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2:1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

《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小学 程祥斌(初稿)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 李桂玲(修改)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青山(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定性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试验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

三、教学准备

纸盒,红色棋子,蓝色棋子,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感知,导入新课 1.回顾感知。(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1)演示提问:教师出示一个空纸盒,放入5个红色棋子。如果请你从纸盒中摸出一个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

(2)演示提问:教师在纸盒中再放入一个蓝色棋子。如果再请你从纸盒中摸出一个棋子,这次会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

(3)猜一猜,摸出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的可能性会不会是一样大的? 2.揭示课题。(1)揭示:摸出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样大呢?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这节课就用试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继续学习“可能性”的知识。(2)板书课题——可能性。【设计意图】此回顾感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既紧密联系上节课学习过的可能性的有关知识,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自然过渡的问题情境。

(二)小组合作,探究验证 1.准备材料,明确要求。(1)介绍试验材料。

①教师出示试验材料学具。(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②教师介绍试验材料: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纸盒,纸盒里装有数量不等的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纸盒里面的棋子是4红1蓝,或5红1蓝,或6红1蓝,或7红1蓝,或7红2蓝。)

(2)明确试验要求。(PPT课件演示。)

①每次从纸盒里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 ②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进行20次。(3)商定试验方案。

①指导学生分组商定试验活动方案,明确试验过程和记录方法。(PPT课件演示。)

②引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进行小组成员分工。(4)领取试验材料。

①学生分组领取试验材料。②组织学生做好试验准备工作。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帮助学生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以保证试验数据的随机性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同时,让学生明确试验要求,并根据试验要求自主商定试验方案,有序开展试验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1)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活动。

①学生按预定方案,分小组进行试验活动。

②教师巡视了解每个小组的试验情况,并及时进行活动过程和活动记录的指导。(2)学生组内分析交流。(PPT课件演示。)

①观察分析:观察本小组的摸棋子活动记录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②讨论交流:从统计结果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摸棋子的试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每个棋子都可能被摸到,并且被摸到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通过分析、交流试验活动的统计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集体交流,推理归纳。(1)全班集体展示交流。

①展示全班各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结果。

②集体交流:观察全班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质疑思考。(PPT课件演示。)①每个盒子里都装有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为什么摸出红色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色棋子的次数多呢?

②打开盒子看一看,联系试验结果,你明白了什么? ③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PPT课件演示。)

(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结果推测。(PPT课件演示。)

(1)如果再摸一次,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为什么?(2)动手摸一摸,和你的推测一致吗?说明什么?

(3)教师小结:摸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并不能确定摸出的一定是红色棋子,也有可能摸出的是蓝色棋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全班各小组的试验数据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仅是有大又小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试验现象的质疑与验证,让学生体会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对下一次试验结果的推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三)巩固应用,加深体验 1.巩固体验。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不同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①左图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用转盘试一试。②右图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小?为什么?用转盘试一试。(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6题。(用试验验证猜测。)

①学生自主确定试验过程,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指导。②组织学生小组交流。2.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7题。(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①引导学生审题,明确每个箱子里有哪种颜色的球?每种颜色球的数量各是多少?每个箱子里球的总数是多少?

②学生口头解答,并交流自己的想法。③拓展思考。如:

a.如果要摸出黄球,在哪个箱子里更容易摸到?为什么?

b.在左边箱子里摸出绿球和在右边箱子里摸出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相等?为什么? c.如果在左边箱子里增加6个绿球,那么在哪个箱子里摸出绿球更容易?为什么?(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8题。(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①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意。

②学生口头解答,并交流自己的想法。③拓展思考。如:

a.这个小朋友最不可能表演什么节目?为什么? b.这个小朋友还有可能表演什么节目?为什么? c.像这样的事情能确定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课总结,归纳提升

1.教师讲述: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结果不能确定,但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小。2.教师提问: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3.教师小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呈现出一种规律性,即大量重复试验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出现的数量多,可能性就大;出现的数量少,可能性就小。(PPT课件演示。)

(五)作业练习

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5题。【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不同层次的开放性涂色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可能性(第3课时)》教学设计

《可能性(第3课时)》教学设计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 陈 蓓(初稿)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 李桂玲(修改)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青山(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能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试验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教学难点:根据试验的结果,确定试验中相关物体的数量的多少。

三、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盒子(里面装有17个红色乒乓球和3个黄色乒乓球),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励导入 1.导入谈话。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有关问题。2.复习旧知。(1)出示问题。(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3.揭示课题。

(1)教师揭示课题:看来啊,同学们认为可能性有大有小,而且这个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2)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设计“小明摸球”的问题情境,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既引导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知识,又顺势导入了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这一新问题的研究。

(二)试验猜想,探究新知 1.初步猜想。(1)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的小球。如果从里面摸球的话,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呢?(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2)教师提问: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呢?

