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欣赏《七子之歌》教学设计[精选]
教学设计:《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
课题:音乐欣赏课《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 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 “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教学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这一点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东方之珠》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围绕 “ 祖国统一 ” 为主题教育思想,以 “ 回归 ”、“ 盼归 ” 为情感主线,以 “ 离愁 ”、“ 思乡 ”、“ 同根 ” 等情感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激情。本单元的教育主题为: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本课时包含 “ 回归 ” 和 “ 盼归 ” 这两部分内容。因而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听、唱歌曲《东方之珠》,深刻体验歌曲中 “ 依恋祖国、渴盼回归 ” 的思想内涵;在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里,通过实践创作、对歌曲的再表现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自查资料使学生主动获取与香港、台湾相关的各种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主动了解香港、澳门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初步学会分析歌曲结构,主动去参与学习,进而获得知识。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主题,并能熟练演唱两首歌曲。
教学难点: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深刻体会“ 祖国统一 ” 的思想教育主题,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学唱今天的新歌之前,老师想为大家朗诵一首诗,《七子之歌——澳门》(朗诵)。
师:这首诗诗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从美国归来后创作的,当时,他看到祖国的现状,无比悲痛,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这是其中的一首。在1999年举国上下欢庆澳门回归的时候,李海鹰先生把它谱写成《澳门岁月》的主题曲,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歌。
3、板书: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词
李海鹰 曲
师:七子,指的是被列强割据的七块地和人民,它包括香港、九龙、澳门、广州湾、威海卫、旅顺、大连。
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地理,那哪位同学能简单的告诉大家澳门所在的地理位置,并介绍一下澳门的基本情况?
生: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两个小岛组成,面积约为十六万平方米。
生:澳门原来是渔港,在明代,海上运输时期,是南方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现代,成为了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
师: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地,但是由于旧中国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它曾经有过一段屈辱的被殖民的历史,你们知道吗?谁能说说?
生:因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1887年签订了中葡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葡萄永驻管理澳门”,澳门从祖国怀抱中被分离出去。
师:是的,但这一切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的提高而宣告结束,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怀抱,我们都经历了那神圣的那一刻,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演唱此曲。
4、初听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
5、复听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拍、速度、力度及情绪的变化。并小声模唱歌曲。
6、让学生随琴声情并茂的演唱,引导学生以音乐为本,深刻感悟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7、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自己搜寻的相关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师归纳小结: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是我们祖国美丽的 “ 东方之珠 ”。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以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在这个乐段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01|4.6i” 几个音连续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包含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曲的高潮。特别是 “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 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皇子孙对东方之珠----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补充部分是歌曲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它将全曲的高潮进一步延展。其画龙点睛之句----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则得以多次强调,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8、初听歌曲:教师播放视频歌曲《东方之珠》,让学生感受体验。
9、复听歌曲:让学生随音乐小声模唱。
10、随琴演唱歌曲《东方之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拍、速度、力度及情绪的变化。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深刻体会“ 祖国统一 ” 的思想教育主题。
11、启发学生情感 :学生讨论交流欣赏后的感受。12课后反思:
第二篇: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1)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使同学能了解澳门的有关知识
2、能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分析为主,老师加以指导和总结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学们,我相信刚才的旋律你们都十分熟悉,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那你们想一下,国歌在什么场面之下演奏最能感动人呢?(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听的国歌曾经就在澳门回归的现场演奏过,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在澳门回归的那一天,你门都举行了哪些活动啊?
二 的确,在那一天的中国处处是欢歌笑语,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之前澳门同胞们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下面我们就追随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一起去感受一下当时澳门同胞的苦难和抗争!
三、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
太久了/依然/梦寐不忘
四、再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文中插图分析图中那些画面给你的感触最深?
面容憔悴但目光坚定的学者
面容狰狞且趾高气扬的侵略者
阴森森的铁制的刑具
五、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给你震撼呢?
学者既是闻一多的写照,也是广大澳门同胞的写照
侵略者和刑具是澳门同胞受苦受难最好的见证
六、同学说的都不错,那请你们在把课文读一下,然后思考:
1、从你们的震撼中可以发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见前面的古文)
2、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加强这种表达效果的呢?(通过拟人手法,把祖国比成母亲,通过最普通但是又最感人的母子之情来增强这种表达效果)
七、看来同学都已经对诗歌的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题目既然是“七子之歌”那我就请哪位同学唱一下?
