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3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

第一篇:五年级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

科目

科目:数学 年级:五 教学设计:刘艳梅 审核:赵淑华 时间:2014-12-27 编号:02

第七单元 绿色家园

——折线统计图

信息窗2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过渡语: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滨海市和临江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情况,并且知道了绿色植物对于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这节课我们再一起看看几个城市的绿化情况,好吗?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过渡语:同学们,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下面我们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比一比哪个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1.仔细观察主题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

3.用条形统计力表示出部分城市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图。(做在课本上)4.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A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图。(做在课本上)5.根据3、4两题,思考:

比较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

比较数量变化趋势,选择()比较合适。

(二)自学检测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自学的很认真,下面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有信心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1、3题(写到学案上),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要求:认真读题,书写规范,坐姿端正。

三、后教环节

(一)出示学习任务和指导

过渡语:做完的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自学检测题。科目

科目:数学 年级:五 教学设计:刘艳梅 审核:赵淑华 时间:2014-12-27 编号:02

1.纠正反馈指导

(1)小组内两两交换,互相检查,发现错误的用红笔标出来,然后改错。会的学生教不会的。让出现错误的学生说一下错的原因?如果说不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解决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自主练习1:调查本班同学每日睡眠时间,并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后全班交流。自主练习3: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多让学生做题的方法。

2.合作探究: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怎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预设生成和点拨 点拨1: 自主练习第1题:重点引导学生说清你选用哪种统计图?为什么?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由于突出的是睡眠时间的多少,所以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点拨2:自主练习第3小题。

引导学生说清楚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该校近五年培训学员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点拨3: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变化趋势情况。

画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图一横轴下的A、B„„对着的是格子;图二横轴下的2004、2006„„对的是线,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

总结:比较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数量变化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四、训练环节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比比谁做的又对又快!完成课本第2题(写到学案上),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先独立完成后后全班展示交流,对出现的错误先由小组帮助改正,再有疑问老师讲解。

【教学反思】

第二篇:第八单元 信息窗2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二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课本94-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4、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教学重难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小棒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精讲点拨:

1、出示信息图,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认真看图,找到数学信息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

①11个野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②23个蘑菇,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③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2、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11个野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式。添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1÷3=3(个)„„2(个)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教学竖式的写法。

①教师板书竖式,学习写法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②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③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④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3)解决第二个问题:

23个蘑菇,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

交流:每一部分是怎样得到的,是怎样试商的。

(4)观察比较: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可以先引导说再让学生说,①列竖式要注意写法,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注意:教学这个问题时,通过让学生独立解决,两题对比,使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并强调以后进行除法计算要注意这点。

三、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1 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再次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自主练习2、3 练习时,要注意让学生自己计算,重点观察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同时注意余数的大小。

四、系统总结:

同学们,你们真不错。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11个野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11÷3=3(个)„„2(个)

第二课时

课题名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谁能说一说在做有余数除法的题目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指名请学生回答。

注意: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再一次强调做这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精讲点拨:

1、讨论交流:

到底需要搭几顶帐篷呢?是5顶还是6顶?为什么? 因为余下的2人也需要搭建1顶帐篷,所以就是5+1=6(顶)(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联系生活实际,确定需要多少顶帐篷。)

2、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找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怎样列式呢? 17÷3=5(顶)„„2(人)

余下的2人,也需要1顶帐篷,所以5+1=6(顶)答:需要搭6顶帐篷。

3、出示投影:你知道余数藏在哪里吗?请把它找出来。14÷4=3„„2 8÷5=1„„3 16÷3=5„„1 10÷4=2„„2(1)请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说一说。(2)组织学生指出余数、商。

(3)请学生小组内说说算式的意义,并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4、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第4题

练习时,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余下的还需要再加1个箱子”。(2)自主练习第5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独立解决,鼓励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写出多道除法算式。(3)自主练习第6、7题

