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合集)

时间:2019-05-12 20:5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做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做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第一篇:《我做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我做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师:今天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寿光世纪学校的部分小学生要到我们学校来和我们举行联谊活动。活动结束后,他们打算在青州游玩半天。同学们,愿意为他们做次小导游,把咱们家乡介绍给他们吗?(幻灯片展示活动主题——我做家乡小导游)

二、围绕主题,确立子主题

师:同学们做家乡小导游的积极性非常高。只有自己对我们的家乡非常了解了,这个小导游才能做的得心应手。所以,现在我们一起通过大屏幕简单了解一下咱们家乡的秀美景色和丰富物产。欣赏完图片,想一想你做家乡小导游,你会把图片中的或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哪些地方、哪些好吃的、好玩的东西介绍给寿光的小游客?

学生发言,教师随机板书。(云门山、仰天山、弥河银瓜、花毽、博物馆、蜜桃、隆盛糕点、宋城、挫琴、花博会、夹河驴肉、驼山、山楂、石磨煎饼……)

根据学生想要介绍的内容,师生共同归类,整理出五类问题。

1、青州的旅游景点

2、青州特色小吃

3、青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青州特产

5、青州花卉产业

师:每一个小组选择一类问题作为自己小组的活动主题。现在我们通过大屏幕回想一下活动主题的正规表述形式。(幻灯片展示活动主题的表述形式一般有:对……的调查和研究、有关……的研究、……的调查和分析、……的现况与展望等等)

通过小组讨论,确立小组活动主题。

三、小组合作,制定活动方案

师:每个同学都明确了自己小组的活动主题,开展活动之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指导我们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制定一份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定活动方案,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四、展示交流,修改完善

师:各小组活动方案已经完成,谁愿意到讲台上汇报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下面的同学认真倾听,听一听他们小组的活动方案有什么特色值得学习、借鉴或有什么不足给他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学生汇报活动方案,其它小组同学根据方案内容提出意见及合理化的建议。师:请各组根据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举一反三,修改本组的活动方案,使方案更完善、可行。

各小组修改完善活动方案,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师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我们围绕“我做家乡小导游”这个主题生成了五个子主题。每个小组选择了自己小组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并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老师期待每一个同学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有精彩的表现。老师提前预祝同学们的活动能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篇:我做家乡小导游

大班社会《我做家乡小导游》

密山市富源乡中心幼儿园 刘玲

活动目标:

1、了解导游的职业,知道导游在旅行过程中的职责。

2、通过扮演小导游,大胆讲述家乡的特产和风景,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导游证、导游旗、图片、课件、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请来了‘喜洋洋旅

旅行’的导游,大家跟着我们的导游小姐去游览我们的家乡密山吧。”

教师打扮成导游和小朋友打招呼。

2、教师:“游客们大家好,我是‘喜洋洋旅行社’的导游,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美丽的边陲小城密山,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看看密山有哪些景点。”

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视频《密山风光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密山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2、教师带领幼儿坐上大巴车,给幼儿介绍旅游的行程,提醒游客上下车注意安全,带好随身物品,不能掉队。

3、下车后导游带领幼儿分别去兴凯湖、蜂蜜山、书法长廊和农家乐去游览。(教师给幼儿讲解图片上风景区的历史和特点)

4、提问:回忆一下,在刚才的游览中,我为大家做了什么事情?

5、教师播放导游的图片,幼儿观察,找出和教师的共同点。引出导游的职业。

6、小结:导游是组织游客参观游览,为游客介绍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另外还要安排游客的交通,食宿,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务的安全。导 游的责任可真大呀!

7、教师:“我们的家乡密山有这么美的旅游景点,所以吸引了许多的 外地游客,我们‘喜洋洋旅行社’真的是火爆极了,导游人手不够,所以现在想招聘3名小导游,谁的声音大,风景介绍的好,就请谁来 做小导游。谁想试一试?”

8、教师分别找2名幼儿来模仿导游,带领游客游览各个景点,教师指导。

9、为了让幼儿做文明小游客,教师假扮成游客,到处扔垃圾,乱涂乱画,让幼儿说一说这种行为对不对。从而引导幼儿要文明旅游。

10、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选一名幼儿做导游,分别去三个景点游览,教师巡视指导。每组幼儿交换景点游览。

11、评选出三名优秀的小导游,并颁发导游证。

12、小结:大家表现的都很不错,学习了如何做一名小导游,不仅能 带领游客游览我们家乡的景点,还能介绍家乡的特产和小吃,相信未 来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

结束本分:

1、教师:“我们家乡特产丰富,旅游景点很多,建设发展特别快,高楼不断建成,一条条马路越来越宽,每一个地方都是一处风景,外地游人不断,小朋友生活在这里,高兴吗?你喜欢我们的家乡吗?现在咱们就来夸一夸我们美丽的家乡。

