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上音乐教案(推荐)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第一、二课时 拉萨谣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第三课时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拉萨谣》
3、聆听《东北秧歌》
4、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
第一课时 梅花
教学目标: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D2/4
222 55┃66 5┃02 56┃6·2 ┃5 —┃5—║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找出曲中的浮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注意X·X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1、“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2、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 3、请个别视唱第二段
第二课时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2、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3、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C-F 2/4
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
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
第一、二课时
天堂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1=F2/4
1 12┃(32 3)┃5653┃2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X XX┃X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XXX XX┃X -║()X XX┃X X X║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
5、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聆听音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听赏并说说歌曲中唱到的景致。学生欣赏画面学生拍打铃鼓(随意的)跟随老师的节奏打一打铃鼓。4/4 0 x 0 x 0 xx x x | 通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直切本课主题。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
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
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7、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8、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三、分析处理歌曲
1、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1)师:我们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2)老师出示图谱 ○ ○
2、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3、二度范唱师:我们的这首歌也可以用这种形式来演唱,请听。
4、师:如果加快速度,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5、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四、总结。
第三课时
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五单元 绿色的畅想
第一课时 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0
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第六单元 欢乐的鼓声
第一、二课时
龙腾虎跃
教学目标: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二、教师谈话:出示实物(儿童玩具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作用。
三、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
2、学生交流听到的乐曲
第四、五课时
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能理解歌曲的意思。
2、进一步熟悉《木鼓歌》的音乐,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3、以快乐、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一、教师谈话:
二、学习歌曲《木鼓歌》
1、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注意节奏的变化:出现了后十六分节奏、弱拍上出现的八分符点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其中有重复的地方。
2、反复练习9—18小节的旋律。
3、学习第19—21小节的旋律,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
4、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
2、2—
5、下滑音记号的唱法。
6、完整地演唱歌曲《木鼓歌》的第二段歌词
三、欣赏歌曲《木鼓歌》。
1、教师播放歌曲木鼓歌》。
2、学生欣赏音乐,加深印象。
3、分组练习
第六课时
鼓声传情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小组竞赛活动:哪个小组知道的带“鼓”的词语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简易的鼓并创编“鼓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二、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1、看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48、智斗
9、放绳
10、捉狼、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第八单元 美好的祝福
第一课时
平安夜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4、练习合奏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第四、五课时
难忘今宵
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激励学生加强学习,提高文化底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播放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片段。
二、学习歌曲旋律。
1、指导学生朗诵歌词。学生分组朗读歌词。
2、教师给学生介绍歌曲创作的故事,激发学生平时不断的学习
3、学生听音乐朗诵歌词。
4、指导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三、分组学习歌词。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女声、男声、领唱、齐唱)
四、汇报展示
第六、七课时
新年音乐会
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3、以班级召开一次“迎新年音乐联欢会”表达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祝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年快要到了大家想用怎样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呢?
二、分小组进行准备。
1、看音乐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节目及资料。
3、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把自己准备的节目表演给大家,让小组同学进行审
819-
第二篇:五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演唱)新东北风
教学目标 :
1、学唱歌曲<新东北风>。(接受)
2、欣赏钢琴独奏曲<喜丰年>
3、复习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
(掌握)
4、通过学唱,感受东北民歌风格及女声的音色特点。(接受)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新东北风》
(一)欣赏《新东北风》感受乐曲的美.(二)初听全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表达了怎样一种场面?
了解:乐曲的风格奔放,有一种北方人独有的特点热情奔放粗犷,不同于南方人的细腻
(三)复听
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
表达了人们一种怎样的心情?歌曲表达了什么意思?
(四)再复听
这是哪一种人声演唱的?
演唱的声音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女高音特点音色明亮、柔美、悦耳、高音区较多
(五)再次复听
教师为歌曲编配几个动作(秧歌步及甩手绢)随着教师学生边听边表演(六)学唱歌曲
出示歌词生齐读`
三、巩固歌曲
1、有感情地齐唱
2、个别检查,并纠正错误
3、和伴奏演唱
4、用已学过的打击乐曲钹和碰铃为歌曲伴奏 ①师示范
②师生共同演奏
③请个别能力较好的学生来演奏
④大面积的参与,让每位学生都来感受音乐亲自动手
四、欣赏:钢琴独奏曲<喜丰年>
五、课堂小结: 《新东北风》
(女声独唱)
东北民歌
女高音:音色明亮、柔美、悦耳、高音区较多
第二课时《嗯嗨呀》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地掌握本课歌曲的旋律、节奏。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设计领唱及齐唱的演唱方式。
3、通过学习本首歌曲,能够了解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性格,感受朝鲜民歌的鲜明音乐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用律动来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本首歌曲,能够了解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性格,感受朝鲜民歌的鲜明音乐特点。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设计领唱及齐唱的演唱方式。【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各种打击乐器(沙槌、三角铁、响板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朝鲜族民歌《阿里郎》,引导学生回答, “这首歌曲是那个少数民族的?你了解这个民族吗?请你把自己所了解得讲给同学们听”
2、学生一起来了解朝鲜族的相关知识
二、欣赏歌曲《阿里郎》
三、了解朝鲜族的相关知识(出示地图课件九—十四)
1.朝鲜族主要分部在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其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人口200多万。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文字。
2.朝鲜族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誉为“北方水稻之乡”。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角,被誉为“东北三宝”。
3.朝鲜族的服饰女性以长裙为主;
4.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舞姿有的轻盈舒展、有的刚劲跌宕,非常美。
5.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耶琴,伽耶琴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现力很强。还有长鼓、手鼓、手风琴等乐器。
6.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如《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几乎人人会唱,家喻户晓
四、播放歌曲《嗯嗨呀》,引导学生回答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五、学习歌曲
1、分句教唱歌曲的旋律。
2、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来读歌词,在练习时要注意将歌曲中的衬词部分单独练习。
3、加上旋律,完整的学唱歌曲。
4、分小组练习,熟悉歌曲。
5、一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的方式来进一步熟悉、巩固所 学习的歌曲。并引导学生来说一说用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的感受。
六、创编
1、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演唱的形式,并进行实践对比,看谁设计的最好。
2、引导学生在适当的小节中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
3、引导学生在歌曲的伴奏下,用自己的形体来表现歌曲中丰收的热烈劳动场面;边律动边歌唱,共同感受朝鲜族民歌的特点。
七、练一练: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唱支最美的歌》
学习目标:
1、能学会合唱《唱支最美的歌》,用明朗、甜美的歌声表达军民鱼水情。
2、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二、表现军民鱼水情
1.学唱歌曲
(1)初听《唱支最美的歌》,了解歌曲内容
师:现在我国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但解放军叔叔为了国家的安全仍在我国边境站岗。边防线上生活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你们听,他们要为解放军叔叔做点什么呢?
师:原来他们在唱一支心爱的歌献给解放军叔叔。(2)二声部学习
①反复听歌曲二声部
师:你们听到歌曲有几个声部呢?
(根据学生情况,把他们分成两大组,即两个声部。)
师:你们能随着音乐找到自己的声部吗?并能随着音乐唱一唱。师:你们知道唱合唱部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休止符呢?
教学意图:
在二声部唱歌教学中,采取探究学习的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通过聆听典型的节奏,找到解放军上岗的脚步声或星星一闪一闪的音乐形象,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学唱二声部旋律。
②学生分组随琴学唱二声部的高低声部。
师:你能试着哼唱吗?
学习方法:学生自由哼唱,老师用琴轮流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
③声部合作学习。
师生之间合作:老师分别与高低声部同学合作。合作时,鼓励另一声部的学生聆听对方声部的声音,心里默唱自己的声部。
学生之间合作:你在唱自己声部时,能听到对方的声部吗?试一试好吗?
④指导学生用打击乐给合唱伴奏。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打击乐器,你能找一个适当的节奏和乐器来表现解放军叔叔上岗的脚步声吗?
师:你还能找个适当的节奏和乐器模仿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吗?
(3)学唱新歌
①再次聆听全曲。
师:你们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要怎样唱才能让解放军叔叔喜欢呢?(引导学生用明朗、优美的歌声来演唱。)
②随琴用u哼唱全曲。
师:你们能随琴哼唱全曲吗?
③听老师用四三拍子弹奏歌曲。
师:你觉得四三拍和八三拍哪种节拍更适合这首歌曲,为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四三拍速度较快,适合表达欢快的歌曲;而八三拍是中速,适合表达优美的歌曲。)
④指出八三拍和四三拍的共同点——强弱规律。
⑤随琴唱歌词。
2.演唱歌曲
(1)有感情的试唱全曲
师:你能用最美的歌声演唱《唱一支最美的歌》献给解放军叔叔吗?
(2)演唱全曲,加以伴奏
三、结束语
师:其实解放军叔叔无时不在我们的周围,在去年衡阳11·3特大火灾中,就有二十名消防官兵为了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英勇牺牲。在往年多特大洪灾中,也是解放军战士冲在最前线,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解放军与我们老百姓就像一家人,永远心连心。
第二课时听赏
教学目标:
1、继续学唱《唱一支最美的歌》
2、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教学准备:乐曲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唱歌曲《唱一支最美的歌》
二、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欣赏2-3遍感受音乐的美
三、学习音乐知识:八三拍子
四、听赏《军队和老百姓》
五、欣赏竖笛演奏曲
六、小结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我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我可爱的家乡》,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了解独龙族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引出少数民族---------独龙族
2、介绍独龙族的相关知识: 独龙族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因主要居住在云南独龙江峡谷两岸而得名。独龙人民风纯朴,至今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过去多靠刻木结绳记事、传递信息。独龙族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为主,采集和狩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妇女还曾有蒙面之俗。住房多为木房或竹房。
独龙语中“门租”是对各种民间曲调的统称,而“门租哇”则是对歌手的称谓。独龙人常用舞蹈和歌唱来表达喜怒哀乐和生产、收获、狩猎、建房、婚庆等事件,民歌曲调质朴淳厚,节奏自由多变,风格独特,许多神话和故事都藉由“门租”而世代流传。
咏唱民族的兴盛和家乡的美丽富饶,是中国各族民歌最常见的题材之一。欢快奔放的曲调在富有中国韵味的弹拨乐器的映衬下,荡漾出令人闻知起舞的愉悦节奏。大段的弦乐拨弦带来十足的节奏感,在丰满厚实的质感中深蕴着激情和音乐张力。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我可爱的家乡》
(1)、初听全曲。
(2)、复听全曲。
2、唱一唱《我可爱的家乡》
(1)、师弹琴,生练唱歌普(2)、师纠正领唱歌谱(3)、朗读歌词;
(4)、师生合作演唱;
(5)、小组合作演唱;
(6)、全体演唱。
三、跟电视练唱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歌表演<凉山之最>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能欢快的演唱歌曲<凉山之最>.2、了解彝族的相关知识。
3、能为歌曲配上相关的动作,进行表演。教学准备:电子琴、音乐mp3 教学过程:
一、演唱《我可爱的家乡》
二、谈话引题:歌表演<凉山之最>
三、学唱歌曲<凉山之最>
1、欣赏歌曲。
2、师弹琴,生跟着唱谱。
3、师纠正并指导学生练谱。
4、师生合作练习歌曲。
5、齐唱。
四、师进行表演。
五、师教动作,指导学生表演。
六、师生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七、听赏《小河淌水》。
八、小结
第四课
单元
第1课时
演唱《祖国印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学会歌曲《祖国印象》,并能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节奏与旋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八六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3.知识与技能:在歌唱练习中,学会调整、控制声音的力度、速度、音色;记住音符的时值。
教学重点:歌曲《祖国印象》的学唱及情感的表达。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时值的掌握。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自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祖国印象》,让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充分聆听,感受体验
今天我们要也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歌曲,我们先一起来听一听,听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下屏幕上的问题。(出示幻灯片)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深情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师:有谁知道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呢?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呢? 生:六拍子、强弱弱 次强弱弱 第二遍聆听
师:如果我们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六拍子,那可以怎么做呢? 生:拍手拍肩拍肩、拍手腕拍肩拍肩 第三遍聆听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如果加上乐器的伴奏,相信会更加动听。让我们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一起来为歌曲伴奏吧。(师生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循序渐进、学唱歌曲
做的非常好,这首歌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祖国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大家应该都迫不及待想学唱了吧。
(1)师:让我们先用最和谐的声音,把“啦”带到旋律里面模唱一遍吧!(老师弹琴,学生哼唱旋律)
(2)师:唱的真不错,歌词呢是表现歌曲情感最直接的内容。让我们分组,把歌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比比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学生分组有感情朗读歌词)
(3)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把歌词带到旋律里面唱一唱吧。(老师弹琴,学生演唱)
四:解决难点
师:有没有觉得哪几句比较难掌握的呢?(生自由发言)师:好,让我们先来看看屏幕上的的旋律片段 出示旋律:
1)
5.4 3
认
识
你 2)
3.4 3 2
2.熟
悉
你 3)
5 6 6 5
5.4 3
蔚蓝的天
空 4)
i.4 5 i
6.i 6 5 /5 3 5.我 们的 祖
国
第一遍由老师弹琴带着学生用“啦”模唱。
第二遍把歌词带进去演唱
师:非常棒,看来你们基本掌握了歌曲难点的节奏复点八分音符 五:情感升华,完整演唱全曲
你们觉得这首歌曲能分成几个部分呢?(引导学生通过歌词来划分乐段)出示歌词:哪里到哪里是第一部分?哪里到哪里是第二部分?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第一部分歌词内容就像在跟大家讲述,讲述自己怎样认识祖国,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引导:就像我们平时跟别人说话一样,所以要亲切的、自然的)
第二部分则表现了我们和祖国相依相伴、永不分离的情感,演唱力度要加强,情绪要比前面来的更激动。
师:下面我们完整的、有感情的跟着伴奏把歌曲来演唱一遍,前面四句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来演唱,后面的用激动的情绪来演唱,注意长音要长足。
六: 合作表现歌曲
师:接下来让男女生来合作配合演唱下这首歌曲吧,女生的声音比较亲切细腻,就让你们先来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前四句),第二部分情感成分升华,男生加进来一起演唱。(男女合作,配合演唱全曲)
我们的祖国如此繁荣昌盛,此时此刻,你们想对伟大的祖国说句什么祝福的话?
