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活动教案.香港澳门doc(小编推荐)
大班活动教案:香港澳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知道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
2、认识香港和澳门的区旗,主要的建筑和风光。
活动重点: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活动难点:认识香港和澳门的区旗。
活动准备:
1、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照片。
2、幼儿用书《香港和澳门》
歌曲录音磁带《七子之歌》
活动过程:
1、出示中国版图,引出话题:
(1)、请幼儿指指说说自己知道的地方: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地方?”
(2)、让幼儿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这是什么地方?”“你知道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哪些事情?”
2、阅读图书,欣赏香港、澳门的风光片: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建筑、商场、海边的特点:
——“你认为香港哪些提防很特别?”
(2)、观赏歌曲《七子之歌》,告诉幼儿香港是一个美丽的海港。
3、简单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日:
(1)、告诉幼儿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日:
——“你们知道1999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是什么日子吗?”
(2)、认识香港和澳门的区旗,说说区旗的主要图案特征。
(3)、鼓励幼儿提问: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香港、台湾和澳门教案反思
《大班香港、台湾和澳门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香港、台湾和澳门教案反思!
(1)大班教案《香港、台湾和澳门》
活动目标:1、知道香港、台湾、澳门都是祖国的宝岛。
2、有了解祖国历史的愿望与兴趣。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香港、澳门回归的录像。
2、区旗、区徽以及香港、台湾、澳门富有代表性的风光图片。
3、歌曲磁带《阿里山的姑娘》《东方明珠》《七子之歌》。
活动过程:
一、了解台湾、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请幼儿找找中国的位置在哪里?
2、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看看中国的地图形状像什么?
3、请幼儿找一找香港、台湾、澳门的地理位置。
二、了解香港、澳门的主要文化、经济。
1、边播放香港、澳门回归时的录像片段,老师边作简单介绍。
2、幼儿自由交流所看到的录像内容。如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有哪些主要领导人参加了仪式?过程是怎样的?等等。
3、出示香港、澳门的区旗、区徽,让幼儿讲讲其形状、色彩、图案等,老师介绍其含义。
4、欣赏香港、澳门的有名建筑及著名风景。
香港:经贸大厦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建筑物,香港是世界第二大贸易港口,有东方明珠之称。
澳门:葡京大酒点,博彩,有赌城之称。
三、介绍台湾。
1、出示图片:了解著名的阿里山,日月潭等。
2、简单介绍高山族的风土人情。
3、让幼儿明白台湾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正在为台湾的回归努力着,中国人民都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统一祖国。
四、延伸活动。
欣赏《七子之歌》,《东方明珠》,《阿里山的姑娘》等歌曲。
大班香港、台湾和澳门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1968字。
第三篇:大班社会活动:台湾、香港和澳门(推荐)
大班社会活动:台湾、香港和澳门(社会文化)
【活动目标】
1.知道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们有美丽的风光和特产。2.积极与同伴交流自己收集的照片、图片等信息资料。【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台湾、香港、澳门的图片及资料,并做成小报。
(二)材料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的小报,中国地图,有关台湾、香港、澳门的视频。
(三)环境创设:师幼将共同收集的相关图片、照片等布置成 “台湾、香港、澳门展览馆。”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一找”: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台湾、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
(一)引导幼儿观看中国地图,并找出台湾、香港、澳门的位置,说说它们的形状像什么。
(二)小结:台湾、香港、澳门都在中国地图的下方(南方),台湾四面环海,香港和澳门临海。
二、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台湾、香港、澳门美丽的风光和特产,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交流分享,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台湾、香港、澳门的风光和特产。幼儿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台湾、香港和澳门的资料: 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你们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玩、好吃的吗?和小组里的同伴说说吧!
