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1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单元模块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第一篇: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自然奇观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范伟燕

一、内容简介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有很多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如 “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学生会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会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设计理念

本着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理念,本单元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课文之间联系更紧密。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主学习相关课文,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使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提高理解能力。

三、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七个模块,共计12课时。

模块一预习课文(2课时),导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字识词,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2课时),熟读课文,以“奇”字为突破口,找出四处自然景观神奇的地方。

模块三领悟表达(2课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四处自然景观的“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模块四整本书阅读(1课时),了解更多的自然奇观,更加热爱大自然。模块五语文实践活动(2课时),结合单元主题,举行“走进自然景观的成语世界”的实践活动。

模块六口语交际与习作(2课时),通过阅读课文和整本书,以及假期旅游的所见所闻,同学们了解了很多自然景观,愿意进行口语交际。再加上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和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的成语,习作不再困难。模块七积累与检测(1课时)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相关段落。过程与方法目标: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习惯目标:

5.养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规范书写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模块一 预习教学流程:

导读,激发学习兴趣——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认识生字生词,书写生字生词——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板块一:导读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你见过世界最深最长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吗?(放映录象,学生尽情地观赏。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有一个地方,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听鸟叫,老师朗读最后三段)

看天上绚丽的火烧云,播放火烧云画面。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神奇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板块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大自然景物。2.默读课文,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4.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5.朗读质疑,提出难以理解或觉得有价值的问题。板块三:认识字词,书写字词。1.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2.读字组词。3.理解词语。模块二 理解内容 教学流程:

小组内交流解疑——班级交流解疑——运用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重点了解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神奇景象,神奇在哪里。板块一:交流解疑

1.先小组内讨论解决,再全班交流讨论。

2.解疑时,结合课文插图、资料袋以及自己搜集的相关材料。板块二:研读感悟

四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象,都可以“奇”字为突破口,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找出描写神奇的地方,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并交流体会。《观潮》景观之奇可从大潮的声音、形态和观潮者的神态、动作两方面进行感受。《鸟的天堂》景观之奇可从榕树和鸟两方面进行感受。榕树大,茂密,碧绿,非常美;鸟声鸟影,形态多样,姿势各异,非常热闹。

《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之奇可从地理位置、峡谷比较、生物多样等方面进行感受。

《火烧云》景观之奇可从色彩绚丽和形态多变两方面进行感受。

【设计说明:划出相关语句,让学生朗读体会,但是不能把朗读指导的重点只放在这些句子上,要放在课文的语境中,让学生在理解了整篇课文的基础上朗读。】 模块三 领悟表达 教学流程:

默读课文,解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四种自然景象神奇的——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读,背诵。

板块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达

我们要想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就必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钱塘潮的“奇”?怎样写出鸟的天堂之“奇”?怎样写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奇”?怎样写出火烧云之“奇”? 可以让学生先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一)作者是怎样写出钱塘潮的“奇”?

1.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比较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地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你觉得哪一句好?为什么?

评价: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二)怎样写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奇”?

1.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列数字,作比较。

2.作者怎样说明大峡谷景观奇异?

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三)怎样写出鸟的天堂之“奇”? 1.作者怎样说明榕树奇?

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近处先写枝干,再写绿叶。2.作者怎样说明鸟奇?

先写各种鸟儿的形态(大、小、花、黑),又写鸟儿的姿态(叫、飞、扑),最后专门写一只画眉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

(四)怎样写出火烧云之“奇”?

1.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不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也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

2.“烧”字准确、形象,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以“着火”作喻,言其鲜艳无比,光亮耀眼。

3.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颜色变化,如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4.形态奇妙多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板块二:赏析与背诵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读熟背诵。

【设计说明:通过抓关键词语、典型句式、说明方法、描写顺序等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它们在表达方面的作用,作者就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描述了一幅幅美丽又神奇的。】

模块四 整本书阅读——《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

一、内容简介:

本丛书是一套引人入胜的自然百科和环境保护读物,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你将随着这套书系遨游太空和地球,遨游海洋和山川,遨游动物天地和植物世界,大至无际的天际,小至微观的细菌——使你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常识、生态环境知识;使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激发起你对大自然、对人类本身的进一步关心。

本套图书包括十五册,分别是《1.宇宙探索》《2.地球万象》《3.气象万千》《4.人类探险》《5.生命微观》《6.植物世界》《7.动物天地》《8.动物与人》《9.自然生态》《10.环境保护》《11.江河博览》《12.湖泊风光》《13.飞瀑涌泉》《14.名山异洞》《15.海洋奥秘》。

二、阅读要点:

选取本套图书进行共读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的自然奇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套丛书的性质,阅读主要采取略读的方式,锻炼学生浏览、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问题提示:

1.你知道了哪些自然奇观? 2.这些自然景观有哪些神奇之处? 3.哪一个自然景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4.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四、活动设计:

1.畅所欲言。因为本套图书有十五册,为了保护学生阅读的兴趣,每个同学选择一册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读同一册书的同学自成一组,交流读后感受。并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说一说哪些自然奇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自然奇观图片展。搜集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解。3.小导游。把自己当成一个导游,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景观。

五、相关资料: 略读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略读课与精读课并重,都是基本课型。人教版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 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

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可见,略读课是多么重要。

课标的“评价建议”这样写道:“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根据这一表述,可以确定略读课中的略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的教学;略读课浏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教学。模块五 语文实践活动——走进自然景观的成语世界 教学流程:

搜集资料——交流资料——积累成语——创办手抄报 板块一:搜集资料

搜集有关自然景观的成语,可以在成语词典中搜集,可以在阅读的书中寻找,还可以在古诗中寻觅。

【设计说明:搜集资料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在搜集图片、参观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板块二:交流资料

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找到的成语并分类。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搜集的成语。老师结合成语播放相关图片,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板块三:创办一期手抄报 附:

1、带“绿”意: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千山一碧 碧波荡漾 翠绿欲滴

绿草如茵

2、描写景色: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翠色欲滴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3、带“春”: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春暖花开 春和景明

春山如笑

4、天气: 风和日丽 烈日炎炎 和风细雨 彤云密布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天昏地暗 绵绵细雨

5、花: 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 花团锦簇 含苞欲放 花红柳绿

争奇斗艳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万紫千红 鸟语花香

6、草: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绿草如茵 草长莺飞 奇花异草

7、树: 郁郁葱葱 枝繁叶茂 红叶似火 枯木逢春 苍翠欲滴

8、山: 危峰兀立 崇山峻岭 怪石嶙峋 奇峰罗列 山明水秀 蜿蜒盘旋

山光水色 冰消雪融

9、水: 水平如镜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微波粼粼 浩浩荡荡 水花四溅

波涛汹涌

10、天空: 碧空如洗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模块六 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流程:

课前搜集资料——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说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象——思考如何写——学生作文——讲评作文。板块一:口语交际——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 1.课前观察、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

2.启发谈话: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

3.小组交流: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说一说。5.教师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6.延伸拓展:把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板块二:习作教学——写一处自然景观

1.作前指导:这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旅游。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也可以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还可以联系“我的发现”,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词句。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7.作文讲评 模块七 检测 教学流程:

学习语文园地一——基础检测——交流收获 板块一:语文园地一 1.我的发现

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生反馈。(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然后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2.日积月累

生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然后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3.趣味语文

对联和回文佳句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然后师生小结,再读。板块二:基础检测

1.学习本单元,积累了哪些词语? 2.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 3.背诵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以及课文段落。描写春天的古诗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 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描写夏天的古诗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设计说明:通过基础检测,检查学生对本单元字词的掌握情况,提示学生要有意识记忆重点词句。】 板块三:交流收获

1.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

2.学了本组课文,你还想去读一些什么书?为什么?