(学生自由发言)
七、学习音乐知识:
八六拍子
八、课堂小节
祖国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有了祖国的呵护,我们就能健康成长,我们心中也对祖国更多了一份尊敬,相信我们在行动上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在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带着一份自豪和骄傲。
请同学们伴随着音乐,有秩序离开教室。
第2课时
听赏《我和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声乐作品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步骤,以及用不同唱法和不同表演形式来表现同一声乐作品。
2.能力目标:用本课所学知识抒发爱国主义情感。
3.情感目标: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导学生从旋律和歌词中去把握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声乐作品的魅力。
2.用不同演唱方法的对比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学生参与演唱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升华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么?喜欢唱些什么歌?(学生随意哼唱几首自己喜欢的歌,多为流行歌曲)既然大家这么爱唱歌,老师也给大家唱一首如何?今天,老师就和大家欣赏一首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共同探讨鉴赏声乐作品的方法,好吗?
二、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教师范唱)学生欣赏
2、感受歌词的美:(语气、力度、音调的高低变化)学生模仿教师朗读第二段歌词,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小结:
歌曲创作于1984年,是一首先有曲再有词的填词歌曲,词作者张藜(创作了《亚洲雄风》《篱笆墙的影子》等)和曲作者秦咏诚(声乐协奏曲《海燕》等)是当代著名的词曲作家。《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具有永久魅力的深受人们喜爱的抒情歌曲。
3、感受旋律的美:
这首歌有一些特别的创作手法:
(1)、节拍
节拍是3拍子的,并且是采用了八六和八九的变换三拍子节奏,在词曲结合的领域中,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上的“恰到好处”。
(2)、音乐的结构是:AB两个部分组成的并列二部曲式。(听第一段音乐,高潮部分学生起立,分辨作品结构)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这几种音色特点大概可归为哪种唱法?(美声、民族、流行),并说说各种唱法在表演时的表现特点(服饰、形体、动作等),可以模仿演唱几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讲解几种唱法不能单一的归类,还有技术上的各种要求:比如共鸣腔体的运用、气息的控制能力以及咬字吐字的讲究等。
连接部分:我们通过分析理解了这首歌曲,下面我们用我们的歌唱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展现出来好吗?
4、学习歌曲,表现作品的美:同学们共同演唱作品。
1)、第一段老师演唱歌曲前半部分,学生在高潮处进入。可哼唱,学生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起伏。
2)、第二段分两小组唱,高潮时全体齐唱。
5、跟电脑学唱整首歌曲。
三、总结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重点:
1、欣赏童声合唱曲《真善美的小世界》。,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表达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2、通过欣赏歌曲,懂得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与合唱。教学难点:
根据欣赏歌曲情感体验,为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即兴创作舞蹈,并即兴创作打击乐器的伴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音乐,跑跳步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学习过程:
1、谈话导入: 2.初听:
师:老师也很喜欢他们。所以今天带来了一首歌唱DISNEY乐园的歌曲。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的情绪是怎样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欢乐、奔放、热情的。卡通人物都在一起唱歌、跳舞。3.复听: 4.学习歌词: 全班朗读歌词
5.哼唱歌曲主要旋律: 1)、用“lu”哼唱歌曲旋律
2)、歌词填入歌曲,轻轻地唱一唱
3)、学生哼唱歌曲旋律
6.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合唱与齐唱
全班齐唱、男生齐唱、女生齐唱
7.拓展欣赏:
8、欣赏歌曲
教师启示学生观察演唱者的站姿、演唱状态、声音特点等。
9、指名表演小节目。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歌表演《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旋律,介绍我们听到的这首音乐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你们对印度尼西亚有哪些了解?
印度尼西亚,意为“水中岛国”,是一个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又称为“千岛之国”。由于火山活跃,又被称为“火山之国”。地跨赤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湿度大。另外印尼的音乐《梭罗河》、《星星索》、《哎呀妈妈》、《椰岛之歌》也是很有名的。
教师:下面我们再一起感受《木瓜恰恰恰》热烈欢快的情绪,随着音乐,在x x x 处按节奏拍手示意。
二、学习歌曲
1、读歌词,分析内容
2、随着钢琴视唱前半部分曲谱。
3、分组练习。
4、完整的演唱歌曲。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表现歌曲
教师:我们了解了叫卖歌曲表现方式及情绪,下面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再次演唱《木瓜恰恰恰》。
四、学动作表演歌曲:
五、欣赏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叫卖歌曲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情绪体验,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能创作出一首简单的叫卖歌曲,用熟悉的旋律改编的或是自己创作的,目的是推销自己的商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设计表演这个场面好吗?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演唱《走绛州》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走绛州》培养学生用明快`活泼的声音唱歌能力。
2、通过讲解及学唱歌,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具有塑造形象刻画性格的作用。教学
教学难点: 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
教学准备:
电子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发声练习。
三、学唱歌曲《走绛州》
(1)过渡语:船靠岸了,船夫们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的歌!
(2)听听《走绛州》(3)说说“走绛州”(4)学学挑担子(5)随乐律动(6)学唱曲谱(7)学唱歌词(8)情感处理(9)扮扮挑夫的模样(10)表演
四、听赏管弦乐曲《花儿与少年》
五、小结:
第2课时
演唱《拥军秧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信的、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陕北民歌《拥军秧歌》。
2、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陕北民歌独特的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3、让学生感受陕北秧歌的特点,并学一学,跳一跳。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地情绪演唱《拥军秧歌》 难点:
1、歌曲中的切分、附点节奏
2、用“十字步”或自己创编的舞步大胆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红绸缎、帕等 教学过程:
一、歌舞引入:
师随《拥军秧歌》音乐扭一段秧歌舞。
舞蹈好看吗?这首歌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吧!
二、教唱歌曲:
1、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拥军秧歌》(2)出示歌谱。
师:同学们,竖起小耳朵,静静地欣赏这首歌,听完后告诉老师,我们要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来唱这首歌,要仔细地听哦!
(3)放歌曲:学生整体感知;指名回答。
师点拨:这首歌曲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在陕北根据地,八路军打了胜仗,老百姓非常高兴,纷纷抬来了猪羊慰问八路军,并唱起了欢快的《拥军秧歌》,扭起了欢快的秧歌舞。表达陕北人民对八路军的敬佩和热爱之情,我们要带着欢快、豪迈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2、同学们请带着豪迈、欢快的情绪再听一次。
3、学唱新歌。(1)自由朗读歌词
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歌词。(2)师打拍子带读歌词
现在拿出手跟老师一起按节奏来读一读歌词。读完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境。(3)学生试唱
在老师教之前,有人能否先试着唱一唱旋律(学生试唱旋律),还有没有同学试着唱一唱这首歌?
(4)带唱旋律 ①唱准音(5
降7)
②节奏(X﹒X X X X)(5)教唱歌词(6)齐唱
接下来,老师跟你们进行接唱比赛,看谁唱的声音又洪亮、又有气势。(7)师生接唱,男女接唱(注意纠错)
4、歌曲处理:这是首陕北民歌,在唱的时候注意声音要有弹性,不要大声的喊唱,歌曲要唱出陕北人民赶着猪羊慰问八路军的愉悦的情绪。
学生跟着伴奏齐唱。
5、小结:小朋友唱的真好,知道老师刚才跳的是什么舞?(生回答)
师:这是陕北一带很流行的民间舞蹈——扭秧歌。舞步轻盈欢快,场面喜庆热闹,请一起看屏幕(放PPT)
看,叔叔阿姨们跳得多起劲,多欢快啊!想不想学?
三、教舞步:
1、热身动作。
师:请大家站起来(脸对着下面的老师)跟我做:(1)脚的动作 前进 一、二、三、四
后退 一、二、三、四
(2)手的动作 左右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师:扭秧歌的基本舞步是踩“十字步”(1)师示范十字步(2)略讲要领
(3)学生跟学(先慢后快,数节拍)(4)小组合作学习
(5)伴旋律试跳(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跳)(6)部分学生带道具表演,其余学生伴唱(7)师生一同表演
四、跟随音乐扭舞步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谈学习收获)
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张老师感到特别的开心,让我们一起向领导老师说一声再见吧!同学们再见!
第七单元
第1课时
演唱《我跟阿爹拉骆驼》
教学课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学会用活泼、富有情趣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2、能积极参与模仿、合唱、伴奏等音乐活动,体验歌曲小主人公“我”的乐观和快乐。
3、通过学习下滑音、前倚音,学会用活泼、富有情趣的声音演唱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4、能积极参与模仿、伴奏等音乐活动,能与同学合作,体验歌曲小主人公“我”生活中的乐观和快乐,通过沙漠,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师:天山上终年积雪,气候非常恶劣,但在这边界线上却常年驻扎着一群人,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为什么守卫着这里?今天的音乐四十分我们将走进新疆,走进沙漠,伴随小阿哥愉快的歌声一起进行沙漠之旅,一起学习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三、新歌教学 体验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2、再听音乐,感知歌曲内容和演唱形式。(二声部)
3、师范唱,找出典型节奏。
4、学习歌词。
5、用“LA”模唱旋律。
6、学唱第一声部歌词。
7、模唱第二声部旋律。
8、学唱第二声部歌词。
9、二声部合唱。
10、随师伴奏音乐,有情趣地、有感情地完整唱一唱两个声部!
四、综合表演 表现音乐。
五、课堂总结。
第2课时
听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教学目标:
1、巩固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2、欣赏乐曲《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3、认识乐器:单簧管和圆号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巩固复习《我跟阿爹拉骆驼》
三、听赏乐曲《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四、认识乐器:单簧管、圆号
五、欣赏单簧管和圆号的演奏曲。
六、才艺展示。
七、小结。
第三篇:五上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
中国功夫
教学内容:
上海教育出版社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唱歌《中国功夫》。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模唱、对比、听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情绪,能够准确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主要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让学生做个有志气的中国人。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功夫的雄健气魄。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中国功夫》。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表演、感受中国功夫的魅力。
今天的音乐课首先老师要给同学们表演一段小节目,你们欢迎吗?
三、分部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跟琴)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跟音乐唱)
a、引导学生在说唱部分加衬词并试念——这一部分有一段是说唱音乐,上节课我们探得知加上一些衬词能让音乐更有气势,谁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加上衬词嘿、哈)一起念一念。
b、分男、女两组进行相互“较量”——武术是一种竞技的体育运动,他是在互相较量中完成的,那咱们男、女同学是不是也来较量一下看看谁唱的更整齐更有力量?男同学唱时,女同学伴唱。女同学唱时,男同学伴唱。但是老师要提醒你们,武术家们追求的不是谁能够打败谁,谁更厉害,他们追求的是正义,战胜邪恶,而且他们讲究道德,所以我们在较量的时候是比谁的声音大吗?(生:不是!)而是比谁的声音整齐,坚定有力。
唱完,师:大家还真找到了习武之人的士气,不光比试了演唱水平,也比出了风格。
3、学唱歌曲第三部分(跟琴)a、朗读歌词,理解词义
“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神功”
“东方一条龙”指什么?——(伟大的祖国)“儿女似英雄”——就是我们的炎黄子孙,也就是你们。“天高地远八面风”呢?——祖国辽阔的土地 ;“中华神功”——武术。
b、请大家听一听最后一段,看能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小提示:(速度、气势、)心情又是怎样的?