八、和书后面的光碟上的录音对比,说说你认为哪一首最能体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各抒己见)
同学唱的:感情直露
光碟上面的:委婉曲折
九、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之下,澳门已经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你们想一下,闻一多的“七子归来”之愿望实现没有啊?(台湾)
十、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我相信也是各位同学最大的愿望,那我们假设明天台湾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了,作为漂泊多年的游子,它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思考几分中,用最简洁的话说出来。
十一、同学门说的都不错,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台湾之回归一定回实现,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吧!这一节可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设计:
思考:澳门的回归对祖国和澳门本身有那些巨大的影响?
(2)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目标设定: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七子之歌》。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感受闻一多先生深挚的爱国情怀。
2、借助对《七子之歌》的诵读欣赏,学习诵读欣赏的一些方法: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尽量地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融为一体;可以感受诗歌的形象,寻找适合这个形象的朗读;可以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求得能创造情境的朗读;可以品位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求得呈现诗歌深层美的朗读!
步骤安排:
一、布置预习:
1、查工具书认清生、难字词。
2、提出在自读中产生的问题。
3、搜集《七子之歌》中“七子”的资料。
二、课前入境:
上课的正式铃响前几分钟,循环播放年仅七岁半的澳门小姑娘容韵琳以夹带着浓重澳门乡音的普通话领唱的《七子之歌•澳门》。
三、课堂进程:
(一)知人论事:
同学们听到的歌声,曾经牵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也打动了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这歌的名字叫——《七子之歌》!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同学们知道吗?《七子之歌》的曲子是作曲家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着歌词,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的。使作曲者如此动容的歌词,它的作者叫——闻一多。闻一多是谁?同学们能不能一下子就说出他在
插图上的位置?——对!左下方!在面容狰狞的侵略者和阴森森的刀枪的左下方,这一位面容憔悴而目光坚定的,就是我们的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为什么会写下《七子之歌》呢?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不需要评论,我们需要自己来认识!同学们,让我们试着走近闻一多——幻灯片:
师介绍:
1899年10月22日,在湖北省浠水县一个富有的闻姓家中,诞生了一个白胖小子,家人给他取名叫闻一多。
在这个书香门第,闻一多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1913年,闻一多14岁那年,以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但当时的高等教育仍然充满了封建主义和奴化教育。对此,血气方刚的青年闻一多十分愤慨。他向往革命,盼望着祖国一天天地强盛起来。
1922年,闻一多到美国留学。那时在美国,华人经常受到凌辱。一次,一个美国学生写了一首诗讽刺中国人的脸沉默而神秘,像埃及狮身人面的怪物。这个美国学生还向闻一多问道:“你们在想什么?”闻一多立刻用英文写了一首诗回击道:“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是侮辱’!”
接着闻一多又说道:“奉劝那些浅薄的美国绅士们,赶快收起那种自以为‘幽默’的优越感吧!”后来闻一多还专门写了《我是中国人》、《爱国的心》等诗歌,以表达对祖**亲的赤诚的心。
闻一多在清华读书时,就开始了诗歌的创作。到美国后,他想走一条“艺术救国”的道路,因此在美国专攻绘画艺术。后来,他觉得光凭一些颜色,几根线条,不能表达自己“对于祖国和人民火一般的热爱”,因此还致力于诗歌的创作。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纽约写下《七子之歌》。同年5月他提前结束留学,启程回国。7月4日,《七子之歌》刊登在《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上„„]
(二)整体感知:
《七子之歌》,这组诗的标题告诉我们,这是七个孩子唱出的歌。是要歌唱这样一些亲子之爱吗?
蹒跚学步的时候有妈妈带着;
娱乐玩耍的时候有妈妈陪着。
——这样的母爱,同学们都享受过吧!
还有这样的母爱,你看到过吗?
幻灯片图注:刚出壳的小苍燕鸥身上爬来了一群蚂蚁,觅食回来的母苍燕鸥正竭力为它驱赶。
幻灯片图注:在风沙灾害严重的荒漠,毛皮尽毁的小骆驼奄奄一息,重伤在身的母骆驼不忍离去。
即便是厄运难逃,有了母亲就有了依靠,有了母亲就有了安慰!