【设计说明:此板块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目的使学生有意识反思学习过程。交流收获可以从学习内容、语言积累、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方面进行。交流是学生对整个单元学习的反思和成果整理。读书建议,是读书的又一次交流,也是语文学习的又一次扩展。】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整组教学设计 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致彪

本组学习活动名称:发现五彩世界。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文章的形式多样,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所以在教学时要着力体现“观察和发现”这个训练重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这个目的去展开。本组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学生并不陌生,但认认真真地做过观察的人并不会多,尤其是坚持长期观察同一种事物的人会更少。持久的观察力需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浓烈情感来支持,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同时还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在感受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体味生活的兴趣。设计说明:

这一组文章文笔清新、结构精巧、文情并茂,作者不仅以拟人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自然界里植物和昆虫的美好生活,而且还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在本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他作了长期的观察,而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这一些,所以品析语言、体会文章里的重点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为了完成本组的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的,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内容必须和每课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本组教学设计可分为七个模块,分别为:

模块一预习课文(2课时):掌握学习方法,独立识字并熟悉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2课时):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模块三领悟表达(2课时):品析语言,感悟方法,练习运用。模块四整本书阅读(1课时): 深入领悟观察要领,激发学习兴趣。

模块五语文实践活动(2课时):睁大观察的眼睛,述说感悟的心灵。模块六口语交际与习作(2课时):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写作的兴趣。模块七积累与检测(1课时)

模块一 预习课文:掌握学习方法,独立识字并熟悉内容。教学目标:

1.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重叠、孔隙、痕迹、逐渐、隐蔽搜索”等词语。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预习任务设计:

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苏轼、陆游的生平及作品2—3首。2.组织学生交流观看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爬山虎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爬山虎的样子,并说一说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3.相互交流、介绍自己查阅的诗

小组交流苏轼和陆游的诗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摘抄其他同学找到的好诗。4.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

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己读书的积极性。

二、尝试自读,理解两首诗和课文。1.自学初读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3)读课文时把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上课质疑。(4)朗诵自己查找的课外文章。2.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

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3.读后理解、学生质疑

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可在学习中解决。4.交流图片、认识爬山虎

鼓励学生介绍爬山虎,并说一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朗读课文、认字解词

5.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解决。6.交流学习成果,指名读幻灯片上的字词。7.导入《蟋蟀的住宅》: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昆虫吗?你们捉过蟋蟀养过蟋蟀吗?你听到过蟋蟀的鸣叫吗?哪位同学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一说。8.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读课文时还要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9.小组交流、集体修正

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10.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11.引入《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12.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学到的观察方法与他人交流。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

1.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2.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

二、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默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部分疑问,再梳理问题。(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它的叶尖为什么一顺朝下?

(2)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几部分内容?

三、说一说,画一画爬山虎脚的样子。

1.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脚的样子。

2.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画一画,看看谁画得最正确。3.同桌互相看看画得是不是像课文所写的那样。4.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1.分别朗读“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住宅的”两部分。2.把自己作为蟋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3.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一读。

五、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六、细读课文、提出问题

1.边读边思考,在读懂的文字旁边写上见解和感悟。2.标记出不理解的句段并提出问题。3.小组交流、集体修正文章的主要内容。

4.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模块三领悟表达:品析语言,感悟方法,练习运用。教学目标:

1.通过词句理解词句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欣赏诗句、体会意境、品味情感 1.看图想象,这两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把想象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

3.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画出来,然后到讲台前作展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4.师生共同评价,看学生是不是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5.把自己的想象和体会融入到诵读之中,促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默诵古诗、谈读后的感受 1.谈读诵的方法和体会。

2.说对诗句内容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三、体会词语、品读句子、演说特点 句子一:(爬山虎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的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1.反复朗读,找出能展现爬山虎叶子特点的词语。

2.讲一讲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用得恰当。3.带着理解和感悟仔细品读。句子二:(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1.讨论回答:这三句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哪几方面的特点。2.从“叶柄、六七根”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观察仔细认真,描写准确生动。)

3.以“我是爬山虎的脚”为题,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

四、画一画、演一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1.边读边画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并试着换一换这些词语,然后集体评议、对比优劣。

2.指名在班上说一说,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图示。

3.同位之间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感悟作者是怎样把意思写清楚的。

4.听老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小组交流思考后回答。

爬山虎的脚在触墙前后有什么变化?爬山虎的生长与墙有什么关系? 5.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从这一课中受到的启发。

(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的观察方法、文章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

五、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出示句子。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 3.解决问题

步骤:(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

(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

4、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步骤:(1)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蟋蟀的评价。

六、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1.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2.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3.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模块四整本书阅读: 深入领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昆虫记》教学设计

书名:《昆虫记》 作者:法布尔

改写:方人也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配合单元: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 教学设计者: 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致彪 引语

亲爱的同学们,《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我们在学习时,不但领略了蟋蟀精湛的建筑才能,而且清楚地了解了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作是伟大工程的原因。通过阅读,我们会被蟋蟀不辞劳苦、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会被潜心研究昆虫、把小昆虫当作是可爱孩子的法布尔所感动。下面的时间,我们就跟随这位昆虫学界和文学界的伟人一起走进神奇而有趣的大自然,去结识更多的昆虫朋友。

一、内容简介

《昆虫记》是一部描述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食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和关照虫性,体现出作者对小昆虫和大世界独特的观察眼光。《昆虫记》这本书由若干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因为这本书对昆虫心理和思维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所以她也被看作是动物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昆虫记》又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婚嫁与死亡的科普书,她那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她那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昆虫记》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蝉是怎样脱壳的,又是怎样歌唱的;屎壳螂是如何聪明的滚动粪球前进的;蟋蟀是如何建造自己美丽住宅的„„这些人性化的虫子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翩然亮相时,会让你一下子感觉到自己已置身于虫子的世界,昆虫的身影,昆虫的鸣叫,会一下子飞奔过来,挤入心胸,穿透心灵。这时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那就是背起挎包拿起放大镜、屏住呼吸、轻轻的踏着潮湿的土地和野草、沐浴着日月星辰的光芒走进广袤的田野,融入进这奇妙的充满灵性的大自然。

二、阅读要点

1、语言朴素,描述真实,体裁独特。

作者的文笔精致,就连昆虫脚爪的抖动、触角和触须的抚摸、翅膀的轻颤,都描写得细致入微,仿佛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微观的动物世界;法布尔时刻秉承着“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的理念,用散文的写作形式,真实而朴素地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昆虫世界。老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些特点。

2、精灵的小虫,多彩的生活,动情的故事。

这些小小的虫子为生活为生存而进行斗争时的表现简直妙不可言,书中的每一章都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字里行间,我们仿佛又走进了富含情趣的自然,又回到了如诗如梦的童年,仿佛又看到了松毛虫的人生旅行,萤火虫小心翼翼的捕食,红蚂蚁捕食猎物的方法,孔雀蝶天鹅绒一般的衣衫,红蚂蚁不屈不挠的回巢和避险„„。作者将这些小虫子的生活写成了一个个趣味十足的精彩故事,又由这些故事组成了一部“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实属难得。写出它的法布尔以昆虫为友、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时时想起的动人故事。读书交流时由虫趣到生活情趣,不同的情感体验应该在课堂上得到较好的实现。

3、学习观察方法,学习阅读方法,学习写作技巧。

“螳螂相当美丽,它有着苗条的轻盈的腰身,身着俏丽的短上衣,浑身呈现优雅的淡绿色,还有那长长的酷似纱罗的翅膀。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类似的描写很多,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到这样细致的描写离不开仔细的观察。法布尔描写小昆虫时语言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特别是拟人化的写法让文章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小小的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粪金龟在黄昏迎来了“飞跃和欢唱的时刻”;再看“那爱拌嘴的麻雀夫妇,一边训诫不谨慎的孩子,一边鼓励胆小的孩子”。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时,觉得应该变换一下角色,把自己当成是法布尔,要站到他的角度去领会观察的要义,体会写作的真谛。

4、感受生命之美,唤醒生命意识。《昆虫记》不仅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昆虫学的知识,而且还提升了我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通过读我们要发现法布尔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多情的心灵感受生命的美,自觉地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问题提示

1、你喜欢《昆虫记》吗?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2、你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法布尔给自己的实验室起了一个什么名字?法布尔的理想是什么?为了理想而放弃舒适的生活你觉得值得吗?

3、你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主宰,螳螂、黄蜂、蝎子、蝉„„等,这些昆虫的生命不值得尊重”这句话对吗?从书中找出理由。

4、法布尔观察描写了那么多的昆虫,哪种让你最喜欢?这些昆虫有没有你早就认识的?你是怎样认识的?你和法布尔的观察结果一样吗?哪些昆虫是你不认识的?你记住它的特征了吗?

5、作者说“蝉是勤劳的,蚂蚁是懒惰的,因为蝉懂得自力更生,而蚂蚁只会不劳而获。”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对蝉和蚂蚁有什么看法?

6、你读《昆虫记》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能说一说吗?

7、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出一部分昆虫的特征和性格吗?

8、你觉的自己学会了哪些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你会怎样使用这些方法呢?你认为从现在开始自己该怎样去做呢?

