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物理教案 4.1 重力与重心 1(鲁科版必修1)(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2 20:2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高一物理教案 4.1 重力与重心 1(鲁科版必修1)(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高一物理教案 4.1 重力与重心 1(鲁科版必修1)(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2012高一物理教案 4.1 重力与重心 1(鲁科版必修1)(写写帮推荐)

4、1重力与重心 教案

知识目标

1、认识重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

3、会计算重力的大小.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分析各个物体的重心.

2、联系实际,重力的三要素在实际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实质(万有引力).

2、本章的难点是:重心的确定.

二、基本知识技能:

1、基本概念: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三要素: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 = mg);

2、重心的确定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质量的分布有关,还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教法建议

一、有关重力大小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介绍重力时,除了明确指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教学中还需要补充实验测量重力的方法,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得,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几种测力计,如弹簧测力计、牵引测力计、压力测力计等等. 另外让学生区分重力、重量的概念.

二、有关重力方向讲解的教法建议

介绍重力方向时要明确重垂线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静止的水面为水平方向),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把重力的方向说成指向地心的方向.

关于重心和质心的区分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重心和质心》.

三、有关重心位置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如何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时,可以讲解悬挂法测量均匀薄板的重心.同时让学生讨论理解.对于重心位置的确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身边的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如课本的重心的确定,沙漏的重心确定,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计算物体的重心,如折尺的重心的确定.

有些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将物体的平衡内容(教材在第四章中进行了介绍)也对学生说明,也就是重心的稳度问题,建议在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研究的方法,在图片资料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双圆锥(圆锥上滚)的图片,老师可以参考使用. 重力 教学方法

提问引导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提问: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力?具体说明?

3、提问: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重力

通过水会自动由高向低流动、树叶的飘落等等自然现象提出:

问题:什么是重力?它是怎样产生的?

回答: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教师总结说明:

1、地球上物体受到重力,施力者是地球.只要在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

(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问题:同一个物体,在下列情况下,所受重力的方向各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情况下的物体(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正在运动的物体等等)让学生讨论重力的方向.

共同讨论之后,教师说明并总结: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无论物体运动状态如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质量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物体的重心).质量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悬挂法得到(教师可以演示该实验,同时让学生进行讨论),另外重心的位置可以 不再物体上(如图).

4、重力大小:

5、重力的测量:重力的测量用弹簧秤.

问题3: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对地球是否有力的作用?教师进而提出:我们通常在研究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不提出施力物体地球,相对于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作用,同样,地球也要受到物体对它的吸引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讲解,要强调物体受到的重力不等于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二)、让学生阅读有关万有引力的文章

(三)、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本课知识的理解.

6、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课题1 题目:采用悬挂法求得物体重心位置

内容:采用悬挂法得到某一不规则形状(质量分布不均匀)薄板的重心位置。写出实验报告。课题2:

题目:用计算法求解某些物体的重心

内容:参考“探究活动”中所给的“质心与重心的求解”内容,对一些特殊形状物体的重心进行计算求解,利用初中所学的杠杆原理分析,写出专题性小论文。高中一年级物理教案《重力》这一教案由斐斐课件园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高一物理重力与重心

第4章

相互作用

本章规划

这一章讲述有关力的基本知识,包括了后面学习的动力学和静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基础性和预备性是本章的特点.所谓基础性,就是要为学习力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从知识方面来说,就是理解力的初步概念,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特性,会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从运用方面说,是初步熟悉对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会画出正确的受力图.这一章具有预备性,不论在知识上还是在运用上都要有一个“度”.比如在本章第二节提到:“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这一节就不要求从道理上把这一论断说清楚,可先作为事实接受下来,讲过牛顿第三定律后再解决.再比如静摩擦,要想一开始就把问题讲深讲透,企图使学生能够处理比较难的有关问题,可以说是“拔苗助长”,是不可能的.因此,教材的编写要充分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一章只要求初步熟悉物体的受力分析,不要求学生分析比较复杂的情形.这是因为,对于比较复杂的情形,要结合着运动和力的关系来进行受力分析,学生才能掌握得更好.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要求,应贯穿在整个力学教学中,并逐步加以提高.这一章的内容与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衔接密切,是初中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教材的编写注意到与初中的衔接,教学中应适当复习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以便把初高中的台阶尽量铺得平缓些.第1节

