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 许芬芬(共5则)

时间:2019-05-12 20:2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鲸》教学设计 许芬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鲸》教学设计 许芬芬》。

第一篇:《鲸》教学设计 许芬芬

《鲸》教学设计

郇封镇大位村中心小学 许芬芬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小文案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2、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强。

3、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口头表达能力较强。

4、学生对动物很感兴趣,对“鲸”更是充满神秘感,他们对于《鲸》这课的学习,一定非常感兴趣。

5、所有学生都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资料。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2、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走近鲸的世界,对鲸有所了解。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导入: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 师:你对它了解多少?请把你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鲸的资料与同学分享一下。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课文当中又介绍了哪些知识?板书课题: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鲸的哪些方面?分别是文中的哪些段落? 2:提问以上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形体特点、进化、种类、吃食、呼吸、睡觉及生长。

三:精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

1、过渡:文章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分类、吃食、呼吸、睡觉及生长,我们可以把吃食、呼吸、睡觉及生长归结为它的生活习性。

2、课文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可作为突破口。教学时,先教给学生学习品味说明文的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3、以第一段为例,感悟鲸的“体形大”(1)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体形大?(2)画出有关词句,说出自己的体会。

4、抓关键语句学习,认识说明方法。

5、汇报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学生抓关键语句学习,认识说明方法。(1)列数字

例句: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2)作比较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

鲸。

(3)举例子

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四、自主探究,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课文的2—7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自主阅读,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

1.科学语文相结合,了解鲸的进化过程。图片演示,加深认识。

通过演示鲸的进化过程,图文结合,抓住重点句理解“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2、课内课外相结合,了解鲸的种类。

学生认识分类说明:“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让学生说说你知道哪些是须鲸?哪些是齿鲸?

3.品味说明性语言,了解鲸的生活习性。(1)鲸吃食特点。

想象鲸吃食的情景,然后模拟表演,学生对照课文,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并再一次了解举例说明方法。

(2)鲸的呼吸、睡觉、生长特点。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这一特点。

五、拓展延伸

请你们借助手中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以“鲸的自述”为题来作一段简短的演讲!板书设计:

形体特点 列数字

进化 举例子

种类

分类别

生活习性

作比较

打比方

第二篇:蜗牛教学设计黄芬

《蜗牛》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蜗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本单元是“动物”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寻访小动物,和对几种小动物进行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使学生获得对这些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发展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发现观察对象更多的内容的能力和观察对象进行描述、记录的能力,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的小动物,珍爱生命。第一课已打开了观察探索小动物之门,寻访了自己身边的小动物,熟悉了身边小动物的栖息之地。《蜗牛》这一课将对蜗牛进行细致观察,不仅观察它的外形,更要关注它的生活。学情分析

蜗牛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说他们常见到蜗牛,也知道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栖息,陌生是说他们对蜗牛身体构造并不了解。除此之外,孩子们对于蜗牛靠身体的哪一个部分爬行的,也并不了解。因此,本节课就通过观察、讲解让孩子们进一步地了解蜗牛的身体构造和它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并能把它画下来。

2、了解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3、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的过程。

4、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观察记录。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2、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在校外找蜗牛,并把它带回课堂上(每人带2只)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课前寻访了小动物,找到了蜗牛,你是在哪里找到蜗牛的?

2、学生介绍交流:草丛中,花坛边……

3、小结: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蜗牛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这就是适合它生存的生活环境。今天,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观察了解蜗牛。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谈话:你是否观察过蜗牛?你对蜗牛有多少了解?请简单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印象中的蜗牛。

3、蜗牛是我们所熟悉的小动物,为了更好地了解它,我们还需对它进行细致地观察。我们该如何观察蜗牛呢?

4、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5、交流汇报,小组间质疑补充。

6、教师概括(借助PPT强调):

①按一定顺序观察,由整体到局部,由头到尾; ②观察要耐心,要安静; ③看不清楚时,可借助放大镜; ④如实记录发现,可写可画。

7、学生观察蜗牛,记录发现,提出新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8、汇报交流(利用PPT课件,进行讲解): ①蜗牛的身体可分为头、腹、尾,背上有一个壳; ②头上有两对触角,一长一短,长触角顶端有眼睛; ③腹部柔软,用于爬行,爬行时会分泌出黏液;

④壳上有一圈圈的螺线,按螺线方向可分为左旋和右旋。(借助蚊香,时钟等帮助学生理解)

⑤用小棒触碰蜗牛身体,它会收缩身体或触角,会有反应。

9、交流:观察过程中的新问题。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蜗牛的运动很有特点,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蜗牛运动时的特点,你有什么办法吗?

2、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

3、交流方法。

4、小结归纳:

①使蜗牛在透明杯子或玻璃片上爬行,可以方便我们观察。②给予蜗牛适度的刺激,了解它对刺激的反应。

5、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6、汇报交流: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

①蜗牛的足叫腹足,是它的运动器官;

②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很浅的印痕,是它分泌的黏液。思考:这些黏液有何作用?

