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3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芳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芳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设计》。

第一篇:王芳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设计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设计

学校:龙城中学 授课教师:王芳 授课班级: 151 班 授课时间:2012年12月6日

一、知识链接:

回顾西汉是哪年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 播放《汉武大帝》片头曲。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改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略边疆等方面的相关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并用之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学习汉武帝宽阔胸襟、雄才大略;体验并学习张骞积极进取、意志坚强的精神,树立为民族和国家作贡献的观念。

教学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汉武帝采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读好思考课件和黑板上的问题,把答案在课本上勾画出来。然后小组讨论问题,把答案呈现在黑板上。

1、设问过渡:汉武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采纳了谁的什么主张?

汉武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采纳了董仲舒的“更化 ” 和 “大一统 ” 主张,“更化”就是改革,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大一统”就是实现对全国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有效统治。

2、过渡:汉武帝的改革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方面:

(1)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诸侯王权,加强中央集权。(2)加强中央的监察权。将全国分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经济方面:

加强中央的经济权。废止旧币,由中央铸造五铢钱,在全国通行。

3、过渡:汉武帝采用什么措施?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表演短剧:汉武帝“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

统思想。在长安设立太学,置<<诗>>、<<书>>、<<礼>>、<<易>> 和<<春秋>>五经博士。

将汉武帝采用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和秦始皇采用的“焚书坑儒”的措施进行对比。

4、过渡:汉武帝在解决国内问题的同时,也在大张旗鼓地解决外患,他做了件什么事?

汉武帝为消除匈奴对北部疆域的长期侵扰,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对匈奴进行自卫反击战。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与卫青齐名,曾六次出击匈奴)

在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中,和平占主流。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汉匈民族友好的故事是什么?(昭君出塞)古人赞颂女子美貌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落雁”指的就是昭君的靓丽。

介绍昭君出塞。

王昭君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人美,心灵更美,我们要学习她的胸怀大义,为国担当的高尚品质。这对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5、过渡:在外交上,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播放《张骞出使西域》视频。

西汉时,西域是今新疆及其以西地区的统称,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来,在今新疆设使者校尉。公元前60年,汉宣帝改使者校尉为西域都护。

6、过渡:汉武帝在南部设置了哪些郡县?

在南部,汉武帝设置了会稽郡及南海九郡,又经略西南夷。在今四川西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也设置了郡县。

7、经略边疆的意义:

(1)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2)对奠定国家疆域、巩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8、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

西汉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边疆稳定,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四、本课小结:

助记歌谣:

汉武帝的“大一统”

文帝景帝治江山,国库钱粮都丰满,着眼长治和久安,武帝一统更不凡。统一铸造五铢钱,集权削侯分土地,罢黜百家尊儒术,一统江山鼎盛期。卫霍领兵破匈奴,昭君出塞传美名。张骞两次出西域,排除艰险建史绩。

五、知识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你的职权范围是()。A、负责监督皇族

B、负责州县政务 C、监督地方官员

D、负责地方军事防务

2、小红家收藏了一枚五铢钱,请你判断这一枚钱币最早铸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始皇时期

D.汉武帝时期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选项与汉武帝有关是()。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接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开创“文景之治” 的局面

D、建立了皇帝制度

4、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A、修筑灵渠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加强中央集权

D、统一文字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务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1)董仲舒所指的“孔子之术”是哪家学说?

(2)董仲舒的这段话和后来汉朝实行的一项国策有密切关系。你知道是什么国策吗?

(3)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这项国策的实行对于这家学说的影响。

第二篇:教学设计之汉武帝大一统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一.课题: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史实,了解汉武帝采取大一统措施的背景

(2)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列举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运用相关史料,对汉武帝进行评价。2.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料对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进行分析,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2)学会运用阅读法,讨论法,推理发,对比法,概括法等方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3)注重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考古资料和史料的同时,设计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且适时进行恰当的评论,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名族的国家的形成的早期历史有初步的了解;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早期渊源流长的历史与文化,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与古人的政治智慧。

四.课标分析: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五.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承接上一课“秦末农民起义和汉朝的建立”,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勾勒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首先,课文通过阅读卡,介绍了西汉初年分封制导致的严重后果,说明了汉武帝采取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实力的背景,同时介绍了汉武帝在监查制度方面的建设,这一制度同样是为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然后,课文介绍了汉武帝在经济领域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集中体现在俩个方面。一是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二是盐铁的生产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俩项措施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第三,课文列举了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大一统措施。一方面是“罢黜百家”,把儒家作为正统思想;另外一方面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立学校,培养政府官员。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

最后,课文通过简短的文字介绍了汉代的灭亡和东汉的兴衰,让学生对俩汉的脉络有着清晰的把握。六.学情分析

(1)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认知角度来看,由于媒体很网络的影响,还有部分的偏差。(2)八年级的学生们对汉武帝的政策和武帝本人的认识但由于层次参差不齐,理解和表达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对人物和历史的认知都处于相对贫乏和肤浅的层次。但总体来说学生能将前后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对于汉武帝这一人物学生也表现了极大的求知欲,所以我立足于汉武帝的生平和历史贡献这一重点进行精心设计。摘选了汉武帝的志向和生平故事入手,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重点也是难点“汉武帝的大一统”着手,让学生通过知识和《汉武大帝》的对比,找不同,使学生对汉武帝这个人物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又通过对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措施以及对汉武帝人物评价的讨论,让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强化。

