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音乐上册《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二、教材分析
(一)《同一首歌》
1.背景资料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2.作者简介
孟卫东(1955 —)作曲家。北京人。1970年参军,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长期在中国铁路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工作。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
3.歌曲分析
歌曲为E大调,4/4拍。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B段也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的变化重复,并有“ ”音的出现,形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第三乐句(第25~28小节)是A段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中 的 九度大跳,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彩烈的喜悦心情。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一个典型的由下属功能转到主功能的补充终止形式,使歌曲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B段音乐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我们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唱着“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辉煌。
(三)《大中国》
歌曲《大中国》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由通俗歌曲改编而成的合唱曲。曲调吸收了我国 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高枫作词作曲,朱良镇编合唱。
《大中国》的音乐由引子+A+B+A′构成复三部曲式。
引子。引子为4/
4、2/4拍,开始在F调上,由主和弦、下属和弦构成的和声来呈述:
这一曲调,造成一个明亮、柔和 的意境。然后转为降E调,由男声用八度和声音程,以豪迈的气势,唱出A段音乐主题的音调,女声则用和声式二部和声,以亲切的语调相呼应,在属音上造成离调结束。紧接着速度加快,两小节间奏之后进入第一部分A段。
A段,第一部分。这段为单二部曲式,由一个主题乐段与一个变奏构成,结构为A(a+a′)。a 段主题乐段是一个四句体乐段,其音乐采用东北大秧歌的音调为主题发展而成,以齐唱形式呈示出来,表现出祖国大家庭中热烈、欢快、意气风发的扬景。a′段的第二乐段是a段的第一变奏,以混声合唱形式演唱,使音乐更加热烈、丰满。其中有两个小节和声是用男声哼鸣演唱的,造成一种云雾般背景,似描写在云雾中的长城。
B段,第二部分。这部分也是单二部曲式,结构为B(b+c)。第一乐段b中的音乐主题音调来自河北民歌,曲调流畅活跃,抒情开朗。在合唱处理上采用了不同手法,先由男高音声部唱出音乐主题,与A段的音乐主题形成对比,男低音声部与女声则以“嗨”的喊声在句尾相呼应,第二句变为四声部演唱,显得丰满,第三句先由男声唱,女声则以轮唱形式模仿演唱,最后以四声部合唱结束这个乐段,使情绪更加活跃。第二乐段c是合唱曲的高潮段落,唱出中 华儿女对祖国的共同心声,在开始的强拍上就用了一个离调和弦(用3 5 7 3构成),使全曲 的情绪达到高潮,第二句开始的强拍上用了主和弦,使语气更加肯定,B段在激情中结束。在4个小节的间奏之后是第三部分。
A′段,第三部分。这段音乐是A段主题的变化再现,与B段中的第二乐段c 的再现结合,其 结构为A′(a2+c)。第三部分中A的主题再现是a段主题的第二变奏,它将a段主题的时值放宽,由男声唱出,女声则作为陪衬声部,以对比活跃的曲调,用衬词“啦”来演唱,这是一个活跃的声部,既是喜悦轻快的歌声,又似轻快的鼓点声。之后女声唱出第三、四句,男声变为陪衬声部,以二部形式用“啦”演唱,在热烈活跃的情绪中结束此段。紧接着,是第二 部分B段中的第二乐段c的再现。这时歌声变为男高音领唱与混声合唱的结合形式,造成互相呼应的效果,最后的结束处理是,混声合唱结束在调式主和弦的主音上,而领唱则上行到主 和弦的三音“ ”上结束,这样的结束,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又造成一个言而未尽的浪漫色彩,令人回味无穷。
三、教学过程:《同一首歌》 备选学习《大中国》《我爱你中国》《中国人》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景)
视频歌曲:刘德华《中国人》、叶佩英《我爱你中国》、高峰《大中国》
教学重点:发自内心演唱双声部《同一首歌》。
教学难点:长音、八度音准。
可用《大中国》歌曲进入教室。
(一)师生问好。(选择已固有的好听的歌曲、改编歌词)
(二)发声练习:四声部常规训练、八度听音练习、同一首歌的二声部单提出来识谱。
(三)导入:
1、观看课件图片,背景音乐为《我爱你中国》或者播放介绍中国的纪录片。
2、请学生说说观后感觉。
(四)聆听歌曲
1、观看视频歌曲《同一首歌》并说说歌曲感受。比如速度和情绪。
2、聆听二次并出示乐谱和歌词。可以用手打拍子轻轻跟唱。
3、再次聆听的同时,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演唱。出现二声部的地方,请一声部先唱。
(五)学唱歌曲
1、跟钢琴分组唱二声部,多加练习。
2、完整演唱歌曲,并注意音准。
3、分析歌曲内容:比如识谱、乐句、乐段。
教学后记:
学生反映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对这一歌曲的理解稍欠火候。
第二课时:补充完成歌曲,巩固歌曲学习。
(一)师生问好。(选择已固有的好听的歌曲、改编歌词)
(二)发声练习:四声部常规训练、八度听音练习、同一首歌的二声部单提出来识谱。
(三)继续学习歌曲。
1、识谱
请同学们来识谱,或者老师带领
2、二声部 多加练习高低声部互换演唱
并让每个孩子都会双声部
(四)欣赏《大中国》
1、讲解中国秧歌。
2、唱一唱熟悉的大中国里面秧歌旋律
(五)拓展
1、讲讲中国近几年的伟大变化。
2、结合马上在北京举办地的奥运会,说一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3、欣赏我们是《中国人》歌曲mv并可跟唱鼓舞孩子们的作为自豪的中国人的士气!