(速度放慢了,气势更加宏伟,最后一句唱得更加饱满)。c、学生用自豪的情感演唱最后一部分。师: 同学们,你能自豪的把这一段演唱出来吗?
4、学生带着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和感悟,将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师: 下面请大家带着你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和感悟,将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1、放音乐歌曲片段(慢的、快的、说唱部分),个人展示
2、集体展示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屠洪刚演唱的《中国功夫》的音乐电视,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中国功夫,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几个喜欢的动作模仿。当老师音乐停止的时候,你要保持住你喜欢的这个武术动作的姿势。
五、主题升华、情感教育
其实,中国武术不光它的功夫厉害,还有让世人值得敬佩的地方,大家知道吗?对,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习武之人做事光明磊落。行的正,做得端,为人正直一身正气。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这首《中国功夫》,希望同学们学习武术的精神,健康快乐的成长,做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随伴奏)
第二课时 中华小儿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演唱歌曲中认识前倚音,唱准带有前倚音的旋律。
能力目标:聆听《我是中国人》,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感受不同人物在旋律中表现上的不同,认识伴奏乐器京胡的音色;聆听《炎黄风情》,感受不同地域音调的色彩,哼唱并记住其中一段旋律。
情感目标: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随着音乐做律动的方式表现中国少年朝气蓬勃的形象。
【教学重点】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随着音乐做律动的方式表现中国少年朝气蓬勃的形象。
【教学难点】唱准带有前倚音的旋律。【教学过程】
一、进教室,师生问好!2 3 4 | 5|| 同学 们 好!生:您 好!您 好!老师您 好!
二、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上下行)1 2 3 4 | 5 4 3 2 | 1| i 5 0 | 6 3 0 | 5 4 3 2 | 1-|| 同 学 们 再 见!生:再见!再见!老师 再 见!
第一课时 妈妈格桑拉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 《妈妈格桑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音乐主题的变化和不同风格。2.学习连音符号及唱法。3.用自然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学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或碟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或碟子。
2.听后学生自由讨论:在家里与你最亲的妈妈在一起的点滴。
3.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妈妈有关的新歌曲《妈妈格桑拉》,看看这首歌是怎样表现出对妈妈的爱。
二、学习歌曲 《妈妈格桑拉》
1.介绍歌曲:本首歌曲是藏族风格的儿歌,表现出妈妈对儿女们的关怀以及儿女对妈妈的爱。2.学生看歌词并朗读歌词。3.学生跟随老师视唱曲谱。4.用“啦”来场旋律。5.曲谱与歌词相对应练习唱。
二、学习连音符号及唱法 1.认识连音线。
2.找出本首歌曲中有连音线的谱。3.学唱有连音线的谱。
三、用深情的语调完整的地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四、表演唱。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回家把歌曲《妈妈格桑拉》唱给妈妈听,表达出你对妈妈的爱。
第二课时 飞来的花瓣
教学内容
聆听欣赏《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飞来的花瓣》旋律及表现的内容,了解其背景及作者。
2、情感目标:感受、体验音乐表现的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3、能力发展目标:能听辨乐器的音色。教学重难点
熟悉《飞来的花瓣》旋律及表现的内容。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对于平时朝夕相处的老师,你们认为最能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三、1.作者简介
瞿希贤(1919~)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师从佛兰克尔、谭小麟等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勤奋多产,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并且具有艺术的独创性。主要作品有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新的长征新的战斗》,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此外,她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早操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和你们》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三、聆听歌曲:
1、初听,感受歌曲的旋律。1)说说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2)歌曲的情绪如何。
2、再次聆听。
1)想想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2)结构的安排与主题的表现有何关系。
3、复听,可跟着音乐试着哼唱。
4、试着为A段B段选择形容词,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四、教师小结
《飞来的花瓣》是一首美丽的小诗。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歌颂了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歌颂了美好的师生情谊,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歌曲的旋律优美,与语言的节奏、声调非常贴切,其和声效果使音乐的意境更富于诗意。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五、延伸
请同学们设计一组音乐节目,向老师送去问候和祝福。
六、下课
第一课时 什么结籽高又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广西,以及了解广西壮族的民俗风情,充分感受壮族“对山歌”的魅力及其风格特点;
2.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3.通过自编歌词,模拟“对山歌”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风情,感受创作的乐趣,从而喜爱上“对山歌”这一民歌形式。
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的嗓音、有感情地、准确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2.了解“对山歌”的特点,并能自编歌词,尝试“对山歌”,感受到“对山歌”的乐趣,从而喜欢上这一民歌形式。
教学难点:
1.歌曲最后两句的学习; 2.自编歌词,尝试“对山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感知广西的民俗风情,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广西风景(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广西吗?广西是个好地方,那儿风景非常优美,尤其是桂林山水,那可是天下第一,广西除了风景美,那儿的人也是多才多艺,尤其是广西壮族人民,不仅舞跳的美,歌唱的可是一绝,每年的三月三他们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歌圩”,壮族所有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那里进行赛歌。传说中壮族有一位唱歌最好听的人叫“刘三姐”,她是壮族人民心中的歌仙,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段刘三姐对歌的片段,你们想不想看?)
2.欣赏《刘三姐》对歌片段,感受“对山歌”。边看边思考: ⑴对山歌有什么特点? ⑵对山歌的内容都和什么有关? 3.了解“对山歌”
⑴生说说自己感受的“对山歌”的特点。⑵师引导学生了解“对山歌”
“对山歌”都是采用一问一答,而且问和答得旋律都相同,唱之前都要加一个“哎”字,通常都是一人先唱,然后其他人帮腔(这种演唱形式叫一领众和),对山歌的内容都和生活有关。
二、学唱“对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对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生初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旋律。
2.课件展示高粱、玉米、豆角、芝麻的图片,让生了解高粱等农作物的特点。(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些农作物吗?到了秋天,红红的高粱熟了,沉甸甸的穗子挂下来,是不是像小船?我们再看看玉米,玉米棒子不是长在玉米杆的顶上,而是长在中间的,所以玉米结籽半中腰;豆角长出来后都是成双成对的;芝麻成熟后,人们把它收回家,然后用棒子敲打,这样芝麻粒儿就被敲出来了。广西壮族人民都是非常勤劳能干的,劳动生活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在对山歌中很多内容都是和他们的劳动生活有关的。)
3.生跟着录音自学歌曲。(这么有趣的歌曲你们想唱一唱吗?下面请跟着录音轻轻地哼唱,边唱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是领哪些地方是合,对于不会唱和比较难唱的地方请用笔轻轻的做个记号,然后我们一起来解决。)
要求:⑴找一找领与合的地方;
⑵不会唱和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用笔轻轻地划出来。4.生说一说歌曲中的难点,老师带领大家学一学。5.师生一起唱歌曲。⑴师唱领,生唱合; ⑵生唱领,师唱合;
⑶师生一起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每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歌圩上进行对山歌,想象一下大家在对歌的时候情绪是怎样的?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唱这首歌曲?)
6.学生模仿“对山歌”的形式自行分组演唱歌曲。7.创编歌词。(结合实际生活创编歌词,然后对山歌。)
三、拓展——欣赏《山歌好比春江水》
1.欣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广西壮族的山歌如此优美动听,让人流连忘返,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以广西壮族山歌为素材创作的一首歌曲《山歌好不春江水》,这首歌曲也是歌舞剧《刘三姐》中的插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美妙动听的歌曲。)
2.欣赏斯琴格日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比较两首歌曲从风格上有何不同?(摇滚歌手斯琴格日乐在这首歌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形成了摇滚版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比较一下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四、小结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所以民歌也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见识到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今天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只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结籽高又高》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两首山歌,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
教学反思:
《中国功夫》这首歌曲,学生大都耳熟能详,但到具体地实施教学,让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功夫博大精深的内涵,解决歌曲念白部分的节奏难点,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问答.欣赏.合作探究.演唱中解决学习重点与难点。如为了让学生明白“稍慢.雄健地”与“稍快.矫健地”情绪区别,我板书两个乐段的乐句,让学生观察---听听---唱唱,从中找出了规律,自然的就理解了歌曲中乐段与乐段之间的情绪变化。如为了很好地解决念白中“刚柔 并济 不低 头我们 心中 有天 地”和“四方 水土 养育 了我们 中华 武术 魂”这两句歌词,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先学生自己试着按节拍读,结果念散了,比较乱。于是我再教给他们方法,画出节奏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难点。为了饱含激情.自豪地演唱这首歌,我用充满自豪的声音,富于力度的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领会中国功夫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英雄气概。
通过《中国功夫》这堂课,我从中收获了许多新感受,而且坚定了许多原有的想法。
首先,充足的课堂准备,可以让自己更轻松教学的前提下,课堂更精彩;学生更快乐,更有收获,更想学。
其次,这堂课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收获很大,感慨也很多。
不足的地方有四点:首先是发声练习可以融合到歌曲旋律的学习当中来,而我的课堂没有发声练习.其次, 在演唱技巧方面教学不够到位。
第三,语言的组织可以更加精练准确.应该做到,该讲的一个字也不能少,不该说的字一个也不能多,语速稍微偏快,语调可以更加抑扬顿挫.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去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1、音乐课堂要更加地注重歌唱情感的处理教学,让歌深入人心。基础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点也不能马虎,相反,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中牢固掌握。
2、多看相关教育专著,丰富阅历,增长见识,明晰思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练准确。
3、弹奏能力和演唱能力通过继续坚持学习和练习,逐渐加强。
第二课时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教学内容:
欣赏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欣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能够对乐曲产生兴趣。2.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乐曲。
(3)能够听辨乐曲中“国王的主题”和“王妃的主题”,辨识两个主题的发展及主奏乐器。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哪位同学能以简短的语言讲述它的故事梗概?
(2)教师补充: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根据这个神话故事,以音乐的形式创作了著名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这部组曲共四个乐章,今天我们欣赏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设计意图】
由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完整欣赏
(1)教师提问: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你能听出哪些乐器?(2)教师补充:乐曲结构为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由序奏(引子)、呈示部、再现部、尾声四部分组成。
【设计意图】
初步聆听乐曲,感受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3. 音乐知识
(1)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代表作品有《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野蜂飞舞》等。
(2)组曲: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合成的器乐套曲。组曲有两种:一种是从歌剧、舞剧中选出若干首乐曲组成的组曲,一种是作曲家创作的、独立的标题性组曲。
4. 分段欣赏
(1)聆听“国王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国王怎样的形象?(威严、冷酷)②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塑造国王的形象?(铜管乐器,较低的音区)③主奏乐器是什么?(长号、大号)(2)学生随琴学唱这一主题旋律。【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分析、学唱,使学生加深对“国王的主题”的印象,为后面的欣赏做铺垫。(3)聆听“王妃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王妃怎样的形象?(善良、美丽)②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③作曲家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塑造了国王与王妃的不同形象?(运用节奏、节拍、力度、旋律、音色、音区的对比等不同音乐要素)
④教师补充:以上两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在聆听过程中仔细听辨。【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音乐要素的变化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4)聆听“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国王的主题”变化而来)②在配器上有哪些变化?(配器越来越丰满)
③刻画了怎样的大海形象?(波涛汹涌、浩瀚无际,同时充满着未知的危险)(5)聆听“平静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大海怎样的景象?(阳光明媚、风平浪静)②这段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王妃的主题”变化而来)(6)学生随琴视唱“平静的大海”主题旋律。【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的方式聆听、分析两个主题,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5. 完整欣赏乐曲
教师完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并完成下表。【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的能力,体会音乐要素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6. 拓展(1)教师提问:
①“国王的主题”与“波涛汹涌的大海”或“王妃的主题”与“平静的大海”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②作曲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的?(2)教师补充:
①国王的残暴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善良、美丽的王妃仿佛是宁静的大海泛起的朵朵浪花。②作曲家利用国王与王妃的主题来表现大海,通过节奏、和声、配器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同一个音乐素材,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7. 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欣赏《黄鹤的故事》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课内容是欣赏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是我国作曲家施咏康的作品,曾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奏。还因为这是本民族的音乐,所以我觉得更应该让学生多多了解和欣赏。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聆听、讨论、表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交响诗感兴趣,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知识目标:了解交响诗的由来,知道施咏康的生平,了解“黄鹤的故事”的创作过程及表现形式,能够辨别不同曲段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随音乐以动作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感知音乐的表现作用,并能够勇于在活动中承担任务,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和表现自我。
教学重点:
了解交响诗的由来,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经典片段并熟悉主奏乐器。能够对交响诗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感知各段表现传说戏剧性冲突的音乐,让学生喜欢上交响诗,喜欢民族音乐。教学准备:
音响、文字、图片、多媒体动画、彩带;学生以组为单位排列座位。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同学们,欢迎大家和老师又一次走进音乐世界,相约这美好的音乐课堂。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引入,开始教学
同学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播放黄鹤在舞蹈的画面。
1、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
2、让学生认识主奏乐器:竖琴,了解其音色及演奏方法,并请学生模仿其演奏动作。
3、提问: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黄鹤)那你对黄鹤了解多少?(学生谈)教师总结: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
4、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黄鹤的民间传说,大家想听吗?
