风和雨使自己清醒一下。
正当作为家庭教师的陈秋水与王碧云爱意正浓时,又下了一场雨,预示着平静的生活将不再平静。这场雨把陈秋水留在了王碧云家吃晚饭。镜头从下着雨的窗外往里拉近,给人一种似乎这个房子里是一个避风港,是一个温馨的场所。在饭局中,陈秋水与王碧云,相互望着,两人都十分开心的笑。但是,在一声炸雷过后,王碧云的母亲却向陈秋水提出了与王碧云分开的要求。这样前后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随后陈秋水竟不顾外面的雨,执意离开了这个令他伤心的房子,足以证明这个消息使他多么难过。
下雨有时候的确会限制一些人物的行动。但是,如果利用逆向思维,也能创造出不同的效果。在王碧云送别陈秋水的那场戏中,就利用了雨,衬托了王碧云对于陈秋水的一片真情。
当时陈秋水被通缉,即将逃亡大陆避难。王碧云得知消息,就请求父亲开车送她去见陈秋水最后一面。当时正好下着大雨。这场雨,也象征着王碧云与陈秋水在内心中流下的泪水。可是王碧云并没有因为雨影响了她的行动。这正证明了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止王碧云对于陈秋水的爱,这也就为日后,王碧云为陈秋水收贞洁,不断寻找陈秋水,直到后来养女找到陈秋水的后代的事件,做出了情感上的铺垫,以及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开场一直就有那种比较激进的音乐随着电话铃声的响起,音乐停,故事开始,这段戏主要是
音乐、音响与画面的完美配合,给人一种很舒服顺畅的感觉。音乐停,人物对话开始,这时的声音以现活 中的声音为主,运用音效方面把观众带入现实生活的故事中。而对话开始,摄影师先是给了王碧云一个大俯的摇镜头,紧接着下个镜头是以王碧云面部的水平线位置给了一个摇的特写镜头,这两个镜头从景别上来说,是摄影师在一步更进一步递进的方式让观众去了解这个人物。
由《云水谣》的雨戏,可以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环境的细节,都能为影片增添色彩与内涵,能够为影片的气氛烘托提供帮助,因此,环境细节的运用,是每部影片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篇:《云水谣》影评
《云水谣》
《云水谣》主要讲述陈秋水与王碧云这一对恋人因为海峡分隔两岸,彼此等待却遥遥无期的爱情故事。影片中从王碧云与陈秋水的一见钟情,到后来王金娣对更名为徐秋云的陈秋水的苦追,甚至于薛子路对王碧云的不求回报的付出,将爱情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王金娣为爱更名为王碧云这一段绝对是神来之笔,如果没有这一情节安排这部爱情电影也只能沦为千遍一律俗套爱情。以一部爱情电影的视角来看,影片《云水谣》不失为一部精良的好作品,爱与被爱,守望与思念,在这部电影中都可以用心读到。
影片开场部分的那个描绘台北市井生活面貌的长约六分钟的长镜头,完整的勾勒出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台湾的民俗民情,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当时台湾特有的景象。陈秋水与王碧云相爱的片段,无论在是大户人家的院落,还是在小桥流水的乡村,那种特有的光影效果,都使得这些场景如同油画一般美丽。而火车站上,王金娣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陈秋水的那场戏,又体现了拍摄手法的多样化,尤其是对志愿军凯旋归来的场景还原,镜头饱满而流畅,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接下来,从开场一直就有那种比较激进的音乐随着电话铃声的响起,音乐停,故事开始,这段戏主要是音乐、音响与画面的完美配合,给人一种很舒服顺畅的感觉。音乐停,人物对话开始,这时的声音以现实生活中的声音为主,运用音效方面把观众带入现实生活的故事中。而对话开始,摄影师先是给了王碧云一个大俯的摇镜头,紧接着下个镜头是以王碧云面部的水平线位置给了一个摇的特写镜头,这两个镜头从景别上来说,是摄影师在一步更进一步递进的方式让观众去了解这个人物。
