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2:1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

第一篇:《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

实验学校 李彪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感觉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如何去恰当处理就很难把握,讲过新课通过做练习,我发现学生有以下困难:

1、小数点不知道到底往哪儿移动。

2、小数点移动后出现了多个点后,不知道把前面的点去掉。如:0.2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是0.2.5,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小数点。1.32×10=,学生在草稿本上移后就是1.3.2读作一点三点二。

3、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不知道怎么办。

如把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先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的前面就没有数了,整数部分必须有数,所以要在整数部分写0,再向左移动一位,又出现了上面的情况,通过让学生想办法,让学生得出:“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再如把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让学生自己移动一下,发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变成了25,小数点还得向右移动一位,而小数点的右边没有数了,就没法移动了,所以要先在小数点的右边补0,再让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250,使学生得出:小数点移动,位数不够,就用0来补足。

4、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

第二篇: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四(9)班:纪钱华

“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很注重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培养。

从简单入手,先教学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以及通常情况下要把小数点末尾的0去掉。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规律,我从网上找了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借助顺口溜大部分同学都能快而准确地进行小数点的移动,本节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第三篇: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一:小数点位置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感觉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如何去恰当处理就很难把握,讲过新课通过做练习,我发现学生出现以下错误:

1、小数点不知道到底往哪儿移动。

2、小数点移动后出现了多个点后,不知道把前面的点去掉。如:0.2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是0.2.5,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小数点。1.32×10=,学生在草稿本上移后就是1.3.2读作一点三点二。

3、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不知道怎么办。

面对这种情况,我非常着急,静下心来认真想办法,当我看到书桌上的一个玻璃珠时,突然想到可以用小石子代替小数点,这样移动是就不会出现这一问题了。我自己找来黄豆粒大小的小石子试了试,效果不错。我高兴的喊来班上几名差生,教他们把小数点写在小黑板上,小数点不写放上小石子。如:0.52×10把小石子放在原小数点上,向右移动一位后05.2,这样学生就读作五点二,而不会是零点五点二了。我出题训练了几次,结果全做对了。并一起发现细节: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不知道怎么办这个问题,我又用小石子进行了演示:比如把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先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的前面就没有数了,整数部分必须有数,所以要在整数部分写0,再向左移动一位,又出现了上面的情况,通过让学生想办法,让学生得出:“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再如把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让学生自己移动一下,发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变成了25,小数点还得向右移动一位,而小数点的右边没有数了,就没法移动了,所以要先在小数点的右边补0,再让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250,使学生得出:小数点在向右移动时,小数点的右边没有数,就在小数点的右边先补0,然后通过比较小数点左移和右移这两种情况,让学生明白:小数点移动,位数不够,就用0来补足。

在练习课上,通过孩子们灵活变通的学习体会,内化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理解了书中省略号的意义,编出了自己的“小数点移动儿歌”:

小数点作用大,左移小、右移大,右移一位扩大到原来的十倍,右移两位扩大到原来的百倍„„

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学生终于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着看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我也非常欣慰„

其实,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多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多一点爱心,多一定耐心,相信我们的学生每天都会有进步的。

篇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上午刚上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课,上课之前很担心设计的问题是不是太难了,太抽象了,但上课之后发现真是只有我想不到的问题,没有学生讨论不出来的结果,虽然学生讨论出来的不是我事先就预想到的答案,但也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惊喜。

例如: ① 0.54○0.540 ②2.8○2.800 ③3.26○32.6 ④61.9○6.19 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当学生讨论这道题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学生3、4两题讨论的结果会用到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而想不到是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所以两数不相等,没想到有个女同学一下就发现了这个原因。

又如:

0.009变成0.09,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倍;(你是怎么验证“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这个结论的?)

