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 小数点的移动练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19-05-12 20:0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四年级数学 小数点的移动练习教学设计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 小数点的移动练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 小数点的移动练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移动》教学

反思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王婷

“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首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点移动;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环扣一环的探究过程。

以往,学生即便掌握了规律,在做具体的这类题目时错误仍然很多, 如何能让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呢?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方法:

1、从网上找了2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2、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写出来。

教学中,我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这些都是今后我在教学中要改进的。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节课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比较难以理解,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连我自己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等。这就让我进一步明白别小看那帮学生,该放手就放手吧!

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扶到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中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发现: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摆、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正因为我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注重让小数点在学生手中“动”起来,学生不但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当然在这过程中有中学困生还不会,我就让优秀同学帮助旁边的同学,这样就互相合作学习了。最后全班交流。看着学生上来把自己的探究结果介绍给大家时,我发现他们真像一位小老师,真正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又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即当位数不够时用零来补足的处理。当然我也比较重视内化小数点移动的规律。通过指导看书掌握规律中的一一对应以及省略号的作用。同时课堂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数点的移动原来是这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当然可以用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结果。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个别学生在应用时,不太灵活,我感觉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说,加强印象,对于个别掌握不好的学生还要加强辅导,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第二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首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点移动;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

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环扣一环的探究过程。

以往,学生即便掌握了规律,在做具体的这类题目时错误仍然很多, 如何能让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呢?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方法:

1、从网上找了2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2、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写出来。

教学中,我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这些都是今后我在教学中要改进的。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节课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比较难以理解,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 的意识。

本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连我自己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等。这就让我进一步明白别小看那帮学生,该放手就放手吧!

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扶到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中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发现: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摆、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正因为我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注重让小数点在学生手中“动”起来,学生不但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当然在这过程中有中学困生还不会,我就让优秀同学帮助旁边的同学,这样就互相合作

学习了。最后全班交流。看着学生上来把自己的探究结果介绍给大家时,我发现他们真像一位小老师,真正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又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即当位数不够时用零来补足的处理。当然我也比较重视内化小数点移动的规律。通过指导看书掌握规律中的一一对应以及省略号的作用。同时课堂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数点的移动原来是这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当然可以用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结果。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个别学生在应用时,不太灵活,我感觉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说,加强印象,对于个别掌握不好的学生还要加强辅导,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刚开始准备这节课时,第一感觉就是很简单,泛泛地看了一遍教参,草草备课进行了第一次试讲,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经过同级老师的讲评,又帮助我分析和理解教材,突然间明白备课应该从教材的角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全面的理解教材,这一次我的脑子里似乎明白了许多。第二次试讲时,自己感觉有了清晰的思路,最终写出了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这个环节以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有什么变化?一个被除数缩小1/

10、1/100、1/1000,商有什么变化?让学生知道一个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一个数缩小1/10,商也缩小1/10。为学习新的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探究新知

教师在课一开始,出示幻灯片孙悟空打妖精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在此过程中,金箍棒长短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得出:

0.009米

= 9毫米

0.09米

=

90毫米

0.9 米

= 900毫米

9米

= 9000毫米

四组数据,然后让学生从上往下观察,①式与②,③,④式比较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从下往上④式与③,②,①式比较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缩小的规律,这一环节教师将本来枯燥,难懂的数学概念,借助学生喜爱的《西游记》中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究金箍棒逐渐变大的过程中,体验新知生成的过程,发现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在探究规律的同时,让学生感知小数点是怎样向左或向右移动的,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巩固新知的时候,我采用了提问的方式,如:我问:“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怎么样?或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小数点就怎么样?”这样让学生对小数点移动规律进一步加强理解,加深记忆。

不足之处,我感觉自己的这节课是我从网上看了多篇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其中的一篇,中间的教学过程还借鉴了许多其他老师的方法和建议,所以自己不能将大家的理解很自然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上,以自己的讲课方式呈现出来。在研究教材上我还是有不到之处,课上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这都是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在这次讲课中我得到了同级老师的帮忙,尤其是梁老师的帮助,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给我指导,帮我改教案,包括每个环节的过渡语是否通顺,自然,真的很感谢这些老师们!我向她们学会了该怎样备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该怎样认真的对待工作和学生!

