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与我们的生活教案
“水与我们的生活”教案
一、回顾活动过程
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参加活动了。因为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学到知识,获取能力。这学期,同学们就共同设计参与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课件:水与我们的生活)同学们还记得在前几个月在进行这项活动时,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吗?(记得)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回忆前级个月我们共同走过的实践道路。
在开学初期,我们召开了“水与我们的生活”的主题活动会,在活动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共同讨论确定了研究内容,制定了研究计划,并选择了小组进行明确分工,采取各种形式查找资料。
在第一阶段,有限的水资源了解阶段,同学们纷纷从书上,网上报纸上,杂志上或者询问父母,找到了关于水的知识,了解了水与人类的关系,水的重要性等。通过观察地球仪,同学们发现地球上水的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然而真正能被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同学们又在探讨中发现淡水虽然有限,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经常出现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的活动又进入了第二阶段,自主实践阶段。同学们纷纷展开了调查,尤其针对个人,家庭用水情况做了详细的记录。对于发现的水浪费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每个同学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并提出了一些好的节水办法。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一分钟的时间静静的回想自己的调查经历吧!
好了,同学们,不要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了,你们要展示的调查成果准备好了吗?(生答)那你们有没有信心展示好自己的成果呢?(有)
二、小组内交流
好,看来同学们都很有信心,老师知道每个小组内的同学展示成果的方式都不太一样,那你们就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谈谈自己的意见,感受。
(生交流,师巡视)
三、全班展示
看着同学们在自己组内畅所欲言的样子,我们好好奇呀!我刚才也参加了几个组的交流,你们的成果真棒,那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先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呢?(找生上抬)
在——同学展示之前,老师还要提醒同学们一下,汇报时声音要宏亮,其他同学听得要认真,一会你们要说一说听了他的成果汇报,你有什么感受,从中你能知道什么或者给了你什么启事?
发言:
四、哎呀,还有这么多的同学想展示自己的成果,但咱们这次展示会的时间有限,可是没有发言的同学也不要遗憾,你还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展示给同学们。看到同学们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真令人惊讶。看来同学们真的用心参与了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同学们制作的节约水,保护水的手抄报,宣传画形式多样,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淡水资源,减少浪费现象,在我们下一阶段的活动中“争做绿色小卫士”。
第二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教案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对水的用途进行观察、调查,能够讲述表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水、保护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使儿童感受到水与我们生活和密切关系。
2、激发学生对探索水的热情和重视水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小调查:水有哪些用处;缺水、干旱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它每天都为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大家猜猜它是谁。”(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滴水)
2、师: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人与水的和谐”是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需要、保障环境优美和生态良好的前提,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板书课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二、合作交流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1、联系课前调查在小组中说说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用了多少水,除了日常生活用水外,水还有什么作用。
2、我们夸夸水(学生分组活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组找的多,并记录在卡片上。)
3、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展示自己的记录卡,把它贴在黑板上。
4、看书P38页内容,老师补充水的作用。(养鱼、游泳、救火„„)
三、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水。
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要用到水,假如有一天水没了„„同学们想想,会发生什么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出示缺水、干旱的图片,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同桌交流。
3、老师小结:吃不到饭,植物会枯死,人会渴死,衣服洗不成„„等等,根据科学家讲,一个人一天至少需要8杯水;人不吃饭可以活7天,不喝水只能活3天„„
四、表演:缺水王国历险记。
五、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水资源吧!
第三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教案
主题一: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主题目标:
1、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水、保护水的意识。
3、初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感受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养成关心周围水资源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
老师:录像带〈〈水资源的污染〉〉。
学生:与家长制定一份节约用水公约。
活动课时:1课时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案例一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1、老师介绍生活中水的作用。
老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它每天都为我们做许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特地为它开个表彰会。它是谁呢?(板书画一滴水)
(1)下面请同学们讲讲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来夸夸水的功劳。
(2)看书P38页内容,老师补充水的作用。(养鱼、游泳、救火??)
