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七单元单元设计2

时间:2019-05-13 00:2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七单元单元设计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七单元单元设计2》。

第一篇: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七单元单元设计2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评论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英语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从而从阅读中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作为一线教师,在观察以及亲身体会读写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阅读文本的内涵和魅力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或者说阅读文本的解读还很不到位对后期的写作教学促进不大。很显然,阅读教学不仅仅只是对语言点的理解,也不仅仅只是对文本信息的理解。不同的文本解读教师自然会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文本解读,赋予语篇以全新的生命,使阅读课教学更加立体,更加多元,更加综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的迁移。2整体设计思路 评论

1.文字层面(浅层梳理):赏析父亲双手的细节描写,感受诗意的语言,概括父亲双手的特点。2.文学层面(深层理解):剖析父亲的形象特征,挖掘文本和写作意图。3.文化层面(激情启思):体验父爱、激发情感、感悟真情。3教学过程 3.1 延展阅读

3.1.1教学目标 评论

根据我班学生的语言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等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深挖文本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并帮助学生形成利用细节描写人物抒发情感的语言能力。

1.运用寻找事实细节、猜测词、句义、推理判断等阅读技能,梳理文本主要信息,并运用文本核心句型如no...could have done better等,谈论“手”的功能、特征等相关话题。2.设置“剖析父亲人物形象”,“分析描写和评价父亲双手的关键词句”、“联系实际表达个人感悟”等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做出概括总结、推理判断,进而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启发思维,领悟文本主题,加深对爱的理解。3.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Pre-reading 评论

1.Show the Ss some pictures to get the students involved in the topic of hands through a free talk.2.Lead in new words.设计说明: 利用图片、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自由谈论手的话题,巧妙引入新词,自然导入文本。活动2【讲授】While-reading 评论 1.Reading for details(1)Generalize the feature of Daddy’s hands from the details in Paras1-6.(2)Read between the lines and work out the image of Daddy.(3)Further understand the writer’s feeling about Daddy through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s.2.Reading for theme

Point out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by appreciating some sentences.设计说明: 文章侧重描写父亲的双手,体现了深远的父爱。深刻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爱。为此,在梳理文本细节信息时,先概括父亲双手的特点,评价父亲的人物形象,旨在提高学生归纳信息,解读分析疑难句和信息推理判断能力。然后通过捕捉、分析描写和评价父亲双手的关键词句。挖掘文本的深层涵义,提炼文章的情感主题。活动3【活动】Post-reading 评论

Describe someone you are thankful to.Try to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is passage.设计说明:通过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所学词句表达个人观点和感悟,激发内心情感。

活动4【讲授】Summary 评论 Focus on the theme of this lesson---“love”

设计说明: 总结回顾,诠释爱的涵义,提高认识,升华感情。活动5【作业】Assignment 评论

Write a passage about the description of your beloved father, mother, teacher, etc.Try to imitate the beautiful language from the text.设计说明: 巩固课堂学习,以读促写,实现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第二篇:人教七下第七单元教案集

第一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则的基本含义、作用及其存在形式。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初步理解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保障;要过好生活,就应该重视规则,用好规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尝试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亲身感受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规则,体验制定规则的程序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尝试制定游戏规则。教学方法 做中学(玩中学)。●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拿出笔来,请在笔记本上自由地画圆、画方,随便画几个都行。我们再请2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圆、画方。”(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和要求)学生在笔记本和黑板上画完后,让同学们前后左右地(分组)进行比较与评价,看谁画得最好,分析原因。用圆规、尺子的同学画得圆、画得方,比较规范;没有用圆规、尺子的同学画得既不方又不圆。【提问】老师只要求你们自由地画圆、画方,为什么有些同学自觉地拿出圆规和尺子来画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圆规是画图形的专用工具,尺子(矩尺)是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工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进一步深化)规矩是指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自觉地拿出圆规和尺子来画图的同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教学)【提问】你们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吗?哪位同学愿意带着全班同学玩一会儿?玩过1~2轮后,教师要求暂停一下。【提问】为什么我们玩的时候会发生“混乱”?怎样才能使这个游戏玩得更有序、更有意思(意义? 玩之前没有制定或宣布该游戏的规则。要使这个游戏玩得更有序更有意思(意义)就必须先制定游戏规则。全班讨论该游戏规则。