原本我想学生应该是把小数改写成用毫米作单位再比较的,刚开始学生也讲了他们的理由,但都是重复我的结论,后来我就叫他们继续讨论有没有别的验证的方法,并提醒他们仔细看书,多思考本单元的其它知识的联系。最后他们才知道从单位换算和从小数的意义角度去验证。刚想继续下面的教学,没想到有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站起来就说:“因为0.009×10=0.09,所以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我听完后当场就表扬了他,在还没学过小数乘法的情况下,就能想到这种方法真的很让我意外。接下来的学习就在孩子们的畅所欲言中愉快的结束了。

在检测时组长指导的很好,这和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展示时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盘点收获学生讲的很精彩,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思考题还没反馈上来,可我相信他们一定行。

自从走进353课堂,我有很多收获,学生也给我很多惊喜,虽然我和孩子们都觉得比以前累了,但却觉得得到的更多。

篇三: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关键我让小数点“动”了起来。在课一开始通过一个动画片片段,让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小数点是可以移动的,向左移小数就变小,向右移小数就变大。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连我自己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等。这就让我进一步明白,别小看那帮学生,该放手就放手吧!于是在他们总结出规律后,要学生一人汇报,一人上黑板演示小数点移动的过程。让学生看到学生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并自己总结出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让学生自己试着移动小数点。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掌握怎样移动小数点。但是在教学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始终还是没有理解。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基本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很好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动脑筋思考问题让各种感官共同参

与学习。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时还进行了具体的应用。,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讲授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将知识的讲解与直观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表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到生活”这一教育理念。

佘莎

2011/4/26 篇四: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一: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首先我出示小数56.9不改变小数的数字,怎样改变小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如果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然后出示了一组数据:9、0.9、0.09、0.009,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讨论得出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发生变化的规律。课上发现中下学生研究中有困难,于是第二节课,将情境改为孙悟空打妖精的情境,使学生在次感知到:小数点移动后,金箍棒的长短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小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再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在总结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时就比较容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 小数扩大10倍;小数扩大10倍 —— 则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最后总结成四句话:小数点移动,左移缩小,右移扩大,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是10倍(100倍、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在做题时将缩小十分之一,写的是缩小10倍。自己在课堂上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没有及时纠正学生。

篇二: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中“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着。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我首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点移动;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环扣一环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方法:

1、从网上找了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2、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写出来。

篇三: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这一课时,我课前进行了准备,认为只要让同学知道了:一个小数扩大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小数缩小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习题,我以为全班同学至少有90%的同学完全掌握,不会出错,可结果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一半同学易出错,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小数点不知道到底往哪儿移动。

2、小数点移动后出现了多个点后,不知道把前面的点去掉。如:0.2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是0.2.5,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小数点。1.32×10=,学生在草稿本上移后就是1.3.2读作一点三点二。

其实,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多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多一点爱心,多一定耐心,相信我们的学生每天都会有进步的。篇五:《小数点移动》的教学反思(2)<<小数点移动>>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学生往往 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 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突破难点: 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 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 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 学任务。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关键我让小数点“动”了起来。在课一开始通过一个动画片片段,让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有一个初步 的认识,知道小数点是可以移动的,向左移小数就变小,向右移小数就 变大。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连我自己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 扩大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等。这就让我进一步明白,别小看那帮学生,该放手就放 手吧!于是在他们总结出规律后,要求学生一人汇报,一人上黑板演示 小数点移动的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并自己总结 出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让学生自己试着移动小数点。大部分 的学生已经掌握怎样移动小数点。

在教学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有 一部分学生对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缩小到原数的十 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始终还是没有理解。这主要还是对小数的意义理解不透彻。我又进一步做了讲解性的总结。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 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时还进行了具体的应用,采用的教学方法 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讲授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将知识的讲解与直观演示 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表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 活并应用到生活”这一教育理念。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基本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很好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动脑筋思考问题让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教学中,我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这些都是今后我

在教学中要改进的。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变式练习,特别是强调让学生把小数点移动的过程表示出来。学生开始是套用固定模式,熟练了之后就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叙述。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给予肯定。由于使用课件出示练习,课堂不仅节省了许多板书的时间,而且学生的练习量也增加,对知识的熟练巩固起到了保障作用。对于个别学困生来说课堂节奏快和他们的思维迟钝反差大,对这些学生课后进行针对性个别教育,特别的方法十倍的耐心让他们找到成功的自信,逐步摆脱学习的困境。

第四篇:小数点移动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的处理掌握不好。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课一开始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使这淘气的小数点活动起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学生马上可以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前面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摆、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学生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然后把猜的结果写下来,再用验证。

当然在这过程中有中差生还不会,我就让已完成的同学帮助旁边的同学,这样就互相合作学习了。最后交流: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即当位数不够时用零来补足的处理。当然我也比较重视内化小数点移动的规律。通过指导看书掌握规律中的一一对应以及省略号的作用。同时课堂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数点的移动原来是这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当然可以用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结果。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本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习较少,希望在以后教学中能注意存在的问题,改正缺点。