2、童谣《赞密山》 教师与幼儿一问一答。

3、教师:“今天在兴凯湖畔举行篝火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音乐《兴凯湖我心中的月亮》,教师和幼儿一起舞蹈。

大班社会

《我做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姓 名: 刘 玲

单 位:密山市富源乡中心幼儿园

大班健康《绳子用处大》

姓 名: 刘 玲

单 位:密山市富源乡中心幼儿园

第三篇:《我是小导游》教学设计

《我是小导游》

活动目的:

1、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及宜宾特色。

2、培养学生收集、积累和初步运用信息的能力。

3、感受家乡,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作贡献。活动重点:

介绍家乡时,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活动难点:

介绍家乡时,要把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特产介绍具体,抓住特点介绍。活动准备:

(一)学生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特色的资料,包括视频、图片文章、诗歌。要求:

1、分组:学生自由组合,每组6人,选一组长。

1、资料分为三类:历史名胜、自然风光、宜宾特产。

2、收集形式:调查、旅游、网上或书上查阅资料等。

(二)教师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准备活动,了解学生收集材料的情况。

2、指导学生学唱赞美宜宾的歌曲。

3、制作课件。活动过程:

一、创境引入——宜宾风光醉神州

1、播放谢红、陈宏歌唱的歌曲《歌唱宜宾》,并要求能唱的学生可哼唱。调动学生情绪,营造气氛。

2、引导学生思考并谈谈:歌曲中为什么会称宜宾为“三海”(竹海、石海、酒海)?

3、总结出:宜宾风光醉神州,从而引入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把美丽的家乡介绍给游客。

二、准备活动——宜宾风物知多少

1、抽查学生活动准备情况。

(1)学生小组内自由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小组长代表小组全班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家乡的魅力山川,风土人情。

2、教师播放剪辑的有关宜宾的历史名胜、自然风光、特产等视频及图片。(1)抽生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2)引导学生明确宜宾荣获“中国十大低碳休闲示范城市”称号。

3、教师小结学生交流汇报情况,提出新的活动任务:要当好家乡小导游,该如何向人们介绍家乡。学生讨论后抽生汇报。

4、教师总结,提出导游活动要求:

(1)自由选择宜宾历史名胜、自然风光、宜宾特产中任意部分或全部进行解说,要把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特产介绍具体,抓住特点介绍。(2)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3)解说中需要注意语言得体、神态自然、配有恰当的手势等。(4)活动中将评选最佳导游和文明游客。

三、探究尝试——宜宾风物任解说

1、教师展示长城旅游导游词,引导学生体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导游。

2、教师展示家乡特产图片,学生尝试解说。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抽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再次尝试后,教师再抽学生全班交流。

3、教师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个组员在自我练习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交流,组员共同评价发言者的发言情况,评出相应等级,并由组长完善小组成员发言评价记录。

4、学生分小组活动,自选内容进行练习和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并利用屏幕逐一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片段。(背景音乐为《歌唱宜宾》)

四、交流汇报——宜宾魅力醉游客

1、各小组简要汇报分组活动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师生再次共同陶醉于家乡风物。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汇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点拨指导、表扬鼓励(如师生点评、生生点评、小组点评等),并完善板书:

山水篇——自然风光令人神往 人文篇——历史名胜名满神州 特产篇——宜宾特产声名远播。

(学生交流汇报时,既可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也可调动课件中的相关素材。)

五、总结延伸——灿烂明天共期盼

1、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小结学生交流情况,并根据学生意见评出最佳导游和文明游客。

2、教师提出延伸要求及希望:下课后跟其他年级学生或学校老师交流,放学回家后跟家长交流,并勉励学生认真学习、回报家乡、建设家乡。

3、播放《歌唱宜宾》,师生齐唱,结束活动。

第四篇:我是家乡小导游(导游词)

我是家乡小导游(导游词)

我的家乡胡家回族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游客们,让我们便开始胡家之旅吧!

现在,我们正站在鸡冠山脚下,鸡冠山是九台地区有名的风景之一,因山形像鸡而得名。山上风景十分美丽,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岩石多成黄黑色色,其中坚硬的石头还形成了一座山洞,人们传哪里有狐狸居住称“狐仙洞”,里面有水流过像对水一样。每到春天,漫山遍野开放着粉色的杜鹃花.成了花的海洋,站在其中尤如花仙子一般。南邻松花江,山水相依,风光绮丽,树林众多,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来,大家品尝一下我们家乡有名山野菜。它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口。再看看农家老人编织的筐、篓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受,它体现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游客们,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结束了,明天我们继续参观游览清真寺古城址等地方吧!

