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 第四课 第五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对外关系

时间:2019-05-12 20:5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政治教案 第四课 第五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对外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政治教案 第四课 第五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对外关系》。

第一篇:高中政治教案 第四课 第五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对外关系

高三政治学攻略

第四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第一框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

1、民族及其今本特征p103 民族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

2、我国民族的概况p105 民族的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汉族集中地区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多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

2、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p106 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p110 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由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111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含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力,履行相同的义务。

依据:民族无优劣之分,都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过贡献 地位: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表现:①各民族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②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力。

③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民族团结:

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有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因。

意义:民族团结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妨碍因素:国际敌对实力的影响和跳动,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一部分干部或者群众存在着一些民族偏见,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注意的影响。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义: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实现途径:首先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同时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还需要发达地区的人力、财力、技术等方面加以支援,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原则的相互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 1

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平等和团结,就不会实现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保障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p117 地位:基本的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内部事务。民族自治机关指的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代表和人民政府 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包括自治旗)

2、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①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国家 ②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

③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第二节 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一框 我国的宗教概况

宗教的含义: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宗教的社会作用: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对社会发展产生进步影响;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宗教中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德在一定程度调和人际关系。

我国存在多种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合称五大宗教。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宗教已经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宗教组织已经成为联系各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第二框 我国的宗教政策 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①尊重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长期的基本政策(信仰的自由和不信仰的自由)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的必要性 ① 符合宗教自身规律 ②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统一 ③ 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

1、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正常的宗教活动要和封建迷信群分开来,迷信泛指对人和事务的盲目信仰和崇拜。

2、反对邪教,抵制邪教活动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必须反对邪教,坚决打击邪教组织,邪教是当今人类的一大公害。邪教的 2

本质、特点、危害。

5、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做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对外的政策

1、当代国际社会概况

国际社会的成员分类:主权国家,目前国际社会中有190多个主权国家,这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或者社会团体在某种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结合成的集合体。

2、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p142 国际关系的含义:家之前、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国家之间的关系。

内容: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

形式: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和战争等。其中竞争、合作、冲突是最基本形式 影响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缘等

3、主权国家及其权利p142 地位: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基本义务: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应该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家争端等国际义务。

4、国际法的作用p143 含义: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有约束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海洋法、空间法、外交关系法、战争法

指定方式:国际法不是由单一国家指定的,而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方式指定的。法律效力: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他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 国际法的作用:①确立辨别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②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③在国际交往中建立各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分类:政治性、专业性;世界性、区域性;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

政治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专业性的国际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学生联合会 世界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是由输出国组织;非政府的国际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联合会 国际组织的作用:纽带

5、联合国的创立和发展P146 性质:联合国是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人民反对德、意、日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6、联合国的原则和宗旨p147 宗旨: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家交流与发展 为实现上述宗旨,联合国遵循下列原则:(1)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的原则;(2)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3)以和平方法解决他们的国际争端;

(4)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5)集体协作,确保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6)联合国组织不得干涉他国内政。

7、联合国的机构p148 联合国设立了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六个主要机构。

联合国的作用:①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

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上,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7、中国和联合国p150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联合国于1971年10月25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宪章和原则,我国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第二节 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一框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指的是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①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和平②核战的安全考虑③经济全球化后,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

发展问题指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2、建立国际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的只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什么是霸权主义?什么是强权政治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如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内容:

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全球化发展

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⑤ 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3、当代的国际竞争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处于新旧格局交替之际,二战结束后旧的两极化消失,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呈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当代竞争的实质:当代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3、我国的对外政策

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 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

第二篇: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共同语言

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共同心理素质

1.中华民族: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2.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

1.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民族平等是政治基础 2.基本原则民族团结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物质保证 3.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要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4.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东西部协调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民族自

1.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适宜区域自治3.人口、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平衡 1.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2.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来 4.有助于把各民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

来 1.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我国的宗教状况已

经发生根本变化,但宗教本质未变

2.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

3.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4.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必要性: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

5.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6.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向适应;坚决打击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

7.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反对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的封建迷信活动

8.邪教是一种歪理邪说,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我们必须坚决反对邪教 我国的民族 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三篇: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江苏 韩学平

学好政治常识第四课的关键,是要掌握好“一、二、三、四”原则,即要重点深化理解“一个大局、两项政策、三个原则、四个关系”。

一.“一个大局”

民族和宗教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处理好民族和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大局。

二.“两项政策”

一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二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统一。既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必须注意理解以下四个问题:

(1)全面理解与贯彻宗教政策,应掌握以下三点:第一,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主要是掌握公民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第二,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主要是明确合法活动和非法活动的界限;第三,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主要做到两个“懂得”。一要懂得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保证就是依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这也是国家拥有的权力,因而对宗教也不例外;二要懂得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并不矛盾。

(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着重做到“三个弄清”。一要弄清不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要弄清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宗教信仰和有神论思想,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要以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三要弄清宗教能够做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是国家主权在宗教事务上的具体表现。

三.“三个原则”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首先,实行民族平等的依据在于民族无优劣之分,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过贡献;其次,民族平等表现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三个方面;最后,要明确民族平等原则的重要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2)民族团结原则。要着重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特别是民族团结对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从中体会到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应着重把握以下三点:第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保证;第二,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才能最终达到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第三,只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才能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保障。

