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浅谈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浅谈
广安代市中学李友灿
新课改去年已经在我们四川省全面实施了,这次改革之广之深也是前所未有,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理念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也比较容易进入一些误区。毕竟新课改代表着一次语文教育转型,许多老师难以在短期内适应也属正常现象。但当大多数人在谈论新课改之“新”时,指出实践中的一些误区也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某些误区的产生是由于对新课标的误解而造成的。下面就谈谈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几种误区。
一、对新课标解读不当
新课标语文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
1、编排体系的不同。①新教材建立了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分开编写的体系。过去的高中语文课本,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这套教材,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过去称“昕说训练”)是混合编排的。过去的课本以课文为主,而写作和口语交际仅仅是“单元知识和训练”中的一部分而已,写作和口语交际在过去的课本中既没有地位,又没有科学的体系。课文阅读为了照顾到写作,只好侧重在文体特点、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弥补,教师的教学也侧重在文体特点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文章内容的梳理、写作方法的讲解等方面,而这样做却偏离了阅读的自身,把丰富多彩的阅读课上成了单调呆板、枯燥乏味、公式化模式化的课,使阅读变成了写作的附庸。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各自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却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阅读是理解、吸收读物的信息;写作、口语交际,则是传播信息与交流信息。新教材把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分成两个独立的系统编写,有助于分别按照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的各自规律编排教材的内容,使教材线索清晰,序列完整,便于操作。②破除以文体为中心的编排模式,构建能力。
旧高中教材的阅读和写作,基本上是按照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来编排的。新教材破除了这种编排模式。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章和较浅易的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领悟现代文章的能力和阅读较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丰富文章素养。第二阶段(高二),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丰富文学素养。第三阶段(高
三),学习文化内涵丰富的社会科学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析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文学和文章素养。从而,构建成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高中阶段的阅读能力体系。写作方面,则是紧紧依托单元教学的内容,按照写作的过程,确定具体的内容进行分解训练,比如,第二册,第一个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人世百态”,训练重点是“学习描写”。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都是写人间世相、社会生活的,且在环境、人物等的描写方面各有特色,所以编者根据本单元的内容提炼出这一单元的写作内容为“人世百态”,根据 1
本单元的写作特色提炼出这一单元的写作重点为“学习描写”。其他三个单元的的写作训练也和第一个单元一样,根据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写作特色确定写作内容和写作的侧重点。这样阅读和写作就紧紧地结合起来了,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基础和铺垫,写作是阅读的落实和巩固。二者相辅相成,关系并重。
2、编排内容的不同。
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新教材增选了时代感很强的美文,加重了文言文的分量,扩大了文学作品的比重。与过去教材相比,新课文与老课文的比例,大约各占50%。新教材保留50%的传统课文,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把那些完全符合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又经过了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学效果不错的传统课文保留下来。二是符合教师教学的实际。如果新课文太多,将给教师备课带来很大的困难,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甚至有可能弓l发教学上的混乱。同时,新教材增加了一批富于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的文章作为课文,初步改变了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寡昧的状况,令人耳目一新。新教材的古代文学作品约占40%。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必须多读古代文学作品。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高中生多读古代作品,既可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教材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课文总数的60%以上。高二课文全部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着重培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丰富文学素养。高三课文有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着重培养理解、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文学素养。同时,有关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欣赏常识的短文,穿插在教材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新教材加大文学课文的比例,重视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建设人才,将产生重大的作用。
二、对教材的处理不当。
使用新教材,教师们普遍反映课时紧,课时不够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教材的灵活而高效的处理。可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各个单元的教学重点相当明确。如第一册前三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分别是:揣摩语言,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单元教学时,在要求学生通读本单元所有课文的基础上,以单元教学的重点为突破口,向所有课文进行辐射,比较阅读,弄清异同。这样既省时又高效。单篇课文的处理,也应注意方法和技巧。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课,过去至少要讲四个课时,教学重点有学习思想内容、理清思路、把握写作特点等;而新教材中只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学重点只有一个,即理清思路。新旧教材一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到,新教材的特点是系统性强,教学重点明确,而且每一课只突破一个重点,不要求面面俱到。这就告诉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一定要围绕着重点展开教学,并且有所突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对教学用书的处理不当。
过去教材的教学参考书,比较注重对课文的分析与解说,而不大注重提供研读的思路和备课资料。本来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用的,由于受应试的影晌,实际上却成了对课文分析或解说的“唯一”或“标准”答案。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可以见仁见智,不定一尊,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标准”之后就束缚了教师思维,助长了教师对教参的依赖性,不免失之偏颇。与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吸取了过去教学参考书编写中的经验教训,以新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新教材为依据,重在说明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文的点评和鉴赏指导中,注意吸收语文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研究中已有定评的新成果。从当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注意给教师留有余地,尽量不提供结论性的东西,以利于发挥教师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和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性。
创造性地用好《教师教学用书》。我们一定要明确,新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只是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向导”,而不应该成为束缚教师手脚的“紧箍咒”,也不能直接拿来做讲义或教案。有的学校图书资料比较齐全,有的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及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案,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我们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有的人熟悉现代教学技术,有的人写作功底好,有的人朗读水平高,有的人治学严谨等。我们希望广大教师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特长,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四、对教学观念转变不当。
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发问,让学生多质疑。
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将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教学而言,交往意昧着对话,意味着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不再过分注重“死”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活的知识”的运用,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建立基础。教材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情感教育,熏陶感染学生,使之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四个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体现了国际性与民族性、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人与自然及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转变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更新教学理念的情况下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堂教学的全方位开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强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强调学生不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采
用诸如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以及其他活动等“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构建一个多维的自主空间,激活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充分展示才华。
我在教学舒婷的《致橡树》时,通过分析诗歌的众多意象,同学们很快解读出诗作的主旨:歌颂和倡导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坚贞而崇高的爱情观。
可我不满足这种单一的解读,于是启发他们:同学们,舒婷的《致橡树》意象众多,内涵丰富,情感细腻。大家想想,诗作仅仅表现了一种爱情观吗?你能结合诗中的意象说说你的新见解吗?