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要解决问题就是求什么。(4)自主练习第8题,解决实际问题:快乐的星期天。

题目给了4幅图,分别画的是小男孩星期天做的事情,根据图画,请学生找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首先,请学生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补充。

三、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把2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小组内用小棒分一分,统计有几种分法,填在表格里

学生按照上面的分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每次分的情况记录下来。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

四、系统总结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7÷3=5(顶)„„2(人)

余下的2人,也需要1顶帐篷,所以5+1=6(顶)答:需要搭6顶帐篷。

第三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语句。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人物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看书吗?书中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作品中的什么人物吗?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篇作品,看一看其中的人物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板题)

(本文的主人公都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因此,在开课时从学生喜欢的作品中的人物入手,自然而然地过度到今天要结实的人物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预习交流:

过渡:通过预习,你对课文了解多少?

(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做到课前对课文进行从分得预习,因此,这个环节既是教师进行学情的环串,又是学生相互接受信息的环节。进行交流时,教师要关注以下问题: 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对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的把握情况; 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疑问。

进行交流时,要贯彻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的同时,紧紧抓住字词的重点,过好基础关。其他方面,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三、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是三个小片断组合在一起的,每个片段都刻画了具体环境下的人物,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后,能对文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谈人物的特点。)

2、在这三个人当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就有感情地读一读。(朗读是学生感情文章内容的一个最好方法,此环节的设计,就是以读促悟,在读中感悟。)

四、课堂小结:

人物这些鲜明的特点都是通过细致的描写来表现的,下节课我们就来品读这些语句。

五、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shén dǒu sǒu

pò zhàn

fu

fēng sāo

shuāi jiao()

()

()()()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反{—()

3、()面()天

()声()气

手()眼()

转()为()

4、课堂检测:

1)打开词语盘点,画出本文发现的词语,读熟并记住字型。2)听写

六、作业:

1、查找描写人的精彩片段。

2、查找世界四大吝啬鬼的姓名、作品及作者。

板书设计:

张嘎

淘气可爱

22、人物描写一组

严监生

吝啬小气

各具特色

王熙凤

八面玲珑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默读回顾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22人物描写一组(板题)

学生默读课文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让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品读赏析:

课文中的一些语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七,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从课文中找一找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学习。

2、集体交流,(学生在交流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对人动作 语言写的关键词体会,并在体会中指导有感情的郎读加深对人物特点的感。

理解第一片短文的第三自然段“起初┈仿拂很占风”。这句话是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写,体现了小嘎子的机灵,活泼,做事 想办法和意于求胜。

理解第一篇短文的第三自然段“起初……仿佛很占上风”。这句话是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体现了小嘎子的机灵、活泼,做事爱想办法和急于求胜。

理解第二篇短文中“产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伸着两个指头。”这句话写出严监生在临死前还惦记着多燃了的一径灯草,把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理解第三篇短文中王熙凤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他的打扮的与众不同,暗示着她的身份的不一般。

„„

3、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主人公,想象当时的情景,入情入境的朗读。

(再深入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为学生课外阅读原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扩展阅读

1、这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守财奴严监生,在世界文坛上还有四位很有名气的吝啬鬼,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此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激发学生扩展阅读的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

(此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使学生在文流中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初步评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作业;

观察身边的人,选择其中的一个重点抓住他的一个方面(如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突出他的特点。

23刷子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感受刷子李高的技艺。

 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是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他们何尝不止的大书特书呢?当代作家冯骥才就被他们的故事所打动,写了一部炙人口的短片小说集《俗世奇人》,曾经荣获第九届小说百花奖。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刷子奇》。

(刷子李是凡夫俗子中的奇才,这样的开场白既使学生知道了他的身份,又会对他生起一种敬畏,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预习交流:

预习的同学说一说:你都预习什么内容了?