(六)结束本课学习。
第二篇:音乐同一首歌教案
篇一: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工作周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材分析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播放学生三年在校的学习生活)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
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生:
师: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 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 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生:
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
提示:
(1)句尾 长音,时值要足;#4记号要唱准;
(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
(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师:歌曲象师长的谆谆教诲,又象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象充满阳光的母爱,又象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
(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3)加入歌词演唱
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
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
三、欣赏并创作
师:即将离开母校,你一定有许多不舍,你想对母校、老师、同学、好友说些什么呢?欣赏完下面这段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的诗朗诵,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尝试着也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
1、学生讨论并创作
2、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四、总结:
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篇二:同一首歌音乐教案
篇三: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
任 发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看,唱等活动能够知道《同一首歌》的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情感。
3、能听辨大、小三和弦的音响色彩,并在合唱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声的基本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演唱歌曲<用一首歌〉的一声部。
2、能听辨大、小三和弦的音响色彩,并在合唱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声的基本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前播放《同一首歌》mtv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2、新课导入: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歌曲式什么?我想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后来中央三台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而《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
二、歌曲学习
1、听录音范唱,调查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设问: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点评)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
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老师总结: 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2、再听录音或随伴奏唱。
(1)分析乐段,学生自己进行乐段和乐句的区分,用彩色笔或铅笔标画出来。
(2)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高音区,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三、音乐小知识
1、和弦,和声的基本含义
2、听辨大小三和弦,体验的音响色彩
3、学唱歌曲二声部让学生感受和声效果
4、播放歌曲同学们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找出随唱中有错误或困难的地方订正、练习。
四、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1、请同学们自由分组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
教师点评、归纳。
主歌:领唱或女声唱
副歌:男声齐唱或合唱
a段采用轻声、抒情、连贯的歌声,b采用呼呼口吻演唱来表现歌曲的感情。
2、各组进行交流表演。
3、扩展视野播放民族唱法的《同一首歌》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同一首歌》,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篇四:同一首歌音乐教案doc 《同一首歌》教案
教学目标
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工作周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教材分析: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现在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
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加入ppt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4.14青震,全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
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生: 师: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 沟通、理解、鼓励渴望—— 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生:
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
提示:
(1)句尾 长音,时值要足;#4记号要唱准;
(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
(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师:歌曲象师长的谆谆教诲,又象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象充满阳光的母爱,又象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
-----浓浓的爱。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
(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3)加入歌词演唱
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
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
三、欣赏并创作
师:即将离开母校,你一定有许多不舍,你想对母校、老师、同学、好友说些什么呢?欣赏完下面这段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的诗朗诵,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尝试着也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
1、学生讨论并创作
2、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四、总结:
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文
篇五:同一首歌教案
唱歌《同一首歌》优质课教案
授课人:纳雍县寨乐中学张建老师 教学目标;
1、认知《同一首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感情,以积极的状态参与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为学生创设音乐课堂的气氛,教师播放《同一首歌》独唱录音,学生在歌声中进入教室并欣赏歌曲
2、导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迎来了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生:《同一首歌》。
师:同学们表现得很好,同学们对这首歌一定很熟悉吧。同学们能试着唱一唱吗?
教师播放音乐,《同一首歌》,学生跟唱《同一首歌》
3、介绍歌曲《同一首歌》,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 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 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 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4、教师指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
a、第一乐段:主题乐段要求:叙述性的旋律;情感:亲切,讲述性的。
节奏节拍:强弱分明、准确、整齐;每个乐句的延长力度:轻柔。
b、第二乐段:展开部分,情感:坚定有力地,长音在音乐力的延长,节奏节拍: 准确、整齐,力度:中强。
c、再现第一乐段。情感:高亢,振奋,力度:渐强。第一段的再现,在第一乐段的情绪要求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歌唱声音洪亮,高亢。把旋律推向高潮。
5、完整的教唱《同一首歌》的乐谱和歌词各一遍。
6、播放歌曲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有感情地齐唱一遍歌曲。
7、教师播放歌曲的伴奏,和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跟着伴奏演唱《同一首歌》。
8、欣赏《同一首歌》的合唱视频。
教师总结: 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学习的这首歌,让我们回忆起了往事,叙了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最后,在《同一首歌》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第三篇:六年级音乐上册课题一《同一首歌》教案
六年级音乐上册题一《同一首歌》教案
教学内容:聆听《大中国》
表演《同一首歌》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掌握歌曲并会演唱。、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激发儿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彩带
第一时
-1
教学内容及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
新学期寄语: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天每一个同学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踏着春的脚步,伴着春的歌声,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同学们,新学期新任务,你有信心做好吗?好,老师忠心希望你们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在学习中一马当先,在生活中吉顺呈祥。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茁壮成长,像登鹳鹊楼一样步步高!