有妈真好!——那么,《七子之歌》,这七个孩子唱的歌里,是表现了怎样的母子关系呢?他们要传达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97页,同学们有没有看到:《七子之歌》诗前有一段小序,或许,它会告诉我们诗人的创作意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师生齐读)(个别字音提醒)
读了小序以后,同学们知不知道,闻一多先生创作这《七子之歌》,是要替这七个孩子传达怎样的情感呢?是想要人们怎样呢?你们能找到小序里表达创作意图的语句吗?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前后左右的伙伴们交流交流!
(前三排边)你们找到小序里表达创作意图的语句了吗?-请你读一读——„„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
——找得很准确!
(走到后三排边)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文言词,它表示目的,相当于“来,用来”,恐怕是它帮助我们前排的同学很准确地找到了创作意图吧!这是哪个词呢?——“以”,对!“以”,是“来,用来”的意思,它表示目的。能找到这个词,说明我们后排的同学也理解得很好!
好!同学们都知道了诗人是——既要抒写七地-七个孩子“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孤苦和殷殷企盼回归祖**亲怀抱的情怀;又要激励祖国人民为强国、为统一而奋斗!那么,老师希望你们呆会儿读诗的时候,把诗人的心意尽量地表达出来。
(三)揣摩顺序: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等着读诗了!可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读诗之前先推想一下:这写七地的诗章会按着怎样的顺序呢?——同学们可以注意小序里表示顺序的字词,把自己的想法跟前后左右的伙伴们交流交流!——好!前排还是后排的同学来说?——好!你说!——按照土地先后丧失的顺序——对不对呢?——我们来看:(幻灯中国地图)
这是我们的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母亲!“雄鸡一唱天下白!”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气宇轩昂!可是——(边讲边点击电脑,幻灯片上出示相关条目)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曝晒水渍物,强行租占澳门;1842年,英国强占香港;1895年,日本强占台湾;
1898年!英国、法国、沙俄先后强占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而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又接替沙俄强占了旅顺、大连„„中华大地灾难深重!中华大地生死攸关!
同学们把书往后翻翻,看写七地的诗章是不是按着这样的顺序: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是的!就按这祖国土地先后丧失的顺序,远在美国留学的诗人唱响了七子的悲歌!
同学们揣摩揣摩:用先后丧失的顺序来唱这七地的悲歌,是不是更有利于表现中华大地灾难深重,是不是更有利于抒写七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孤苦和殷殷企盼回归祖国的情怀;是不是更有利于激励祖国人民为强国、为统一而奋斗呢?——是不是啊?同学们都同意按七地先后丧失的顺序来唱这七子的悲歌是最合适的吗?-老师也同意!闻一多先生对顺序的选择真是太好了!
(四)诵读欣赏:
1、自读体会:
让我们走进这一段屈辱的历史里去,让我们走进这七子悲壮的歌声里去!——课堂上的朗读,我们受着时间的限制,为了方便同学们交流,我们缩小一些范围,好吗?——拿出铅笔!在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这四块最早被抢走的地方上打上星号,我们先读这四章!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这四章,能做到吗?——能!好!同学们可以自己放声读,沉浸在你们理解到的情感世界里;也可以前后左右交换听读,问问伙伴们自己朗读时努力表达的情感他们听到了吗,他们觉得你的朗读对吗,好吗。——老师祝愿你们每一章都读得很好!——好!尽情地读,好吗?[点击幻灯片,播放哀婉、低回的朗读背景乐]
……
……
2、读赏交流:(本环节中《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四个诗章的读赏交流顺序应学生选择而定,不必拘泥。)
——《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四章,都读好啦?好!刚刚老师看着同学们读书目光专注,神情激昂;听着同学们读书语调抑扬,声气悲壮。老师知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很认真,都满怀着热情在读书!老师想: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了!投入就一定会好!下面我们请几位来读,好吗?