(学生交流:可能是读了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作者的介绍……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适时补充,激发学生对老人的赞美之情。)

三、整体感知:

1、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

2、交流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感悟内容。(在学生提问题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把预先设计的问题拿出来,整合在一起。)

比如:“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来的?

这是书上的问题,第二个问题不太容易答,教师可以把这个这个问题分解开来,如:

1)第一自然段写“刷子李”刷讲师必穿一身黑的原因是什么? 2)第二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五自然段“友人说着蘸浆的手法有高招,友人说着调浆有秘方。”用别人的话来写“刷子李”的刷墙技术高超,这于什么描写方法?

A.外貌描写

B.心理活动

C.正面描写

D.侧面描写 4)怎样理解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5)仔细读文想一想:“刷子李”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领悟方法

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本文运用了那些好的写作方法?

二、拓展延伸:

在《俗世奇人》一书中除了介绍刷子李以外,还介绍了泥人张等人,希望大家回去能借到此书,认真读一读,多了解一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事。

板书设计:

做事奇

23刷子李 {

技艺高超

做派奇 教学资料库:

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文革”后为崛起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以出版作品集近50余种。其中《啊》、《雕花烟斗》。《三寸金莲》《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10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泽本30种。

教学反思:

24金钱的魔力

教学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从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感悟老板和托德德特点。

 继续学习作者抓住描写人物德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大家听说过这样德话吗?“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有钱能使鬼磨。”对于以上的说法,你们怎么看?

师小结:当今社会,钱固然重要,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人情、亲情、友情。由于人们对待金钱的程度不同,所以在金钱面前的表现迥然不同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中为我们展开?人间百态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下文做好情绪铺垫。在这里,交流的不必过深,严格控制时间,教师在小课时最好给孩子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预习说一说: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的内容: 课文的主要内容: 老板在托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这个环节的设计的同学提供广阔的文流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

2、在学生初步感悟内容的基础上,追问:

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特点?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与文本进一步对话,从具体的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如:文章第二小节,托德接到钱时,态度马上转变,满脸堆笑,当看到钞票的面值后,呆若木鸡。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渎自悟,抓住点词,重点句细读、品味、揣摩人物的特点。

在指导有感情得朗读时,引导学生注意人物对话中语气的变化,也可以分角色朗读,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这是一个很棒的课本剧素材。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领悟写法:

(学生再次读课文,感悟作者怎样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

二、扩展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2、阅读《百万英镑》

板书:

24、金钱的魔力

老板、拖德、——势利

教学资料库:

马克·吐温(1835——1910)现实主义文学的尊基人,马克·吐温是笔名,他原名是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父亲是一位乡亲律师,家中生活拮据。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表现了对美国民主所存的幻想,以短篇为主,幽默与讽刺结合,批判不足,作品有《竞选州长》等;中期以长篇小说为主,讽刺性加强,重要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呀亚历险记》等;后期作品则由幽默讽刺转到愤怒的揭发、谴责、甚至是悲观的情绪,主要作品有《给范斯顿将军辩护》《游记》等。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目标:

 学生能根据本单元的主题搜集整理素材,讲故事时吐字清楚,声音适中娓娓到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人的时候,鼓励学生的习作能力。

 陪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能力,学会评价。

 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使学生养成乐于表达,与人分享交际的快乐的习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兴趣,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准备:

1.整理搜集到的资料(每人准备一个人物故事)2.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二、导课:

听故事是一种先天的欲望,不论是神话故事《封神榜》,还是童话故事《米老鼠与唐老鸭》等,常使我们如醉如痴,浮想联翩。可以说我们都是在故事的摇篮中长大的。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把故事说的有声有色,使人听得如醉如痴,无论是丰富知识,还是提高听说与说的能力,都很受益。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故事。不过,今天要讲的故事有一个限制条件——讲人物故事。

二、明确话题:

1、读书上的要求,明确话题的内容。

2、讨论明确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掌握方法,为下一不更好的交际做铺垫)

师:讲故事有方法吗?