我是家乡小导游(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导游。我叫赵冰鑫,大家可以叫我赵导。胡家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清真寺的古迹,树的海洋,牛的世界”的美称,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我们的家乡胡家。

胡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景色优美,物产丰富。首先我先来介绍我们的清真寺,胡家是回族主要的聚居地。全九台市至今发现的古建筑就2处,这2处都在我们胡家回族乡境内,一是蜂蜜村清真寺;二是宝山村清真寺。据《九台文物志》记载:宝山寺约建于清光绪年间,规模不大,均为青色砖瓦结构,大殿内的北面,悬挂一个“万岁牌”,上写“当今皇帝万万岁”。蜂蜜清真寺于光绪二十四(公元1898年)建成。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蜂蜜清真寺蜂蜜清真寺。一进寺门,就会看见砖瓦门楼。气势庄严、巍峨壮观建筑让你变的严肃起来。它的工艺超群。在正殿的横槛上有许多山水画,栩栩如生。有空中云朵之美;有牧场放牛的情景,有伊兰教的器具之美,画出浓浓民族特色。打开门,你会看见大殿内非常空旷,能容纳400多人礼拜。北讲堂为小型礼拜兼净身房,内设沐浴间。这里最有名的就是在大殿的东南侧这块碑文了,它是清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十记上去的。

据说,每到有人去逝或开斋节时穆民(伊斯兰语回民的意思)就会都到寺里来参加活动。阿訇会讲教义。诵读《古兰经》,穆民也会诵经、礼拜„„还吃到回民特有的食品“油香”。

从这座古建筑物清真寺中我们体会到以回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风情。

在我们胡家有许多的山,这里里群山环绕,连绵起伏。有名的有峨头山、尖山、宝山、鸡冠山„„站在鸡冠山胡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还可看到烟雾笼罩的松花江。

这里还有“牛的世界”每到集市这里的黄牛市场便“哞哞”声四起,让你看到各种各样的牛。我相信今天的旅途一定很愉快吧。欢迎你们下次再来这里做客。

我是家乡小导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现在我们正来到一回族的农户家。参加他们的开斋节。回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是宗教节日。伊斯兰教历九月,所有成年的、身心健康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履行一个月的斋戒。斋月结束时举行开斋节,届时人们沐浴净身,施散钱财,听阿訇讲经,互相道安,祈祷亡人。

开斋节:开斋节回族的重大节日。每年伊斯兰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戒之月,凡符合条件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奉行一个月的斋戒,白天不进饮食,一月结束,望见新月,斋戒完成,次日即为开斋节。清晨起来,穆斯林们沐浴净身,换上洁净的上午,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礼拜散乜贴,因此开斋节又叫“济贫坟,纪念亡人。走坟后,走亲访进行款待。回族穆斯林对开斋节以又叫“回民过年”。

衣服,开始在家中炸油香、馓子。后,还要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节”。然后请阿訇为已故的亲人走友,相互祝贺,邀请亲戚乡邻到家,特别重视,庆祝场面十分隆重,所

我是家乡小导游(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回族的宗教场所—清真寺

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阿语称“麦斯志德”,意为“礼拜的场所”。但中国历史上对伊斯兰教的“麦斯志德”则有过不同的称谓。唐代称“麦斯志德”为“礼堂”,宋代称“礼拜堂”,元代称“礼拜寺”等,明中叶以来则通称为“清真寺”。

“清真”,原为普通的名词,是纯洁质朴的意思。唐宋时期有名的文人墨客以“清真”入诗的不少。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宋代陆游《园中赏梅》诗有“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等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了“清真”一词,并赋于“清真”以新的含义加以“垄断”专用。如明清之际的回族学者解释为;“清”指真主清净无染,不拘方位,无所始终;“真”指真主独一至尊,永恒常存,无所比拟。从此以后,回族穆斯林虔诚地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称其寺院为“清真寺”。

回族的清真寺职能用途比较广,作用较大,它既是回族穆斯林沐浴洁身、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举办宗教教育、传播宗教常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讲坛和经堂,还是回族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公益事业的一个中心。回族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每星期五的主麻聚礼以及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都要在这里举行会礼。阿訇平时还要在清真寺给满拉讲学,给回族群众讲“瓦尔兹(戒劝)”,主持婚丧嫁娶屠宰食用禽畜等有关活动。在**年代和革命战争年代,清真寺曾成为回族群众进行反抗斗争的重要场地。如清朝回族几次抗清斗争都是在清真寺里举行仪式的。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宁夏建立的豫海县回族苏维埃政府,就是在同心县清真大寺举行庆祝大会的。现在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目前已有大小清真寺2666座。