七.重点与难点

(1)重点:汉武帝推行大一统的具体措施。(2)难点:推恩令与文景时代削藩措施的区别

八.教法与学法分析:导入法,提问法;讨论法,阅读法

对于新课导入,可以用提问法,提问如“刘邦获得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问题:“人们一般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历史给汉高祖提供了哪些巩固刘家天下的经验呢”然后可以提出:“分封制是不是能够如汉高祖之愿,起到巩固刘家天下的作用?”从而进入新课教学。

对于新课学习:对于:“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让学生说明封诸侯的不利影响。对于”推恩令“的教学,可以讲述诸侯国实力膨胀的故事,作为讲解推恩令的铺垫。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思考问题如“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 “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等等。

对于监察制度,承接推恩令的作用,追问:“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建立监察制度呢?”转入本教学内容并且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汉武帝建立监察制度的必要性;(2)全国的监察区有多少(3)主要职责是什么(4)监察制度有什么作用。

对于经济措施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如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哪些加强大一统的措施呢?

对于文化方面: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春秋繁露》中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君权神授”“独尊儒术”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春秋繁露》中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君权神授”“独尊儒术”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春秋繁露》中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君权神授”“独尊儒术”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九.教具:教材,教学参考书,《春秋繁露》,《汉书》,电脑(PPT)十.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和导入新课

开堂提问:刘邦获得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在学生回忆旧课和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问题:“人们一般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历史给汉高祖提供了哪些巩固刘家天下的经验呢”然后可以提出:“分封制是不是能够如汉高祖之愿,起到巩固刘家天下的作用?”从而进入新课教学。

2学习新课

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阅读卡,让学生说明封诸侯的不利影响。对于”推恩令“的教学,可以讲述诸侯国实力膨胀的故事,作为讲解推恩令的铺垫。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思考问题如“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 “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推恩令发挥了哪些作用?”

其次对于监察制度;要承接推恩令的作用,追问:“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建立监察制度呢?”转入本教学内容并且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汉武帝建立监察制度的必要性;(2)全国的监察区有多少(3)主要职责是什么(4)监察制度有什么作用。

再次,再由政治制度建设转到经济政策。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采用提问法和引导法。“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那些措施加强大一统呢?”“中央统一货币铸造的背景?”“西汉五铢钱是怎么来的?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统一货币的意义?”

接着,再自然衔接到文化方面。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春秋繁露》中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君权神授”“独尊儒术”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了推行儒学思想,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并且做出总结和回答。

最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鼓励传播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会,辩论会,集思广益,引导他们全面深入思考问题,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与历史问题。

3复习巩固: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将汉武帝大一统的内容展示出来。(1)推恩令;(2)设立刺史制度,司隶校尉。(3)统一货币,盐铁专卖;(4)罢黜百家(5)推行儒学教育。

4布置作业:请同学用树状图法概括本课的所学内容等。

第三篇:王芳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导学案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案

学校:龙城中学 授课教师:王芳 授课班级: 151 班 授课时间:2012年12月6日

一、知识链接:

回顾西汉是哪年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 播放《汉武大帝》片头曲。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改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略边疆等方面的相关史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简要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并用之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学会收集并处理有效信息以及论从史出的原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学习汉武帝宽阔胸襟、雄才大略;体验并学习张骞积极进取、意志坚强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向张骞、王昭君学习,树立为民族和国家作贡献的观念。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组 :

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汉武帝。第二组:

展示学习目标部分。第三组:

1、汉武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采纳了董仲舒的“______ ” 和 “________ ” 主张,“更化”就是________,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大一统”就是实现对全国 _______ 和________ 等方面的有效统治。

第四组:

2、汉武帝的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削弱相权,加强________;削弱诸侯王权,加强________。

(2)加强中央的________。将全国分为13州,每州设________一人。(3)加强中央的________。废止旧币,由中央铸造________,在全国通行。

第五组:

表演短剧:汉武帝“独尊儒术”。

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在________设立太学,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五经博士。

第六组:

4、汉武帝为消除匈奴对北部疆域的长期侵扰,任用________、________

等将领,对匈奴进行自卫反击战。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与卫青齐名,曾六次出击匈奴)

在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中,和平占主流。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汉匈民族友好的故事是什么?(昭君出塞)古人赞颂女子美貌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落雁”指的就是昭君的靓丽。

介绍昭君出塞。

王昭君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人美,心灵更美,我们要学习她的胸怀大义,为国担当的高尚品质。这对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七组:

5、西汉时,西域是今________及其以西地区的统称,汉武帝两次派________出使西域,后来,在今新疆设 ________________。公元前60年,汉宣帝改使者校尉为________________。

第八组:

6、在南部,汉武帝设置了________郡及________________九郡,又经略西南夷。在今________西部和云南、________北部也设置了郡县。

