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案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问题到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案有利于养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三、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五、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也就是说——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 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六、“学案教学”的作用 1,为了帮助学生自学 2,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3,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4,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5,学案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6,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 7,能让学生尝试成功快乐
8,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如何写好学案(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的编写应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一人主笔的学案难免失之偏颇,所以,要编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学案,必须充分发挥学科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来完成。集体分工编写,共同研讨确定;学案的编写应简洁、易懂,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提纲和检测题等内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活动课等)应有不同的特点;学案最好以一节课为单位设计。学案的设计要不断更新,注重新颖性,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各科的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与作用。
1、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
2、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大纲,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二)学案编制的方法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三)学案参考模式
一)、学习内容(让学生知道下节课上什么内容)
二)、学习要求(不能抄教学目标,用学生的语言具体写出本课应懂哪些知识,应会用哪些知识等,从学生角度出发,言简意赅,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三)、本单元的中考考点及中考典型题
1、告诉他要考的考点,激发他的重视程度。
2、预习中尝试做一做,学习(复习)中就去接触中考题。
3、也可以探究时做题目用。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P页××~××
尝试思考案例或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帮助对知识加深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
(二)课堂探(索)研(究),联系学生实际、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典型案例,探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1、通过师生互动,用题目作载体,讨论、(不要停留在一问一答)问要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问题的立足点,要引导、参与、指导、探究,问的质要高,问的量要控制。
2、题目要精选,让题目作为知识的载体,题目属于是有一定的探究性,有阶梯性。要注意答时,老师要复述,要讲到点子上去,不能让学生的回答代替老师讲解。要注意教学时的分类指导,把知识点和训练点挂钩。要注意找出解题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提高拓展的练习思考
提高:在掌握教材知识点和理顺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后,让学生通过约十分钟巩固提高,达到不断在练中解决问题的目的。(一课三思:前思→课堂探究思→提高拓展思)
(四)课后复习
1、复习××教材
2、完成××练习
八、几点思考
1.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篇:学案的要求及格式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一)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作二度创作而后编写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文本。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即从指导帮助学生自学的角度,为学生设计出既有学习过程,又有学习内容二者和谐结合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问题到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生按学案去学,去掉了过去学习时的被动和盲目,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支点,有利于养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事半功倍是学案的特色,学案设计,尤其是科学性,实效性强的学案设计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是需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作品,不下一番苦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功夫在课前,成效在课中,愉悦在课后”是学案的一大特色,是我们教师追求的境界。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三、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五、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也就是说——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 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六、“学案教学”的作用
1,为了帮助学生自学
2,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3,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4,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5,学案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6,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
7,能让学生尝试成功快乐
8,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如何写好学案
(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的编写应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一人主笔的学案难免失之偏颇,所以,要编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学案,必须充分发挥学科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来完成。集体分工编写,共同研讨确定;学案的编写应简洁、易懂,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提纲和检测题等内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活动课等)应有不同的特点;学案最好以一节课为单位设计。学案的设计要不断更新,注重新颖性,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各科的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与作用。学案的格式和要求(二)
1、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一个
2、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
(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
(2)紧扣大纲,开阔眼界;
(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
(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
