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费下载

时间:2019-05-12 20:5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费下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费下载》。

第一篇: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费下载

授 课 计 划 表 周次 起止时间 授课内容

重点及难点 课时 1 2.20/2.2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1、长江之歌

2、三亚落日(第一课时)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美丽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审美情趣2 2.27/3.2

2、三亚落日(第二课时)

3、烟台的海

练习一3 3.5/ 3.9

5、卢沟桥的烽火

6、半截蜡烛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感知课文的内涵

2、能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人物感情4 3.12/3..16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练习二5 3.19/3.23

8、三打白骨精

9、词两首

1、了解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

2、背诵指定的课文6 3.26/3.30

10、螳螂捕蝉

11、读书要有选择 ☆ 我读书 我快乐7 4.2/4.6

练习三

12、夜晚的实验

1、学习名人的好 学精神

2、学会合作 5 8 4.9/4.13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4、学会合作9 4.16/4.20

练习四

期中复习

前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5 10 4.23/4.27 期中测试及评讲11 4.30/5.4 五·一 放假

5.7/5.11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6.最大的麦穗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 感受人物

语言所蕴含的道理13 5.14/5.18 17.山谷中的谜底

练习五14 5.21/5.25 18.广玉兰 19.夹竹桃

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植物的美 激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热爱15 5.27/5.31 20.古诗两首

练习六16 6.1/6.5 21.莫泊桑拜师 22.理想的风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17 6.8/6.12 23.孔子游春 24.明天 我们毕业 5 18 6.15/6.19 练习七

☆ 学和做(4)19 6.22/6.26 期末复习

梳理课文知识点/加强背诵

学 生 成 绩 册 序号 学生 姓名

平时 成 绩 期中 期末 总评 备注

9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 主备人:任桥小学 马海燕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然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这几部分组成

承接前11册“习惯篇”的内容

本册教材安排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两项习惯培养 并能从整册教材编排及教学实施中得以具体的体现

入选的24篇课文(其中韵文3篇)分7个主题单元安排

分别是“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 并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本册教材所编写的课文内容丰富 体裁多样 人文内涵丰富 从内容看

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课文 如《孔子游春》

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课文 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课文 如《烟台的海》、《三亚落日》 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课文 如《学会合作》;有的课文主要介绍学习语文的方法 如《读书要有选择》

有的课文则引领我们走近名著 如《三打白骨精》等 从体裁看 不但有记叙文

还有诗词、故事、说明文等 从单元主题线性串联来看 第七单元是“师恩难忘” 尤其是《明天

我们毕业》最后一篇课文

既符合毕业前夕六年级学生当时的心理情感实际 又是对学生感谢师恩情怀的启迪教育

而习作教材及综合练习(各7个)仍然单列 编排体系依旧

整册教材这样编排

既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又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真正使大语文教育观得以有效渗透 课后众多的练习安排

能让学生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语言丰富的内涵 在品评中增强语感

二、课标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 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培养朗读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 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 并养成习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 并养成习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

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 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 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

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 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 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做到语句完整 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 做到语句比较通顺 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 敢于主动发言 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能不出声 不指读

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 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 初读课文 提出疑难问题

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 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

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 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 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坚持不懈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之一 也是本套教材的一项主要目标 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套教材所安排的一系列习惯的培养 对学生的一生都大有好处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有着重要的责任

目前

学生已初步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如预习的习惯作笔记的习惯查字典的习惯

但还需要引导学生长期深入的去坚持还有一些习惯学生做的并不好 如读写的姿势

本学期安排的习惯训练--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无疑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 培养新的习惯

巩固已有的好习惯将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2、抓好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的基本功和训练引导语言积累和运用

积累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

因此本套教材把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视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编选的课文“语言规范 篇幅短小” 课后始终突出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训练;单元练习中常设读读背背说话熟记成语等练习这些安排都是为了积累和运用

难点:

1、作文教学:

本册的作文教材与课文配合巧妙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读写结合

本册作文注意联系旧知

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训练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延伸

本册作文安排了多种类型的作文训练 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 其作文训练面广 有深度

是对全套教材的总结和概括

因此作文教学是本册教学的一个重点

2、我班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欠佳 因此说话为难点之一

3、少数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有一定的难度 还应教给方法的指导 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课时安排: 培养良好的习惯(12)..................................................................2-3 课 时

文...........................................................................2-3 课时/每篇习

作...........................................................................4 课时/每篇 综

合练习...........................................................................2-3 课时/每个 学

和 做...........................................................................2-3 课 时

第一单元 壮丽山川

主备人:任桥小学 马海燕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4篇课文围绕主题“壮丽山川”来组织 由《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四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的“壮丽山川”与前面各册中写台湾的蝴蝶谷、南沙群岛、庐山云雾、沙漠绿洲、高原、草原等文

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弘、景象万千的河山长卷图

长城、运河、秦兵马俑等历史文化遗产更是辉映其间

虽表达的主题相同 但写作的方法却各有特色 《长江之歌》以诗歌形式出现 表达强烈的热爱之情

《三亚落日》则以拟人化的手法 动态地展现落日美景

可以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地品读 熟读背诵 积累内化

《烟台的海》是按季节的顺序描写景色的不同的

教学时可以把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重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具有按游览顺序写的特点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描述的顺序 学习、借鉴这种写法

二、单元目标:

1、学会26个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背诵相应的段落

3、感受祖国山河的博大与壮美 升腾起强烈的爱国情怀

4、学会用比喻和拟人写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5、口语交际: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 把家乡的名胜古迹 民风民俗等介绍给大家

6、明白“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道理

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 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美丽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审美情趣

四、课时划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2 课时

1、长江之歌.................................................................................2 课时

2、三亚落日.................................................................................2 课时

3、烟台的海.................................................................................3 课时

4、记金华的双龙洞........................................................................2 课时 ☆习作一.................................................................................4 课时 ★ 练习一.................................................................................3 课时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教学内容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教学 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 结合有关事例

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道理

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 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 结合有关事例

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重点

1、结合有关事例 使学生明白“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 结合有关事例

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难点

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 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 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 准备 教学挂图 ★

教 学 预 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 结合有关事例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的道理

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 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指导看图 领会内容

(一)指导观察第一页

1、学生自由观察 思考:图上有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

2、指明回答 教师补充

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 回顾主要内容 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

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 按照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的顺序

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有什么意义?

2、同组相互交流 感受体会

(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 你有什么想法?

三、教师小结

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

1、自由练习

2、台前介绍

3、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 结合有关事例

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指导看图

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观察插图 弄清图中内容

1、第一行两幅(1)教师简单介绍

(2)学生讨论:控制室和播放室的几位同学是怎样工作的?(3)班级交流

2、第二行左图

(1)提问: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表情如何?(2)教师小结:

第二行右图:(1)学生仔细观察 回答:从图中得知 演讲要注意什么?