第五篇: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之后学习的。本节课我是参考《教师用书》后面的教学设计而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因是自己想不到什么好的设计,觉得《教师用书》上的设计不错,可行性较强。

在上完课之后,我才发现不是所有好的教学设计一定适合自己。四十分钟应该上完的教学内容,我却只上了一半。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规律包括两条,一条是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的大小变化,还有一条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的大小变化。而到一节课结束时,我才引出第一条规律,更别说巩固练习了。反思整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

1、复习铺垫时间过长。

0.3○0.300、4.75○4.750、2.68○26.8、0.9○0.09,四组比较大小的题目本意是既复习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又让学生体会到小数点的位置改变会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

我选择的方式是让全班一起用手势逐个表示出大小,然后又指名说一说每组小数的比较方法。正确快速的方法应该是,前两组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后两组是用一般方法比较。而学生都是采用一般方法比较大小,即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再比较百分数„,为了引出小数的基本性质,我努力引导学生观察,费时又费力。

当两组小数比较大小之后,我又问学生:“每组数中两个小数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和小数点位置不变,大小就不改变;数字不变,小数点位置改变,大小就改变。而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的。有说意义不一样,计数单位不一样,当然小数点的位置不一样也有学生提出来。回答虽五花八门,但都没有错。反思后,其实问题在于我所提的问题针对性不够强。如果改成:“观察每组中的两个小数的数字及小数点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或许这样学生的回答会更有价值。

2、故事导入不简洁

在复习过之后就是创设情境,故事导入,设计中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续讲故事。我用电脑出示了一幅情景图,请学生再继续把故事讲下去,而学生只能简单地把情景图中的几个数据报出来,没有一点故事性。为了体现故事性,我又请其他学生再讲一遍,自己又讲了一遍。然后才提取出四个数据。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根本不必要如此罗嗦。学生如果无法讲述完整的故事,教师不必勉强。能引出四个数据,并且感受到四个数据的大小就可以了。

3、主次不分。

当教师问0.009米是多长时,学生直接提出是9毫米。我进而又问:“你是怎么知道是9毫米的?”意在让学生结合小数的意义能够进行单位的换算。可是学生却不能利用小数的意义来阐述。我记得我指名的学生是柳俞列,数学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他的回答是:“0.009乘1000就是9毫米。”我觉得他的回答跨度太大,没有结合意义,所以我又请了其他同学来阐述。其实柳同学的回答是可以的,只是他跳过了意义、小数点的移动等知识,直接进入了单位换算的方法。而我就纠结于这个回答,花了好几分钟才使学生说出了: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1毫米,9份就是9毫米。

紧接着就是0.09米,0.9米,9米分别是几毫米,学生又回答能和意义沾点边,但又出现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取90份,900份,9000份。也有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9份就是9分米,也就是900毫米。几种方法其实都可以,而我又在此处纠结了,因为与我的预想不一样了。纠结了,也就浪费时间了。

在完整呈现了0.009米=9毫米,0.09米=90毫米,0.9米=900毫米,9米=9000毫米之后同,接下来就是观察变化规律了。小数点的变化规律是在观察整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得到了。整数的变化规律是以前学过的,学生很快就能得出。重点是观察小数点的移动与小数大变化的关系,而不是整数的变化。我却让学生在寻找整数的变化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主次不分,导致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变大的规律后就下课了。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都没有时间去探索,还需要另外找时间补课。

总之,最大问题在于我在课堂上主次不分,把每一环节都当做重点来上,每个环节所花时间相当。语言罗嗦繁琐。这是我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希望自己能正视这个问题,痛下决心来改变。

下载《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数点位置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感觉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如何去恰当处理就很难把握,讲过新课通过做练习,我发现......

    小数点移动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赵君 在教学小数点移动变化规律时,我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得到两方面内容:一是三个数中6是0.6的10倍,0.6是0.06的10倍。二是让学生体会到引......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是第三单元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扩大和缩小小数点往哪边移动?移动几位?学习来比较难,为了更好地让孩子学会,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孩子语言表达的过程。我是这样设计......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61-63页例5、6、7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一、知识 1.学会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

    定稿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位置移动 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66页的例2,例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在探索规律......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