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主要包括杂交育种的概念、过程、基本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和诱变育种的概念、过程、基本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等内容,其中教学重点是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教学难点是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本节采取以育种技术的发展递进历程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始终抓住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不断改进这一主线,重点引导学生利用遗传学原理分析不同育种阶段育种技术,发现其优缺点,应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尝试设计突破已有育种技术局限的途径。充分利用教材所介绍的许多具体生动的育种方法的实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育种的相关资料,通过成员汇报,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再采取各组互评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
说明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举例说出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尝试将信息用图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讨论从选择育种到杂交育种,再到诱变育种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通过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育种技术的发展。
(3)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教学过程
自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问世之后,人工杂交的方法就被广泛应用到动植物育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诱变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育种的步伐,后来基因工程的诞生,使人们能够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育种在农业生产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以及平时对这方面的认识,说一说选育新品种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讨论一段时间后,学生起来回答。)
(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1.选择育种
教师在上课之前先收集一些关于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图片,在上课的时候首先展示这些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教师根据这些图片设计问题:
根据图片分析古印第安人培育玉米的方法所隐含的遗传学原理及其优缺点是什么?
看完图片提出问题后,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基础内容,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每一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若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分解来进行引导:
教师提示:(1)古印第安人培育玉米的方法称为什么?(2)这时出现的选择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选择育种的优缺点是什么?
最后再找同学起来补充回答直到答得全面为止,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使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的内容。
2.杂交育种
每种生物都有不少性状,这些性状有的是优良性状,有的是不良性状,而且不同的优良性状存在于不同的品种中。人们一直设想如果能想办法去掉不良性状,让优良性状集于一身,创造出自然条件下没有的新性状组合,突破选择育种的局限,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组合的新品种。会有什么办法呢?(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之后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
有两个小麦品种:一种是高产不抗病(aabb),另一种是低产抗病(aabb),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你们用什么方法能培育出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呢?请将你们的设想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来。(课本例子)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讨论完成后自己画出,同时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先让学生互相批改他们做的结果,并说明理由,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方案,最后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交流研讨,总结出可行性的方案。共同完善写出课本例子遗传基因型图解。
师生共同总结:f2高产抗病植株继续自交,淘汰性状分离的类型,选育纯种。但是,在水稻育种过程中,我们直接利用f1代的杂种优势。
通过问题展示和解答,教学课件辅助,展示学生所写的遗传图解。最后由学生归纳杂交育种的概念,所利用的原理及我国在杂交育种方面的成就。
(杂交育种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得到新品种的方法;基因重组,成就略)
学情预设:与选择育种比较,杂交育种有什么优点?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回答:能将两个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产生新的性状组合的新品种;育种的目的性较强。
思考与讨论:综上所述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少困难。请从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类型,以及育种时间等方面,分析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有没有更好的育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点呢?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回答: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慢(一般需5至7年),过程繁琐。这些都是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
思考与讨论:有没有更好的育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点呢?
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交流和讨论:
3.诱变育种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基因突变的内容。
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应用在育种中,就发展为一种新的方法――诱变育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0页,教材列举了哪些诱变育种的实例?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如黑农五号;卫星“87-2”青椒、“航育1号”水稻、“豫麦13号小麦”等;青霉菌高产菌株等。
教师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介绍了诱变育种的实例。
教师总结:诱变育种的概念指什么?
诱变育种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教师引导,组织开展生生、师生的讨论: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性。要想克服这些局限性,可以采取什么办法?