【归纳】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1.由一人击鼓,击鼓人要背对众人,以示公正。

2.随着鼓声“咚,咚,咚„„”敲响,击鼓传花的游戏开始,花要从第一个同学手里传递到邻近的同学手里,邻近的同学接过花后顺手再递给旁边的同学,花要随着鼓声依次不断地往下传。

3.鼓声猛地一停,传花的动作随之立刻停止。

4.花落到哪位同学手里,她(他)就要高高兴兴地从座位上走到讲台前,按规定表演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或在事先准备好的小箱里拣出一张写好字的纸条,如“请你唱一支歌”“请你跳舞”“表演一段绕口令”,并按纸条上规定的要求去做;或到主持人那儿抽个签,按签上的要求表演一个节目。表演者也可以任意指定一个人接着表演一个他所规定的节目)。

5.鼓声一阵儿紧,一阵儿松,花儿一会儿传得快,一会儿传得慢。鼓声停止,花落在谁的手中,谁就要重复上述动作。

6.如果鼓声停止时,花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手心手背或其他方式决定负者。【承转】击鼓传花这个游戏最初是一种热闹而又紧张的饮酒游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饮酒。【提问】这三份材料中提出的游戏规则与我们刚才玩的游戏规则相比较,共同的规则是什么?不同的规则是什么?【归纳】在击鼓传花游戏里面,都有三种角色:

抽象传花者,定义出参加游戏的“传花者”要遵守的规则。

具体传花者,每一个“传花者”都知道下家是谁。若是惟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的话,就很快地把花向下传;若是更富表演欲的话,就会把手中的花故意延迟一下,或是在传递给下一个人时故意把花掉到地上,一旦鼓声停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他,此时大家哄然大笑,紧张的气氛一消而散,最“坏”的结果就是由他来执行“酒令”。无疑,这些极个别的同学才是游戏中的强者,他们是在支配游戏,而且在真正体会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

击鼓手,即负责击鼓之人。击鼓人要用布蒙住眼睛,背对大家,或者干脆到隔壁房间去敲。他(她)总是把鼓点击得由缓而急,由轻至重,似停非停,若悠忽灭,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更加剧场上的紧张程度。每当鼓声越来越急时,总是会有同学变得紧张而手忙脚乱。这时候,心情最好的当然是击鼓手了,因为只有他才知道鼓点将在什么时候停下来。在击鼓传花游戏里面,由于玩者不同,玩的目的不一样,因此游戏规则不同。【讨论】什么是规则?游戏规则应由谁来定?人们在什么情况下要制定规则呢(或为什么要制定规则呢)?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并形成板书。

【板书】

一、关于规则的故事

1.概念:规则是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承转】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每个社会团体都会有各自的问题、矛盾或需要,解决和满足的办法之一就是找准最主要的原因和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则。规则制定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见课本。大家用5-8分钟时间,仔细看课本第34、35页“关于规则的故事”和图7-l“表妹身边的规则”的四幅插图,与身边的同学相互讨论:规则的具体表现、规则的类型和规则的适用范围。通过学生的观察与感知、小组的讨论与合作、全班的描述与概括,得出结论。

【板书】2.表现:规定不许、不能做什么──禁止性规定;或允许、能够做什么──非禁止性规定。3.类型:成文的规则(明文规定)──如国家(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国家机关)制定或颁布的一切规范性文件或标志性符号(必须遵守──维护正常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的需要)。不成文的规则(约定俗成的规则)──多是自发的行为规范被众人反复不断地长期遵守,变成风俗习惯(入乡随俗──尊重、理解、学习、有选择地借鉴)。4.适用范围:根据规则的内容来确定。【总结】规则是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一般包括禁止性规定和非禁止性规定;成文的规则和约定俗成的规则。每个社会团体都有自己的规则。而每个人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团体里,要过好生活,就离不开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一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规则,理解越是文明的社会,规则和制度就越多,这些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保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师生共同探讨它们各自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亲身感受我们身边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守则、公约。体验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治理,感受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规则;初步形成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制度的意识,做守法的好公民。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体察规则或制度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越是文明的社会,规则和制度就越多,它们是文明生活的保障。

教学方法学生展示与师生共同讨论法,提升学生对所学问题的认识。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叙述】上节课的自选作业,同学们做得都非常认真──认真选择,认真思考;在课下广泛收集资料,积极参与小组的研讨,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同学的意见。在其他小组同学发言时,另外同学要注意以下两点: 1.认真倾听,同时在笔记本上记笔记(用关键词记他们到底举了哪些例子,并试着梳理清楚他们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2.认真思考,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笔记本上相应的内容右边画问号),简单写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积极参与全班的讨论。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第一个话题:“我的一天”(一天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简单分析其作用──假如没有这些规则,你的生活会出现哪些问题或有什么不便)

【讨论】师生共同论讨,每个学生都归纳自己的收获。【归纳】规则无处不在,无论是自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规矩、还是学校里的规则、公共场合对所有人的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定,都时时处处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课本图7-

3、图7-4和图7-5等图片,说明的也是这个问题──如果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规则对于我们的生活,就如同空气对于小草、水对于鱼儿一样,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提问】○李奶奶家门前这个“自助式人行横道红绿灯”怎么用?