(2)请一位同学作一次简短的演讲 学生评价

(3)教师总评

3、第三行左图

(1)观察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2)自由练习朗诵 体会方法

第三行右图(1)观察插图

回答:图上的人在干什么 黑板报出的怎样?

(2)教师补充:办黑板报要先选择好内容 确定栏目 设计图案

4、左上图

学生观察

谈谈怎样编手抄报?

5、右下图 1)教师简介

2)学生交流:他们演的怎样?怎样才能演好课本剧? 3)教师小结:参加课本剧演出 可以锻炼自己运用语文的能力 陶冶艺术情操

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情感

三、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1、长江之歌 教学内容

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教学 目标

1.学会2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重点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审美情趣

难点

理解诗歌语言 背诵课文

教学 准备

录音机、磁带 ★

教 学 预 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

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 歌声雄浑

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 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2.学生练习写字 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 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 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 作者说--2. 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3. 自由读

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 交流、讨论

5. 精读第一节:(1)自由读 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哪些词提示了你?(3)默读第一小节 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指导学生看地图

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听录音 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它有母亲的情怀?(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3)师引读 所以

“我们--赞美长江......”(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

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 学完了这首诗

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

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 势磅礴、力量无穷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

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2、三亚落日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 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美丽景色的句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重点

在对课文诗一般语言的朗读中品味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 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 准备

1、中国地图、小黑板

2、布置预习

教 学 预 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同学们

在我国的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叫做三亚

(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板书:三亚落日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 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

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三亚落日” 在三亚看到的落日是怎样的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⑴指名读 ⑵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正音

同时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预习了课文

你还懂得了些什么?

三、默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描绘三亚落日美景的?

2、这样

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四、精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

画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板书:真有诗意)

2、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那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1、自由读第2段

说一说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板书:热带风情)

2、课文中写三亚美丽的热带风情 写到了哪些景物?

(海水、天、白鸥、椰子树和海滩上的细沙)

3、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

4、三亚的海那么蓝 鸥那么白 树那么齐 沙那么亮

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

你的心情如何呢?(喜爱、由衷赞美)

5、指名读

请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6、指导背诵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二段

二、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 的确“真有诗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1、自由轻声读3、4自然段

思考: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几幅日落的画面? 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2、在这三幅画面中

你最喜欢哪一幅?把它选出来读一读 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4、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 找一找有关语句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5、为什么要写这些?(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 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6、读到这儿

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出示填空

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7、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

想不想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再读三、四自然段

8、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 我们不得不发出赞叹 齐读第五自然段

9、背诵第三段

愿背哪一节就背哪一节

三、总结课文

三亚的落日是那么美丽 作者描绘的语言是这样美好 你们想不想来赞美它呢?

板书设计

2、三亚落日

像孩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教学反思

课题

3.烟台的海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 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掌握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

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重点 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 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 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 ★

教 学 预 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揭题:

二、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1 看画面 听配乐朗诵 说说自己的感受 2 是的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

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2)指名读课文 评议纠正 3)理解词语 看录象

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 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5 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 齐读 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 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 说说写这些字时 要注意什么 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 抄词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第2自然段 感受“独特” 1 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 还写了什么 分层(海 人)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 看看题头的照片 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

(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

感受寒流袭来时

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

(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 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4 通过读

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5 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 再在小组内试背

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6 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整体读

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 学生自学(读、说、背)2 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 评议结果

四、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 背诵第1-4自然段 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在冬、春、夏三季中 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2-4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 自渎第5自然段 整体感知 找出句子

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3 “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4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一般的地方 冬天是萧条、冷落的

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又显的那么凝重

(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 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 齐读第6自然段 联系全文

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欣赏画面

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说是一幅画

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

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 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介绍 比谁介绍得好? 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 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 写一个片段

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3、烟台的海

凝重

不畏严寒

活泼

勤劳播种

宁静

人海相依

高远

充实忙碌

------------------

“画”“背景”“舞台”〈----〉“活剧” 教学反思

课题

4.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 写出课文的提纲 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1、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了解段之间的关系

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2、能给课文分段 写出课文的提纲 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

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课文特点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 ★

教 学 预 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理清游览顺序

1、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

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3、结合分好的段落

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浏览时间人物、景点)(2)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4月14日

我去游览浙江的金华双龙洞

5、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

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1)默读第二自然段

从课文中标画出不沿看到的景物 及这些景物的特点

再体会一 下作者看到这些学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回答

老师边板书: 景物--映山红 油桐 砂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3)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作者听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作者听到山中溪流的声音

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 并听到不时变化的溪声)

(4)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

同时边读边想象沿着途明艳的南方山景 并思考

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沿途景色呢?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 双龙洞位于其中 自然更值一游;

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特景象的衬托; 作者游兴很高 心情舒畅

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总结第二段段意; 从金华过罗旬入山 一路上景色明艳迫溪流到洞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 理清条理:

板书:外洞 孔隙 内洞

2、再读课文 归纳特点:

3、小结过渡

三、精读课文 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 做批注

教师巡视辅导

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讨论:

A、组织:有一些同学已经想好了 下面

我们先按课堂小组开展讨论

跟同学们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这些个特点让你喜欢的?

B、学生讨论 教师巡视 初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交流评议:

A、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讨论: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势

4)乘船感觉

4、读写结合 突破难点:

A、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呢?请看黑板 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最后呢?

B、谁能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难问题?

5、分层朗读

体会写法:这样小的小船

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 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 是多么有趣啊!下面

我们分组来读这一段

再来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层层说清楚的......请大家拿好书

6、学法小结: 我们在刚才的学习中

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点是窄小的;接着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到了空隙的特点;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

7、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8、总结学法:

A、学完了孔隙和内洞

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B、洞内宽大

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C、学生答 教师版画

(画出后山)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A、游完了双龙洞 回过头来看

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刚才 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

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B、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标出路线图)

C、那么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参观游记呢?除了写作顺序之外 要想吸引读者 打动读者的心

还应该抓住什么去写?