集体交流,教师归类梳理:(1)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四周都是大海; 阿里山日月潭非常有名;台湾气候比较热,特别适合大米和甘蔗生长,水果特别甜;台湾有许多珍贵的蝴蝶。(2)香港由一些小岛组成,那里高楼大厦林立,有“东方明珠”的美称;有古老的有轨电车——香港岛电车,有世界上最长的自动行人电梯——中环半山行人自动梯,有世界上最大的户外青铜坐佛——天坛大佛等。(3)澳门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庙宇,又有庄严肃穆的天主教堂,还有众多的保护文物以及优美的海滨膝景等。
(二)以参观团的形式引导幼儿参观“台湾、香港、澳门展览馆”,进一步了解台湾、香港、澳门的风光和特产,台湾:参观图片展——阿里山、日月潭等风光,著名小吃,水果等; 欣赏舞蹈——播放高山族舞蹈音乐 《阿里山的姑娘》,请幼儿欣赏教师舞蹈并参与舞蹈
香港:参观图片展——海洋公园、迪士尼乐园等旅游景点,美食,区旗,有轨电车等。
澳门: 参观图片展——大三巴牌坊、金莲花广场等旅游景点,美食,区旗等
三、组织幼儿倾听台湾、香港、澳门的故事(或观看视频),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简单的历史背景,知道它们的特别之处。
(一)小结: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一部分。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的怀抱了.我们和台湾人民都盼望着早日统一。
四、结束活动。
(一)提出开放性问题:你们还了解台湾、香港、澳门的哪些方面吗?我们将它们布置在主题墙饰中。【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1)在阅读区投放有关台湾、香港、澳门的书,供幼儿阅读。(2)在表演区引导幼儿学习舞蹈 《阿里山的姑娘》。
第四篇:香港和澳门教案二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2.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而总结归纳出其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逐步培养地理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4.通过港澳地区特点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结构分析
1.教材在“香港和澳门”一节中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优越的地理位置;(2)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战略;(3)从历史背景和“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入手,分析香港和澳门日益提高的国际竞争力,为说明港澳地区与内地优势互补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打下伏笔;(4)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上述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2.教材在编写时以介绍香港特点为主、澳门为辅;同时突出了两者的共性──同为城市案例来介绍给学生。
3.本区域内容选取和组织的主要思路如下:从港澳地区地理位置切入,结合人多地狭和殖民侵入的历史以及“一国两制”政策,重点介绍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心思路是香港和澳门的可持续发展与祖国内地关系密不可分。
内容点析
1.在本节第一个框题“人多地狭”内,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教材的文字虽然不多,但依据课标“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的要求,其教材功能还是丰富的。第一,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点出了其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内外广阔发展空间的内涵。第二,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点出了其具体的海陆位置,为学习其外向型经济打下基础。第三,本框题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借助地图,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的思维线索入手,去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并抓住主要的地理位置特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对其自然、经济及社会的重大影响,以培养学生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技能和分析推理能力,初步认识港澳地区依托祖国大陆,拥有的美好发展前景。(2)人多地狭的区域基本特点。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法介绍了人多地狭、因地制宜地发展以及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教材在叙述性课文里提供了港澳地区的组成、全境面积及人口数量。第二,教材在活动性课文中设置了港澳地区人口密度的计算及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以从定性到定量地帮助学生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实现了两种课文呈现方式的有机结合。第三,教材在“人多地狭”的特点基础之上,叠加了香港地形与城市土地用地的卫星遥感影像图,引导学生分析和认同香港因地制宜、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方式,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应用及创新能力创设了问题情景。第四,通过香港地形与城市土地用地的卫星照片和绿地景观照片的阅读,教材展示了香港在人多地狭的条件下,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城市为主体的地理区域如何做到协调人地关系,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3)港澳的历史以及“一国两制”的政策。教材在本框题的最后一段叙述性课文中简明地介绍“一国两制”的政策内容,并在阅读材料中简单地叙述了港澳地区的“身世”,其目的是:第一,使学生能够从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从政治体制的变化过程中认同港澳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以及未来依托祖国大陆不断发展的美好前景;第二,使学生能够从宏观背景方面分析影响港澳地区发展的促进因素,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第三,为下面“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长期稳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学习做好铺垫,强化了教材前后的内在关联性。因此,此段教材的编写并不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其教育功能是十分具体和重要的。
2.在本节第二个框题“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香港的产业构成。第一,教材首先强调了港澳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多地狭的区域基本情况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发达。第二,具体介绍了香港产业构成是以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为主。上述内容为培养学生依据具体条件、合理推断发展方向的推理判断能力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强化了本节教材两大框题的内在联系。
(2)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第一,介绍了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性质是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政策。第二,结合图像,详尽地说明了祖国内地和香港的各自优势所在和优势互补的基本模式──积极在祖国内地建厂和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这是本框题的教学重点。第三,教材在活动式课文中还展示了港澳地区与内地更广泛的联系──人才流动、文化和体育的交流、科技交流及双边旅游的发展。上述内容的教学,可以培养综合、比较及分析不同区域发展优势、优势互补模式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结合具体实例、阅读图像信息、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认同实行“一国两制”,对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香港的转口贸易。以阅读材料的方式介绍了转口贸易的特点、香港转口贸易的地位及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势头。本段内容的呈现是辅助说明“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这一主题的。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本节教学内容因考虑到学生参与的活动时间较多,故建议安排1~2课时为宜。【新课引入】
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图案,说说其寓意(五颗五角星与紫荆花)。2.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指明香港和澳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与祖国内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及该类区域地理特点的认识方法是本节的重点。
【人多地狭】
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行政地图”,并结合教材中香港和澳门的插图,引导学生阅读两幅地图,讨论和回答下列问题:①如何描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②香港的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③香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的相对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重点在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的影响和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3.教师提供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与人口数量,要求学生计算两地的人口密度,并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城市比较,思考和说明香港和澳门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特点。
4.引导学生依据人多地狭的结论,讨论“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措施”,并进行利弊的评价,引出环境保护及绿化问题。
5.投影教材中“香港卫星遥感影像图”和“香港城市中的绿化图”,估算香港的植被覆盖率,思考“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加大绿化面积的意义是什么?”
