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 max 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2 20:0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ds max 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ds max 教学大纲》。

第一篇:3ds max 教学大纲

3ds max 教学大纲

3ds max简介:提起计算机三维动画设计,无疑会让人联想到Autodesk公司和其开发的3ds max设计软件。由于该软件完善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三维制作的各行各业。其中包括工业建模.影视制作.广告设计.艺术创作.家居设计等.在3ds max的界面中。我们可以完成包括建模.材质编辑.动画设置.渲染等几乎全部的工作,并且操作界面直观简洁。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使得3ds max成为广大家居设计人员最好的朋友也是家居设计最佳的应用软件。

第一部分:3DS MAX的安装及操作界面介绍

1、安装序列号:666-12345678。

2、操作界面的布局(标题栏、菜单栏、主工具栏、视图区、时间滑块、轨迹栏、坐标显示窗口、状态栏、动画设置区、视图控制区、反应堆工具栏、命令面板、扩展栏)。

第二部分:菜单栏中的基础选项和设置介绍

1、文件菜单:(新建、文件打开、打开最近、重置、保存、另存为、合并、导入、归档、摘要信息)。

2、组菜单:(成组,解组)。

3、自定义菜单:(自定义用户界面、加载自定义UI方案、显示UI、还原为启动布局、自定义UI与默认设置切换器、单位设置、首选项)。

第三部分:主工具栏中常用工具使用方法介绍

1、撤销、重做。

2、选择对象:(系统划分选择类别)可使物体处于选中状态、可编辑、不可移动物体位置)。

3、按名称选择工具:(依据物体名称快速选中一个或多个物体,可系统划分选择类别)。在场景中模型、灯光、摄影机较多时,不易选择需要的对象,此选项可快速选中对象提高制作效率。

4、选择区域工具的切换:提供多种选择区域的切换,以多种选区类型选择对象,方便选择对象。

5、窗口/交叉工具:非启用状态为“交叉”模式,选择对象时,跟选区相交该对象即被选中。启用状态下为“窗口”模式,选择对象时,只有在选区内的对象才会被选中。

6、选择并移动工具:对象被选中后会出现移动图标,可限制轴向移动对象,也可以对选中对象任意方向移动。

7、选择并旋转工具:对象被选中后会出现旋转图标,可限制轴向旋转,也可以对选中对象任意方向旋转(旋转时会附带旋转角度,方便我们做精确角度的旋转)。

8、选择并均匀缩放工具:对象被选中后会出现缩放图标,可限制轴向缩放对象,也可以等比缩放选中对象。(缩放后进入修改面板,显示的模型基本参数信息为错误信息)。

9、中心点切换工具:可更改物体的中心点,也可以以其它三维物体的中心点作 为自己的中心点。(使用阵列工具时,需要切换中心点位置)。

10、捕捉开关:分为(3D、2.5D、2D)三种捕捉类型,2.5D捕捉应用率较高。左键启用捕捉,右键进入设置面板可以设置相应的捕捉类型。

11、角度捕捉切换:左键启用捕捉、右键进入设置面板可以设置相应的捕捉角度。

12、镜像:可指定镜像轴镜像选中的对象,镜像分为不克隆镜像、镜像并复制、实例镜像和参考镜像几种镜像类型。(镜像并复制使用机率较高,镜像面板内也可以设置镜像复制出的图形以原镜像图形位置的偏移距离)。

13、对齐工具:可使被选中对象按照目标对象所在位置进行对齐操作,可指定轴向对齐对象。

第四部分:坐标显示窗口与状态栏

1、坐标显示窗口:用来显示三维对象的精确坐标位置。

点击选择“绝对模式变换输入”项,图标会更改为“偏移模式变换输入”状态,所有坐标会全部归零,通过输入数值使物体在当前位置按照需要的方向精确偏移。

点击选择“选择锁定切换”项,会锁定当前选择的对象(启用后将不能选择其他物体)。

2、状态栏:显示当前的操作状态。(显示 选择对象的数量、提示操作的进程)。

第五部分:视图控制区工具的使用方法

1、缩放工具:用于缩小或放大当前操作视口(滚动鼠标滑轮)。

2、缩放所有视图:用于以相同比例同时缩小或放大四个视口。

3、最大化显示:选择此项,针对当前操作视图,以最大化方式显示视图中绘制的全部图形。

4、所有视图最大化显示:选择此项,所有视图都以最大化方式显示视图中绘制的全部图形。

5、缩放区域:选择此项,针对当前操作视图,以选区选中的范围为中心放大视图。

6、平移视图:用于平移视图,可任意移动(按住鼠标滑轮)。

7、弧形旋转:一般作用于透视视图(多角度旋转以便细致观察模型结构)。

8、最大化视口切换:可以针对当前操作视口,把默认的四个视图显示模式更改为单视图最大化显示模式(用于细致调节和观察)。

第六部分:命令面板

 几何体

方便我们快速精确的创建简单的三维对象。一级命令面板选择“创建”,二级命令里选择几何体。扩展栏上方可以切换二级命令的类型。

1、标准基本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圆环、茶壶、圆锥体、几何球体、管状体、四棱锥、平面)。

2、扩展基本体:(异面体、切角长方体、油罐、纺锤、球棱柱、环形波、软管、环形结、切角圆柱体、胶囊、L-Ext、C-Ext、棱柱)。

切角指物体的边角为斜角造型或圆角造型,这样的造型较为光滑柔和,是建筑效果图中常用的造型。

3、复合对象:方便我们快速的创建复杂的三维对象。一级命令面板选择“创建”,二级命令里选择几何体。(!)扩展栏上方可以切换二级命令的类型。

(变形、一致、水滴网格、布尔、放佯、散布、连接、图形合并、地形、网格化)其中布尔、放佯、连接、图形合并、地形使用率较高。

布尔:共有三种运算模式(并集运算、交集运算和差集运算),布尔运算不能连续多次使用,需要按Esc键退出,才能再次使用(分段越高,布尔运算的成功率越高)。

4、门:(枢轴门、折叠门、推拉门)。

5、窗:(遮蓬式窗、固定窗、伸出式窗、平开窗、旋开窗、推拉窗)。

6、AEC扩展:(植物、栏杆、墙)。

7、楼梯:(L型楼梯、直线楼梯、U型楼梯、螺旋楼梯)。图形

方便我们快速创建二维图形。一级命令面板选择“创建”,二级命令里选择“图形”。

图形中的“样条线”扩展栏:(线、圆、弧、多边形、文本、截面、矩形、椭圆、圆环、星形、螺旋线)。线的操作特性:(按住Shift键可限制线条沿水平或垂直方向进行绘制,绘制完成后进入一级命令中的修改并选择顶点层级,绘制过程中的各个添加点可显示。断开的点可融合可焊接。绘制的线可捕捉闭合)。四种角点样式的切换,可 以点为中心,控制点两侧线条的方向与弧度大小。

放佯:选择放佯的基本体通过拾取被放佯物体,完成放佯。放佯可以建立在线与线、线与闭合图形和闭合图形与闭合图形之间。通过输入路径百分比参数来决定被放佯图形占放佯基本体的大小范围。

车削修改器命令:通过“线”绘制物体的截面线条,完成三维模型的创建。车削后的图形需360°焊接内核可以使表面平滑。添加补洞修改器命令使漏洞补全。如要制作有内壁厚度的模型可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删除面并添加壳修改器命令。

灯光 标准:(目标聚光灯、目标平行光、泛光灯、区域泛光灯、自由聚光灯、自由平行光、天光、区域聚光灯)。光度学:(目标点光源、目标线光源、目标面光源、IES太阳光、自由点光源、自由线光源、自由面光源、IES天光)。摄影机 标准:(目标摄影机、自由摄影机)。辅助对象 标准:(虚拟对象、代理、栅格、卷尺、指南针、群组、露出变换、点、量角器)。第七部分:实例制作