同学们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议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真没想到,同学们分析解读得这么到位,让人几多感慨,几多欣喜。由此,我深深感到,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是无穷无尽的,同学们的想象力是无可限量的。关键在于,我们要为他们搭建起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为他们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大好机会,为他们营造自由和谐、能够充分表现自我、彰显自我的氛围。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扎实而深厚的基本功为基础。课堂放不放得开,放开后,能不能够驾驭、掌控,都需要我们有广博的知识积累,有充分而有效的课前准备,需要我们有机智而灵活的课堂应对能力,需要我们有驾轻就熟的组织技巧。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习得的,需要长时间的用心、用功。注重学法指导,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切实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思路,由教师如何教的思路转为学生如何学的思路,把教法的着眼点放在学法指导上。
教师在每一堂课里,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在一堂课里“动”起来,“活”起来,兴奋起来,充满兴趣与热爱;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思维,积极动口动脑动手;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毫无疑问的感觉到自己是互动的主体与学习的中心。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使我们的教学省时省力、事半功倍,而且效果极佳。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研究、比较鉴别、总结归纳,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且有针对性又适合自己学生的好方法。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课堂教学结构,提倡多样化、个性化。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师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第二篇: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及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及策略
作 者:兰秀英 等 级:★★★ 录 入:小灯
审 核:小灯 更新时间:2009-10-10 15:10:34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体现新策略:转变教学重心,发挥学生新作用;改变教学策略,强化自主意识;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供多
样化、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 新课标;新理念;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教学结
构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曾颁布过《高中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时隔半个世纪,新的《语文标准》取代了《语文教学大纲》,又重新出台了。名称的“回归”,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①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②语文教师理性和感性的统一;③师生和文本的互动统一;④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人“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擅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
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的光辉。因此,语文又
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阴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
值观的课程。
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决定着语文教学在于揭示人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价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淘汰,这就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要不被历史的发展所淘汰,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应该有哪些
改变呢?
一、转变教学重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学习兴趣、自主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情境、学习方式等,均属于学生主体的意识和行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该深人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和;和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距离拉近,使之与作者共振共鸣。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语文教学就是要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教师应有民主意识,要善于创设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引导而不是拉拽”,“激发而不是压制”,“促进而不是代替”,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现性和多样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要在教学中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是新一轮课改的主要内容。就语言教学而言,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被动转为主动、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并使他们在多边交往中全面深刻地关照自身的潜在价值,做出颇有前瞻性和广阔性的自我设计。因此,构建
一种新的教学氛围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改变教学策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由于语文教学综合性强,应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当前,对单个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多。应该说这些研究各具特色。有的是从特定的理论(有我国传统的教学法理论,也有从前苏联和西方引进的理论)出发,通过实践性研究使传统的现代化,国外的本土化;有的是从本地本校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成功经验出发,经过提炼、加工、推广,使个性的共性化、经验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统化。虽然有的教学方法还缺乏理论构件,甚至还带有“经验色彩”,但由于是土生土长的,具有一种天然亲和力,比较容易看到效果。也有一些教学法实验研究,既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又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当前对语文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多种发方法巧妙组合。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就要看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了。因此,新课标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教
学策略”。
(一)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的训二,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连接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实现一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阅读,实现独立阅读中的自我感受和感悟。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互相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由于侮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调查等方式去寻求解答。
研究性学习就是个性化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遵循这个理论.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的创造,所以阅读是一种创造活动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在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在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融合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阅读体验有两个特征;一是情感性,即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性,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在对舞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
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发问,让学生多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屑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间,反对那种不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的提问“带着问题读”这个提法本无可非议,因为循序渐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但并不一定每个段落都要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跟工厂‘里的工人生产的零件一个样了还谈什么培养创造人才呢?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使他们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教师只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两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