在影片近结尾时,老年王碧云的饰演者,影后归亚蕾在极少的戏份中,仍然展现给了观众她影后的实力,这就是她在网络视频里看到陈秋水的儿子时,禁不住杳然泪下的那个镜头,这个镜头运用了一个特技把视频画面与现实中的画面进行了一个融合,衔接为一个镜头,虽然这个镜头并没有用任何音效来激发感情,但归亚蕾所演绎的无声的哭泣早已打动人心,从女人的角度来体会,那是一种对于女人一生情感悔恨的痛苦,落下的泪水是一个女人用青春和一辈子的思念和信念累积成的怨恨与委屈,这种痛彻心扉的哭泣是任何音效都搭配不上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影片结尾时,在交响乐气势磅的乐音声中,雄鹰振翅高飞去迎接生命中新的挑战,去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不断增强的音响和航拍的巨幅画面中,音画的结合臻于完美,它是那么令人振奋和崇敬。恢宏史诗般的交响音乐为影片《云水谣》画上了极其完美的句号。
第三篇:云水谣的影评
影评《云水谣》-(文管专业)
2008-01-15 09:00
细心扫描2006中国电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电影表达空间与时间走向两极。一方面时空越来越狭隘、窄小,如果说《无穷动》是除夕前后一个大院里的女人“四重唱”的话,那么《梦想照进现实》就像是一个晚上一个房间里的男女“对口相声”。另一方面时空越来越广阔、宏大,《茉莉花开》、《理发师》、《芳香之旅》的架构横跨数十年,尹力导演的《云水谣》也搭上了大架构影片的末班车,被宣传为“中国版的《乱世佳人》”。
中国电影的宣传已成了欺骗观众、厚颜吹牛的同义词,一部毫无民族文化特色、充满对好莱坞低级模仿的《魔比斯环》被吹棒为中国“动画版的《指环王》”,一部小打小闹的小品之作《新街口》更是贯以“中国版的《美国往事》”。这些响亮的宣传口号在拿国外经典为自己脸上贴金时,影片本身的素质又狠狠打了制作和宣传方一个响亮的耳光,成了中国电影市场不成熟的笑话。《云水谣》也是不甘落示弱,捧出被代代影迷视为爱情经典的《乱世佳人》作自己的“伴娘”,良好的自我感觉也不过是再一次应证了中国电影的宣传暨吹牛的特点。
作为中国电影主旋律导演阵营中的干将,尹力是比较大气的一位,选择张克辉的小说《寻找》拍摄也是情理中事。乍一看,《云水谣》与《乱世佳人》有几份相似,跨越数十年动荡历史的悱恻爱情,属于爱情史诗片的范畴。但是,中国不是好莱坞,尹力不是维克多.弗莱明,陈坤不是克拉克.盖博,徐若瑄不是费雯.丽,《云水谣》徒有《乱世佳人》的模样,却没有后者的内容与涵养,结果是爱情和史诗不幸地双双沦陷了。
《云水谣》以电影叙事中常见的小说类倒叙和插叙展开。拿小说讲故事的影片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叙述人翻开一部既成小说,然后随着小说的内容推进,讲完故事后合上小说;一类是与编写小说的过程同步,边“写”边讲,当故事结束时贯以书名。很显然,《云水谣》属于后者,片名择取剧中主角王碧云和陈秋水名字中的末字结合而成,“谣”即民谣,有一份传奇故事的意思。
影片讲述的爱情非常纯洁,可以说是一段至死不渝的痴恋。这让我自然想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琼瑶爱情电影,“两秦两林”(秦汉、秦祥林,林风娇、林青霞;很巧,秦汉客串饰演王父一角)等一干帅男靓女演绎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形成庞大的爱情乌托邦。纯情的男女之爱是人类向往美好的天性,这是琼瑶电影得以风行大热的根本原因。《云水谣》打的正是这张“纯情牌”,初衷是好的,但“出牌”的手法显得极为俗套与单一。
影片伊始,爱情就迎面而来,陈秋水做家教时,与王碧云相识相恋,因为政治事件陈秋水逃离台湾到达大陆。两人分别之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构成影片的骨干。此后,双方的“痴等”成了表达爱情进而煽情的唯一路数。并且为了突出“痴等”的力量,导演为两人各加上一个同样痴情的追求者:薛子路和王金娣。这样的设计不知不觉地将剧中人物的性格限定得十分雷同:个个都是痴情种。“你痴我也痴”的故事使得剧情极其单薄,看四位主要角色中的任何一位,差别都不大,不就是一个痴字嘛。由此可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云水谣》比《张思德》倒退了一大步。《张思德》虽然是一部旗帜鲜明的主旋律电影,但吴军扮演的张思德摆脱了样板戏中“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而是憨厚得有点傻里傻气、会骂人、会生气的普通人,这样形象才具有亲合力,才能打动观众。
尹力通过轮番在内地和台湾两地切换来****主人公“痴等”的过程,一会是陈秋水抗美援