1、桌子建模:

以现实中桌子造型为参照,按尺寸比例创建模型。

主要应用工具及选项:选择并旋转、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面层级、切片平面、快速切片、挤出、偏移模式变换输入。

2、枕头的两种制作方法

(1)应用“线”绘制图形制作枕头。主要应用工具及选项:复制、选择并均匀缩放、点层级、附加、2.5D捕捉、创建线、平滑点、曲面、翻转、壳、网格平滑、组。(2)应用动力学工具,充气制作枕头。主要应用工具及选项:分段、reactor Cloth、Complex Force Model、Create Cloth Collection、工具、reactor、Preview Animation、Preview in Window、充气 开/关 切换键(P)、Max、Update max、Simulation、Reset。

3、沙发的制作方法:

以现实中沙发造型为参照,按尺寸比例创建沙发模型。主要应用工具及选项:切角长方体、分段、FFD2X2X2、FFD3X3X3、FFD4X4X4、FFD长方体、FFD圆柱体、控制点、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边层级、切割、2.5D捕捉、倒角、挤出、网格平滑。

4、创建阁楼:

以现实中阁楼造型为参照,按尺寸比例创建沙发模型。

主要应用工具及选项:长方体、偏移模式变换输入、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面层级、切片平面、点层级、边层级、选择并移动、背面消隐、实例复制、挤出、插入、倒角、选择并旋转。

5、放佯的高级应用(缩放变形创建汽水瓶): 应用键盘输入,可以精确创建汽水瓶模型。

主要应用工具及选项:键盘输入、放佯、LOFT—图形、选择并旋转、选择并移动、缩放变形。

6、泛光灯的添加位置和泛光灯转换为体积光的操作方法:

(1)泛光灯的基本参数:阴影类型、灯光强度、灯光颜色、衰减。

(2)体积光:由泛光灯转换而成,通常用来表现室外效果图的路灯光源部分。主要应用工具及选项:远距衰减、大气和效果、渲染预览、雾颜色。7、3D中的文本文字及常用修改器命令的使用方法:

(1)文本文字:位于一级命令“创建”中的二级命令“图形”中,可以直接在文本内输入要录入的文字并设置文字的大小、字间距、行距和字体类型。(设置好后左键单击要添加文字的视图)。

(2)常用修改器命令:波浪、挤压、拉伸、涟漪、倾斜、球形化、融化、柔体、松弛、推力、弯曲、噪波、锥化。

8、目标聚光灯和目标点光源的使用方法:

(1)目标聚光灯:可以用来模拟太阳光和射灯进行照明。

基本参数:阴影类型、灯光强度、灯光颜色、衰减、反光化、聚光区/光束、衰减区/区域、投影贴图、阴影贴图。(2)光度学中的“目标点光源”:通常用来表现射灯照明。创建方法和目标聚光灯相同,分布类型更改为“Web”,在“Web文件”中可以添加光域网文件指定照明类型,通过调整“强度”来控制点光源照明的强度和照明范围。9、3D中的门、窗、楼梯、AEC扩展等模型:

(1)门、窗、楼梯:在3D建模中,操作系统提供了样式各异的门、窗、楼梯的模型,可供我们直接调用而且内部参数设置简单;提高了我们建模和制作的效率。

(2)AEC扩展(植物、栏杆、墙):方便直接调用,提高制作效率。

10、应用修剪命令制作花窗、应用横截面来创建模型:

(1)花窗的制作方法:图形与图形相交状态下即可修剪。

主要应用工具及选项:转换为可编辑样条线、样条线层级、修剪、轮廓、挤出。(2)横截面建模:可以方便制作特殊形状结构的模型。

主要应用工具及选项:图形、转换为可编辑样条线、点层级、连接、优化、选择并均匀缩放、横截面、样条线层级、显示最终结果开/关。第八部分:材质的编辑与添加  材质编辑常识:

(1)示例窗口中材质球数量的设置方法、同步材质和同名材质。(2)常用工具按钮

1、垂直工具栏:(样本类型、背光、背景、按材质进行选择、材质/贴图导航器)

2、水平工具栏:(取材质、材质特效通道、显示最终结果、去父级材质、去同级材质、从物体获取材质、材质名称框、标准(材质类型)。 标准材质基本参数设置(1)阴影方式:

BLinn:3D默认的阴影方式。产生柔和的,均匀的漫反射效果。各向异性:这种方式产生界于金属和塑料之间的一种效果,特别适合于描述各种 带有金属特征但又不完全是金属的物体,如塑钢门窗。另外,“各向异性”可以 改变物体上的高光形状,使其成为椭圆形,更接近于真实效果。

金属:专用于金属材质的明暗方式,一般用来模拟金属、宝石、玻璃等物品。多层:这种方式在“各向异性”的基础上增加一层高光的控制区域,能够更加精 细和灵活地控制物体的发光方式。

Oren-Nayar-Blinn:产生一种非常柔和的光线效果,特别适用于模拟衣物、布料 这一类物体的效果。

Strauss:产生金属感表面效果,比“金属”方式参数更简洁。Phong:这种方式用于产生比较亮的反射,有点类似于塑料、油漆一类物体的效果,适合于表现光泽度高的人造物体。

半透明材质:用于设置半透明的材质,可以表现出光线穿过半透明物体的效果。(2)线框:以网格线框的方式渲染物体。(3)面贴图:将材质指定给造型的全部面。

(4)面状:将物体的每个表面以平面化进行渲染。(5)双面:对物体法线相反的方向也进行渲染。 Blinn基本参数扩展栏(1)材质的颜色:(高光区、漫射区、环境色)(2)高光和高光范围的设置: 高光级别:(设置材质在高光区域上的反光强度)光泽度:(设置材质高光区域的范围。数值与材质球上的高光区域大小呈反比)柔化:对高光区的反光作柔化处理,使它变的模糊、柔和。

(3)自发光:将材质表面上的阴影部分全部以直接光色来取代,产生一种发光效果,常用于制作灯泡、灯管、星光等光源物体材质。

(4)不透明度:设置材质的不透明度百分比值,默认设置为100,即不透明材质。降低该值可使透明程度增加,值为0时成为一个完全透明的材质。

(5)指定物体贴图:各项参数右侧有一个空白方块按钮,单击该空白按钮后,在弹出的“材质/贴图浏览器”窗口中选择贴图类型。使用后按钮显示为M。 扩展参数扩展栏

“扩展参数”是“基本参数”的附加项,包括高级透明度控制区、线框控制区和反射暗淡控制区。高级透明

(1)衰减:包括两种不同的透明衰减效果,“入”是由外向内衰减,“出”是由内向外衰减,“数量”是用来控制衰减的强度。(2)过滤类型:选择“过滤器”选项后会出现一个过滤色块,用过滤色块中的颜色改变透明材质背后的颜色,过滤色的颜色能够影响透明物体所投射的“光线跟踪阴影”的颜色;“负号”选项是将材质的颜色减去背景色的颜色,使材质背后的颜色变深;“附加”选项是将材质的颜色加上背景的颜色,使材质背后的颜色变亮。

(3)折射率:设置带有折射贴图的透明材质的折射率。缺省设置为1.0,透过透明物体观察其他物体不发生变形;设置为1.5时,位于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设置小于1.0时,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会沿透明物体的边界反射。一般设置不超过2。反射暗淡