复习上册教材歌曲。
第二时
-2
一、新导语: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
“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
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
(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理解歌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
(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
()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播放TV,欣赏歌曲第三遍:
“我为这首歌制作了一部非常美的TV,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小结: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
题:《同一首歌》
2-1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问好。
二、基本部分:
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读歌词。
4学习歌曲。
随音乐拍手。
6分段学唱。
7齐唱歌曲。
8指导不足之处。
9自评、互评。
三、聆听歌曲《我的祖国》;讨论
四、结束部分:小结。
第四篇:七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七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篇一: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套教案
篇二: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套
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光荣少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新学期音乐课要求。
2、演唱《光荣少年》。
3、音乐知识: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五线谱识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激励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初识五线谱,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教学重点:
有情感的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演唱难点,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
2、音乐知识难点,熟悉各音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设问引导、主动参与。
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
教学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教师自我介绍
二、新学期音乐课要求
1、文明守纪、养成良好习惯。
2、爱护书本、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三、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问题)
1、变声期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好嗓音,不要大声喊叫,不模仿成年人说话或者压低嗓音唱歌。同时要做到适当用嗓,避免嗓音疲劳。还要注意锻炼身体、保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少吃或 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2、你对五线谱有何认识?
(生):五线谱是在五条等距离平行横线上,用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它符号记载音乐的一种记谱形式。
3、请说出五线谱的各线、各间、各音及有关的上加线与下加线。
(学生随教师所指的位置回答问题)请写出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上的正确写法
4、什么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什么?
(生)音乐的名称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C、D、E、F、G、A、B。
5、什么叫唱名?
(生):将七个基本音分别唱作:duo re mi fa sol la si叫做唱名。
6、请唱一唱五线谱C调音阶
7、播放多媒体课件《光荣少年》
(1)课件展示:这是一首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秀少年儿童歌曲。歌曲激越、节奏铿锵,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兴中华的崭新面貌。
(2)学生边听边轻声跟唱。
(3)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曲谱。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教师弹奏,学生唱词,体验其情绪。
(二)合作探究
1、这首歌曲在演唱时,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较快地速度)
2、这首歌演唱的情绪应该做到?(振奋、激昂、向上)
3、这些音乐记号分别表示?
>(强音)
0(四分休止符)00(二分休止符)
-(保持音)
(三)展示点评
1、教师弹奏钢琴或者电子琴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师等学生唱后,指出优缺点。)
分组与个人演唱(指出优缺点,再次提高。)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光荣少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五线谱知识,熟记C调各音位置,并能够将各音唱准确。
2、培养学生演唱歌曲与表现歌曲的能力。
3、演唱《年少的味道》,培养学生用自然轻松地声音骄傲自豪的演唱。
教学内容:
3、合唱练习《八月桂花遍地开》。
4、唱音阶、唱音组、写唱名。
5、演唱歌曲《年少的味道》
教学重点:
演唱与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音准及音乐的表现。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探讨交流、实践练习、表现创作。
教学课时: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
教学课型:音乐综合课
教学过程:
8、组织教学
(6)演唱《光荣少年》稳定学生情绪。(从而又可以达到巩固学唱的目的)
(7)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刚才唱的这首《光荣少年》同学们演唱的都很认真。在这里老师想问一问:做一名光荣的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学生可以参考《光荣少年》的歌词及P7“八荣八耻”内容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一单元中的有关音乐内容。
篇三: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案上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课题: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配乐诗朗诵。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
教学过程: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演?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曰短的桀纣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联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出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8.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9.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0.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以有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11.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认证阅读材料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的聆听,感受作品的情绪;
(3)教师在为学生播放几段音乐,用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课题:欣赏《飞来的花瓣》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认真聆听两首欣赏去,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教学过程:欣赏《飞来的花瓣》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那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给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 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寻声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和变化。学会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学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赵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在让学生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得到了情感的共鸣,第一课时注重了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是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得到美的熏陶,同时受到美的感染。第二课时进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在音乐中受到启迪,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运用让学生也感到演唱形式的不同也会给学生带来愉悦。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课题:歌曲《歌唱祖国》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复习乐谱知识。重点:通过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达到会背唱的目的。
难点:在学唱这首歌曲时,要与唱谱联系。第一,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第二,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
教学过程:
1、学生伴着歌曲的录音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行进节奏和雄壮的风格。
2、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教师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音乐基础较好,可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分析),并做练习。
(1)调式、调性(D大调)和唱名;(2)节拍及其特点(四二拍子、弱起小节、附点音符);(3)典型节奏型;(4)旋律进行特点;(5)音乐结构,乐段和乐句;(6)词曲关系。
4、教师引导学生唱乐谱,然后边听录音(或跟琴)边唱乐谱,直到唱熟。
5、再听一遍录音,在课堂上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包括力度、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线等。同时,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三段体,以及它们所造成的“陈述——对比——再现”的艺术效果。
6、按照讨论出的音乐演唱风格,以自然、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
课题: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欣赏《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难点:(1)本课音乐材料比较多,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画旋律线,填写表格,制作小插图。
教学过程:
1、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欣赏4首歌颂祖国的歌曲,或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在这一课,我们能欣赏到不同的歌颂祖国的歌曲,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2、请听第一首歌曲《祖国颂》。简单介绍作曲家刘炽、词作家乔羽。
3、提问:(1)在这首歌曲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它们是如何表现的?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歌颂的、辉煌灿烂的、欢跃的、抒情的、热烈的、流畅的、气势宏伟的等等。感知歌曲各段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表现要素,及其与音乐表情的关系。)
(2)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什么演唱形式?