回族的清真寺,从建筑风格看有两类:一类是圆柱拱顶的阿拉伯式建筑,另一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宫殿式建筑。回族的清真寺院干净卫生,清新宁静,古朴典雅,寺院墙壁上绘有各种花卉图案,殿门多是古体字《古兰经》经文浮雕、阿拉伯文匾额、图案绘画装饰,肃穆庄严,别致壮观。

回族的清真寺其礼拜大殿均为坐西朝东的方位,整个寺一般都由大殿、望月楼、宣礼塔、经堂等组成教育讲堂,是整个清真寺的重要建筑;分前、中、后堂。礼拜堂正殿和壁龛背向麦加,似示跪拜的朝向,壁龛的右方有敏拜楼。凡穆斯林入礼拜堂必须洗大小净和脱鞋,非穆斯林一般不让进去。

回族的清真寺有一套制度。最早在教坊制度方面,实行的是“三教”制,即有一位掌教,专门掌握宣传教义、领拜说教、劝导教民;有一位阿訇辅佐掌教执行教务、专司教学;还有一位乡老,专管清真寺里日常杂事。现在,有些地方已有所突破和改进,如北方,特别是西北,所有清真寺互不隶属,每个清真寺都有一个阿訇,管事作主,招收学生,开学讲经,处理本坊的宗教事务活动。有一个在回族群众中德高望重的乡老,主管收学粮以及干“尔埋里”等宗教活动的行政事务工作,每个清真寺还有一位寺师傅,在清真寺沐浴堂烧水,斋月敲梆子等,为众人服务。现在清真寺里的阿訇,由于教派和门宦不同,实行不同的方法,有的是委任制,多数是选聘制。聘任期为一年,一年满后可以连聘。这种方法比较民主,群众如果对某一阿訇不信任可以解聘,另请高明。大一点的清真寺还成立了寺管委员会。大事由寺管委员会讨论决定

我是家乡小导游(导游词)

回族风俗习惯

一、主要习俗

回族的生活习俗与“清真”融为一体。“清真”的宗教意义是“洁净无染”、“真而独一”和 “至清至真”,因此,回族生活习俗,十分讲求身心的清洁干净,质纯品正。

从用水来说,回族对生活用水十分讲究。家家都有砖砌加盖的水井,提水的桶不用时悬空垂挂,汲水前必须洗手。出外用水以流水为上,平时洗涤均用汤瓶、吊罐或勺浇冲洗法,不用盆洗。

回族喜食牛、羊、鸡、鸭、骆驼、鱼、兔等动物肉,忌食猪肉,不食猛禽猛兽及爬虫类动物的肉,不食自死的或未以安拉名义宰杀的动物肉,不食动物的血。

二、饮食

回族群众主食为面食,其种类繁多,如馍类就有花卷、塔锅盔、糖酥馍、油酥馍、烘馍、蒸饼、各种花样的蒸馍、油果子、傲子、麻花等。醒面、把子面、拉条子、面、拨刀子面、炒面、蘸面、揪片子、寸寸子、炮面、面条、面旗子、臊子

油香(油炸饼)、各种面条类有干拌吃的片片揪面、韭叶切片子;带汤吃的有烩丈子、疙瘩片面、擀面、拌汤;此外还有搅团、凉粉、粉汤、凉皮子、面精、饺子、粉汤饺、包子、油塔子、肉龙、油炸糕、火烧、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腊牛羊肉、酱牛羊肉、煮牛羊肉、羊杂碎、凉拌牛舌、全牛汤等。逢年过节或嫁娶喜庆待客人,大部分人家仍然做传统待客菜看“九碗三行子”席。9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兴一道道上菜,一般上10道菜。

三、饮料

回民喜喝茶,一般用获砖茶,有的老年人用熏茶,还添加糖、红枣、沙枣、葡萄干、杏仁、核桃仁、蜂蜜、果干、杏干、枸杞、桂圆等辅料。一般老人在晨礼之后先喝茶。各家各户都有 盖碗茶具,茶具由茶碗、掌盘、盖子配套。给客人一般泡糖茶,糖茶又分红糖砖茶、白糖清 茶、冰糖窝窝茶,尊贵的客人要放八宝茶或三香茶。沏茶讲究用牡丹花水(沸水),要当着客 人的面,将碗盖揭开,放入茶料,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喝茶时,边刮边喝边添水。除喝 清茶用一种不用茶叶的条“,即将牛、羊油面粉炒至微黄,加葱等,三者拌均,饮用冲泡或煮沸用,这是出时食饮兼用的一饮食。