重力与重心

从容说课

本节课重点:力的概念,以及重力的产生、大小、方向,物体重心与哪些因素有关.1.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力的三要素决定的,并会作力的图示.2.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重力,让学生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地面附近的物体与地球间存在吸引力,但应明确这种吸引力是重力产生的原因,并不是重力.3.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重心是等效作用点并讨论分析重心位置与那些因素有关.教材分析

本节分三个重点:力的描述;重力的三要素;重心与稳定(并不是完全按教材分).“力的描述”是本节和本章的预备知识;“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过程是重点,其研究过程和方法也是为其他力的学习作铺垫,是本节核心;

“重心与稳定”紧密联系生活,但其应用和有关现象的解释则是难点.学生状态分析

初中已粗略学习了力的知识: 1.“力的描述”.2.重力的三要素.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2.了解重力的产生,理解重力的三要素.3.能测量重力的大小,确定重力的方向.4.能解释稳定与重力相关的现象,并能应用.过程与方法

过程:引入问题→探究问题→得出概念→应用概念.方法:用设问、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建立重力的概念.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重力概念的建立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的作用.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和了解重力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观察和实验,认真讨论,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通过质疑、讨论交流,逐步养成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分享的团队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过程是重点,其研究过程和方法也是为其他力的学习作铺垫,是本节核心.教学难点 “重心与稳定”紧密联系生活,但其应用和有关现象的解释则是难点.教具准备 磁铁、小铁块、细线;弹簧秤、钩码(学生用,两人一组);刻度尺、圆规.有条件的可以用实物投影设备,并准备相应的力的图示的投影片或实物投影图.积累反映“力的作用效果”的实例三个和准备演示实验三个;(如汽车在重载和空载时钢板的形变,海绵床垫、沙发的形变,用手挤压气球,用力将铅球投出去,骑自行车等)准备学生实验两组(如一组橡皮筋;一组小球)

设计关于“重心与稳定”的两个有趣实验(如取一块砖头作三种不同的放置方式,稳度不同;用手指尖顶起一把直尺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式 力是什么?

力的本质和两个作用效果 1.设问引入

A.你觉得力是什么,请举例说明.B.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举例说明.2.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 板书:

一、力的描述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A.使物体形状改变; B.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推进新课

演示: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

引导答出:细线对钩码施加了力.演示:磁铁吸引铁块

引导答出:磁铁对铁块施加了作用力.提问:再举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实例,要求说出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施加了力.(对学生举出的目前不好说明的实例,不要过多分析,可指明以后会涉及)

小结:力是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这里指出了力的物质性,没有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力,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受力物体,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当我们研究某一个物体受力时,有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例如说物体受重力,其施力物体是地球)

提问: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

提问:仅说一个力多大(是多少牛)能不能完整地表达出这个力?

引导学生答出力是有方向性的物理量.(力的作用点)板书:

3.力的大小和方向

(1)力的大小用弹簧秤来测量.单位是N(牛).(2)力是有方向的物理量.提问:物体受的重力方向怎样?水里的船受到的重力方向怎样?

(3)力的图示.为了形象地表达一个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一个物体用一个点来表示).[例1](教师做):卡车对拖车的牵引力F的大小是2 000 N,方向水平向右,作出力F的图示.步骤:选一标度(依题而定其大小):如用1 cm长的线段表示500 N的力.从力F的作用点O向右画一线段四倍于标度(4 cm),然后画上箭头(图4-1-1).图4-1-1 [例2](学生做):作出下列力的图示(可同时出三个题,全班分三组,每组做一个题,并分别选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1)物体受250 N的重力.(2)用细线拴一个物体,并用400 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3)水平向左踢足球,用力大小为1 000 N.答案:

(1)

(2)

图4-1-2

图4-1-3(3)

图4-1-4 说明:①选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不同;