(3)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几个段落?各表现什么?启发学生感知音乐结构,说出歌曲的音乐段落;简单表述各不同段落音乐的对比与变化(包括节拍、速度、力度、调式、旋律线、音色等)。
第一段:四句,男高、女高、男声、女声音领唱接合唱,表现朝阳普照大地的灿烂。
第二段:合唱“啊”为背景,男声朗诵,表现祖国江山美如画和人民的号脉。
第三段:合唱,表现祖国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四段:分为三段词。第1、2、3段词分别为女高音领唱接合唱;男高音领唱接合唱;男、女高音领唱接合唱,以抒情性和叙述性表现对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歌颂和赞美。
第五、六段:合唱,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烈的赞颂和祖国的光辉前景。
4、再听一遍《祖国颂》,同时要求学生画出旋律线,并思考上述问题。
5、课堂讨论上述问题,并填写表格。
6、请听《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7、提问:(1)这两首歌曲在音乐形象上与《祖国颂》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祝福祖国》抒情的、叙述性的、歌唱性;《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欢快的、热烈的、充满想象的。感知并简述每一首歌曲及其各不同段落音乐的对比与变化;不同段落的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表现要素,及其与音乐表情的关系。)
(2)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各分为几段?(《祝福祖国》女声独唱,分为两段;《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女声领唱和混声合唱,分为两段。)
(3)这两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祝福祖国》为民族风格或民歌风,bE宫调;四四拍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通俗风格,E宫调;四四拍子。而《祖国颂》为美声风格,以F大调为主,变化拍子,包括四四拍子、四二拍子、八六拍子。)
(4)在歌曲中是怎样歌颂祖国的?以歌词为线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这两首歌曲制作小插图。如《祝福祖国》有民歌风格,可结合我国农村的景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可与“国庆”的主题相结合。
8、再分别听一遍这两首歌曲,同时画出旋律线。
9、请听《祖国颂》。
10、介绍这首歌曲的产生背景和民间乐曲《老八板》,调式(A调式)、节拍(四二拍子)、分句。强调这是前辈们唱过的歌,前辈们在这首歌的激励下,努力学习,许多人成为国家的栋梁,我们同样要有前辈们的这种精神。
11、小结:我们已经学唱和欣赏了5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它们各有不同的演唱风格、演唱形式、各具不同的艺术感染力。《祖国颂》为领唱、合唱包括朗诵形式,气势宏伟,是一首歌颂祖国的颂歌;《祝福祖国》为女声独唱,音乐更加富于时代感,接近青年的生活;《祖国歌》自20世纪20年代广泛传唱于校园,这首歌曲把我们带入了另一意境,由于曲调取自民间乐曲《老八板》,形成了特殊的音乐风格,词曲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请学生们想一想还有那些歌唱祖国的歌曲?
课题:交响曲《伏尔塔瓦河》
课时:第三课时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热情
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1、导入:在上一课,欣赏了四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 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2、介绍捷克和伏尔塔瓦河。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伏尔塔瓦河。(出示地图)
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大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
其中的第二曲《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4、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
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1)伏尔塔瓦河的源头1 源头2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
(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
(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
(6)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动机;乐队全奏。
5、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6、小结:
通过今天的欣赏课,我们了解了“捷克及其境内的伏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及其第二首《伏尔塔瓦河》和“交响套曲”。在听辨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作曲家通汇在作品中的对祖国的深情。请同学们列举其他中外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我爱你,中国》、《芬兰颂》等。)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唱了歌曲《歌唱祖国》,欣赏了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交响乐作品《伏尔塔瓦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交响乐,体验了不同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同学们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唤起同学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热情。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受到教育,不是让学生去说,而是通过歌曲的演唱,表现形式的变化是学生在不同程度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第一课时注重用歌声的美赞颂祖国,让学生在演唱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升华。第二课时通过欣赏不同的歌曲再次让学生受到染,通过线条的勾画让学生也得到锻炼,实践中感受乐曲的感染。第三课时又一次感受民族的不同风采,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受到爱过主义教育。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
课题:唱歌《西风的话》、欣赏《金色的秋天》、《四季――秋》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2、学会演唱《西风的话》。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和协奏曲《四季――秋》的区别和不同感受。
教学方法:讲解法、体验、欣赏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磁带、钢琴等。
教学内容:
一、歌曲《西风的话》
(1)黄自的这首儿童抒情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光明的憧憬。
(2)G大调:四四拍;音域为d1――e2。
(3)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规整的乐句采用了相同的节奏,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第一乐句以属音为基础,经过主和弦的分解,旋律的先扬后抑,奠定了全曲舒展、宽广的风格;第二乐句曲调的级进上行,渐强处理,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第三乐句在高音区展开,完成了全曲的转折,式全曲力度最强的乐句;结束句以下行的旋律结束于主音,作渐强渐慢的处理,表现了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
二、协奏曲《四季――秋》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四季》是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每首乐曲均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乐章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乎一应,绕有情趣。每个乐章前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合奏组所奏出的粗犷的舞曲(3 3 3 4 3 3 3 │3 3 3 4 3 3 3 │3 2 3 4 3 2 0 ∣)与独奏小提琴活跃快速的旋律、颤音交替出现。第二乐章独奏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绘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乐队奏出附点音符为特征的曲调表现猎人狩猎的情景。教学过程:
1、采用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出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及与之间相关的主题词。如“金色”“收获”“红叶”“谷穗”“登高”“旷远”“赏荷”“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萧瑟”等。
第五篇: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参考
七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第一课