9、读完《昆虫记》后,你对昆虫的认识,你对昆虫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四、活动设计

1、昆虫选美大赛

获取并交流昆虫的图片,然后介绍昆虫的习性和特征。学生可拿起相机走进自然,拍一些昆虫的照片;也可利用其他方法搜集图片,然后大家一起看图片,猜小虫的名字,说说小虫的习性和特征。谁说得好谁的昆虫获得“美丽天使”的称号,学生本人也可获得“小昆虫学家”的美誉。

2、标本展览馆

制作植物标本、昆虫标本,相互交流展示。借交流展示这个活动引领学生走进自然和植物和昆虫交朋友,并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兴趣。植物标本

昆虫标本

(以上图片从网上搜集)

3、昆虫故事会

观察或者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几种昆虫的特征和习性,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他们的生活,写一写自己和他们之间的故事。(最好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相关资料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农民家中,他从小生活贫困,处境艰难,但他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而是不知疲倦地从事他酷爱的昆虫学研究,他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把自己的勤奋和不懈写进了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由此他也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100多种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如果你对这样的奇人、奇事、奇虫感兴趣,那就认认真真地读完吧。

读完之后如果想更多地了解昆虫、了解自然,还可以去读《人与自然》、《当世界还小得时候》、《吓人的爬行动物》、《鸟》、《花园系列》、《科学的故事》等书籍„„,相信你会有更多地收获。

模块五语文实践活动:睁大观察的眼睛,述说感悟的心灵。

一、活动主题:写观察日记《美丽的学校》

二、活动过程:

引入:

同学们:学校是你们生活的乐园。学校里有有画不尽的色彩,写不完的诗篇,唱不完的歌。我们利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描绘自己眼中美丽的校园。

一、介绍美丽校园 1.介绍学校环境。自由发言,热烈讨论

2.提出问题:

大家觉得我们学校美不美?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哪些地方最美丽?学校为什么会这么美呢?我们应该为学校做点什么呢? 2.学生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

小花园的树美、草绿、花香、综合楼、塑胶运动场、花坛„„ 大家都爱护环境,为美丽的校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都在用行动、用学习来表达对学校的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校添光加彩。3.师生一起来参观美丽的学校,认真观察记录,为写作做准备。

二、完成观察日记 „„ „„

模块六口语交际与习作: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写作的兴趣。教学目标

1.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的表达出观图后想到的内容和观察后的感受。2.在口语交际中,回顾和总结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3.在习作中,学会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的观察和记录。4.练习品评自己的和别人的习作。

5.通过学习《胸有成竹》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观图画,比眼力。

1.指名观察教材的左图,说一说树上隐藏着多少图像。

2.小组比赛,看谁发现的块,发现得多,然后再班上交流自己的发现。3.指名观察教材右上图和右下图。

4.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图想到了什么内容。5.大家都说一说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6.共同回顾前面的几篇课文,再深入体会学过的观察方法,感受细心观察的重要性。

二、讲自己、谈体验

1.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平时细心观察过的事物。2.介绍自己观察后的收获和体会,并相互交流经验。

三、举事例、激情感

1.向大家讲述自己了解的和观察有关的中外名人故事。2.说一说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观察的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与评改)

一、擦亮观察的眼睛、描述心中的精彩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每双眼睛里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学们用自己明亮的眼睛认真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现在就请你把自己独特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1.按提示有序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最近你观察过什么事物?是在哪里观察的?怎么观察的? 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 观察对象的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有趣?

2.引导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和启发,老师做适当的点评。3.老师对观察日记的写法和格式作一下指点。4.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X则》,也可自拟。

二、学生凝思试写

略作思考,即可动笔;也可先列提纲,再写内容。

三、自读自改、加工润色 要求:

1.写完后无声细读,改正文中的错别字,还要把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2.反复斟酌,加工润色文中的词句,让这些词句变得更加生动,表现力更强。

四、集体评价典型习作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习作,由学生自己在班上朗读。2.再由小作者说一说这样写的理由。3.最后师生共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同桌探讨、相互评改 明确评改要求:

1.找出别人作品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2.在文章中或文章后写出自己的评改意见。3.就文章内容和自己的评改意见与同位交流探讨。

六、借鉴意见、修改习作

1.认真思考同学们的评改意见,修改完毕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2.借助集体的智慧认真整理自己的习作,并重新誊抄一份。模块七积累与检测 检测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师生共同总结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2.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过程:

一、读句子、谈体会

1.细读选取的三个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周围事物的。2.指定两名同学读对话部分,并说一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3.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心得,学习方法。

二、找句子、学方法

1.在学过的课文中找类似的语句,并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2.拿出自己写过的类似的句子,供大家品评。

三、熟读背诵“花名歌谣”

1.自己试读,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字典。2.找出12种花名并写一写。

3.结合句子说说各种花的特点和自己了解的其他相关内容。4.朗读歌谣,开展背诵比赛。

四、自编歌谣

1.用短文中的歌名或其他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写几句歌谣。2.朗诵自编歌谣,大家品评修改。

五、学习“成语故事”,理解内容、揭示内涵

1.朗读短文,理解故事内容,声情并茂的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2.老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交流解决。“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文与可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杆杆生动传神的竹子? 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胸有成竹”的意思吗? 3.让学生说一说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4.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运用这个成语。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

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 走近童话小屋 内容简介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

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既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总体构想

本单元的教学分为六个模块 模块一 预习

模块二 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模块三 领悟表达欣赏评价模块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 模块五 整本书阅读指导模块 模块六 编写童话剧本模块 学习目标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2.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4.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流程

一 预习模块 板块

一、看图激趣

教师出示图片:红头发的小女孩,黄头发的小男孩,要求学生观察他们的表情。出示神奇的童话小屋图片,思考,这样的小屋在什么样的世界里才会出现呢?(童话世界)

板块

二、走近童话屋

一篇童话就是一座小屋。小屋是由门,窗户,房顶„„组成的,说说一篇童话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

生发言,师归纳:事情的开始,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局,还有主人公、主角、情境、主要问题、板块

三、了解《巨人的花园》故事结构

自由朗读《巨人的花园》,一边读一边想,试着填写故事结构单。(生读文)

试着把这间小屋搭建起来: 故事是主人公是——巨人 时间是——从前

发生在什么地方——小村子,巨人的花园

主要问题是——巨人旅行回来,把孩子赶出了花园。

四、合作交流,填写结构单

带着刚才好奇的心情,默读这三篇童话,想想这三间童话屋由什么组成的?读完后,同桌合作,搭建小屋,合作填写故事结构单。生读文,同桌讨论,合作填写故事结构单。师巡回指导。填写完后,再把故事读一读,跟同桌有不同的意见再讨论一下。全班交流第一座小屋《幸福是什么》:

主人公是三个孩子,时间:不确定,地点是森林。

主要问题是三个孩子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故事的经过是一次一个姑娘出现了,他们就去寻找幸福;结局是他们找到了幸福。看第二座:

讨论,明确:主人公是小鸟,时间不确定,地点是山谷,主要问题是小鸟找不到大树,经过是小鸟找树,结局是小鸟给灯火唱歌。最后一座小屋:

主人公是小木偶,时间不确定,地点大街上,主要问题师小木偶只会笑,事情经过只会笑,不会哭,不会生气。结局是女巫帮他拥有了各种表情。

教师总结:如果你还有其它的想法,课下可以和同学们再交流。请举起手中的故事结构单,牢牢的记住 故事的结构,我们以后读故事的时候,想想这个故事有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是什么内容,这样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个故事,这可是一个阅读故事的技巧。附:

课题

主角 情境 事 件 故事的结局

时间 地点 主要问题: 故事刚开始发生了什么问题? 故事经过: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巨人的花园 巨人 从前 小村子

花园 巨人旅行回来,将孩子们赶出花园。当春天来了,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一个小男孩出现了,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人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幸福是什么 三个 孩子

树林 三个孩子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三个孩子知道了幸福是什么。

去年的树 小鸟 秋天 春天 树林 山谷

村子 鸟儿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小木偶的故事 不 确

定 模块二 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模块

一、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说说本单元都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指定学生简要讲一讲。

要真正读懂故事,只了解它的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他的喜怒哀乐。现在老师带给你们一个故事,你们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二、走进内心,体会情感。

学生观看多媒体播放《去年的树》课件,说说自己看完后的感受。

思考,小鸟历尽千辛万苦,冲破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他的好朋友,可是他的好朋友已经不是去年的树了,它变成了灯火,小鸟睁大了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它仿佛看到了什么?

幻灯片播放: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 指定生说说。

幻灯片播放: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好像在说:“ ” 思考:这个“看”是怎样的看

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师归纳:伤心地看、难过地看、不舍地看、深情地看 提问:从这两个“看”字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引导体会:同学们简单的两个“看”字,你们就读出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真了不起,其实鸟对树的真情在它寻找树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出来,我们来看—— 出示: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哪儿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把几次问话连起来读,体会他心情的变化。

教师总结:读文章就是要这样,不但要读懂字面的意思,还要读懂文字背后蕴含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像学习去年的树这样,自学剩下的三篇童话故事。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迁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在《巨人的花园》里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从课文中找出理由来说一说。在《幸福是什么》里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在《小木偶的故事》里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在童话小屋里一路追寻,先了解了四篇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丰富的情感,又读懂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最后获得了许多启示。

模块三 领悟表达欣赏评价模块

一、比较故事结构单,了解故事结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静静地坐下来看一看,品一品,赏一赏,孩子们走进故事小屋,看看童话小屋里有几篇童话,说说每篇童话的名字。

老师突然有一个发现,孩子们看到地点这一栏,故事发生的地点,幸福是什么发生的地点在树林,去年的树发生的地点也在树林里。老师又想起了以前看过的童话像《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发生的地点好像也在树林或城堡里。那我觉得童话故事发生的地点一般都在树林或城堡里,那同学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发现,比如说主人公、地点、时间、事件、故事的结局,你有发现吗? 生:时间不确定。

发挥小组的力量,看看童话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你们的智慧去发现、讨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所有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从前。故事的结局都是美好的。