诱变育种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诱变育种的局限性是诱发突变的方向难以掌握,突变体难以集中多个理想性状。要想克服这些局限性,可以扩大诱变后代的群体,增加选择的机会。
教师小结:
两种育种方法都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优良的品种,育种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创造了许多价值,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能发射返回式卫星的三个国家之一,在作物空间技术育种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第二篇: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杂交育种
一 教材依据
本节课依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二 设计思路
(一)设计理念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对生物学教师和生物学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生物学教师要通力打造一个融启发性、创造性、自主性、交互性于一堂的生物课堂教学氛围。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并达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呢?在教学中认真落实主体性教学,注重课堂动态生成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在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而且生物育种知识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知识,该知识内容不仅是必修2的学习主线之一,还与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基因工程专题有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通过该内容的分析学习,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三)学情分析
初中生物课中关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内容,使学生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本书前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又学习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我国在育种实践方面取得成功的事例,分析其中包含的遗传学规律,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简述杂交育种作用及其局限性。)论文投稿邮箱:tougao@vip.126.com QQ 2355369339联系电话:0531-87956990联系人:孙编辑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四 教学重点
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方面的应用。
五 教学难点
杂交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六 教学准备
(一)课前准备
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我国在育种实践方面取得成功的事例,分析其中包含的遗传学规律,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情境创设
教师展示我国育种方面取得成就的育种专家的图片,介绍他们的事迹和成就,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倡或维护生生、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的人际关系,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促进师生和生生的思维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达到《标准》对知识、情感、能力目标的要求。
七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育种的资料
(二)知识链接:教师简要介绍农业育种方面的专家。
(三)引导学习
1、选择育种 【师】出示问题
【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98页并作答
古印第安人是最早选择和培育玉米的,最突出的贡献是选育了果穗硕大、淀粉含量高的玉米。请分析古印第安人培育玉米的方法所隐含的遗传学原理缺点。
若学生不能较好地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分解,实施进一步的引导:
⑴古印第安人培育玉米的方法称为
。⑵选择育种的缺点是。
选择育种的局限性是:只能利用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限变异,在已有的性状组合中选育优良品种。
过渡:既然选择育种有这样的局限性。有什么方法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去改良动植物品种呢?每种生物都有许多性状,能不能把不同生物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呢?
2、杂交育种
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纯种的高秆抗锈病(DDRR)和矮秆不抗锈病(ddrr)的小麦植株获得优良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种。(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写出遗传图解,学生代表上黑板,老师指正规范性)
组织学生思考问题:
⑴上述方法与选择育种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其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 ⑵上述方法在哪一个环节就已经实现了基因重组?
⑶上述方法是否运用了“汰劣留良”的措施?哪些环节中体现? ⑷这种育种方法的缺点体现在什么地方? 根据杂交育种的缺点,组织学生回忆单倍体育种。找学生上黑板书写遗传图解。过渡:培育小麦是希望获得纯种,从而提高粮食产量,而在育种实践中,人们却常利用杂种的优势获得较好的经济性状.什么是杂种优势呢?
引导学生看图片:马和驴
中国牛和荷斯坦牛
【师】:动物育种利用了杂种的优势,在植物中利用杂种的优势更是普遍现象。比如农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等。引出以下问题: 已知有两株玉米甲(aabb)和乙(aabb)分别发生了 基因突变,甲植株为Aabb,乙植株为aaBb,已知A、B基因控制着优良性状,若为了达到培育杂交种(AaBb)的目的,设计育种方案。(写出思路即可)
【生】:尝试各种方案,老师点评。
【师】:在生产上,无论是通过杂交的方法培育优良品种,还是利用杂种优势都称为杂交育种。
师生共同总结杂交育种的概念、原理、方法、优点和缺点。
(四)知识反馈
表格比较三种育种方法的概念,原理,方法,优缺点。
(五)拓展练习
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 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请回答:
1、如何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语言描述即可)
2、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几年?
3、如果要缩短获得aabbdd植株的时间,可采用什么方法?