读分析在文中找答案
(_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只求明了。故要重视学生的自由读书。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语言是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该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夕抓兑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去悟出语言规律,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一反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四)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
法、悟法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作文教学“应该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三、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倡多样化、个性化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师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新《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人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思路。
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究竟对哪一段感兴趣,说不出所以然,而是随口答应,教师应分辨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书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里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书J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思路。有的课以合作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
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重点切人,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学习其他段落。
“披文人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培养语感,加强默读,自悟自得。把感悟语言和体会感情结合起来,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读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它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读的目标、确定读的重点、选择读的方法、评价读的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
商定。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该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字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勿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
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新课标
《高中语文新课标》确立了新的教育理念和开放性育人的目标。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崭新的眼光、豁达的襟怀和气度实施教学,评价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程氛围以释放学生的生命潜能。这必然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具有持续发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读书是提高专业知识和更新技能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只有读书,知识才不会老化;只有读书,才思才不会枯竭。读历史,可以观照我们的现实;读哲学,可以引发我们的睿智;读文学,可以升华我们的情感,内化为深厚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很难想象一个缺少文学素养的语文老师能够把语文课上出滋味、上得精彩。絮絮叨叨的提问,匠气十足的淦释,扼杀着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泯灭着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激情。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整体的人”,这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教育应当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建构人的精神世界。语文课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的阅读和鉴赏目标明确指出:“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叶圣陶也认为“中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健全的公民。”①健全的公民首先要求他们的人格状态、人道情怀、审美情趣合乎当下社会的规范准则。反映当下生活的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民主自由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审美情感,是青少年形成“健全公民”,“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养料之一,在培养国人的现代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文学和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亲密的关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意志的要求。
一、当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材
当代文学走进中学语文教材,是语文教材选材的优良传统。中学语文教材与时代同步发展,吸收了当代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中指出:教材内容要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精神”自然意味着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反映在内容上,就“要树立现代意识,更多地把眼光朝向当前,„„以更鲜明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脉搏,使学生感受到时代精神和新鲜气息。”“语文教材要确立历史名篇和当代作品的比例,以保证让适当数量的时文入选。”②如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日》《江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小说,魏巍、杨朔、刘白羽、吴伯萧、秦牧的散文,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的诗歌,激发着中学语文教学对当代文学的热情。许多新作品问世不久就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如李准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杨朔的《三千里江山》、赵树理的《三里湾》。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的当代文学篇目也有《阿诗玛》《龙须沟》《黎明的河边》等。这些作品曾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革结束,进入新时期,高中语文教材远离了当代文学。笔者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读高中时,使用的是根据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而制订的高中教材,仅有几篇少得可怜的被认为是“经典”的当代作品,而且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峻青的《雄关赋》、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时隔几年,参加工作时发现教材中增加了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舒婷的《致橡树》等诗歌。九十年代末在全国掀起的对语文教学的全面声讨中,有人指出
现行教材“当代的东西太少,不利于学生面向现实及未来的世界,不利于他们兼收并蓄,发展多向思维能力。”①“文学的现代化、启蒙这些80年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像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被拒绝在中学语文教育的门外”。②高中语文教材远离了当代文学,人教社中学语文室副主任温立三分析原因时指出:首先是公认的文学精品有待于时间来检验,这需要一个过程;其次文学佳作不多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80年代以来,小说领域出现了一些先锋作家,诞生了一些有突破的文学力作,但整体上不令人满意。按照教材选文文质兼美的尺度来衡量,真正够格入选教材的作品的确寥寥。③“文质兼美”是制约当代文学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瓶颈”。但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生活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中,又未正式跨入社会的门槛,他们需要了解面临的社会现实,需要寻求理解人生的钥匙。笔者读高中时,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等诗歌,刘心武的《班主任》,贾平凹、王蒙的小说不断在学生中引起反响,三毛、琼瑶、金庸在学生中广泛流传,语文教师视其为洪水猛兽,而难以数计的高中生却沉酒其间,笔者至今
一