(3)教师:我们的猜测准确吗?怎样验证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2.试验验证。

(1)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仅凭猜测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要通过实际操作、摸一摸才能验证。那么,在摸一摸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PPT课件演示。)

注意事项:摸球的次数要足够多;每次摸球前要将盒子里的球摇匀;确定试验记录的方法;做好小组合作分工,有人负责摸球,有人负责记录球的颜色„„(2)学生分小组开始摸球试验,试验前请仔细阅读试验要求。(PPT课件演示。)

(3)请各个小组展示、交流试验结果。(4)统计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PPT课件演示,现场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

3.总结提炼。(1)总结。(PPT课件演示。)

①说说你们每次摸球,都摸出了哪些颜色的球?

②观察这几个组的统计数据,你发现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都一样吗?有什么共同点呢? ③想一想,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摸出黄球的次数少?盒子里的红球和黄球数量相等吗?

④同学们都认为之所以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是因为盒子里的红球数量多而黄球数量少,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打开盒子来验证一下!(2)提炼。(PPT课件演示。)

①引导提问: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PPT课件演示。)

②归纳概括:看来,在每次摸球的时候,每个球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红球的数量多,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黄球的数量少,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就小。4.深化小结。(1)引发思考。(PPT课件演示。)

(2)教师小结:看来,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物体的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物体的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PPT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行进行试验,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总结与对比,初步体验和发现“可能性的大小”的规律。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根据试验中获得的数据去进行判断才是有科学依据的,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实践应用,反馈提升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1题。

①教师谈话:刚才通过试验我们知道了,摸出两种物体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那三种物体的情况呢?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也和物体的数量有关呢? ②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③引导思考。(PPT课件演示。)

a.想一想,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 b.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c.你能设计一个试验验证你的猜想吗?想一想,设计这个试验时需要注意什么? d.小组自主验证。(摸一摸,验证一下,做好记录。)

e.你的猜想对吗?为什么猜得这么准确?根据试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2)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2题。

①教师谈话:生活中应用可能性的地方是很多的,比如在“抛硬币”的游戏中就存在可能性的问题。②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③引导思考。(PPT课件演示。)

④拓展介绍。(PPT课件演示。)

2.变式、开放练习。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9题。①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②猜一猜硬币可能在哪个盒子里? ③统计猜的结果。(PPT课件演示。)

④观察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一第10题。①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②交流涂色的结果。

③小结:这些涂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应用“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这一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运用中强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总结归纳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一第11题。

第三篇:可能性的大小(第3课时)教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第3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解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03.例3及练习二十二第1—3题。“可能性”这一内容,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有涉及,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而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对前两节知识的一个小结与应用,即用“计算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其中,结合以前学习过的排列组合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找出来。因此,本节重点有三个:一是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可能性大小;二是能够准确地读懂游戏规则;三是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找出来。其中后两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不能直接计算出可能性,而要先罗列出所有的可能的结果,再计算可能性”的题目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结合以前学过的排列组合知识进行思考。

3、培养学生逻辑思考问题,有条理地叙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策略

、自读,圈圈画画找关键词理解规则。

2、齐读,完整读题理解规则。

3、同桌利用学具合作试玩。

4、师生或者生生互动示范演示规则。

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读题的习惯与方法。

为了较好地引导学生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找出来,通过引导学生借助表格、草稿本有序思考、排列并交流。针对学生在独立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的评讲与反馈。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即如何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会如何计算可能性。而五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简单排列组合问题,因时间太久,不少学生会遗忘。而且面对本课书上的具体问题,因题目较长,文字较多,对学生来说理解游戏规则便成为一个难点。因此,本节可以说一个知识综合应用的内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规则、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然后再用计算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教学准备:PPT、投影仪、学生游戏用纸牌(每两人准备1——9纸牌两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公平的游戏规则,要求每个参赛者获胜的可能性都要(相等)。——板书。获胜的可能性是可以算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用“计算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判断一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设计意图:开课前一句话总结前面学习的知识,且开门见山提出学习目标,有利于师生将问题聚焦。】

二、新授:通过例3得出用计算可能性的方法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

、游戏引入:

这节课我们有很多的纸牌游戏,这些纸牌每两个同学一份。同桌有一人负责管这些纸牌。谁愿意来保管呢?两人都想保管时,用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确定给谁保管公平吗?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玩“石头、剪子、布”来决定是否公平,要看参加比赛的人获胜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问:要计算参赛者获胜的可能性,要先算什么?