(六)引导预习
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慢,过程发杂。有没有更好的育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呢?预习诱变育种。
(七)作业布置
课本101页基础题1、2。
八 教学反思
本节有大多数的内容是复习的和拓展的内容,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例如: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基因重组、所以最开始备课时,我认为就是一节简单复习内容,但随着备课的深入,我发现本节内容还是有其独立性的。首先,本节内容是一节独立的应用型课程,是利用基因重组来学习新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杂交育种是一个新的知识,与前边所学有一定的联系。可以说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的渴望也比较大。在现今社会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非常得多,关于袁隆平、杂交水稻、农业新品种等方面的新闻报道比比皆是,学生希望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所以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欲望是非常浓厚的,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些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解。
本节课的较为成功的地方:
(一)对于学生的兴趣地利用和对于教材进一步利用。
(二)以学生的自我探究过程为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是一个参与者,引导作用就可以,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一)后半部分进行过快,没有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得的余地。
(二)提问太多导致浪费很多时间。
(三)板书不细致;课改思想体现的不多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多注意以学生的视角出发,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篇: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反思
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学思考
张丽萍
生物组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的内容,基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五章,对于变异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学习了两种育种方法,多倍体育种与单倍体育种,相对而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要轻松一些,本周,我在我所任教的三个理科班上了本节内容,现就讲我的基本设计与教后反思整理如下。
一、教学设计
引言:我们小的时候都学过唐朝李绅的一首《悯农》诗,大家还记得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同学齐声背诵)这首诗描写的是烈日当头,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情景。我们已经学习了遗传变异的知识,那么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农民不再辛苦呢?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书写章标题)。
大约在一万年以前,我们古人就开始栽培植物,驯化野生动物,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总是选个大品质好的个体来传种,这样通过长期选择,汰劣留良,就形成了品质好的优良个体。这种育种方法我们称之为“选择育种”,选择育种经历的周期长,可供选择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育种学家们又摸索出更好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板书节标题)
现在我手头有两种材料,一种是高秆抗锈病的小麦,一种是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已知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是显性。假如你是袁隆平,如何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找学生到黑板前面写出遗传图解,老师总结)
像这样的育种反思就叫做杂交育种,给出杂交育种的含义,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学生归纳优点与不足。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培育家禽和家畜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举出实例。杂交育种除了用于选育新品种之外,有的时候是利用的是它的“杂种优势”。分析我们当地大田种植的玉米,农民年年要购买种子,说明玉米种子是杂合子,利用的 就是杂种玉米籽粒饱满,长势整齐健壮,成熟期早的优点。还有家畜中的骡子也是利用的杂种优势,具有个体健壮,体力好,耐力好的马与驴兼之的优点。
杂交育种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是原有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而且育种时间比较长,那么有没有更好的育种方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呢?(引入诱变育种)