课题: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配乐诗朗诵。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教学过程: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演?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曰短的桀纣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7.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联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8.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出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9.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0.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1.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以有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12.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认证阅读材料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的聆听,感受作品的情绪;
(3)教师在为学生播放几段音乐,用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第二课
课题:欣赏《飞来的花瓣》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认真聆听两首欣赏去,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遗精等方面的异同。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那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给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寻声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和变化。学会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学生活动:展示猜疑,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
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赵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在让学生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得到了情感的共鸣,第一课时注重了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是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得到美的熏陶,同时受到美的感染。第二课时进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在音乐中受到启迪,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运用让学生也感到演唱形式的不同也会给学生带来愉悦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第一课
课题:歌曲《歌唱祖国》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复习乐谱知识。
重点:通过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达到会背唱的目的。
难点:在学唱这首歌曲时,要与唱谱联系。第一,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第二,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教学过程:
1、学生伴着歌曲的录音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行进节奏和雄壮的风格。
2、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3、教师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音乐基础较好,可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分析),并做练习。
(1)调式、调性(D大调)和唱名;(2)节拍及其特点(四二拍子、弱起小节、附点音符);(3)典型节奏型;(4)旋律进行特点;(5)音乐结构,乐段和乐句;(6)词曲关系。
4、教师引导学生唱乐谱,然后边听录音(或跟琴)边唱乐谱,直到唱熟。
5、再听一遍录音,在课堂上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包括力度、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线等。同时,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三段体,以及它们所造成的“陈述——对比——再现”的艺术效果。
6、按照讨论出的音乐演唱风格,以自然、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
第二课
课题: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欣赏《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难点:(1)本课音乐材料比较多,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画旋律线,填写表格,制作小插图。教学过程:
1、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欣赏4首歌颂祖国的歌曲,或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在这一课,我们能欣赏到不同的歌颂祖国的歌曲,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2、请听第一首歌曲《祖国颂》。简单介绍作曲家刘炽、词作家乔羽。
3、提问:(1)在这首歌曲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它们是如何表现的?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歌颂的、辉煌灿烂的、欢跃的、抒情的、热烈的、流畅的、气势宏伟的等等。感知歌曲各段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表现要素,及其与音乐表情的关系。)
(2)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什么演唱形式?
(3)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几个段落?各表现什么?启发学生感知音乐结构,说出歌曲的音乐段落;简单表述各不同段落音乐的对比与变化(包括节拍、速度、力度、调式、旋律线、音色等)。
第一段:四句,男高、女高、男声、女声音领唱接合唱,表现朝阳普照大地的灿烂。
第二段:合唱“啊”为背景,男声朗诵,表现祖国江山美如画和人民 的号脉。
第三段:合唱,表现祖国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四段:分为三段词。第1、2、3段词分别为女高音领唱接合唱;男高音领唱接合唱;男、女高音领唱接合唱,以抒情性和叙述性表现对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歌颂和赞美。
第五、六段:合唱,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烈的赞颂和祖国的光辉前景。
4、再听一遍《祖国颂》,同时要求学生画出旋律线,并思考上述问题。
5、课堂讨论上述问题,并填写表格。
6、请听《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7、提问:(1)这两首歌曲在音乐形象上与《祖国颂》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祝福祖国》抒情的、叙述性的、歌唱性;《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欢快的、热烈的、充满想象的。感知并简述每一首歌曲及其各不同段落音乐的对比与变化;不同段落的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表现要素,及其与音乐表情的关系。)
(2)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各分为几段?(《祝福祖国》女声独唱,分为两段;《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女声领唱和混声合唱,分为两段。)
(3)这两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祝福祖国》为民族风格或民歌风,bE宫调;四四拍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通俗风格,E宫调;四四拍子。而《祖国颂》为美声风格,以F大调为主,变化拍子,包括四四拍子、四二拍子、八六拍子。)
(4)在歌曲中是怎样歌颂祖国的?以歌词为线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这两首歌曲制作小插图。如《祝福祖国》有民歌风格,可结合我国农村的景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可与“国庆”的主题相结合。
8、再分别听一遍这两首歌曲,同时画出旋律线。
9、请听《祖国颂》。
10、介绍这首歌曲的产生背景和民间乐曲《老八板》,调式(A调式)、节拍(四二拍子)、分句。强调这是前辈们唱过的歌,前辈们在这首歌的激励下,努力学习,许多人成为国家的栋梁,我们同样要有前辈们的这种精神。
11、小结:我们已经学唱和欣赏了5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它们各有不同的演唱风格、演唱形式、各具不同的艺术感染力。《祖国颂》为领唱、合唱包括朗诵形式,气势宏伟,是一首歌颂祖国的颂歌;《祝福祖国》为女声独唱,音乐更加富于时代感,接近青年的生活;《祖国歌》自
20世纪20年代广泛传唱于校园,这首歌曲把我们带入了另一意境,由于曲调取自民间乐曲《老八板》,形成了特殊的音乐风格,词曲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请学生们想一想还有那些歌唱祖国的歌曲?