“先算两人玩石头、剪子、布,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板书(一共有多少种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问是哪几种?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问题归纳总结解题方法第一步并板书,让学生清晰明确了解解题方法和步骤。】

问:“怎样才能把玩“石头、剪子、布”的结果不重复不遗漏的都算出来?——重难点(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按顺序思考。把所有可能一一列举出来。例如A出石头的话,B可能出石头、剪子、布,那么结果分别是……,”——示。其它的由学生说出。——找人再说说为什么是9种,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中的表格帮助学生按顺序思考。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问:参赛者获胜的可能有几种?——板书。

“A获胜有三种可能,B也是。”

【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问题归纳总结解题方法第二步并板书,让学生清晰明确了解解题方法和步骤。】

问:“那么,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吗?分别是多少?怎么算?”——用分数表示获胜的可能性——板书。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个游戏规则为什么是公平的?——A与B玩“石头、剪子、布”一共有9种可能,A与B获胜的可能都是三种,两人获胜的可能性都是3/9,可能性相等,因此这个游戏是公平的。(个人说完,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问题归纳总结解题方法第三步并板书,让学生清晰明确了解解题方法和步骤。】

2、确定纸牌保管人。让学生用玩“石头、剪子、布”的方法确定。(请保管人每次听清要求,快速拿牌和收牌)

三、反馈练习

、P.103.做一做

(1)纸牌游戏一,打开课本P.103.做一做。要求:弄清游戏规则,两人根据游戏规则选择纸牌试玩游戏。(先默读,边读边圈圈画画关键词。再齐读。然后两人试玩,弄清规则举手)——学生齐读时,教师在书上圈圈画画关键词。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问:谁来教老师玩?(找一人上台在投影下师生玩游戏)

牌要打乱反过来放,二人先选谁单数谁双数?(可以玩“石头、剪子、布”赢的先选)翻牌,看输赢。

(3)学生继续玩。限时。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的审题指导,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问:单数赢的举手,双数赢的举手。为什么单数赢的远远多于双数赢的同学?是不是运气好呢?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提出问题的关键,将矛头指向如何用计算可能性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4)引导学生用计算可能性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在草稿本上写写算算,找到依据)

学生先独立做,巡视。然后找算出来的同学说原因。(一共有6种可能结果,百位是3有356、365两种结果,百位是5有……。单数有4种可能,双数有2种可能。单数赢的可能性是4/

6、双数赢的可能性是2/6。不公平)——一人说,问有无不同的结果,如有,订正错误,然后全班跟一起说过程。

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关注学生判断方法的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2)其他方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

2、P.104.练习二十三第一题

(1)打开相应的游戏规则,学生齐读。师:“还是先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再游戏吧!”

(2)引导学生审题。读游戏规则,拿出相应的纸牌,同桌讨论,弄清游戏规则。找两人上来示范怎么玩。问“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3)学生独立计算,交流。——从2、3、7、8中任意抽取两张,先想

2、有2和3、2和7、2和8三种可能……算出积有6种可能。积是2的倍数的3种可能,积是3的倍数的有1种可能,积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有2种可能。积是2的整数倍的可能性是3/6;积是3的整数倍的可能性是1/6。这个玩法不公平。(重点指导“从2、3、7、8中任意抽取两张算出积”,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强调抽2和3、3和2都是一种情况,抽出的两张牌不考虑前后顺序,和前一题不同)

(4)你能换掉一张牌使游戏公平吗?两人讨论,说方法。(把8换成5)

(5)换牌后玩游戏。举手问选2的整数倍赢的与3的整数倍赢的各多少人。同时强调,可能性相等并不等于结果相同。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自己寻找修改游戏规则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P.104.练习二十三第二题、先用色子玩游戏。然后出示列举结果可能性的表格,讲解怎样用。学生独立填表,判断。