引导学生分析诱变育种的含义、方法、优点与缺点,其中物理诱变中提出用各种射线处理生物,联想到太空的环境,于是育种学家们利用太空资源成为了现实。从1987年开始,我们国家利用自己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和“神舟”号飞船先后进行了11次实验。其中“神舟六号”飞船载着两位英雄宇航员返航时,一批特殊的旅客也返回地球,那就是“生物菌种、作物组培苗、农作物和花卉种子”,科学家们还将对它们继续在大地上做试验。除了这些例子之外现实中你还知道哪些利用诱变育种的实例呢?(引导学生思考,举例太空椒,青霉素高产 菌株的培育)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方法,联系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比较一下各有什么不同。(还是以上课时提出的两种实验材料为例,找同学说出如果利用单倍体育种,如何操作?找同学到黑板前面写出育种方案),诱变育种的方向,我们是无法控制的,那么有没有一种变异能按照我们的意愿改变呢,那就是基因工程育种,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后反思
杂交育种中的很多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且在书写遗传图解的时候,很多学生由于第一章的基本功不扎实,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处理,着重强调基本功,要求学生人人动手画,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于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要求学生列表比较,形成鲜明对比,方便学生记忆。
第四篇: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讲稿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上课!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这堂课。同学们把书本翻到98页,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板书)。首先来看这样一组图片,如果你是一个育种专家的话,当你遇到这样两个品种的玉米时,你会怎么办?品种A,籽粒多但是不抗病,B,虽然籽粒少,但是他抗病。(怎么过渡?)假设你只有这两个品种,你会怎么做。。。生:杂交。对,我们肯定是想得到一个能综合这两个品种优良性状的新个体,也就是这样一种玉米,它即抗病又多子。关键是怎么才能得到它呢?我们用遗传图解来表示这个过程吧。自然状态下的AB品种都是纯合子。我们假设籽粒多用A表示籽粒少用a表示,那么A,B在这个性状上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MM同学你来回答),很好坐下。抗病用B表示,不抗病用b表示,那么AB的基因型?大家一起说。A品种AAbb
B品种aaBB。好我们再来看看想得到的品种它的性状是?多抗,基因型呢A-B-。如果我们只考虑性状的话,是不是只需要这样的基因型就可以了》?那么现在只有A B,我们要如何得到这个新品种呢》?对杂交,杂交之后F1的基因型刚好就是我们想要的。来我们看看F1代它具备什么特点? MM同学?性状上有什么特点:具备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它的后代呢》?会发生性状分离!那假如你是这个育种专家,你会不会拿这样的种子卖给农民?这样的种子后代会有那么多的个体都不是多子抗病的,那人家要是真种出一些又少子又不看病的玉米来,人家就会来找你算账!
所以得到了F1之后,我们育种工作还没完成,还要继续找出即有双亲优良性状,又能稳定遗传的个体。这里稳定遗传的个体应该是什么基因型?AABB
我们现在得到F1之后怎么才能得到AABB呢?连续自交。以前遇到过类似的练习题,说现在我们有Aa这样的品种,我们想得到的是AA,连续自交N代Aa的比例是多少?(1/2)n,AA呢,我们这里因为想要的是AA,所以每一代我们可以通过性状淘汰掉不合要求的也就是aa。那同学们现在来计算,自交两代,每一代淘汰aa之后,AA占的比例是多少? 算出F1 F2代AA比例分别是多少,一会儿我找人回答。(走到学生座位去看,计算的怎么样)
(找两个学生回答,其中叫一个成绩好点的—)自交第一代,基因型及比例是多少》? 1:2:1 通过性状我们淘汰掉aa之后,比例变为 1/3 2/3 其中1/3AA 自交之后比例还是三分之一。2/3 Aa自交后又会发生性状分离,比例还是1;2;1.有些同学在这里就把aa淘汰掉了,然后在这里AA跟Aa的比例就变成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大家思考一到底下能不能在这里淘汰aa???????
(这里是难点,要留半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回味。)
因为我们这里要以F1代整个作为一个群体,所以必须要算出aa在F1代中所占的比例后,再去掉F1代中的aa,剩下的才是F1代的AA和Aa。如果是在这里就去掉aa,大家想一想,得到的aa是不是F代中的aa真实的比例呢?不是,你的四分之一的aa只是Aa中的比例,而Aa本身还有比例三分之二,所以你们说到底应该是先算后去掉还是先去掉aa呢?(这一段是漏讲的内容)
所以这里淘汰掉aa之后,AA Aa的比例分别是五分之三五分之二。我们来看,通过刚才的计算是不是进一步验证了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所以当我们只有杂合子的时候,想要纯合子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连续自交)回到刚才这里我们现在有F1代,杂合子AaBb,我们想要的是纯合子,那你们说该怎么办。它的性状是什么?抗病而且多子。我们再来写出F2代的基因型和比例。9 3 3 1.我们想要的是这个九份的个体。而这九份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杂合子,一类是纯合子AABB。杂合子自交还是会出现性状分离,那纯合子会不会?不会。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淘汰的时候是通过性状还是通过基因型淘汰的?我们到田里去拔掉不合要求的植株能看出基因型来吗?所以我们是通过性状来淘汰的。那再想想我们可以从性状上区分出这两类(都是符合要求的性状)吗?不能所以我们要继续自交,不断淘汰掉其他性状的个体,大概到了第六代纯合子的比例就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多,这时候就可以拿去育种了,就算有个别的劣质种子也是符合规定的,农民也不会来找你算账的。那我们刚刚介绍的这种育种方法就叫做杂交育种。我们来看看书本上给我们归纳的杂交育种的概念:杂交育种是将(停顿半秒)两种或两种以上(重读)的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半秒)交配(重读)集中在一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哪个?交配!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我们构建这个概念来归纳刚刚我们讨论的这个过程,用到的有哪些操作。杂交,自交,选优。大家想想,杂交育种是属于哪种变异类型?基因重组。所以它的原理就是基因重组!那我们看看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没有?你们看看它涉及到的操作,杂交自交选优,这些操作农民自己做得来不?都是一些简单的操作,他们自己都能完成。所以这个方法的一个优点就是常规。板书)另一个优点跟它的用途关系更大,集优!就是集中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这也是杂交育种的目的。缺点:你们看看这个过程,杂交自交,至少要五六代,等培育出新品种来,小学都毕业了!。育种周期长。