2、做一个假设:水对我们既然这样重要,那么大家做一个假设---如果生活中没有水的话,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1)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2)老师小结:吃不到饭,植物会枯死,人会渴死,衣服洗不成??等等,根据科学家讲,一个人一天至少需要8杯水;人不吃饭可以活7天,不喝水只能活3天.3、讲自来水的来源。
老师:那么,大家知道我们喝的水是什么水?(自来水)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河水、井水,淡水;注意---海水不能喝,所以水资源很有限。)
4、老师介绍水资源的现状。
(1)人为的浪费。
(2)人类保护的不好,人为的破坏。
污染太大:工厂排污水,河水里扔垃圾袋,河水干了。
(3)政府为此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护城河挖了两次。
第二:广州的黑河工程。
第三:伊拉克的石油泄露事件。
第四:唐僧走进火焰山。
第五:广告语:最后一滴眼泪将是你的眼泪。
第六: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广州水流村的吃水问题。
5、师生讨论:面对如此的水资源现状,我们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1)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2)老师讲:中午吃饭的学生洗碗的现象及冲拖把的现象。
(3)思考:回家该如何保护水资源?
6、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中《小鲤鱼的哭诉》)
第四篇:教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第一研)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倪莉莉
活动目标:1.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体验自由辩论的乐趣,尝试说服对方。
2.懂得水资源是有限的,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准备:小红旗、小黄旗各一面,情景视频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最近我们在学习有关水的知识,讨论有关水的问题,今天我们拉力讨论一下,我们的生活能离开水吗?为什么?
2.小结:恩,对呀,我们人类和动物如果一直不喝水会干死,植物如果一直不浇水会枯死,所以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了。二.辩论
1.那你们说说看水用的完吗?
2.有人认为用得完,有人认为用不完,我们小朋友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那到底水用得完吗?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看看谁说得有道理。我们来分成2队比赛,老师这里有一面红旗和一面黄旗,认为水用得完的小朋友参加红队,认为水用不完的小朋友参见黄队。我来做主持人,你们是什么队?你们认为水用得完吗?那你们呢?
3.我来请人少的一队先发言,你们认为水用得完,你要说说理由,你为什么认为水用得完?要说得让对方的队员觉得心服口服{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你们就这么认输了吗?就这么容易让他们胜利了呀?} 4.幼儿自由辩论
{用得完:人口多,污染,浪费水…….{用不完:水很多,下雨,下雪,江河很多,大海…….}
5.小结:你们讲得都很有道理,虽然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是让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越来越少了,大海虽然有很多很多的水,但是大海的水是咸的不能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节约用水。三.判断
1.老师这里有一些情景,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这样做对吗?看看哪一队的小朋友判断得又对又快。
教师播放视频片段
2.这个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喝多少水就倒多少水} 3.这个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这样做正确吗?为什么? 5.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总结: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010.10.25
第五篇:纸与我们的生活教案
《纸与我们的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开展,提高学生研究纸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科学选题进行研究。
2、通过活动,引导走入生活,关注生活,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纸的兴趣,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提出问题,整理问题,形成课题,并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出问题,整理归类问题,形成课题,初步掌握科学选题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生:观察和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师:纸制品、百宝盒、课件、视频、活动表格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交流。
安排好座位,发下问题纸和小组汇总归类表格。
同学们,很高兴我们能够相聚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咱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专门研究我们最感兴趣的问题的,这里将是我们展示才华的舞台。还记得我们的口号吗?一起说(点击课件):我自信,我发现,我研究,我展示,我精彩!
二、创设问题情境,生成研究主题
1、激趣,引入话题。
同学们,这是什么?(点击课件:树)老师的百宝盒也里有一棵树,你们相信吗?谁能把这棵树找出来?教师与学生依次摸:作业本、面巾纸、纸杯、卡片„„
没有摸到树,为什么老师说百宝盒里有一棵树?指名说。
同学们真聪明,刚才你们摸到的东西都是以树材为原材料制成的纸制品。
2、交流生活中的纸。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纸,它们的原材料不同,适用的范围也各不相同。谁来结合课前的观察和收集向我们介绍一下?指名学生交流。
(评价: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就会有所发现,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非常有特色的纸,说明你们很善于观察。)
看了刚才同学们搜集的各种各样的纸,你发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老师发现你们不仅善于观察,而且还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表达。真不错!这些品质可都是咱们综合实践活动制胜的法宝啊!