《小数点移动》一课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读

法、写法及小数的大小比较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在生活应用中比较广泛,如:商品的价格,长度单位之间的互化等,学生接触也比较多,但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部分学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创设生动的、愉悦的学习气氛和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诱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力的前提。我认为这一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操作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

反思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

其一巧改了教材,使学习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我让学生以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为例进行研究,学生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分米”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厘米”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毫米”为单位,把小数进行比较,也有的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9”,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 /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 /100„„学生轻松地发现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其二广挖了素材,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在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让他们大胆猜想向右移动原来的数会出现什么变化。然后放手让

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变化规律。

其三巧设了题材,让数学到生活中去。对在探索中有困难的学生,我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帮助。在个别学生说出规律后,我还让学生举例来说明,让结论变得有理有据,让全体学生有一个认识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是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作业中发现描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 /10,(说成缩小10倍),不习惯于新的表述方式,后面学习时要强调。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昨天余校长找我说明天会有两个新老师来听我上课,我心里有些紧张。因为从来采一到现在为止,都是我去听老教师上课,然后学点好的经验用了自己的课堂中,从来还没有那次自己去当示范课让别人学习(教研课除外,那是准备一次又一次的)。既然是一堂随堂课,那我就按照进度上了《小数点移动》,课前做了些准备,因为小数点的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

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所以对了这部分知识,我做了以下处理:

1、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小数点“动”起来。在课一开始通过小数点变魔术的导入,使这淘气的小数点活动起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等。课堂氛围活泼,避开了枯燥的规律记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2、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让学生经历移动的过程,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移、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等细节问题。

3、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移、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由于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注重让小数点在学生手中“动”起来,学生不但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

4、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然后把猜的结果摆出来,再用计算器

验证。当然在这过程中有中差生需要帮助,鼓励与同桌互相合作学习。最后交流: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

当然由于是第一次,心里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上的满头大汗,中间还有一些环节忘了,导致让自己也上不去了,就当一次相互学习吧,那能提高我的教学经验。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课是作为公开课上的,在备课时我就力求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难点是当位数不够时要补0。课的一开始,我就创设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由此认识到小数点对于小数的重要性,从而揭示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和方向。然后以大家熟悉的孙悟空的故事引入,由金箍棒的变化引出小数点的移动,把那四个数字板书出来后(0.009米,0.09米,0.9米,9米),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在移动,什么在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然后让学生从向右移动扩大引发联想,学生自然联想到向左移动会缩小,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这样一来,知识的获取就水到渠成了。

在探究完规律后,为了进一步强调小数点的重要性,我让学生听了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的故事,并把那位爸爸讲的话重点打在了屏幕上: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数,哪怕是每一个小小的小数点。由此,我还教育学生,不仅是这件事,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得认真,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做什么事就怕认真二字,只要我们认真做了,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巩固练习我也设计了很多,可因为时间关系,还有两个提高题没有做。我自己认为我应该讲述得很清楚,可学生是不是掌握了,还得看下节课的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来进行计算。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读法、写法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在生活应用中比较广泛,如:商品的单价等,学生接触也比较多,但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部分学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创造生动的、愉悦的学习气氛和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诱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力的前提。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操作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

悦。,我设计了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情境,趣寓其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合作。我让学生已以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为例进行研究,学生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有的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4”,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 /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 /100„„生轻松地发现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在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近而让他们大胆猜想向右移动原来的数会出现什么变化。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变化规律。对在探索中有困难的学生,我再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帮助。在个别学生说出规律后,我还让学生举例来说明,让结论变得有理有据,让全体学生有一个认识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是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第三篇: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四(9)班:纪钱华

“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很注重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培养。

从简单入手,先教学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以及通常情况下要把小数点末尾的0去掉。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规律,我从网上找了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借助顺口溜大部分同学都能快而准确地进行小数点的移动,本节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第四篇: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一:小数点位置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感觉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如何去恰当处理就很难把握,讲过新课通过做练习,我发现学生出现以下错误:

1、小数点不知道到底往哪儿移动。

2、小数点移动后出现了多个点后,不知道把前面的点去掉。如:0.2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是0.2.5,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小数点。1.32×10=,学生在草稿本上移后就是1.3.2读作一点三点二。