记忆犹新。高中教材的选文的确需要考虑到高中生的生活经验、阅读兴趣、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语文教材选文的落后性和高中生阅读“当下性”的矛盾,使语文课成了学生讨厌的一门课,以至于引来对语文“误尽苍生”的声讨。新世纪初,国家教育部门编定了新的语文教材,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教材书选文要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成了文学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标准。“时代性应该是当代性,也就是说不能脱离当前的时代。”④经典性和当代性是教材选文的一对矛盾,经典作品是历史的,而不是当代的,它必然与当代青少年的经验兴趣产生‘一定的距离。孙绍振在分析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经典性时指出:“经典的命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的价值,二是当代的价值。当这两种价值统一,至少没有直接冲突的时候,经典在当代课本中就能继续保持权威和典范的地位,一旦发生了冲突,经典就可能失落其典范的权威,不断经受着当代价值观念的苛刻的检验。这就是经典的命运。”①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占有重要地位的被称为“经典”的作品,由于和当今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审美价值、道德规范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不能适应当代价值观念的苛刻检验,遂逐步的淡出了中学语文教材。反映新时代生活的当代作品不断地走进中学语文教材。现在使用的人教社2000年编定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新时期的优秀作品有:余秋雨的《道士塔》、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汪憎棋的《胡同文化》、高晓声的《陈灸生上城》、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韩东的《山民》等作品,这些作品飘逸着文学的馨香、时代的气息,深受师生的好评。但同其他国家的母语教学相比“我国语文教材紧扣时代实际生活的功夫还下得不够深”。②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需要大量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为弥补数量上的缺憾,与高中语文教材配套使用的供学生课外阅读的《语文读本》中选入了大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文学,单从高中一年级上册使用的读本中就可以看到:食指、穆旦、梁小斌的诗,季羡林、张抗抗、余秋雨的散文都进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根据新课程标准编订的目前在九省(区)实验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更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的阅读需要,增选了如先锋作家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等优秀作品。2005
年秋高二使用的读本中也增添了阿城的《棋王》、金庸的《天龙八部》节选文。这都说明了我们的教材正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当代文学与高中语文教材同步发展,其优秀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适应教学发展的永恒趋势。
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学审美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张志公先生认为文学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修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思维的能力。”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目的的态度,在第六条目标中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根本的要求。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家赋予作品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可以拓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情感熏陶中体验并提高人生境界,从而形成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的过程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构成过程。钱理群也认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而不是压抑扭曲学生的个性,是人文精神的一个核心”。②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任务大多可以通过文学教育来完成,然而新时期的语文教育,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语文教育在二十多年的恶性循环中越来越深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语文教学为考试而进行,高考指挥棒把教师、学生圈在一堆又一堆的复习资料中打转转,各种挖空心思刁难学生的试题把学生整得晕头转向。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被肢解得惨不忍睹,作品分析如同嚼蜡、索然无味。高中三年的时间从一入高中开始就带上了高考的“紧骨咒”,美好的语文课堂成了学生最没精神的课堂。由于学生无法大量阅读文学名著,接受的人文知识就非常有限,语文能力也无法提高,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如果把当代文学引入文学教育的天地,当代文学的开放性、流动性、争议性、不断的创造性,将会拓宽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代文学在文学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的意识的强化,使文学回归“人性、人道主义”,是当代文学走向新时期的时代性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是人学”不再是一种理论,而是作为文学的现实而存在。“从对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的呼唤,到改革开放人的潜能的发挥,人的价值的肯定;从婚姻爱情领域、人性问题的反思到生命意识的觉醒,人道主义精神逐步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着、深入着”。③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时段的文学没有“人性”“人道”,不尊重“个人”的发展,只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而形成的诸多文学观念中“人”变成了“大写的人”,变成了失去“我”的人。高中语文课本中曾选用过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具体而独特的人情、人性是不见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均简化为人与政治的关系,即‘一颗红心向太阳,满腔热血去战斗’的单纯人性与政治人形象。生活浅表层直观的概述代替了生活真正本质的揭示。”“人性变成了理性的化身,政治的象征”。①学生从这些作品中学到的是矫揉造作、是虚伪、是空话,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代
文学发展到新时期,但从选入教材中的作品来看,如舒婷的《致橡树》、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强调了人的独立、人的个性发展。把文学教育铺展到新时代的当代文学,将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于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钱理群教授认为:“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的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②所谓的“唤起”在他看来其实就是启蒙。文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积淀,更是要为学生与社会,提供现实文化教育建设中的批判与创造的精神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要承担思想启蒙的责任。③有人认为文学教育是启蒙的最好的手段,而进行启蒙所用的教材,首选当代文学经典。这话固然偏颇,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当代文学是当代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是一个时代的人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造成变形的镜子。教师和中学生阅读当代文学,能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参照现实生活,探索生命的价值、反思人生的意义,决定行为的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在新时期回归以来,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从文化寻根到先锋探索,从通俗文学流行到现实主义回归,无不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它启示着人对信仰、生命、价值等多方面的思考,熏陶着人的精神的成长,夯实着人的精神的底子。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根据新大纲精神选录的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和体裁、风格多样的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新时期文学作品,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高中教材中的当代小说《陈灸生上城》《十八岁出门远行》。传统意义上的“典型人物”“情节”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受到质疑,“象征”、“意识流”、“变形”和“寓言”