2、小结写作方法: 学到这里

我们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

五、赏读课文 体会感情:

1、过渡谈话: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里就读哪里

看看怎样才能读出文章的感情来

2、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

六、总结本课内容

布置下课时任务:课上到这儿就结束了

这节课我们不仅弄清楚了作者游览了双龙洞的那些地方 还弄清楚了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那么

作者又是怎样出洞的呢?此外

作者从上山到进洞每次都提到的泉水和作者游双龙洞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习作一 教学内容

完成习作童年趣事 教学 目标

1、学会记事

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 旨在突出“趣” 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

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中心明确

重点 难点

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教学 准备

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教 学 预 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

同学们

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 你看

那会飞的梦

那冬阳下的骆驼队

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

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 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 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 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

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 要有意思 要有发现

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 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 可以是钓龙虾 可以是玩泥巴

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三、范文引路 讨论写法

1、读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 然后各组长汇报

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第二课时

四、快速习作 教师巡视

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 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

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五、修改习作

六、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第二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费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4篇课文围绕主题“壮丽山川”来组织 由《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四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的“壮丽山川”与前面各册中写台湾的蝴蝶谷、南沙群岛、庐山云雾、沙漠绿洲、高原、草原等文

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弘、景象万千的河山长卷图

长城、运河、秦兵马俑等历史文化遗产更是辉映其间

虽表达的主题相同 但写作的方法却各有特色 《长江之歌》以诗歌形式出现 表达强烈的热爱之情

《三亚落日》则以拟人化的手法 动态地展现落日美景

可以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地品读 熟读背诵 积累内化

《烟台的海》是按季节的顺序描写景色的不同的

教学时可以把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重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具有按游览顺序写的特点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描述的顺序 学习、借鉴这种写法

教学目标:

1、学会26个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背诵相应的段落

3、感受祖国山河的博大与壮美 升腾起强烈的爱国情怀

4、学会用比喻和拟人写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5、口语交际: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 把家乡的名胜古迹 民风民俗等介绍给大家

6、明白“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道理 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 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时

长江之歌 2课时

三亚落日 2课时

烟台的海 2课时

习作 2课时

练习2课时

1、长江之歌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王世光作曲 胡宏伟作词

作为中**亲河的赞歌

它凝聚了巨大的文化内涵、情感容量和审美价值 可以视作这类文章的担纲之作 “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 唱长江的歌 赞长江的歌

作者以雄浑的气势

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

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它源远流长 与黄河一起

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被誉为“母亲河” 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整首诗歌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第一节主要从地理特点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长江一泻千里 滋润两岸的气概

该节侧重写实;第二节主要从时空的角度描写长江 赋予长江一种象征意义 永远充满青春活力 永远向前发展 该节长于抒情

但这两部分又用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

并把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为主线

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 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歌词语言精练 对仗工整 结构精巧

巧妙运用比拟、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在抒情状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 塑造了长江伟大的母亲形象

表现出了长江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

朴实无华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长江的深深的依恋与无尽的赞美

教学设想:

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三点:

1、形象;

2、感情;

3、活动

1、形象

教学这篇课文

一定要让长江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树立起来

这篇课文是《话说长江》这个电视栏目的主题歌曲 而《话说长江》这栏目的主要创作思想 是为了人们能够了解长江、认识长江

明白长江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关系:血脉之江 民族之魂

母亲河!因此教学这篇课文

就要让孩子们了解长江的沧桑历史 了解人们对于长江的情感

2、感情

这是本文教学重要的人文价值 情感价值

让孩子们爱上长江

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而这一思想情感在文中是通过词句来表现的 因此教学中

我们还是要抓住课后的思考题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有关的诗句具体说说

这一提示是我们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

3、活动

要举行一定的语文实践活动 文字的 图片的

影视的......让孩子们通过手、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 多感官的、多方位的感知长江 感受长江

让长江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 与长江血肉相连!

教学目标:

1、朗读、想象、感悟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并在朗读中产生共鸣

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读中探究现代诗的特点

感受拟人、反复、比喻等方式的表达效果 并能模仿某一句段进行创造性想象仿写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朗读、想象、感悟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 感悟语言

读中体悟情怀、读中丰富情感 在反复的朗读中 与作者产生心的共鸣

进而升腾起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出示问题 激发兴趣

(1)长江的源头在哪?

(2)长江分别流经哪些省?

二、指名几位学生朗读课文

三、读完后

说说这首诗歌中你觉得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长江的情感

说说为什么这句诗最能体现作者对于长江的情感? 还有相同感觉的同学说说吗?(他觉得中华民族从长江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指名读

齐读

(1)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你能从诗歌中找到答案吗?

学生分别找到第一节二节的句子 根据回答加以引导点拨理解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 “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 长江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 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

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哪些词提示了你?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 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 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

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 长江很长

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 从西至东

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 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永不分离)指导学生看地图

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相机指导朗读

再齐读第1节

指导背诵第1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 长江从远古走来 向未来奔去 时间跨度很大 长江永远不会停息

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 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理解”尘埃“在此处意为什么

相机指导朗读

再齐读第2节

指导背诵第2节

(2)这一句在诗歌中出现了几次? 两次

介绍诗歌的手法之一:反复 并简单介绍这种手法的作用

(3)诗歌还有其他特点(相机介绍押韵等简单知识)

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

二、拓展学习

1、你了解名人写长江的诗词文章吗?

2、出示相关诗词

3、根据你喜欢的诗词 读一读 品一品

4、说说诗词中的长江给你的感受

三、出示资料 共品长江

1、出示课件

播放相关图片与影像资料

长江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美丽风光、地理知识等好地拓展了课文的学习时空

2、看完后

说说你对长江的感受

四、交流资料 抒发感言

1、根据交流 从自己的角度 写写对长江的感言 如”长江是历史的象征 她是一条母亲河

更是一条历史之长河“ 如:”母亲是无私的 母亲永远是天底下最美的人 母爱永远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

“如”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

千百年来她给了诗人多少诗的灵感!“

2、学生练笔

2、三亚落日

教材分析:

《三亚落日》是一篇精美的写景文章

课文描写了洋溢着热带风情的三亚壮美而富有诗意的落日景象 文中活泼、清新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 教学时要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朗读品味 使学生了解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并积累一定的好词好句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文章层次清楚 词汇丰富 语言清新

可以将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

文章开篇点题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正当人们急于欣赏三亚落日时 文章却宕开一笔

先写三亚的海”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作者从天写到海

既描绘了三亚海的特征

有为下文写落日提供了环境和背景 接下来的3、4小节 写三亚的落日 太阳落下的过程

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无声地入水 文章的最后写了作者对三亚落日的赞叹 也呼应了前文

浓墨重彩的描绘

鲜活的比拟是本文的写作特色 而如何让学生理解 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亚落日》像是专门为孩子们写的 文中的落日依附了一颗童心 活脱脱像个活泼、快乐的孩子 活力四射 动感十足

读这篇课文孩子们会感到那轮三亚的落日就是自己 文中动词锤炼得极见功力

使南洋的热带风情和落日的诗意变化在跳荡的笔触中极富视觉冲击力

学习《三亚落日》后 在熟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 借鉴作者的写法 观察落日的过程 并做一次小练笔 学以致用 强化积累

并对自己语言仓库中的存储进行激活、调动、重组 学用结合 增强底蕴

教学设想:由景入情 由情到文

再由文升情编排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 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

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品味语言文字 领悟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

感悟三亚落日之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激发兴趣

出示题目: 2 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 本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 课文却特意写了三亚”落日“ 在三亚看到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课文第1、2自然段分别写什么?