该选项区域主要是针对使用反射贴图的材质。当一个物体表面有其它物体的投影时,在投影区域的反射效果应变淡,而标准反射贴图材质进行全方位的反射计算,投影区的反射强度也相同,这使场景的真实感降低,因此需要利用“反射暗淡”选项设置投影区的反射暗淡效果。

(1)应用:勾选“应用”选项后,反射黯淡起作用。

(2)暗淡级别:用于设置物体被投影区域反射暗淡程度。值为1时,不发生暗淡影响;值为0时,被投影区域仍表现为原来的投影效果,不产生反射影响。随着数值的降低,被投影区域的反射暗淡效果越强。

(3)反射强度:用于设置物体未被投影区域的反射强度,它可以使反射强度倍增。

 使用贴图方式

在3D中可以设置12种贴图方式,用户可以通过贴图来代替环境色、过渡色、高光色,或是影响材质的自发光性质、透明度、立体感等。“贴图”扩展栏分为三个区:“贴图方式”复选项、控制贴图强度的“数量”选项以及“无”按钮。(1)“漫射色”贴图是用贴图来取代“基本参数”扩展栏中的“漫射区”颜色设置。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贴图方式,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贴图方式。

如在漫射色的复选框内添加贴图,可以使贴图的图像内容添加到三维物体上。想要删除已添加的贴图,可以在贴图扩展栏里取消“漫射色”的选择;也可以右键点击复选框的小M,选择清除。

(2)贴图的参数调整:通过添加各种“贴图类型”创建的贴图材质,并不一定就能符合场景需要,还需要在贴图参数面板中调节各项扩展栏参数,使贴图符合要求。

坐标扩展栏:确定如何在物体的表面放置贴图,包括贴图的位置、重复次数、旋转角度、镜像等内容。

偏移:通过改变物体的UV坐标轴数值调节贴图在物体表面上的位置。

平铺:在UV坐标轴中输入贴图的重复次数,只有在选中“平铺”选项时该数值才有效。

镜像:用于设置对称的图形,“镜像”与“平铺”只能选其一。模糊与模糊偏移:“模糊”根据贴图与视点的距离决定模糊量,贴图越远越模糊。系统默认的模糊值为1,用于避免闪烁或是像素细节因距离拉大而产生的锯齿效果。“模糊偏移”使贴图整体模糊,此时不再考虑贴图与视点的距离。

“噪波”扩展栏:扩展栏中的参数用于增加图像的扭曲效果,使图像像素点的位置发生随机变化。 反射贴图

发射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所有金属、油漆、玻璃等光亮的物体表面都有反射效果的存在。反射贴图主要应用三种贴图类型,在物体表面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

基础贴图反射:将“位图”或某些“程序贴图“作为反射贴图,这种方式的运算速度最快,通常用于制作金属材质。

自动反射:在“反射“贴图方式中添加“反射/折射”贴图类型或“光线跟踪”贴图类型,它们均可以将物体周围的场景和背景反射到物体表面。

“反射/折射”贴图类型:通常将“反射/折射”贴图类型应用在球状物体上,以获得到比较真实的反射效果。“光线跟踪”贴图类型:“反射/折射”贴图类型只适用球状物体,而“光线跟踪”贴图类型可以在任何物体表面形成真实的反射效果,但是渲染速度很慢。

镜面反射:在反射方式上使用“镜面反射”贴图类型,效果与“光线跟踪”贴图类型相似,渲染速度相对快捷,但必须应用于一组水平表面,而且只能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得:一是在“多维次物体材质”的某一个子材质中使用“镜面反射”贴图类型,通过ID号指定给物体需要倒影的表面(物体表面材质ID号通过“编辑网格”修改器设置);二是在“标准”材质中直接使用,通过参数面板中的“用ID号指定给面”指定给物体需要倒影的面。 其它贴图方式

自发光贴图:自发光贴图是通过贴图控制材质上的自发光区域及自发光强度,系统自动计算贴图上每一个色彩点的亮值,越接近白色的区域自发光强度越高,反之越接近黑色的区域自发光强度越弱,纯黑色区域不发光。自发光贴图多用于创建灯箱广告、夜晚时透出光亮的玻璃窗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自发光贴图不能表现出贴图的颜色,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配合“漫射色”贴图使用。不透明度贴图:不透明度贴图通过贴图控制材质上的透明区域和透明程度,系统自动计算贴图上每个色彩点的亮值,越接近白色的区域透明程度越低,反之越接近黑色的区域透明程度越高。不透明度贴图多用于模拟栏杆、铁门等物件的镂空效果,也需要配合“漫射色”贴图使用。

凹凸贴图:凹凸贴图是通过贴图控制物体表面的立体感,系统自动计算贴图上每一个色彩点的亮值,越接近白色的区域凸起程度越高,反之越接近黑色的区域凹陷程度越高,多用于创建浮雕效果。凹凸贴图的缺点是产生的凹凸部分不会产生阴影投影,在物体边界上也看不到真正的凹凸。

折射贴图:折射贴图用于产生物体上折射效果,可以使用普通的“位图”、“反射/折射”、“光线跟踪”以及“薄饼折射”贴图类型。通常和“反射”贴图方式配合使用,同步产生反射和折射效果。有关“位图”、“反射/折射”和“光线跟踪”贴图类型的使用与在“反射”贴图方式中相同。“薄饼折射”贴图类型则专用于“折射”贴图方式,产生透镜变形的折射效果,常用来模拟浅水的投射效果或放大镜效果。环境色贴图:环境色贴图将取代基本参数扩展栏中的阴影色。通常与漫射贴图锁定在一起,漫射用什么贴图环境色就用什么贴图。高光色/光泽度/高光级别贴图:这三种贴图方式都是将图像贴在材质的高光部分。高光色贴图在物体的高光区域中显示出图像;光泽度贴图通过位图或程序贴图影响高光出现的位置;高光级别贴图利用贴图来控制高光强度。

过滤颜色贴图:仅对透明材质有效果,用过滤颜色贴图取代“扩展参数”扩展栏 中的“过滤器”色彩。

置换贴图:置换贴图应用于曲面物体,用一张参考图片在曲面上产生真实的凹凸不平,可投影。一般情况下,设置砖墙、石板等简单凹凸效果应使用“凹凸”贴图方式,如果凹凸物体需要表现出明显的投影效果或是物体清晰地靠近镜头都应使用“置换”贴图方式。

 使用贴图类型

一个贴图材质的制作,需要贴图方式与贴图类型结合使用,首先确定用哪种贴图方式来表达比较好,然后再指定一种贴图类型作为被表现的内容。在“材质/贴图浏览器”窗口中有多种贴图类型可选,这些贴图类型可按功能分为五类:2D贴图、3D贴图、合成、颜色修改和其他。单击某个贴图方式右侧的空白按钮打开“材质/贴图浏览器”窗口,在左下角选择中选择需要显示的贴图类型。

2D贴图:2D平面贴图是将图像文件直接投射到物体的表面上,或是指定给环境作为场景的背景或雾。最重要的2D平面贴图是“位图”,其他的2D平面贴图都是程序贴图。

2D贴图包括(棋盘格、渐变、渐变色过度、旋涡、平铺)。3D贴图:常用于制作各种纹理,如木纹、水纹等效果。

3D贴图包括(细胞、凹痕、衰减、大理石和珍珠岩、噪波、粒子寿命和粒子运动模糊、行星、烟雾、斑点、灰泥、油彩、木纹、波浪)

 材质的类型及使用

在“材质编辑器中”单击材质类型“标准”按钮,在弹出的“材质/贴图浏览器”窗口中可以选取更多材质类型,相对于标准材质而言,其他材质类型可统称为复合材质(由若干子材质通过一定方法组合而成的材质),它们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材质,子材质可以是标准材质也可以是复合材质。