(学生广泛地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达成共识: 1)用普通话讲述,语气要亲切; 2)吐字清楚,语气流畅; 3)讲述自然,不背稿,不念稿;

4)根据故事内容,恰当地运用停顿、轻重读、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染听众,以求达成最佳效果。5)可借助表情、手势多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精彩故事:

1学生自己准备(把讲的故事按照要求有声有色地讲给自己听。)2在小组里交流,相互评价,推荐1名最佳的和全班交流。3集体交流,听声评价。

4在刚才的展示中,谁讲的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之处,也就是我们说的特点。这特点可能是好的方面,也可能是不好的方面,就看你是否能观察到,并通过你细致的描写彰显人物的这些特点,让看故事,听故事的人从中受到启示,得到借鉴,感受美好。板书设计:

讲人物故事 普通话

清楚亲切

特点鲜明 抑扬顿挫 肢体语言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回顾本组元的主题为写人做准备。如:这个组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啊,这些都是写人的文章。我们每天面对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特色 :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辨;有的了光豁达;有的多愁善感。他们中有的是你很熟悉的亲朋好友,有的可能仅是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也许在不敬意间他们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拿出笔,把他们的形象呈现在大家面前,希谁把人物的特点写得突出。)

二、明确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弄清习作要求。

1)题目自拟。(写人德文章,可以以人为题,如《调皮德弟弟》、《我的奶奶》)

2)范围:熟悉的人、陌生的人均可。

3)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可以是性格上的特点,如性子急;可以是为人处事方面的特点,如待人热情、主动;还可以是做事认真、学习刻苦……

2.要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组元的课文来学习怎样细致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如:本组元我们学了哪些课文?介绍了哪些人?他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三.指导习作:

1、学生交流选材

(你想写谁?想表现他(她)的什么特点?选取什么事例写?怎样写?)

(这一环节开展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在小组里进行,可以与好朋友交流,可以在全班开展。总之,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但是要注意,无论采用何处形式,教师都要注意学生交流情况的反馈,以保让交流的突出性。

2、指导学生写提纲。

四、试写修改

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是写人的特点,要想使你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不仅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瞬间,还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上写人的方法。希望大家能留心观察,用心感悟,用手中的笔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新的乐趣。

侧面描写

语言 板书:

写人 细节描写

外貌

典型事例

动作

神态

心理活动

第四课时

一、回顾作文要求:

回顾本次的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确从哪些方面来修改习作。

二、评改习作:

1、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的情况,指明优点和不足。

2、佳作评析:

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习作,请读者读,其他同学根据要求欣赏和修改。

(选取的文章可以是整篇的,也可以是开头和结尾,也可以是片段,只要学生从中有所借鉴即可。)

3、自评习作

学生再次回顾自己的习作,根据习作的要求以及从佳作中吸收的优点,来修改自己的习作,从而提高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

4、小组评改:

有能力独立完成修改任务的同学,此时可以把修改好的文章在组内交流,听取评价,再次修改;能力略欠的同学,正好可以在你帮我助的氛围中完成修改任务。

三、全班交流

小组选出修改最成功的文章在全班交流,并说明文章是怎样一步一步修改成功的。这样做,便于给其他同学借鉴,也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七.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的交流,可以是深文的 内容,也可以是认识了哪些人以及这些人的特点,还可以是表达方法方面的,这些学生基本上都能谈到。因此,重点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将学到的写人方法在习作中运用,表现人物特点的。)

2、选背自己喜欢的句段,说一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3、拓展:除了上面谈到的以外,你还有什么收获?

过渡:与描写人的精彩句段亲密接触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今天的“日积月累”积累什么呢?

二、日积月累

1、生自读,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交流正音.3、交流:在这些词语中你明白哪个词语的意思?

4、归类:你能分清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吗?