2、两人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交流。

2、用纸牌代替色子玩游戏。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判断游戏公平性前先弄清游戏规则。

(2)要求出参赛者获胜的可能性是多大,首先应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设计意图:小结时将教学内容的难点进行准确与明确的总结归纳,有利于学生切实掌握学习目标。】

五、作业:请你用今天的纸牌,再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

板书设计:可能性的大小

获胜的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公平

、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不重复、不遗漏)

2、参赛者获胜的可能有几种。

3、用分数表示获胜的可能性。

第四篇:可能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象,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能性》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我不仅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注意统计知识与概率知识的联系,而且密切关注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分析数据,帮助他们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二、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时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思考和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强调随机现象本质的感悟,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建构。)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观察实验法。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在课一开始用讲故事设置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验环节设计了抽纸牌等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规律、发展学生思维。全课自始至终,让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人,发现的主人,诠释的主人。)

五、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质卡片。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希望同学们配合老师把故事讲完整。

相传古代有个王国,国王非常阴险而多疑,一位正直的大臣得罪了国王,被叛死刑,这个国家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写着“生”和“死”的两张纸条),犯人当众抽签,若抽到“死”签,则立即处死,若抽到“生”签,则当场赦免。

你们认为这个大臣摸纸条时会出现什么结果? 预设生:阿凡提可能摸到生,也可能摸到死。

师:对,大家用了一个词“可能”。就是两种结果都有可能。可是国王一心想处死大臣,与几个心腹密谋,想出一条毒计:暗中让执行官把“生死签”上都写成“死”。这下大臣的命运会怎样呢? 预设生:一定死,不可能生。

师:看来大家都替他担心了,其实有一个好心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大臣,在断头台前,聪明的大臣迅速抽出一张签纸塞进嘴里,等到执行官反应过来,签纸早已吞下,大臣故作叹息说:“我听天意,将苦果吞下,只要看剩下的签是什么字就清楚了。”剩下的当然写着“死”字,不知真相的人们以为他吞下的是生,那么他-预设生:一定生。

师:国王“机关算尽”,想让大臣死,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让机智的大臣死里逃生。

(引入课题)师: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样,有些我们不能肯定他的结果,有些则可以肯定它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好多。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的内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课一开始,我首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抽生死签的故事,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方面,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而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包含数学模型,因此,在上课伊始,我丢掉了教材中联欢会主题图的引入,而是选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孩子。通过听、想,参与故事情节讨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不仅使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感知,而且能领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探索的需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师:(课件出示例1)

下周举行联欢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展示才艺的机会。为了圆满举办这次联欢会,老师决定今天彩排一下,你们准备好了吗?这次活动我打算用抽签的方式来表演节目,同学们想想,你能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有哪些可能?(学生各抒己见)大家要表演的节目真多,老师从你们拿手的节目中挑选了三个,分别是:唱歌、跳舞、朗诵

2、认识“可能”“一定”“不可能”

师:(课件)老师想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大家表演节目,师生模拟 抽签活动:出示三张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的卡片,师:请三个同学上来抽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你上来抽签,你可能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生模拟抽签活动:出示三张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的卡片,请三位同学上来抽签决定表演什么节目。

师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位同学抽一张,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请第一位同学抽签,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以抽到跳舞为例)师:第一位同学抽到什么节目是一件不能确定的事件,我们用“可能”来描述。【板书:可能(不能确定)】

3.师引导:请第二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名回答:不可能,因为剩下的两张卡片里没有跳舞。

请第二位同学抽签,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以抽到唱歌为例)师:第二位同学不可能抽到跳舞是一件完全确定的事件,所以我们用“不可能”来描述。【板书:不可能(完全确定)】

4.师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第三位同学会抽到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请第三位同学抽签,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师:第三位同学肯定会抽到朗诵是一件完全确定的事件,我们用“一定”来描述。【板书:一定】

5.师: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我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你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谈谈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吗?这时就用“可能”来描述。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完全确定的,这时就用“不可能”“一定”来描述。(全班齐读1遍)

师生小结: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能确定的,这时就用“可能”来描述。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完全确定的,这时就用“不可能”“一定”来描述。(全班齐读1遍)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所以,我就设计了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三、巩固拓展

