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19-05-12 20:1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课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课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1课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

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到在我们的成长中,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认识青春期创造潜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小品的分析中认识独立的理解的方法;通过自主的感悟及他人的启发,理解青春的不仅仅是身体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在不断成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合作、教师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逐步解决问题和困惑,有所收获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学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期,以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去追求青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独立的理解;思维判断的培养

教学难点: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开发创造力。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青春畅想

青春像一座上峰,意味着锐意进取

青春像一钩弯月,到给我们无限的诗意。

„„„

要求:抽10个学生读自己课前准好对青春畅想

教师总结:青春期让我们有了骄傲的资本,青春让我们有了一个一个梦想。在这个时期我们随着身体变化也产生一些烦恼,今天这节课探讨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发展独立思维

活动一:欣赏动画《小马过河》

思考:

(1)小马遇到什么问题?它是怎么做的?结果是怎么样了?

提示:过不过河,听从别人意见,没主见

(2)妈妈话对它让它明白什么道理?

提示:做任何事,我们要听取他人意见;又要有自己的主见,不断去尝试。

(3)通过故事你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提示:长大了不断去尝试。

教师讲述: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一是生理发育,二是相随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活动二:阅读教材P9探究与分享

想一想:

(1)你同意以上说法吗?为什么?

提示:根据实际回答。不是美的表现

(2)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什么?

提示:独立意识、独立性、对事物有了多种见解

教师讲述: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食物充满好奇。

思维的独立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活动二----小品表演P10母子对话

讨论:(1)小刚理解的“酷”是什么?

提示:独特,穿奇妆怪服,个性的衣服

(2)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

提示:有自己见解、不追求服饰的个别。

(3)你对思维的独立性怎么理解?

教师讲述:真正思维独立是并不等同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目标导学二:培养批判精神

活动三:情景再现

(对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老师在黑板写字时,写错了„

情景二:今天我早早写完作业了,妈妈下班回家看见我看电视,马上大发雷霆„

情景三:老师讲的这知识点我不明白,我利用课间去问老师„

思考:(1)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合理的事情说“不”,干预向权威挑战。

(3)思维的批判性对我们意义?

教师讲述: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4)思维的批判性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教师归纳: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活动四:阅读教材P11探究与分享----个性化班级名片诞生记

(对媒体显示问题)

(1)你如何评价君君和晓琳的建议?

提示:采纳

(2)如果你是七年级(2)版同学,你会给班级名片制作活动提出什么建议?

讨论:掌握批判的技巧

提示: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目标导学三:开发创造力

活动五:探究与分享P12四位同学的话

讨论思考:

(1)你认为四位同学的表现是创造吗?为什么?

提示:思维活跃、感情奔放,潮气蓬勃,充满对未来充满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2)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和创造潜力?

提示: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变化,心理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要理解真正长大的含义,能正确对待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掌握思维独立的不是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培养批判精神时要敢于、勇气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掌握批判的技巧。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所以,我们要争当勤奋好学、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❸板书设计

发展独立思维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培养批判精神

开发创造潜力

❹教学反思

1.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方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活动起来,让他们畅所欲言。

2.课堂活动较多,以后还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抽象知识点较多,学生理解较为困难。举例是要多的接近学生生活,知识点理解较好些。

第二篇:第1课 认识我们的身体 教学设计

科目:品生 年级:一 教学设计:蒋英 审核: 时间:2014-9-23 编号:01

1.认识我们的身体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部分器官的作用。2.勤于动手动脑,初步培养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3.珍爱自己的身体,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身体,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1.导入并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二单元《良好的习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就要具备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呢?首先让我们认识认识我们自己的身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认识我们的身体》。

过渡语: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2.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现在请同学们带着目标进行自学,请看自学指导。

二、先学(15分钟)

(一)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26-29页,回答以下问题

1.先在小组内交流。思考:大家看看我们自己的身体,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一样,身体的各个部位也都有自己的名字,你认识它们吗?能来给我们指一指吗? 2.在课本第26页,试一试,你能把字和相应身体部位用线连起来吗?

过渡语:我相信大家都已经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了,咱们来交流一下。

(二)自主检测

1.你认识自己的身体吗?能来给我们指一指吗?