故事的开始都遇到了问题,后来都有了解决的办法。事的主角都是不现实的人物。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

二、走进文本,欣赏童话中的美。童话的语言是很美很美的。出示句子,指定生读。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说说自己读句子时,仿佛看到什么? 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再读句子。(生读)

女生美美的来读。男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女生齐读)找出自己觉得美的片段,想象画面读一读。找出其他课文里自己觉得美的句子,读一读。

三、走进文本,品析童话中的语言。

读巨人以及小木偶的话,体会: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特点和性格,语言要简洁。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

一、感受神奇 看视频,感受童话的神奇。

二、领会神奇

回顾童话的结构单,以及童话的语言特点。

分三组做个小游戏,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纸。第一小组,(出示)走进美妙的大自然,你最想去什么地方?第二小组,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你最喜欢什么事物?第三小组,走进童话世界,你最希望发生什么奇妙的事?(生分组活动)

把每组内容这样顺次连接或错位连起来,就是一篇动人的故事,如果再加上你的奇思妙想,哈,那就是一篇最神奇、最精彩的童话故事了。根据教师出事的图片,加上丰富的想象,写篇童话故事。

三、评价神奇

教师出示自评、他评的方法指导。学生读习作,师生共评。

模块五 整本书阅读指导模块

一.说说从《木偶奇遇记》的题目,自己获得了什么信息。

小组活动:聊一聊书中自己最喜欢、最有趣、最神奇、最难过„„的情节(课件出示图片)

二.比较童话书和电影的区别

用彩笔,画出鲸鱼肚子里发生的故事画下来。展示自己的画,并讲解。

播放电影片断,比较影片和童话书中情节、语言等的不同之处。三.领会表达

结合前边所学的童话单元总结的童话的写作特点,体会《木偶奇遇记》的写作特色。

模块六 编写童话剧本模块 出示《狮子王》片段

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环境什么人物并描述动画中的动物的动作。再看动画,学生给人物配上语言。

总结:时间、环境、人物、语言、动作等说明,就构成了一个剧本。出示改写的《木偶奇遇记》的剧本片段,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说说看到剧本和小说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归纳:剧本中有说话时的动作和语气,剧本把人物的话都分开,小说是把语言连成一段话。

出示片段,生读,还可以配上动作。分组排练剧本,并展示。师生评价。编写剧本。

选择《木偶奇遇记》中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这段话可能是十几个字,可能是几十个字,只要你给它充分的想象,加上语言,动作,编成剧本就可以了。在编写过程中遇到格式上的小麻大屏幕出示剧本提示:时间、地点、人物

1、人物2 学生写剧本,师巡视指导。读剧本,演剧本,师生评价。第四单元教案 作家笔下的动物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范伟燕

一、内容简介

动物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大家庭里。在作家的眼里,在作家的笔下,动物是什么样的?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语言的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

二、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2、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七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模块(2课时)。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字识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小动物的特点。

模块二:理解内容模块(2课时)。熟读课文,围绕动物的特点具体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模块三:领悟表达模块(2课时)。以《白鹅》一课为例,紧紧围绕作者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这一问题,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以及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模块四:整本书阅读(1课时)。通过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开展读书交流会,了解更多的小动物的特点。主要通过交流自己喜欢的昆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来体会昆虫的特点以及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并读出感情。

模块五:口语交际与习作(2课时)。以“可爱的 ”为题,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主要围绕动物外形和有趣的动作来介绍。模块六:语文实践活动(2课时)模块七:检测模块(1课时)

四、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2.以四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描写动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6.培养学生描写动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7.学会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发现语言特点的能力。8.通过阅读四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述动物形象的特点。

9.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能够用自己的话写清楚观察到的现象。

五、教学流程 模块一 预习模块 教学流程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整体识记字词——对文中的动物有初步的感受 板块设计

板块一:自由读文

一、图片导入

出示有关动物的卡通图片,说一说这些动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设计说明: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动物的特点,又能对所学文章中的动物形象有所感受,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读课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小动物? 板块二:自学字词

一、自由读四篇课文,在文中识记生字。查字典和小组合作结合,解决四课的生字词。

二、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检查。

【设计说明:四年级的学生生字已经掌握了一大部分,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识记生字,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扫清障碍。】

模块二 理解内容模块 教学流程:

分组朗读课文——质疑解疑——深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感情。板块一:质疑解疑

板块二:朗读感悟动物形象。

一、画出能表现动物特点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二、默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总结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

三、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形象。读读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这一形象。【设计说明:在通读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作家眼中和作家笔下的动物是什么样的。高傲的白鹅,好斗的白公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的母鸡等这些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形象,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模块三 领悟表达模块 教学流程:

学习《鹅》《猫》,习得学习方法——运用习得的学习方法学习《白公鹅》《母鸡》——比较同样的动物不同的写法——阅读积累 板块设计

板块一:学习《白鹅》《白公鹅》

一、创设情境。

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这首古诗描写了鹅的什么特点?(外形美)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用横线划下来。(学生自学)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设计说明:主要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到的词在句子旁写一写。

【设计说明:“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或画画,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2.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4.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设计说明: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7.齐读本段的词语: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设计说明: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要用课文里的词语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5.积累词语──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板块二:同样的动物,不同的写法 ──《白鹅》《白公鹅》对比教学

一、交流感悟 1.画出课文中表现这只白公鹅特点的句子。2.通过句子体会白公鹅的特点。

3.指导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4.表演鹅的动作。

【设计说明:读不但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深刻感悟内容。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白公鹅特点的理解。】

二、比较写法

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异同呢?找出两篇文章中相似的部分读一读 相同点:1.结构上都是总分总,有过渡段。2.多用拟人,赋予人的感情。

3.都善用反语表达对鹅的喜爱。

不同点:语气不同,丰子恺是善意的揶揄,叶•诺索夫更多的是调侃。【设计说明:通过自学白公鹅一课,对比作者的写法,通过与《白鹅》进行同题对比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的事物,语言各具特色;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 板块三:学习《猫》《母鸡》

一、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我也喜欢猫,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看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听说过著名作家老舍吗,他也很喜欢猫,并且经过长期观察写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说明:谈论自己的宠物猫必定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以此导入,学习的兴趣已被激发起来;再加上几幅可爱的小猫的图片,相信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二、重点研读

1.阅读全文,研读重点语句,感受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读读课文,看看老舍家里养的是只什么样的猫,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板书:

老实 贪玩 尽职 可爱 古怪 温柔 可亲 一声不出的猫 胆小 勇猛

淘气

【设计说明:开课时设计这样的板书呈现形式,既对全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有同学谈到课文中的猫是只贪玩的猫,读出有关句子。

读出表现猫尽职的句子,标画有关词句,说说从哪里看出猫的尽职。读出猫的尽职。

【设计说明:“屏息凝视”是本课教学中应重点理解的词语之一,出示本图片,学生能很直观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根据图片的情境合理地想象出猫此时可能的想法,培养了想象能力。】

3.猫很贪玩,但却又很尽职,学到这里你对这只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说明:体会大猫性格古怪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通过理解、朗读领悟到猫贪玩、尽职之后,学生很容易能够在先前的板书中找到与之相关的对猫新的认识——古怪。这样的设计为理解大猫性格的古怪作出了引导,又为更好的理解另外几处大猫的性格古怪做好了铺垫。】

4.在课文的1-3自然段中,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读出猫的性格古怪?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同学们哪里还表现了猫的性格古怪。

填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又(); 既(),又(); 既(),又()。

【设计说明: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先通过朗读表现猫的性格古怪,在朗读过程中能更进一步体会到猫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上填空,学生水到渠成的体会到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而且还培养了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研读有关句段,感受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的思想感情。1.哪里读出猫的可爱,请读出有关的内容。

2.感受猫的可爱。想象出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来了吗?播放视频,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

【设计说明:此句是文章的过渡句,在体会到了老猫的性格古怪之后,以以上的训练方式引入对猫可爱的感受,既激发了学生对小猫的可爱研读的兴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用词之精。边读边想象的朗读是想象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就使学习的兴趣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会被又一次激发。】

3.读读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断,再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看有什么新的体会。读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设计说明:品悟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此环节通过对《养花》一文的阅读,体会到老舍对花的喜爱之情,又与课文中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加以体会,从而品悟到老舍对猫的爱之深。教学难点在课外阅读的帮助下突破。】

4.小结:老舍先生爱花、更爱猫,是因为他非常热爱生活,下一课《母鸡》就是他的又一生活感受。老舍先生爱猫,很多作家都很喜欢猫,如周而复、夏丏尊等,课下可以认真读一读阅读链接中他们的文章。

四、学习《母鸡》一课

学习《母鸡》一课,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对比阅读后讨论:《母鸡》与《猫》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写的,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结构上:都有过渡句,善用总分段式。

