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难点和重点: 1食物链和食物网;
2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等 学生:课后了解水俣病等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1、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生态系统的组成。
2、由上节树、昆虫的幼虫啄木鸟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引出食物链的概念。举例讲解食物链画法。
3、让学生画课本图中植物和动物之间可能形成的食物链。先提示学生注意箭头指向的是捕食者而不是被捕食者,也就是指吃的一方,而不是被吃的那方。教师下到各组看学生食物链连接情况。而后让一个学生上去连他(或她)所画的食物链。并点评。
4、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错综复杂的捕食关系,了解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所以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存在多条食物链,并交织成网,引出食物网的概念,讲解课本图食物链的画法及如何计算食物链。并由黑板上的图引导学生明白什么叫食物网。及物质和能量是如何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流动的。
5、学生阅读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的资料,讨论课本中的问题。点评学生的讨论结果,最后做出总结。结合现实中的例子说明人类随意排放有毒物质导致的恶果。
6、用一条简单的食物链:草→兔→狼。来讲解草、兔、狼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是有自动调节能力的。以同例假设被杀光导致,兔大量繁殖,草被吃光,在新草没能长出前,兔子因无草可吃最终也死光了。让学生认识到不能因人类自身的喜好随意杀害认为对我们不利的生物。如以前民兵打杀狼,让本来几乎遍全国的狼几乎绝迹,而到了90年代后天山一带发现不少野生动物体质在下降,不得不花钱从国外高价引进狼。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不少地方因过度放牧导草原沙漠化的现象。同时也兴例说明国家治理下某些沙漠化的土地正在逐步恢复,但破坏易恢复难。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要保护生态系统的中的所有生物,绝不能因个人喜好而滥杀自己认为对人类有害的生物。
7、通过“牛吃草”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当外界环境的影响达到了一定限度,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
8、学生练习《课堂作业》中的课堂作业部分,老师讲解。
9、小结本节所学知识。以《课堂作业》中的课后巩固为课后作业。课后反思: 本节课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科学与社会联系起来,讲解能深入浅出,但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画食物链图用时过多,老师讲课外例用时过多,学生的学习兴趣虽被调动起来,但自己思考的时间太少。结果由于时间没掌握好,第5步被轻轻带过了,第8步,讲解过程也有赶的感觉。引起学生兴趣的效果是达到了,不过认识有毒物质危害性上却有不足,练习讲解没给足学生理解的时间。
第二篇:《日本》教学设计(第2课时)
“基于标准的教学和评价”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地理 设 计 者 杨爱红 学校 薛店一初中
授课班级 七年级 学生人数 428人 课题__ _日本
(二)__________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2016年
教材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 文地理特点,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使学生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目标:
1、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2、让学生说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特点,了解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3、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利用空白日本板画,考查对日本各地理事物的掌握情况
/ 3(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
(转折)日本经济实力居世界前三甲。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崩溃的局面。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废墟中崛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
二、学习新课:
(板书)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活动1]分析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件
1、观察P17图7.1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有何特点? 工业原料靠进口→资源缺乏(日本的国情最突出特点)
2、缺乏资源是日本的国情一。在生产中缺乏原料,怎么办呢?
3、日本本国内缺乏自然资源,靠进口原料进行生产。在运输过程中,日本会采用哪些交通方式呢?为什么?
采用海运。因为日本是岛国、多良港,海上交通便利。
4、思考:日本发达工业的有利条件还有哪些?(参见18页)
进口原料和燃料
科技力量雄厚
劳动力资源充足 [活动2]分析日本经济特征
识图7.14《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2、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儿?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
3、学生完成P18活动题第2题,思考:为什么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为什么不在日本海沿岸?
4、日本经济虽然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世界经济危机时会沉重打击日本经济
5、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会产生什么问题? 地价、供水、供电、环境污染„„
6、它的对策是什么?
/ 3 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7、这样做会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对其它国家有何影响? „„
说明:教师通过这7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去认识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和影响,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一国经济发展特征的基本方法。(板书)
三、东西兼容的文化 学生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1、民族(大和族)
2、文化东西兼容的证据(学生通过图片了解)小结作业 板书设计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件
进口原料和燃料、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资源充足
2、工业区分布
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
三、东西兼容的文化
/ 3
第三篇:《夜色》教学设计第2课时
《夜色》教案(第2课时)
泉峰小学 王广妹
课时目标:
1、复习文中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省略号,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理解重点字词,会用“一„„就„„”练习说话。
5、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词语(摘果子)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世界。那里啊,不仅景色优美,还有好多鲜美的果子吃呢?谁去把它摘下来!(课件展示生字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你们真棒!现在请大家欣赏美丽的景色。
2、(学生欣赏图片)师:谁来说说我们观察到的这些景色是什么时候的?(晚上)出现在晚上的景色我们把它叫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夜色》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师: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课件出示:想一想:你听懂了什么?