要求:

(1)小组讨论后由一名同学在班内展示。

(2)班内交流时,每组派一名代表分类汇报,声音要响亮清楚,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有补充的组员及时举手。

下面先请第一小组汇报:

预设:第一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的)——评价方面:(1)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2)你回答得真全面。

第二小组展示: ………教师适时评价(第三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好,表现非常出色。)(你表现真好,都可以成为小老师了。)(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科目:品生 年级:一 教学设计:蒋英 审核: 时间:2014-9-23 编号:01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并指导学生将课本第26页“看看我们的身体”连线。

小结:刚才第()组的同学们回答的问题最多,第()组的同学回答的问题最完整,第()组最有 特点。第()组最积极最会倾听。让我真正领教了我们班同学的聪明、机智。

三、后教(10分钟)

合作探究:“我有一双小巧手”,我们能用手做些什么? 要求: 各小组可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如:儿歌、顺口溜等等,形式要多样,内容不能重复。预设:课本28页儿歌。

四、训练(10分钟)

1.夸夸自己的手。画画自己的手。

。2.这节课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哪位同学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呢?。

五、小结(3分钟)

小结: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要想说我们身各部位的作用真是一节课都说不完。身体各部位不论大小都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它们。

板书设计

认识我们的身体

看看我们的身体 我有一双小巧手

【教学反思】

第三篇:《观潮》第1课第2课时 导学案

**市城中街道中心小学

四年级

语文

导学案

主备人

黄妙虹

复备人

审批人

谭肖珍

编号

学生姓名

小组

1、观潮

课时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实施导学案,发挥每个成员的学习作用。

学习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重、难点

预测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学习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前预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3、4自然段。

2、课文评价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

一、点燃激情,导入新课:

1、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钱塘江潮以其汹涌的浪潮和陡立的水墙闻名于世,吸引了很多游人前来观潮。今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吧。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独立探究,潜心会文:

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

三、同伴互助,交流分享:

1、向学习对子提出自己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

2、对子相互交流、检测独学内容。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

3、提出对学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问。

四、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1、各学习对子暴露对学不能解决的疑问,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尝试解决,小组长梳理总结。

2、组内交流对学成果,展示区板书小组群学成果及群学后仍旧不懂的问题。

3、教师引导组间互学,解决各组的疑难问题。

4、教师到各组巡视,调查学情,将本课的重点、易错点、疑难点梳理出来,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组长到“任务报到站”自主领取大展示的任务,然后进行合理分工,组内进行“预展”。

五、组内展示,组间互学(小展示)

小组内进行展示,互动交流,教师巡视,点拨,了解情况,及时收集学习信息。

六、主动展示,张扬个性(大展示)

1、通过朗读,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2、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看到的景物美丽,人们的心情焦急)

3、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课文,进行画批。

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5、写潮去时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

6、组间进行补充、建议或质疑对抗、点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点拨。

7、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可以引导点拨。

4、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七、及时测评,促进发展:

1、我会按要求完成练习。

那条的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再近些,只见(),形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按原文填空。

B、造句。

犹如:

C、这段话从()和()两方面来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八、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

课后

反思

第四篇: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

刘胡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出卖”、“收买”、“叛徒”等21个新词。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用“愤怒”、“光荣”各写一句话。

3、能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4、了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而壮丽牺牲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刘胡兰的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出卖”、“收买”等词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句义。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1、揭题,简介刘胡兰。

2、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生字划出。

3、自学生字词。

(1)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

(2)检查生字的读音。

(3)多音字“血”:鲜血、输血读xue ,血淋淋、流血读xie

(4)指名接读课文,正音。

(5)解释词语:

威胁、牺牲。铸成、挽词

4、质疑问难。(既然有叛徒出卖,敌人为什还要问?)