②标度的选取要有利于作图示.提问:上述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提问: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4.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利用已有的弹簧秤等演示,总结上述两方面效果)今后我们将定量地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小结: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常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是形象地表述一个力的方法,不要忘了定标度.力的图示要正确反映力的三要素.提问:重力是什么样的力呢? 重力存在

A.组织学生观察课本62页的图4-7-、图4-8-说明了什么.B.设问:你还能举出重力存在的实例吗? C.教师点评.[例题剖析1] 正误判断1 1.物体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错误)

2.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物体受到了力.(正确)3.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错误)

4.甲把乙推倒在地,但甲并没有倒下,说明甲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错误)5.同一物体既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正确)6.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错误)

7.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正确)8.无生命的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错误)[例题剖析2] 正误判断2 1.物体的重力总是大小不变的.(错误)2.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错误)3.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错误)

4.把物体从赤道拿到北极,物体的重力将增大.(正确)

5.在地球表面运动的物体,无论怎样运动,总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正确)6.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错误)

7.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错误)8.细绳下吊一小球,细绳的拉力总等于小球的重力.(错误)[例题剖析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加力

B.受力的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的物体 C.静止的物体不会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D.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相互施加力 教师精讲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任何一个物体,不管它是否有生命,都可以对其他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所以选项A错误.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所以选项B正确.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C错误.磁铁吸引铁块,磁铁和铁块可能并没有接触,可见选项D错误.板书:

二、重力是什么样的力

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地球上或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指出: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练习:从树上落下的苹果受到了重力,请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板书:

2.重力的三要素(1)大小

问题:桌面上有一个弹簧秤,天平一套,请选择适当的器材,求出你的文具盒(或其他物品)所受重力的大小,并指出你的依据.请学生讨论、归纳并点评:

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用弹簧秤称量;也可以利用G=mg求解.拓展知识: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不同.(2)方向

提问:你知道重力的方向吗?请举实例作为你的依据.归纳:

方向竖直向下.拓展知识:讲一讲生活中哪些现象和应用涉及到重力竖直向下的知识.(3)作用点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给出重心概念.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思考:请你指出下列物体的重心:充足气的篮球、方砖、石块.指出怎么找重心(画图、操作、说明):

规则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不规则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用悬挂法即可.提问:悬挂法的依据是什么?

[例题剖析4]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的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教师精讲

在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在球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不变,但是水的重心下降,二者共同的重心在下降.当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选项C正确.板书:

三、怎样使物体稳定

A.实验引入,请看课本图4-2-1 B.暂不解释现象,继续演示实验: 让砖块逐步倾斜,直至倒下.C.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

物体的重力作用线在支持面内就能保持稳定.D.实验:

体验:轻推直尺,直至翻出桌面.观察:蜡烛跷跷板.E.指出几个生活中的稳定现象实例.课堂小结

一、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大小、方向和力的作用点常称为力的三要素.要会作力的图示,它体现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二、重力

重力的产生:重力是地球上或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三要素.G=mg.三、重心与稳定

重心:物体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布置作业

1.结合课本图4-1-6,自己剪一张任意形状的硬板,找出重心,并说明你的依据.2.假定我们仅知道均匀极细的长木条重心在其中点,由此分析并论证均匀长方板、均匀三角板、圆板的重心应在何处.3.仔细阅读课本信息窗并深刻领会其内涵.4.补充作业

(1)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D.重力的方向总是和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2)一人用细绳拉着一个重物在地面上前进,则()A.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重物

B.如研究细绳对重物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重物 C.如研究重物对细绳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重物,受力物体是绳子 D.如研究细绳对人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受重力,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B.向下运动的物体受重力,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C.受重力的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位置随质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 C.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B.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掉下来,说明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 C.抛出的石块在空中做曲线运动,说明石块在空中所受重力方向不断变化

D.将一石块竖直上抛,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

板书设计 重力与重心

一、力的描述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A.使物体形状改变 B.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3.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重力及其测量

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地球上或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三要素

大小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用弹簧秤称量,也可以利用G=mg求解.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三、怎样使物体稳定