外,还饮茶,叫”油炒熟,加 花、盐末时用沸水回族人外种方 便

四、服饰

回族讲求“服饰净,居处净”。服饰偏爱白色,婴儿用白布包,长大戴白帽,归真(死亡)后用白布裹尸。因白色不藏污垢,发现不洁之处便于及时清洗。

焉耆回族妇女都精于针线活,特别擅长绣花,绣工精细,枕头、马甲、鞋、婴儿的裤子、帽子甚至男人的袜跟上都绣上花、昆虫。姑娘出嫁后,能取得“上炕的裁缝,下炕的厨师”称 号,才能算是个好媳妇。中年妇女多穿短装,上衣上窄下宽且长,一般都是过膝盖或达到膝 盖;头戴发网,有的则蒙上棕色或白色的头巾。青年妇女爱穿颜色鲜艳的服装,不少少妇、少女穿的肚兜、夹袄、棉袄、坎肩的胸部和裤脚上都绣有各式各样的花边,头扎红、绿色丝 绸头巾,脚穿绣花鞋。年老妇女喜欢青、黑两种颜色的布料,服饰纯朴、素净。

60年代前,焉营的回族男子服装多肥大,外衣为黑色,内衣为白色小褂,对襟直领,锁 扣、外穿坎肩;裤子多用黑色,长及脚面,扎裤腿(青年不扎);一般常戴白色小帽。

焉耆妇女向有喜戴饰物的习惯。过去女孩最迟在五六岁就要扎耳朵眼,开始戴银丝耳 环,买不起耳环的贫穷人家用粗细适中的茶叶棒涂上清油塞住耳朵眼,以防长严,有的女 孩十几岁仍用此法。除耳环外,金戒指、金手锅、玉锅、项链、发卡也都是回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五、住行

家户室内都注重摆设,陈设整齐,窗明几净,庭院每日洒水清扫,室内常燃巴兰香等。栽植葡萄、养花是焉耆回民的传统习惯,家家葡萄架成荫、院子里花草繁茂。

六、婚姻

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不管有无亲属和血缘关系,只要吃过同一个人的奶(母亲或 奶妈),都不能通婚。双方都是穆斯林才能通婚,如遇特殊情况也可以通婚,但非穆斯林一 方必须改信伊斯兰教。

回族人结婚必须举行宗教仪式,婚姻才算合乎教律。回族的婚礼喜庆热闹,但不奢华。70年代前,回民联姻过程中的求婚、允婚、纳聘、证婚虽说礼节繁多,但很讲节俭。一般男 女青年婚事由父母包办。先由男方请1-2位媒人带着糖、茶、干果等四色礼到女方家提话(说媒),女方家经过了解男方家情况,并向至亲和女儿征求意见,如果不中意,在媒人第二 次上门时,婉词回绝,并退还礼物;如果还需进一步了解,则托词延缓几天给话,一般在媒 人第三次上门时,要作决定,如同意,女方父母就给媒人明确表示,并提名点定另2位媒 人,加原提话的媒人共为四大媒人。然后由男女家请四大媒人共商下聘定亲事宜。定亲礼 随男家心意,一般是4套衣服。80年代,多是8块布料。定亲后,通过媒人串连决定送大礼 和结婚日期。大礼由女方提出礼单,通过媒人与男方家反复相商确定,在送大礼时决定结 婚日期。然后男女一同去领结婚证。结婚前二三日,媒人给女方家送催妆(一般为一套棉衣)。

结婚这天,男女家都要搭喜棚,招待亲友。上午女方家先给新娘绞脸(即把新娘脸上额 前的毛发除去),再打扮一新,然后打发新媳妇的弟弟或者小侄儿到男家新房门上去钉门 帘(表示女方己准备好,即将发亲)。这时,新女婿由陪女婿(伴郎)及至亲好友约10多人,前往女方家娶亲,娶亲队伍到女方家后,先认亲,然后由阿訇念“尼卡哈尔”(证婚词)。阿訇 念“尼卡”中询问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妇,男方自己回答,女方由至亲(窝其力)代答。从 1950年起,阿訇念“尼卡”时,必须询问是否领过结婚证,到此证婚仪式结束。发亲前,先由 娶亲来人将小面值的红包和糖果、花生、干果向围观的人众撤布,然后新媳妇由已婚至亲 妇女作伴娘,另有女方至亲送亲,并带上嫁妆。喜车快到男方门前时,男方客人耍公公、婆 婆,要给公公翻穿皮袄,倒骑毛驴,背上插扫把,脸上抹黑灰;给婆婆戴纸糊高帽,耳朵上挂 两串红辣椒。公公前往迎亲,婆婆在采棚前候亲。过去,迎送新娘还有“姑不娶亲,姨不送 亲”的说法。晚上,要闹洞房(叫耍床),一般只限于青年和小辈之间,现在改为参加婚礼的 青年人和新人一同唱歌跳舞,越热闹越好。