情感上:猫无论淘气还是古怪作者都喜爱,母鸡则是由讨厌到不敢讨厌到崇敬。语言上:都是通俗的口语化。板块三: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1.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_______的白鹅。我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该练习题很灵活,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既可以灵活运用本课的词语,进行语言重组,又可以拓展思维,有创意地表达。】 2.摘抄文中句子。

(1)描写猫很老实:____________

(2)描写猫很尽职:____________(3)描写猫不高兴:____________ 4.整理四篇课文中,你喜爱的语句,摘抄到笔记上。

【设计说明:阅读教学应该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要用好这个资源,创设由内化、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附:具体教学设计

一、回顾课文内容

亲爱的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为它们写下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学习了本组课文,老师相信,你们都认识了新的动物朋友。请你用“我认识了一只 的 ”说一句完整话。

(生1:我认识了一只高傲的白鹅。生2:我认识了一只古怪可爱的猫。生3:我认识了一只慈爱尽职的母鸡。)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关图片及文字。

那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写出来的呢?这便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当说到“特点”时,把文字变色,凸显特点。

二、学习《白鹅》表达方法

哪一个动物的特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下面先让我们走进丰子恺的《白鹅》,去品一品,作者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好在哪儿?(学生找句子,读句子,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找到的句子。)交流:

(一)叫声(抓关键词)

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生:我认为这里写的好,“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因为这些句子体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师课件出示这段话。

试问:怎么表现出白鹅的高傲?通过叫声中的哪些词写出了它的高傲? 生:找到这些词,有“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师出示课件:加红这些词

师:说说你的理解。你怎么认为这些词语就能表现它的高傲? 师马上出示课件:单独三个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学生通过分析词语意思加深理解,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读、小组读、女生读、男生读。师板书:准确生动的词语

(二)步态(对比阅读)

你还认为哪个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生:我认为这里写的好,“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通过它的步态写出了白鹅的高傲。师课件出示这段话。

师:同样通过步态写鹅的高傲,我们来看看不同作家的不同写法。

师课件出示《白公鹅》的步态片段。“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找一学生读一读。

师:两段文字都写鹅的步态,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生:(引起学生的争辩。)

师:当作人来写,当作什么人来写?净角什么样,怎么走?你表演一下。通过对动作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它的高傲。

小结:在写步态时,无论是把鹅当作人来写,还是抓住动作进行细致描写,都能表现鹅的高傲。所以,我们在描写小动物某一特点时,两种方法都可以运用。

(三)吃相

你还认为哪个地方写得好?

生:我认为这里写得好,“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通过“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大踏步”来体现鹅的高傲。

师:在吃相这一方面,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突出它的高傲? 生:与狗吃饭进行对比。

师:文章还有两处也用到了对比的方法突出白鹅的高傲,你知道是哪两处吗?把鹅与谁进行对比?

生:把鹅的叫声与狗进行对比,把鹅的步态与鸭进行对比。

师:作者在介绍动物时,经常会运用到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动物的某一特点。

二、自学《白公鹅》《猫》《母鸡》

丰子恺是通过描写鹅的生活习性来写高傲这一特点的,《白公鹅》的作者叶•诺索夫不仅写了它的生活习性——步态,还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鹅的高傲? 生:在与作者争抢浅水滩时的一些事。

师:也就是具体事例,有哪些具体事例?学生找到说说。

过渡:老舍先生也非常喜爱小动物,笔下的小动物栩栩如生,那他是怎样写出小动物的特点?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浏览《猫》《母鸡》,看看老舍是运用什么方法写出猫的古怪可爱,母鸡的慈爱尽职? 生:浏览课文。具体事例。

三、拓展阅读

师过渡:同样写猫,作家周而复这样写道,课件出示相关段落。学生自由朗读。师:作者抓住了猫什么特点? 生:外形。(师板书:外形)

师:从文字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猫怎样的感情? 生:喜爱。

师:这几篇课文,作者在描写动物特点时,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它们的喜爱,课下,同学们可以找找这样的句子,再读读体会体会。

教师总结:总之,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把自己笔下的小动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要抓住它的特点,它的特点可以是生活习性方面,也可以是脾气性格、还可以是外形方面,怎样把这些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呢?我们可以运用学习到的这些表达方法(看板书)。板书设计:生活习性 准确生动的词语

性格脾气 特点 比喻、拟人

外形 对比

具体事例

四、推荐好书:

有一本书,里面介绍的都是小动物,有蟋蟀、蝉、螳螂、蝈蝈、蝗虫、萤火虫等,这本书就是法布尔的《昆虫记》。课下,同学们可以阅读这本书,看看法布尔笔下的昆虫是什么样的?他又是怎样写出这些昆虫的特点的? 模块四 整本书阅读——《昆虫记》读书交流会

相关介绍已存在于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里,本次教学设计只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板块。学习目标:

1. 了解《昆虫记》的意义和价值。

2. 了解并学习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付出的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精神。3. 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学会爱动物,爱自然。

4. 联系第四单元所学的表达方法,学习《昆虫记》抓住昆虫的特点具体描绘的写法。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

咱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听谜语,现在咱就猜猜吧。出示谜语:

有种虫儿真奇怪,专吃桑叶不吃菜。白白身子细又长,吐出丝来造间房。请你猜出谜底,并说说是根据谜面里的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二、介绍法布尔

蚕是一种昆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本专门写昆虫的书------《昆虫记》,说到这本书,先得聊聊它的作者,法布尔,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法布尔。教师在学生发言后出示法布尔的资料。

三、介绍《昆虫记》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昆虫记》,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昆虫记》的资料。

四、宠物大比拼

老师已经在课下布置,让大家在书中选取一种昆虫做自己的宠物,并要求大家做了宠物名片,下边就在小组中选出最佳宠物。第一关:展示宠物名片

在组内展示宠物名片,让组内同学对你的宠物有个初步了解。(宠物名片的内容:宠物名称、宠物外形、宠物习性、宠物职业、宠物地址)第二关:选出组内最佳宠物

把文中具体描述你的宠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句段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要读出它的特点,也要读出你对宠物的喜爱的感情,争取打动同学,为你的宠物赢得宝贵的选票。

小组选出最佳宠物,全班交流。在学生读文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情感。

五、体会情感 同学们的读打动了我们,因为他们不仅读出了昆虫的可爱,也读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那么法布尔对昆虫又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呢?书中哪一章直接写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找出第十五章中直接表达法布尔热爱昆虫的句段,读一读,体会他的感情。

六、领悟表达

思考,作者是怎样给我们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昆虫形象的?联系第四单元领悟表达模块所学的只是,说说读了昆虫记,你在写法上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1、要抓住昆虫的特点具体描述。

2、要表达真情实感。结束语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千本好书,就是一千轮太阳,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也会让这个世界所有的秘密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地展开——这是我们最喜欢的作家曹文轩为《昆虫记》做的序,希望同学们以此自勉,继续好读书,读好书。

模块五 口语交际与习作——可爱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习作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出动物的特点和情趣。2.继续养成自我修改和与他人交换修改的习惯。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描写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生动的语言,把动物写得生动有趣。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剪子、包袱、锤

一、猜谜导入,激情引趣,抓住 “动物特点”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 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脑袋像猫不是猫,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到危险缩一团。2.你能说一说这几种动物的特点吗?

二、回顾课文,提炼“描写顺序”

1.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动物?它是我们刚刚在课本上学过的一段文字,你回想一下这段文字的描写顺序是什么?

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脸一半儿白,一半儿黑,两颗小电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中间闪呀闪,见我低下头看它,它也一个劲儿地盯着我。嘴张得很大,露出几颗嫩白的小齿,咪咪地叫着,那几根细鱼骨头似的白胡须,傲傲地动着。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2.欣赏外形描写的片断。

兔子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白毛,远远看去像一团棉花。它的一双红眼睛被白毛包住了,嵌在眼窝里,像镶着两颗红宝石。白兔两只长长的耳朵,足有二寸半,里面一层是粉红色的皮,外面毛茸茸的,我想它的听觉一定很灵敏。小白兔的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有力,在动物王国里它还算是个长跑健将呢。兔子尾部有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正如俗话所说的:兔子尾巴长不了。

○1写动物时常常要把动物的外形特点写清楚,写作顺序非常重要,请大家阅读写小兔子外形的习作片断,看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作者的写作顺序非常明显,按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把小白兔的外形介绍得很有条理。依次写了小白兔的“浑身、眼睛、耳朵、鼻子、嘴唇、前后退、尾巴”,这样的顺序使得读者读起来感觉清楚条理。

○3抓住了小白兔的什么特点?

红眼睛像两颗红宝石

长长的耳朵外面毛茸茸的嘴唇三瓣儿,不停地耸动着

前腿短小,后退长而有力

„„

3.有感情地朗读,再来体味作者写作方法的巧妙吧!