活动与探究

自制一个“不倒翁”或作一份“杂技演员走钢丝”的研究报告.(任选其一)

习题详解

1.答:注意问题:①确定比例尺,②画出力的方向,③作用点,④表示力的大小的线段要按比例画出.(画图过程略去)

2.答:由数学关系式Y=kx以及Y=kx+b可知应该选择B选项.1l.212.立方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图4-1-5所示,重心高度h0=a;翻转后,重心高度

23.答:1.平放在地面上的链条的重心在桌面上,而竖起来后重心升高h=2a 221-)a 22所以Δh=(图4-1-5 4.答:方法一:可以利用悬挂的方法;方法二:可以利用支持的方法.

第三篇:高一物理重力与重心教案

第四章

第一节

重力与重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③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②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教学方法】探究法、引导发现法、阅读指导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加上指导学生阅读和教师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现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揭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反馈了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力是什么? ——力的本质和两个作用效果——请学生举例说明 演示一 细线使钩码上升 演示二 磁铁吸引铁块 小结:力的相互性.并说明施受力体.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

提问:力的大小用什么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表示符号? 提问:仅说大小能否完整表述一个力?(方向,作用点)正误判断:

1)物体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2)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物体受到了力。3)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4)甲把乙推倒在地,但甲并没有倒下,说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5)同一物体既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6)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7)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8)无生命的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9)静止的物体不会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提问: 怎样形象地,直观地描述一个力呢? 4.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课本插图4—6 例一 卡车对拖车的牵引力是2000N方向向右,作出力的图示 学生练习:1)图示物体受250N的重力 2)图示用400N的力向上提物体。3)图示向左踢足球用力1000N 归纳总结方法。

激疑:重力是什么样的力?

三、重力一节的教学重点及分析

1.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下的现象,引出重力,如图1所示图片。

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施力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 2)重力的三要素: A.大小:G=mg 由学生实验探究得出(弹簧称,天平或钩码)强调——竖直悬挂,静止或匀速。扩展:同一物体在地球不同的地方重力不同。

B.方向:实例: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总是竖直下垂,下落物体总是竖直下落。通过如图2所示的多媒体图片,特别用图2中有关重锤的两幅图片展示。

C.作用点:

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忽略物体大小形状)

思考:请指出下列物体的重心:篮球,方砖,石块,碗碟,直尺,铅球

展示出如图3所示的多媒体图片资源:

指出:重心的位置与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实验探究:测重心图4——12 提问:重心可以变化吗?

正误判断:1)物体的重力总是大小不变的。2)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3)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4)把物体从赤道拿到北极,物体的重力将增大。

5)在地球表面运动的物体,无论怎样运动,总会受到重力的作用。6)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7)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8)细绳下吊一小球,绳的拉力总等于小球的重力。

例题分析:一个被掉着的均匀的球壳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孔让水慢慢流出,球壳与水的共同重心将会如何变?

演示迷你实验室图4——14:圆锥为什么会向上“滚” 三.重心与稳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分析:图4——15得出结论 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四.怎样是物体稳定:

学生讨论:一辆车最多能倾泻到什么程度车不会翻倒?图4——16,演示:图4——17,62页信息窗——古代汲水瓶。学生归纳讨论:物体的重力作用线在支持面内就能保持稳定。体验:轻推直尺,直至翻下地面。观察:蜡烛翘翘板。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稳定现象》

第四篇:高中物理必修一3.1 重力与重心 教案

3.1《重力与重心》教案

一.教学内容:

重力与重心

知识重点: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矢量。

2.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二.重点、难点: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主要内容讲解: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特征:

1)物质性:产生力的前提是有物体,而且是两个物体。

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力不能脱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在研究一个物体受力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且能找到。

2)相互性: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以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可能找到这个“推力”的施力物体;故不存在,所以A错。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说法B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

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推书,故C错。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说法D正确。3.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哪些因素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要准确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例2.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100N的力F,如何表示这个力呢?