3、走进纸的世界。
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有关纸的短片,看了这个短片,爱思考爱提问的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点击课件)
(评价:你是用心在看,所以有所发现。你还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真不错。好奇心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开端。你也是个爱思考爱提问的小问号。)
4、生成主题。
纸,文化灿烂,历史悠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今天,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来研究——板书:纸与我们的生活。
三、主题分解,提出研究问题
1、提出问题。
(1)特别爱思考爱提问的小问号们,你最想研究有关纸的哪方面的问题?别着急,先小组交流,然后组织好语言把它写在老师发给你的纸条上。
(2)学生交流、书写,师巡回指导。
(3)老师想采访几个同学,请你来(指名生):
①你最想研究的是什么?(生说)老师发现你的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很真实。(板书:很真实)
②老师很好奇你为什么想研究这个问题?(生说)这个问题你觉得很有意义,值得你去研究,也是你感兴趣的问题。这是你感兴趣的问题,你很想去研究。同学们你们觉得他提出的问题怎么样?(相机板书:感兴趣、有意义)
③如果让你研究你会用怎样研究呢?看来你想研究的问题很适合我们研究,是可操作的。(板书:可操作)你提出的问题真棒,谢谢,请坐。
还有谁来说说你想研究的问题?为什么要研究?打算怎样研究?大家觉得他提出的问题怎么样?
„„(师相机指导问题的表述和内容指向)
2、整理问题。
(1)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好的问题一般都具有这样几个共同的特征:很真实、感兴趣、有意义、可操作。刚才几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好问题,那其他同学的问题是不是也具备这些特征呢?
下面就请小组进行评议问题,然后将问题进行汇总归类(点击课件)。汇总归类的时候,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友情提示(点击课件:选择很真实、感兴趣、有
意义,可操作的好问题进行汇总,修改或剔除表述不清、没有研究价值、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合并相同问题。将汇总后的有效问题标上序号,将同一个研究方向的归为一类。)
(2)指名读。学生小组评议,汇总归类。师巡回指导。
(3)下面请各小组推荐一名自信、勇敢、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来汇报你们小组汇总归类的情况。哪一小组先来?师生评议,相机指导分类,板书:纸的历史?纸的制作?纸的材料与特性?纸的种类与用途?纸与环保?纸的保存?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个勇敢的同学和这一组的同学„„)
四、问题梳理,确定研究课题、(1)同学们将众多的问题汇总归类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将这些问题转化本次研究的小课题,(点击课件)怎样转化为研究课题呢?作为研究课题,表述要更加的准确,如纸的历史,应该改为有关纸的历史的研究,其实课题的名称表述形式有多种,(点击课件)如——谁来试试?
(2)学生转化课题,板演。
4、选择课题。
原本还能青涩的问题,经过同学们的概括提炼,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课题名称。这么多的研究课题,你想选择哪个来进行研究呢?(点击课件)选择课题时,咱们还要遵循四个原则(点击课件)——感兴趣、有价值、可操作、范围小。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自主选择课题,然后互相交流。
五、规范名称,准确表述课题。
1、建立课题小组。
选择完课题后,(点击课件)咱们就要来建立课题小组了。友情提示——(点击课件)课题小组成员选择一个课题共同进行研究,一般为4至8人左右,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力互补为宜。
请大家带好自己的文具轻轻地站起来,排成四队,选择——课题的同学请举手,请到前面来(学生根据选择自主建立课题小组,师进行组织和宏观调控)。
2、课题小组活动。
课题小组成立后,咱们就要进行小组的第一次活动:(点击课件)
1、推荐课题组长,2、确立研究课题。
(点击课件)推荐课题组长可以民主推选,也可以毛遂自荐,或者两者结合也可以。(点击课件)确立研究课题,不仅要确立课题的名称,还要确立研究的具体内容。
小组活动时先讨论交流,然后做记录。(发课题小组第一次活动情况记录表)学生讨论,师指导提出具体问题。
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不少小组记录还没有写好,哪一组率先将课题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口头汇报。(看来你们课题小组讨论的卓有成效,你们对于自己想
研究的课题已经成竹在胸,虽然具体问题还值得推敲,但从你们活动的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热情,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取得研究的成果。)
五、总结课堂,指导活动。
第一次课题小组活动老师发现大家都亲密配合,热情澎湃。希望今后的活动中大家继续发扬互助精神,服从组长的安排,团结合作,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共享快乐!
课后,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去聘请任课老师或家长当课题研究的指导老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咱们活动计划指导课上再见!全体起立,(点击课件)让我们一起高呼:我自信,我发现,我研究,我展示,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