①(前三排边)好!我们先请前排的同学!好!***,四个诗章你可以任选一章。(***读)
***为前排同学的朗读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啊!
###,老师想听听你对你的同伴《澳门》这一章朗读的评价!——好!同学们都知道了诗人是——既要抒写七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孤苦和殷殷企盼回归祖国的情怀;又要激励祖国人民为强国、为统一而奋斗!###,你觉得***的《澳门》这一章朗读体现了这种情感吗?——你可以抓住具体的语句作一些评点!
——[###表态并简述理由]
{体会情感:《澳门》„„
例——“太久了”:1553年,澳门就实际上被葡萄牙占领,是“七子”中离开母亲最久的,说“太久了”符合历史;但仅仅如此吗?还有深沉的孤苦和悲怆!还有刻骨的恨!把婴儿从母亲的襁褓里抢走,这下手的人是何等的凶残!——因此,“太久了”宜读得徐缓沉郁一些。师读:“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也请学生读此句。
}
——好!感谢同学们动情的朗读和精彩的赏析!——这两位同学用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读诗歌要体会诗歌的情感,只有尽量地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融为一体,才能读好诗!好!谢谢他们!
②我们后排也请一位同学来选一章读,不过,选择的范围里要减掉《
》一章了。我们后排的同学,谁来读呢?好!你来!(***读)
###,诗人把七个地方比作七个孩子,你满意你的同伴用朗读为我们再现的这个“台湾”的形象吗?——“台湾”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表态并简述理由]
{感受形象:《台湾》„„
——我们的王星月同学在预习作业“有问有学”一栏里提出了一个很有质量的问题:文中“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有什么含义?“夏日”指什么?——同学们是怎么想的?好!我们请###来说!
例——头上有“酷炎的夏日”,这与台湾的地理位置相符;但仅仅如此吗?不!“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饱含着对“日”的憎恨,对统治台湾的“日本侵略者”的诅咒——岛上横行的日本侵略者给台湾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夏日”除了表面所指的酷暑烈日之外,这里更是指日本侵略者对台湾人民的摧残蹂躏。(谢凡同学在答问中还联想到日本国旗“太阳旗”的图案,俨然天空中一轮“酷炎的夏日”;换一个角度,也能理解为诗人巧用“谐音”,看似憎恨“日头”,实则痛斥
“日本”!)
——而我们的“台湾”,不堪蹂躏,主动请缨,向母亲发出了呼喊:“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我们有射日的英雄后羿!诗人笔下,“台湾”是一个英雄的形象!——因此,“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宜读得慷慨激昂一些。请学生读此句。
}
——好!感谢同学们动情的朗读和精彩的赏析!——我们知道了——读诗,要和诗人一起去展开想像,感受我们所能感受到的诗歌形象。有了心中的形象,你自然会有适合这个形象的朗读!好!谢谢他们!
③我们前排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章,好吗?不过,只能在剩下的两章里选了。我们前排的同学,谁来读呢?好!你来!(***读)
(走到后排边)###,你满意前排***的朗读吗?——[###表态并简述理由]
——***,你能谈谈,你读得这么好,有没有什么诀窍?——老师看你读的时候非常地专注,而且,目光都似乎已经超越了白纸黑字!是不是在你眼前,已经出现了“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你是不是已经看到了“狞恶的海狮”“扑在”它“身上”,“啖着”它的“骨肉”,“咽着”它的“脂膏”?!——你能描述一下你想像的情境吗?
{想像情境:《香港》„„
例——“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将祖国视为深居皇宫的女王,凸现祖国在“我”心中的高贵。为了保护祖**亲的安宁,我甘愿做阶前的黄豹,彻夜不眠,逡巡守护„„因此,“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宜读得稍慢,力求沉稳,来表现“黄豹”的尽忠尽职。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黄豹忠勇却也有不敌海狮狞恶的时候,它咬碎“我”的骨肉,吞噬“我”的脂膏。诗人向我们呈现了一个鲜血淋漓的海岸——我们仿佛看到海水已经变红,岸边有零落的黄色的皮毛„„因此,“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宜读得快一些,犹如奇峰突起,震慑人心,让人感到恐惧,更让人感到愤怒。师读《香港》,也请学生读此章。
}
——好!感谢同学们动情的朗读和精彩的赏析!——读诗,如果能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你就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美!读诗,如果能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你就有可能拥有能创造情境的朗读!好!谢谢!