第三课
课题:交响曲《伏尔塔瓦河》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热情
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教学过程:
1、导入:在上一课,欣赏了四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2、介绍捷克和伏尔塔瓦河。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伏尔塔瓦河。(出示地图)
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大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其中的第二曲《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4、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1)伏尔塔瓦河的源头1 源头2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6)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动机;乐队全奏。
5、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6、小结:通过今天的欣赏课,我们了解了“捷克及其境内的伏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及其第二首《伏尔塔瓦河》和“交响套曲”。在听辨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作曲家通汇在作品中的对祖国的深情。
请同学们列举其他中外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我爱你,中国》、《芬兰颂》等。)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唱了歌曲《歌唱祖国》,欣赏了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交响乐作品《伏尔塔瓦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交响乐,体验了不同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同学们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唤起同学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热情。
课后反思:本单元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受到教育,不是让学生去说,而是通过歌曲的演唱,表现形式的变化是学生在不同程度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第一课时注重用歌声的美赞颂祖国,让学生在演唱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升华。第二课时通过欣赏不同的歌曲再次让学生受到染,通过线条的勾画让学生也得到锻炼,实践中感受乐曲的感染。第三课时又一次感受民族的不同风采,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受到爱过主义教育。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
第一课
课题:唱歌《西风的话》、欣赏《金色的秋天》、《四季――秋》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2、学会演唱《西风的话》。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和协奏曲《四季――秋》的区别和不同感受。
教学方法:讲解法、体验、欣赏等。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磁带、钢琴等。教学内容:
一、歌曲《西风的话》
(1)黄自的这首儿童抒情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光明的憧憬。
(2)G大调:四四拍;音域为d1――e2。
(3)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规整的乐句采用了相同的节奏,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第一乐句以属音为基础,经过主和弦的分解,旋律的先扬后抑,奠定了全曲舒展、宽广的风格;第二乐句曲调的级进上行,渐强处理,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第三乐句在高音区展开,完成了全曲的转折,式全曲力度最强的乐句;结束句以下行的旋律结束于主音,作渐强渐慢的处理,表现了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
二、协奏曲《四季――秋》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四季》是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每首乐曲均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乐章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乎一应,绕有情趣。每个乐章前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合奏组所奏出的粗犷的舞曲(3 3 3 4 3 3 3 │3 3 3 4 3 3 3 │3 2 3 4 3 2 0 ∣)与独奏小提琴活跃快速的旋律、颤音交替出现。第二乐章独奏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绘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乐队奏出附点音符为特征的曲调表现猎人狩猎的情景。教学过程:
1、采用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出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及与之间相关的主题词。如“金色”“收获”“红叶”“谷穗”“登高”“旷远”“赏荷”“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萧瑟”等。
2、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描写秋天的?
3、介绍维瓦尔第与《四季――秋》。出示三个乐章的主题片段谱例并播放乐曲,请同学们伴随音乐朗读每个乐章前的附诗。启发学生讨论乐曲表现了哪些生活场景(如村民的舞蹈、酒宴、狩猎、枪声、犬吠、野兽的恐惧、奔逃、死亡等)。
4、请同学们思考并举出其他描绘大自然和生活场景的音乐作品的例子,调动学生个人的音乐经验,引发其对于音乐具有描绘性功能的认识和兴趣。
5、介绍黄自和《西风的话》。教唱《西风的话》,教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这首抒情歌曲。
6、设计提问:该曲寄予了作曲家对青少年怎样的殷切希望?该曲的音乐风格、节奏特点、力度记号的表情作用是怎样的?
7、经过讨论总结,再次由表情的演唱,可分为男女声轮唱,着重要求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第二课
课题:《庆丰收》、《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庆丰收》、《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感受、了解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以及表现与之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打击乐合奏、节奏律动训练等活动,实现音乐实践创造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八分休止符节奏进行打击乐合奏训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的表现特点。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多媒体光盘、相关风景图片等。教学内容:
1、《庆丰收》著名打击乐合奏曲。
2、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彭修文、蔡惠泉编曲,1972年创作。乐曲借鉴了我国民间吹打的鼓点和旋法,充分发挥民族打击乐的表现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乐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G大调,用由慢到快的鼓声,引出雄壮的引子,随之出现的情绪热烈的旋律展示了一幅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缠绵机。主题中音程的大跳,使乐曲形成活跃、明快的风格。
第二部分:C大调转b小调,清亮的竹笛声吹出质朴优美、富有民族风格的旋律,表现金秋田野的美景,抒发劳动者欢快的心情。这部分的抒情性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部分:全曲的高潮。打击乐器的演奏气势磅礴,节奏不断加快,高亢明亮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力度与管弦声部形成强烈的对比,乐曲情绪愈益激昂,表现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乐曲在快速强烈的全奏中结束。
3、笛子独奏曲《扬鞭崔马运粮忙》,魏显忠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乐曲表现丰收后的农民,不忘国家、喜送爱国粮的情景。
乐曲为三段体结构,引子:用笛子演奏长颤音,模仿马的嘶叫声,表现一队满载粮食的马车在大路上疾驰。
第一乐段:四二拍,快板,模仿马蹄的节奏频繁出现,音乐情绪欢快热烈。
第二乐段:中板,速度上与前后段落形成对比。音乐主题是第一段主题音调的变奏。
旋律富于歌唱性,舒展明朗,表达了送粮群众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第三乐段:为第一乐段的再现,音乐情绪更加欢快热烈。全曲充分发挥了笛子的表现特性,旋律风格鲜明,深受听众喜爱。教学过程:
1、采用提问导入新课。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音乐作品是如何运用多种体裁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喜悦呢?
2、播放乐曲《庆丰收》,介绍讲解乐曲;再次欣赏。
分组训练:讲解八分音符;学生与教师合作进行打击乐训练。
3、介绍、欣赏《丰收锣鼓》,注意打击乐主奏乐器的演奏。
再次欣赏,做填空练习。下列乐器作为主奏乐器依次出现的顺序如下:(3)笛子(1)堂鼓(2)唢呐(5)云锣(4)二胡(见教材中的练习)
4、介绍、欣赏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讨论乐曲中反复运用典型节奏模拟、象征什么?(送粮车队的马蹄声)乐曲表达何种音乐情绪?