顶/底材质:可制作胶囊。双面材质:在物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指定两种不同的材质。

混合材质:是将两种不同的材质融合在物体的同一表面上。通过不同的融合度控制两种材质的显示强度,并可以创建出一种材质向另一种材质过渡的动画效果。复合材质:复合材质是将多种材质混合起来,除了一个“基本材质”外,复合材质还可以有九个子材质。

多维次物体材质:多维次物体材质将多个材质组合成一种复合材质,然后根据ID号将各子材质分别指定给一个物体的不同次物体选择级别。

光线跟踪材质:光线跟踪材质的功能非常强大,参数区扩展栏的命令也比较多,它的特点是不仅包含了标准材质的所有特点,还能真实反映光线的反射折射,缺点是需要较长的渲染时间。

建筑材质:建筑材质需配合光度学灯光和光能传递一起使用,可以提供最接近于真实物体的质感效果。材质编辑与LS软件类似。

第九部分:灯光的分类 灯光:在三维场景中灯光的作用不仅仅是将物体照亮,还要通过灯光决定场景的基调或感觉,烘托场景气氛。要使场景更接近于真实效果,就需要建立许多不同的灯光物体,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光源是多种形式的(如阳光、烛光、荧光灯等),在这些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观察到的事物效果也会不同。

3DS MAX创建面板提供两类光源:标准灯光和光度学灯光。每一种光源类型中 又包含许多具体的灯光物体,通过这些灯光物体可以准确地模拟出真实世界中的各种光影效果。

 标准灯光:标准灯光是3DS MAX中传统的灯光,属于模拟灯光类型,能够模仿出生活中的各种光源。3DS MAX 8的标准灯光物体有八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目标聚光灯、泛光灯和目标平行光。目标聚光灯:目标聚光灯产生锥形的照射区域,有着非常明确的照明方向和照明范围,是三维场景中常用的一种灯光。聚光灯起点是真正的光源,起点和落点的倾斜角度控制聚光灯的照明方向,通过调整聚光灯光束的大小来控制照明范围。目标平行光:产生单方向的平行照射区域,它们与聚光灯的区别是照射区域呈圆柱形或矩形。目标平行光主要用于模拟阳光的照射,尤其适合于室外场景。自由平行光主要用于制作灯光动画。

泛光灯:泛光灯向四面八方均匀地发散光线,没有具体的照明目标,通常用于背景照明,设定场景中的背景时间环境以辅助其他的灯光物体模拟场景中的具体光源。由于泛光灯是针对整个场景的均匀照射光源,所以在同一个场景中不能过多地使用泛光灯,否则场景将显得平淡而且没有层次感。 标准灯光参数设置 常规参数扩展栏

主要用于确定灯光的灯型、是否投射阴影、是否排除场景中的某些物体。“强度/颜色/衰减”扩展栏

倍增:设置灯光照明的倍数,默认强度值为1。色彩快:设置灯光的颜色

近距衰减:在“开始”到“结束”之间不断增强,在“结束”以外保持灯光的正常设置值。

远距衰减:在光源“开始”保持灯光的正常设置值,在“开始”到“结束”之间不断减弱。

使用:确定是否使用衰减设置。

显示:显示衰减“开始”和“结束”范围线。“聚光灯参数”扩展栏

“聚光灯参数”扩展栏主要用于设置聚光灯的照明范围。

显示光锥:选择“显示光锥”后,聚光灯会显示其锥形范围框。泛光化:

选中后聚光灯将同时兼有泛光灯的功能,它的光线将不再受锥形范围框的束缚,改成四面八方投射,照亮整个场景。但在投射阴影时,阴影的方向任按聚光灯指向进行,同时阴影图像仍会被限制在锥形范围框内。场景中的灯光越少,渲染速度就会越快。聚光区/光束:

调节聚光的锥形照明范围,聚光灯的光强度在聚光区中保持不变。衰减区/光域:

聚光灯的光强度在“聚光区”与“衰减区”之间进行衰减,在“衰减”圈之外光强度减为0.圆/矩形:

锥形范围框的底圈形状默认设置为“圆”,当模拟电影、投影灯等效果时可以使用“矩形”。

“高级效果”扩展栏 “高级效果”扩展栏主要用于对灯光进行一些特殊设置,包括对比度、柔化过渡边界以及投影灯光效果。“阴影参数”扩展栏

“阴影参数”扩展栏用于设置阴影的颜色或图像。各类“阴影参数”扩展栏

根据“常规参数”扩展栏中所选的阴影类型,这个扩展栏参数会自动发生变化。其中比较常用的阴影方式是阴影贴图和光线跟踪。 光度学灯光

光度学灯光以光度学角度模拟现实的灯光效果,与标准灯光的区别是其衰减是按物理学算法自动进行的,而不是通过手工设置衰减。用户可以为灯光指定不同的分布方式、颜色特征,还可以导入从照明厂商处获得的特定光度学文件。光度学基本概念:

光度学是以人体视觉器官感应照明为基础,研究对可见光的能量的计算方法。

目标点光源:通过目标点定位,从一个点四周发散光能,可以模拟各种灯具中的白炽灯泡照明效果。

IES太阳光:IES太阳光用于模拟自然日照照射的效果。场景布光技巧:

虽然布光方式会因三维场景不同而异,但是任何一个场景中都应有三种基本光源(主体光、辅助光和背景光)

主体光:在一个场景中,其主要光源称为主体光。通过主体光来照亮场景中的主要对象及其周围区域,并且给主体对象投影的功能。主体光不一定只是一个光源,根据需要也可以用几盏灯光共同完成。辅助光:辅助光又称为补光,用来填充场景的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调和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而且这种广泛均匀布光的特性使它为场景打一层底色,定义了场景的基调。由于要达到柔和照明的效果,通常辅助光的亮度只有主体光的一半。

背景光:增加背景的亮度,从而衬托主体,并使主体对象与背景相分离。一般使用泛光灯模拟背景光,亮度宜暗不可太亮;通常放置在主体光的正对面,对物体的边缘起照亮作用,引起很小的反射高光区。

第二篇:教学大纲

妇产科教学大纲

女性生殖系统

【总体目标】 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学习有关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1.解剖和生理 【达到目标】

(1)说明女性骨盆以及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解剖特点及邻近器官的关系;(2)说明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过程和生理功能;(3)能评价血中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4)能说明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和排卵机制。

2.疾病

【达到目标】

(1)能说明女性生殖系统(外阴、阴道、宫颈、盆腔)感染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了解性传播疾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3)概述女性生殖器肿瘤(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4)能说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病理变化、鉴别诊断、临床及转移表现、诊断和治疗、重点化疗;(5)能说明子宫内膜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6)能说明不孕症的病因、诊断,治疗原则。了解试管婴儿及人工授精的适应证。(7)了解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3.症状

【阴道出血】 能概述原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

【月经异常】 能说明掌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的临床类型、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原则及措施。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异常白带】 了解种类、原因。

【下腹疼】 能说明性质、特点、原因以及鉴别诊断 【下腹部包块】了解部位、性质特点。4.辅助检查

【达到目标】

(1)明基础体温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2)价血中激素(FHS、LH、PRL、HPL、hCG、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的测定值;

(3)概述阴道、子宫颈、内膜的细胞学、组织学诊断的所见;(4)能说明肿瘤标记物的测定值和意义;

(5)概述盆腔内脏器和肿瘤的影象诊断(B超、CT、MRI、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所见。

5.妇科手术 【达到目标】

1(1)概述子宫次全切、子宫全切、次广泛子宫全切、广泛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2)概述卵巢手术的种类和适应症。

(一)妊娠、分娩与产褥

【总体目标】 在学习妊娠与分娩和产褥期管理的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妇女保健、生殖医疗知识。