朝、到西藏工作的故事,一会是王碧云独自等待的故事。对于分散两地的恋人,切换表现手法是常规套路,原本无可厚非情,但是导演仅仅满足于两地之间的简单“换频”,没有更进一步地设法让两者产生真正的联系。于是,“王碧云的故事”和“陈秋水的故事”就像两个以“痴等”为轴心的“同心圆”,两个人的故事除了“痴等”外完全被分割开来。如果说,王碧云的等待化作为部分行动,表现在照顾徐母、四处打听徐秋水下落的话,那么,徐秋水的等待就完全沦为奔走各地干工作上,他并没有以实际的行动去设法“找寻”王碧云,后者完全消失在他真实的生活之中。这样的等待产生的感染力非常有限。
影片的摄影比较流畅,部分段落极具好莱坞式的动感和质感,一些外景拍摄得颇为唯美。同时,影片也表露出导演卖弄技巧、刻意追求诗意的毛病。王碧云偷偷离家跑到乡下的陈秋水家,陈母有意即刻遣回王碧云,只因没有火车才允诺暂留。接下来的是一段在小桥流水的村镇里唯美的连贯的无声镜头,表现了年轻人之间温馨、浪漫、美妙的恋情,这明显是出于加强两人情感的需要。但是在这段戏里,两人去了很多地方、参加了很多活动而且身上的衣服也换了好多次,绝非一曰两曰方能完成,这与陈母暂留的考虑和王母对陈秋水的不接受都产生了矛盾。还有一段是王碧云和陈秋水拥抱时,导演在深情的音乐下运用了一段中距离的侧面俯拍旋转镜头,这同样是追求唯美的误区。当两个相爱的年青人重逢时,为什么不用特写的镜头通过人物表情来展现复杂的内心世界,反而用旋转的镜头屏蔽了人物的内心。这些表明,尹力之于爱情电影充其量是二流导演。
基于近现代的中国多灾多难,中国导演在表现爱情时往往喜欢将镜头对着苦难历史,让爱情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譬如《情人结》、《理发师》、《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等。《云水谣》同样将纯洁的爱情置于台湾二.二八事件、抗美援朝、援建西藏等动荡变幻的历史大环境中。在中国,稍有名气的导演,一旦拍摄与历史有关的题材,都有能力动用部队力量送上几段场气势恢弘的大场面,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大片的气质。《云水谣》中抗美援朝时的文艺表演和胜利之后的欢送场面,就显示出历史的大气和拍摄调度的不易。遗憾的是影片对于历史与主人公在爱情电影中的关系把握不深,人物与历史基本游离,致使大历史显得华而不实。因为,影片构建的“两地相思和苦等”的核心故事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可以展开,而且,人物虽是历史之中,却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作为和事迹。对此,国外的爱情史诗影片可以作为“参照物”。大卫.里恩执导的《曰瓦格医生》将主人公与历史合二为一,人物的故事完全融入到历史的发展之中,例如,主人公被军队强行带走从事战地救治工作,主人公与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与婚姻皆由历史促成,等等。
由于导演为了全力表现主人公的“痴情”,致使人物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的性格转换(只是痴情),进而剧情显得毫无张力(仅剩苦等),平平淡淡,波澜不惊。这一点上,约翰.卡伦导演的新作《面纱》有资格成为尹力和《云水谣》学习参考的标本。在该片中,爱情经历背叛――迷失――救赎――回归的过程,人物形象随着爱情的不断变化而逐渐丰满。尤其是该片营造出的乱世构成的叙事背景,不单是兵荒马乱的战争时代与民族****,也是自然灾难带来的霍乱肆虐,正是这两方面的“乱”,成了男女主角之间迷失的爱情得以回归的土壤。
“中国版的《乱世佳人》”与“美国版的《乱世佳人》”的内在的差距也就是《云水谣》与《曰瓦格医生》、《面纱》之间的差距:故事平淡无奇,缺少跌宕起伏的高潮;人物性格单调,形象没有任何的转变;剧情与历史脱节,刻意追求宏大场面;迷恋唯美画面,爱情在现实与诗意中变味;男女主角为“等”而“等”,分开之后没有“交集”。
在细节设置上,王金娣改名王碧云虽然基本上是“民谣”中才可能出现的事,但与结尾王碧云和陈秋水的墓碑上的文字相合,有一种宿命感,可算是一处妙笔。父亲陈秋水与儿子陈昆仑都由陈坤出演,且儿子为了区别父亲“戴上”一把大胡子。由同一个演员扮演一对父子在中国影视极为常见,比如《天狗》的结尾。这从侧面也表明中国导演手法的老套与缺乏创意。事实上,只要故事讲到位了,情感渲染足够了,谁来扮演陈昆仑效果都一样。此外,在人物感情的萌发阶段,导演除了比较清晰地表现了陈秋水对于王碧云的吸引力之外,陈秋水对王碧云的爱、薛子路对于王碧云的爱、王金娣对于陈秋水的爱都是泛泛交待,没有过多的铺垫和陈说,让人在突兀之中一直疑问: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之间如此“痴等”?
