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版英语新课标解读
2011版英语新课标解读
(一)2011年12月, 教育部颁布了新制定的义务教育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修订后的各学科课标跟十年前的实验稿(2001)相比,总体特点概括为四点:一凸显德育修养、二强调能力本位、三体现内容创新、四落实调控减负。
具体到英语学科,义教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后,在总体框架、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等方面,基本延续原实验稿课标的思路,变化不大。
较明显的变化有四点:
一是删去了原实验稿中涉及高中阶段的内容(六至九级),只保留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二级到初中五级)的内容。
二是突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性,更符合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强调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外语学习的内在规律。
三是增加了小学词汇和语法教学的明确范围,使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更加详细具体,针对性更强,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四是对课程试验中意见比较集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和“教学评价”等内容做了重点调整,更符合当前多数地区的教学实际,案例和评析更加具体详尽,在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更强。
一、“前言”部分
修订版课标中,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生发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来阐释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意义。删去了实验稿课标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一段内容。
二、“课程性质”部分 删去实验稿课标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一段有关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合作精神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内容;保留了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发展基本交际技能和跨文化意识、促进思维发展、提高人文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等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助于课程实施者更清晰准确地认识英语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三、“基本理念”部分
调整各项基本理念的顺序,使六条基本理念更紧凑、连贯。原基本理念中的(二)
(五)(六)条基本内容未变;另外的(一)
(三)(四)条有微调,具体变化如下: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一项中,删去了实验稿课标中有关情感、兴趣、自信心、实践精神等表述,保留了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等要点,增加了跨文化意识、心智发展等要点。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进一步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用“渐进性”和“持续性”代替了原来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删去了原“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一段以及“能够用语言做事情”等表述。
(四)原第四项的“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修改为“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修改为“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
四、“课程设计”部分
将“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将原来的“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要,适当调整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改为“各地区可以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小学开设英语课的起始年级及小学和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级别要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给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实施和教学安排预留了更大空间。
2.语言知识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五方面。(1)语音 从“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改为“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从强调语音知识转为语音能力。对要求学生了解的语音语调现象,明确提出了句子重读、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具体内容(原初中三级的要求)。对关注度很高的音标教学问题,此次修订仍未提出具体教学要求和建议,学习进程设计上存在断层,留了点儿遗憾。从过去十年实际情况看,多数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的中音标教学很难完全绕开。如果小学阶段不做具体要求,多数初中教材又不安排音标教学,那“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的技能要求,在什么阶段,通过什么办法让学生掌握呢?
(2)词汇
修订课标首次明确了小学阶段的词汇表,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423个核心词汇。这样,日常教学和评价检测等就都有了更明确的依据。另外小学阶段还要学习接触300个左右的词,这些扩充的词,课标中未规定具体词表,各地可根据所选用的教材和实际教学需要拟定,相关建议可参阅“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答问”(《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2年第三期)。词汇教学途径方面,修订课标强调要在具体语境中结合音、义、形进行教学。
(3)语法
原实验稿课标对语法教学无明确说明,教学中老师们普遍反映很难把握。有的认为小学不需要教语法,于是干脆不教;有的把教材中见到的语法现象都给学生讲,结果学生吃不消,催生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导致厌学和分化。修订课标明确了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范围:①名词的单复数形式;②主要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③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四种时态;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 ⑤简单句的基本形式。有了这个范围之后,小学语法教学就有了基本依据,有利于减少教学中的各种极端做法,比如完全忽视语法,或者把语法讲得太多太深等。由于语法教学一直是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这里再罗嗦几句。虽然修订课标圈定了小学语法教学的五项内容,但具体学哪些、学到什么程度,还得由老师们自己来把握。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教语法也要以理解意义为主,捎带关注一下词和句的结构和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可以了。不宜离开词句的意思、离开具体的语境,去孤立地讲结构形式的条条框框。那不叫语法教学,更不适合小学生。二是要控制内容的量和深度。不必在教材中见到所谓的“纲内语法”就一个都不放过。如果能把中教材中出现较多的、学生较容易理解的、常用的语法现象,结合具体语境去学习理解掌握,那就很好了。确实需要分析讲解语法规则的时候,也要立足意义,点到为止,不宜搬出语法工具书,把很多不适合小学的内容拿出来给学生“加餐”,那样会导致孩子们“消化不良”。
(4)(5)功能和话题
修订后的条目数量有变化,功能由原来的6个调整为11个,话题由原来的15个调整为11个,实际要求变化并不大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
作者: 骆唯唯(小学英语
青海海北小学英语一班)评论数/浏览数: 5 / 671
发表日期:
2012-10-22 09:48:04
2011版课标修订情况介绍
1.明确了一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育理念
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英语教育的首要地位,把行程学习策略和健全人格作为课程目的的中要组成部分。2001版《实验稿》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1.构建了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 打破了以往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主的目标体系,把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整合进来,构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
1.建立了连贯、衔接的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
开设小学英语课程,整体设计目标,使中小学课程犹记得衔接起来。
1.倡导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用英语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提倡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教学、也产生了很多好的教学模式„ 10年英语课改的主要成就
1.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为语言学习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注;学生的课堂自主意识加强。
1.新课程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影响
教师的备课改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的教学设计,把教学的重心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教师角色的变化;课堂互动模式的变化;教学资源和媒体利用方面的变化。
1.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材的变革 1978-1992年是统编教材(人教社);1992-2000年是一纲多本(一人教社为主,中英合作编写);2001至今全国英语教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2012年英语教材的修订变化(链接教研室的博客)心得体会往哪发,怎么发。
1.课程标准带来评价理念与方法的变化
三多,评价机制多元化;评价目标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1.课程改革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自主发展的概念替代了以往的继续教育,有效地教学反思是自主发展的有效机制。组织课例研究,校本教研等都逐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经过两年实验后,教育部于2003年在实验区就课程标准的实验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课程标准的各个方面。同时启动修改工作,并进行了部分修改。
2007年,对课改实验区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调研,征求一线教师和各级教研员的意见,此次调研涉及人达11万多人次。
在调研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经过长达8年的时间,2011年4月修订工作完成。2012年2月颁布,2012年9月份实施。
一、引言 关于三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的说明
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内容。
2003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只涉及高中阶段内容,代替2001年版本中的高中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只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容。