④我们后排的同学,谁来读《》呢?好!你来!(***读)
(走回前三排边)###,你满意***《威海卫》这个诗章的朗读吗?——[###表态并简述理由]
——2班的邓丰昊同学在预习作业“有问有学”一栏里提出:《威海卫》这个诗章里,“圣人的丘陵”与“圣人的遗骸”有区别吗?——同学们是怎么想的?好!我们请###来说!
{品味语言:《威海卫》„„
例——“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丘陵”,这里指坟墓。当然,一般人的坟墓是不能称之为“丘陵”的。这里的“圣人”联系诗句中的“原”字,再联系威海卫的地理位置——山东省东北部,可以理解为“圣人”孔子,他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巨星,我们引以为荣!——因此,“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宜读得慢而激昂,要表现出自豪之情。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遗骸”,遗体,遗骨。联系诗句中的“尽”字,我们知道,这里的“圣人”,不再是孔子了,而是指像孔子一样的人,指品格高尚,智慧高超,忠勇无比的人。死去的都是这样的人哪!——因此,“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宜读得更缓慢更低沉,要表现出伤悼痛惜之情。再请学生读《威海卫》一章。
}
——好!感谢同学们动情的朗读和精彩的赏析!——品位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有助于我们发现诗歌深层的美!有了深层的理解,才能有合适的朗读!
小结——读好诗歌有很多办法,我们以后还要学习;但今天我们已经懂得了:
要读好诗歌,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尽量地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融为一体;可以感受诗歌的形象,有了心中的形象,你自然会有适合这个形象的朗读;今天我们也懂得了:读诗,如果能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你就有可能拥有能创造情境的朗读;读诗,如果能品位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你的朗读就有可能呈现诗歌深层的美!
3、再读体会: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警示国人: “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七子陆续归来,1999年澳门也回来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回归。
七子的悲歌,跟着历史的车轮,已经渐渐远去。今天,我们来重读这首诗,希望能勉励国人继续奋斗,最后实现台湾的统一大业!
——我们每一排同学来读一章,好吧?对于诗歌,各位同学会有各位同学自己的理解,所以语速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读,对吗?——对!老师也想读呢!老师读标题、作者和诗前小序,同学们每一排来读一章,语速不完全相同不要紧!——好!开始!老师先读,同学们依次跟上,好吧?[点击幻灯片,再放哀婉、低回的朗读背景乐]
师生轮读《七子之歌》:“——七子之歌 ——闻一多——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
(五)拓展延伸:
1、熟读文本:
闻先生悲歌《台湾》一曲时,台湾正遭受着日本的践踏;现在,台湾虽然已经从日本手中收回,却没能实现和大陆的统一!——在台湾的最高峰玉山之巅,竖立着一座3米高的半身铜像。铜像面向大陆,目露愁绪,凝视着远方。这,就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座像。于右任先生一生爱国,生前一直希望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一个伟大富强的中国。然而他的希望没能实现。晚年,他愤然写下了一首无题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台湾》这一章,好吗?
2、推进思考:
在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的大型文艺晚会上,台湾影星王思懿为晚会献上了一曲改编了的《七子之歌•台湾》。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晚会的编导,你们希望将闻先生的《台湾》一曲作怎样的改编,来表达新时代子女的盼归心切呢?同学们不忙告诉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先来看一看晚会的片断!同学们注意打出的字幕:[点击幻灯片,播放晚会片断]
你满意这样的改编吗?如果你是晚会的编导,你希望将闻先生的《台湾》一曲作怎样的改编,来表达新时代子女的盼归心切呢?这问题作为课后的作业,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伙伴们交流交流!
3、积累迁移:
老师继续布置作业:熟读《七子之歌》,自选一章背诵。
了解《七子之歌》后的闻一多,选一首小诗送给他。
(六)师生共勉:
最后,老师送一句话给同学们,和大家共勉:——让我们都来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能够反思的读者!