(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3、学生划分段落

三、初步感知全文 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

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

讨论交流

(板书:真有诗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

(有诗情画意

能让人产生非常美好的想象)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指导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等词句(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范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激趣 导入新课

1、从上节课我们在学习中

三亚哪些景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三亚是个怎样一个美丽的地方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亚

二、精读课文 细细品味

1、(出示三亚美景图)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 请学生说感受

2、带着观图感受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3、在作者眼里落日像什么呢?一起来欣赏这一轮落日

(播放录音)第四段

出示:”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又平稳地停住了 “读句子 感悟

比较字词的妙用 为什么用”挨“不用”碰“ 还有”悬“、”沉“等字

师:长时间看着落日 会有不同的感受

李白曾有过这样的诗句:”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故人是什么意思?李白把谁比成了朋友?

师:如果是孩童 是怎样一个孩童 如果是跳水员

是怎样的跳水员?读一读

把你的感受与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一下 但要言之有据

4、根据师生交流作者眼中的落日 师引读:(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

------只见它慢慢地下沉......最后像跳水员那样......向人们道了再见)

5出示:藏起了那份绚丽

静静的 无声无息

椰子树不再摇曳

大海也在轻轻叹息

止送你远去

人在斜阳里

6、齐读”目送你远去 人在斜阳里“ 小结:”哦

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7、出示《巴金:海上日出》片断:”过了一会儿 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红 是真红 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到了最后

终于冲破了云霞 完全跳出了海 面 颜色真红得可爱“ 这是描写日出的美景 有兴趣地找来读一读 见课外补充阅读

8、总结:风景无处不在 只要心中有”美“ 板书:美

三、作业

1、其实日落时的景象不光在三亚看富有诗意 只要你静心的去看

每天看似平常的日落无论是在城市 还是在乡村 无论是在高山 还是在海边 那都是一种诗意 不信

你就去欣赏一番 有时间也写一篇有关落日的短文 片段也行

(提示:放学后

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观察地点 细细地去看

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光芒和周围的云彩 然后把看到的下来)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烟台的海

教材分析:

《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

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文章共六个自然段

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 交代烟台的地理特点

总写烟台有独特的海上奇观

第二部分是第2~5自然段

具体写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民的生活情景 这部分分四个层次写了冬天、春天、夏天、秋天烟台的海

第三部分是第6自然段 赞颂烟台的海和烟台人民

课文第二部分着重为我们展示了烟台海的绮丽与壮观 以及烟台人的勤劳、能干

我们在阅读时对这部分应重点感受

本文的语言很美

写法上也有着鲜明的特色:

(一)构思精巧 结构严谨

文章写”景“也写”人“ ”景“与”人“交相晖映 ”总--分--总“的结构 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二)语言凝炼 生动形象 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教学设想:《烟台的海》文字精美 如诗如画

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充实与忙碌 使烟台的海成了一幅画 一道广阔的背景 一座壮丽的舞台

文字亦如笔下景观一样波俏明丽 如何让学生感悟烟台的美 教学中

我们可以尝试着把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美景放在一课时中学习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与表象 让学生深入的朗读

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来体会 让学生美美地读 把文章读得美美的教学目标:

1、学会并理解描写大海的词语:凝重 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 壮观 壮丽 惬意 呢喃细语 轻盈

2、欣赏烟台四季的海的独特景观

3、了解烟台人多彩的生活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重点:

”烟台的海冬季的独特景观“这部分

因为这部分既是烟台的海独特的风景的关键之处

同时从文章写作结构上来说也为后面三个季节的分析起到指导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 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同学们

你们看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 看中国地图 沿海城市很多

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3 揭题

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看画面 听配乐朗诵 说说自己的感受是的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

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 评议纠正

(3)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4)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齐读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 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由于是地理位置的不同

这就使得烟台的海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那么在一年四季中

烟台的海各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在烟台的人又是如何面对的呢?大家默默地 静静地想 并画出主要词语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深入指导

(提示学生画出重点词语 并查看学生默读效果)

2、同桌可以简单交流一下

3、师生交流

并根据生答板书:冬-巨浪拍岸(气势汹汹)-观赏春-微波泛起(绿盈盈的)-播种夏-凉爽恬静(恬静温柔)-休息秋-湛蓝凉意(格外湛蓝)-收获(根据学生的概括 用书上的词语)

4、师指板书总结

在寒冷的冬天烟台的海――(生看板书答)――烟台的人们勇敢地――(生答)

三:深入品读“冬天”部分

1、深入品读第二节 现在

我们就用我们入情入境的朗读 把自己带入到冬天的烟台

去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冬天烟台的海

2、放声朗读 边读边想 边读边看 边读边感受

3、指名读

指导读针对学生读不到位的地方可以暂停下来进行指导一番: A、表现“气势”时 也不能用声嘶力竭的声音去喊 B、教师注意充分用手势来引读

4、示意学生按刚刚的指导 再来深入品读一番

把那小山似的浪涛读到眼前来 把自己读到烟台去

5、重点品读:(我们再走近一点读)出示- “小山似的涌浪......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 A、自由读读这儿

看能不能把这巨浪折岸的场面给映在自己的脑中 能不看书读出那就更美了

(让学生自由反复读)B、指名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C、指名不看书“读”(也即背)

6、这样的场面真是太吓人了 可是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

他们却纷纷――(示意生接着往下说)还有的不顾被――(示意学生说)

7、指名完整朗读 其他同学看图

四:深入品读其他三季

1、从总结读书方法引入:刚刚大家读得很投入 大家是把这些文字

全都变成了真实鲜明的图象印在自己的脑中 所以大家在读的时候

脑中就会很自然地浮现那一幅幅很动人的景象 下面大家就按着这种的方法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海 把它给很生动地映在自己的脑中

2、学生自选一个季节 示意学生多读 尽可能少看书 或不看书读出

3、师生交流:根据时间指导: A、提示学生尽可能少看书 渗入背诵指导

B、注重树立示范(教师指名读时 适当评价)

引导没读这节的同学比较读一下 C、对一些特别精彩的地方 多用些齐读的方式 让全体同学都能背出

D、教师注意用自己形象的手势默契地参与学生的读书活动

4、收尾总结

1、与学生一起回味式总结:刚刚我们一起走过了冬天的――春日的――夏日的――秋天的――(学生可用板书的语言 也可用“凝重”等)

2、这样看来 我们可以说 烟台的海 是一幅画

是一道――(让学生齐读)

五:美读积累

针对每个季节中 拣最美的那个小场面再试着多读读想想 多回味回味 试着背下

(如果时间不够

就让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

六、实践作业:

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4、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游记

课文节选自《小记十篇》一书

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 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

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金华的双龙洞是浙江金华的名胜 因为内洞的洞顶有一条“黄龙” 一条“青龙” 所以叫“双龙洞”

全文按游览顺序 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

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 经过罗甸 渐渐入山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先写山后写溪流