表演方面,值得表扬的是归亚蕾,最后那一个张嘴含泪的表情“做”的非常精准和不易。李冰冰饰演的王金娣比较有跳跃感,有快乐的一面,也有悲伤的一面。陈坤演惯了青春偶像剧,演年轻的陈秋水和陈昆仑自然是驾轻就熟,演奔波的陈秋水则完全没有经历风雨的历史感,《云水谣》和《理发师》都证明了他不是演绎饱含历史沧桑角色的最佳人选。久违的徐若瑄末能带来任何惊喜,也是缘于单一的形象没有给她过多的发挥空间。至于那个痴迷王碧云的薛子路,则如京戏中的“丑角”一样,成为脸普化的牺牲品。
《云水谣》是一部表现纯洁、真挚爱情的影片,符合大众对美好爱情向往的心理需求。同时,影片带着一副历史的枷锁,追求史诗的大片气魄。单调的剧情和宏大的格局使影片落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
所以说,如果要体验一回纯洁的爱情,与其选择《云水谣》还不观看《爱的是你》(田壮壮监制、许书绮导演),片中没有任何的历史包袱,讲校园里两个亲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女孩的简单故事,画面干净流畅,主要演员靓丽、帅气,为爱情电影带来久违的清新气息。如果要体验一次乱世的爱情,与其选择《云水谣》还不如重温《乱世佳人》,片中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有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有足够慑人的场面,有激情澎湃的表演。据说,《云水谣》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的报道。如果真有此事的话,中国电影人还真应该从这种虚假的热闹与繁荣中冷静下来,去仔细分析《云水谣》与《乱世佳人》之间的差距,中国电影才可能出现货真价实的爱情史诗经典。
第四篇:(云水谣影评)真爱永存
真爱永存
——评电影《云水瑶》
你相信有真爱吗?或许在现代喧嚣的都市,一夜情泛滥的生活中,很多人已经不相信有
真爱,影片中的晓芮就是这类人的代表。但是,我相信有真爱,看完《云水瑶》这部“爱情文艺片”,我更坚信“真爱永存”。这也是我喜欢《云水瑶》的原因,这里面纯真的爱,执著的爱,让我相信真爱永存。
本片主要是晚年碧云的回忆和碧云侄女探访秋水后人的经历作为叙事线索,将一出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情景推进紧凑凝练。片中蒙太奇不仅把场景表现得更为生动和现实,同时连续的镜头中包括了许多复杂的关系,给予这些关系以巧妙的处理,而且有力地感动观众。但是,有的地方过多使用,使人感觉有点晕头转向。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
一、纯真的爱
《云水瑶》这个如诗般美丽的片名就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如云似水的爱情该有多美好呢?是否既有云的飘逸,又有水的温柔?云在青天,水在地的爱情又如何交汇出光芒?这样的云水之恋美则美矣,然似乎又因为太完美而不可能。而本片要讲叙的就是一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唯美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场部分的那个描绘台北市井生活面貌的长约六分钟的长镜头,其具备的拍摄难度以及所体现的影人功力实在是让人敬佩不已。这个长约六分钟的镜头完整的勾勒出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台湾的民俗民情,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当时台湾特有的景象。传统闽南戏、台湾布袋戏、当地的婚嫁、街头的小商贩、国民党士兵等几个镜头上天入地、穿堂入室,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长镜头,观者无不为之心动。
陈秋水和王碧云在擦肩而过的瞬间一见钟情了。尽管陈秋水的出生门第不好,身为大家闺秀的碧云还是喜欢上了他,喜欢他的才华横溢、英俊潇洒,喜欢他的乐观上进、童心犹存。可是碧云的母亲用门第观念阻挡了两颗相爱的心,秋水只能无奈离去。回到家乡,满是思念,满脑子的碧云,无心工作。这时,碧云正不辞艰辛,千里迢迢赶赴乡下,为的是见秋水一面。爱情的伟大我们足以见得,不然这个从未单独出过远门的富家千金就不会只身一人前往乡下,不然秋水就不会不顾一切的飞奔而出。他们在乡下甜蜜相恋。这里用电脑特技恰到好处地对画面进行了处理,也就像我们观众所看到的画面一样,那美是足以令人窒息的美,纯粹干净的美。如山水画一般,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舒服,整个身心都是非常之畅快的。尤其是陈秋水老家的那一连贯性的镜头,先是碾米房里,陈秋水躺在碾房里,抬头看着飘散的谷粒,配合一道柔和的光线,整个一个画面把乡间的那种随意都表现出来了。随后,陈秋水飞奔在老家外面的碎石路上,整个外景的画面,再配上几声家禽的叫声,一幅乡野田趣之画便浮然跳出画面。最令人惊叹的画面,还莫过于陈秋水与王碧云相见于大槐树下的那一幕,经过电脑处理的柔和光线,还有那清新的乡间背景画面,都使得这一幕成为影片经典画面之一,而影片也随之被冠上了“唯美”的称号。