(一)《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1.标准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2.巩固和深化十年来课程改革实验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3.力求使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有利于解决课程改革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保持《标准》总体结构和目标体系不变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部分具体目标要求,降低难度,调整话题和语法项目兼顾城乡差异(能模仿范例写词句)以更好地反映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水平和未来发展需求。充分反映各地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参与调研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提高《标准》对英语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加强小学的指导,提供二级词汇表,增设小学教学的专门内容,提供分学段的教学实例和评价案例
(二)修订的主要方面
由于标准实验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所以修订后的标准保留了实验稿的总体框架、坚持核心理念,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总目标改为通过英语学习是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分级目标个别地方调整。
课程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在学习方式上,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强调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真实的语境,为学生学习、实践和运用英语创造条件
修订后的《标准》在实施建议中针对课程理念和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更加具体和可操作的教学建议。对教学建议逐条进行了整合和文字修订,力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增加了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修订后的《标准》进一步反映了国际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外语教育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经历,而一个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修订后的《标准》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修订稿增加了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
将音标写入课标里:“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五级知识目标)。修订后的《课标》单独列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词汇表(1500词),而且单独列出了小学阶段的423个核心词汇。
基本理念既是标准制订者在制订标准过程中遵循的理念,也是标准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
两个版本《标准》的“基本理念”比较 2001版本的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2001年版本“基本理念”分析 2001年版本比较全面;
缺乏外语特色,好像适合所有学科; 没有突出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核心理念。2011版的6条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P72页)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两个版本的《标准》反映了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基本理念在过去十年的变化。修订版具有以下特点: 更加清楚、更加准确; 更加具有英语学科的特点;
更容易理解,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更加明晰。
(三)关于课程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使英语课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其中,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的目标要求。
在义务教育阶段,从3 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4 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6 年级完成二级目标,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80~90分钟。7~9 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周课时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执行
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应加强对教学的分类分层指导和评价,帮助学校因地制宜地落实本地课程实施方案,并注意做好学段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尤其要做好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地区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关于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篇:解读2012英语新课标
解读2012英语新课标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其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9级。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此外,为配合新教材的使用,今年春季起,全国小学生和部分省份初、高中学生使用的外研社版传统英语教材也将正式翻新:传统英语教材将正式升级为数码有声点读教材,配合教材使用的外研通点读笔,可以更好的配合新课标进行英语学习。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分九级
在新课标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9个级别。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按照设计,在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要达到二级标准,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在老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短剧,认识600-700个单词等;五级为初中毕业时需要达到的标准,这时候可以独立起草短文、短信,认识1500-1600个单词等。七级为高中毕业时要求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高中生设定的目标。
新课标指出,可以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要避免仅仅为满足考试需求而对教材进行取舍。对过去一味死记硬背的办法也不再提倡,要求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营造逼真语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更直观、生动、形象。针对新课标要更好的为学生营造逼真语境
据了解,目前中小学使用的课标是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经过10年的使用,教育部门发现一些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标,是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对照新老课标,市教委基教二处处长李奕表示,新课标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高中课程标准形成更好衔接,有利于老师更为系统地开展教学。以英语学科为例,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张连仲教授说:“老课标培育的孩子对学习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差,主要是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和互动性,新课标的颁布,从各个层面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加强了创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伴随着新教材的使用以及部分实验区外研通点读笔的使用,相信会大幅度提高该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快适应新课标的改革。
第三篇:走进新课标——解读英语新课标之我见
走进新课标——解读英语新课标之我见
摘要:自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一场变革。按新课标的要求制订教学目标和任务并按新课标的精神安排日常的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教师的首要课题。而要更好地贯彻施行新课标的全新理念,英语教师就要透彻地解读新课程标准。本文拟就新课程标准的解读谈一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评价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36-02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然我国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还是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课程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苦楚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个人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就本人通过实践用《新课程标准》指导日常英语教学方面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和体会,在这里和大家共享,希望得到各位教师和专家们的指导和斧正。通读《英语课程标准》,发现它的设计遵循了六个基本理念,这六个理念为新课程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也突出了新课程的特点。
一、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共提
新课标中,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在这种课程理念下,注重人的发展需求、人的情感需求、人的认知过程和特点,关注和承认人的差异,强调对人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各种发展潜力的培养。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放在了课程任务的首位。课程从过去对学科知识的关注转向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新课程的设计通盘考虑小学、初中、高中的衔接问题,力求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根本,将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用英语做某事”具体描述不同级别的语言能力表现;同时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方面的发展目标也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体现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分级目标之间的有机衔接,保证了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以便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多种规格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也是英语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的实施要关注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的智能潜力、不同的兴趣和不同的学习风格。课程实施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炼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提倡启发性、发现式和探究式,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参与活动,主动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讨论和探究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和总结新的知识。教学的模式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而是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思维,积极实践,学习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发展能力,提高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帮助学生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是导演,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标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以知识为重点的终结式的评价方式,建立了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参与程度、学习能力发展和整体语言能力水平的全面评价。