第二天清早,娘家弟弟给新媳妇送睁眼包子,以示父母关心女儿,同时新女婿由陪女 婿陪同到岳父家行谢礼,并在岳父家吃睁眼包子。有的亲友和好事者还在个别包子中包上 盐巴、辣椒等物,以试探女婿是否精明。夹上盐巴或辣椒馅的包子,只要咬开,不管多么难 吃,新女婿都得吃下去,也会引起一场哄笑。吃完睁眼包子后,由送亲的人领着新媳妇一一 认婆家的大人、小孩。中午,娘家人要携带礼品去婆家“下堂”。第三天,新婚夫妇和公婆到 女方家拜谢新娘父母,叫做回门。此后,婆婆还要带着新媳妇到娘家各亲戚家去认亲。

婚后如感情不和允许离婚,离婚后的妇女要等一百天后才能改嫁,这叫“守限于”。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让双方重新考虑是否复婚,另一方面是查看妇女是否怀有身孕,以免酿成不必要的纠纷。

1950年国家颁布《婚姻法》后,嫁娶习俗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在男女青年多自由恋爱,但在婚礼形式上仍然保留着传统风俗。

七、命名

焉耆回族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有一个“经名”,习惯上把这种名字叫“小名”。婴儿出生 '的第三天要用清水沐浴,同时请阿訇念经起名,男婴一般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史上的先 圣、先哲、英雄的名字,如“而不都”(穆罕默德的父亲)、“木合买”(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堂弟)等;女婴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史上的妇女名,如“海迪车”(穆罕默德的妻子)、“在乃拜”(穆罕默德的另一妻子)、“法图买”(穆罕默德的女儿)等。命名时,阿訇要询问家 人,避讳长辈中的同名。也有以出生时间命名的,如“主麻”(星期五聚礼日)、“古尔邦”(古 尔邦节日)、“潘闪”(星期四)。儿童入学或成年步人社会时,都要起官名(学名)。

焉耆口语中经名的最后一个字往往儿化,而且通过儿化给这个名字增添了一些亲呢 的感情色彩,如阿舍儿、海姐儿等;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家长非常疼爱孩子,在经名外又有 爱称小名,如燕燕、蛋蛋、豆豆、二姐、三姐、四娃、大头等。

经名的叫法与阿拉伯语有很大变异,如回族命名中往往选择较为简短的经名,凡是超 过3个字的,在口语中都有意无意地压缩在3个字以内,如经名“而不都拉”成了“而不 都”、“穆罕默德”成了“木合买”或“穆罕尔”。回民起官名(学名)时,旧社会家中兄弟多的有 用“福禄寿喜”、“荣华富贵”、“仁义礼智信”和“龙虎豹彪”等排行的;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 人名有解放、建新、建国、学兵等;80年代,给小孩命名多用单字,如男孩叫晶、敏、锐、卓、渊、涛、斌、波等,女孩名琼、静、援、萍、莉等。

八、割礼

回族男孩10岁左右要作“逊奈提”(行割礼)。割礼这天要请阿訇过“也贴”,邀请亲友前来祝贺。

九、丧葬

回族主张简葬、速葬,提倡“入土为安”。当一个回民“无常”了(死了)后,就要及早安 葬,以求得落土安然。所谓“亡人盼土”就是回民共同的丧葬观。一般对年老、病重的人早就准备了丧事,当天“无常”就当天埋,最多三天。

回民推行土葬,不用棺木,不穿寿衣,不放随葬品。人去世了,先给亲友报丧,亲友要前 往吊唁,吊唁来的亲友不论男女都戴白布孝帽或束白腰带。安葬前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挖 坟,焉耆回民坟墓都是先挖南北向2米多深长方形深坑,再在坑底西侧壁挖一个洞口,洞 内再南北方向挖1个高1米多、长2米、宽1米的洞,活人能躬着身出入;二是缝“克番”(尸衣),“克番”用的布料是3块白布,共3丈3尺,亡者生前、亡后概不用绸缎细软做“克 番”;三是准备水床、浴板、皂角水或肥皂水。亡人在埋葬前,要将遗体洗净、揩干,然后包在 “克番”里,一般要在埋体(尸体)的额头、手脚之处放上冰片、红花等防腐药物,然后放入塔 木匣子(一个公用的木匣子)里面。塔木匣子、木床平时都存放在清真寺里。遗体入塔木匣 子后,由阿訇站“乃麻孜”(阿訇站立诵读古兰经有关经文,祈求真主宽恕亡人在生前所犯 的过失,祝愿亡人安息),然后把遗体抬到坟地,放置在挖好的“拉哈提”(洞穴)内,放置埋 体必须头北脚南,仰面平放,打开面部“克番”,将面部扭向朝西,然后用土坯封住“拉哈提” 洞口,再用土填平,多余的土堆成马脊梁形坟包。一般还在坟上用土坯作标记,在坟旁栽树 木,有的地方渐兴立碑。