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在教学时让学生懂得双龙洞沿途的景色已如此美丽 双龙洞位于其中 自然更值得一游

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特景象的衬托 不然

学生写游记

前面把看到的景物一一罗列会造成喧宾夺主 主次不分

第三段(第4、5、6、7小节)

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 然后具体描写外洞

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 最后又提到泉水 交代了泉水的流向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 这一节写得很详细 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 承接上文 自然过渡 引出下文

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 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

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认识 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办法 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

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 再写作者穿过孔隙时的感觉 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小节写作者游览内洞时的情景 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 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黑” “内洞一团漆黑” 第二层写“奇” 借着汽油灯光

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 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第三层写“大” “内洞比外洞大得多

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第四层写水“源” “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指明泉水的发源地 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 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

自然结束文章

这篇文章段落分明 条理清晰

一是按游览顺序划分段落;二是另有一条水线在串连着全文 因而有两条线: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习分清主次的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教学旨在构建动感课堂 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

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 勇于创新

在学做小导游情境活动中 感悟内化文本 催生个性语言 促进思维发展 阅读与想象相结合 感悟与体验相结合 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特别注意“臀”的正确读音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领悟作者移步换景写游记的方法

3.阅读与想象相结合 感悟与体验相结合

在学做小导游情境活动中 发展语言能力

4.感受旅游情趣

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知道作者是怎样按游览顺序有条理地记叙双龙洞的 并能说出其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 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⒉、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⒊、.理清课文的条理 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2.让学生解释“记”是什么意思(记载)

3.本文是一篇游记

这篇游记是 叶圣陶 先生于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4.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金华的双龙洞景致美丽奇特 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双龙洞看一看 那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览 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 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2.检查自读情况

(l)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2)抽生轮读课文 生生互相纠正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 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三、寻觅游踪--整体感悟

1.披文入境 概说全文感知

今天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叶圣陶爷爷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 轻声读课文

读后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金华双龙洞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再读文本 梳理游踪线索

你跟随着 叶老 先生游览了双龙洞的哪些景点呢?再读读课文 圈出景点的名称 教师根据汇报交流 完成板书:

上山 → 洞口 → 外洞 → 孔隙 → 内洞 → 出洞

3.浏览文本 把文字变成画

读了课文

金华双龙洞的大体情形有没有在你的头脑里形成画面呢?请你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 根据文字的介绍

在自己本子上用简笔画出金华双龙洞的环境 另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画后给同学们介绍画的理由(从文中找出根据)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金华观龙洞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畅谈游历--从自己的生活切入

在节假日里

有不少同学跟随着爸爸妈妈去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 置身名山大川 有的让你沉醉于她的瑰丽 有的让你流连于她的神奇 有的则让你惊叹于她的博大 你曾到过什么地方游览

并说说你的感受好吗?可参照这样的句式 出示

1、我游览过(什么地方)那里(什么风光)我感到(什么印象)

二、导游竞聘--比赛促读 深化感悟

1.激趣引入

上节课你跟随着 叶老 先生游览了双龙洞的哪些景点呢?

2、金华双龙洞神奇的景观

每天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往观光 我们凭着对课文的阅读 是否能做一次小导游

带领游客欣赏这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杰作呢?

3、说议“景点”

要做导游 需要熟悉景点

尤其要把握好景点的特点 唯有这样 通过你的解说

游客方能领略大自然的可爱之处 才会被大自然的奇妙所吸引 你能结合图示

说说各景点的特点吗?

读议课文

感知景观特点

让学生自由选择景点 说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作如下追问 引导理解并体验

--山上景色明艳

从哪些词句看出来?读一读

--外洞很宽敞

文章是用什么方法讲出这一特点的?你还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

--孔隙窄小到什么程度?如果你在那样的孔隙里 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读一读 演一演

--内洞黑、大、奇的特点

分别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读读说说

......质疑探究 读通文本

提示学生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大家一起来解决

可相机配图释词:石笋、石钟乳

4、竞聘赛读 表达真我感受

下面我们将要进行各景点小导游的竞聘 最先读得好的先做小导游 先练一练 读的时候

一定要把景点的特点 还有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共议“导游”--调动思维 让“导”“游”出彩

1.体验“导游”角色 说法论技

为了给游客“导”出精彩 让游客满意 并为之神往

导游需具备不寻常的功夫

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怎样做个好导游 教师对学生的精彩发言予以肯定 归纳说话内容 引导学生体验

--开头需有开场白

让游客一听就喜欢你(可让学生动笔写一写 如导游外洞开场白:游客们 带着向往

在欣赏了明艳的山林风光之后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双龙洞的洞口 下面将由我为各位导游 我叫XXX 愿我的导游将各位带进人间仙境 一睹双龙洞神奇的容颜......);

--(重点段落)背上 不看书;

--丰富说的内容

使游客获取更多的人文知识(增加传说、内洞石钟乳的形状等 教师出示2 丰富阅读

为导游增加积累);

孔隙介绍

进洞

须经蛤蟆嘴逆水而行 洞穴宽约3米 长约12米

水面离穴顶约一尺左右 游人入内

必须仰天平卧小舟中 徐徐送入洞内

脸面相距穴顶仅数寸 奇中有趣 趣中寓险

“洞中有洞洞中泉

欲觅泉源卧小船”、“千尺横梁压水低 轻舟仰卧入回溪” 这正是双龙洞的独特诱人之处

-(突现特点)把握好语气、做好动作 使解说声情并茂

富有磁性、感染力;

--还需预测游客的心理愿望 或发难问题;

......2.体验“游客”角色 问题发难

做一名游客 观赏着无限风光

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导游吗?对提出来的问题 引导解疑或存疑

--山上哪来的泉水呢?

--那石钟乳还有些什么形状 可以取什么名称?

--“双龙洞”的名称有什么来历?