传说:人们和平而辛勤地生活着。他们中间有一个乐观的艺人——老马,他会吹奏美妙的笛子,常为人们劳动后吹着愉快的曲子。老马要离开了,人们依依不舍。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快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他唱着: “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 在我的笛声下,给人民多跳舞”。艺人离去了。黄鹤从墙上下来。人们唱起了歌:“ 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突然,蠢相的官老爷闯进来了,用强暴抢走了黄鹤,从此黄鹤不再起舞。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民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
三、分段欣赏音乐,交流感受
今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传说,去欣赏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施永康为这个传说创作的交响诗。认识作曲家,提升热爱音乐家的情景。《黄鹤的故事》是他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整个交响诗富于抒情性与浪漫主义色彩,如一幅写意风景画,充满诗的韵味。
1、欣赏第一部分:
引 子:安静的慢板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第1—35小节)。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边听边想画面,听后请学生描绘自己想象的场景。师小结:表现人们和平生活的情景。秀丽宜人,似江南水乡,舒展悠扬似迷人的水墨画。
2、欣赏第二部分
艺人老马的主题 :明朗清丽,优美欢快,具有鲜明的江南丝竹风格。先在竖琴与小提琴的伴奏下由中国笛子清脆地吹出,使人联想到艺人美妙的笛声。(第36—105小节)
后提问:
(1),你能听出艺人老马这一主题使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吗?(笛子)(2)、同学们见过笛子吗?
(3)、那它的演奏姿势是怎样的?(教师出示笛子演奏一小段,让学生了解笛子的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并试着模仿演奏)。师总结:笛子是竹制管乐器,音色清扬清脆,演奏方式为横吹。
3、欣赏第三部分
黄鹤舞蹈主题:舞蹈和欢乐场面是三部曲式,有两个主题,是黄鹤形象的两个侧面,具有传奇性与幻想性。第一个主题,轻盈优美,表现了黄鹤抒情优美的一 面。(第114—129小节)第二个主题,热烈欢快、活泼跳跃,描绘了黄鹤翩 翩起舞的情景。(第130—157小节)接着是三部曲式的动力性再现,两个主题交织一 起,达到副部的高潮。(第158—175小节)。
(1)、请学生拿出座位底下的彩带,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挥动彩带,感受乐曲情绪变化。(2)、请学生说说自己听了这段音乐的心情。(激动,热烈,热情,高兴,愉快)等,并复习主奏乐器竖琴。
4、欣赏第四部分:
先前美妙的舞曲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狂暴的不协和和弦打断,全部铜管暴发性地发出刺耳的吼叫,鼓钹齐鸣,弦乐和木管强奏出颤音和一掠而上的音型,造成紧张恐慌的气氛,描写了蛮横跋扈的官老爷突然闯进来。黄鹤的紧张与不安,惊恐与愤怒的场面情景。先前的愉快活泼和抒情明朗的气氛全然消失。接下来是一个描写性的短句,使人联想到官老爷对着始终不肯为他跳舞的黄鹤一筹莫展的可笑情景。最后一段诙谐性短句,描写蠢相的官老爷。(第200—256小节)。
(1).请个别同学上台随乐表演,表现官老爷闯来时蛮横的情景及黄鹤不舞蹈时一筹莫展的可笑情景。通过表演,让学生完全融入进音乐,使同学有身临其境之感。
5、欣赏最后主题
艺人的笛声 :老马悠扬的笛声再现后,官老爷愚蠢奸诈的主题 形象更加滑稽可笑,在老马的笛声指引下,黄鹤振翅冲出老爷官府,飞回人民的怀抱。在这段音乐的高潮处,出现了由小号和长号用特强的力度吹出,这是自由翱翔于蓝天的黄鹤高唱的凯歌,也是人们祝贺黄鹤回来的欢呼。(第300—375小节)。
(1)、请同学注意这段音乐高潮处速度、力度的变化。用肢体语言展示,如双手举过头顶,向天怒吼等
(2)、最后人们欢呼的场景,再次请全体同学挥动彩带,上台表演,其中一人模仿黄鹤舞蹈,教师也参与其中。
四、开启思维,鼓励创作
以学校元旦举行文艺汇演为题,请同学们当个小导演进行创作表演交响诗《黄鹤的传说》。学生思考,小组之间讨论,每个小组请一名同学说说主要思路。课下可以排练一小段,下节课进行表演。最后选出表演出色的学生作为元旦表演的演员。
五、课后延伸、升华情感
刚才的欣赏大家还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只是欣赏了这部交响诗的几个经典片段,老师这儿有完整的音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完整聆听。将会发现这是部极富抒情性与幻想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色彩的伟大中华民族作品。
【教学反思】
学生们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不太大,对我国的民歌了解也少得可怜。但还是有些学生爱问,想学。歌曲〈中华小儿郎〉学生们爱学、爱唱,说明这首歌曲相当有学生的生活面、能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
第四篇:冀教版五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爱祖国爱家乡
第一课时
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的声音唱好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学难点 :
歌曲第六乐句的节奏及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音磁带、实物投影仪、歌纸
教学过程 :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新课:
1. 听《我爱我的家乡》,问生: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歌中“家乡”指哪儿?抒发了什么感情?
2. 抒发这类感情的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能再列举一些吗?你能唱两句吗?有一首歌我想同学们都会唱,那就是《娃哈哈》,歌中第一句就唱道“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说明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三、学习新歌:
1.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一听这首歌你们是否熟悉?(录音播放《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歌叫做《我们美丽的祖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录音上唱的,现在老师再将这首歌唱一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首歌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2. 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发一下“lv”这个音,注意发这个音时口腔打开,嘴型要圆,声音往眉心靠,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发这个音时,你有什么感觉?
3. 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这种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刚才同学们哼唱了一遍,请你们自己来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是太有把握的。(师指正)再哼唱一遍。
4. 唱第一段歌词:
请同学们把第一段歌词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轻声唱词
纠错,特别指出第六乐句。完整唱。5. 唱第二段歌词:
请同学们找出这一段中与上一段不同的地方,唱一唱。唱第二段 6.歌曲处理: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歌曲,要唱得优美、流畅,为了将这首歌唱的更加动听,第六乐句可以唱得欢快、有弹性一点,师示范,生模仿,后完整唱歌。7.创作:
刚才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
分组排练。表演
四、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演得非常好。但是光有这份感情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那就是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在将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五、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 《我的家乡在河北》 《我爱承德我爱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我的家乡在河北》
1、了解家乡乐亭的民间艺术乐亭皮影和乐亭大鼓
2、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我的家乡在河北》,使学生感受河北民歌优美、抒情的旋律。、通过乐亭皮影、乐亭大鼓的教学激起学生对皮影戏曲和乐亭大鼓艺术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
一、组织教学
听《我的家乡在河北》伴奏音乐进教室
二、欣赏《我的家乡在河北》、1.导入:考大家一个小问题——我们的家乡在哪个省?对,我们的家乡在河北省。河北是一个美丽富饶、地杰人灵、有着独特风土人情的地方。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随着音乐走进河北,来领略它独具特色的魅力!、3.欣赏视频《我的家乡在河北》
4.提问:通过欣赏歌曲,你能说出我们河北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吗?
5.再欣赏歌曲《我的家乡在河北》感受河北民歌的特色。歌曲旋律特点:①歌曲多次使用,并且处在了重要的位置,风格独特,显得歌曲新颖别致,让人听起来耳目一新,突出了这首歌的民族风格。②歌曲中的音程大跳,如:太行山秀,燕山俏„„一弯渤海水。更加使旋律委婉起伏。③最后结尾处,5小节的拖腔,更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好似美丽富饶的燕赵大地,是一曲说不完道不尽的诗篇。
三、介绍家乡的民间艺术:乐亭皮影、通过皮影人导入乐亭皮影。、通过视频介绍乐亭皮影的渊源。提问学生了解了哪些乐亭皮影的知识。
四、欣赏一段皮影戏《孙悟空大闹天宫》
1、请皮影专家为我们讲解有关皮影的布置和幕后操纵
2、请学生到台前演示皮影操纵。
3、教师展示皮影舞蹈,课件出示歌词和音乐 五 听
《我爱承德我爱家》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活动 心中的赞歌唱给您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家乡的自然景色美,运用听、看、亲身体验等方式、多角度地感受家乡的自然美、人文美。
2、通过收集家乡资料的活动,孩子们更加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
3、通过“介绍家乡,夸夸家乡” 的活动,复习已会唱歌曲,增强表现能力。增进孩子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朴实无华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能用悠长的气息演唱好歌曲,学会用情演唱。
四、教学难点:
关注学生是否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观察、欣赏、感受、表现家乡。
五、教学过程:
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活动与练习心中的赞歌唱给您
教学后记:这节课中涉及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早于学生出生时创作的,他们所学唱一些经典唱段也只是通过现如今的电视广播媒体或长辈们的口传心授而学会的,因此他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当时作曲家、歌唱家等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再就是考虑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些经典的老歌,基于这两点考虑,我用从选材、设计课堂步骤、提前下达预习、表演任务和教法,使得这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并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了。
第二单元七彩旋律
第一课时
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二.认知目标:初步认识调性与音阶的有关知识.三.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珍惜中学时期的幸福生活,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教学时间及环节: 开始部分: 一.发生练习:三声部的练习
5| 5| 1| 4| 1¶
ang 1| 1| 3¶
没 有 共产 党就 没有 新中 国, 3.乐段:乐曲中最基本的,具有独立性的完整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思想.乐段一般由两个以上的乐句组成.4.练一练: 这里有一句旋律,我们把它作为问句.1=G 2/4 5 6 5 3 | 2 3 5 | 3 2 1 2 | 3¶
2.5 6 5 3 | 2 3 5 | 3 2 1 3 | 5¶ 二:作品分析: 1.<<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歌曲 的语言简洁,直率恧寓意深刻,含蓄。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使主产生共鸣。
歌曲采用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合使用的旋律写成.2/2拍子速度稍快,其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个乐句均包含两个乐节.其中,两个第一乐句的旋律乃是严格的重复,而第二乐句则是变化重复.即:句尾有所变化.这部分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在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语言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B段为二声部合唱,音区向上移动,起写法与A段相同,只是改用了和声小调式,并较多地使用了同音重复.这一方面是为了与A段成对比,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情绪推像高潮.特别是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三度,四度,五度,和声乐程彼此配合,这就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完全再现的A段,使首尾相顾,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2.范唱,总体感觉作品的艺术性.3.教唱新歌
4.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5.艺术处理
教学体会: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小学时期的生活的热爱程度以及对友情的独到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青春的气息,所以学生对这首作品的情感处理教好.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乘着歌声的翅膀》。
2.欣赏《致音乐》《回声》。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并有感情地演唱。
2.为《致音乐》写听后感并评奖。
3.通过欣赏《回声》了解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的形式以及人声的魅力,使学生感知并感受,音乐是通过绘声绘色的声音造型,展现大自然的生机,表达审美意识和思想感情的艺术。
教学过程1.唱歌《乘着歌声的翅膀》
(1)播放录音,感受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
(2)教师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3)请学生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
(4)在钢琴伴奏下,学唱曲谱,注意分句,速度稍慢。直至唱熟。
(5)填词演唱。
(6)再听音乐,细心感受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
(7)跟随录音演唱,注意艺术处理。
(8)教师用钢琴伴奏,全班合唱。
2.欣赏《致音乐》
(1)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3)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
(4)再听录音,体会歌曲的速度。
(5)跟随录音哼唱歌曲,记熟主旋律。
(6)请学生以“音乐为人类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学习音乐的感受,并评奖。
3.欣赏《回声》
(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现象?(回声)(2)请学生谈谈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并模仿回声的音响效果。
(3)教师讲解有关混声双四部合唱的有关知识。
(4)再听录音,指导学生分析乐谱,在乐谱上将回声部分标记出来。
(二)教学内容1.欣赏《歌声与微笑》。
2.歌表演《同一首歌》。
3.音乐擂台。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声与微笑》和歌表演《同一首歌》,作为三年学习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相聚时的欢乐。
2.通过音乐擂台,回忆三年所学的音乐知识,看谁记得又牢又准。
教学过程1.欣赏《歌声与微笑》
(1)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3)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
(4)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并记熟。
2.歌表演《同一首歌》
(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由这首歌曲联想到什么情景?