1. 妊娠生理 【达到目标】

(1)概述卵子受精、输送、发育、着床的过程。(2)能说明胎盘的形成和功能。

(3)能说明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2.诊断和基本检查

【达到目标】

(3)说明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机能、形态和变化;(4)说明正常妊娠的经过;(5)说明妊娠的诊断方法;(6)概述妇女保健的意义。3. 正常分娩和产褥 【达到目标】

(1)能说明决定分娩的因素和枕先露的分娩机转。(2)概述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3)能说明产褥期母体的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乳房等的生理变化。(4)能说明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处理和保健。4. 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达到目标】

(1)

能说明主要的异常妊娠(流产、异位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异常骨盆)的诊断和处理;

(2)能说明主要的异常分娩,包括早产、产力异常(低张性宫缩乏力),产道异常(骨产道异常),胎位异常(臀位、横位、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处理。

(3)能说明主要的异常产褥(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全)的原因、诊断和防治;(4)能说明产科急救(产科出血、羊水栓塞、DIC)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5)能概述主要的妊娠合并症(心脏病、急性病毒性肝炎、糖尿病、贫血、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5. 产科手术 【达到目标】

(1)能说明剖宫产术的适应证和术式;

(2)能说明产科助产术(产钳术、胎头吸引术、臀位助产术、臀位牵引术)的适应证;

(3)概述产科麻醉的特点。

(二)计划生育

1. 避孕方法 【达到目标】

(1)能概述宫内节育器的种类、避孕原理和临床应用;

2(2)能说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预防、处理;(3)能概述避孕药的种类、避孕原理、临床应用方法。2. 人工流产

【达到目标】能说明人工流产,包括药物流产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的防治。3. 节育措施

【达到目标】能概述输卵管结扎术的适应症、禁忌症、种类和并发症的防治。

二 临床实习

【总体目标】学习有关妇产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作好妇产科医生和进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掌握妇产科病史的收集、体格检查、病志书写;学习掌握女性的健康、妊娠、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目标】

(1)能够掌握正常妊娠、分娩和产褥的基本管理技术;

(2)能够诊查主要疾病的临床表现、并能参与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操作。【实习形式】产科、妇科病房、门诊。【实习的病种】

(1)产科:正常妊娠、分娩、产褥、流产、异位妊娠、异常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

(2)妇科: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子宫和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

(3)计划生育:人工流产、宫内置节育器的方法。【技能的训练】

1. 产科病房:包括分娩室实习。

(1)学会观察产程、使用产程图,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接正常产2~3次;(2)能掌握新生儿的处理,熟悉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过程;

(3)了解助产术(产钳术、胎头吸引术、臀位助产术)的适应证和方法;(4)参加剖宫产手术,了解手术适应证及操作要点。2. 妇科病房

(1)参加妇科手术,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开腹、关腹操作;(2)了解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3. 门诊

(1)学会阴道双合诊、腹部四步触诊检查法及骨盆测量法;(2)熟悉宫颈刮片、宫颈活体组织切片检查技术;

(3)了解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药物流产)、宫内置节育器的适应证和操作要点。

第三篇: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积分》2005.6 英文名称:Calculus

课程编号:00000

1学时数及学分:共80学时(第一学期4×14=54学时;第二学期2×13=26学时)教材名称:《微积分》赵树嫄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6 本大纲主笔人:薛长虹

一. 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1.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中的微分极限思想,培养逻辑思维方式,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循序渐近地在学习掌握微积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进而对经济领域的各类问题有科学的分析与认知。

3.使学生达到具有一定的微积分知识基础,会用所学的数学原理和计算方法去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

二. 大纲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函数

[内容提要]

1.预备知识实数及其几何表示;实数的绝对值,绝对值的基本性质,绝对值不等式;;区间与邻域的概念。

2.函数概念常量与变量;函数的定义与表示法,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及经济应用。

3.函数的几何特征单调性,有界性,奇偶性,周期性。

4.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及其图象的性质。

5.复合函数的定义

6.初等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及其图形。初等函数的定义。

7.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形特征。

8.建立函数关系的例子经济变量间的数量关系-经济函数。总成本函数,总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需求函数,供求函数等。

[要求与说明]

1.理解实数与实数绝对值的概念,掌握解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方法。

2.理解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等概念,熟悉函数的表示法。

3.了解函数的几何特征并掌握各几何特性的图形特征。

4.了解反函数的概念;知道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几何关系;给定函数会求其反函数。

5.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两个或多个函数能构成复合函数的条件;掌握将一个复合函数分解为较简单函数的方法。

6.理解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定义域,值域等概念,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基本性质。

7.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8.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9.本章内容带有复习性质,凡中学已经学习过的有关函数的知识,只需加以复习提高,不必再作详细讲解。

(二)极限与连续

[内容提要]

1.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概念,数列极限的定义与几何意义,数列极限的唯一性及收敛数列的有界性。

2.函数的极限xx0时,函数f(x)的极限;x→∞时,函数f(x)的极限;

函数极限的几何解释;单边极限(左,右极限,x→+∞或x→-∞时,函数f(x)的极限。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无穷小量的定义与基本性质,无穷小量的比较;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极限不等式等,极限的存在性定理夹逼性定理,单调有界数列的极限存在性定理,sinx

x1,limx(11)e 3.4.5.6.7.两个重要极限limx0

8.函数的连续性函数的改变量,函数的连续性,左连续与右连续;函

数连续与极限的关系。

9.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

10.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连续性;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初

等函数的连续性,分段函数的连续性。

11.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定理有界性定理,最值定理,介值定理。

[要求与说明]

1.了解数列与函数极限的概念。关于数列与函数极限的分析定义不作要求。

2.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比较的方法;了解无穷

大量的概念;知道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3.知道两个极限存在定理,并能用于求一些简单极限的值.单调有界数列的极限存在性定理不证明。

4.熟练掌握两个重要的极限。两个重要极限的证明不作要求。

5.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函数间断的概念;掌握函数间断点的分类;掌

握讨论简单分段函数连续性的方法。

6.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必连续的结论。

7.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定理。

8.掌握求极限的基本方法;利用极限运算法则,无穷小的性质,两个重要

极限以及函数的连续性等求极限的值。

(三)导数与微分

[内容提要]

1.导数概念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平面曲线的切线斜率,导数的定义与

几何意义及应用,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3.导数的四则运算。

4.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导数公式,隐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

5.高阶导数的概念与求法。

6.微分微分的定义与几何意义;可导与可微的关系;微分法则与微分基

本公式;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7.导数与微分的简单应用边际与弹性概念。

[要求与说明]

8.了解导数的概念;知道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经济意义;了解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9.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10.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公式。

11.熟练反函数的导数公式(证明不作要求)。

12.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链式求导法则(证明不作要求)。

13.掌握对数求导法与隐函数求导法。

14.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求二阶,三阶导数及某些简单函数的n阶导

数的方法。

15.了解微分的概念;掌握可导与微分的关系,以及微分形式的不变性;熟

练掌握求可微函数微分的方法。

16.知道边际与弹性的关系,会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题。

(四)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1.中值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

2.罗必塔法则与各种未定式的定值方法。

3.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

4.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函数极值的定义,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

件,函数最值的概念,求函数最值的基本步骤。

5.曲线的凹凸性,拐点与渐进线曲线凹凸性与拐点的判别法,凹凸区

间与拐点的求法。曲线渐进线的定义与求法。

6.函数作图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7.经济应用举例:最大利润,最小成本等。

[要求与说明]

1.能叙述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和柯西定理,知道这些定理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些定理证明一些简单的证明题(如证明不等式)。有关这些定理的证明不作要求。