师:学习完了不知道同学们掌握了没有,我们来看看。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和绿棋子。引导学生先说一说,(1)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2)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3)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如果把第一个盒子里额红旗子换成绿棋子,摸到红棋的可能性大还是小?摸到绿棋子的可能性时大还是小。为什么?因为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越少。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3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如果把第一个盒子里面的二个红球换成篮球变成五个蓝球一个红球。抽到篮球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质疑: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球最有可能呢?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那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列举。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 知道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情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包含偶尔和经常。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使得新知识具有更大的迁移价值,为后继的学习和运用它们奠定基础。】

五、作业:教材练习第47~48页练习十一第4、5、8题。

六、板书设计。

可能性(1)可能性的情况: 可能(不能确定)

不可能(完全确定)一定(完全确定)

第五篇:可能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可能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0、31页第三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推想和对熟悉事物的讨论,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事件的发生有时是确定的,有时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用合适的数学语言对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描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激发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兴趣。

教学方法与学法:创设情境法、游戏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准备:

黄、白两种颜色的乒乓球各8个,二个同样大小的盒子。(第一个盒子装8个黄色的乒乓球,第二个盒子装8个白色的球。)

学具准备: 6、7、8、9、10五个数字的扑克牌,分成黑桃、红桃、方片、梅花四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去数学王国做客好吗?

生:好。

(课件出示数学王国的图片以及国王邀请同学们的话。)

国王:同学们,我是数学王国的国王,邀请你们去数学王国玩,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出示小天使)

小天使:同学们,我们是数学王国的小天使,今天就由我们带领大家遨游数学王国,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我们为他们取个名字好吗?

生:……

小天使:我们先去找智慧老爷爷去好吗?

(出示智慧老人图片及话语。)

智慧老人:智慧树上有许多智慧果,你们想摘吗?

生:想。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1、智慧果一:跳绳游戏激趣。

(出示课件)智慧果一

师:同学们,今天这三位小天使带我们去摘三次智慧果,猜一猜哪位小天使先带我们摘第一个智慧果。

生1:第一位小天使。

生2:第二位小天使。

生3;第三位小天使。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哪一位小天使。(课件出示)。

姓名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位小天使 ×

第二位小天使 ×

第三位小天使 √ × ×

小天使3: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游戏吗?

生:喜欢。

找2名学生比赛。

师:刚才,这2名同学参加了跳绳比赛,你觉得哪个小选手有可能取得胜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你们觉得他们都有可能取得胜利,究竟谁能取得胜利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比赛结果。

现场观看比赛结果。

师:谁来把结果告诉大家?

生:……

师:现在你知道取得胜利的一定是谁了吧?学生一起说。

师:在这次比赛中,事先我们觉得这2名同学都有可能取得胜利。经过比赛之后,我们知道取得胜利的就只有一个,一定是———……。

2、智慧果二:在“锤子、剪子、布”游戏中初步感知。

师:你们想不想继续摘智慧果呢?

生:想。

师:猜一猜会是哪位小天使?

生1:可能是第一位小天使。

生2:可能是第二位小天使。

师:为什么不可能是第三位小天使呢?

生:第三位小天使已经带我们摘完智慧果了。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哪一位小天使。

出示第二位小天使。

教师出示表格。

姓名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位小天使 × ×

第二位小天使 × √ ×

第三位小天使 √ × ×

师:你们玩过锤子、剪子、布的游戏吗?

生:玩过。

说规则。

1)三打两胜,同桌玩,谈结果。

师:有结果了吗?谁来说一说?每次都赢(或输)吗?

2)一次决胜负,两人玩,猜结果。

师:看大家玩得这么开心我也想参加,谁愿意和我一次决胜负。大家猜测一下,谁会赢?(如果出现“可能,不一定”之类的词语着重引导,板书。)

师:进行后追问:如果再进行一次,会出现什么情况?再来呢?(注意引导感受不能确定)

3、智慧果三:在“摸彩球比赛”游戏中进一步体验。

师:你们想不想继续摘智慧果呢?

生:想。

师:猜一猜会是哪位小天使?

生1:一定是第一位小天使。

师:为什么一定是第一位小天使呢?

生:第三位、第二位小天使已经带我们摘完智慧果了。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不是第一位小天使。

出示第一位小天使。

教师出示表格。

姓名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位小天使 × × √

第二位小天使 × √ ×

第三位小天使 √ × ×

师:同学们,猜猜纸盒里面有些什么?五颜六色的彩球就藏在这里面。我们来做个有趣的猜球游戏,你愿意参加吗?