6.教师给出香港植被覆盖率的数据,引导学生认同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7.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8页“一国两制”的正文和“香港和澳门的‘身世’”的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①从港澳的历史和“一国两制”的政策入手,分析香港和澳门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的原因;②为什么说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
8.教师总结,并追问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从而引出“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播放香港有关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简介的录像,讨论“香港为什么积极发展上述产业”,以巩固地理位置、人多地狭、历史演进、“一国两制”等因素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师在课前提供下列资料,要求学生阅读:①祖国内地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统计数字表与相关图像;②香港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祖国内地;③祖国内地和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④祖国内地和香港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比较表;⑤香港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香港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
3.要求学生在课前依据上述资料,进行角色扮演,表现香港商人到祖国内地与内地相关领导就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投资办厂事宜洽谈的过程。
4.将上述短剧在课堂上表演。
5.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讨论祖国内地对香港经济的促进作用。6.引导学生阅读香港转口贸易的材料,以及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长表,以此说明“互惠互利”的内涵。
7.结合短剧的表演和上述的讨论,以教材中香港在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为题,让学生总结归纳两地优势互补的基本模式。
8.教师总结:“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香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拓展学生世界地理知识的宽度;巩固“地理位置优越、人多地狭及城市为主体”国家或地区地理特征的一般认识和分析方法;进一步强化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体要求:
1.让同学们课后分组收集有关新加坡的图文资料;
2.提示学生可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中获取相关资料; 3.依据图文资料归纳总结新加坡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对比新加坡与香港经济发展条件有何差异,环境保护措施有何共性; 5.办一期新加坡简介的壁报。
第五篇:大班主题教案《香港、澳门、台湾》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香港、澳门、台湾》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认识香港和澳门主要建筑和风景点;认识台湾的主要风景点——日月潭、阿里山,知道香港、澳门、台湾在中国地图上的大致位置,知道它们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主题《香港、澳门、台湾》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香港、澳门、台湾在中国地图上的大致位置,知道它们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认识香港和澳门主要建筑和风景点;认识台湾的主要风景点——日月潭、阿里山。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1、利用电脑的地图,认识香港、澳门。
A 师幼中国地图上找找香港、澳门的位置,感知它们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利用电脑将地图可放大和缩小的功能,让幼儿获知香港和澳门在地图上的位置。目测类比幼儿熟悉的城市,如上海、北京,感知与家乡浙江的距离)
B 利用图片欣赏香港、澳门典型的建筑和风景,如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迪斯尼乐园、大三巴牌坊等。
2、认识宝岛台湾。
A 师幼在中国地图上找找台湾的位置,感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借助图片了解台湾的着名景点,如日月潭、阿里山等。
3、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1—12页“香港、澳门和台湾”,让幼儿再次观看这些典型图片,加深对三地的认识。
4、继续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请小朋友将小导游和对应的地点连线,请他们带着我们一起去旅游吧。
教学反思:
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反思 本学期历史备课组继续开展公开课展示活动,组内蔡老师老师在二(8)班展示了题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一课。全体历史组的老师参加了听课。蔡老师整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结构完整,分析娓娓道来,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较高的教师素养。
课后,全体历史老师进行了评课,大家认为:蔡老师课前做了充分准备,分析透彻有深度。
突出的亮点有:
1、通过两幅回归场景上面的国旗和课题“回归”这一词导入新课,直接自然。
2、通过投影地图分析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和通过课本63页“活动与探究”第一题来分析“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背景。
3、从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等。
4、讲解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分析了香港、澳门问题属于主权问题,台湾属于内政问题。5、留有10多分钟做题,通过训练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拔高教学内容的深度。
改进的建议:
1、“一国两制”的概念要强调,这里的“一国”跟后面要学的“九二共识”的一个“中国”的区别。2、台湾放到后面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中来讲更合适,这一课联系到即可,不用展开。
教研,教之后的研如今让备课组的老师更期待,因为从中我们也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提升自己。
本文扩展阅读:香港(Hong Kong),简称“港”(HK),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西与中国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市相邻,南临珠海市万山群岛,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262个岛屿,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48.69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总人口约748.25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均寿命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