○谁能说出图7-4的交通标志代表什么意思吗?

生活是条五彩路,规则就像交通标志一样,通过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行人传递特定信息,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效率。【提问】除了我们同学说的足球规则外,还有哪些足球规则?

除了课本上叙述的“足球规则产生的故事”外,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板书】1.时时处处都有规则──人人都离不开规则 【承转】美国的交通规则和中国的香椿树,不仅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中与规则、法律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而且还告诉我们,制定规则的同时,必须制定完善的督查制度和违约的惩罚制度。在规则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们需要的是公平公正的法律法规。否则,社会团体的正常秩序就会被扰乱,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的局面。

【板书】2.制定督查惩罚制度──人人都要遵守规则 【叙述】尝试着回忆一下,班里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学校和班里都明文规定,上课不允许随便讲话,有问题请举手回答。但是,总是在一些严格要求、按规则办事的教师课上,这条规定贯彻落实得比较好;反之,只要有一至两个学生随便说话、教师又置之不理的情况下,全班的上课纪律顷刻之间就会“天下大乱”。

再回想一下,我们的班里、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国家、还有国际竞技比赛中有类似的情况吗?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应该是人治还是法治?是权大还是法大?

篮、排、足球等球类竞技比赛时,假如没有裁判执法,球场上会出现什么场面?假如裁判偏袒一方,又会出现什么结果?

有的同学可能还记得釜山亚运会中裁判违规的事例。裁判在竞技比赛中的作用是什么?他的职责和权力又是什么? 【板书】3.公平公正执行规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看课本中图7-

6、图7-7和图7-8。

【提问】谁能用关键词来描绘“成克杰受贿案”? 谁能说说“发生车祸后,如果司机对事故责任人的认定有不同意见”“如果两家农户或两个村庄对地界划定的看法不一”“如果有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该怎么办?

【讨论】前后左右的同学为一组,互相讨论商议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够根据生活体验,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体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吗? 提示:可以从正面找一些“党和国家下决心依法治国、惩治腐败、维护法律尊严”的事例,说明“国家法律在制裁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只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秩序、安全、公正和效率,得出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离不开规则的结论;也可以从反面列举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危害──说明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或制度,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秩序、安全、公正和效率,得出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同样离不开规则的结论。(课堂小结)

下课的铃声就要响起,最后我想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上课所学的内容或说出你最大的感受。要求紧扣“规则”这一主题谈各自的感受与体会。

【总结】教师用学生的作业片段总结结束这节课。“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它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第一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规则随着需要在不断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创设的探究性学习情景(播放视频画面或出示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和探究能力的培训。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师创设的探究性学习情景,让学生体验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规则的形成和变化,要自觉遵守并不断完善;让学生亲身感受我们身边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制度,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做有责任心的社会主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规则的形成和变化。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争做有责任心的社会主人。

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方式和讨论法。●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叙述】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规则既不是自然存在的,也不是新生事物。它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需要、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而出现的。

【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片段。【提问】

○看了课本第 39页“阅读卡”和图 7-9元春省亲,哪位同学能够用关键词描绘一下那个时代的社会需要和社会规则是什么呢?

○看课本第40页课文,哪位同学能够用关键词描绘一下古罗马时代一些街道的交通状况是什么样的?社会需要和社会规则是什么呢?

○看课本第40页课文和图 7-10 19世纪的伦敦街道,哪位同学能够用关键词描绘一下19世纪的伦敦街道的交通状况又是什么样的?社会需要和社会规则是什么呢? ○综上所述,你领悟到了什么?