(2)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
(3)跟着录音全班齐唱这首歌曲。
(4)由同学自由组合,创编舞蹈,为歌曲伴舞。
3.音乐擂台由教师和学生代表作评委,进行音乐知识竞赛,同学可自由组合参加。竞赛内容包括演唱歌曲、说出乐曲的演奏形式以及歌曲的表演形式等等。评委会可根据各组的表现予以评奖。此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三年来所学的知识,通过竞赛的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聪慧的小耳朵” 2.聆听歌曲《太阳——熟透的苹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辩的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并能准确的进行填空练习。2.用聆听、演唱、舞蹈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愉悦的情感。
教学过程1、2、3、学生听乐曲《乘着歌声的翅膀》自有走进教室。音乐活动聪慧的小耳朵 教师宣布活动规则
可以借助于口琴、各组长负责 活动展示
小组将正确答案出示在题板上,并陈述理由。
5初听歌曲 6复听
7朗读歌词
8分小组创编舞动动作
9分组展示
10学生随录音边唱边舞走出教室。
第三单元音乐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唱二小放牛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和欣赏歌曲,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2、能看着歌词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以情带声,用较连贯的气息和自然而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二.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感受、欣赏并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选定正确的速度、力度。
难点:引导学生连贯演唱歌曲。
三.教具准备:手风琴
四.教学过程: 1.先请小朋友们回答老师的部分问题。
师:小朋友们知道<< 歌唱二小放牛郎 >>是怎样的一首歌曲吗?
生:答(略)(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但不全对,那么就由老师来告诉你们,它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哪么同学们都知道王二小的故事吗?
生:答(略)(举手回答)
师:哪么那位同学将这个故事用简短的话来告诉老师。
生:答(略)(举手回答)
师:小朋友说的很好,(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旋律,像阵阵清风传送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本侵略军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使我们的老乡和干部得到了安全,敌人受到了惩罚,而我们的小英雄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么谁来告诉老师再演唱这首歌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的演唱呢?
生:答(略)(举手回答)
师:对了,(这种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结构,以一个精心锤炼,富于概括力的曲调配以多段歌词,曲调优美动听,又略带悲凉的色彩,感情容量较大,充分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体材,讲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接近我国的民间小调,曲调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因而不觉单调乏味调乏味。使歌曲富有艺术魅力。)我们应该用怀念地。2.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个方面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组织朗读歌词,展开简短讨论,概述歌曲所表达的故事,说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或句子,启发学生体会情感。
4.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键盘,让学生随琴声轻声分句唱词,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及指导,最后随着琴声完整地初唱全曲。
5.加强体验,演唱处理
由于本课歌曲段落较多,当学生们都能完整地演唱后,我采用多种形式的练唱,如领唱与齐唱的结合,老师唱与学生齐唱的结合,学生分组接唱等,这样既使学生的嗓音在不至于疲劳的情况下,增强演唱的熟练性,又逐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在练习过程中,我始终把握歌曲塑造的特定情景,将呼吸、吐字、咬字及力度变化等表现手段有机渗透于演唱的指导中去。
五.总结:
《歌唱二小放牛郎》激发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促进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情动辞发,各抒己见,言语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色
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
2、从外国音乐作品《彼得与狼》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
活与风土人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录音机、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音乐教室。
二、欣赏《彼得与狼》
1、引入:在一天清晨,在这美丽的森林中,七个主人相遇了,你觉得森林还会安静吗?那么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让
音乐来告诉你吧!
2、完整听赏,并看着教材上的图,仔细听,什么乐器代表 哪一角色,用线连接起来
3、听赏:(分段听赏)
师引导:音乐告诉我们森林中先后出现了谁?来干什么?在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回答„„)
4、学生讨论,讲述整个故事。(故事要简捷)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5、揭题:
大家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乐曲吗?它是俄国作曲家普
罗科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学生完整听赏乐曲的部分,让学生根据音乐讲述故事,在这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
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6、放音乐《彼得与狼》,学生创作画面。
(师)这首乐曲它既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又是一幅美丽的连环画,你看,上面这幅画面展现的是哪一段音乐的内容?(结尾)那么,前面随着七个主人的陆续出现,不同的音乐给我们展现的七幅不同 的画面,要请同学们创作完成!(首先,请问,猫出现时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这是第几副画面?(第四幅),那就由第四小组每一位同学负责这幅画面创作。)最后由组长从小组中选出最漂亮的一幅上前展示,并用语言描述一下画面 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童话音乐创作连环画,是一个大胆
又创新的尝试。
我们都知道“想不如说,说不如做。”通过画一画促使学生更完整、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理解音乐。当然这些画并不象美术课那样追求画
面的高质量,而追求画
面上所反映出的内容。)
三、小结。了解苏联儿童的童话故事及各类西洋乐器的音
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小剧场;选择结束音;曲调接龙 教学目标:
1.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
2、初步(非理性)选择结束音填入句尾,感受乐段的终止式。再次做好曲调接龙的创作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练习
1、曲调接龙练习要求:(1).像以前做的接龙游戏那样,头尾的音相接。(2).注意按速度有序地进行,不要中间断裂脱档。凡接不上、接错音、断裂脱档者为败,看最后胜者是谁?得胜者获
小奖品一份。
2、选择结束音的练习:
(1).教师出示“多”和“拉”音,让学生听辨两段音乐,然后选择结束音是谁?
(2).跟琴唱一唱已写好的旋律。
(3).请学生听辩歌曲《红蜻蜓》中的第一句音乐,听后回
答教师弹奏的是哪一个声部?
三、教学《红蜻蜓》歌词
1、给两分钟让学生把自己担任的旋律唱一唱。
2、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3、纠正音准。
4、学唱歌词:
(1)在“呣”的基础上唱歌词。为了打好二声部的基础,可以是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呣”,这样交换一、二次,既能使该声部唱得很流畅熟练,又
能从中获得二声部 的效果。
(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 5.表演歌曲:
(1)复习力度记号。
(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没有其他处理方法?(4)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
6.拓展: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
四、小结,下课。
第四单元 心灵绿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在我和你之间》《蒲公英在风中微笑》
教学目标:
1、用明快、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
2、加深对友谊的理解,培养高尚的情感。
3、认识连音线、圆滑线、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了解体验几种演唱形式。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歌曲意境的展现。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共同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校园里也留下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印记。比如说:一个同学跌到了,另一个同学把他……再比如说:一个同学不会做题目,另一个同学为他耐心的讲解、练习……还有,雨天里,两个、三个同学共撑一把伞…… 这些小小的事情表达了同学间怎样的感情? 小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些美好的情感,就是同学间纯真的友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友谊的歌曲《在我和你之间》。
二、学习歌曲。
1、录音范唱欣赏
提问:歌曲听完了,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情绪、速度、声音)歌声中对友谊是怎样描述的?友谊象什么?它是怎么样的?
小结:友谊象一座桥,一阵风,把我们的心连结在一起,让我们黑夜里互相照耀,风雪里不怕寒泠,让我们把快乐互相分享,把痛苦变的无影无踪。友谊这一高尚的情感,是多么的奇妙啊!下面就让我们用真挚的感情来按节奏朗读一下歌词,好不好?
2、按节奏读歌词
师读第一段歌词,生模仿唱第二段。提问:那几个字读得特别长,为什么? 小结:音乐知识:二分音符、连音线、圆滑线。
3、用“啦”模唱一下全曲,熟悉旋律(提醒:注意长音符的时值)提问:边唱边仔细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在什么地方起变化了?
小结: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把歌曲分成两个乐段。(引入乐段、反复跳跃记号、反复记号等音乐知识的学习)
4、小声模唱全曲一遍:注意两乐段间情绪的变化。提问:第一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二乐段呢? 那一乐段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
5、二遍模唱:找出难点,互帮互学,跟琴练习,纠正不足。
6、跟伴奏带唱,检查一下,那一句还不会?(进一步纠正练习)
7、友谊比赛:小组接龙唱(分四组):看谁唱得最准确、最有感情。小结:第一乐句:力度稍弱,深情的,圆润连贯的声音(描述友谊)。第二乐句:欢快的情绪(表现团结友爱在一起的喜悦)。第三乐句:力度渐强,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对友谊的赞颂)。第四乐句:深情地赞美,结束全曲。
小结:今天,老师第一次来给大家上课,也想把一份真诚的友谊送给大家,下面我们来一个合作好不好?
8、师生合作演唱:师唱第一乐段,生齐唱第二乐段。
提问:这种演唱形式叫什么?(领唱、齐唱)我们还学习过那些演唱形式?(表演唱、对唱、合唱等)。你还想采用那种形式演唱一下歌曲?、男女生对唱:让我们用深情的歌声把我们的友谊传播的更广、更远。
三、拓展延伸
提问:
1、这节课,我们歌唱了友谊,歌唱了人与人之间这种美好的情感,你对友谊有了怎样的理解?友谊是什么?它是怎样的?
2、说一说你与同学间感人的友谊?
四、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祝福大家,小小年纪心灵里就拥有了一种高尚的情感,一份真诚的友谊。同学们,友谊是人与人之间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今天,我们用深情的歌声,表达了我们对友谊的真爱,渴望与追求。愿友爱的种子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拉起好朋友的手,边唱边走出教室。原大家在充满友爱的校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在歌声中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在我和你之间》是一首深情而温馨的少儿歌曲。它以起伏跳跃、优美深情的旋律,以生动、精炼的语言,歌唱了友谊给少年儿童带来的温暖,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对友谊的赞颂与渴求。
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材对本课的教学要求,我觉得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本课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应是本课主要的学习目标。同时,单纯以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为主的音乐教学形式不可取,但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毕竟音乐知识的掌握、识谱能力的提高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必备的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是必须的。因而,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学习认识一些音乐符号、了解体验几种演唱形式是本课的第二个目标。
围绕目标,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与一些有趣的形式结合起来,使学习内容、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是我想创建的课堂。这样,以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为主体,采取形式多样、充满趣味的教学形式,引得学生来积极的参与与体验,享受音乐的愉悦,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能在以愉快为核心的多种情感的激励下,促使其情知的紧密相融,以此打造轻负、高效、和谐、愉悦的课堂。
但在实际的授课中,尽管我在声情、体态、情绪、语言上尽力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努力做到以“情”入课,声情并茂。用语言的艺术魅力、饱满地教学情绪、用举手投足间艺术课教师所特有的美去感染学生,努力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形成了一个舒畅的学习环境。也尽力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来提高学习的兴趣。但总觉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气氛差强人意。与自己设想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距离。课后细致反思,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课前准备,过多的考虑了老师该如何做,老师的感受如何„„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感觉。造成课堂上老师一头偏热,学生感觉有些迟缓的现象。
2、本课设计因考虑到要求是我们平日里最常用到的常态课,因而没有采用一些稍复杂的教学手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效果的达成。毕竟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比如: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会使音乐课更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如在课题引入部分采用这一手段或为歌曲制作一形象、贴切的动画,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共同参入。这样,一定会为歌曲意境、内涵的呈现,增添更多的魅力,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良好的兴趣。
3、没有重视学生亲身参与的积极性的充分调动。除了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影响之外,我觉得在本课中还可以充分运用一下“奖励”的力量,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表扬、鼓励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奖励一些有关友谊的奖品。例如:友谊的种子(小巧克力豆等)。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友谊的理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一定收获颇多。
总之,一节课下来,总是有成功有失误,只要我们及时的反思总结,下一节课就一定会更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二、读谱知识;反复记号。
三、综合训练
1、听辩与感受和声音程的音响效果(和谐及不和谐)
2、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
四、欣赏彼得与狼(交响童话)教学目的:
一、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二、认识反复记号“D.C.”及其用法。
三、听辩和感受不同的和声音程在音响上和谐或不和谐的效果,并通过歌曲的合唱部分进行实践。
四、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教育,并从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巩固和运用以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教材分析:
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是孩子们向往的儿童世界,它有奇妙新颖、情趣各异的游艺设施,还有米老鼠、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等孩子们熟知和喜爱的童话人物。二读知:
D.C.是反复记号的一种,表示从头反复至有“Fine”字样处结束。三综训:
1、培养对和声的听觉与感受能力的初步练习。听辩上分和谐与不和谐。
2、继续按指定节奏做旋律练习。要求用“do re mi”写三条不同节奏的乐曲。四欣赏:
《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作品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教学重点: 乐曲的理解表现 教学难点: 听辩音程
一、歌曲 读知
二、综训
三、歌曲处理
四、欣赏 教具;
录音机、钢琴、挂图 电教手段: 录音机幻灯 第一课时 欣赏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学习读谱知识 反复记号D.C.3、综合训练
(一)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2、《欢乐颂》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综合训练
1、出示幻灯,先弹三度,后弹二度,有什么不同?