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这样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五、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新课标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培养语感、发展语言的交际能力提供条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教学的条件等,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生活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语言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应以人为本,一方面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落实语言知识的教学以构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根基,抓好语言技能的训练以打好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重视情感态度的作用以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应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长短期目标;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活化教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使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魏青,女,青海西宁市第十二中学。
第四篇:小学英语新课标解读心得
小学英语课标解读心得
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育,学生通过听、说、动唱、玩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并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语感。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提高兴趣为主。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你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式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采用听、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使学生从动脑、动口、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活动。如低年级学生可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将其编成儿歌、童谣。课堂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加上教师灵活亲切的身体语言,使得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活跃。培养学生能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语速较慢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三、创设情景
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通过新教材的学习,我们迎接了新理念新考验新挑战。我们只要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课堂实践中。努力落实新课标。就回探出一条用好新教材的新路子
第五篇:解读小学英语新课标
解读小学英语新课标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使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主要桥梁。同时,英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也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养,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奠定基础。每一位教师都追求着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够把握教学的核心,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怎样让自己拥有独特的思想,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我觉得解读小学英语新课标是必须放在首位的。
《课程标准》是曾经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过去,把为教学提供依据放在首位。现在,将教材编写依据提到了首位。可以认为这是依照课程开发、实施的操作顺序排定的。即编写教材在先,开展教学其次,然后才是评估和考试命题。在加大教材编写自由度的同时,降低了《课程标准》作为日常教学依据的作用,以致我们的教研部门,不得不组织老师们研究《课程标准》的细化问题。《教学大纲》为国家标准,是绝大多数师生经过共同努力能够掌握的内容,能够达到的要求,不宜再从中划定“及格”范围。《课程标准》中“具体目标”的实际水平与原《教学大纲》相似,其整体仍然属于一般水平,准确地说属于中等至中等偏上水平。
一、了解标准 让教学有的放矢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首要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学会如何学习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世界多元化国际交流增多增强世界意识),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树立新的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 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突出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教学材料 决策教学环节)
倡导体验途径(感知 体验 实践 参与 合作探究 建构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注重过程评价(提倡过程性评价方式)
开发课程资源(提供贴近学生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时代 网络 音像 报刊等 举课例)
4、课程目标结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技能(听 说 读 写)语言知识(语音 词汇 语法 功能 话题)情感态度(国际视野 祖国意识 合作精神 自信意志 动机兴趣)学习策略(认知策略 调控策略 交际策略 资源策略)文化意识(文化知识 文化理解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5、目标总体描述:一级(三、四年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二级(五、六年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6、具体内容标准:
语言技能(听 说 读 写)
一级 目标描述:
听做 1.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4. 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说唱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英语;
2.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
3.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4.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5.能够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词语;
6. 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20首,说歌谣15~20首;
7.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和短句。
玩演1. 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2.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3.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
读写1.能看图识字;
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4.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视听 1. 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
2.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二级 目标描述:
听1.能在图片、图象、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 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1. 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写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玩演视听1. 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3. 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4.能演唱英文歌曲30 ~40首(含一级要求);5. 能看懂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语言知识
二级 目标描述:
语音 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词汇 1.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2.了解单词是有字母构成的。
语法 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
2. 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
3. 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
4. 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
5.了解英语简单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功能 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 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情感态度
二级 目标描述: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学习策略(基本学习策略)
二级 目标描述:
1. 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 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 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 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5. 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 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 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8. 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9. 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10.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汗词典。
文化意识
二级 目标描述:
1. 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 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 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4. 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
5. 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 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
7.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二、追求方法 让学生学会读写
1、读的方法
(1)字母
(2)单词
(3)意群
(4)句子
2、写的方法
(1)描一描
(2)抄一抄
(3)连一连
(4)练一练
(5)赛一赛
举例略。
三、关注细节 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1、读的细节
(1)教师范读
(2)欣赏语料
(3)情景对白
(4)重视文本
2、写的细节
(1)板书引路
(2)写法指导
(3)评价激励
(4)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