3、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不知道怎么办。

面对这种情况,我非常着急,静下心来认真想办法,当我看到书桌上的一个玻璃珠时,突然想到可以用小石子代替小数点,这样移动是就不会出现这一问题了。我自己找来黄豆粒大小的小石子试了试,效果不错。我高兴的喊来班上几名差生,教他们把小数点写在小黑板上,小数点不写放上小石子。如:0.52×10把小石子放在原小数点上,向右移动一位后05.2,这样学生就读作五点二,而不会是零点五点二了。我出题训练了几次,结果全做对了。并一起发现细节: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不知道怎么办这个问题,我又用小石子进行了演示:比如把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先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的前面就没有数了,整数部分必须有数,所以要在整数部分写0,再向左移动一位,又出现了上面的情况,通过让学生想办法,让学生得出:“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再如把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让学生自己移动一下,发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变成了25,小数点还得向右移动一位,而小数点的右边没有数了,就没法移动了,所以要先在小数点的右边补0,再让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250,使学生得出:小数点在向右移动时,小数点的右边没有数,就在小数点的右边先补0,然后通过比较小数点左移和右移这两种情况,让学生明白:小数点移动,位数不够,就用0来补足。

在练习课上,通过孩子们灵活变通的学习体会,内化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理解了书中省略号的意义,编出了自己的“小数点移动儿歌”:

小数点作用大,左移小、右移大,右移一位扩大到原来的十倍,右移两位扩大到原来的百倍„„

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学生终于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着看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我也非常欣慰„

其实,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多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多一点爱心,多一定耐心,相信我们的学生每天都会有进步的。

篇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上午刚上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课,上课之前很担心设计的问题是不是太难了,太抽象了,但上课之后发现真是只有我想不到的问题,没有学生讨论不出来的结果,虽然学生讨论出来的不是我事先就预想到的答案,但也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惊喜。

例如: ① 0.54○0.540 ②2.8○2.800 ③3.26○32.6 ④61.9○6.19 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当学生讨论这道题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学生3、4两题讨论的结果会用到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而想不到是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所以两数不相等,没想到有个女同学一下就发现了这个原因。

又如:

0.009变成0.09,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倍;(你是怎么验证“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这个结论的?)

原本我想学生应该是把小数改写成用毫米作单位再比较的,刚开始学生也讲了他们的理由,但都是重复我的结论,后来我就叫他们继续讨论有没有别的验证的方法,并提醒他们仔细看书,多思考本单元的其它知识的联系。最后他们才知道从单位换算和从小数的意义角度去验证。刚想继续下面的教学,没想到有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站起来就说:“因为0.009×10=0.09,所以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我听完后当场就表扬了他,在还没学过小数乘法的情况下,就能想到这种方法真的很让我意外。接下来的学习就在孩子们的畅所欲言中愉快的结束了。

在检测时组长指导的很好,这和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展示时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盘点收获学生讲的很精彩,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思考题还没反馈上来,可我相信他们一定行。

自从走进353课堂,我有很多收获,学生也给我很多惊喜,虽然我和孩子们都觉得比以前累了,但却觉得得到的更多。

篇三: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关键我让小数点“动”了起来。在课一开始通过一个动画片片段,让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小数点是可以移动的,向左移小数就变小,向右移小数就变大。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连我自己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等。这就让我进一步明白,别小看那帮学生,该放手就放手吧!于是在他们总结出规律后,要学生一人汇报,一人上黑板演示小数点移动的过程。让学生看到学生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并自己总结出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让学生自己试着移动小数点。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掌握怎样移动小数点。但是在教学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始终还是没有理解。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基本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很好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动脑筋思考问题让各种感官共同参

与学习。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时还进行了具体的应用。,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讲授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将知识的讲解与直观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表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到生活”这一教育理念。

佘莎

2011/4/26 篇四: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一: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首先我出示小数56.9不改变小数的数字,怎样改变小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如果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然后出示了一组数据:9、0.9、0.09、0.009,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讨论得出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发生变化的规律。课上发现中下学生研究中有困难,于是第二节课,将情境改为孙悟空打妖精的情境,使学生在次感知到:小数点移动后,金箍棒的长短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小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再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在总结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时就比较容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 小数扩大10倍;小数扩大10倍 —— 则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最后总结成四句话:小数点移动,左移缩小,右移扩大,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是10倍(100倍、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在做题时将缩小十分之一,写的是缩小10倍。自己在课堂上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没有及时纠正学生。

篇二: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中“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着。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我首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点移动;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环扣一环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方法:

1、从网上找了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2、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写出来。