5、选用其中的词语进行写活练习。

过渡:要想自如的运用词语,首先要了解它的意思,现在我们就来了解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三、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故事,想:“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

2、“入木三分”这个成语一般用在哪些地方?

3、讲成语故事“入木三分”,并联系实际谈一谈体会。

四、作业:

积累成语故事3则。

板书:

回顾.拓展七

一、交流平台: 印象深的人

表达方法

细节描写(外貌、动作„„)

侧面描写

二、日积月累:

外貌

动作

神态

三.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教学反思:

第四篇:3单元信息窗1教学设计

三、甜甜的梦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信息窗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材简析]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是以甜甜在梦中与孙悟空比本领的童话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分米、毫米。教材安排了三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测量的过程,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对学生以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1)猜测。

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2)验证。

谈话: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3)班内交流,认识1毫米。

谈话: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5)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

2、认识1分米。(1)、猜测。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

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2)验证。

谈话: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3)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

谈话: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4)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3、认识1千米。(1)猜测。

谈话: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仔细观察图画,你能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1千米有多长吗?(2)举例说明(也可以引导学生实地感受)。

A: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1米,1千米大约需要1000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

B: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引导学生借助计量单位“米”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1千米=1000米)

(3)举例体会。

谈话:谁能说一说从学校到什么地方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小结。

谈话: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结合故事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感知---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建立起长度单位的表象,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长度单位概念的认识。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1)同桌交流。

(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要求: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

2、自主练习第2题。(先猜单位再量一量)量一量1元钱硬币的厚度是()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是()量一量课桌的高度是()

3、自主练习的第4题。(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

通过设计趣味性和操作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手势游戏的比划中培养学生的 空间观念,在猜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都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引入,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课堂,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练习:

(1)计量比较短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2)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3)3千米=()米 7厘米=()毫米

1米 =()分米 1分米=()厘米

2、手势比划练习(本题要点:学生能正确用手表示长度单位,加深理解)师快速变换长度单位,学生快速用手比划其长度。(注意纠正学生长度不规范的手势)[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快速用手势表示单位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的直观认识,准确建立表象。]

3、填写长度单位(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谈话:刚才,同学们能用手来表示其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估计能力,看谁能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

一棵树高7()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一把小刀长6()课桌高70()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物体,加强学生估测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综合练习

1、做自主练习中的第5题。(重点指导学生量的方法)(1)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测量。(2)班内交流。

2、做自主练习第6题(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1)引入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个长度单位换算的小游戏,好吗?(教师 把第6小题变成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换算。如:1分米-3厘米=()厘米,可以变长一分米的粉笔,去掉3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2)学生抢答,并说清算理。

3、做自主练习第7题(1)学生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学生说出填写理由)

4、自主练习第8题

(1)先让学生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综合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 能力。

三、实践测量。

谈话:同学们知道了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下面我们就用我们 手中学具来量实物,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1、量一量手中铅笔的长度。

2、量一量手指的长度。

3、量一量文具盒的厚度。

先让学生独立测量,班内交流时说一说测量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五篇:5单元信息窗3教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赵婧婧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航,尝试自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森林中谁是大树的医生吗?(啄木鸟、喜鹊和黄鹂)大树公公生病了,他们便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捉大树公公身上的虫子。咱们来看看它们的劳动成果吧(出示信息窗3)

师: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相应的数学信息是:

(1)黄鹂捉了146只虫子;

(2)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虫子;(3)啄木鸟比黄鹂少捉了12只虫子。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贴问题)同学们提出问题: 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指板书)。

2、独立思考

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生: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

师:我们一起把相应的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读一读。(齐读)请同学们思考这几个问题:(1)在这个问题里,是谁和谁在比多少?(生:喜鹊和黄鹂)

(2)喜鹊和黄鹂究竟谁捉的虫子多?谁捉的少?(生:喜鹊捉的多,黄鹂捉的少)(3)多的比少的多了多少?(生:多38只)

(4)黄鹂捉的虫子数、喜鹊比黄鹂多捉的虫子数,喜鹊捉的虫子数,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生自己想不出)

(5)你能想个办法,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你所说的这些吗?