2.熟练掌握罗必塔法则和各种未定式的定值方法。只证明型未定式的罗必

塔法则,型未定式的罗必塔法则的证明不作要求。注意罗必塔法则适用的条件。

3.熟练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

4.熟练掌握求函数极值与最值的方法。了解函数极值与最值的关系与区别,会求解某些简单经济应用问题。

5.熟练掌握曲线凹凸性判别方法;熟练掌握求曲线拐点与渐进线的方法。

6.熟练掌握函数作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会作某些简单函数的图形。

(五)不定积分

[内容提要]

1.不定积分的概念原函数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定义与几何意义。不定

积分的基本性质。

2.基本积分表。

3.换元积分法第一换元积分法,第二换元积分法。

4.分部积分法。

[要求与说明]

1.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2.熟悉基本积分表。

3.熟练掌握计算不定积分的两种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六)定积分

[内容提要]

1.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曲边梯形的面积,定积分的定义与几何意义。

定积分的性质。积分中值定理。

2.微积分基本定理变上限积分。原函数存在性定理。变上限积分的求

导方法。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3.定积分的计算定积分的第一与第二换元法。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4.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的体积,简单的经济应用。

5.广义积分初步无穷积分的概念,无穷积分收敛与发散的定义,无穷

积分的计算,瑕积分的概念,瑕积分收敛与发散的定义,瑕积分的计算。广义积分

11xpdx与1p0x1dx的敛散性判别。

[要求与说明]

1.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积分中值定理。

2.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会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

3.熟练掌握计算定积分的换元积分公式和分部积分公式。注意不定积分与

定积分换元积分公式之间的相似性与区别。

4.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会利用定积分求解

一些简单的经济应用题。

5.了解广义积分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掌握计算收敛广义积分的方法。知道广义积分

11xpdx与1px01dx的收敛条件。

(七)无穷级数

[内容提要]

1.无穷级数的概念与性质无穷级数及其一般项与部分和的概念;无穷

级数收敛与发散的定义;收敛级数和的概念;几何级数与调和级数的敛散性;无穷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

2.正项级数正项级数的概念;正项级数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正项级

数敛散性的比较判别法,达朗贝尔比值判别法;p级数的敛散性。

3.任意项级数交错级数的概念;交错级数敛散性的莱布尼兹判别法。任

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判别法。

[要求与说明]

1.了解无穷级数及其一般项,部分和,收敛与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等

基本概念。

2.掌握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敛散性判别条件;知道调和级数的敛散性。

3.掌握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以及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

4.掌握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熟练掌握正项级数的达朗贝尔比值判别法。

5.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判别法。

(八)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内容提要]

1.预备知识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空间曲面与曲面方

程。平面上的区域,区域的边界,点的邻域,开区域与闭区域等概念。

2.多元函数的概念多元函数的定义。二元函数的定义域与几何意义。二

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3.偏导数与全微分偏导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全微分的定义与计算方

法。

4.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与隐函数微分法。

5.高阶偏导数的定义与求法。

6.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二元函数极值的定义,极值的必要条件与充

分条件。条件极值的概念与拉格朗日乘子法。多元函数最值的概念与求法。

7.二重积分曲顶柱体的体积,二重积分的定义与基本性质。二重积分的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下计算二重积分。

[要求与说明]

1.了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求空间两点的距离。

2.了解平面区域,区域的边界,点的邻域,开区域与闭区域等概念。

3.知道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

4.理解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熟练掌握求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方法,掌握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方法。

5.掌握由一个方程确定的隐函数的求偏导数的方法(例如由确定

F(x,y,z)0的隐函数zf(x,y),求其偏导数)

6.了解二元函数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用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

条件和充分条件求二元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简单二元函数条件极值问题的方法。

7.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几何意义与基本性质。掌握在直角坐标系与极坐

标系下计算二重积分的常用方法,会计算一些简单的二重积分。

(九)微分方程

[内容提要]

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微分方程的定义,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特解),定解条件和初值问题等基本概念。

2.一阶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的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伯努

利方程。

3.二阶微分方程的几种简单形式,例如最简单的二阶微分方程y''f(x)。不显

含未知函数y''f(x,y')的二阶微分方程。不显含自变量的二阶微分方程y''f(y,y')等。

4.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特征根解法,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y''py'qyf(x)当f(x)erx,f(x)pm(x),,其中pm(x)是x的m次多项式时的解法。

5.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简单应用。

[要求与说明]

1,了解微分方程的阶,通解与特解的概念。

2,掌握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3,知道几种具有简单形式的二阶微分方程

y''f(x),y''f(x,y'),y''f(y,y')的降阶法。

4,熟练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征根解法;掌握自由项为多项式pm(x),erx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会求解一些简单的经济应用题。

三.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是经济类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的必备前期基础课程。

四. 教学方式:多媒体电子课件与手书教学结合的面授教学方式。

五. 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50%,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考勤占总成绩的50%。

六. 参考书目:《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教学大纲

《摄影技术与艺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摄影技术与艺术》是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和掌握摄影技术,是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与能力之一。这门课程也为学习后继课程《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及课件与网页设计与制作中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等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照相机、镜头及常用摄影附件的操作使用,掌握数码摄影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光线和构成画面的视觉元素的敏感性,能够根据拍摄主题的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影像效果,拍摄出在构图、用光上有一定艺术效果的照片。学会人物、风景等常见题材的拍摄要领,学会黑白胶卷的冲洗和黑白照片的放大。并把所学的摄影技术和构图、用光、画面构成、色彩等知识运用到后继的电视教材制作、网页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中。

三、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

1.摄影技术理论:包括照相机与镜头的构造、功能、使用;各种胶片的性能及选用;曝光与测光;黑白胶卷的冲洗;黑白照片的印放;常用摄影附件的使用;彩色摄影基本知识;数码摄影基础知识;室内人工光的运用。

2.摄影艺术理论:包括摄影艺术学概论;摄影构图;摄影用光;常见摄影题材的创作要领;摄影作品赏析。

3.摄影发展史、摄影艺术流派简介。

(二)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1掌握摄影器材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学会操作、使用和维护。

2了解数码照相机的原理,掌握码照相机的操作、使用,理解数码摄影与传统胶片摄影不同之处。了解常见的数码输入输出设备。

3掌握曝光与测光原理,能够在各种光线条件下使用适当的测光技巧,拍摄出曝光准确的

照片。

4正确地使用摄影附件,主要是三脚架、闪光灯、滤光镜。

5掌握暗房工艺流程,正确冲洗胶卷,制作出影调纯正的照片。

了解彩色摄影基本知识。

7掌握光的基本特性,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光线的变化规律及造型特点,能够根据特定的拍摄对象或者表现意图,选择合适的光线来表现。8掌握摄影构图常识和摄影造型法则,能够拍摄出构图较完美,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对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分析和鉴赏能力。了解摄影术产生和发展的简单历史,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艺术流派。

四、教学时数及分配(一)教学时数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讲授54学时;实验1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讲授学时

第一章

绪论

初步认识摄影

第二章

摄影器材的准备

第三章

胶片照相机的操作使用

第四章

摄影技术技法

第五章

黑白胶卷冲洗技术

第六章

黑白照片放大技术

第七章

摄影用光

第八章

摄影构图

第九章

数码摄影基本知识

第十章

摄影常见题材的拍摄 第十一章

数码图像的处理

第十二章

摄影术的产生与发展

(二)实验内容题目 实验内容

实验时数

实验一 传统相机的使用

实验二

数码相机的使用

实验三

黑白胶卷冲洗

实验四

黑白照片放大

实验五

室内人像摄影

实验六

利用photoshop处理图片(一)3

实验七

利用photoshop处理图片(二)3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分理论和习作两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内容覆盖所学习的各个章节。习作部分的成绩以学生所交的摄影作品评分为主要依据,适当参考实验时的表现。