2、学生反馈
(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自由汇报自己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我〞的变化。随机板书:胆小——勇敢。)
师:你们理解的真好。这个小朋友开始是怎样胆小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第1小节。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1小节。课件出示:
1、认真小声地读课文第1小节。
2、思考:①这个小朋友开始是怎样胆小的?请用“____”画出句子。②妈妈见“我”如此胆小,是怎样帮助“我”的?③“我”听了故事,是不是就变勇敢了呢?
预设:
(1)开始这个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让学生练习朗读“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指导学生用害怕的语气读,要读得轻——慢一些。
(2)只要“一”后面的事件发生,就会导致“就”后面的结果。(出示课件,练习用„„一„„就„„说句)
(3)妈妈见“我”如此胆小,是怎样帮助“我”的?(妈妈讲了许多勇敢的故事。)妈妈只讲了一次故事吗? 你是从哪个字体现出来的。(出示课件“比一比”,齐读,突出妈妈不只讲了一次)
(4)“我”听了这些故事,是不是就变勇敢了呢?从哪句话体现出来?(我一看窗外,心儿还是乱跳。)让学生练习朗读“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体会心跳的感觉。(指名读:哦,听到他读的时候好像在颤抖)同学们都能找到胆小的感觉去朗读,如果注意停顿和重音,一定可以读得更好。(全班齐读第①小节)
(5)感悟省略号的作用。
想象:怕黑的“我”可能想到了什么?(学生想象发言)刚才大家想到的都藏在这个省略号“„„”里面了,诗人省略没有写出来了。
师:过渡语:经过了妈妈的帮助,“我”还是那么的胆小、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下面请同学们再带着问题学习课文第2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2小节 课件出示: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第2小节。
2、思考 ①“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②爸爸是 怎样帮助“我”克服怕黑的毛病的呢?
预设:
(1)指名学生朗读。
(2)“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因为有了爸爸的帮助)(3)爸爸是怎样帮助“我”的呢?(爸爸晚上拉我去散步。)我想去吗?你是从句子中哪个词语知道“我”不想去的。(偏要)
(4)“我”走出家门,看到了怎样的夜景?(原来花草都像白
天一样微笑)朗读体会。
(5)从此以后,“我”还会害怕黑夜吗?让学生练习朗读(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体会不怕黑的心情。
欣赏夜景图片:现在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感受夜色的美丽。
(6)同法理解省略号“„„” 想象:
勇敢的“我”可能还看到、听到什么?(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也藏在这个省略号里面。)
(7)小朋友们,在爸爸的帮助下,“我”终于不再怕黑了,也能欣赏到夜晚美丽的景色,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我”的心情?(指名读。)
(8)学生反馈并朗读。(注意各种语气的变化)
(9)师生评议。(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读;原来花草都向白天一样微笑,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最后一句要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
指名读,评议
(10)全班齐读第2小节。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1、全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游戏背诵。
3、学生齐背课文。
四、教师小结:小朋友由原来的胆小到现在的勇敢,都有谁的帮助呢?有没有小朋友自己的努力呢?
(妈妈给小朋友讲勇敢地故事,爸爸带着小朋友去散步。)
(主要还是小朋友自己的努力,自己有面对黑暗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黑夜并不可怕,只有勇敢的孩子才能欣赏到夜色的美。其实做什么事情都一样,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五、课堂练习
填一填
再 在 步 布 1、小鸟好像____和我说:“小朋友,____见!2、我进____了,妈妈送我一个____娃娃。读一读
词语花篮的词语。
六、课后作业
1、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欣赏到的夜色与小朋友们进行介绍、交流。
第四篇: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本课时学习离子反应的概念,从概念出发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3.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
过度:有以上知识做基础下面我们学习离子反应和其发生的条件。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必定有离子参加,离子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其本质是什么呢?
板书: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推进新课:
老师:演示实验2—1.(要求学生观察并写出完成化学方程式)
学生:1.试管无现象2.试管有白色沉淀。
老师:从溶液中离子变化的角度分析实验现象。
过度:电解质在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这些电解质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
板书: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过度:那么离子反应怎么来表示呢?
板书: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过度:那么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呢?
板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老师:我们来阅读书本P32的以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为例,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步骤。
老师:针对上面的每一步骤我们可以记为:写、拆、删、查。
板书:写、拆、删、查
练习:练习习题
老师:通过习题体现这四步中最重要是是拆的这一步,那些物质要拆呢?那些不要拆呢?
(1)可写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A.强酸:H2SO4、HCl、HNO3 B.强碱:NaOH、KOH、Ba(OH)2
C.可溶性盐(注意记忆课本后的溶解性表)
D 有微溶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微溶物是反应物且浓度稀,写离子形式。如果是浊液写出分子形式。若是生产物则用分子表示且打沉淀符号。
(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物质:BaSO4、Cu(OH)2等
B.难电离物质:水等
C.气体:CO2、H2、SO2等
D.单质:H2、Na、I2、O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老师:那么我们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下列的反应: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2、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3、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硝酸
H+ + OH-== H2O
4、氢氧化铜溶于盐酸
Cu(OH)2 + 2H+ == Cu2+ +2H2O
对于以上的离子方程式表达了什么意义呢?
