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物理教案 2.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4(粤教版必修1)

时间:2019-05-12 17:3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高一物理教案 2.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4(粤教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高一物理教案 2.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4(粤教版必修1)》。

第一篇:2012高一物理教案 2.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4(粤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4、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的科学意识和方法

5、通过对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感受先辈大师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

二、重点难点

理解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

本节的重点 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分析—总结

四、教具

牛顿管、抽气机、电火花计时器、纸带、重锤、学生电源、铁架台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vt=at s =at2/2 vt2 =2as(二)、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1:左手掷一金属片,右手掷一张纸片,在讲台上方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然后将纸片捏成纸团,重复实验 ,再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结论:第一次金属片先落下,纸片后落下,第二次几乎同时落下。提问:解释观察的现象

显然,空气对纸的阻力影响了纸片的下落,而当它被撮成纸团以后,阻力减小,纸片和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金属片才几乎同时着地。

假设纸片和金属片处在真空中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会不会同时着地呢? 演示2:牛顿管实验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显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2)从静止开始下落

实际上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是怎样的直线运动呢? 学生分组实验(每二人一组)

将电火花计时器呈竖直方向固定在铁架台上,让纸带穿过计时器,纸带下方固定在重锤上,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下放,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运用该纸带分析重锤的运动,可得到: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重锤下落的加速度为a=9.8m/s2(四)自由落体加速度

1、学生阅读课文

提问: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标准值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略)

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规律?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由教材第37页表格可知,纬度愈高,数值愈大。

(3)在通常的计算中,可以把g取作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还可以把g取作10m/s2(五)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gt h=(1/2)gt

2g取9.8m/s2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vt2=2gh 注意式中的h是指下落的高度

(六)课外作业

1、阅读《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教材第38页练习八(1)至(4)题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二篇:2012高一物理教案 2.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9(粤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Ⅱ

知识复习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有何特点?谈谈你的理解。答: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答:

3、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有什么特点? 答: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如何? 答:

(1)规律:速度变化规律

位移变化规律(2)推论:

(3)特点:

(4)画出v-t图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例题选讲:

【例题1】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至地面前最后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一半,求它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解法一:

解法二:利用推论:

【例题2】一小钢珠由塔顶静止开始释放,最初的3秒内的位移为S1,最后3秒内的位移为S2,若S2—S1=6米,求塔高为多少?

(g=10m/s2)

巩固练习

1、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到达地面, 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 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A)1.2m

(B)3.6m

(C)6.0m

(D)10.8m

2、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 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 g取10m/s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5m

(B)11.25m

(C)20m

(D)31.25m

3、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 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v/2

(B)v/(2g)

(C)

2v/(2g)

(D)(22)v/(2g)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4、一物体从16 m 高的A处自由落下,它经过B点时的速率是落地时速率的3 / 4,则B点离地的高度为____ m。(g 取10 m / s2)

5、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m的窗户用时间0.4s,g取10m/s2.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是____m.6、有A、B两个小球,在不同高度上做自由落体运动,A球下落1 s后,B球开始下落,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已知B球离地面高度为15m,问A球从多高处下落?g取10m/s2。

参考答案:

1、C

2、B

3、C

4、7 5、0.45 6、37.32m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三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全集

必修4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1、时评两篇

学习目标、了解时评的写作特点和艺术特色;、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行文结构、思路,评价作者关注的社会现象,领会并学习时评精练的语言;、掌握文章论证方法的运用;、对作者的观点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对社会上的一些反常现象能给予理性的分析,能正确处理生活中情与理的矛盾。

课文解读

《车队与红灯》的作者善于 “ 小事 ”,展开评论,挖掘出 “ 小事 ” 中蕴含的重大意义。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取材于百姓的曰常生活,揭示月饼消费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有力地论证了 “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 的观点。

学习设想

一、课前预习:、速读时评两篇,找出每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作者观点。、梳理并列出文章的行文思路。、试分析文章是如何分析、论证观点的,简单评价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总结这两篇议论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各有哪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阅读文本,请找出每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作者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月饼消费要讲文明》的中心论点。

三、研读文本、作者写《车队与红灯》时关注了什么社会现象?作者是如何分析此现象的?、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评价课文的逻辑思路。

四、归纳总结、这两篇议论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各有哪些特点?、这两篇议论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这两篇议论文在写法上都采用乐 “ 以小见大 ” 的手法,喜中带忧,旨意深刻。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课外参阅有关的报刊杂志或关注电视热点节目,关注社会新闻时事,捕捉生活素材,深厚社会积累,丰富个人人文素养。

2、论 “ 雅而不高 ”

学习设想

一、整体感知

阅读文本,思考本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作者观点。

二、研读文本、作者如何使文章绘形显理呢 ? 2、文章论证方面有何特色?