我们看看它的运用。这个是中国黄牛,这个是荷斯坦牛,当他们相遇的时候回出现什么情况?中国荷斯坦牛诞生了。特点……这个例子大家要记住,有的题目中会直接问你中国荷斯坦牛是通过哪种方法得到的。
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片,大家有印象把?这是太空椒,大家知道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吗?带到太空去遨游。那为啥要带上太空呢?下面就到100页,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诱变育种。看黑体字部分,利用物理因素,哪些是物理因素?(学生答:如……)那化学因素呢(如……)对把这几种因素也就是方法画下来,经常考。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那么所以这个方法应用的是什么原理?基因突变!它的特点,我们来分析超级南瓜的培育过程一起总结出诱变育种的特点。可以结合基因突变的特点来考虑。假设我们杨利伟带了10000粒种子上太空,遨游时太空会有各种辐射各种射线,那么这些刺激可能会引起种子发生什么变异?基因突变那么是不是这一万颗种子都会发生呢?这是我们基因突变的哪一个特点?低频假设一万颗种子有三十颗发生了突变,那我们把种子带回地球种下去,是不是解出来的都是超级南瓜呢》?假设控制南瓜大小性状的基因是A,突变成a1的时候是接超级南瓜,那有没有可能突变成a2 a3 a4》?小南瓜,超级小南瓜,完全就不接南瓜,这是基因突变哪个特点?而我们要的是哪一种?
只是这么有限的个体当中的一种!所以你们看,本身基因突变的频率就极其低,而突变又是不定向,所以好不容易突变出来的几个说不定都是不需要的性状。所以这种缺点:有利变异少。
因为有这么多的限制,想突变频率低,而且不定向,那么我们是不是首先就要准备很多的实验材料才有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个体》?缺点2:需要大量实验材料。
优点又是哪些?本身自然条件下突变率极其低,通过诱变是不是能提高突变频率?优点1:提高突变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提高是不是说明突变率就一下子非常高?不是,只是相当于原来讲突变率提高了很多。(书上:100000----100000000个细胞才会有一个突变)比如一开始十万个细胞才有一个会发生突变,我们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处理之后,十万个细胞能有二三十个会突变,突变率是不是提高了几十倍?但是突变率其实还是很低。所以大家要理解这里提高突变率的含义,不是指突变率高哈。我们再来想另外一个问题,没有诱变之前,我们本来有没有超级南瓜?所以他是新创造出来的性状,为什么会出现新性状呢?出现新的基因,大幅度改良我们的性状。
第五篇: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范文模版)
第六章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2.能力目标:
(1)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2)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3)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三、教学方法
1.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等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预习学案,初步把握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及应用。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古人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的图片资料制成的课件,按课件图片的顺序,先向学生展示古人驯化狗、马、牛、猪、鸡,培育玉米、小麦、水稻、各种蔬菜、水果的过程;再向学生展示现在的家禽、家畜、粮食、蔬菜、水果的各种优良品种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教师;这些优良的品种,都是人们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长期的选择,汰劣留良,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但是这种选择育种的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又有限,有些品种只在某一方面优势,而另一方面却不良等,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的需要,在实践中,人们逐渐摸索出许多优秀的育种方法。
1.杂交育种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问题探讨”并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陈述自己的具体设想,并把设想用遗传图解在实物投影仪上表示出来。听课的同学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价。教师:从上述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我们发现大家使用的方法都是――杂交育种,看来你们已经尝试从理论上探索杂交育种的方法了。现在我们来分析各组的方案是否科学规范。(再次出示各小组的遗传图解)由同学们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以及自己的疑问。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杂交育种蕴含着哪些遗传学规律?(2).如何判断显隐性?(3).若要选择的品种是双隐性、一隐一显、双显性的,如何选择得到纯合子?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即通过杂交,把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思考:
已知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你用什么方法能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又能把双方的缺点都去掉?将你的设想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来。动物的杂交育种
学生:每人都在作业本上尝试书写,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教师: 点评,并示范书写过程如下:
P DDTT X ddtt ↓
↓
配子 DT dt
↓ F1 DdTt ↓
F2
基因型 1/16 DDTT 1/16 ddTT 1/16 DDtt 1/16 ddtt 2/16 DdTT 2/16 ddTt 2/16 Ddtt 2/16 DDTt 4/16 DdTt 表现型 9/16高秆抗病 3/16矮秆抗病3/16高秆不抗病 1/16矮秆不抗病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在F2
中矮秆抗病(一显一隐)品种占总数的3/16。
思考:我们得到的这种具有杂种优势的品种可以代代遗传吗?
学生:不可以,因为其中有2/16的植株是杂合体,它的下一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教师:那么,如何能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品种?
学生:要想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品种,就必须对在F2
中所得到表现型为高产抗病(一显一隐)的植株连续自交和育种,逐步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就是我们要选育的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新品种――AAbb。
教师:通过上述分析,请给杂交育种下一个合理的定义。
学生:杂交育种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得到新品种的方法。
练习: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你能否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写出育种方案(图解)
教师:请举出我国在杂交育种方面成就。学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国荷斯坦牛等
教师:综上所述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少困难。请从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类型,以及育种时间等方面,分析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派代表回答。
教师: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缦(一般需5至7年),过程繁琐。这些都是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有没有更好的育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点呢? 总结杂交育种的概念、原理、方法、优点、缺点。概念: 原理: 方法: 优点: 缺点: 2.诱变育种
学生:分组讨论: 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性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见学案)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七、板书设计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一、选择育种:利用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变异,汰劣留良,长期选择,培育优良品种。
二、杂交育种
三、诱变育种
八、教学反思
由于很多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以前都学过,所以我采用采用温故知新—杂交育种的技术方法—诱变育种的技术方法—知识扩展—总结的方法来讲授新知识。本节课的设计也能把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杂交育种技术的学习中,教师举例:利用高抗和矮感的小麦来设计如何出矮抗的小麦。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知识更能贴近生活,学以致用。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教师应具备对知识体系熟练,应对课堂教学要自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能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例如在杂交育种的设计实验中,大部分同学不太理解最后得到矮抗的比例,教师能放慢教学一步步解释。同时,该教师教态自然、随和,给学生以亲近的感觉。
本节课有很多相似、相关知识点,学生易混淆。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比较。如 “四种育种方式的区别”。
本节课失误也很多,在学习这两种育种方法时应注意承上启下,每一种育种方法有它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不足,从而引出另一种育种方法;提问太多导致浪费很多时间;板书不细致;时间安排不太合理,前松后紧;学生看书时间太多;课改思想体现的不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