解:首先确定比例如下:

20N 根据条件画出力的图示如下:

F

说明:在力的图示中,必须明确表示出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即必须明确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只需要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不画大小,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6.力的种类: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等。7.力的测量:弹簧秤 二.重力与重心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由于吸引力产生的,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

例3.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答案:CD 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2)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两极g值最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

3)测量:悬挂在弹簧秤下,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 3.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我们把物体的全部质量压缩成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此几何中心上。

2)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

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外。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状有关,也与质

量分布有关。

比如:往高处叠放东西,重心不断随高度而上移。4.重心与稳定:

重心的高低与支承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

当重力作用线落到物体的支持面以外时,物体就会倾倒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 B.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 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

C.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D.一对互相平衡的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如爆炸的手榴弹,所以这个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有物体存在就一定存在力

4.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以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

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 6.图1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AB和BC相等的木料做成,D是AC连线的中点,E是AB的中点F和B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

A.B点

B.D点

C.E点

D.G点 7.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可能变化

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

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 8.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

D.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 9.放在桌上的书本,受到支持力的作用,其受力物体是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同时,书对桌面的压力,其受力物体是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由此可见,一个物体既是______,又是______。10.下列各种力:(1)重力(2)拉力(3)支持力(4)弹力(5)浮力(6)摩擦力(7)动力(8)推力。属于按力的性质分类的是______,属于按作用效果分类的是______(用序号填写)。

11.重力是由于______而产生的,它的方向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可认为作用在物体的______上。12.一个边长为2 m的质量均匀分布的正方形薄板,一边放在水平桌面上,薄板平面与桌面垂直,绕其位于桌面上的一个顶点转到薄板平面的对角线处于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其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m。

13.画出下面几个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m=0.05 kg的墨水瓶。

(2)竖直向上飞行的质量m=2×103 kg的火箭。

(3)沿着滑梯下滑的质量m=20 kg的小孩。

(4)抛出后在空中飞行的质量m=4 kg的铅球。14.如图2,正方体边长为L,今用一力作用于AB边,使其绕C'D'边转动,直到平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求:正方体的重心升高了多少?

B C A B' C' A' D'

图2 15.两位同学在看体育比赛时,发现“背越式”跳高比“跨越式”跳高好得多,请你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说说为什么是这样的。

【试题答案】

1.BCD 2.BC 3.B

4.D 5.D 6.C

7.BCD 8.C 9.书本,桌面,桌面,书本,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10.(1)(4)(6),(2)(3)(5)(7)(8)11.地球吸引,竖直向下,重心 12.21 13.略

21L2 14.15“背越式”跳高与“跨越式”跳高相比较,在跳过相同高度的横杆时,重心升高要低一些,对运动员来说容易做到,有助于跳高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所以说“背越式”跳高要优于“跨越式”跳高。

第五篇:高中物理:《形变与弹力》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二节 形变与弹力

一、知识架构

1、列举实例,叙述弹力的定义。

2、说出弹力产生的条件,能区分弹力和重力。

3、说出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

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

3、掌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

三、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弹力的大小.

2、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判断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一)、基本概念: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3、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4、形变有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

(二)、基本技能:

1、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等的产生弹力的大小.

2、根据不同接触面或点画出弹力的图示.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确定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2、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是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教法建议

一、关于讲解弹力的产生原因的教法建议

1、介绍弹力时,一定要把物体在外力作用时发生形状改变的事实演示好,可以演示圆

形状玻璃瓶在用力握紧时的形状变化,也可以演示其它明显的形变实验,如矿泉水瓶的形变,握力器的形变,钢尺的形变,也可以借助媒体资料演示一些研究观察物体微小形变的方法.通过演示,介绍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通常将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玻璃瓶的形变

如下图所示,在椭圆形的大墨水瓶瓶塞中插一根内径约1-1.5 mm毛细管,瓶内装满染色水,管后衬白色纸屏。演示时,在瓶的截面短轴方向(图a所示方向)施加压力,水柱上升,说明瓶体微小形变使容积减小;撤去压力,水柱下降到原位。在瓶的长轴方向(图b所示方向)施加压力,水柱下降,说明瓶的容积变大;撤去压力,水柱升到原处。