等手法和技巧,在丰富小说表现力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对当代小说避重就轻、避繁就简,常以课后练习或练习的简单变形为本,设计几个问题,根据教参稍作小结。更有甚者束手无策,只是列出阅读清单,至于过程结果不加督促、不加过问,从而造成了教学内容的严重缺陷。还有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散文,几十年来一直固守“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之说。新时期的散文实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在叙述方式上,许多作家已不拘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模式,而更多采用不规则的自由抒写。在结构上,己完全打破了“三大块”的模式,有意冲破‘起承转合’‘首尾照应’的规则。不再以“形散神不散”来结构作品,而随情绪、心灵流进行各种形态的自由创造”。①面对从个人经验出发,引入关于文化和人生哲理思考的余秋中广泛汲取精神养料拓宽文化视野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中国当代文学在短暂的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优秀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一直到《人到中年》、《人生》、《平凡的世界》、《活着》、《我与地坛》、《九月寓言》等等,这些作品感动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回忆自己的读书时代时说:《红岩》、《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草原烽火》、《苦菜花》、《红旗飘飘》等等作品曾经是那样地激动了我的一颗少年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这些书所浸透的阶级意识、政治信仰、思想观点等等,可能会渐渐在我心中蒸发,但通过文学形象所传递并最终过滤结晶的精神内核—正义、理想、气节、忠诚、刚毅、激情„„雨的《道士塔》、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如果仍然固守“形散神不散”,不管你讲解得多么的细致,学生仍然会理解不了文章的内在含义。则溶入了我的血液,化作了我一生坚贞的信念,这种信念,使我将我的教育视为我社会理论的途径。①当代文学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精神,也能够让语文教师摆脱精神的平庸。一位语文都谈到读书对自己的影响时说:“《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带给我的冲击最大··一浑身上下全是白色,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的朴素、孤单的林道静竟成为我脑海中最美的女性形象,至今还在影响着我的审美标准。我还看《暴风骤雨》、《红岩》、《林海雪原》、《山乡巨变》,后来又有《欧阳海之歌》、《雷锋的故事》、《草原小姐妹》,再后有知青题材的小说《今夜有暴风雨》、《磋陀岁月》等等。„„在这个物欲膨胀消解英雄的时代,这些东西拿出来常会遭遇尴尬。但人是需要精神的,英雄主义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我常想,为我们坚持的理想遭受尴尬吃点苦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我们活着要坚守一份浪漫理想,人生真正的浪漫都是和苦难、误解连在一起的„„”②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当代文学优秀作品也可影响着人的心灵的发展。许多教师在调查问卷中,列举深受感动的书中提到《平凡的世界》,他们说:“路遥在平凡中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忽视的东西,有一种感人至深的震撼。在平凡中告诉我们的却是不平凡。”“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主人公在艰苦环境中奋斗不息的精神,它常常在我遇到困难时给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克服它并勇敢地走下去。”“刚参加工作,前所未有的体验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于是颓废消沉思想弥漫在我的脑际,就在这个时候,《平凡的世界》及时地出现了。我旁观着孙少平他们的奋斗,感受着自己的懦弱,我比他们拥有更多,可我为什么抱怨也更多呢?我拥有更好的奋斗条件,可我为什么要退却呢?我感慨万千,于是决定我要重新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当代文学是高中语文课程取之不竭的源泉。在语文课堂上,李镇西引导他的学生“与余秋雨一起在《文化苦旅》的跋涉中捡拾、擦磨着文明的碎片,与傅雷一起思考着‘艺术和人生’。”⑤甚至让梁晓声、张承志、郡烈山、王小波等富于思考的作家“走”进课堂,他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读“王蒙的《青春万岁》、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毕淑敏的《送你一条红地毯》、杨东平的《城市季风》、郁秀的《花季·雨季》以 及舒婷、汪国真的诗歌”。这些都让他和他的学生“沐浴着青春的阳光和时代的雨露,”学生从中读到了自己,也听到了中国前进的足音。师生之间共同的感动,以及平等而充满活力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对待,使他也从中找回了自己年轻的心。①
。我们在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同时,也不能忽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加强对语言的教育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中国语言而言,如果说古代文学比较多地体现了汉语的民族化,那么现当代文学则较多地显露汉语的现代化,就以学生当下的读物来看,从上世纪80年代龙新华的《柳眉儿落了》到当下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无不体现着中学生书面语言的某些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范例,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起着良好的促进作
【]l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1月。
[4]王又平:《文学转折时期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大出版社,加01年12月。
[51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判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
[6]杨四平:《20世纪中国新诗主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7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n月。
【8]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5月。
[9」吴炫:《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5月。
【10]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2月。
【川钱理群:《名著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
〔12』王丽主编:《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月。
「13]江明主编:《问题与对策
.—也谈中国语文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n月。【141《语文学习》编辑部编,《教学争鸣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1习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n月。
【16〕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加04年3月。
【1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18』王尧:《乡关何处—?0世纪中国散文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年6月。
【191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0]潘庆玉:《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施》,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1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高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221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23]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241王又平:《中国当代文学及其研究的转型对中学语文的挑战》,2003级教育硕士讲义。
[2习牛运清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精神》,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n月。
第四篇:“新课标”解读
“新课标”解读
湘西州民族中学
瞿宏富
一、背景
1.对数学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认识
(1)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①数学思想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数学思想应包括两个部分:论证的思想和公理化的思想。论证的思想是逻辑地论证,不是一般地归纳,对于一般地归纳出来而没有加以证明的结论只能作为猜想。
公理化思想是对一些在实践中或理论中得到的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找出一些不证自明的前提(公理),从这些前提出发,进行逻辑地论证,形成严密的体系。
论证的思想和公理化的思想是数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②数学是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③纯粹数学的重要作用。恩格斯十分精辟地说过:正因为数学可以暂时脱离物质形式而进行研究,所以它在这里提出,却可以在另外的地方应用,这是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2)教育上的启示
①向被教育者提供参与社会生活与建设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重要的,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从数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认识到: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包括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证明的思路和计算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而且在有了结论以后,还应该理解结论的作用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包括上述几个方面,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理解“来龙去脉”,要学会分析想法,只有既会熟练的计算和逻辑推理,又能理解“来龙去脉”和分析思考的脉络,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才能使学生在需要应用所学的数学时能够比较自如地应用它。