可是,当时台湾局势动荡,这个左翼分子的陈秋水又一次无奈离碧云而去。雨夜的送别,太凄凉太无奈,秋水说:“我什么都给不了你,现在我身上什么都没有。”碧云说:“没关系。”碧云说:“记住,今天是陈秋水和王碧云订婚的日子。”秋水说:“我会记住的,要是我忘了,就是我不在了。”„„最后,他带着她的画册和戒指,她只有一枚他身上的纽扣。秋水不舍碧云,冒雨追车,两人都非常痛苦,看到这里,我哭了。为什么命运总是这么残忍?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当时,还奢望着以为他们最后还能在一起,谁知这一别就成了永别。
二、执著的爱
一句发自肺腑的“我要等秋水”,还有她到处托人找寻秋水,后来两鬓斑白仍念念不忘,我们都可以看出碧云对秋水的执著。而秋水也在等碧云,从朝鲜战场到西藏,他也到各大学找过碧云,他一直在等她,要不然就不会因为听到“徐院长,有一位叫王碧云的女同志找你”这句话时,又一次一路飞奔。这里的长镜头也用得很好,一路飞奔,打开每一个房间门一路寻找,就在他快要看到白布背后的“碧云”时,用了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他的紧张以及快要见到碧云时的激动。可不同的是,薛子路也一直深爱着碧云,等她,帮她找秋水,他以为“她在等一个永远等不到的人,我一定还有机会。”碧云很受感动,但她没有接受子路。而秋水却接受了金娣,不是因为秋水不再爱碧云了,而是被金娣的执著感动了,金娣的执著战胜了秋水的执著。
在朝鲜战场上又用长镜头以及俯拍拍摄王金娣在茫茫人海中几次寻找秋云,也将当时的战争背景和当时的历史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出金娣对秋云的爱。爱他就给他送米饭团,爱他就去追火车,一路跑一路流泪,爱他就把名字给为王碧云,宁愿做另一个人的替身„„爱得真挚而生动,不做作,不矫情!李冰冰饰演的王金娣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她可爱善良,大胆执著,敢爱敢恨,喜欢就大胆说出来,我就没那个勇气。虽然她爱得那么卑微,卑微到连自己都不能做,情愿做另一个人的替代品,但是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她爱的伟大,不顾一切,执著的爱着这个和她一样一天刷两次牙的台湾男人。这般执著,即使是再铁石心肠的人也要被打动的。那个秋云和金娣一边吻一边哭的镜头,感动了许多人,金娣说:“王碧云在天上,她照顾不了你,我替她照顾你,在你身边,照顾你一辈子。”还有结婚的那天,她说:“姐姐,他一直在等你,是我不让他等了,对不起。今生今世他要见不着你,来世,来世我一定陪着他,去见你。”多么伟大,多么执著,虽然我不可能做到像金娣那样,但是我欣赏她,我喜欢她。
三、真爱永存
记得将近结尾时,陈昆仑(秋水的儿子)的妻子问晓芮:“你为什么不结婚?”她说:“到处说小心眼的男人和势利眼的女人,像你公公婆婆还有我姑妈那样的人,已经灭绝了。”或许事实并非如此,真爱还是有的,就像那些年迈的夫妻相互搀扶着散步,那蹒跚的背影留给我们的是他们的恩爱。
或许《云水瑶》展现给我们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就是想告诉我们真爱是存在的,而晓芮这个人物的言行则是对现代都市人的警醒,提醒我们不要让都市的喧嚣泯灭了自己的良心。即使导演的目的不是这样,我也情愿这样理解,因为我相信“真爱永存”。
影片最后是一只雄鹰引领我们的一个长镜头,视线一直从青藏高原到中国东部,展现中国的壮丽山河,最后定格在大陆与台湾之间,表现出当时秋水和碧云的悲剧背景,也表现出导演对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美好希望。
总之,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台湾同胞,还是大陆同胞,都应该看看《云水谣》,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逐渐被遗忘的真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壮丽山河;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全国人民的呼声:统一全中国,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亲的怀抱,让千千万万因为海峡而分离的亲人早日团聚。