篇三: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这一课时,我课前进行了准备,认为只要让同学知道了:一个小数扩大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小数缩小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习题,我以为全班同学至少有90%的同学完全掌握,不会出错,可结果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一半同学易出错,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小数点不知道到底往哪儿移动。

2、小数点移动后出现了多个点后,不知道把前面的点去掉。如:0.2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是0.2.5,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小数点。1.32×10=,学生在草稿本上移后就是1.3.2读作一点三点二。

其实,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多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多一点爱心,多一定耐心,相信我们的学生每天都会有进步的。篇五:《小数点移动》的教学反思(2)<<小数点移动>>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学生往往 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 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突破难点: 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 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 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 学任务。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关键我让小数点“动”了起来。在课一开始通过一个动画片片段,让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有一个初步 的认识,知道小数点是可以移动的,向左移小数就变小,向右移小数就 变大。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连我自己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 扩大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等。这就让我进一步明白,别小看那帮学生,该放手就放 手吧!于是在他们总结出规律后,要求学生一人汇报,一人上黑板演示 小数点移动的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并自己总结 出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让学生自己试着移动小数点。大部分 的学生已经掌握怎样移动小数点。

在教学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有 一部分学生对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缩小到原数的十 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始终还是没有理解。这主要还是对小数的意义理解不透彻。我又进一步做了讲解性的总结。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 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时还进行了具体的应用,采用的教学方法 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讲授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将知识的讲解与直观演示 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表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 活并应用到生活”这一教育理念。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基本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很好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动脑筋思考问题让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教学中,我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这些都是今后我

在教学中要改进的。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变式练习,特别是强调让学生把小数点移动的过程表示出来。学生开始是套用固定模式,熟练了之后就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叙述。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给予肯定。由于使用课件出示练习,课堂不仅节省了许多板书的时间,而且学生的练习量也增加,对知识的熟练巩固起到了保障作用。对于个别学困生来说课堂节奏快和他们的思维迟钝反差大,对这些学生课后进行针对性个别教育,特别的方法十倍的耐心让他们找到成功的自信,逐步摆脱学习的困境。

第五篇: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61-63页例5、6、7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一、知识

1.学会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

2.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方法

掌握观察、概括、验证的方法。

三、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探索、概括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

能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米尺、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点燃激情】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你们说小数中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

今天,老师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观察题目:

教师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 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2.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1.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2.自主阅读课本第61页的内容,通过阅读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1.同桌交流所学到的知识。2.探究规律

(1)播放故事,提出问题。

话说孙悟空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想,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傅!”悟空叫道:“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样,用0。009米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就听孙悟空连声说:变!变!变!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砸死在下面。

(2)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棒越变越长,数越变越大)

(3)观察0.009、0.09、0.9、9这组数据中的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4)4人小组合作归纳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什么?(5)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由此你们会联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小数点如果向左移动后,小数也会发生变化吧。

师: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是否会引起小数的变化?又会按什么规律来变化,请小组讨论一下,试一试。

小组合作(通过实例来验证),汇报交流

小组1: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0,„„如9米→0.9米,0.9米就是9米的1/10。

小组2:我们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正好和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相反。

师:说的不错,能把刚才咱们发现的两个规律完整的给大家说一说吗? 3.学习例6(1)把0.01扩大到它的10倍就是几个0.01?是多少?怎样列式?口答。(2)学生独立完成其余两个问题。4.学习例7(1)把1平方米缩小到它的1/10就是多少?如何列式?学生口答。(2)学生独立完成其余问题。【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1.完成课本63页做一做内容。2.65页8题 3.65页9题

【迁移运用 拓展探究】

1、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

2、一个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六位„„小数又会怎样变化呢?

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

0.009米=9毫米

例6:

0.01×10=0.1

例7: 1÷10=0.1(c㎡)

0.09米=90毫米

0.01×100=1

1÷100=0.01(c㎡)

0.9米=900毫米

0.01×1000=10

1÷1000=0.001(c㎡)

9米=9000毫米

教学反思:

下载小学四年级数学 小数点的移动练习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四年级数学 小数点的移动练习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定稿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位置移动 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66页的例2,例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在探索规律......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

    四年级《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教学反思

    四年级《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教学反思 四年级《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小数和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小数点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点移动练习教案 北京版[大全]

    小数点移动练习教学目标 1.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复习,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教案[五篇范文]

    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 教学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P45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