2、讲解和谐与不和谐感觉。
3、听辩几组和谐与不和谐音程。
4、唱一唱。
5、讲解,做题。
四、新授美国的笛斯尼乐园是孩子们的世界,这里有各式各样,有趣的卡通人物,充满着真善美,我们也一起去听一听孩子们快乐的歌声吧!
1、听范唱。(打开录音机)
2、提问调式、拍号。
3、唱一唱G大调音阶
4、唱大跳音。
5、视唱合唱部分乐谱(即B乐段)学习D.C.标记
6、视唱齐唱部分乐谱即A段
7、合唱两段。唱出弱起与强起对比及连音与非连音。
8、有表情读词。
9、唱词。
A、高声部先唱合唱部分 B、低声部后唱合唱部分
10、完整演唱合唱部分
11、唱齐唱部分
12、完整演唱,注意气息交换。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了《真善美的小世界》,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吗?我们要分辩真善美和假恶丑? 板书设计:真善美的小世界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活动:“学配打击乐”
2、学吹口琴 教学过程
1、老师带来了许多大击乐器,都有什么?串铃、三角铁、碰铃、双响筒分配乐器。设计乐器节奏:
3、打击乐器,并演唱。板书:真善美节奏谱
三、复习歌曲
四、欣赏
1、复习以前学过的西洋乐器。
2、这些乐器会讲故事,今天他们要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童话《彼得与狼》。
3、[初听]听一听这些乐器象是谁在讲话:长笛吹奏快速流动的曲调——小鸟叫声双簧管吹奏妆饰音——鸭子走路形态单簧管吹奏断音——猫上窜下跳大管吹奏慢速音调——爷爷形象三支圆号吹不和谐音——大灰狼小提琴优美旋律——彼得
4、跟唱彼得的主题片段。
5、完整听全曲。
6、由学生来复述乐曲的内容
7、分组:一组学生做小鸟二组学生做鸭子三组学生做小猫四组学生做爷爷五组学生做大灰狼六组学生做彼得
8、[复听]我们听音乐时,听到谁的声音,那组同学做吹奏乐器动作。
9、通过这课学到了什么?
10、做课后题
五、总结
今天我们听了《彼得与狼》,它告诉我们团结起来机智勇敢的去斗争,就会战胜凶恶的敌人!
第五单元 牧童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牧童短笛》和《牛背上的孩子》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牧童短笛》《牛背上的孩子》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二、过程
1、初听乐曲
提问:乐曲可以分成几段?它们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2、分段欣赏:仔细体会各段的情绪,并记忆第一段的主题旋律。
①第一段的乐曲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了什么?(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
②第二段乐曲的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了什么?(快速、旋律跳跃、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③第三段听一听,这一段与前面哪一段相似?有什么不同?(与第一段相似,音多了,节奏密集)
3、完成书上的练习
4、完整听赏: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5、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绘画、律动等方式表现作品。
6、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门(结合课本)
三、欣赏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牧童短笛》原名叫做《牧笛之笛》,后来根据我国传统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之句改为《牧童短笛》,这首作品曾获欧州著名作曲家齐而品先生在中国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的头奖,后来,齐而品先生在欧洲演奏过此曲,这样这首乐曲便成为闻名中外的我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它描写的是小牧童后拿短笛在田野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的喜悦景象。全曲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和田园风味。(出示本曲《牧童短笛》)接着,教师用“嗯”唱完全曲,并指出左右手弹奏的高低部。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
在这一乐段里,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然后出示图画,(把课本P24的图画用水彩扩写放大),用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最后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泼流畅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跃性的伴奏,构成了一段热烈、欢快、舞蹈性的音乐,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喜戏。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应尽量少讲,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展开必要的讨论。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来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全曲已欣赏三遍,学生对本曲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已有一定的感受,这时,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作个非常短暂的讨论以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教师作个概括性的欣赏小结。(时间如充许,让学生再听一遍乐曲)
七、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
教师对本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堂纪律等作个简短的小结,表扬上课表现突出的同学,鼓励上课发言不够大胆的同学,激励同学们课后多听一些音乐,多看电视文艺节目,养成经常欣赏音乐爱好习惯,努力提高欣赏音乐的水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2、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歌声来表现小绵羊的可爱形象,抒发对羊群、对家乡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2、感受单音、同时发响的双音和三个音的不同音响效果;按要求进行节奏时值合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音乐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教学难点 :用活泼、亲切的歌声演唱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唱歌曲
1、集体演唱曲谱。注意速度的变化。
2、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教师范唱歌词,请学生跟着小声哼唱。跟琴唱歌曲。
3、处理:讨论:你认为怎样演唱这首歌曲更好? 速度应该怎样处理? 练唱
三、综合训练:
1、教师在键盘上分别弹奏各音。请学生说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组?
讨论:单音、双音和三个音的有什么不同音响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2题的那几个音音群相近?结束句的音应该怎样?
3、讨论:两人为一小组,看那组编写的好
视唱学生编写的旋律。
四、请同学们回家准备节目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小羊找家” 教学过程 编创活动
1、师:小绵羊可顽皮了,它边躲边偷偷叫着,好让妈妈找到它。小绵羊是怎样叫的呢?请你把它的叫声加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
2、指导同学扮演小绵羊和寻羊者进行情境扮演。
3、小绵羊终于找到了,大家都很高兴,森林里还住着许多动物呢,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能不能把他们的叫声和动作也编进歌词里呢?
4、褒扬小小创作家,颁发奖品。
1、交流展示探究结果,互相评价。
2、同学分组合作,设计出了许多场景,如:大树、蘑菇、小鸟等,然后进行情景扮演。
3、小组讨论,用作画的方式选择一种动物进行创编歌词,然后逐一展示扮演。
4、师生、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给同学提供合作的机会,相互相互启发、补
充、交流,充沛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愉悦;并通过研讨,培养了同学自评和互评的能力。
同学在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的活动中,激发他们的表示欲望,并在主动参与中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发明才干,培养创新意识。
六、总结深化
1、师:要是地球上没有了动物会怎样呢?
2、师总结:动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手拉手维护小动物,维护我们的大自然,只有这样,地球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3、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1、同学讨论回答:难过、没劲、伤心„„
2、在音乐声中师生一起与小动物说再见。
教育同学热爱大自然,培养他们维护动物的意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行动之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音乐熏陶。第六单元小剧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在领略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时,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3、通过欣赏,初步培养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和初步了解京剧。教具准备:多媒体、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常都喜欢什么音乐呀?生:流行音乐、儿童歌曲、动画片插曲等。
师: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什么音乐吗?教师演唱《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谁知道老师演唱的是什么音乐呢?生:京剧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京剧课堂,一起去了解京剧、认识京剧、喜欢京剧。
二、通过欣赏 了解京剧
1、初听 区分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了解京剧的四个行当
A 师:老师扮演的是剧种的主人公李铁梅。铁梅穿着偏襟红袄,显得那么精神。京剧的所有演员都穿这样的衣服吗? 生:不是。还有古代的衣服。
师:我们把穿古装衣服叫传统京剧,穿现代衣服的叫现代京剧。
B 师:服饰不仅可以把京剧划分为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我们还可以根据京剧的服饰区分出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特点来。师:戏曲人物按年龄、性别、身份、性格划分开的叫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类别。
2、、复听唱段 了解京剧的主要唱腔,师:旦角在传统京剧里一般是伊伊呀呀的小姐。铁梅是这样的孩子吗?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唱段。生:勇敢、善良。师:铁梅生长在怎样的家庭呢?生:革命的家庭。
师:是的李铁梅是革命者的后代,她的爸爸是一名铁路扳道工,但真实身份却是我党的地下联络员,家里经常会来一些不认识的人,爸爸和奶奶都让铁梅管他们叫表叔。他们家真有那么多表叔吗? 师: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
师:懂事的小铁梅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却很明白。表叔那么多,其实都是每次负责联络的地下党交通员。
唱腔中唱到“铁梅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大家能正确的听出铁梅的年龄、性格来。是由其唱腔及音色所决定的。这里老师就要向同学介绍京剧的主要唱腔西皮、二黄。(板书)西皮:曲调活泼、刚劲,适合于表现慷慨激昂的感情。
二黄:曲调苍凉、深沉,善于表现忧郁、激愤的感情。
3、再次欣赏 了解京剧主奏乐器师:不论是活泼、刚劲的曲调,还是苍凉、深沉的曲调,都要有乐器来演奏。请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两件拉弦乐器,大家听辨一下,哪一件是京剧的主奏乐器?
生:京胡。师:京剧主奏乐器京胡,它的发音刚劲嘹亮。
4、亲自扮演铁梅 感受国粹的博大精深 师:我们的京剧真是博大精深,魅力无限啊!现代的京剧不仅走出国门,受到了外国朋友的喜欢。就连我们的小学生也来学唱京剧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扮演一下铁梅,体验一下京剧演员的感觉。
师:表演之前老师先向同学们介绍京剧的表演分唱、念、做、打。唱:唱腔。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进行表演)
五、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对京剧有了很多的了解。但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个地方的剧种还有很多。同学们能说出一两种来吗?
生:越剧、豫剧、黄梅戏、晋剧、秦腔、川剧、评剧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京剧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大家谈一谈,你对京剧都有那些认识,或者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都自己喜欢的音乐,但老师希望通过你们的聆听和观察,能感受出什么才是最美的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 《 人换思想地换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5、比较两个剧种唱腔,最后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 戏曲知识园、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 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 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并了解河北梆子这种艺术形式。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教师提供的音响材料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第七单元唱起来跳起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欣赏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通过对乐曲学习与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管弦乐的几件乐器,感受乐曲每个主题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启发学生用肢体动作和敲击伴奏等活动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开发创造性思维.教学重点: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难点:分段欣赏,理解音乐并从感受中表现音乐。教学准备:课件 自制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取《北京喜讯到边寨》主题一 活动安排 聆听 谈感受
老师主导 播放音源 点题 介绍作者
二、新课: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作品介绍
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看录象片段,感受乐曲的历史背景„(课件)3.乐曲初听
学生安排:聆听并用肢体动作表达你对每段音乐的感受 说说音乐把你带到什么样的场合? 老师主导:提问题 播放音乐 引导肢体动作参与 三分段欣赏(难点教学)1 分段欣赏时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
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
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
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
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结合课本,认识管弦乐的几件乐器,并分别感受与了解全曲五个主题表现的不同场面.(课件展示)学生安排:认识乐器 聆听各乐器的音色 听辨每个主题用到哪些乐器?了解每个主题表现哪样的场合 结合课本要求做活动
老师主导: 介绍乐器名称 播放音源 操作课件 分段讲解内容 四第二次完整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课件播放
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2、了解作者简介:
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
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3、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5、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6、完成反馈表格,掌握乐曲的表现手法。
7、总结出音乐特点。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 热情洋溢,粗犷奔放;
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三、小组讨论:
完成听听想想。
四、小结: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板书设计: 《北京喜讯到边寨》
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
课后小记: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教授几个舞蹈动作,让学生随音乐分角色跳舞,加强对乐曲的理解。
作品背景: 《北京喜讯到边寨》作者:郑路 北京人.后与好朋友马洪业合作改编了这首管弦乐曲
当时正值粉碎“四人帮”取得伟大胜利之际,举国欢腾。所以,对这首乐曲可以理解为: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该曲为多段体结构,由五个具有鲜明的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音乐素材取自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
一乐曲的引子由圆号摹仿牛角号在中音区奏出了粗犷辽阔的旋律,然后乐声变弱,象是号角之声在山峦中的回鸣。
二第一主题,由号角声引导,呈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节奏极强,旋律热情奔放,高亢矫健。
三第二主题,宛如姑娘们纵情的跳着轻盈、欢乐的舞群,脚脖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
四第三主题,弦乐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甜美酣畅,与前两主题形成对比。五第四主题:乐曲突然轻了下来,轻柔飘逸而富有色彩,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
六第五主题: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间以牛角号的呼鸣,象是小伙子跳起非常健美、雄壮的舞蹈。
最后,乐曲再现第一主题并予以发展变化,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小结: 整首乐曲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乐器介绍: 小号音色明朗响亮,非常锐利。不仅可以演奏振奋人心的旋律,而且能够演奏抒情的优美乐段。因此无论是交响乐团还是军乐团或者爵士乐团,它都是常见乐器。小号的中音区与高音区是最有表现力的音区,中音区力度变化幅度最大,低音区发音软弱,强奏较难,高音区效果最好,但音量不很大。木琴常用热带的红木和花梨木等硬质材料制成。演奏者双手执一对球形头的琴槌敲击,可发出音阶半音。槌头的软硬影响音色。管弦乐队中使用的木琴通常有一组固定在木条下面的金属管,起共鸣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大家一起跳起来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情绪演唱、表演歌曲;
2、结合欣赏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难点:
1、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旋律接龙,舞步创编
三、教学准备: 歌曲音带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练声:指导学生正确发声 1=C 3/4 3 3 |5 4 4 | 5 2 2 | 5 1 1 | 1-5 | 7| | 21 71 76 | 56 54 34 | 3 02| 1--|| 指导学生用圆润、明亮、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正确发声,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2、节奏创编,旋律接龙
教师表演两种不同的舞步,引导学生节奏创编与旋律接龙
师:老师给你们表演两种舞步,哪一种能和刚才的歌声吻合在一起?(表演)这是几拍子?和二四拍比有什么不同?