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律动动作,扮演角色(如赶车人、送粮人等),全班分组,一组用打击乐模仿马蹄声节奏,为乐曲伴奏;另一组随音乐做律动。(要求调动学生以热烈欢快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课
课题:配乐诗朗诵《秋》、欣赏中国画《深秋》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竖笛吹奏《秋声》、《秋收》两首小曲。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比较、总结音乐与美术、文学等姊妹艺术在表现“秋天”同一题材时艺术特点上的相同与不同。教学重点:用竖笛演奏音乐,注意音乐的表现情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的表现特点。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多媒体光盘、相关风景图片等。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配乐诗朗诵《秋》
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秋的私语》,引导学生默读抒情散文《秋》,体会音乐与文学作品的意境。
2、以提问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二者在表现秋天主题时的共性与特点。如艺术范畴:听觉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区别。艺术形式:钢琴与乐队、散文。
表现特征:【文学】以语言为媒体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抒情散文具有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为主的特点,要求作者把浓郁的思想感情融入生动的生活画面中,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常采用托物言志、借镜抒情等手法,运用比喻、象征等技巧,在含蓄蕴籍中启迪读者,引入深思,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音乐】以有组织的声音表现事物和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通常认为,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由此奠定了不同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
3、播放背景音乐《秋的私语》,组织集体表演配乐诗朗诵。
4、请有表演基础的学生表演配乐诗朗诵,并组织其他同学观赏中国画《深秋》
(二)欣赏中国画《深秋》(让绘画好的学生做一些作品展示)
1、介绍画家傅抱石简况。
2、组织讨论:观赏《深秋》(作品表现内容、情绪、形象、色彩等)。美术作品的特征:【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具有造型性、空间型、构成性特征的表现手段,创造出直观形象的艺术。绘画借助于线条、明暗、色彩、解剖、透视等造型手段,创造反映事物审美属性的图像,表现其内容和社会意义。中国绘画的特征是融绘画、书法、篆刻、诗词为一体,强调意境的表现。
3、请同学们讨论、为本单元的各音乐作品构思画面、造型形象、色彩等。
4、讨论完成教科书中的表格。
5、请全班同学以组为单位,写一首咏秋的小诗或散文;画一幅秋景图;选一段背景音乐,在下节课上展示(亦可自选文学作品、美术作品)。
课后反思:本单元主要是以秋为主题,通过歌曲歌词的描述让学生感受歌曲对秋的赞美,赞美秋的美景赞美,秋的收获,同时也隐含了含义:收获的季节我们学生也应该努力学习,让自己有很大的收获。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
第一课
课题:
1、唱歌教学《牧歌》(民歌)
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音响、CD唱片、影碟;钢琴、打击乐器(木鱼、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
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难点:音乐材料比较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 1.学会唱《牧歌》。
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3.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示的。
2.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如:
1、2小节,于5、6小节,9、1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最后四小姐基本上是5-8小节的低五度变化形式。)
3.采用跟随录音(CD唱片)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
4.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巨结肠等方式进行。
5.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
(二)欣赏 1.《牧歌》
(1)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概念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瞿希贤改变的无伴奏合唱《牧歌》。(2)播放录音。
(3)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族的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他没有伴奏乐器,但有人生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5)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教师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图片)和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2.《万马奔腾》
(1)向学生介绍:马头琴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马头琴的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2)播放录音
(3)参看教科书第33页的两幅图,用语言描述你听这首乐曲的感受。
第二课
课题:
1、欣赏教学---《我们的新毡房》《北京水草茂盛的家乡》、冬不拉弹唱《金色的阿勒泰》。
2、集体表演《北京的金山上》。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音响、CD唱片、影碟;钢琴、打击乐器(木鱼、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
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难点是音乐材料比较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哈萨克族,藏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冬不拉乐器的音色。
2.通过排练、表演《北京的金山上》,培养下野生集体合作意识,以及表现音乐的热情和能力。
3.结合中国地图上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区域以及本单元涉及到的几个少数民族(蒙、哈、藏)风土人情方面的文字材料和照片,让学生讨论音乐玉溪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欣赏《我们的新毡房》
(1)让学生结合乐谱,分析这首歌曲的结构。
(2)根据学生分析,总结:这首歌曲旋律节奏自由,音乐情绪活泼、奔放,具有较强的动感。结构为带再现的二段体。2.《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
(1)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雪域高原的图片。
(2)让学生讨论:这首歌曲在演唱风格上有什么特点(高亢、嘹亮、装饰音多)?这首歌曲的后三局旋律上有什么异同?