三、练习写动物的外形

1.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写出动物的特点。4.学生展示自己书写的片段,全班点评,发现优点。

四、写出动物故事,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喜欢的小动物最让你难忘,这只小动物和你感情最深,„„把你和它之间的故事写下来。(小组交流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事情。)1.内容提示

故事

一、白鹅厉声追逐我的客人。故事

二、白鹅四处寻找被藏起的水盆。故事

三、小猫跳上桌来,踩印梅花。故事

四、调皮小猫,抱着花枝打秋千。

2.交流要点,本次习作需要我们写什么?板书:外形 动作 3.相互修改。把修改意见交给你的同学。

五、课外拓展延伸

1.在作文上作画,布置班级《动物世界》。

2.向学生推荐阅读著名作家写动物的作品,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西顿的《动物故事》等。

(设计意图:写动物的动作是学生习作的难点。很多同学在书写过程中出现表达笼统的问题,往往一下子就把整个过程写完了。本环节把仔细地、反复的观察和多次的说话训练结合在一起,在课堂的不断生成中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把过程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

[意图:由于学生年龄相仿,相互之间有很多的相通、相似之处,同伴之间的建议可能会更中肯,更利于彼此接受。所以,自改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如果能引导、启发学生自觉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自觉去发现、捕捉、感受生活,就能使他们“有东西可写”;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写作,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使学生“能够写出来”;如果能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重视文字修改,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就能使他们“能够写得好”。如此历练,势必会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会在写作的反复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写作能力](设计意图:学生习作最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这两大问题在每周两节的作文课上显然是得不到很好解决的。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大多采用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的形式,即老师出题,学生依题作文。既然是依题作文,就要学会审题。题目的意思搞清楚了,作文就能切合题意。切题,是衡量一篇命题作文的起码标准。因此,每次习作构思之前,都要认真地研究习作的具体要求。只有心中有方向,才能顺利地到习作的“彼岸”。)

模块六 语文实践活动——成语擂台赛

流程:搜集资料——交流资料——积累成语——创办一期手抄报 板块一:搜集资料

搜集含有动物的成语,可以在成语词典中搜集,可以在阅读的书中寻找,还可以上网搜集。板块二:交流资料

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找到的成语并分类。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搜集的成语。

3.讲成语故事。学生毛遂自荐,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老师结合成语,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板块三:创办一期手抄报

(设计说明:因为本单元学习了关于小动物的四篇文章,日积月累中又出现了16个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所以这次活动就以寻找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为专题,组织学生搜集、交流、归类。目的是丰富词语积累,激发学生主动积累成语的兴趣。)附:

(鼠)目寸光 气冲如(牛)如(虎)添翼 守株待(兔)(龙)腾虎跃 杯弓(蛇)影 万(马)奔腾 亡(羊)补牢 杀鸡吓(猴)闻(鸡)起舞 画虎类(犬)狼奔(豕)突 胆小如(鼠)(牛)郎织女(虎)落平川(兔)死狐悲(龙)眉凤目(蛇)蝎心肠(马)放南山(羊)肠小道(猴)年马月(鸡)鸣而起(狗)仗人势(猪)狗不如 指鹿为(马)画(蛇)添足(鱼)贯而入 井底之(蛙)盲人摸(象)模块七 检测模块 教学流程:

学习语文园地四——基础检测——交流收获 板块一:语文园地四 板块二:基础检测

1.学习本单元,积累了哪些词语? 2.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

【设计说明:通过基础检测,检查学生对本单元字词的掌握情况,提示学生要有意识记忆重点词句。】 板块三:交流收获

1.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

2.学了本组课文,你还想去读一些什么书?为什么?

【设计说明:交流收获可以从学习内容、语言积累、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方面进行。交流是学生对整个单元学习的反思和成果整理。读书建议,是读书的又一次交流,也是语文学习的又一次扩展。】

第二篇: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单元模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简析

《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第一部分写了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可怕的东西,第二部分写富兰克林通过亲自进行的“风筝试验”,终于揭开了“天火之谜”,最后一部分写富兰克林根据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文章用词丰富、描写精彩,而内容中又涉及到较深奥的物理知识,因此,读懂课文,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孩子在复述中生长语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此教学重点及其课文本身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课件和板书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核心目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难点都是对“实验过程”这部分内容的复述。突破这一重难点的'策略主要是先弄清实验的经过,再按照一定的顺序,紧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复述。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天火之谜》,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天火之谜的天火就是雷暴,在天火之谜未解之前,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让我们再次来感受这可怕的天火,可怕的雷暴。

2、播放ppt(雷暴视频),谁来给这段视频配音,请一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二、新授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是呀,长期以来,这雷暴一直被人们视为天火,一直是个谜。

2、ppt出示:第二自然段

3、师质疑:同学们,这段没写解谜,我觉得是可有可无的?

过渡段——承上启下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天火之谜的谜是如何揭开的,是读者最关心的,也是作者要重点写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3、4自然段,既而思考:这个谜是怎样一步步被富兰克林解开的呢?

2、师生交流:

师:读书说先要把书读薄了,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两段讲了什么内容?板书:解谜

师:解谜分几步?哪三步?观察——推测——实验

(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来把这解谜过程简单的说一说)

过渡:这样说虽然简单,但不能吸引读者。会读书,还要把书读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将这个过程写详细,写生动的。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Ppt出示自读要求:自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富兰克林是如何观察和推测的,从中你看到一个这样的富兰克林?(2)师生交流:观察的仔细

推测可否换成猜测,为什么?Ppt出示两个句子。对比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4、学习第4自然段

(1)ppt出示自读要求:自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在写“风筝实验”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师生交流:

过程:准备——实验——成功

师质疑:同学们,“风筝实验”四个字,作者却用了写315字的大篇幅来描写,但其中大都是跟风筝实验没什么直接关系。你找到了吗?交流:

A、Ppt出示: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师生讨论:这些语句这文中有什么作用?

是的,这些环境描写说明当时天气的恶劣,从而更加突出了风筝实验的不容易与危险性!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师板书:环境渲染

B、ppt出示: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全都直直的竖了起来。

说一说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为什么?师板书:形象生动(画面感)

C、ppt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什么叫“欣喜若狂”?从哪里看出他的“欣喜若狂”?成功了当然欣喜若狂,关于三个“!”关于短句子。短而有力!

Ppt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我的实验成功了!我的实验终于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语言是情境的真实表达!)★D、复述,表达

师:同学们,我们要想把“风筝实验”说完整,就得抓住顺序说过程;我们要想把“风筝实验”说得绘声绘色,还得抓住环境渲染,生动形象的语言。

谁能来用自己的语言将“风筝实验”绘声绘色说个大家?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听听富兰克林是怎样向那些嘲笑他的人庄严宣告的吧!出示并齐读: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听听富兰克林是怎样向全世界的人庄严宣告的吧!出示并齐读: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Ppt出示:富兰克林人物图片

师:他认真观察,大胆推测,勇于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震惊了世界。然而,在荣誉和成功面前,富兰克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又经过20多年的实验,富兰克林终于发明了避雷针。他就是这样对科学不懈的追求。

Ppt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五)关注写法

Ppt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后部分(对比烘托手法)

课文用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来烘托富兰克林为了探索自然奥秘而毫不惧怕的精神;用别人的嘲笑来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决心!

三、拓展迁移绘声绘色说故事《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伽利略的学生在人们的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师:同学们能根据所给的故事梗概,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发挥你的想象,将这个故事说的绘声绘色!你打算用上哪些方法?

第三篇:教学设计(波跃)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材简析

《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第一部分写了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可怕的东西,第二部分写富兰克林通过亲自进行的“风筝试验”,终于揭开了“天火之谜”,最后一部分写富兰克林根据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文章用词丰富、描写精彩,而内容中又涉及到较深奥的物理知识,因此,读懂课文,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孩子在复述中生长语言!二.、教学目标

根据此教学重点及其课文本身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课件和板书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核心目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难点都是对“实验过程”这部分内容的复述。突破这一重难点的策略主要是先弄清实验的经过,再按照一定的顺序,紧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复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天火之谜》,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天火之谜的天火就是雷暴,在天火之谜未解之前,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让我们再次来感受这可怕的天火,可怕的雷暴。

2、播放ppt(雷暴视频),谁来给这段视频配音,请一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二、新授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是呀,长期以来,这雷暴一直被人们视为天火,一直是个谜。

2、ppt出示:第二自然段

3、师质疑:同学们,这段没写解谜,我觉得是可有可无的?

过渡段——承上启下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天火之谜的谜是如何揭开的,是读者最关心的,也是作者要重点写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3、4自然段,既而思考:这个谜是怎样一步步被富兰克林解开的呢?

2、师生交流:

师:读书说先要把书读薄了,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两段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解谜

师:解谜分几步?哪三步? 观察——推测——实验

(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来把这解谜过程简单的说一说)

过渡:这样说虽然简单,但不能吸引读者。会读书,还要把书读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将这个过程写详细,写生动的。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Ppt出示自读要求:自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富兰克林是如何观察和推测的,从中你看到一个这样的富兰克林?(2)师生交流: 观察的仔细

推测可否换成猜测,为什么?Ppt出示两个句子。对比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4、学习第4自然段

(1)ppt出示自读要求:自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在写“风筝实验”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师生交流:

过程:准备——实验——成功

师质疑:同学们,“风筝实验”四个字,作者却用了写315字的大篇幅来描写,但其中大都是跟风筝实验没什么直接关系。你找到了吗? 交流:

A、Ppt出示: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师生讨论:这些语句这文中有什么作用?