你能拍击一个小节的四三拍节奏吗?可用学过的,也可以自己创造。
旋律接龙,利用刚才的节奏型加入音高,创编旋律。
如:师:5 12 34 | 生甲:5 1 1 |生乙:3 5 2 |…等 1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节奏舞步,尝试和老师一起跳起来。
(二)、欣赏教学,扩大视野 《G大调小步舞曲》
1、简介巴赫生平、代表作及小步舞曲。
2、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
3、感受乐曲拍子的强弱。
4、学生随音乐简单律动。
利用欣赏教学,了解巴赫及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拓宽音乐视野,为更好地学习歌曲服务。
(三)、歌曲学唱,理解音乐 新歌《大家一起跳起来》的学习。
1、导入
2、范唱
3、母音跟唱
4、歌曲处理,加入顿音与连音唱法。
5、小组合作,表现处理歌曲
层层深入地学习歌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引导下处理
(四)、集体舞创编,表现歌曲
启发学生创编舞步
1、介绍小步舞是宫廷舞的一种形式。
2、选舞蹈队同学创编动作。
3、以一生的动作为参照,模仿齐跳。
4、师生合作围圆圈跳小步舞 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编能力,利用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更进一不体验歌曲情感特点。
(五)、小结本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 《那不勒斯舞曲》和《加沃特舞曲》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明朗活泼、充满朝气的情绪演唱《那不勒斯舞曲》,了解常用的变音记号的唱法,掌握节奏。
2、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对体现作品情绪所起的作用。
3、能积极用当代流行的、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表达对青春的各自不同的感受,展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春风采。激发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
《那不勒斯舞曲》
三、教学方法
聆听、引导、演唱、交流、创作
四、教学重点
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对体现作品情绪所起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通过评析、演唱所欣赏的作品,来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对体现作品情绪所起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并思考几个问题:音乐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表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音乐情绪怎样的? 播放动画片《天鹅湖》片段(芭比那不勒斯舞)情绪:清新欢畅、热烈奔放。体现这样情绪的音乐作品,他的音乐要素又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部欢快活泼、充满了青春活力的《那不勒斯舞曲》重点学习。
(二)欣赏、学唱《那不勒斯舞曲》
1、作品简介
你们知道作曲家是谁?你了解他的哪些作品?
今天,我们欣赏的《那不勒斯舞曲》是选自《天鹅湖》第三幕即在王子成年的庆典上,来自各国的客人表演了各种风格的“性格舞蹈”。
音乐故事介绍:《那不勒斯舞曲》描绘了这么一个故事:恶魔罗德巴特企图以他的女儿黑天鹅来迷惑王子,恶魔挥舞着黑斗篷,随即走出一个跳西班牙舞的女郎,一会儿又变成跳意大利舞的女郎。这个曲子就是那个女郎跳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2、欣赏全曲
思考:歌曲分几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何特点?
歌曲为大调式,由带重复的两个部分组成。第一、第二乐段是第一部分(前十八小节)活泼而从容;,第三乐段是第二部分,采用连续的、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的重复,情绪更加清新欢畅、热烈奔放。1)、在大屏幕上由简到繁按顺序呈现《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乐段的主题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按乐段音乐主题分别进行节奏视读。2)、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三个乐段的主题音乐在节奏上的不同之处。
第一乐段: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
0 ×× ×××× ▏×0 ×,小号以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热烈,由于把重音落在小节中的弱拍,造成切分节奏的效果,使四个连续下行、节奏相同的乐句陡增生动、活跃之感。第二乐段:节奏型及音调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以附点节奏代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显得从容不迫。
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速度由慢而快,热烈奔放,小号在这里充分发挥其演奏技巧。3)、操作课件,让学生看着曲谱听教师用钢琴弹奏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也可以随琴轻声视唱旋律),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4)、聆听歌曲第一部分(前十八小节),体会弱起小节歌曲的特点,体会典型节奏型: 级进为主的旋法,造成切分的效果,活泼而从容;划拍跟琴学唱第一部分。(找出旋律的同、异点 运用了重复手法)
全曲歌词只有一个“啦”字,为无词歌,演唱时口腔要打开,舌尖要轻巧而灵活。第一部分注意每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休止,重音在第二拍上;
5、第二部分采用连续的、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的重复,情绪更加清新欢畅、热烈奔放。
聆听歌曲第二部分,划拍跟琴学唱第二部分,(找出旋律的同、异点 运用了重复手法)
知识点:第二部分的十六分音符处要突出节拍重音和每拍的第一个音。重点练习第一部分,跟着小号演奏的录音哼唱,3、分声部练唱:齐唱+女声+齐唱,用富有弹性的“la”这个音重温这段经典的旋律,来表达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和情感。
4、欣赏
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的《那不勒斯舞》,辨听演奏乐器的音色,学生模仿小号音色跟音乐哼唱。
(三)、拓展活动
1、学生创作——填词
芭蕾舞剧《天鹅湖》流传至今,已经成为经典,《那不勒斯舞曲》这首曲子也随之成为人们喜爱的、耳熟能详的作品,它的表现方式更是多种多样,除了乐器演奏的,还有人声演唱的,我们前面用“啦”哼唱的就是无词歌,也有用《那不勒斯舞曲》填词的,大家可以参照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为《那不勒斯舞曲》试着填词。
3、延伸、4、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欢快活泼、充满了青春活力的《那不勒斯舞曲》,大家了解了体现这样情绪的音乐作品一些音乐要素的特征(节奏、速度、力度)。像这样的音乐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是有很多的。
正如这首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风俗舞的音乐能流行于世界,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一样,我们国家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的旋律,大家可以回家了解一下。
七、课堂小结
从大家欢乐的歌声中,我能感受到同学们的青春活力,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让我们用一个个音符谱写青春之歌!第八单元 四季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堆雪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2.指导学生在合唱时低声区保持气息和声音的高位置,并做到声部的和谐
与统一。
3.将旋律模仿的手法,运用在学生旋律创作练习中。
4.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
1.一个降号调歌曲的视唱与合唱。2.学生对新歌能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四、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音乐声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新歌曲调复习,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用口风琴辅助练习。
1.一个降号调的音阶练习。
2.从三度音程练习入手练唱合唱部份3.从寻找曲调异同点入手练唱合唱部份
4.练唱新歌曲调。5.口风琴合奏练习。、(三)新歌歌词教学
1.揭示课题,启发学生对冬日环境的丰富想象或联想。
2.新歌范唱(采用多媒体演示)。
3.学生学唱新歌。
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分别唱好新歌的齐唱及
合唱部分。
五、《快乐一刻》
1.学生以二重唱形式演唱新歌,并进行集体点评。(采用卡拉OK形式演唱)。
.指导学生对新歌用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表演。
创设雪景环境,启发学生以唱、奏、舞等多种形式创造性地演唱歌曲,更完美地表达歌曲意境。
六、小结:
对本课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肯定学生主动学习及积极创新的精
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 春到沂河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
(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7.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8.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9.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10.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11.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12.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13.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14.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15.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踩雨》和《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教具准备:钢琴 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提问导入: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冬麦、田野……)它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喜悦的 热闹的)其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西风的话》。
二、赏“风
1、听录音范唱
提问: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
2、再次欣赏,体会歌曲结构
师:根据歌曲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等的明显对比来划分歌曲乐段,有的是一段体,有的是二段体,还有的是三段体,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西风的话》,感觉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
2、划分乐句
师:师演唱歌曲,生感觉一下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
三、唱“风” 美“风”
1、按节奏唱旋律
(1)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2)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组成音阶边做苛达伊手势唱唱。(3)视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阶上、下行的小节。(4)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唱歌词
(1)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2)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3)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
一遍师伴奏生轻声唱(纠正连线的唱法)二遍提示换气。
三遍随伴奏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四遍随师伴奏完整演唱。
(4)情感教育:年年岁岁,多情的西风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最后这渐慢渐弱的处理寄托了西风对我们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们什么?(时光过得真快,请大家要珍惜时间)
3、声音对比
如果我们采用稍快的速度,较强的力度,明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唱试试 引导学生去体会速度 力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歌曲情绪全变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把歌曲唱的有声有色,就得注意歌曲的什么?(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四、作者介绍
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黄自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五、拓展
黄自老师通过歌曲来表现了深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还有很多艺术家也在通过自己不同的形式演绎着秋天。你准备如何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呢?
六、小结
秋天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在贪婪品位秋天收获喜悦,多情醉人的同时,别忘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认为精彩的一面,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见到你的作品,好吗?同学们,再见!
第五篇:五上教案
练习4(语文与生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要求能把句子成语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能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说出错误的理由。2.完成相关的习题。教学重难点:
1.对于一些较容易用错的字要弄清其字义的来源。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严谨、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经说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处处留心,都可以学到语文。板书:语文与生活
二、学练结合 学习第一部分:
1.投影课文第一部分插图(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想象一下他们在干什么?
2.这父女俩到底在谈什么事情呢?出示第一部分,学生自读。思考:
(1)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2)找出爸爸的话,读一读。
(3)你觉得爸爸的话是否有道理?(4)小芳又是个怎样的孩子? 3.交流交流后老师再作总结::
爸爸在告诉小芳“篮球”的“篮”字的来源。小芳是个粗心的孩子。4.指名说说篮球的来源。
5.集体朗读第一部分整段话。6.出示:兰、篮、蓝
(1)说说“兰、蓝”这的字义的来源。互相讨论,也可以查查字典。(2)交流
兰: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兰花)
蓝:最初的蓝颜色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来源于此。(蓝天、蓝色)(3)怎样区别“兰、篮、蓝”这三个字呢?