生:愿意。

(1)讲规则,小组对决,体验“一定”

师:每个盒子中各放了八个彩球,有黄色也有白色的,但怎么放的老师忘了,每个小组成员摸一摸,摸到黄色彩球次数多的为胜,其他同学帮助统计次数,开始。

在此过程中出现学生认为不公平,感觉到一盒全是白的,而另一盒全是黄的议论。追问:怎么了?有问题吗?

师:我们来看一看,猜对了吗?在全是黄球的盒子里摸,会怎么样?在全是白球的盒子摸黄色球,结果又会怎么样?

(对说出“一定,不可能”板书,重点引导描述)

小结:这个盒子里都是黄色球,任意摸出一个,摸出的一定都是黄色。(板书:一定)这个盒子里没有黄色球,任意摸一个都不可能是黄色球。(板书:不可能)

(2)重分,再次对决,再次体验“不一定”

师:看来这样比赛不公平,那么怎样可以使比赛公平呢?

生:得各放四根。

师:这次摸下去,有什么结果?(可能黄也可能白)

(3)根据要摸的结果,说放法,加深体验。

可以说老师注意到他开始用到一定、不一定这些准确的词语了。

小结:当黄球和白球个数相同多时,我们摸到两种颜色球的次数非常接近。

师:下面我们换一种玩法,如果想每次一定能摸到黄色球,怎么放?

生:全黄。

师:想每次一定摸不到呢?

生:全白

师:不一定每次都摸到呢?

生:黄白相间。

师:如果6个黄色球和2个白色球,你们猜一猜结果会怎样?

生1:能摸到黄的。

生2:能摸到白的。生3:摸到白的次数少。

生4:摸到黄的次数多。

师:我们亲自摸一摸好吗?

小结:盒子里面黄色球的个数多,我们摸到黄色球的次数就多,所以说摸到黄色球的可能性大。(板书:可能性大)白色球的个数多,我们摸到白色球的次数就少,所以说摸到白色球的可能性小。(板书:可能性小)。

三、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描述。

师:我们玩了三个游戏,实际上在这三个游戏中蕴含着数学知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

师:谁能用黑板上这些词语描述一下今天游戏中的结果或说一句话。

四、再次游戏,巩固新知。

1、踩石头过河-------摆扑克。

师:同学们还想接着做游戏吗?你们知道扑克牌中还藏着很多有趣的知识吗?

生:………

师:扑克牌中有着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52张扑克牌代表了一年中的52个星期。剩下的大王和小王分别代表了太阳和月亮,不同的四种花色代表了一年有4个季节……

师:扑克牌中有哪四种花色?

生:红桃、黑桃、草花、方片,师:下面我们所做的游戏就和这四种花色有关。

课件出示:

每次摆5张扑克牌

(1)随意摸一张,一定是红桃

(2)随意摸一张,可能是黑桃。

(3)随意摸一张,不可能是黑桃。

(4)随意摸一张,不一定是方片。

要求(1)(2)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要求(3)(4)“不用摆,你能说一说怎样摆才能达到要求吗?

对于(1)随意摸一张,一定是红桃。学生可能回答:如果所摆的全是红桃,那么随意摸一张,一定是红桃。

对于(2)随意摸一张,可能是黑桃。

学生可能回答:要想达到这个要求,那么所摆的牌中至少要有一张黑桃,最多要有4张黑桃。

对于(3)随意摸一张,不可能是黑桃。学生可能回答:里面一张黑桃也不摆,随意摸一张,就不可能是黑桃。

对于(4)随意摸一张,不一定是方片。

要问一问学生“不一定是方片”是什么意思。

学生动手操作说一说之后,教师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一定发生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说一说。

2、翻越试题山-------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课件分别出示:2条路线让学生进行比赛。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定”“不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描述一下下面的事件吗?

1)、9月10日是教师节。

2)、扔一枚硬币,背面朝上。3)、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4)、女儿长得比妈妈高。

5)、女儿的年龄比妈妈大。

6)、太阳从西边升起。

7)、小树一年长高1米。

8)、高雪峰一年长高1米。

9)、公鸡下蛋。

10)、每天都有地区下雨。

学生用“一定”“不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描述事件。

3、品位生活、大家谈。

教师:“像这样的事件,生活中还有哪些?你能说一说吗?”