是的,这些环境描写说明当时天气的恶劣,从而更加突出了风筝实验的不容易与危险性!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师板书:环境渲染

B、ppt出示: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全都直直的竖了起来。

说一说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为什么? 师板书:形象 生动(画面感)

C、ppt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什么叫“欣喜若狂”?从哪里看出他的“欣喜若狂”? 成功了当然欣喜若狂,关于三个“!” 关于短句子。短而有力!

Ppt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我的实验成功了!我的实验终于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语言是情境的真实表达!)★D、复述,表达

师:同学们,我们要想把“风筝实验”说完整,就得抓住顺序说过程;我们要想把“风筝实验”说得绘声绘色,还得抓住环境渲染,生动形象的语言。

谁能来用自己的语言将“风筝实验”绘声绘色说个大家?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听听富兰克林是怎样向那些嘲笑他的人庄严宣告的吧!出示并齐读: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听听富兰克林是怎样向全世界的人庄严宣告的吧!出示并齐读: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Ppt出示:富兰克林人物图片

师:他认真观察,大胆推测,勇于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震惊了世界。然而,在荣誉和成功面前,富兰克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又经过20多年的实验,富兰克林终于发明了避雷针。他就是这样对科学不懈的追求。

Ppt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

(五)关注写法

Ppt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后部分(对比烘托手法)

课文用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来烘托富兰克林为了探索自然奥秘而毫不惧怕的精神;用别人的嘲笑来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决心!

三、拓展迁移 绘声绘色说故事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伽利略的学生在人们的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师:同学们能根据所给的故事梗概,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发挥你的想象,将这个故事说的绘声绘色!你打算用上哪些方法?

第四篇:四年级武术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武术》单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武术运动是我国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具有健身、健身、防病、祛病和防身自卫等多种功能。其内容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实用的技能,它对于从小认识,学习,掌握祖国的传统武术,强健筋骨,锻炼意志,激发热爱祖国体育文化的热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身体、心里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四年级的武术教学主要是学习基本手型:它包括(拳、掌、钩等),基本功:它包括(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正踢腿、侧踢腿等)基本动作:它包括(冲拳、推掌、弹踢、蹬腿、摆掌、撩掌、弓步、马步、仆步等)和简单的动作组合,如:弹踢冲拳类组合动作(弓步格挡冲拳——弹踢冲拳——顺弓步冲拳——右弓步冲拳等),推掌撩掌类组合动作(上步楼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马步钩手撩掌——弹踢推掌——马步击掌等)以上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里特点,学校的教学实际,选择有代表性和基础性的一些简单易学、易教、易练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基本动作组合作为教学内容,也是为以后高年级学生继续学习武术套路组合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功夫有极大的好奇心,对武术的学习充满了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简单动作组合体现了中华武术的神韵和气质,又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这对于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热情,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武术单元要完成的总的教学目标

(一)初步学习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简单的动作组合,了解学习武术的意义及健身、健心的功能,为学习武术套路打好基础。

(二)发展身体的柔韧、灵敏、协调和平衡等素质;促进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提高自学、自练和自评的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增强学习武术的自信心。

(三)通过活泼、有趣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四)在掌握基本功、基本动作的基础上,以集体和小组练习的方式,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学会与同伴团结协作,讲友谊、讲团结,共同发展进步。

(五)培养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养成遵守纪律、活泼有序的良好习惯。

教学的重点:武术动作的基本手型、基本功、基本动作以及简单的组合动作的学习。

教学的难点:动作的准确性、舒展性和灵活性以及手法、眼法和身法的协调统一、全神贯注。

那么如何来完成以上的教学内容,就需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教学。我在教学开始是这样做的首先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教学中我采用示范法、镜面示范法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掌握动作要领打下基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的自我尝试发现问题,通过学生间的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通过集体或个人展示,解决发现的问题。最后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活动,即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本课。下面我设计了一节武术组合动作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武术》组合动作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我校自课改实施以来,始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本课更是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集体参与,共同完成目标为主线,营造使学生快乐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和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四年级第一学期《武术》组合动作

(三)第4课时。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套路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提高所学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学习和体验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动作,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

三、学情分析

1、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并且五年级的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运动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四、学习目标:

1、掌握组合动作

(三)动作名称和顺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2、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做到路线清楚,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3、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五、学习内容:

1、武术;组合动作

(三)2、游戏:斗智

六、学习的重、难点: 重点:组合动作

(三)的动作

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七、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大胆运用创新教学,一改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首先采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示范法、镜面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2、学法

本课教学的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八、教学过程

(一)准备导入阶段(13′)

1、师生相互介绍(抱拳礼)问好。(1′)

2、小游戏:“模仿秀”猜猜是什么动物。(3′)组织形式:

(1)教师模仿动物的体态,让学生猜。(2)让学生上前模仿,有其他学生竞猜。(3)大家都来模仿,你能模仿几种动物?

设计意图:利用教师憨厚的表演,充分调节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在此安排“模仿秀” 目的主要是,为课堂后半部分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师及时鼓励猜中的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大家都来模仿表演,既可以达到愉悦学生的身心,有可以起到做准备活动的作用。

3、热身运动(4×8)(4′)

(1)肩部运动(2)腰部运动(3)踢腿运动(4)全身运动(5)燕式平衡

设计意图:学习、演练武术,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很高,柔韧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完成动作的质量。因此,热身时,重点做好腿、腰、肩的活动,防止出现韧带拉伤和扭伤。

4、语言导入(2′)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看到了热播的《少林寺传奇》吧?电视中的精彩表演给你怎样的感受?想不想学武术?(宣布本课内容、出示动作图解)武术这项运动不仅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学习、运动和能力发展阶段(26′)

1、武术:组合动作

(三)1、教师示范动作表演(3′)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的示范应使学生为之一振,激发起习武的兴趣和欲望。以教师自身刚劲有力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我很想学”这些武术动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兴趣到达最高点。

2、学生尝试(19′)

(1)教师做镜面示范,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3′)组织形式:学生边观看边听讲解边模仿老师的动作。

设计意图:武术属于肢体语言,每一招一势代表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模仿教师的动作很重要。先模仿上肢,再模仿下肢,最后整体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时用语言提示,以强化学生的模仿更加逼真。(2)学生自由组合,体验动作。(5′)

组织形式:让学生(3—5人)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学生慢动作的演练,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设计意图:在学生慢速体会时,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作。此时应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这个环节可多次重复。(3)自由体验(6′)

组织形式:让学生自己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自己琢磨动作、看图解学习动作、观看教学录像体会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重点提示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的阶段一定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不要改变方向练习,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集体练习,汇报表演。(5′)

组织形式:(1)学生列队练习。先分解再整体,先慢后快。

(2)教师巡回指导并且激励掌握动作速度慢的学生。

(3)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上前表演。

(4)学生相互观察、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2)充分发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促进学生改进动作。以完美的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能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成功。

2、游戏活动:斗智(4′)场地准备:空地和垫上均可。

设计意图:调节学生身心,培养机智,发展腿部力量。游戏方法:

(1)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面对面站好,每对之间相隔一米。

(2)教师发出“预备”的口令后,双方蹲成马步,以直臂向前推掌、掌心相触为双方的距离。

(3)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双方根据自己的战术(以双脚不移动为原则),可用推、拉、拔、拧、闪等动作,迫使或诱使对方失去重心。规则:

(1)对抗时,只许用掌、勾,不许用拳打。(2)任何一只脚移动,就算失败。

(3)先移动重心者为失败。对抗中,双方同时移动,判双方失败。最后胜的次数多者为胜。

(三)恢复身心阶段(3′)

1、放松运动(伴奏:萨克斯音乐)(2′30″)

组织形式:学生微闭双眼,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缓慢地反复舒展刚刚掌握的武术动作。

设计意图:既可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2、师生“抱拳礼”道别(30″)

设计意图: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

四年级《武术》单元教学设计

庆阳中心学校 张 伟

第五篇:四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爱满人间》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李姗 康艳林 郭彩霞 张保松

单元教材解读: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几册里已有所涉及,本册教材再次安排了“爱满人间”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这组教材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古诗两首》中安排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搭石》一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卡罗纳》和《给予是快乐的》是略读课文,是通过让学生阅读这感人的故事,体会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严格按照整体预习,精读品诵,略读提高,读写结合,阅读拓展五个流程展开,共五课时。第一课时整体预习,目的在于学生能解决生字,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达到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在小组学习中能概括课文大意。第二课时通过品读本单元精读课文,进一步的熟知课文内容,并且能在拓展阅读中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第三课时读写结合在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课文精彩段落的诵读,同时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练笔。第四课时学习本单元的略读课文,这两篇课文内容浅显,主题突出,通过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旨,以及阅读主题丛书相关文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第五课时阅读拓展,主要是借助丛书和老师的推荐,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单元预计达到增加学生阅读量,引导学生热爱读书的目的。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爱满人间》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康艳林