5、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刘胡兰牺牲的时间、地点。

②刘胡兰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

(2)启发讨论思考题①②。

(3)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间、地点可以调换)

(4)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概括能力较弱,允许话语长一些,不够简洁。)

(5)引导学生将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大概意思: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由于叛徒出卖被捕了,因为她坚决不肯说出村里谁是共产党员被敌人杀害了。先指名说,再每个人自己说。

6、作业。

(1)抄写生字。

(2)辨字组词。

叛()徒()牲(判()陡()姓((3)课堂作业本第1。2题。)挽())搀()

第五篇:教学设计 观潮第1课

观潮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中心思想

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段落结构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可以作为第一段。“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

第二自然段讲潮来之前的景象,可以作为第二段。先讲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再讲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是“江面上很平静”,这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点是“越往东越宽”,这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接着讲岸上的景象。“早已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第三、四自然段讲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是课文内容的重点,可以作为第三段。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讲声音,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而后“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讲景象,大潮在远处时,“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潮从远处涌来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大潮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作者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作者观潮,先听到“声音”,后看到“潮水”,是因为音速快于水速。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潮头过后的景象,可以作为第四段。这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潮头过后的余波,通过对余波的描述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第二句讲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第三句讲江水上涨,有两丈来高,这是从水量之大讲江湖的壮观。

写作方法

本文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

教学重点

认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二、教学建议 1.学习时,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围绕“观”字写了观潮的地点、时间,观潮人的心情,围绕“潮”字写了潮水的汹涌、气势磅礴。要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特别要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中可借助电教手段,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层次清楚,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钱塘江大潮的学习,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思考·练习”1、2、3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第1题侧重于潮来之前,第2题侧重于潮来之时,第3题侧重于结合句子理解“潮来之时”的情景。“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还引导学生从江面的景色、观潮的人群两方面来理解,从大潮到来前江面异常的平静和人群的企盼,预示壮观的大潮即将到来。“课文描写了潮水到来时的哪些特点?”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潮水从远处涌来时的声音和样子的语句,来体会江潮声音大、气势壮的特点。“思考·练习”3是理解词句的训练。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从远处看江潮涌来的情景,“一条白线”,江水向前奔涌呈白色,又因为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所以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白线。“怎么会形成一道„白色城墙‟”一题,要让学生理解,由于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形的地形,使从宽阔江面涌来的潮波受到约束而潮头涌起,如同白色城墙,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是把不断长高、汹涌而来的白色浪涛比作千万匹奔腾的白色战马,形象地描绘出潮头耸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大潮的非凡气势。

本课生字中的“若”、“罩”、“逐”、“颤”、“涨”、“镇”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昂”的左下方不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四”,不要错写成“曰”。

【背景材料汇要】

①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下游入杭州湾,全长 410公里。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②钱塘江大潮经过的录相片或软件。

三、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知识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犹如、如同、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

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六、教学用具

1.钱塘江大潮的软件片。2.对比重点句的幻灯片。3.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

七、教学方法:变序式。

八、课时安排:三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涌潮,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①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亭、屹、罩、昂、盼、崩、镇、若、逐、颤、余、吼、恢、涨”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多音字“颤”在本课读(ch4n),避免读成(zh4n),“镇、罩、若、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②字形难点:“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分三层:第一层(2自然段)写潮来之前。第二层(3、4自然段)写潮来之时。第三层(5自然段)写潮过之后。

(四)布置作业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2.抄写词语。

下载第1课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课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 火烧云第1课

    火烧云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天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瑰丽景色,是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熏陶的合适教材。 2课文第二部分,先后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1课

    草船借箭 一、教材分析 1.这篇课文起、经过、结果清楚,是以“借箭”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作好准备——草船借箭——按时交箭”的顺序写的,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恰当地安......

    第1课 骨骼教学设计(2016)

    第一单元 骨骼和肌肉 第1课 《骨骼》教学设计 金钟小学 宋继坤 教学内容:P2-4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2. 知......

    《日本》教学设计(第2课时)

    “基于标准的教学和评价”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地理 设 计 者 杨爱红 学校 薛店一初中 授课班级 七年级 学生人数 428人 课题__ _日本(二) __________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201......

    《夜色》教学设计第2课时

    《夜色》教案(第2课时) 泉峰小学 王广妹 课时目标: 1、复习文中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省略号,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理解重点字词,会用......

    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

    《位置》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方位词语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够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生活中经验认识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为标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

    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第二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 1食物链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