第五篇:《云水谣》观后感
《云水谣》观后感
所有的爱情都是伟大而感人的。人们之所以津津乐道于过去只因为想保留一种叫做怀念的心绪。记忆是我们活在世上最重要的证据。把生者与死者隔开的是什么,生死两茫茫?把相爱的人隔开的又是什么,是个体在命运之神面前的无能为力,还是动荡的政治与纷飞的战火,抑或是沧海桑田的事过境迁?也许,没有什么外在的东西可以真正阻隔相爱的两个人,因为真爱无敌还是我们一直的信念。
陈秋水的命运与一系列的“政治事件”紧紧缠绕,作为一名“左派”的进步青年,对于政治的热情、对于信仰的执著是支撑他人生选择的持久动力。《云水谣》中却使陈秋水结下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王碧云可以算是一位大家闺秀,温婉可人,勇于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爱情,并以终身未婚的代价完成了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爱情坚守。这样的女子正像碧蓝天空中的一片白色的微云,轻柔而纯净。家道殷实的她难得的是至死不渝的坚贞守侯,难得的是不辞辛苦地照顾陈母,难得的是对于“绝对”的永久捍卫。只是唯美的爱情只可信仰,却不能守望,在现实生活中越是追求纯粹越容易酿成悲剧。
呵呵,如此伟大的爱情,也许只有在影片中才有!
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世人所向往与追求的,但是大多数人在经历了失败的爱情乃至婚姻后,便否定了爱情甚至否定了一切。一个青春岁月的擦肩而过,六十年的云水守望,一曲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悲歌。而往往失败的爱情,是因为对象不对时间不对,如果在爱情漩涡中的人们能跳出来,稍加理智的去看,那么会发现最后的失败早已注定。虽然理智与爱情是有冲突的,但我想在某种情况下,理智是保证爱情期限与纯洁的法宝。我并不希望看到或听到遭遇失败的人再散播人世间没有爱情这一伪真理,因为我相信这世间是有真挚的友谊、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我坚信,他们肯定在世间各地幸福的生活着。
陈昆仑对着千里之外的老年王碧云喊着“我是陈秋水和王碧云的儿子”。对这一段我特别有感触,虽然王碧云和陈秋水被拆散了,但是名义上,他们是夫妻!虽然那个“王碧云”不是我们心中所希望的那个“王碧云”,但只要,心中有爱就行了。
对,只要心中有爱就行了。
怎样的刻骨铭心,才能让一个人一辈子守着那句“等我”?
在我身边的朋友们,有谁能做到?
我们很多人都是在自私地为自己考虑着,生怕自己比对方多付出,总是想得到,却很少想到该为对方做点什么;总是抱怨自己过得不好,却不知道对方心中的苦楚。
爱情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理解的爱情是双方互相倾慕与赞同。婚姻是什么?我认为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只有不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被生活所抛弃,热爱并懂得经营生活,那么爱情就会永葆青春,婚姻也会成为爱情的美好归宿。
影片的最后,来自台湾棕榈树下的陈秋水,最后为了救人而同妻子一起葬身于西藏的白雪之中。这时魔鬼的导演把镜头从咆哮后平静下来的雪原渐渐拉到了青藏高原的云端,透过云层你看不到人的存在生命的存在,眼前只有黑白两色的青藏高原,人的生命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视野继续急速爬升直至俯瞰到整个地球,突然间空气活跃了起来它包裹着蓝色的星球散发出无穷的活力,这是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生命中为了一个信念能够超越自然超越太空的恒久能量。人对未来的期望是其坚持的力量,但同时未来又是无法预测的,跨越时空的爱情在1968年前怎么才能实现呢?
常常在不同时间,各种场所,看到恋人之间的各种亲呢体现和表演。局外人,不需评论,不要指点,只盼幸福,祝福真爱!
化学与化工学院 08级化工(1)班
石德剑 200814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