第三篇:七子之歌 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
一、激情导入(课件播放图片与音乐)孩子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是一座宛若花园般的城市; 有这样一个梦境般的所在,它到处散发着独有的迷人气息。它历经数百年风雨,容颜不改; 它遭受离愁别恨,风采依旧。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澳门。澳门的现在,满目繁华; 澳门的过去,惨不忍睹。
他就像一个幼小的孩子,被凶残的葡萄牙人无情地夺走,之后,便开始了泪眼模糊,日夜思念母亲的漫漫长夜。
然而遭受这种厄运的,并不只是澳门一个,还有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课件出示)
面对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祖国同胞遭受欺凌,著名诗人、学者、爱国主义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愤怒不已,从而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出示闻一多图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组诗的第一首《七子之歌—澳门》。
二、板书课题,齐读。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七子的悲歌,走进这一段屈辱的历史。
三、初读感知
1.a)配乐范读,请同学们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b)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四、精读体会
a)是啊!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是多么想念母亲,多么想回家呀!那么,你觉得诗歌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澳门想回到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呢?请马上到课文中找一找。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板书、齐读)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发自心底的呼唤,确实让人感动。
b)那么,诗歌中还有哪些语句也同样让你感动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放声地诵读,可以边读边画,也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好了,开始。汇报:
(1).A理解“妈港”,看课件。那么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乃至中国人,会喜欢这个名字吗?(不会)为什么?(这是侵略者给起的名字,是澳门屈辱历史的开始)B我离开你太久了,“太久”究竟有多久?[1925-1554=371]一个孩子离开自己的母亲—有这么久了,一个孩子不叫自己的真姓—也有这么久了,你能体会他内心的感受吗?那就带着你的这种感受读这句话。(朗读指导)
现在,你能理解一个失去母亲“太久”的孩子,发自心底的呼唤吗?那么就请你代替他呼唤:“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齐)
(2).理解:“掠去”是什么意思?被侵略者掠去的究竟是什么?(土地、资源、金钱)从掠去这个词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嘴脸。既然能抢走的都抢走了,为什么还说“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呢? 事实上,在澳门占总人口97%的中国人,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3 始终维系着与祖国血肉相连的根。是啊,财富可以掠走,肉体也可以掠走,但澳门同胞的心却永远向着自己的祖国。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带着这份浓浓的情谊,来读一读这句话。
虽然土地沦丧,虽然亲人离散,但澳门同胞心里想着的却永远是自己的祖国,所以他才发自心底深情地呼唤:“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3).a理解:梦寐不忘(寐:形声字,上半部分和左半部分表示睡觉的环境)(睡觉和做梦都不能忘记)b出示“乳”(会意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乳字表示母亲抱着孩子喂奶。那么诗歌中说“请叫儿的乳名”,这里的“乳名”究竟是什么?是谁给起的?这样的乳名能改吗?这样的乳名能忘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谊深情地读这一句。
正是因为心里想着母亲,梦里也念着母亲,所以澳门才发出了无比深情地呼唤,这呼唤里可是饱含着一个孩子三百年的血泪啊:“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五、拓展延伸
1.而日夜思念母亲的,又岂止澳门呢?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七子之歌》的第四篇《威海卫》。看看结尾,你有什么发现?
那么谁愿意代表威海卫向母亲呼唤?(指生)谁又愿意代表澳门向母亲呼唤?(指生)而这又仅仅是威海卫、是澳门的呼唤吗?更是谁的呼唤?(是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共同的呼唤。想呼唤的请站起来,一起来!)
而这又不止是七个孩子的呼唤,更是全中国人民的呼唤。(孩子们起立,齐)真可以说是字字血泪,滴血的呼唤啊!
2、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遍这首诗歌。(放音乐)老师已经从你们的脸上感受到了你们心中的爱与恨。
3、昔日的澳门,是在旧中国饥贫饥弱、倍受欺凌的情况下,被葡萄牙逐步占领的;随着新中国的日渐强大,终于,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祖**亲的怀抱。让我们再次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孩子们,此时此刻,听着激昂的国歌,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你最想说点什么?
4、事实上,当其他六子正在母亲怀抱里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遥望着自己的母亲。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台湾回归的日子一定不会太遥远!
孩子们,闻一多先生的这首《七子之歌》朴素直白、感情真挚,带给我们深深地震撼。作曲家李海鹰就曾含着眼泪,在一夜之间为它谱了曲,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一下那凄婉的旋律。
(课件播放《七子之歌》,想唱的可以跟着唱)
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牢记历史,做了不起的中国人!