--我还想知道......3.交流课外资料 拓展视野

丰富“导”“游”内容

为了使我们的“导游”和“游客”了解更多的知识 让我们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享一下 分小组交流

过后把小组里有价值的图片、牒片里的资料等用多媒体呈现出来 共同玩赏、阅读

教师相机出示下面的文3 让学生阅读文字

感受双龙洞的奇、妙、趣

内洞奇观

舟至洞内豁然开朗

内洞面积约200多平方米 洞底崎岖不平洞顶高低起伏

石壁上的钟乳石、地面上的石笋、纵横交错 奇形怪状 千姿百态 似人似物 各具风采

故取名有“黄龙吐水”、“青蛙盗仙草”、“单峰骆驼”、“龟蛇共生”、“寿星仙桃”、“彩云遮月”、“倒挂蝙蝠”、“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金鸡展翅”、“龙台龙帐”、“龙麟龙爪”等 妙趣横生的景观 使人目不暇接 眼花缭乱 在灯光映照下

宛似置身于水晶龙宫之中

明代大旅行家、探险家徐霞客游此洞时 在游记中写道:“中悬重幄 水陆兼奇

幽明凑异者矣”

3.择段演练说话

四、设境导游--体验角色 内化文本 创生语言

1.“导”“游”互动

◇景点:山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等

◇教师:提醒两方角色动作、语言、神情表演逼真 并配合学生表演

用多媒体展示图画、文字等营造情境场

◇“导游”:到讲台前 手拿导游旗 随兴为游客导游

◇“游客”:随机观看、赞叹 向导游发问

也可对“导游”作出评价

2.“游客”抒怀

游览了双龙洞

你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

游览胜地总有凿得十分平整的“回音壁” 那是让文人墨客留下感言的 如果让你来写

你会写些什么呢?可以是一个词 可以是一句话 想写诗也行

(教师可在黑板上简笔画出石头 让学生写在石头上 以激发更大的兴趣)

五、走进自然--延伸课外 记录人文生活

选定地方景观 组织学生郊游

让学生详细记录郊游的经过及所见所闻 尝试写一篇游记

事先可安排习作水平高的学生观察 写出导游词

在郊游时给同学们导游

习作1

本次习作以钱钟书的女儿回忆和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的一段文字为例 表达浓浓的父子之情 编者以这段文字为引子 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回忆 捕捉可以表达亲情的镜头 进行习作

这篇习作属于记事的范畴

注意以几个特写的镜头来展开记叙 写出情趣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

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 旨在突出“趣” 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

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 同学们

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 你看

那会飞的梦

那冬阳下的骆驼队

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

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 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 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 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

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 要有意思 要有发现

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 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 可以是钓龙虾 可以是玩泥巴

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三、范文引路 讨论写法

1、读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 然后各组长汇报

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第二课时略

练习1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

语文与生活: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学会用比喻和拟人写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1、教学第一部分:

⑴自读引语

重点引导读“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

⑵让学生比较:哪一句更生动?

⑶思考:为什么第二句更生动?

2、教学第二部分:、⑴学生反复、认真读三组句子

⑵学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动”的答案

⑶让学生写一写:读完每组第二句

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生动有趣?⑷交流读句子的感受 师生共同得出:因为把这些事物写得和我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所以更生动、有趣

3、教学第三部分:

⑴教师引导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 把这些事物写下来 要求:写“活” 写得和我们一样富有情感

⑵学生读自己的文字 看是否有趣

⑶师生评议 师小结

诵读与积累:背诵与冬天有关的成语 注意在适当理解的基础上 想象成语构成的意境

1、诵读词语:

⑴自由认读

⑵同座讨论词语的意思

⑶想象:读着这些词语

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

⑷表达: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 发生着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2、积累:

⑴练习背诵

⑵集体练读、练背

写好钢笔字:注意行书的间架结构和行间距 把字写得端正整洁

1、指导:

2、⑴读这段话

指出出处--《烟台的海》 ⑵引导读帖

重点观察整体布局 行款的优美

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3、练习:

⑴生描红 师巡视、指导

⑵师小结

口语交际: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 练习用自己的话 把家乡的名胜古迹

珍奇的动物、植物或矿产资源、民风民俗、民间传说介绍给大家 注意说话的条理性 尽量用导游的口吻介绍

一、审题

1、启发谈话: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参观访问 请你做个小导游

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

2、指名读题 明确要求

(用介绍的口吻 语言要亲切

表达要清楚)

二、指导

1、思考:家乡有哪些特点?自己准备选择哪方面介绍?写好导游词有什么要求?

2、学生讨论后写出导游词

3、分组分方面练习介绍

4、各组推荐出“优秀小导游”上台介绍 请几个同学演游客

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甚至做成蚀本生意,倒不如当时理智克制一些.

第三篇: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测试卷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_

卷首语:语文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熏陶,是一种积累,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形成的。亲爱的同学,答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希望你能珍惜这次实践的机会,从中受益。

一、积累运用。计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要求写得正确、美观。5+2

dàngdíxùnsèyángyìqīhēizhú sǔn

()()()()()

jùn()工()峻()俏()马

2、我是小小播音员。你能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2分

飞溅(jiàn zhàn)银屑(xiè xuè)臀部(tún diàn)惬意(xiá qiè)

3、用“改”组词(不得重复)填入下面的括号中。(2分)

()方法()条件()缺点()品种

4、根据要求填词语。4分

(1)描写水面波浪(4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日出或日落情景(4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语填空并写话。2+2

寒冬()月()天飞舞银()素裹风刀霜()看着这几个成语,你想到了一个什么季节?你用其中的三个成语写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会写句子。4分

(1)读句子,我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1分

见到叶圣陶爷爷这样的大作家,我自然感到十分高兴。(用上问号,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修改病句。(1分)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3)读句子,我学习用词语照样子写句子。2分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使它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4分

例:小溪匆匆走下山崖。

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高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原。黄昏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庄。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鸭。

8、我来当导游。3分

如果有客人来到你的家乡,你最想向他们介绍什么?是迷人的风光,还是名胜古迹?是珍奇的动物、植物,还是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相当你一定是个出色的导

游,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文传真。(我会背,会按课文填空。)10分

(1)“你从远古走来,__________________;你向未来奔去,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纯洁的清流,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磅礴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我很喜欢读这些句子。

(2)古代许多诗句中也写到了长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____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你还想到了哪些?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句子中的“大红灯笼”指的是

______________。我觉得它还像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日落的句子我还喜这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跟着作者来到烟台的海,真切地感受到四季变幻赋予了烟台的海冬日的____________,春日的 ____________,夏日的___________,秋日的 ______________。难怪作者赞叹道:“ 烟台的海是 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是 ____________。”

二、我是阅读小能手。

(一)《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10分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儿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xì

jì)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

晕)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shìsì)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得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在括号内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2分

2、文中怎样描写小船的小?用“~~”划出。2分

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经过孔隙时的感受?请抄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双龙洞的小导游,请你根据短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外洞”或“孔隙”的解说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分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拾起头()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

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新鲜 鲜美 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自的、紫的……争奇斗妍,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

“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留下一段树桩,很快()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丽 美化

赞美)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2分

2、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第二、第四自然段的括号内。2分

A.只要……就…… B.只有……才……

3、“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公开揭示 B.无着落,没结果 C.挂 D.挂念 E.距离远。2分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这句话中“悬”的意思应选 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乃至()爱惜()供应()依附()

5、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1+2+3)

(1)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2)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黑心树的特点 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 ______________。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2分

三、作文天地。30分

馈赠礼物传递人世间的一份真情。知道吗?大自然也馈赠给人类无价的礼物:资源、、生命、良辰、美景……你是否发现春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请你以《春天的礼物》为题,尽情地描绘大自然赐予的这份厚礼吧。你的笔下一定会尽它独特的魅力。

第四篇:苏教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教案(范文模版)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师:螳螂和蝉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写“螳螂捕蝉”故事的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3.讲讲螳螂和蝉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螳螂 蝉 黄雀

四、细读“螳螂捕蝉”的故事。

1.用“——”划出你认为最有道理的那句话。

2.指名回答,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着祸患。

3.填写图表,体悟成语的意思。

师:他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同桌交流。独立填表。

一心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4.从哪里看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教学预设: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抓住描写“螳螂”“蝉”“黄雀”动作神态的词句,品味它们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小组交流讨论。3.集体交流,讨论。

(起因: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不准别人再来劝阻;经过: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结果: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隐伏的祸患

蝉 露水 螳螂 螳螂 蝉 黄雀

黄雀 螳螂 少年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养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 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 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难点:

学会文中的生字词语,读懂课文大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要用细心的人能够将他们记录。有的时候 自己高兴的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诉他人,今天 这么高兴的人就是老舍。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吧!