三、拓展阅读

就本文展开联想,重新观察、搜集尽量多的类似现象,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例如:、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原文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否可行,为什么?、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其他的解决办法与建议?、其他方面的观点与见解。

第二单元 议论文

4、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一、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分析现实的能力。、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品味本文形象而严谨的论证语言。、联系学生的切身感受,增进学生对中国=的感情。

二、学习步骤

(一)导入

(二)学习环节、写作背景(略)、重点字词(略)、整体感知课文

从议论文结构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如下问题:、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课后练习一、二。

明确(略)、梳理文章脉络。

三、总结。

5、拿来主义

教学设想: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先生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了解杂文的文体特征。

领会文中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体会鲁迅先生杂文的尖锐、幽默及诙谐的语言风格;学习其形象化的说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问题点拨法及读练结合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由课外阅读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并解题。

2、熟读课文。

3、解决字词音、形、义上的问题。

4、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第二课时:

1、从研习因果论证方法入手,分析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2、从研习比喻论证方法入手,分析如何实行“拿来主义”。

3、阅读与口练:

⑴ 阅读有关的“软力量”战争的资料

⑵ 结合自己的感悟,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谈谈在新形势下自己对“拿来主义”的看法。

4、作业:将自己所思考的“新时期的“ ‘拿来主义 ’ ”形成文字,写一篇短文。

5、课后记。

6、善良

一、学习目标、了解王蒙及其善良哲学,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欣赏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二、学习重点: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学习步骤:

(一)作者简介(略)

(二)写作背景和意义

(三)文本分析、梳理文章脉络:

导入善良话题

批驳对善良的错误理解

善良的力量与凶恶对比

善良的本质

呼唤善良、重点分析

(1)分析第三、四段写作技巧。

(2)分析作者在第三、四段连用五个问句的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作用。

(4)找出课文中 “ 善良 ” 与 “ 凶恶 ” 的对比并谈一谈对比在论证中的作用。

四、课后拓展:让学生谈谈有没有因为善良而被欺骗的时候,请大家说说对善良的看法。

五、作业:推荐阅读:王蒙《我的处世哲学》

第三单元 小说

【教学目标】、细致揣摩作品,领悟文章深邃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的深刻性。、学会鉴赏小说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和环境描写。、掌握小说的特征,学习写作书评。、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研究性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强调整体感知、领悟课文通过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深刻内涵,强调多种表现手段与文章主旨的内在联系。

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

【课时安排】

《宝玉挨打》3课时、《阿Q正传》3课时、《变形记》2课时、《失街亭》2课时、《棋王》1课时、表达交流活动 1 课时、《采尽百花细酿蜜》 1 课时(对《三国演义》和《呐喊》进行研究性阅读指导),书评 1 课时、《红楼梦》导读 1 节(如果课时不够,就先保证基本篇目的教学)

【单元导读】

“ 基本阅读 ” 三课。

“ 扩展阅读 ” 两课。

“ 推荐阅读 ” 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下面是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概述。

《宝玉挨打》主要表现新旧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本文通过对宝玉挨打这一事件的描写,揭示了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及社会背景,同时也展示了相关人员对宝玉挨打所持的态度。逐层递进的情节设计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都写得非常出色。

《阿 Q 正传》是传统课文,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要掌握的重点。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思想行为的方式,即通过假想、忘却或荒谬的逻辑将现实生活中的失败和屈辱变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胜利和光荣,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实质上是自欺欺人。阿 Q 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永远得意,就因为他用了这种行为方式的缘故。

《变形记(节选)》的作者卡夫卡运用了表现主义手法写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情感流动过程,展现了格里高尔悲哀的 内心世界。

四第四单元 文言文

14、孔孟两章

季氏将伐颛臾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能够归纳出 “ 疾、止、见、过 ” 四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 “ 无乃 „„ 与 ”“ 何以 „„ 为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

1、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对孔子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课时安排】 1 课时

【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孔子介绍 2、背景介绍 3、解题

二、学生翻译课文,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把握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省略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见辅助课件)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无乃尔是过与?