讲解:黏液可以润滑腹足,保护身体,帮助爬行。③蜗牛爬行时能看到体内有波浪状的物质在流动。

7、了解蜗牛的爬行本领。

①提问:蜗牛能在各种物体上爬吗?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呢?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是怎样的呢? ②学生交流。

③蜗牛不光能在平面上爬行,还能在各种物体表面上爬行,本领可高了。让我们来见识一下蜗牛的爬行本领。

方法指导:将蜗牛分别放在树枝、棉线上,待放平稳后,再松手,不要离桌面太高,以免摔伤蜗牛。

④学生将蜗牛放在树枝上,棉线上,观察了解蜗牛的爬行本领。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四、饲养蜗牛

1、谈话:通过今天的观察,我们更加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运动特点。蜗牛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让我们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寻找吧!

2、思考:如何饲养蜗牛?

3、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要求观察并记录蜗牛的生活情况,了解它的吃食、排泄等方面的特点,为下节课教学作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

2、蜗牛

(一)有序观察,整体——局部,头——尾

第三篇:孟利芬《从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远征将士的爱国之心。破敌之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谈疫情,播放视频,感受时代英雄。

2.回顾古诗学法。

3.解诗题,知作者。【设计意图】从介绍边塞诗入手导入新课是为了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格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为了让学生真正品读《从军行》时能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二、品诗句,明诗意

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

3.研读,读懂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 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抓住“终不还”去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

3.情境感悟,背诵古诗。借助视频,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从军行》。

2.搜集积累王昌龄的其余六首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对古诗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展示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不仅是在丰富学生的积累,也是希望学生在大量的搜集与阅读中对边塞诗有更多的了解,对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感有更深入的感悟。

【孟利芬《从军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从军行》教学设计

2.从军行的课件

3.李白《从军行》

4.《从军行》教案

5.《从军行》李白

6.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7.李白 从军行

8.《倔强的贝多芬》教学设计

9.从军行(其四)

第四篇: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张芬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曲阜市书院街道办事处瓦窑头小学

张芬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例

1、例2,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能够灵活运用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2.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探究的活动中,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3.情感态度与价值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试商方法和书写格式。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四、教学突破

在例1时,通过孩子已有知识估算得出结果是3,然后引出笔算,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后两种情况,一个是把3写在个位上,一个是把3写在十位上,利用课堂生成的东西,通过展示对比,此时孩子有疑惑,有争论,然后让孩子交流商3的位置到底在哪?凸显探究实效性,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达成共识,再由小棒图加深理解,突破商的位置这一难点。然后处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我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思考,就是对比计算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最高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当除数是两位数时还有没有必要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部分学生可能能很准确的回答出没必要及理由,又由我明确,让所有孩子理解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渗透这一想法后接着引出例2,激励孩子们自己尝试解决,有了前面的铺垫渗透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孩子发现不够除,此时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到渠成解决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引出笔算方法,又将计算方法编成儿歌的形式,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同时加深孩子的理解和记忆。体现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重视孩子对重要知识,技能形成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 前面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的快又准,听要求,先读题,再说得数,其余同学来当小法官,判断对错。1.口算

90÷30=

40÷20=

360÷40=

490÷70=

143÷70≈

638÷90≈ 2.()里最大能填几

30×()<85

50×()<251

60×()<508(学生迟疑时,或指出其中一个让生说说理由,师引导()×()最接近()且小于())师:同学们口算的真好,现在请拿出你手里的作业纸,完成上面的两道复习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好。3.计算下面各题 68÷4=

364÷5=(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纸对照答案,反馈)

4.师评价:做对的同学给自己划上一个大大的对号,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不仅口算能力强,笔算也很棒!为了奖励同学们,学校新进了一批连环画,自己读题(多媒体出示课件例1)生:自由读题

师: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如何列式?为什么?(板书92÷30=)5.用咱们原来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可以分给几个班?(师随机点拨鼓励,生回答后课件展示估算过程)

6.师:同学们都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的,想一下除了估算还可以怎样解决?(生:笔算、列竖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笔算除法。(板书:笔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明理握法(1)明理

1.师:你会算吗?下面请同学们尝试把计算过程做在你的练习本上,边算边想,刚才我们口算出的可以分给3个班,商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学生动手尝试)

2.师:同学们都认真的动脑算了这道题,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同学做的,看他们做的有什么不同,3应该写在个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课件展示不同算法)3.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及时评价,鼓励大胆说出想法)

4.师:我听明白了,也就是说92里面最多有3个30,所以3要写在个位上(用课件展示小棒图)

生:看着小棒图,同位互说,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5.师:那刚才把3写在十位上的同学,你现在同意把3写在个位上了吧?写错的同学订正一下你做的。