学生还应知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生活、生产是密切联系的,了解数学应用及其应用的可能性,逐渐形成应用意识。由于大多数学生将来并不会从事纯粹数学的研究,而将投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中,他们应该认识到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即使是将来搞纯粹数学研究的学生,知道这一点也是有好处的,特别是随着现代数学应用的日益广泛及数学技术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者使他们受到这方面的初步训练;这在几乎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中都比以往更加重要和迫切。因此数学课程应该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当然为了培养应用意识,必须使学生学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知识和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否则强调应用意识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②向被教育者提供必要的智能训练和思维工具,提高思维水平。③向被教育者展示数学对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其认识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④向被教育者提供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历史证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推进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数 1 学教育要培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做相当数量的习题,包括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坚决排除偏题、怪题,并且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思考过程,对于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数学是必要的。
数学界有一个相当普遍的共识: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是“做数学”。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就是在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多做习题(这是必要的),包括独立地做一些较难而有启发性的习题。因为习题只给了条件和结论,甚至只给了条件和问题,那么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较难的习题经常需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思索,这种再创造过程自然可以培养创造能力;而一段时间的反复思索则可以锻炼学生的坚持性,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当然,数学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数学教育应努力全面体现数学的价值,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2.社会对数学的需求
(1)数学素养是一种基本的文化素养(2)普通大众在生活、工作中需要数学(3)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数学(4)人的终身教育和发展离不开数学
3.数学课程发展的国际比较 4.对我国数学课程发展的认识
(1)我国数学课程的优点:
数学课程内容比较系统、重视数学理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常规计算等技能比较熟练。
(2)我国数学课程的不足与问题。
①课程的单一性。
②忽视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
③忽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过分形式化的倾向。④教研活动缺乏活力。
二、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1.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10项基本理念)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
反思以往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过于把数学学习等同于数学解题。数学解题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把解题看做数学学习的唯一方式。首先,问题从哪里来?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 2 要组成部分,更是数学创新的出发点,其次,数学问题的求解不能只归纳为程式的套用。程式从哪里来?需要探索,从实践中包括从错误中进行自主的思考。再有,依靠记忆公式、题型、结论、规则解题也是不够的,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思考,自主地开拓和发展。(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育学的有关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活动经验和知识积累,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是不同的,数学课程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全面的数学能力。为此,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不仅是行为上的参与,更要有思维上的参与,通过个体积极思考,与别人讨论疑难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等方式,激活思维;通过促进学生在心理活动、变化中的同化和顺应,深化思维,不断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算法、向量等)(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2.课程目标
(1)总体分析与认识
高中数学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个总目标与国内外的数学总目标相比,有新的发展和进步。
总目标明确了数学教育进展的方向,即:“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课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求、处理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增加了算法、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框图等新的内容,对原有内容作了若干删减,在处理方法、要求和侧重点上也有较大的变化,强调数学课程的数学价值和教育价值,突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要,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明确提出了六条具体目标。
这六条具体目标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知识与技能;第二个层次是过程与方法,具体体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把握方法、形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意识,比如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第三个层次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种对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这六条目标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融合,是一个整体,体现了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因为方法的把握、能力的形成必须以知识作为载体,以技能作为基础,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又依赖于方法的把握和具备的各种能力;在发展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意识,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认识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教育价值,崇尚理性精神,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课标》的基本理念。(2)具体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①以发展的观点认识“双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课程目标对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
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强调了双基的形成过程。明确提出了要了解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应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希望通过数学知识、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的本质,在反复对数学本质 3 的认识过程中,提高个体的数学素养。这就不仅要关注知识本身,而且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即背景的来龙去脉。在展现数学的发生、发展中才能感受数学的价值。
②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是课程目标对数学能力的基本要求。
③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以及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是《课标》对数学能力的进一步要求。
表达和交流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发展这一能力,例如:让学生尝试着提出问题;让学生陈述某个定理结论的发现过程或证明过程;作一个读书报告;写一篇小论文;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各组对某个问题展开辩论。
“提出问题”是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的学生会做题,会做现成的题,但是不会提问题,《课标》在内容中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作为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活动,渗透或安排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正是呼应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是希望强调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例如:可以改变命题的条件或结论,或是对结论的推广;可以在不同的维度进行类比,如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之间的类比;从一维到多维的推广;也可以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活动等。
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想得非常仔细,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一面。由于教师教得很细,学生就养成了过于依赖教师的习惯,他自己就不知道怎样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所学内容搞清楚,并自己思考,自己去归纳,更不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这就很难认识和理解数学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斩能力比数学能力本身更为重要。