② 何以伐为?

③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④ 君子疾夫舍曰 “ 欲之 ” 而必为之辞。

⑤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三、讲解课文

四、评价孔子的政治主张

五、结语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

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 “ 当仁不让 ” 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六、布置作业:背诵

寡人之于国也

【 学习目标】、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解和掌握有关实词的意义 , 归纳多义词义项 , 了解某些句式。

【 学习重点难点】、孟子和孔子思想的传承、辨析多义词:数、兵、直,掌握文言句式、孟子语言的雄辩风格

【课时安排】 2 课时

【 学习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二、导入新课:由成语 “ 五十步笑百步 ” 这句话的出处导入

三、介绍作者、作品。

四、文章梳理问答。、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3、解决问题:行仁政,则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二课时

一、讨论题:、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 “ 善用 ” 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对孟子 “ 仁政 ' 内容应如何理解?集中在文章的第 3 部分,即第 3—5 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 “ 王道 ” 的七种措施,是孟子 “ 仁政 ” 的具体内容。

二、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于、王、以、食、之、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谨庠序之教

然而不王者、古汉语句式:非我也,岁也。/ 未之有也 / 可以无饥矣

三、、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2、《孟子》

15、劝学

【 学习目标】、掌握《劝学》中 “ 学 ” 的含义;、在掌握基本字词知识和熟悉文意的基础上,对荀子关于学习方面的先进思想进一步深刻体悟,掌握通过重点句子纵向把握文章主旨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孟子思想的了解,让二者思想进行比较,掌握课外横向学习的能力。

【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 学习难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大胆发言的能力。

【 学习时数】二课时

【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介绍作者。、荀子的思想主张、解题

二、整体感知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注意字音,找出有哲理的句子。

四、承接上文,进入文章的论述 , 分析第 2、3 段。、朗读。、学生将难点、重点列出来,老师提问,同学回答,老师强调并补充。

五、请学生谈一下对于这两段的认识,老师最后给以总结。

六、作业:整理课堂笔记,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关于对上节课内容的补充与回顾、播放朗读录像,让学生跟读,并思考:文中运用了设喻的论证方法,分析这些比喻句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最后教师点拨总结。、回顾本文的行文结构,让学生进一步明晰文章的说理脉络。

三、引导学生进入课内研究性探讨阶段

设置问题:、荀子主张 “ 学不可以已 ”, 这个 “ 学 ” 当然指学习, 但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 ?、“ 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与孔子主张的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 是否矛盾?、“ 吾尝终曰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是否与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意思相同?你对于学与思的关系,是怎么看的?

四、引导学生进入课外拓展研究性探讨

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 “ 人性本善 ” 和 “ 人性本恶 ” 这个辩题先开始展开讨论,准备材料,然后进行辩论。

16、过秦论

【 学习目标】、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加强诵读,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在诵读中积淀语感。、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由李商隐的《贾生》、毛泽东的《贾谊》诗导入

二、作者、背景介绍

三、自学文章习。

三、内容分析、文章牵涉到了几种力量?这几种力量的对比情况如何?、在力量对比中,六国的力量如何?秦国的力量又如何?按理,秦国弱于六国,但是秦国为什么能战胜六国?、对于六国和陈涉的力量强弱,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比?、从力量的对比中,陈涉弱于六国、秦朝强于秦国,可见,陈涉远远弱于秦朝,可为什么强大的秦国会一败涂地呢?、从各种力量对比中,秦国以弱胜强,而秦朝以强败弱,那么,秦国 “ 打天下 ” 胜利靠得是什么?秦朝 “ 守天下 ” 失败又因为什么?、既然 “ 守天下 ” 不能靠 “ 武力 ”,那么要靠什么呢?