演示长轴方向施力时水柱下降,可纠正学生错误认为是这是瓶内水柱受热膨胀所致。玻璃管的长短、内径的大小要经实验选择,以液柱变化明显为宜。

(2)桌面的形变 如右图所示,用激光束照在桌面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后照在墙上。演示时,用力压桌面,墙上的光点会发生明显偏移,说明桌面受外力而产生形变。若无激光器可用幻灯代替,用一块开有狭缝的黑纸片插在透镜前,利用墙上的狭光带偏移演示桌面的形变。

二、关于弹力方向讲解的教法建议

1、弹力的方向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可以将接触面的关系具体为“点——面(平面、曲面)”接触和“面——面”接触.举一些例子,将问题简单化.往往弹力的方向的判断以“面”或“面上接触点的切面”为准.

如所示的简单图示:

2、注意在分析两物体之间弹力的作用时,可以分别对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切说明,是哪一个物体的形变对其产生弹力的作用.配合教材讲解绳子的拉力时,可以用具体的例子,画出示意图加以分析.

教学过程

第二节 形变与弹力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

教学用具:演示形变用的钢尺、橡皮泥、弹簧、重物(钩码). 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重力是的产生原因是什么?重力的方怎样?

2、复习初中内容:形变;弹性形变.

(二)新课教学

由复习过渡到新课,并演示说明

1、演示实验1:捏橡皮泥,用力拉压弹簧,用力弯动钢尺,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教师总结形变的概念.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形变的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针对橡皮泥形变之后形状改变总结出弹性形变的概念: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2、将钩码悬挂在弹簧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弹簧被拉长,提问:(1)钩码受哪些力?(重力、拉力、这二力平衡)(2)拉力是谁加给钩码的?(弹簧)

(3)弹簧为什么对钩码产生拉力?(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由此引出弹力的概念:

3、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弹力. 就上述实验继续提问:

(1)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

提问:课本放在桌子上.书给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属于什么性质的力?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什么?方向如何?

与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4、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压物体).

5、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支持物体).

继续提问:电灯对电线产生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产生的拉力又是什么性质的力?

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谁?方向如何? 分析讨论,总结.

6、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7、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 形变的关系为: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

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成正比,即:

式中 叫弹簧的倔强系数,单位:N/m.它由弹簧本身所决定.不同弹簧的倔强系数一般不相同.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伸长或压缩形变.

8、练习使用胡克定律,注意强调 为形变量的大小.

(三)、布置课后作业.

探究活动——运用弹簧的串并联知识研究钢材的拉伸 课题1:

题目:关于弹簧的串并联——钢材的拉伸

内容:在建筑力学中,关于钢筋的劲度以及拉伸,可以根据弹簧的串并联进行研究。有关弹簧的串并联内容可以参考“探究活动”中的相关内容。探究活动——自行设计实验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 课题2:

题目:自行设计实验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

内容: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工具研究弹簧的劲度求解,方法不限,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说明实验 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以及结论。

下载2012高一物理教案 4.1 重力与重心 1(鲁科版必修1)(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高一物理教案 4.1 重力与重心 1(鲁科版必修1)(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最终定稿)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数学......

    高一英语必修一1

    高一英语必修一1-5单元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30分,每空一分) 1. Courage is one of the ________ of a good soldier. A. successB. interestsC. qualitiesD. difficultie......

    高一生物必修1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必修1)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包括三个模块,分别为分子与细胞......

    高一英语必修1(5篇)

    英语:Unit 1 Lifestyles基础知识考查 一:根据所给汉语及词性,写出英语单词。 1._________________ n. 生活方式 2._________________ adj. 和平的,平静的 3._________________ a......

    2012高一物理教案 2.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9(粤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 Ⅰ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Ⅱ 知识复习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有何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2、......

    2012高一物理教案 2.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4(粤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等效电路1★

    等效电路(一)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2.归纳整理出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3.能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解决串联电路的简单问题。 课前学习一、复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说课稿:《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说课稿:《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武威第五中学韩明 教材分析: 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压锯条、物体落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