不准妇女送葬,不准进坟地。亡人埋葬后,“三天”、“头七”、“二七”、“月斋”、“四十”、“百天”、“周年”都要请阿訇在家念“索儿”(《古兰经》章节),祭奠亡人。逢“主麻日”或肉孜 节、古尔邦节亲人都要去上坟。过去,老人“无常”后还要请阿訇或念经人走坟念经100天。

十、日常礼俗

回民对长者均尊敬有礼,晚辈见长辈要道“色兰”问好,宴席上长辈要坐上席;吃饭,要 先让长辈;行路,要让长辈先走。禁止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别人的短处,反对骄傲、怠惰、欺 骗和恶语伤人,禁止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反对抽烟、喝酒、赌博、游手好闲,禁止在果树旁和 河边大小便。

回民很讲究礼节,热情待客,亲友间往来密切,平时常互相走访、问候。第一个孩子过 满月时,亲友要贺礼;一百天要过“百禄”,请客;一年过“岁岁”(周岁),亲友也要行贺礼。

回族人的重大节日

回族有三个重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一)开斋节每年的回历九月为穆斯林斋戒日,斋戒的最后一天,要登上清真寺的望月楼,观望新月,见月开斋,现在则统一按全国伊斯兰教协会推算确定日期开斋。开斋这一 天的清晨,回族男人要沐浴净身,穿新衣服,熏香,到清真寺参加会礼。会礼结束,要走坟,探亲访友,待客;同时,自愿向清真寺出“也贴”(布施),向老弱病残、生活贫困、孤寡无依靠 的人施舍。因此,开斋节又被称为“济贫节”。在回族人的心目中,斋月是“吉祥的月份”,斋月里不能说伤害别人的话,不干损人利己的事。无论穷富都斋戒,提倡施舍行善。

(二)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易难节”,其宗教本意在于提醒穆斯林学习圣贤为遵 主命而献身的精神。节日这天的清晨,回族要上寺会礼,之后走坟,回家举行宰牲仪式。宰 杀的牛、羊、驼肉不能出售;除自己食用一部分外,分送亲友和贫穷的人。吃完肉后,要把骨 头埋在干净的地方。根据伊斯兰教义宰牲可以1头牛抵7只羊或1只骆驼抵12只羊。

(三)圣纪节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日与逝世之日,都在回历三月十二日,因此习惯上把圣纪和圣忌合并纪念。这天,穆斯林们聚集在清真寺里冰浴,诵《古兰经》赞圣,阿訇要讲述穆圣的功绩、品德,之后清真寺施散油香。

我是家乡小导游(导游词)

坝上水库

Hi,欢迎来到我们旅游集团,大家可以叫我闫导。

我们胡家乡虽然不怎么大,但也是山清水秀,也有许多名胜古迹。第一站就是和水有关。这就是宝山下的大水库。这里的景色非常优美,水库的四周都是小山包,小山包上有墨绿色的松树,也有刚发芽的松树。小山包上还有嫩绿的小草,这些绿色倒映水中不像一块碧玉。这才叫山水相依呢。大家感觉到了吗?微风吹着水面,荡起一道道波纹,还有点朦朦胧胧的,真是“潭面无风镜未磨”呀!水库里还有许多的鱼,请游客们钓鱼吧。

我是家乡小导游(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们:

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家乡—九台市胡家回族乡。这里山清水秀,良田肥沃。

现在我们就站在鸡冠山脚步下。这里的风光秀丽。它位于胡家回族乡周家村,距九台54公里,该山形似鸡冠,由三座山峰组成,主峰卯日峰,海拔530米。传说是“卯日新官儿”天天在山顶打鸣报晓,后来老了就爬在哪里变成了山,身子与山体结合,只剩下鸡冠子突出来形成了此山模样。这鸡冠山还有一块巨石,酷似一个人站在那儿,披着袍子向远方望,那就是周公„„是历史传说魅力,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切不得而知,但这里的奇物景观的确使人流恋忘返。它婀娜多姿,妩媚清秀,它没有任何污染,没有任何娇揉造作,一切显得那么纯朴,那么真实,那么可爱。愿这美丽的阳光,给您带来美好的心情,欢迎您再来观光!