【学习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词,并会理解运用。

2、读通本单元4篇课文,初步领会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识记掌握生字词 读通课文 【学习流程】

一:导入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爱满人间”的课文,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二:通读五篇文章,了解课文内容。1、认真阅读本组课文,完成读书单。

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简单概括内容课文,并在文中寻找答案。

《古诗两首》主要描写了什么?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搭石》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美?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卡罗纳》 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样做的?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是怎样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三:利用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1、学生利用现代汉语词典,自学生字词。

2、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认识。

3、找出难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找出难读难懂的句子,师生共同解决。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听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文情况。3、交流读书单。【教学反思】

对于语文学习而言,预习是求知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开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预习时,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教师对预习的内容也提出几个为什么,提高学生以求甚解的自学能力。勤于思考,多多设问,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语文素养。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爱满人间》精读品诵课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郭彩霞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探究、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课学习以“美”为主线,朗读感悟文本,以“寻找美”统领全文,以“发现美”、“感悟美”贯穿课堂,以“深化美”延伸课文。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感人的场景;感受人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学习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搭石》、丛书《街头邂逅》、《让人温暖的善良》推荐书籍《爱的教育》。【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起眼的事物中所蕴涵的美,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学习重点】 感受人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课前准备】

搭石图片,多媒体课件。【学习流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美

1、点击课件,师生共同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教师配以深情的语言: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家乡的人们善良淳朴,互敬互爱。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为我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多少欢乐。

3、瞧!这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就是搭石。板书课题,读题。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观察中去想象、感悟,使课文内容和情感得以延伸,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在欣赏中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探索。

二、初步感知——寻找美

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近搭石,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课文。

要求: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来)

【设计意图】

不动笔墨不读书。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本环节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通过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知美。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

1、在读到“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这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无论怎样”、“只要”、“一定”来品读,并请一学生上台,教师以记者的身份对其进行采访,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一道一心为他人的美丽风景,这道风景写满善良。(同时板书:助人美)

2、请你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美在哪里,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

学生读、谈,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们的协调美。(板书:协调美)师:一行人走搭石动作怎样?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他们的动作非常协调有序?(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和谐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吗?先自己试读,男女生滚读后齐读的方式来感受人们的协调美。

3、师:一行人走搭石的走出了画面美、节奏美,那么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呢?读读书上的句子,谈谈你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感悟:在这朴实的语句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家乡人的谦让之美,这种相互谦让、相互敬重的美好品德同样构成了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板书:谦让美)

4、师:如果碰上老人和青年人来走搭石,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在学生读时,教师紧紧扣住“伏”(敬老)和“理所当然”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这又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眼中的“理所当然的事“都是些什么事。(学生举例,充分感受那种谦让和尊老之美)(板书尊老美)

师抓住“这”来理解,“这”指什么?仅仅指被老人过溪?指文中的几件与搭石有关的小事吗?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人应该把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感悟文中蕴含的更深一层的人性美。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读课文,再次感受走搭石的美。(生读 3、4自然段)

5、(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齐读最后一段。作者赞扬搭石什么样的精神(无私奉献)仅仅在赞扬搭石吗?还赞扬(乡亲们)赞扬乡亲们什么样的美好情感?(板书:人性美)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在品词析句中,感受不起眼的事物中所蕴涵的美,并通过美读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学会作者以小见大的表达方法。

四、拓展阅读——发现美

伟大的雕塑家 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是啊!美无处不在,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下面,我们要欣赏两篇文章,思考:你发现了哪些美?

1、学生自读丛书《街头邂逅》、《让人温暖的善良》两篇文章,边读边画关键语句。

2、集体交流,欣赏美、感悟美。【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读中发现美,感悟身边的美,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走向生活——深化美

1、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通过学生的慧眼让学生找到自己身边的美,欣赏这些不起眼的美,珍藏这些细微之处见真情的美。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友善美、团结美、奉献美、无私美、敬业美„„)

2、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学生已经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在此环节,我要求学生试着来写一段平凡事物中的“美”,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要求:运用今天学到的描写方法来写。做到用法于课外。

【教学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美”作为这节课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精美图画和动听的音乐,学生轻松的投入到对美的探索、追求中。整个课堂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积极,理解得也非常快,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郭彩霞***)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爱满人间》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张保松

【学习目标】

1、赏读文本,感悟人间处处有真情。

2、解读文本,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学以致用,完成知识迁移。

【学习重点】体会重点词句 领悟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

一、赏读文本,感悟情感。

1、《古诗两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是()。

2、《搭石》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是(),从中感受到()。),从中感受到()。

4、《卡罗纳》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是(),从中感受到()。

5、《给予是快乐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是(),从中感受到()。

二、解读文本,体会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古诗两首》诗人是通过()体现友情的可贵。

《搭石》是通过()展现人的心灵美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通过()体现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

《卡罗纳》是通过()展现人性之美。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是(《给予是快乐的》是通过()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爱。

2、展示交流。

三、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描写一下你身边感受到的爱。【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是类似输入的行为。而写作教学训练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一种类似输出的行为。读写结合课是把二者融会贯通,形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爱满人间》略读提高课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李 姗

【设计理念】

叶圣陶曾经说过:“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略读课文从性质任务的角度分类属练习课课型。它除了承担培养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阅读教学的共性目的任务外,还承担以下目的任务:将该组精读课中获得的阅读知识、方法要求和初步得到训练的重点阅读能力,迁移、应用和进一步训练养成;进一步了解领悟重点的写作要求和方法;并且在达成这些教学目标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我设计的这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依据我校研讨的五种课型(整体预习课、精读品诵课、读写结合课、略读提高课、阅读拓展课),设计的一节略读提高课。意在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内涵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以能够潜移默化地在以后读书中学以致用。【学习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丛书3中“给,永远比拿快乐”单元。【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体会文章内容。学习重点: 提高阅读能力,逐步熟练掌握各种读书方法,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情感。【学习流程】

一、谈话导入

爱是一句真诚的话,是一个轻轻的触碰,就是这简单朴素的爱,常常让我们感动,今天我们一起聆听爱的故事。

二、阅读课文《卡罗纳》 《给予是快乐的》

1、快速阅读课文,小组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句段:

3、通过阅读,我想说:

(可以谈学习课文的收获,也可谈谈这部分的学习方法,还可以质疑某个同学的观点。)

三、阅读丛书中的文章

1、回顾读书的方法:读、查、划,摘、想、记。

2、阅读丛书中的相关内容。

3、读书分享:

选择你喜欢的一篇文章,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谈谈你的收获。【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的三种价值取向:语文知识取向;阅读能力取向;人文精神取向。阅读教学应当以突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要取向,略读课文教学更是如此。略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提高阅读能力,学会略读、浏览、跳读、扫读、猜读、抓重点读等方法;其次是

粗知文本大意,抓住主旨,恰当地学习语言;最后是训练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养成阅读的习惯。略读课文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思考和探索。

(李姗 ***)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爱满人间》阅读拓展课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李 姗

【设计理念】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习内容】

丛书“让爱永驻心间”单元,推荐阅读整本书《爱的教育》。【学习目标】

1、交流读书体会,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学习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果。【学习流程】

一、阅读丛书

1、快速阅读丛书中的相关文章。

2、交流分享。

3、回顾阅读方法:

了解主要内容、走近人物角色、交流精彩片段、读出自己感受。

二、亲近名著

1、提起书,我们一定倍感亲切。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歌德也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本好书 ——《爱的教育》。

2、老师想把书中最感动人的片段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师朗读几处感人的片段)

三、推荐阅读

书中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他们以爱——这种人世间最高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请同学们课下认真阅读,做好笔记。【教学反思】

课堂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才会有用心体会之后的精彩发言。本节课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进行阅读学习,更重要的是还注重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

(李姗 ***)

下载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单元模块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单元模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安学校小学部教学工作总结

    新安学校小学部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教管办的教学工作部署,以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的工作为重点,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教学行为,提高......

    四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育塅组新教学设计 教材与年级:湘少版四年级英语 课题内容:Unit2 It’s a cirle. 课题与课型:第一课时,听说课 教学内容:Part A,PartB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A部分主要训练学生的听说......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5.《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

    四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听、说、认读本课单词warm , cold , hot , cool , weather 。 2、 学会运用It’s cold in „ 教学步骤 1、 热身 教师手指自己的衣服说:I am......

    四年级4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4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1937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谁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老师相机评点。)......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整体推进课教学设计(四) 识字与阅读的要求: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学生应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主题阅读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完成《乡村的夜晚》、《一只绿色的歌》、《天籁》和《小巷人家》的阅读;2.勾画描写田园美景的语句。体会田园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体会优美语......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祖国的千山万水 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祖国千山万水”这一专题,编排了单元导语、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导语点明了本组的专题内容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