前三个问题,老师边读题,学生边回答;后两个问题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听听学生说的。

二、小组交流,合作互学

师:这个问题好像有点难度,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那就和小组同学一起想想这三个量的关系,还要想个办法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你所说的?

学生小组学习

三、课堂交流,质疑点拨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想法。你们组用的什么办法?你们是怎样想的? 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认为黄鹂捉的虫子数+喜鹊比黄鹂多捉的虫子数=喜鹊捉的虫子数。我们是用纸条图表示捉虫只数的。

师:那就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纸条图吧!(利用投影仪展示,一边指着,一边说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有别的办法吗?(也让学生说一说)

师:不少小组选择了纸条图的办法,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纸条,谁能在白板上摆一摆? 师:老师手中有6根纸条,你想用哪根表示黄鹂,哪根表示喜鹊?为什么这样选? 生:短的表示黄鹂,长的表示喜鹊,喜鹊比黄鹂多。(两纸条左边对齐)师:黄鹂捉了多少只?生:146只(画上大括号写上146只)

师:喜鹊捉的虫子比黄鹂多38只。这38只应该写在哪里?(学生指一指,老师画出来)师:(指纸条)另一部分表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写在哪里?(指一指,补充板书)师:这样一来,你能很清楚的看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了吗?你能算出喜鹊捉虫的只数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指名学生板书:146+38=184(只))

师:为什么用加法?(求喜鹊捉虫的只数,就是把146与38合起来。)师:146、38、184各表示什么?(让学生上来对应纸条图说一说)

四、基础练习,内化提升

1、学生独立求啄木鸟捉虫的只数

你能用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求出啄木鸟捉虫的只数吗?(一个小组到前面做,其他同学自己做)

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求啄木鸟的只数也就是从146只里面去掉12只)算式里各数表示什么意思?

2、拍手游戏

过渡:我们来做个拍手游戏轻松一下吧!(师拍2下)师说:我拍了几下?

指名:你能拍的比我多3下吗? 生拍

师:你怎么拍的?谁听出来了?它先拍了几下?又拍了几下? 师:再来试一试?(师拍4下)你们拍的比我多5下。(全班齐拍)

师:老师刚才和小朋友玩了一个拍手游戏,你们自已想玩吗?那么同位来合作吧。老师喊停你们就停下来,好吗?玩吧!

3、青蛙的工作 过渡:想不到轻轻松松的游戏中也运用了数学知识呢!刚才我们又认识了三位树林医生,其实,还有许多田园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课件出示)

师:一起去看看青蛙的工作。(点击青蛙出示)大、小青蛙。师:你能看明白吗?试一试?做到练习纸上。(指名说,用实物投影)学生汇报。算式各数表示什么意思?都是这样做的吗?真棒!(4、蜻蜓吃蚊子

过渡:让我们再去看看捉蚊子的高手,蜻蜓在干什么呢? 谁来读读题?作到练习纸上。汇报。(直接说算式)

五、梳理总结,应用拓学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树林医生一起为大树治了病,还解决了“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板贴)。认识了更多的田园小卫士,他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他们!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下载五年级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下第一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合集5篇)

    信息窗2:新千年的钟声----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2 【教材简析】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

    窗2教学设计

    2015-2016-1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3.......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4、最后一分钟 课型:阅读 教师: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 2.了......

    五年级作文第七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

    五年级作文第七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 过观察、 交往等多种方法了解人物的特......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一个这样的老师 教材分析: 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5《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年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导航卡 年班姓名: 一、 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21.塑像饼干乐谱抑扬顿挫歇落吉祥炸了营期盼急速 22.储备 干脆 失踪千方百计 哭笑不得23. 日寇 埋葬 阵亡 喘息 香蕉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