我是家乡小导游(导游词)

桥卧流水人家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家乡,现在大家来到是我们胡家乡最大的桥——英俊大桥。这座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这个“俊”让你感到非常的雄伟壮观,站在桥上往下看,你会看到一条清澈的水流从桥下流过。这座桥是通往舍岭的交通要道。我们沿桥走过就会来到这绿绿的水田地。这是希望的田野。是家乡人民的水稻的主要产区。游客们我们将前往下一站了。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实践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我校校本课程——《可爱的汉阴》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乡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培养实践能力。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教材本身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材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3、发展性原则。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我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为单位安排在地方课程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以功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建立评价方式多样,评价目标多元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构建的评价体系具备如下特色:

1、主体的多元性;

2、评价主体的互动性;

3、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4、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八、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培训。

4、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等设施的管理。

5、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6、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谢 鹏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汉阴的自然资源、文化底蕴,设计家乡的旅游方案。

2、能力目标:

(1)学会利用网络、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活动预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具有自我认识的能力,确立自信,积极进取,养成负责任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经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之后,自我价值能得到体验。发展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2)通过旅游方案设计,感受丰富多彩的家乡风光,秀美的家乡图片感受生活,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的美德。

二、活动方式、时间:

采取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开展活动,并借助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家乡旅游方案”。提出设想,解决旅行过程中有关出发、住宿、租车、吃饭及费用等问题。小组分工建议由小组长协调,组员自荐的方式进行。

采取课外分散和课堂集中的两种形式结合,合理利用,合理分配。对信息进行分散采集和集中处理。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第一节课堂上展示预先准备好的汉阴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所知道的汉阴旅游资源。

2、把旅游资源进行类别划分,按照班级学生的六个小组进行分工,教师说明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制订活动计划。

(二)收集信息,整理资料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地考察进行拍摄、上网搜寻、查找相关图书资料、访问家乡老人等多途径收集汉阴旅游资源。

2、各小组按照计划把各自所负责的版块内容进行筛选,归类整理,确保图片与描述内容一致。

(三)汇报核实,制订方案

1、第二节课堂上各小组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汇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教师予以指导,确保材料准确精炼。

2、对汉阴旅游景点划分几条线路,每个小组设计一份游览家乡胜景的方案。

(四)展示成果,交流反馈

第三节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借助大屏幕播放图片由学生按小组进行交流反馈。

具体过程:

1、激趣导入

(1)本次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值得表扬。(2)欣赏音乐:家乡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汉阴。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展示成果。在交流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问题。

2、成果展示

教师说明展示程序,播放课件,学生同步进行口头汇报:(1)汉阴地图:介绍它的地理位置、面积、特产等基本情况。(2)汉阴的历史:介绍的历史、名字的由来等。(3)自然风光: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特色。

(4)标志景点:凤堰古梯田,龙寨沟景区,三沈纪念馆,两合崖景区等等。(5)生态资源:介绍汉阴地区的鸟、树种、动物等。(6)文化古迹:新开流遗址等情况。

(7)民俗文化:关于传统节日、民俗的故事。

3、方案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一名代表交流小组设计的旅游方案。

4、问题反馈

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交流发言,在活动过程当中对我们的家乡汉阴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哪些感受与体会,请学生自由畅谈。

(五)总结评价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受到的思想教育等。

四、活动收获与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到活动的开展,以至最后的探索、展示,同学们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开发每一个问题,从而全方面地获取了有关知识,是我们活动获得成功的有力保证。

下载《我做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做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呼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底蕴,设计家乡的旅游方案。 2、能力目标: (1)学会利用网络、实地考察等多种......

    我来做个小导游 教学设计

    高年级品德课程实践研究 《我来做个小导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世博会为切入口,知道家乡有许多美丽的风光,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旅游名胜,并以小导游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我为家乡做贡献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你自己》教学设计 左各庄镇东新中心校董颖杰 一、课题:《认识自己》二、教学目标: 1、 通过一系列互动,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欣......

    我为家乡做导游陈殿阁

    我为家乡做导游 论题:辽宁建昌旅游宣传策划 摘要:我的家乡,北国建昌,汇集各色旅游风景,从天然的水天一色的龙潭大峡谷,群山缠绵的白狼山,到近期名震中外的战国最大古墓群,无论是自然......

    我是家乡小导游(社会、语言)

    我是家乡小导游(社会、语言) 中班 下学期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能在集体前用完整的语言大胆介绍家乡......

    社会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

    社会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语言大胆连贯地介绍家乡。 2、通过欣赏有关家乡的土特产、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照片、图片等资料,进一......

    2021我来做个小导游 教学设计

    我来做个小导游教学设计高年级品德课程实践研究《我来做个小导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世博会为切入口,知道家乡有许多美丽的风光,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旅游名胜,并以小导游......

    《我是家乡小导游》综合实践教学设计1(样例5)

    《我是家乡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的: 1.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及特色。 2.培养学生收集、积累和初步运用信息的能力。 3.感受家乡,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