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让学生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⑤在数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a)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心则是我们完成任何事情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信会产生力量。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是主体性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b)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在学生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不轻易放弃对问题的解决,鼓励他们坚持下去,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钻研的习惯,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进而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c)开阔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d)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对他人的、书本上的甚至权威的观点合理地提出疑问,甚至是批判性的意见,当学生对同伴、教师、教材等的结论、思路、方法有疑问时,应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疑问寻找证据,以否定、修正或证实他人的结论作为思考研究目标。当事实证明学生的怀疑被否定时,应指导他们理性地放弃怀疑,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但对他们的敢于质疑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课程框架与内容 1.课程框架设计思路及其说明 2.必修部分
3.选修系列
1、系列2 4.选修系列
3、系列4 5.数学探究、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
四、课程的实施
1.教学的理念与实施
(1)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在教学论中,对“教学”的一般界定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相长。相应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个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①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包括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进行在教师引导下的“数学化”过程、“再创造”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把客观的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认知结构中的成分。我们要通过创设反映数学事实的恰当情境,通过逻辑或证实的方法,通过对话与多种方式的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设计者、组织者,而且是学生的合作者。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启发指导,在情感上给予鼓励和充分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②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发展。而新课程的实施又必将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我们既要努力促进学生装的发展,为学生装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和教育修养,发展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并且具有独特个性的优秀教师。
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以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并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有意识地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悟数学的思考方式;要通过数学推理过程培养学生说理、批判、置疑,求真求实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在解决挑战性大的问题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我们的学生装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即使有很多人会忘记具体的数学内容,但是数学留给他们的思考方式、精神和态度、意识和观念,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③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如何认识数学?如何看待学生?
对数学的界定有很多,很难给出一个形式化的定义和大家认同的答案,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是想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力求对数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数学是科学,是语言,是工具,数学也是基础的,有广泛应用的科学,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
数学有两个侧面——数学内容的形式性和数学发现的经验性。数学的基本要素——逻辑与直觉、分析和构造、一般性和个别性。数学是一门动态的、发展的科学。
如何看待学生?那就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发展。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 5 的人,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其发展的潜力,我们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态度的变化、学习数学的信心、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认识的发展水平等。
○教师要实现从较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
有效的教学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力,帮助学生构建和发展认识结构,使学生学会该如何学习,为当前的学习、今后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设计和组织好课堂教学,就是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和组织,要使它能给学生提供最大的思考空间。例如,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名副其实的交流,鼓励讨论和各种观点之间的真诚交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是发展思维的最好途径。在讨论和交流中,教师就要扮演包括顾问、辩论会主席、对话人等方面的角色。
教师要在了解和把握学生认知基础、对数学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的恰当时刻提出有意义的、击中要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再比较各种方法,讨论它们的优缺点。在这种主动的、富有生气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当“模特儿”的角色既有从正面给出的示范,同时也要有充当反面角色的部分,反面角色带来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往往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欣赏者,评判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具有面对挑战时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学生取得成绩或有进步时,欣赏他的成果,并激励他要有不断进取的目标和精神。
○教师要实现从较为单一的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实施者、建设者、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多重角色的转变。
过去我们在讲概念的时候,往往是举个例子,进行“一次性归纳”,或者直接把概念摆出来,然后就开始拿一些例题来演练,再就是布置作业,复习巩固。现在这么做就不够了,你必须针对你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反映数学内容的情境,这就需要有对数学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更多地观察现实世界中与数学有关的事实,需要不断地积累,需要更多地研究和创造。
(2)如何把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①体现选择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
②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教学中要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③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价值和数学教育价值的整体认识。④注重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⑤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⑥改善和丰富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把握新增内容的教学。如算法是新增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定位就是:结合具体实例,感受、学习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习和体验算法的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言;并将算法的思想方法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有关内容中,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问题(如求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用二分法或切线法求方程根的近似值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等过程组织教学。着重强调使学生体会算法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来学习数学。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把自己知道的最多、最好、最生动的东西教给学生,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 6 参与,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不给什么;先给什么,后给什么;以什么样的形式能给他带来最大的思考空间;在什么时候提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借助几何直观提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使学生认识几何直观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