(4)上述三个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在三个原则中,民族平等的核心是政治平等;民族团结的核心是思想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核心是经济繁荣。

四.“四个关系”

1.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之间的关系

原则是政策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而政策则是国家执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业准则。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民族原则并有助于贯彻民族原则。

2.民族、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

(1)从民族最初的形成看。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阶级、国家的产生,由部落联盟逐渐发展而形成的。(2)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看。国家由民族组成,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有的则由多个民族组成。任何一个民族都必定以国家为存在条件,生存在一定国度里。一个人既属于一定民族,又属于一定国家。(3)从民族和阶级的关系看。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划分阶级,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由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组成。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民族之间只存在民族差别,不存在阶级对立,民族关系已转变为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3.宗教和迷信、邪教的关系

宗教和迷信的本质都是唯心主义。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容许的宗教场所内进行的活动,是信教群众表达宗教感情、举行宗教仪式、共度宗教节日的各种活动;而封建迷信活动是利用人们的鬼神观念、宿命观念等,使用风水、占卜、算命等手段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的活动。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对于利用

封建迷信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危害群众身体健康、骗钱害人者,依法进行惩处。

宗教和邪教有着根本的区别。从性质上看,我国的宗教组织已成为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而邪教组织则是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宗教的活动场所是寺院、道观、清真寺、教堂或教徒的家里;而邪教则无固定场所,以练功弘法名义四处泛滥。正常的宗教活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受国家法律的保护;而邪教无视国家法制、藐视政府和社会,危害国家和社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4.共产党员信教与宗教信仰自由之间的关系

宗教对国家来说,是个人的私事,这是就公民的信仰而言的。但是宗教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则不是个人的私事。因为无产阶级政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的、是彻底的无神论,而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共产党员的思想、信仰、行为,必须与共产党的先进性保持一致。因此,共产党员只能是无神论者,不得信教。如果在共产党员和信教之间,共产党员选择信教,就要劝其退党。这不是强制公民不信教,而是要求坚持信教的人不能做共产党员罢了。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仍有信仰宗教的权利。

第四篇:教案《唐朝的对外关系》

教案

学校日期:

课题:年级:主讲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唐朝对外海路交通路线、大都会和市舶使;唐朝和朝鲜的交往;唐和日本的往来以及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唐和印度的友好往来及其玄奘对唐印交往的重大作用。

2、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唐和亚洲、欧洲等国的来往出现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2)通过联系世界史讲唐与朝鲜、日本、印度、波斯等国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重难点

1、重点:唐朝对外交往的条件,唐和朝鲜、日本的交往

2、难点:唐对外交往的条件和对各国的影响。

三、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时数

1、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

2、教学时数: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在上课前老师要问大家几个问题。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和服吗?和服与中国哪一个朝代的服饰相似?

(众答:略)

出示和服图片

对,和服与中国唐朝的服饰很相似。它是日本人根据中国唐装改装来的。除此之外,日本国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生活习俗以及道德都与中国很相似。为何日本文化与唐朝文化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呢?唐朝的对外关系又如何呢?想知道答案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吧!

(板书)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同学们,回顾前面几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上都高度发达。特别是开元盛世时,唐朝的繁荣达到顶峰。那么,同学们来总结一下唐朝对外交往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众答略

你们总结的都很哈,老师带着大家来综合一下。

(板书)

一、唐朝对外交往的条件

1、国家的安定统一。隋唐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时期。特别是唐朝时期,疆土的辽阔(结合唐朝地图讲解),政治的清明、军事的强大等使得唐朝安定统一。

2、经济文化的繁荣。经济方面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如制瓷业、造纸业、纺织业以及长安等大都市的商业发达。文化方面唐诗、舞曲、绘画、书法、医学等也高度发达。

3、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唐朝的对外交往开放到可以让外国人来中国学习、经商、考科举。

第五篇: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历史史实。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3.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成功原因、戚继光抗倭成功原因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

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郑和下西洋》歌曲和纪念邮票导入。

二、课中学习

1.帆之荣——郑和下西洋

(1)展示《郑和下西洋》视频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和课本完成有关问题并集体核实。

(2)结合材料分析: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的条件有哪些?

(3)展示材料:苏禄国王访问中国和南洋开发。结合两则史料引导学生深入认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4)设想郑和远航运载的货物及有可能遇到的危险,引导学生感受郑和及其船队的优秀品质。

(5)通过“航海日”的设立和世界各地对郑和远航的评价,感知郑和远航对世界的影响。

2.帆之危——戚继光抗倭

(1)展示《戚继光》视频材料,结合课本引导学生完成自学的有关问题。

(2)展示戚继光抗倭形势图,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戚继光抗倭的过程。

(3)展示戚继光的名言,引导学生分析戚继光身上体现的精神,及时对学生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

(4)分析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帆之辱——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学生自学课本,找出有关问题。

(2)补充澳门回归的有关史料:

①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交接仪式。

(3)巩固记忆前面所学知识,并进行知识抢答。

4.帆之盼——国家富强,祖国统一

回顾所学内容,联系香港回归、中国承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引导学生认识: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对外交往及其及其民族安危。今天的中国正在日益崛起,只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祖国的统一大业定能实现,祖国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下载高中政治教案 第四课 第五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对外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政治教案 第四课 第五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对外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