6.请同学们坐好看黑板,我们一起来写出计算过程。(1)指导书写。

(2)书写过程时再次明确3为什么写在个位?也就是把3写在2的上面,提醒学生注意数位对齐。

(3)90是怎么得来的?3×30=90 7.师:同学们看我这道题做完了吗?(随机点拨鼓励,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补充完整)8.师:同学们共同努力解决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看谁是咱们班的速算小冠军,先看题目要求(课件展示练习题)

9.比较归纳:现在我们来想一下,当我们计算除数是一位数时,我们先看被除数的做高位,最高位不够除时,我们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像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题,除数是两位数时,还有没有必要看被除数的最高位?为什么?(随机点拨,生交流)

师明确:除数是两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是一位数,一定小于两位数,不够商1,所以当除数是两位数时,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1)多名学生回答: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生齐说。

10.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看同学们也都露出了成功的喜悦,下面来挑战下自己,有没有信心?(2)握法

1.师:这个题的除数也是两位数,用竖式该如何解决?(课件出示例2 178÷30=)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并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做的结果给大家展示一下?

上台展示反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这里为什么是5?6行吗?4行吗? 同学们觉得他的回答怎样?(生评价)3.一起回顾(师板书提问并及时用课件展示)

师:除数是两位数时,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我们发现什么?(17<30),不够商1,所以这时我们要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商是5,就把5写在8的上面(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最后要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4.师:谁愿意像老师一样,把这道题的做题过程完整的再叙述一遍?(指生反馈,同位互说)

5.小结:为了便于记忆,老师把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编了一首儿歌(除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贴在黑板上),一起读,好理解吧? 6.光说不练可不行,掌握了方法,我们来做一组练习,拿出你手里的作业纸,完成上面的2道题。

(1)多媒体展示,A组B组互批,指其中2个让同学描述下计算过程(2)对比书写,学生评价提出建议(提醒用直尺等学习习惯)7.观察

请同学们看下我们做的这些题的除数都是什么样的两位数?(整十数),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板书: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把课题补充完整)8.看教材P73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没有疑问请坐好,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足以当小老师了,看他们做的对吗?(课件展示)

1.下面的计算对吗?错在哪?(抢答)及时评价,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

师:这个题没有难倒同学们,看一下题,自己动手做在练习本上(课件出示实际应用题)2.要运走590吨货物,限60吨,需要多少节车厢?

生解答为什么是10节车厢,不是9,提醒学生不仅要会做题,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四)、回顾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 预设:

(1)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要看被除数的前三位。(2)数位要对齐,余数要比除数小(3)记住了儿歌。(4)做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5)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6)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在以后的课堂上要大声回答问题,积极举手,书写时要注意用直尺等。

第五篇:薛芬芬求职信

求职信

尊敬的公司领导:

你好!

即将走向社会的我怀着一颗热忱的心,诚挚的向你毛遂自荐。

我是机械学院数控技术班的薛芬芬,在两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以自己锐意进取和乐于助人的作风及表现赢得了领导老师同学们的信任和赞誉。同时在校期间,我曾在秘书部担任干事,帮老师处理一些文件和资料,还曾加入篮球协会等部门锻炼自己的合作,组织能力。在思想上,我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持参加业余党校的学习,是一名要求上进的积极分子。在学习上,我不但养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作风,而且坚持专业与非专业并进的指导思想,努力拓宽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取得了本专业的相关证书。

如果成功成为贵公司一员,首先我将以“注重合作,诚信守时,待人友善,处事大方,自信乐观”作为我的工作信条。其次,我会做到在工作中做事塌实,自觉服从公司纪律,对公司忠诚,善于与公司相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在贵公司未来发展壮大的征途中,你们一定需要具有蓬勃朝气的年轻力量,那么请你们不要错过这个机会。盼望您的召唤!!

此致敬礼

下载《鲸》教学设计 许芬芬(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鲸》教学设计 许芬芬(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里芬整理介绍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

    元艳芬--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课题:观察物体(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观察物体的实践活......

    复习课教学设计 吕同芬

    复习课教学设计 吕同芬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初三上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基础,这两个单元主要语法是一般将来时,相对初四学生来说这个语法很简单,因此把两个单元设......

    《给予树》教学设计(杨秀芬)

    《给予树》教学设计 湖北省麻城市第一实验小学 杨秀芬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

    杨芬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1

    生活因篮球而精彩 ——如何将作文具体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加校传统杯篮球赛和写作练习,掌握一......

    胡春芬_语文_<雨点>_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雨点 翠峰中心小学 胡春芬 一、概述 《雨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的第2课,是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分别写......

    孙芬 2010-2011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教学工作总结 桂洲中学孙 芬 一个学期很快地就过去了,总结一学期的工作,有收获,有喜悦,也有教训,有不足。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班级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现在我对自己......

    教学总结——高树芬

    2012-2013年上学期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转眼这一学期的工作晃眼已过,自己在这个学期收获许多,无论是从教学上,从自己的业余学习上,还是与学生的融洽相处上都获取了很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