(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二)学案编制的方法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三)学案参考模式
一)、学习内容(让学生知道下节课上什么内容)
二)、学习要求(不能抄教学目标,用学生的语言具体写出本课应懂哪些知识,应会用哪些知识等,从学生角度出发,言简意赅,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本单元的高考考点及高考(00~08年有关)题
1、告诉他要考的考点,激发他的重视程度。
2、预习中尝试做一做,学习(复习)中就去接触高考题。
3、也可以探究时做题目用。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课前预习Page××~××
2、参考(复习)资料Page××~××(根据学习要求,自我课前预习阅读)
3、几条尝试练习题目
(1)数量不能太多
(2)难度要控制,最好是公式的一次应用,不要太难,把知识点转化成题目,或者填空或者选择题,或者小式。
(3)属高考容易题,基础题
(4)也可分层次(好、差),指定××同学做。
尝试练习的目的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帮助对知识加深的理解(没有应用的层次),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
(二)课堂探(索)研(究),讲解方法,总结规律
通过师生互动,用题目作载体,一问一答,讨论、板演(不要停留在一问一答)问要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问题的立足点,要引导、参与、指导、探究,问的质要高,问的量要控制。从例解到类解,题目要精选,让题目作为知识的载体,2—3个例题,要综合覆盖面大,题目属于是中等偏上难度,有阶梯性。要注意一问一答时,老师要复述,要讲到点子上去,不能让学生的回答代替老师讲解。要注意教学时的分类指导,要把教学点和考核点挂钩,把知识点和训练点挂钩。要注意给出解题方法,总结解题规律,如本考点还有哪些考法?易出错在哪里?这种题型的题目的常用解法是哪几种?等等
(三)提高 拓展的练习
提高:在掌握规律后,让学生应用方法或规律解题(不断地练与讲)
拓展:做后又评点又归纳(可多次用板演,从练→讲→练→讲),评点板演的学生解答(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答案是什么?你是怎么解的?你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其他同学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评讲思路,从个性到共性。)通过约十分钟巩固提高,达到不断在练中解决问题的目的。(一课三练:前练→课堂探究练→提高拓展练)
(四)课后复习
1、复习××教材
2、完成××练习
八、几点思考
1.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篇:学案编写要求
四、学案:
(一)、数量
数量不少于教案数量的三分之一,不用每节课都编写学案,编写重要课时的学案。
(二)编写栏目及要求
1、学习目标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三维目标。学习目标的设计既突科学性,又要符合学情,重视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的文字表述要落实简约化原则,符合教情、学情,不要照搬教参,冗长啰嗦。学习目标不要写成教学目标,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2、学习重、难点
对照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明确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可以使学生的预习更具有针对性,便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突破。
3、学法指导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并不是一般的通法说教,也不一定每节课都必须有这些方面,可视具体内容而定。
4、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通过对知识的高度整合,列出自学提纲(或以其他形式进行整合,如图表、知识树等形式),特别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整合。(2)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对自学过交流,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并找出本组的共性问题,在决。教师可预先将知识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选择性的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3)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深刻研究教材、发觉教材,挖掘出历史教材的情感教育点,体现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4)归纳总结(知识建构)
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增加知识点之间的辨识度。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5)达标训练
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多种提醒合理搭配,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掌握所学内容。(6)学习感悟
包括小结、知识网络图、感想、疑惑、巩固练习、自我评价表等。使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的成长点、生成点、困惑点,从而学有所得。
第四篇: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温馨说明:在全国有效教学研究的大背景下,借助江苏名校的成功经验,参考佛山教科所舒悦博士的建议,接受有效教学沙龙时大部分老师的建议,下学期,学校决定在三、四年级组分别开展“学案教学实验”,为全校开展实施学案教学积累经验。有鉴于此,教导处提供有关学案的学习材料供全校老师学习。希望老师们认真研讨,全面了解学案的相关内容。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作二度创作而后编写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文本。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即从指导帮助学生自学的角度,为学生设计出既有学习过程,又有学习内容二者和谐结合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问题到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生按学案去学,去掉了过去学习时的被动和盲目,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支点,有利于养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事半功倍是学案的特色,学案设计,尤其是科学性,实效性强的学案设计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是需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作品,不下一番苦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功夫在课前,成效在课中,愉悦在课后”是学案的一大特色,是我们教师追求的境界。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三、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五、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也就是说——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 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
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六、“学案教学”的作用 1,为了帮助学生自学 2,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3,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4,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5,学案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6,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 7,能让学生尝试成功快乐 8,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如何写好学案(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的编写应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一人主笔的学案难免失之偏颇,所以,要编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学案,必须充分发挥学科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来完成。集体分工编写,共同研讨确定;学案的编写应简洁、易懂,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提纲和检测题等内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活动课等)应有不同的特点;学案最好以一节课为单位设计。学案的设计