四、结构分析

事实论据:

论点:

秦创业 ―― 雄心勃勃

秦曰盛 ―― 所向披靡

仁义不施而

秦统一 ―― 势如破竹

攻守之势异

秦灭亡 ―― 一败涂地

五、作业设计、文中并没有直接把陈涉与秦国的力量进行对比,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列表对比:、做好知识小结

17、师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行梳理,总结相关文言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尊师重教〉 3关于对比论证的教学。教学重难点;

1、对比论证以及议论文的论证方法。2.文言基础知识中“师”“之”“其”的用法。课前预习题: 1.疏通文意

2.了解韩愈其人其事以及本文写作背景.3.梳理本文结构,找出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4.你认为何人可以为师,怎样为师?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 疏通文意,梳理文言基础知识,能让学生当堂准确翻译课文.第二课时

1.以课前预习题为引导,带领学生理清本文结构,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结合<<劝学>>中的论证方法,总结议论文的论证方法.2.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初步目的:作<<师说>>以贻李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圣人无常师.作者介绍

时代背景

古文运动

终极目的:针砭世弊,”古文运动”的一个庄严的宣言.第三课时:

1、讲解资料习题,总结“师”“之”“其”的用法。

2、作业:写学习心得。

第四篇: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粤教版必修4

《劝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2背诵全文。

3、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五篇:(粤教版必修一)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2016—2017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省教育厅及本校教学工作为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选修模块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必修

一、必修二。诗词鉴赏重点在于掌握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散文教学重点是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和感人至深的表现技巧;选修单元的教学主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三、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高一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有选修教材的迁移、扩展与探究;写作上则要求学生努力写出有思想、有内容、有情感、有见地的文章,在四个方面上下功夫:缘事析理要深刻,讴歌亲情要充实,锻炼思想有文采,注重创新写新颖。写作要求更高,既解决“写什么”,又指导“怎么写”,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本年级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因此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应该在继续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上以高考为指导方向进行一定的备考训练。

2、学生分析:

学生在现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课外迁移不够深,进入高一上学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还有待加强。虽说经过一个半学年的学习,但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比较被动,语文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整体阅读能力还可以,但学习习惯还不是很主

动,上进心有个别同学不太强,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三、工作重点:

1.抓好常规,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让集体备课落得更实。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

2.精心设计、科学实施高一上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提高语文能力,强化语文素养。

3.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继续探索“欢乐课堂”教学新模式。

4.夯实基础,强化古诗文和文言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具有进一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高一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5.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四、具体措施:

1.统一教学计划、教学进度。2.形成备课组教学自控机制。

(1)每周四利用时间固定地进行集体备课,定人定课交流备课设想。(2)组内经常轮流听课、评课,切实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3.积极开展语文学科活动:

(1)利用学科自习时间进行知识充电。

(2)配合课文的学习活动或结合传统节日,收集古代描写或反映这个节日情景的诗文等开展语文活动。如中秋节的诗文诵、国庆节的讲古代爱国故事、诵古代爱国格言等。

(3)利用好“读书周”活动,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4.作业批改坚持创新,练习设计重科学。大作文6篇(双周),详批详改,要求有尾批或两处以上的眉批。小作文以作业练笔的形式出现,每周至少一次,查阅,打等第。鼓励学生自我创作和课外积累。

5.组内示范课(公开课)的有效开展。积极有效的提高年轻教师的进步速度。特别是在听课和评课这些环节上,应给予引导和帮带。

6.做好优秀生的辅导,抓好成绩差的学生的具体指导工作,使班级稳定。7.认真做好月考、期中考的制卷、阅卷、讲评工作。

8.每单元教学之后,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及文体特征,做小专题复习,为高一复习打下基础。教学进度适当加快,为高一复习提供更多的时间。

9.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认真完成各自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此外,本学校要加强小专题研究,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提炼一个校级课题,研究时间6个月至1年。

韩学早

2016年9月5日

下载2012高一物理教案 2.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4(粤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高一物理教案 2.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4(粤教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3)、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教案(粤教版必修4)[5篇材料]

    劝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荀况及其主张。 2、 了解本文的条理性及运用大量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明白、生动的写法。 3、 了解荀况对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的论......

    3.1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学案(粤教版必修1)

    3.1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3.2 研究摩擦力 学案(粤教版必修1) 1.弹力存在的判定 弹力是否存在,对于形变明显的情况,可利用形变直接判断. 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用“______......

    2.1描述圆周运动教案1(教科版必修2)

    第二章圆周运动 第1节 描述圆周运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

    第二单元《议论文》教案(粤教版必修4)5篇

    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com,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

    语文:4.15《劝学》学案(粤教版必修4)5篇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劝学》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3.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

    2016-2017学年 粤教版必修1 《离骚》 教案6

    2016-2017学年 粤教版必修1 《离骚》教案6 第1课时 一、屈原及《离骚》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