六、教 材

本课程教材采用徐希景编著的《实用摄影学》,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技术理论和艺术理论,以指导拍摄实践;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掌握摄影创作的技术技巧,并运用于创作实践中。在教学中,我们还注意以摄影艺术作为基点,把影像文化与人文艺术、视觉文化融合,提升现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结合大量教学录像光盘、多媒体光盘、课堂演示动画等,多种媒体综合应用,特别是应用大量的教学幻灯片,直观形象地阐明了概念、原理、操作规范,而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的赏析既帮助了学生掌握一些技术技巧的应用,理解了构图用光原理,又使学生得到艺术熏陶。在教学中,我们还注意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来讲,引用了大量师生的习作,从正反两方面来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从事摄影创作实践的热情,也提高了摄影创作实践的能力。

八、课程内容

第一章

初步认识摄影 第一节

什么是摄影

第二节

现代摄影的范畴和功能

一、摄影和科学

二、摄影用于医学研究和工业

三、新闻摄影、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

四、摄影和商业

五、摄影和艺术创作

第三节

拍摄照片的基本指导原则

一、主题鲜明

二、主体突出

三、画面简洁

四、形象生动

五、情感真挚

第四节

拍摄好照片的基本要领

一、持稳照相

二、选好自动对焦区域

三、正确测光,准确曝光

四、正确使用闪光灯

五、走近拍摄对象

六、让主体偏离画面中央

七、使用简洁的背景

八、善于捕捉瞬间神情

九、观察和选择光线

十、多拍几张照片

第二章

摄影器材的准备 第一节

照相机的选择与保养

一、家用袖珍照相机

二、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三、数码照相机

四、其它类型的照相机

五、照相机的保养

六、照相机选购指南

第二节

镜头的种类及特性

一、镜头的光学性能

二、不同焦距镜头的特性

三、变焦镜头

第三节

常用的胶片及数字存储媒体

一、常用胶片的类型、尺寸和构造

二、彩色胶片的选择

三、黑白胶片的选择

四、胶卷的照相性能

五、先进摄影系统(APS胶卷)

六、数字存储媒体

第四节

摄影基本附件的选配

一、遮光罩

二、快门线 三、三脚架与独脚架

四、滤光镜

五、闪光灯的选择

六、摄影包

第三章

胶片照相机的操作使用 第一节

照相机的自动化操作

一、自动照相机的装片与卸片

二、自动对焦

三、自动曝光模式

第二节

照相机的手控操作

一、手动对焦

二、快门及其使用

三、光圈及其使用

四、快门速度与光圈的组合

五、测光模式

第四章

摄影技术技法

第一节

测光原理与曝光控制

一、什么是曝光

二、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三、影响曝光量调节的因素

四、“宁多勿少”和“梯级曝光法”

五、测光表的种类和基本结构

六、相机测光系统的性能

第二节

景深的控制

一、模糊圈

二、景深

三、超焦距

第三节

照相机功能的拓展使用

第四节

滤光镜与摄影创作

一、滤光镜的工作原理

二、黑白摄影滤光镜的种类和功用

三、彩色摄影滤光镜

四、黑白、彩色摄影通用滤光镜

第五节

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第五章

黑白胶卷冲洗技术 第一节

冲洗工具和药液

一、冲洗工具

二、冲洗药液

三、药液的配制

四、药液的保存

第二节

影响显影效果的因素

一、药液情况

二、显影条件

第三节

冲洗胶卷的步骤

第四节

底片的评鉴

一、密度

二、反差

三、颗粒性

四、对底片的综合评鉴

第六章

印相与放大

第一节

黑白照相纸

一、相纸与胶卷的性能比较

二、相纸的种类

三、相纸的反差性

四、相纸的纸面

五、钡地相纸和涂塑相纸

六、相纸的保存

第二节

接触印相法

一、印相箱

二、印相的操作步骤

第三节

投影放大法

一、放大机及放大镜头

二、放大机的检查与调整

三、放大的操作步骤

四、曝光试条

五、放大照片的正确曝光

六、照片的显影

七、照片的定影和完成工作

第七章

摄影用光

第一节

正确认识摄影用光

第二节

光在摄影造型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摄影用光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光的基本特性

第五节

光的基本方向

第六节

正常天气下光线的变化规律和造型特点

(1)日出和日落时刻

(2)上午和下午时刻

(3)中午时刻

(4)清晨与黄昏时刻

第八章

摄影构图 第一节

摄影构图概论

一、摄影画面的框架结构

二、摄影画面的画幅比例

三、摄影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

四、什么是摄影构图

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

一、线条

二、形状

三、质感

四、色彩

第三节

摄影画面的布局

一、主体的确立

二、主体与陪体的处理 三、九宫格式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

四、环境——摄影构图的渲染因素

第四节

拍摄点与画面变化

一、景别的选择: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二、拍摄方向的选择:正面、侧面、背面、斜侧面

三、拍摄高度的选择:平拍、俯拍、仰拍

第五节

摄影构图原理

一、优势

二、对比

三、节奏

四、均衡

五、统一

第九章

数码摄影基本知识 第一节

什么是数码摄影

第二节

数码相机的组成与构造

一、取景器

二、液晶显示屏

三、图像传感器

四、光圈与快门

五、数码相机的存储媒体与存储格式

六、数码相机的接口

七、电源与控制系统

第三节

数码相机镜头的性能

一、镜头焦距延长及相当35mm照相机镜头焦距

二、数码相机镜头的分辨率

三、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

第四节

数码相机的使用

(1)插卡与接通电源

(2)设置拍摄模式

(3)照片的浏览与删除

(4)存储卡的格式化

(5)数码相机与相关设备的连接

第五节

数码图像的类型与格式

(1)数码图像的两种类型

(2)数码图像的色彩模式

第六节

数码图像的图像压缩与文件格式

(1)图像压缩

(2)数码相机上的图像格式

(3)图像文件格式转换

第七节

数码图像输出系统简介

(1)彩色喷墨打印机

(2)数码彩扩设备

第十章

摄影常见题材的拍摄 第一节

生活纪念照和人像照

一、记录有纪念意义的瞬间

二、团圆相聚的合家欢

三、气氛热烈的聚会活动照

四、日常生活中的人像照

第二节

休闲旅游照

一、旅游摄影的器材准备

二、旅游摄影注意事项

三、把美丽的身影留在风景名胜

四、描绘多彩的民俗风情

第三节

风光照

一、与日出日落共辉煌

二、把美丽山水带回家

三、留住大自然的奇观异景

四、流光溢彩的夜景摄影

第十一章

数码暗房

第一节

数码图像的类型与格式

一、数码图像的两种类型

二、数码图像的图像压缩

三、常见的数码图像的文件格式

第二节

Photoshop 的基本操作

一、Photoshop默认的使用界面

二、文件的操作

三、图像的初步调整

四、图像的基本调整

五、图像缺陷的修复

六、色调与色彩的调整

七、更换图像背景

第十二章

摄影术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摄影术的起源

一、从针孔暗箱到透镜暗箱

二、感光化学和尼埃普斯的第一张照片

三、摄影术的诞生——达盖尔银版摄影法

第二节

早期摄影方法

一、卡罗式摄影法

二、火棉胶摄影法——湿板时代

三、干版和软片

第五篇:2012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任课老师: 每周一,第四大节(15:20—16:05;16:10—16:55)六教6C202 李蕉

课程说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精神,于2006年秋开始在全校本科生中普遍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课程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使用的教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辅助教材为本校教师王宪明、蔡乐苏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述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讲授1840 年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课程共设13个专题,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辅以课堂讨论及其它研究性、实践性环节,如播放影像资料、写小论文、组织课堂演讲等。贯彻研究型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内容力求融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穿透力于一体,使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本课程的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各占50%。平时成绩根据出勤、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而定。要求同学完成1篇作业(不少于3000字)。

第一讲:导论

教学目的:本讲属综述性质,目的是让同学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并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何为“近代”

2.何为“中国近现代史”?