几何直观能启迪思路、帮助理解。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来学习和理解数学。例如,在函数学习中,有些对象的函数关系只能用图象来表示,如人的心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心电图,某地在一天内的气候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又如在导数学习中,我们可以借助图形,体会和理解导数在研究函数的变化(是增还是减、增减的范围、增减的快慢等)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认识和理解为什么由导数的符号可以判断函数是增是减,为什么由导数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函数变化得急剧还是缓慢。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几何直观可能带来认识上的片面性,不能用几何直观来代替证明。
○处理好形式化表达与提示数学本质的关系。
还是以“导数及其应用”为例,这部分内容的处理,《课标》中有全新的变化:不讲极限,直接学习导数概念及其应用。我们会对这样的处理不适应、不理解——不讲极限怎么讲导数?导数是特殊的极限。《课标》说明了这样做的原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导数的本质,懂得为什么用导数去研究函数的性质更一般、更有效,体验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种让学生在经历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认识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因对形式化极限概念理解困难,影响对导数概念本身的理解。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和学的方式。
⑦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2.评价的理念与实施
(1)评价的理念
(2)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①注重学生对数学价值认识的提升过程
②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优良学习品质的形成过程 ③注重学生思考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养成过程
④注重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和同伴交流、合作的过程 ⑤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反思与改进的过程(3)正确评价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①对数学基础知识理解的评价 ②对基本技能掌握的评价(4)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①对发现问题和通过抽象概括提出问题能力的评价 ②对有效收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③对表达与交流能力的评价(5)评价的开放性与多元化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②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化 ③评价标准的开放性
④评价结果呈现的多样化。
2007年8月6日
第五篇:新课标解读
创精品学校
建幸福校园
从“仰视”到“平视”的蜕变 ——浅谈《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
这次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科的读书汇报,与领导和学校教师的经验交流等活动,收获很大。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让我在思想观念上也有了一定的转变。通过学习,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次读书活动的一些收获。
一、从理论上提升了自己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认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后,我认识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靠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公民,它不仅就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还有我们每个公民的道德素质等,这些方面的事件折射出我们教师责任之重大。民族的希望在于孩子,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我身边的同事们认识到开设《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重要性。
2.提升教学水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教学设计要考虑的几个要素:如设计的意图,资源的开发等,学生、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中的资源,儿童家庭和社区中的资源,自然界中的资源等都能为本课程提供资源。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在优化课堂结构,还有活动设计与实施等应注意的问题及怎样去做,都给予了我们一定的指导。品德与社会课不光要上,还要有课堂实效,孩子的成长需要“感动”,有效教育的支点是
创精品学校
建幸福校园
艺术创新最难的是打动人的心灵;学术创新最难的是启迪人的思想;教育创新最难的是改变人的一生。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我们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二、在实践中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关心你,爱护他”学习单元,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四月初我在参与式培训中讲授了《生活中的各行各业》。这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每日的衣、食、住、行需要的生活用品是怎样来到我们生活中的。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教学要求,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创精品学校
建幸福校园
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各行业,并对各行业调查。使其了解各行业的种类,并把它们分类。运用学生每天面对教师的职业吸引学生走进各行业的话题,学生汇报家长及其身边的人的职业,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主题。紧接着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初步了解家庭成员及周围人所从事的职业。愉快的采访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交流、记录、归纳能力。通过采访使学生了解各行业的种类,并向学生介绍课外知识:我国现有行业的种类。学生汇报采访记录并让学生自己分类,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观察生活小组讨论:从课桌的生产说起,讨论一张课桌的生产过程与那些行业有关系。让孩子们明白各行各业的重要性。通过身边同学周围人们对他们职业的对话,引导学生知道不管是什么行业,只要是正当的,都是社会上必不可少的,都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我们要尊重他们。让孩子们反思思考: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一团糟。体会劳动者是辛苦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行业。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总结出要尊重、感谢他们。我们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要。通过小组合作议一议 :“有人认为,当科学家、工程师就光荣,当服务员、清洁工就低贱,你是怎么认为的?”把教学目的的两个重点设计成两个讨论题,而且这些讨论都来自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作用,尊重学生主体,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深入到学生的小组中进行辅导,又可以照顾到后进生,也可面向全体,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把课标的知识点理解得很透彻,又让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畅谈理想: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都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引导学生想成为哪一个行业的状元。畅谈理想,并向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让孩子们做到知行统一。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期与下期中都有对家庭生活关注的
创精品学校
建幸福校园
内容,上期的要求是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下期则侧重于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参与和对父母家人爱的表达。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强意志、情感、动机等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外显的直观活动,更要注意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达到课标要求。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格局不会改变,变化的是目标与过程的与时俱进。教材的编写思路更拓宽了,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了。留给我们教师与学生思考的空间也更大了。它真正地完成了从让人“仰视”到“平视”的蜕变。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注意自身角色转变,让自己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教育者变为研究者,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与新版课标一路同行!谢谢大家!
王红慧 2013年9月10日
创精品学校
建幸福校园
小学品德与社会读书汇报
实验小学 王红慧 2013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