提示:这三个字同音,我们除了了解它们的来源,还可以联系它们的偏旁区别,也可以联系上学期学过的编顺口溜的方法加以区分。
例如:有竹是篮子,有草是蓝色,有角(‵′)是花瓣,兰花。小结:同音字,要按照字义正确运用,根据偏旁灵活区分。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句子:
(1)我家的阳台上摆了两盆君子蓝
(2)妈妈自行车上的车兰坏了,让爸爸修一修。(3)兰兰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4)我的这只园珠笔是蓝颜色的。
2.请你认真读以上四句话,看是否有错别字,并试着改一改。(正确答案:兰、篮、蓝、支、圆)3.读一读修改后的三句话
总结:刚才几个字容易出错的原因是不了解词的来源,所以在平时我们要正确理解字义,准确使用文字。学习第三部分。
1.出示四个含错别字的成语,学生读读四个成语。2.老师指出这四个成语都有错别字。3.“火眼金睛找错误”请同学们找一找错在哪里。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4.指名读词语,说意思。
5.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教师适当点拨。金碧辉煌是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碧”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石绿。“壁”应为“碧” 卧薪尝胆是一个历史故事,指名说说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再说说为什么应该是“薪”而不是“新” 首屈一指屈指数数时,最先弯下的是大拇指,表示第一的意思。“手”应为“首” 川流不息是指像水一样连续不断,所以“穿”应为“川” 6.朗读已改正的成语
金碧辉煌卧薪尝胆首屈一指川流不息
三、掌握规律
上面的情况都是因为不了解词义而写错了。通过这道题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四、拓展延伸 1.改正错别字。
(1)我们要天天坚持锻练身体。(2)做工作不能挑挑炼炼。
(3)熟能生巧,说的是多拣习,才能掌握技巧。2.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阴晴园缺名列前矛迫不急待变本加利走头无路目不瑕接 3.抄写改正后的四个成语。
金碧辉煌卧薪尝胆首屈一指川流不息
练习4(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成语,包含8个小故事,说的都是一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有着警世劝诫的作用。2.了解成语的大意,诵读熟记。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行款整齐以及字的间架结构。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这些成语,在了解其意思的基础上学会它们的应用。2.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教学准备:
读一读成语串,想一想这些成语的意思,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查一查字典,了解这些成语故事。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成语故事的图片,猜一猜图片所包含的成语。
2.这8个成语,其中包含着8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二、解读内容,多边交流。1.出示成语: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2.读一读成语串,查一查成语词典,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3.四人一组,读读讲讲这些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意思。4.指名说说最感兴趣的成语成语的意思。
(1)其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滥竽充数、掩耳盗铃”学生已学过,比较简单,请学生说完成语故事、成语的意思后,选择一个说一句话。
(2)“螳臂当车、买椟还珠、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较难一些,教师要适当点拨。
螳臂当车:螳螂举起前腿想挡住车子前进。比喻不自量力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招致失败。
买椟还珠:楚国人到郑国去买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了匣子,把珍珠退还了。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东施效颦: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后人把这个丑女称做“东施”,“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邯郸学步:战国时有个燕国人道邻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态很美,就跟着人家学,结果不但没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只好爬着回去。后来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5.请大家想一想这些成语的意思有何相同点。
小结:这些成语说的都是一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教育大家不要像他们一样。这些成语都有着警世劝戒的作用。
三、把握特点,熟读成诵 1.指名朗读成语串。
2.集体朗读以上成语串,体会其中的含义。3.练习背诵成语串,看谁记得又快又多。
四、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1.与“墨守成规、按图索骥”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与“舍本逐末”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与“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意思相反的成语:()。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比喻不自量力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招致失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比喻拘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比喻坐待成功。比喻自欺欺人
3.填上适当的成语。
(1)我们做事不能(),死板教条。
(2)有些人穿着打扮不根据自己的特点,一味地模仿,搞得不伦不类,这不()吗?(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如果想阻碍这一大趋势,那是(),其结果是十分可悲的。(4)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不盲目追随潮流,否则会是()。(5)像这类()舍本逐末的事情,他没有少做。(6)公安人员没有(),而是主动出击,将罪犯一网打尽。(7)考试作弊,那是(),自欺欺人的做法。4.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并补充一个类似的成语。
波()壮阔 守()待兔 买椟还()喜出()外()天盖地 兴高()烈()耳盗铃()势浩大 滥()充数 心花()放 风起云()()开眼笑 含有错误做法的: 表示气势宏大的: 表示十分高兴的: 5.按要求写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 来自历史故事: 写好钢笔字
1.感知内容,观察悟法
(1)投影出示练习内容,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2)学生有感情朗读这段话。(3)引导学生观察:
首先观察这一段文字的整体布局,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说说观察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行款的整齐。2..突破难点,点拨示范
(1)请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
(2)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结构和写法。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撒 ”“爱戴”笔画较多,笔画之间稍紧凑些,“撒”的“提手旁”注意“左伸右缩”,“戴”斜钩舒展,撇短促有力,与之相邻的“大”“心”笔画较少,笔画之间适当放开距离。(3)教师范写
(4)学生上台板演,师生点评 3.描红临帖,写中悟法
(1)请大家再观察这些字,然后描红。
(2)教师巡视,注意对学生不正确写字姿势的纠正。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4.师生评议,体验成功。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练习4(第三课时 说说心里话)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例文、了解文中材料的选择和安排,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
2.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3.进一步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欲望,写下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感受写生动、写细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前准备:
1.阅读本单元的文章及一些优秀的作品,学习如何真切地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2.摘抄有关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或段落。
3.早读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诵读赏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4.为学生准备各种颜色的心情卡片。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导入 营造轻松氛围
1.教师和学生聊聊自己的心情故事。播放歌曲《最近有点烦》
这几日,老师听着这首久违的歌感觉特别亲切,因为它倒出了我的心声,想知到老师近日为什么而烦恼吗?最近,我们学校将要组织一次优课比赛,校长要求我们老师踊跃报名参加。我心里挺矛盾的:不参加吧,这可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能让我在全校老师面前展 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可参加吧,又有点担心,一旦自己讲不好,那就是在全校老师的面前丢脸„„唉!我真是有些举棋不定啊!
听了我的心情故事,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我现在真的很需要大家的帮助!(学生发言,给老师提供好的建议。)同学们,听了大家的建议,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勇敢地挑战自我,参加这次比赛,非常感谢大家!
2.揭示课题。我心中的那块石头可总算是落了地,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人也感觉轻松了很多。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心里话,可是有时候这些话又不方便说出来,憋在心里真是难受。平日是否也有这种感受呢?今天这堂作文课就让我们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板书:说说你的心里话一吐为快,让你的忧愁有人来分担,快乐有人来一起分享,好吗?
二、指导学生选择写作素材
(一)倾听别人的心情故事
老师这有两位同学写的片段,他们都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读着那一句句感人的话语,我知道这是真情的流露,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着两位同学的心情故事。
1.出示片段1 杨磊同学是一位留守儿童,他的妈妈为了他能够生活得更好,常年在上海打工,他十分想念他的妈妈,他在心情卡片上对她的妈妈这样说:“妈妈,你一个人远在上海,过得还好吗?我是多么想念您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想起您的笑脸,想起您温暖的怀抱,想起件件往事„„我多想对您说‘妈妈,我爱您!’天气冷了,您要多保中身体!” 同学们,纸片上的声声问候传达的是什么?你能把这份思念体杨磊同学大声地传递给妈妈吗?读着读着,我们被字里行间所包含着的母女亲情深深感动了!这真是一张很不寻常的卡片!
2.出示片段2 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卡片,是一位同学写给他的同学的,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位同学的心里话。凯文对他的好朋友这样说:小炜,你还在生我的气吗?你的遥控赛车真的不是我弄坏的。你那天大发雷霆,我真的很难过„„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们还是好朋友,好吗?
交流:同学们,在这张心情卡片里,凯文是在向他的好朋友诉说着什么?你能从中了解到凯文内心的感受吗?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炜,你听了凯文的心里话之后,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瞧,小小的卡片还能架起友谊的桥梁,化解朋友间的误会。3.出示片段3 而解析来章杰同学说的这件事情,我想类似的事情会在许多同学的身上都发生过,她是这样写的,老师请一位来同学来读一读:“老师,上回数学考试我看到自己得了满分,顿时心花怒放。可随后我发现有一道题算错了,心里既紧张又矛盾。为了保住第一,我没有想您承认,现在我的心情很不好受,您能原谅我吗?”
交流:读了以后,大家知道章杰同学说这心里话目的是什么吗? 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会原谅你的学生吗?说出了自己心中一直想说的话,承认自己的错误,肩上的担子总算是卸了下来,感觉好轻松,看来真的要谢谢心情卡片。
(二)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同学们,这些孩子把自己心中想对别人说,可当面又不好讲的话写了下来,构成了他们的心情故事,刚才我们就令聆听了他们的真情告白,分享了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很是感动。感动过后,我们就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其实我们也有很多的心里话,有吗?不妨来告诉大家!你想对谁说说你的心里话? 大家都有很多的心里话要说,对老师、对亲人、对朋友、也有可能是对一个只有着一面之交的路人„„说些什么呢?是表示歉意,还是传达问候、诉说委屈、提出建议„„大家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想好了,我们可以这样先用三言两语简简单单地写一写,写在你们的心形纸片上。(学生写下自己的心里话)板书:说真话
(三)说说自己的心理话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阅读例文,学习习作写法
1.同学们有许多心里话想写,可是如果我们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写,可能还是不能够 打动别人的。那我们接下来该怎样把这些心里话写具体、写细腻,用自己的真情去打动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书上的例文,看看文中的赵洁同学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心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书上的例文《请您原谅我》,同时思考:赵洁是怎样生动、细腻地写出她的内心感受的? 屏显:思考 怎样生动、细腻地写出内心感受的?
3.生阅读后进行交流:
●小作者的喜悦心情(动作和表情的描写)
●小作者的紧张心情(动作也能突出内心的矛盾和紧张)
●形象的比喻把难受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切,如此细腻。大家想象一下,她的老师读完这篇习作后,会怎样? 5.揭示本次习作要领:看来,只有抓住内心感受,说真话,抒真情,才能打动别人的心。板书:抓住内心感受 说真话 抒真情
四、指导学生拟题
1.另外我们还得给习作取个合适的题目,老师这有一些题目,读一读,想一想,看看哪个题目和你藏在心中的话最贴切。师读题目。
屏显:《珍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秘密》《那天,我真的错了》 《你能听我一声劝吗?》《那场误会可以消除了》《那一次我真的很委屈》《微风啊,请捎去我的„„》„„
当然,这些题目远远概括不了同学们想说的心里话,也许你会从中受到启发,根据自己想表达的心声,拟定一个更合适的题目,如果现在还没有想到的,也可以在文章写完以后,想一想选什么题目更好。同学们还要注意,我们在倾诉心声的时候,对方仿佛就在你的面前,所以你称他应该用“您”或者“你”,还别忘了我们自己悟出的写作方法:抓住内心感受,说真话,抒真情。还要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来把事例描述具体。
五、学生写习作
1.下面我们就提起笔,把刚才想要说的心里话具体地写下来。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读是修改作文的最好方法,老师建议写完的同学轻声把自己的习作读一读,改一改。同学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写完习作后,我们还要不断地推敲,不 断地修改,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的心。
教师小结:相信充满温情的表白一定会得到理解,也相信充满温情的心愿也一定会实现。
25、《黄鹤楼送别》
一、放松心境,准备上课
二、吟诵诗歌,做好衔接 指名背诵有关“送别”的诗篇。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送别的氛围,将学生带入送别的情境中,为学习新课做好衔接。)
三、回味生活,再现情景。
在《长亭送别》的音乐声中,学生回顾生活中与亲人、朋友离别的情景,适时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这一设计,目的是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在回味生活中,再现离别情景。)
四、读诗导入,揭题设疑 ⒈“人生自古伤离别。”杨柳依依,长江岸边,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其中夹杂着多少无奈。刚才大家吟诵了不少有关送别的诗歌,下面我们就来看这一首由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自读古诗,试说诗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指名交流。
5、谈话激趣:学贵有疑。让我们打开课文,它文中包诗,对这首诗作了较好的扩展和阐释,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同学们自己就明白了。
6、(媒体出示课题)黄鹤楼送别,读题质疑——谁与谁送别?什么时候?怎样送别?黄鹤楼在哪儿?……
7、(媒体播放录象)黄鹤楼的简介。过渡:那么在这俯临长江、飞檐临空的黄鹤楼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录像中长江岸边、黄鹤楼上、烟花三月,景色优美……学生多感官参与,初步感知:谁与谁送别?什么时候?怎样送别?黄鹤楼在哪儿?……)
五、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多媒体出示)1)、选择你喜欢的朗读方式认真读课文,遇到你喜欢读的或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弄明白课文写了谁与谁在哪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板书(李白 孟浩然)
4、(多媒体出示第一小节):范读,(画面显示)。
5、(多媒体突出)“饯行”,齐读,联系生活,说说“饯行”的意思。
六、精读课文,引导探究。
1、过渡:在这大好的季节里,景色美如画,可李白却要为好友孟浩然饯行,他们是怎样挥洒满腔的离别情的呢?让我们进一步研读,到课文中去领略和感受吧!
2、(多媒体出示)1)、仔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他们此时的心情可以从文中哪些语词感受到?用“——”线划出; 2)、与同桌一起品读所划的语词,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研读课文,品位语言。
4、交流探讨,适时评价。
师: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 学生交流(板书 :依依惜别之情),根据回答点击,(多媒体相应出示句子):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⑶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继续谈朗读体会 ⒈(多媒体出示句子):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⑴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交流。(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⑶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⑷交流。(指导: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⑸指导朗读。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
⒉根据回答再(出示句子):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⑴(点击出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指导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谁?)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在课文中就是指……生读(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⑶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⑷指导朗读(那我们自由读读这段话)。(出示背景图)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3、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多媒体出示话别画面)1)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
(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2)指名表演,引导评价。
(设计意图: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感悟能力,还可以从表演更好地中感受主人公的别情依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激情渲染,大胆想象 ⒈引读第四小节。(多媒体出示文字)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相应动画)江上沙鸥点点(相应动画)。孟浩然(友人)……(生接读)。他坐的船(白帆)……(生接读)。李白……(生接读)。
⒉(出示句子):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相应动画)
⑴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⑵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⑶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小组交流再指名交流。)
八、理解古诗,体会别情
1、(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把满腔的离情别绪浓缩在这首诗里——(媒体出示古诗及要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一读这脍炙人口的诗,找一找与文中与诗意相符的语句,连起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口述诗意。
3、(媒体配乐)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诗所蕴涵的依依惜别之情。配乐朗读,品读体会。
(设计意图:俗话说:“情由境生。”一时书声朗朗,音乐如流水般倾泻,学生能更好地体味文字,别情依依,情意浓浓,诗味盎然。)
九、自主合作,自由作业(多媒体出示):
1、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2、演一演 与本小组成员合作,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3、找一找 课外积累更多的送别诗文,并把它摘抄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黄
鹤
楼
送
别
把酒话别
依依惜别
吟诗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