有的事件可能不只一种描述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教师可问一问学生还可以怎样说。如:“扔一枚硬币,背面朝上。”可以描述成“扔一枚硬币,背面可能朝上。”还可以描述成“扔一枚硬币,背面不一定朝上。”

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可通过集体交流辩论的方式予以点拨。

学生集体交流。

五、课后小结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确定的事件和不确定的事件,只要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就会发现。希望你们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事物,细心观察,发现生活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抽奖、抽奖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通过设计摸奖活动使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3、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猜测、观察和探究的能力。

4、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

1、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一定”和“不可能”来描述时间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活动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三个组三个盒子,乒乓球,(黄色、绿色、蓝色、红色)玻璃珠、课件

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游戏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游戏。

首先,我们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老师这里有一枚硬币,它就在我其中的一个拳头里,你们猜猜它会在哪只手里呢?(可能在右手中,也可能在左手中)

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那么老师来帮帮你们吧,(慢慢张开空着的手),现在你们能肯定自己的答案了吗?(一定在右手中)

为什么你们那么肯定硬币一定是在右手里呢?那么这枚硬币会不会在最后那位同学手中呢?(不可能)(不可能在他手中)

二、诱发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不能肯定它发生的结果,有些事情我们可以肯定它发生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有兴趣研究一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可能性”的知识。(板书课题)

三、探究

师: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做“摸一摸”的游戏。

1、体验“一定”。(盒中放入一些白球)

(1)介绍:大家看好了,老师这儿有一个盒子,还有一些白球(把球放入盒中,摇一摇),请问:从盒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2)谁愿意来摸摸看?

(3)如果再请一位同学来摸一摸,摸出的会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4)师:那就是说,不管怎么摸,摸出来的结果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一定会是白色的球,对吗?

(5)当我们知道摸的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我们可以用“一定”这个词来说。(板书“一定”)

师:刚才只有几位同学参与了摸球,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想玩玩呢?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玩好吗?

2、体验“可能”与“不可能”

(1)介绍玩法:老师为每组的桌上准备了一个盒子,和一些玻璃球,请大家先看一下这些玻璃球的颜色,然后倒进去。注意听老师讲玩法:首先请每组中的一个同学从中摸一个珠子出来,注意摸之前先猜猜是什么颜色,再摸,摸完后再看看猜的对不对,然后记下自己摸的颜色,再把珠子放入盒内,摇一摇,再让其它同学摸,这样按次序,每人先后摸两次,听明白了吗?

(2)学生分组活动,然后汇报。

(3)师:看来大家摸出来的颜色都不一样,那么如果老师也从中摸一颗,你们认为会摸出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可能是黄色,也可能是绿色。)看来对老师摸的结果,大家也不能确定,对吗?

那么当遇到不能确定事情的结果这种情况时,我们就可以用“可能”这个词来说(板书:可能)

(4)那么从我们刚才的摸球情况来看,一件事情的发生会出现几种结果呢?(一定、可能)

(5)师:如果老师想从中摸出一颗黑色的玻璃球,你们认为?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3、体验“可能”与“不可能”的关系。

师: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在这个盒子里也可能摸到黑色玻璃球呢?说一说,试一试。

4、通过整个摸一摸的活动的研究,你们对一件事情所发生结果有什么看法?

5、师小结: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四、运用

1、他们都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三个不同的口袋)

2、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三个不同的口袋)

3、把球按要求放入口袋:

(1)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

(2)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3)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

4、练习二十四1、2、题。

5、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心收获?

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相信,只要大家能够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

下载《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日本》教学设计(第2课时)

    “基于标准的教学和评价”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地理 设 计 者 杨爱红 学校 薛店一初中 授课班级 七年级 学生人数 428人 课题__ _日本(二) __________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201......

    《夜色》教学设计第2课时

    《夜色》教案(第2课时) 泉峰小学 王广妹 课时目标: 1、复习文中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省略号,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理解重点字词,会用......

    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

    《位置》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方位词语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够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生活中经验认识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为标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

    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第二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 1食物链和食......

    《工业》教学设计(第2课时)

    《工业》教学设计(第2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 2.读图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部门及产品;认识高新技术产业的重......

    《嫦娥奔月》 第2课时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2.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通分教学设计(第2课时)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第一课时 通分(一) 一 教学内容 通分(一) 教材第93 页的内容及第95 页练习十八的第1 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同分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