(3)让学生说说以前还听过哪些藏族歌曲?(《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等)这些歌曲于雪域高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联? 3.冬不拉弹唱《金色的阿勒泰》
(1)让学生画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看看是否呈延绵起伏的山峦形状。(2)提问并分组讨论:看课本上的图,哈萨克族少年边弹冬不拉边赞美家乡的歌,对你们有什么触动?你们想去哪儿旅游吗?如果去那里,需要做哪些准备?你们会有哪些准备?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
第一课
课题: 亚洲之声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重点与难点:
1、各国音乐特征。
2、日本及朝鲜音乐。教学过程:
(一)结合本单元开头的图片,简说亚洲和亚洲音乐。导入本课的方法,可以教师说,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
(二)介绍《樱花》
1、由歌名——花名——名花——日本国花;春日赏樱的民俗,民间名歌、国之名歌;歌词内容与风格。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2、旋律特色。都节调式的特色:五声、两个半音,三种级进:大二度67(76);小二度34(43),71(17);大三度64(46),31(13)。音与音连接的特色:乐句内各音级进的连接;乐句之间连接要么级进式连接,要么大跳连接。C大调,4拍子。
3、一字对一音为主。质朴的语言与简单的词曲结合、从容不迫的节奏。
(三)学唱《樱花》
1、教师播放《樱花》的录音和VCD,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户外活动。
2、学生可边打拍子边听唱,注意句末长音的长度。
3、可以让学生先自由地朗诵诗歌,启发形象,注意情景;而后注意诗歌与旋律对应的长度、念读。
4、可先由女生唱旋律或唱歌,清澈的女声与这首歌的情景更吻合。然后,全体同学合唱。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先后歌唱组合。歌唱熟了,尽量在课内背唱。
(四)听赏《春之声》
(五)欣赏朝鲜半岛音乐
听歌曲《清津浦船歌》。注意这首歌的6/8拍特色,采用这种节拍起到描写行船、渔业劳动的具体形象的作用。歌曲中的衬词模仿锣鼓乐的声响,使歌曲增添了民间生活的情趣,反映了渔人的快乐的劳动生活与乐观精神。
组织学生配合歌曲打出其中的锣鼓乐节奏。让学生听伽倻琴音乐片段。
(六)小结朝鲜音乐。
(七)以“小竞赛”内容做练习,看谁做得更快、更准确。
第二课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
1.播放音乐的设备:影碟机或三用机或多媒体教室的有关装置等。2.投影设备,投影仪、幻灯机、以便把地图、图片等投放到屏幕上。3.更具不同学校的情况作相应的准备。重点与难点:1.各国音乐特征。2.印度音乐。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尼西亚音乐会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2.了解印度音乐的主要特征。
3.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的语言形式做不同的表达。教学过程:
(一)间接印度与印尼音乐。听印尼民歌《划船曲》,体会海上行船的情景,并作相应的舞蹈,表演动作。
(二)听甘美兰音乐。
(三)欣赏泰国民间乐曲竹板琴合奏。
(四)欣赏孟加拉民歌《祖**亲让我上前线》,从中体会优美的歌乐
声与上前线的情景之间的联系。
(五)间接印度与印度音乐。
看图听乐。听西塔尔琴音乐、印度古乐。谈印度音乐特色独特的律制、异常丰富的旋律、即兴演奏在表演中的重要性、弹乐器在乐器与器乐中的突出地位。
(六)小结南亚音乐、亚洲音乐的特点。
(七)组织学生进行“小竞赛”活动,从竞赛中增强对亚洲音乐的进一步了解与记忆。
第六单元 旋转舞台
第一课
教学目标:
(一)、监测与评价本学期学生学习音乐的实际效果
(二)、反馈与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作为调控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三)、为学生展示其艺术才能,参与音乐艺术实践,创设空间和舞台,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组织才能。教学重点:新星擂台
教学难点:新年音乐会的个人准备,音乐会集体节目的组织和编排 教具: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1、向学生说明举办“擂台赛”的目的、意义和参赛办法。组织和指导有关选举及参赛的工作,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竞赛轰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为此项活动做好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出节目主持人和评为
3、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每个小组若干人组成
4、全班学生分工合作,布置好“擂台赛”的各项设施
(二)、赛前提示
1、教师参与赛前准备工作
2、主持人宣告竞赛贵俄和具体要求
3、选手按序号入座
4、评为及有关成员入座
5、会场要求做到秩序严明,井然有序,生动活泼
(三)、竞赛开始
1、演唱
① 教师参与组织,观察和评价活动 ② 节目主持人提示演唱要求 ③ 歌曲要完整,由表情的演唱
④ 唱完后,评委评价学生参与,宣告得分 ⑤ 监测评价学生的表现能力
⑥ 分数不得低于80分,满分为100分
2、听音乐写曲目
① 节目主持人提示竞赛内容和要求
② 教师负责播放本册课本中的五首欣赏曲的音像 3 听辨演奏乐器的名称和序号 ① 节目主持人提示竞赛内容和要求
② 参赛队选派一人抢答和填写序号及相应乐器的名称
③ 教师负责不按课本安排的顺序,任意播放五首器乐曲的一首印象,请学生抢答
4、看剧照答表演形式
① 把课本的八幅剧照,制作成软件和图片 ② 提示抢答的项目和要求 ③ 参赛队抽签 ④ 开始答题 ⑤ 宣告得分
4、点平总结
①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和总结活动
② 在点评和总结中肯定成绩,鼓励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进步
③ 对教师自生进行反馈和自我评估
第二课
课题:《新年音乐会》 课型:综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新年音乐会》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群体合作意识 重点:新年音乐会
难点:音乐会集体节目的组织和编排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① 教师向学生说明举办“新年音乐会”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组织办法。主持有关选举活动。
② 学生选举产生“支持人”“组委会”和“评委”,要求做到分工合作 ③ 组委会负责节目报告表、节目单编排,排练的组织,以及有关乐器、音响和音响设备,服装、道具、舞美设计、摄影等工作。④ 学生分别排练节目
2、新年音乐会开始
① 组委会、评委、演员按指定座位就座 ② 学生按节目顺序依次登台演出 ③ 摄影师拍摄演出剧照 ④ 评委进行口头评价,等级评定
⑤ 节目形式与内容范围广泛,自选体现特长的内容和形式
3、采访
① 节目主持人面向全体学生采访参加音乐会的感受
② 采访教师,谈音乐会取得的成果,表扬优秀演员和节目,进行活动小结
4、音乐会结束:全体齐唱《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