3.何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4.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与方法

思考题:怎样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阅读书目: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之第一、二章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3.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5-17页。

4.王宪明、蔡乐苏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2-14页。

第二讲:大变局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对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及文化渗透有一个总体认识。

重点难点:(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影响;(2)中西冲突的根源。教学内容:

1.西方的崛起与中国的衰落

2.中西冲突与被迫开放

3.中国遭遇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思考题:两次鸦片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吗?

阅读书目:

1.马克思:《鸦片贸易史》、《英人在华的残暴行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2.恩格斯:《英人对华新的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3.列宁:《亚洲的觉醒》,见《列宁选集》第1卷。

4.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8-36页。

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16-36页。

第三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通过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及戊戌变法史的学习,使同学懂得,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也是行不通的。

重点难点:(1)太平天国与以往农民起义的主要不同点;(2)中国早期现代化启动的时代背景与特征。

教学内容:

1.农民的暴力革命与理想追求

2.统治阶层的自救与自强

3.士大夫的觉醒与变法维新

思考题:三种不同的救国方案的历史功绩与历史局限是什么?

阅读书目:

1.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2.《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编》。

3.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见《康有为全集》。

4.严复:《<天演论>序》。

5.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37-50页。

6.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66-80页。

第四讲:辛亥革命与帝制的终结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同学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终结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君主制度,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重点难点:(1)近代中国从改革到革命的历史发展逻辑;(2)辛亥革命的突出历史贡献。教学内容:

1.从“振兴中华”到“三民主义”

2.改良还是革命?

3.革命派的武装起义与立宪派的请愿活动

4.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思考题:中国当时需要什么——是改良还是革命?

阅读书目:

1.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在桂林军政学七十六团体欢迎会的演说》,分见《孙中山全

集》第1卷和第6卷。

2.《〈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1906年4月28日)

3.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2日)

4.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51-67页。

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81-100页。

第五讲:民国初年的政治与文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对中国从帝制向共和转型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使同学们认识到,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重点难点:(1)民初政党政治实践失败的根源;(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目标及历史性转向。教学内容:

1.民国初年的几种建国理念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内政与外交

3.新文化运动的追求及历史性转向

思考题:民初政党政治实践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书目: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

2.陈独秀:《敬告青年》、《吾人最后之觉悟》,见《独秀文存》。

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见《胡适文存》卷一。

4.孙中山:《建国方略》见《孙中山全集》第6卷。

5.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86-94页。

6.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101-139页。

第六讲: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

教学目的:本讲目的,就是要使同学充分理解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伟大意义。

重点难点:(1)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

1.双重文化危机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思考题: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阅读书目:

1、《<新青年>宣言》,《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

2、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见《李大钊文集》。

3、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

5、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95-103页。

6、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140-159页。

第七讲: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目的:本讲的目的,是通过对大革命和土地革命的历史的讲授,使同学们认识到,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及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重点难点:(1)国共两党在合作中的分歧与斗争;(2)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分析;(3)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教学内容:

1.联俄、联共与国民党的自我改造

2.民众的大联合、大发动

3.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冲突与国共合作的破裂

思考题: 国共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书目:

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见《孙中山全集》第9卷。

2.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

3.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03-109页。

4.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159-175页。

第八讲:南京十年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1)远东国际关系的演变及其重大影响;(2)国民党在“进城十年”中的功与过;(3)共产党在“上山”十年中的理论探索

重点难点:(1)“攘外安内”政策的制定原因;(2)。“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教学内容:

1.国民党为“统一”所制定的政策方针

2.共产党在“上山”十年中所经历的挫折与探索

思考题:这十年中,国共两党的各自经历为此后的政局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书目:

1.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略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

2.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5

年9月3日)

3.齐世荣:《论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原为作者在第十六届国

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宣读的论文,现载《齐世荣史学文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254页

4.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239-266页

第九讲:抗日战争:1937-1945

教学目的:本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1)中华民族如何实现统一抗战;(2)抗战胜利与民族

复兴的关系。

重点难点:(1)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教学内容:

1.中华民族统一抗战的实现

2.国民党:正面战场

3.共产党:三大法宝

思考题:国共两党的抗战理论与实践有什么重要不同之处?这种不同有何重要影响? 阅读书目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2.毛泽东:《论持久战》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本书组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修订本),第125-149页

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268-327页

第十讲:解放与建国

教学目的:本讲主要帮助学生了解(1)二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其对中国政局所产生的影响;(2)蒋介石不顾民意,发动内战,导致失败;(3)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及旧式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试验彻底失败,民主党派顺应潮流,放弃中间路线,与共产党合作建立新中国;(4)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经验教训;(5)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重点难点:(1)解放战争与土地改革;(2)新政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教学内容:

1.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解放战争与土地改革

3.新政协的召开与《共同纲领》

思考题: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3.金冲及:《转折的年代——中国的1947年》,三联书店,2002年

4.本书组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修订本),第151-173页

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328-372页

第十一讲: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目的:本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1)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中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五四时代就已经确立的理想,新中国的成立为实践这一理想提供了条件;(2)一“化”三“改”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化代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重点难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国内环境及其影响;(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遗留问题

教学内容:

1.毛泽东访苏与中苏结盟

2.“三年准备”

3.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一“化”三“改”

思考题: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是什么?

阅读书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953年12月)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册

3.于光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命运——读史笔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4.本书组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修订本),第187-205页

第十二讲:寻找中国道路

教学目的:本讲主要帮助学生了解(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以苏为鉴”,尝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并取得初步理论成果;(2)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使党的领导人对形势发生误断,最终中苏分裂,引发导致十年“文革”的发生。

重点难点:(1)“以苏为鉴”,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教学内容:

1.从中苏蜜月到暗潮汹涌

2.从“双百”到“反右”

3.“大跃进”

4.中苏分裂

思考题: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长期性失误的根源是什么?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30日)

3.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4.本书组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修订本),第206-232页

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415-447页

第十三讲:文化大革命

教学目的:本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成因、过程及产生的影响。重点难点:(1)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2)为什么能发动文化大革命。

教学内容:

1.引发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

2.文革的进程

3.文革的遗产

思考题: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长期性失误的根源是什么?

阅读书目:

1.王年一:《大**的年代:“文化大革命”十年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450-487页

下载3ds max 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3ds max 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学时/学分:72/4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 开课教研室:计算机公共课程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第一节:《2.2运动的描述》 一,课程名称:《2.2运动的描述》 二,课程简介: 《2.2运动的描述》是教科版第二章的第二节内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管理学》属管理学类的课程。该课程是管理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管理学类各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程。《管理学》是......

    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Veterinary Immunology)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兽医免疫学(Veterinary Immunology)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 48 (其中,讲课 32 学时,实验 16 学时,上机 0 学时,课外总学时 0......

    教学大纲

    《政府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政府经济学》是人事部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开办的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升本科学生......

    教学大纲[模版]

    【编者按】为了丰富教师的生活,本网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所......

    教学大纲格式

    教学大纲格式一、 课程基本情况(中英文对照)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其中,讲课,实验,上机,实习,课外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分类:(填必修或选修) 开课学期:(填秋或春或夏) 开课单位:(学......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说明 一、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它以文学史为主要线索,讲授各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