第四篇: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北中学 董利娟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是信息传播。[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消息、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和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写消息及网上搜索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别人交流。
3、情感目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诵读欣赏《七子之歌》从整个单元看是情感目标的延续和拓展,诗歌突出一个“情”字,诗人的爱国之情。[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诵的基本技巧。
2、通过反复朗诵,领会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怀。
3、通过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
1、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怀。
2、拟人的手法。[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并品味文中的情感。[教法]互动式诵读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映第一张幻灯片(跨越世纪 百年回眸)
通过音乐和画面前后强烈的反差,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中国这块土地上曾遭受外国帝国主义的蹂躏,今天当香港、澳门回归,当神州五号成功发射的时候,我们也不该忘记那段历史。
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课题作者)
让我们一起跟随闻一多先生走进那段屈辱历史。传授新课:
放映第三、四、五张幻灯片(写作背景、作者简介、)
交代相关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为学生感悟情感打基础。
一、认读课文
自主学习: 何为“七子”
放映第六、七张幻灯片(了解七子的地理位置和相关历史)
让学生了解七子地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揭露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速读序言,找出难读难懂的句子
放映第八、九张幻灯片 扫除学生阅读障碍 放映第十张幻灯片
大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通过朗诵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感情。
二、朗读课文
合作交流:放映第十一张幻灯片
你觉得哪首诗歌最能震撼你的心灵,为什么?
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来读诗歌,以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学生默读、齐读、师范读的方式,领悟作者的感情。师指导生读诗歌:(听录音放映第十二张幻灯片)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们来回的蹴踏,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地想念你!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句调 重读 停顿 感情
三、领悟感情
探析:放映第十三张幻灯片
七首诗歌有何共同点?这共同点中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共同点入手,化繁为简,理出作者感情的主线。放映第十四张幻灯片(香港回归)
让学生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迁移训练
放映第十五张幻灯片
七子之中只有台湾没有回到祖**亲的怀抱,你的心情如何?你能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副对联、一首诗表达你的心情吗?
延续文中感情的线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结束新课:
放映第十六张幻灯片(《七子之歌——澳门》flashMTV)让学生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走出课堂,将爱国之情延伸到课外。
第五篇:《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预习使同学能了解澳门的有关知识
能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分析为主,老师加以指导和总结
教学步骤 :
一、导入新课
(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学们,我相信刚才的旋律你们都十分熟悉,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那你们想一下,国歌在什么场面之下演奏最能感动人呢?(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听的国歌曾经就在澳门回归的现场演奏过,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在澳门回归的那一天,你门都举行了哪些活动啊?
二、的确,在那一天的中国处处是欢歌笑语,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之前澳门同胞们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下面我们就追随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一起去感受一下当时澳门同胞的苦难和抗争!
三、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
太久了/依然/梦寐不忘
四、再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文中插图分析图中那些画面给你的感触最深?
面容憔悴但目光坚定的学者
面容狰狞且趾高气扬的侵略者
阴森森的铁制的刑具
五、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给你震撼呢?
学者既是闻一多的写照,也是广大澳门同胞的写照
侵略者和刑具是澳门同胞受苦受难最好的见证
六、同学说的都不错,那请你们在把课文读一下,然后思考:
从你们的震撼中可以发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见前面的古文)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加强这种表达效果的呢?(通过拟人手法,把祖国比成母亲,通过最普通但是又最感人的母子之情来增强这种表达效果)
七、看来同学都已经对诗歌的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题目既然是“七子之歌”那我就请哪位同学唱一下?
八、和书后面的光碟上的录音对比,说说你认为哪一首最能体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各抒己见)
同学唱的:感情直露
光碟上面的:委婉曲折
九、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之下,澳门已经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你们想一下,闻一多的“七子归来”之愿望实现没有啊?(台湾)
十、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 时,台湾正隔
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我相信也是各位同学最大的愿望,那我们假设明天台湾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了,作为漂泊多年的游子,它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思考几分中,用最简洁的话说出来。
十一、同学门说的都不错,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台湾之回归一定回实现,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吧!这一节可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