要不断更新,注重新颖性,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3)参与化原则: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4)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各科的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与作用。
1、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2、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大纲,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
(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二)学案编制的方法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学习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
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八、几点思考
1.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五篇:初中生物学案设计格式及要求
初中生物学案设计格式及要求
一、课题
要注明章节及课题内容,并且注明第几课时。
二、设计人姓名 要注明设计人姓名。
三、学习目标
1.目标内容:目标要具有三维性。
①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在课标和教参中表述比较具体,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课标、教参要求进行设计。②能力目标:主要包括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一般方法的训练,对各种图文资料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或社会问题的能力。设计目标时,要注意和知识的结合,不要空洞的谈能力的培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主要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设计目标时,要从学习态度、科学观念或所学知识的意义等方面,深入思考情感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感悟。2.目标描述:
首先要明确的是学习目标应该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陈述教师应该怎样做和做什么;评价教学是否成功,其直接依据应该是学生收获了什么、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什么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完成了什么任务。从陈述方式上来说,三维目标的陈述主要可分为两类: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即明确表述学生的学习结果,采用可测量、可评价的行为动词,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领域。经常使用的行为动词有描述、列举、说出、举例说明、解释、阐明、设计、拟定、应用、撰写、模仿、运用等等;
二是采用体验性目标方式,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取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经常使用的行为动词有体验、参与、交流、关注、认同、确立、形成、养成等等。
3.目标数量:一般不要超过3项,内容较多时可进行综合,不要过于零碎,以免难于操作。
四、重点和难点:
结合《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别说明本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五、学习过程
主要采取任务引领,活动建构的教学模式,即以学习任务启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程序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以合作交流展现思维历程并形成知识结论,以反思扩展挖掘知识内涵,促进深层次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的建构,以尝试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其程序是:情境导入——自主学习(明确学习任务及要求,出示程序性问题)——合作共建(合作交流,形成共性结论)——反思拓展(挖掘知识内涵)——系统总结——尝试应用——诊断评价——课后反思。
(情境引入:精湛的情境导入,能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动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在情境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情境的创设,建立起生活与知识的桥梁。)
1.自主探究——要展现学习任务及学习问题。
① 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包括是让学生干什么、如何干、解决什么问题等,通过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或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② 学习问题——根据学习任务设计程序性的问题,用程序性问题引领的学习活动。
设计要求:首先要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找清核心知识点,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递进关系,依据知识点设计学习任务,零碎的小知识点融入学习任务之中。然后依据学习任务设计具体的逻辑性的问题或程序性的活动。
设计原则:一是任务要明确,任务不应只是知识的要求,而应包括研究的方式及内容,学生能按照任务的要求自主开展学习活动;二是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具体知识点进行设计,任务不要过大,以免使学生不易下手,大的任务可将其分成几个小任务;三是要有系统性,任务之间符合知识的递进关系,使每一项任务既是前一项任务的扩展,又是后一项任务的准备;四是要符合认识规律,任务解决的程序要符合认知历程,符合知识的发展过程;五是要具有活动性,能通过活动使学生感悟知识,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研究方法或学习方法。2.合作探究
要通过生生及师生交流,形成共性的认识。
①交流方式:一是生生交流,主要是小组内的交流,既促进相互矫正,又达成共识;二是集体交流,在教师组织下进行小组间,或师生之间交流,集体达成共识。
②交流内容:
一、交流研究方法,让学生回顾研究历程,说明操作及搜集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二、交流知识结论,让学生全面表述研究结果;
三、交流研究中的疑惑,提出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而引发反思扩展活动。
3.反思扩展(或问题探讨)——要深入挖掘知识内涵及研究中的问题,促进深层思考与理解。
①反思形式:一是学生提出问题;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②反思内容:一是研究过程,针对研究过程提出疑问;
二是知识结论,针对知识结论的内涵提出问题,三是关联知识,针对关联知识提出辩析性问题。4.尝试应用(或典例分析)——要通过典型例析,将知识转化为应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
5.系统小结:这是让学生及时构建认知体系,形成整体的认知结构。其作用是:一结合以前的知识基础,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总结出本节课所学习的或者是本节课所应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二对照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反思本节课的任务是否都已完成。总结方式可以是学生自结自悟,可以是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立体交流。
6.学习诊断(或诊断评价):这是对当堂教学情况的形成性评价,通过诊断练习,师生共同反馈当堂课的学习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应用。题目设计要少而精,要遵循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难易要有梯度,考查形式要注意简单与适当综合相结合。)要注重诊断评价的结果,实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和教师从各自的角度进行反思提高。另外,评价结果也可以记入学生的生物综合素养评价(建议各学校开展初中生生物综合素养评价的研究)之中。
7.课后反思:这是“学案”实施后的体会或感悟。是要教学实践后完成的。内容可围绕课标把握、教材处理、问题设计与处理、活动方式及程序设计、反思与拓展设计、诊断方式及内容设计、教学策略与机智、教学效果等方面,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提出对本节“学案”的实施建议或改进设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