板书: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 《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 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 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 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 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 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 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 并结合课文理解。

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 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 面来讲的?

(1)指名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2)学生举手回答

(3)教师明确: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学生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五、小组内自有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学生小组交流展示,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

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

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

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 给人们带来乐趣。

2、给课文编写提纲。

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 么喜爱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 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

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 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 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 流)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a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 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 斗的一生。

3、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 a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人生启迪:勤勉奋斗。(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

(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 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

a学生小组内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 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a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 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a学生小组内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有感情 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学生举手回答: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 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 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

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 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材料安排:

1、把养花当作乐趣。

2、分述养花的乐趣:

①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②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③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④养花使人喜悦——有喜

⑤养花使人忧伤——有忧

3、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 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1、说说你喜欢的花草有哪些。

2、说说这些花草的特点。

3、比较一下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

4、构思。

5、写出来。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一)(二);

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 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教学重点:熟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重点语句,把握作者写作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一)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 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 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 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a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兴是兴致兴趣的意思,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的意思 是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 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a学生小组内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 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 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 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 阴:桑树下。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a学生小组内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 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 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交流材料

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a学生小组内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明确:

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 首诗歌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 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a学生小组内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

1、点面结合

2、动静结合

三、练习:

1朗读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四、小结 :

1、诗歌的朗读

2、诗歌内容的理解

3、诗歌的写法 五作业:

1、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2、预习《山中杂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山中杂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本科生词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 思。

2.能力目标: 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继续学习用平淡、自 然、流畅、亲切的语言叙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平和心态以及从大自然得到的乐趣。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科生词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2.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生字词语

生字:驯xùn(驯服、顺从)瞥piē(很快地看一下,大略地看)蹒跚pán shān 槭qì(落叶小乔木)触chù,不读chǔ 瑰guī,不读guì 词语: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本文是形容小鸟。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玲珑娇小:细致,娇嫩小巧。

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热身赛:正式比赛前进行的训练、比赛。

二、交流作家:

冰心:除了《小资料》介绍的外,需要补充的是:冰心女士早年的 小说多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代表作有《斯人独憔 悴》等。《寄小读者》是她散文最高水平的体现。诗集有《春水》 和《繁星》。

班马: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三、阅读理解

1、《山中杂记》 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 的。原来是一组,共十篇,我们学习的这篇是第十篇。

2、略读课文,课文写了什么? a学生小组内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明确:

这篇小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 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 喜爱之情。

3、学习重点段:

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作者怎样表现了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请同学边读边画相关语句并且小组内交流。(1).学生读课文并画出表现对动物关爱的语段(2).小组交流:

写马:温驯地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和齐整的大牙。侧转那狭长而又 善良的脸来看我,表示它的欢迎与等待。它虽然不说话,它必每日地怀念我。

写狗:它看我吓怔了,才住了吠,得了胜利似的,垂尾下山而去。它竟摇尾走了过来。它总算助了我不少的胆子。写猫:它并不抓人,仰卧在草地上,用前面两只小爪,拨弄着玫瑰 花叶,自惊自跳,充满了活泼的欢悦。

从上述所举的例子中能看出,冰心笔下的各种动物有情有意,充满 人性和灵性,个个都可爱极了。

(3)这些动物为什么这么可爱,作者为什么能从它们身上获得无限 的乐趣? a学生小组内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明确:是因为冰心始终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它们,与 它们深交,而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让动物给自己服务,逗自己开 心。这样平等、关爱、尊重、欣赏的情感就是一种博爱思想。

四、小结全课

五、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用平淡、自然、流畅、亲切的语言叙事。2.理解作者平和心态以及从大自然得到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美文品读

冰心这种博爱思想是因为接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和印度的 泰戈尔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受的家庭教育、个人教养的必然结 果,也是她早期作品中所表现的最高理想和一贯的主题。你认为怎 样才能读出作者的所见所思呢?同桌练读。

二、学习写作方法:

本文重点写的是小鸟,共用五段文字。作者先写各种鸟,如青 鸟、知更雀,说它们是快乐的象征,然后写鸟的形态,鸟鸣,最后 进一步详写了鸟的家庭,小鸟破壳,大鸟哺育它们的情景。这部分 文字写得亲切、生动、感人,是文字的精华,同学们应该反复品 味,从中获取养料。

仔细阅读些小鸟的部分,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1、学生阅读体会。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本文详写了小鸟,略写了小虫,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文章开 头选写了大马、小狗、小猫三种动物,从描写对象的数量看,已经 从面上铺开了,然后收笔,集中一点,详写小鸟的各个方面,把文 章内容、抒发的情感推向高潮,推向顶峰,最后收笔写小虫们,点 到为止。如果再详写小虫,显得拖踏、臃肿、做作,读起来会索然 无味.三、全课总结 :这篇小文的语言细腻、柔和、含蓄而又清丽,通篇 “满蕴着温”,充分显示了女性作家的特点,这也是冰心作品的语 言特点。爱——对动物的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四、作业:对比阅读冰心的其他散文,了解写作特点。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爸爸带我去爬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文章的情节结构。

2、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教学难点: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自然就引出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二.分组讨论,赏析全文。

导入时已经谈到了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1、提出第二个问题:爸爸为什么带我去爬树?。

板书“回归自然”,解决本文重点之后,2、提出第二个问题: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呢?

让学生从写法角度入手赏析全文。通过讨论可知文章运用了 对比写法,即我与父亲的对比和我爬树前后的心理对比来突出主题 ——回归自然。解决难点,为后文作铺垫。

三、合作探究,理解主题。

文章通过“爬树”来突出“回归自然”,可现实生活中“爬 树”又不太可能。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回归自然?有没有回归 自然的亲身经历和喜悦感受与我们共同分享?顺势我提出第三个问 题:为什么要“回归自然”?