第九组:

7、经略边疆的意义:

(1)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之间________、________的交流;(2)对奠定 ________、巩固发展________的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十组:

8、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

(1)西汉的_______________得到加强;(2)________、________发展迅速;

(3)_______ 稳定,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四、本课小结: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削弱 _____________,加强皇权;削弱_____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设_____________,加强中央的监察权。

2、经济:加强中央的_____________权,铸造五铢钱在全国通行。

3、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董仲舒)。

4、军事: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将领对匈奴进行自卫反击战;昭君出塞。

5、外交:_____________通西域。

五、知识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你的职权范围是()。A、负责监督皇族

B、负责州县政务 C、监督地方官员

D、负责地方军事防务

2、小红家收藏了一枚五铢钱,请你判断这一枚钱币最早铸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始皇时期

D.汉武帝时期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选项与汉武帝有关是()。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接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开创“文景之治” 的局面

D、建立了皇帝制度

4、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A、修筑灵渠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加强中央集权

D、统一文字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务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1)董仲舒所指的“孔子之术”是哪家学说?

(2)董仲舒的这段话和后来汉朝实行的一项国策有密切关系。你知道是什么国策吗?

(3)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这项国策的实行对于这家学说的影响。

第四篇: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教学设计

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

教材分析: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1、重要知识点: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

2、情感培养:通过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认识统一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3、分析能力:正确评价汉武帝

重点: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难点:评价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

用投影仪打出汉武帝的人物图像教师:(指人物图像说)图中的这个人物就是汉武帝。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里总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今天这节课,老师会带着同学们走进汉武帝的内心世界,知晓他的烦恼,感受他的忧愁,并期待大家能为他老人家排忧解难,用我们的智慧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大一统格局!

分组分享教学活动一: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师:汉朝初年,刚经历战争不久,国家贫穷,因此,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以适应休养生息政策需要。到汉武帝的时候,国力强盛,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治国策略是一百年不变?还是要与时俱进呢?

1、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孔子的儒家学说,禁止其他各派学说的发展。

2、我们应怎样评价呢? 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多次下诏求贤,并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来培训官员,教化百姓,从此,研读儒学的风气一天一天兴盛起来。

分组分享教学活动二

一、削弱封国势力

1、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动作?

(引导学生答出:分封诸侯王,尤其是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

刘邦自己后来也认识到,这些诸侯王的存在对他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着手剪除异姓诸侯王,以确保刘姓江山的稳定。可他哪里料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刘姓子弟在他死后的岁月里骄奢淫逸,渐成隐患。

2、PPT课件展示:“西汉金缕玉衣”插图,这件金缕玉衣说明了什么呢?

(用金缕玉衣作葬品,说明诸侯很富有,生活上奢侈腐化。)

3、哪位同学能说出“推恩令”的主要内容?

“推恩令”作用在何处?

分组分享教学活动三:

三、强化监察制度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采取“福尔摩斯破案”的活动形式。具体做法是,给学生2分钟时间,迅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利用PPT课件相继展示5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回答正确数量最多的学生被授予“福尔摩斯”称号。

问题1: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呢?(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

问题2: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司隶校尉负责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问题3:教师:秦朝有哪个职官与司隶校尉的职能相似?(御史大夫。)教师补充强调: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进行监督。刺史虽然官品很低,权力却很大,他有权监察郡国长官,如果发现官吏有欺瞒中央等行为,可以直接奏报皇帝,加以制裁。

问题4:汉武帝是如何限制丞相权力的呢?(汉武帝起用一些出身低微的亲信官吏,任命他们为侍中、常侍中,让他们参与商议军国大事,以削弱丞相的权力,从而改变了汉初以来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问题5: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

教学小结

略。

板书设计

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

在地方设刺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后记:

第五篇: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课程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等史实,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思考“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巩固。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汉武帝所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思想上使秦始皇创立的封建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巩固下来。使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2、难点:恰如其分地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启发式、分析法、比较法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有哪些?

三、导入新课:由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引入本课内容

四、新课过程: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自读课文,找出:

(1)西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

(3)汉武帝推行一项什么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为确保这一政策推行,采取的措施?

2、教师补充材料:刘邦、董仲舒的资料以及阅读材料。

3、讨论: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二)削弱封建势

1、由图片金缕玉衣引入;

2、回顾分封制的知识;

3、比较: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比景帝的“削藩”哪个更好?体会“推恩令” 的巧妙之处。

(三)强化监察制度

思考:为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设立了哪些官职,有什么职权?

五、巩固小结: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及作用?

六、拓展:如何评价汉武帝?

七、作业:历史填充图册第十五课的题。

八、反思:

下载王芳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芳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王国问题的解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过程与方法: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强蛟中学 姚黎 【教学要求】 1、结合史实,了解汉武帝采取的大一统措施的背景。 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列举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萧王庙中学 包红园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朝一统以及汉朝建立的......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温州新星学校 陈诗国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朝一统以及汉朝建立......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历史 适于的年级:七年级上册 尤集中学:张莉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设计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的史实。 ②正确评价汉武帝。 ③认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