学生:H+++OH-=H2O这一离子方程式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这一类型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就是: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板书: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老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我们还应当注意:
(1)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例:
1、NaHCO3与盐酸反应:HCO32-+H+==H2O+CO2↑
2、KHSO4与BaCl2反应: SO42-+Ba2+==BaSO4↓
老师:这种离子与离子间的交换的反应正是我们中学的复分解反应。那么这种反应要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呢?
板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气体生产(生产挥发性物质)
2.有沉淀生产(生产难溶物)
3.有水生成(生产难电离的物质)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浓度减少的过程
作业布置:P34 10、11。
板书设计: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拆、删、查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气体生产(生产挥发性物质)
2.有沉淀生产(生产难溶物)
3.有水生成(生产难电离的物质)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浓度减少的过程
第五篇:《位置》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方位词语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够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生活中经验认识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为标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明确方位词语左右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位置与顺序的相对性,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左、右标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左右,体会自身存在的左右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揭示谜底:双手。
(二)联系左右手,认识左右方位词
1.让学生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
2.学生一边汇报想法一边做动作:左手压本,右手写字、右手敬礼、左手扶碗,右手拿筷子吃饭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利用生活实例让他们初步区分左右。】
二、利用汉字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1.教师板书汉字:左、右,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两个字。2.教师借助PPT介绍左、右汉字的演变。
左和右,是两个象形字,就像两只伸出来的手形一样。后来,人们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工 字,表示左手,意思是说左手可以辅助做工。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口字,表示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凡是在左手的一边就叫左边,在右手的一边就叫右边。
【设计意图:追根溯源,了解在文字发展史的基础上来理解表示方位的词左、右。】
三、游戏激趣,区分左右
(一)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左右
1.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大。让学生思考自身是否有这样的一对的好朋友。
学生汇报想法:左右耳朵、左右眼睛、左右手脚、左右胳膊、左右腿
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学都是谁?
3.猜一猜:说说你的好朋友左边是谁?右边是谁?让大家猜猜你的朋友是谁。
(二)在摆图中认识左右
1.先摆一个苹果,苹果的左边摆一个西瓜,苹果的右边摆一个桃子,在这三个水果的最右边摆一根香蕉。
2.在这组图的最左边摆上葡萄。
3.观察这五个水果,请学生自由介绍谁在谁的左边还是右边。用左右描述每个图的位置。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事物,使学生初步感知在二维空间内利用左、右这两个方位词来确定位置。】
四、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一)体会参照物不同,表述物体的位置不同。
1.观察图,由学生介绍苹果的位置。
2.引导学生思考:
就是这个苹果,大家在介绍时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右边,一会儿又说它在左边呢?
教师出示学生的语言:苹果在西瓜的右边;苹果在桃子的左边。能解释一下是什么原因吗?
(二)体会人所占的位置不同,左右也是相对的。
1.在握手中思考都伸的是右手,为什么不在同一侧呢?
教师组织学生每两个人握手,让学生发现问题:都伸右手,为什么不在一侧?
2.由学生尝试说明都伸右手,为什么不在一侧的道理。最终让学生认识到:由于
是面对面地站着,一个人的左手对着另一个人的右手。
3.教师小结:当我们面对面时,因为方向相对,所以伸出的右手不在同一侧。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加深对左右的相对性的认识。在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走进生活,让学生会左右的作用。
(一)在行走中辨认左右。
说说在上下楼梯时应该顺着哪个方向走?
由学生现场演示,并由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由于人面朝的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走路的人,平时在上下楼或在路上行驶时都应该靠右行,这样有秩序的行驶可以避免发生冲撞。
(二)对比香港和北京的行车规定有什么不同。
(三)辨认生活中的交通标志。
说一说这两个标着有什么不同,表示什么意思。
(四)在视图中运用左右。
1.看图回答问题:
小鹿的左边是(),小鹿的右边是()。
小鸭子的右边有()。小蛇的右边有(),左边有()。
2.按照要求找一找。
小帅 咪咪 甜甜 三毛 功夫小子
甜甜的左边是(),右边是()。
三毛在()的左边,在()右边。
在视图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把自己放在图中,把自己变成图中人物,在用自己的左右手进行辨认,这样的答案是错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进入图中,依然用自己左右手进行辨别。
【设计意图:把左右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对接,一方面体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左右,同时学会用左右进行辨别。】
五、全课总结
1.生活中按照左右制定的规则的事例有很多,你知道有什么吗?大家按规则行事,生活就变得井然有序了。
2.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