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回归自然”因为热爱自然,我们应保护 自然,有基本的公德和环保意识。

板书“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四、课堂练习

训练学生把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设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 来。或把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

五、课堂小结

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陶冶,我们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应积 极主动的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让我们为保护美好、健康的大自然去 共同努力吧!

六、作业:写一篇作文,题目是《爸爸带我去___》。板书设计:

爸爸带我去爬树

回归自然 热爱自然 保护自然 教学反思:

《美猴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理清结构层次,围课 考与练习自习课文。2.合作学习:

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提倡小组的合作精神,碰到不懂的问题 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通过想象画出心目中的美猴王,同学之间可 以相互帮助。3.探究学习:

课文较浅显,学生可以自学,因此,可延伸拓到整部小说,学 生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括作者简 介、写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小说的内容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孙猴子是我国家喻户晓、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我这样说对不对?

学生:应说“孙悟空”,不能说“孙猴子”。

教师:美猴王--孙大圣--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本身有个发展 过程。他是神、猴、人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最初是石猴,由于本 来高强,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便成了猴王,而且前面加了重要 的字:美。那么美猴王究竟“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

二、检查学生课前了解有关作者吴承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的 简介。

三、自由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请一名同学主持听写,二名同学上黑板写,其他同学写在课堂 笔记本上,完成后让学生自己点评,师生共同校正错误。

听写词语:

镌 迸裂 麋鹿 瞑目 石碣 天造地设 滔滔不竭 力倦神 疲 拖男挈女 瞑目蹲身 喜不自禁 抓耳挠腮

第二教学板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

课文虽是节选,但情节清晰,内容完整。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 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这是情节的开端,写石猴的出世。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这是情节的发展,写石猴的山 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石猴的山间生活。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众猴玩耍,以及发现了瀑布。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迸居 住,而被拥戴为王。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 层。

第一层(从“好猴”到“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帘洞。

第二层(从“众猴听得”到完),写石猴带领众猴迸洞居住,被拥 戴为王。

四、小结全课

五、布置作业 1.写会文中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体会美猴王的形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理清结构层次,围课 考与练习自习课文。

2.合作学习: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提倡小组的合作精神,碰到不 懂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通过想象画出心目中的美猴王,同 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

3.探究学习:课文较浅显,学生可以自学,因此,可延伸拓到整部 小说,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 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小说的内容等。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文让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经过筛选确定三个主要问题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 “美”在哪里?

2、他有哪些性格特点?

3、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体,怎样理解?

二、教师深人巡视,参与讨论,由学生回答得出以下的答案。

1、引导学生从石猴的身世、行为、语言等几个方面探讨,得出 美猴王的“美”表现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这三个方面(利用多 媒体投放出对此的概括)作者通过这三方面生动的描写,主要通过石 猴发现水帘洞和带领群猴迸住这两件事的描述,刻画了美猴王这个 令人喜爱的形象。

2、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这是个聪明荧巧、本领超群、有胆有 识、深字众望的猴王。

3、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现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现 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

二、看看 议议 画画--讲讲--写写,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引导学 生从课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人文素养,学习美猴王的聪明勇 敢、有胆有识。

1、观看录像,放映《西游记》第一集与课文有关的部分,边看 边思考:美猴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讨论美猴王的性格特征。a学生小组内交流 b选出代表展示 c教师小结明确:

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探字众望,他是猴,是人,又是 神。

猴,表现他的生物性;人,表现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他的传奇性。

3、体验感悟

4、选自己喜欢的部分美读。

四、小结全课

五、作业

讲一讲美猴王的故事,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综合活动1》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快乐,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 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 真谛。

活动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 自己。设计意图:

快乐和烦恼常伴随着每一个人,如果总是想着烦心的事,就会 改变身的心境。久而久之,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 生活。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 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整个 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 现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 烦恼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渲泄,以达到提高心理 素质的目的。活动过程:

一、理解快乐:

1、揭题,播放音乐,教师激情导入:

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但是,在我们 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这不,昨天早 上,老师骑着自行车来上班,突然,在拐弯口横冲出来一辆摩托 车,躲避不及,老师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谁知骑摩托车的人丝毫 没有歉意,连车都没停,扬长而去。这使老师非常生气,这人既不 遵守交通规则,又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太不应该了。老师扶起摔 倒的自行车,揉着摔疼的腿,心里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让人 生气、让人烦恼、让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学们,在你的生活 中,遇到过令你不快的事情吗?

2、趁机引导,回忆烦恼:

谁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最近遇 到的令你烦恼的事。[活动开始创设切合活动目的的情境,有益于增 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沟通,情感交流的人际氛围,形成一种 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老师利用音乐渲染和富有激情的 语言自述烦恼,直接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意识到在学习和生活 中,不论同学还是老师总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趁机 引导学生把最近心里的烦恼写在小纸条上,在回忆中体验烦恼。]

二、寻找快乐:

1、教师导语:生活中人人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请大家来听一 个录音故事:《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

2、播放录音故事。

3、教师引导,打开话题:你有哪些感兴趣的事情?

三、体会快乐:

1从最喜爱的旅游门票中找一张,写解说词。

2、我把学骑车的经过写出来,让大家体会到乐趣在过程中。

3、我画了画还录了音。

思考:你打算怎样体验到快乐呢?

教师小结:不同的想法,对人的影响多大啊!

四、分享快乐:

1、过渡: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快乐就有烦恼,有幸福就会有痛苦,请你说说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2、在小组交流会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唱唱 歌;看看漫画„„

3、教师点拨: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大家的办法真多!

4、教师赠言: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办法去调整好自 己的情绪,使自己永远快乐。

五、留住快乐:

1、小组合作,怎样留驻快乐:

同组的学生共同承担义务,共同商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这次活动中了解的方法,鼓励同学尝试排解烦恼。教师引导:被 帮助的同学露出笑脸时,我看到大家都笑得很甜,帮助别人也是一 种快乐。

3、教师总结:

今天的活动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找到了快乐的小

门,学会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 是“快乐天使”,同时还要学做为别人排解烦恼的“快乐天使”。

下载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费下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费下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模版)

    2018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鲧禹治水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

    苏教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大全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要点 1、本学期培养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2、《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培养良好的习惯(十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

    201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1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文言文两则——学奕 课时 1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3个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要求: 知识和能力: 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基本掌握朗读的语调、重音,增强语感,提高朗读能力;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了解“以小见大”的写......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完美版

    第一单元 单元简析: 本单元安排了五篇课文,三篇讲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习作,一个回顾拓展。围绕本组专题“人生感悟”,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

    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文填空题

    第一单元 1. 你用,;你用臂膀;。 2. 你从远古走来,;你向,( ( ( 3. 三亚在海南岛的( ( ( 被海水蘸蓝了。( ( ( ( ( 将他揉成( 4. 时光悄悄地溜走,( 也( 像( ( 只见它。你用,);你用力量;)。),被蓝透了的海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