【归纳】1.维护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特权制,即使父女也要以君臣之礼相见。2.解决人马车混行、交通经常拥堵的状况,出现马路和人行道;规定人走人行道和跳石。

3.解决跳石成为阻碍(汽车代替马车)的问题,出现了人行横道线又称斑马线;规定人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许许多多的规则,都来自于生活,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人类社会的历程,也是各种规则、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无数旧的规则和制度被废除,无数新的规则和制度在产生。

【板书】1.许多规则都源于生活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讨论】阅读“材料一至三”和课本第40页阅读卡“太空交通规则”后,再观察图 7-11运行中的人造天体和7-12卫星运行轨道,讨论为什么要制定各种适用于太空社会的新规则?

现代空间科技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就需要考虑新的规则。

【板书】(1)当新情况和新问题出现时就需要考虑新规则(或新举措)【播放】实验中学校领导就学生会“关于学校规则和发展问题”提案的答辩会。【讨论】

○为什么学校每年都要召开至少一次的学生会(包括收集提案)并举行答辩会?

○为什么我们要亲自参与制定规则呢?

○你对学生会的提案有不同的看法或补充完善吗? 【归纳】任何规则的出现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规则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板书】(2)规则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承转】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受其约束和控制),也是规则的制定者(我们要主动参与──创设人们能够有序、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别是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大众参与学校、社区和国家政策制定的积极性高涨,参与意识和能力也大幅度提高。【提问】①看第41页课文和图7-13 2002年春运价格听证会代表产生办法,回答为什么政府要调节火车或汽车票的价格?为什么要召开价格听证会?为什么还要有一个价格听证会代表产生办法?选择代表的过程或途径是什么? ①看第42页课文和图7-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在我国,最重要的法律都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为什么我们要选举代表──由他们代表我们制定规则和法律呢?

【小结】规则是历史的财富,是文明生活的保证,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在现代社会,漠视规则,就会漠视生活;理解规则,才能理解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参与制定重大规则或法律的机会将越来越多。我们要善于发现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制定一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规则。【板书】2.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研究和制定 【作业】11.完成自我测评1、2题。

2.自选作业──尝试制定活动规则(满分为15分)以小组为单位(3-5人),首先选择一项你们认为社区或学校、班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可以选择一项你们最喜欢的竞技运动或户外活动),然后讨论制定解决问题或进行活动的规则。(制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规则,加分)

多数小组选择的是“竞技运动或户外活动”规则,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选择下列问题或自己发现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1)学校门口(丁字路口)红绿灯的设置问题──合适不合适,灯闪烁的规则应该是____________?

(2)中午部分学生到教师食堂吃饭的问题──应该还是不应该去,我们的解决办法或规则是______________?(3)部分学生在操场踢足球的问题──应该还是不应该踢,我们的解决办法或规则是__________?

第二课 在规则中成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未成年人拥有的主要权利。

(2)宪法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大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专门规定和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

(3)运用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法律是我们享有和行使权利的保障。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法律是我们享有和行使权利的保障。教学方法 讨论法。●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资料呈现】

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

【提问】这篇资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归纳】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车毁人亡,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难以保障。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一个人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希望拥有更多的权利。(新课教学)【提问】除了生命健康权外,未成年人还有什么权利呢?填写下表。

【投影呈现】 未成年人权利

1.生命健康权、2.荣誉权、3.受教育权、4.财产权、5.人身自由权、6.财产继承权、7.姓名权、8.著作权

9.肖像权、10.专利权、11.名誉权、12.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 【总结】 1.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是一个人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全方面的保护。

2.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人身自由权。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4.姓名权。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滥用和假冒。子女的姓名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5.肖像权。未成年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

6.名誉权。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

7.荣誉权。未成年人享有荣誉权,比如未成年人可以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荣誉,禁止非法剥夺其荣誉称号。8.财产所有权。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和没收。

9.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享有合法财产的继承权,并受法律保护。

10.著作权。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11.专利权。未成年人对其获得批准的专利享有专利权,并依法得到保护。

12.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未成年人对国家各项工作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宪法是国家最重要的法律,它规定和保障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初中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国家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规定和保护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提问】我们享有的权利是在法律的条文中规定着的。知道自己都有哪些权利,我们才能够去行使所拥有的权利。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应该运用法律的武器去维护权益。权利是在规则中规定的,也是在规则中行使的。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合法权益呢? 【活动】全班分成三组,分别讨论王丽事件、李亮事件和张珊事件。讨论问题: 1.王丽事件

○你认为照相馆能够随意摆放中学生的照片吗?为什么?

○你认为照相馆侵犯了中学生的什么权利?相关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如果是你,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李亮事件○李亮对自己的作品享有著作权吗? ○出版社应该如何对待作者的作品呢?

○李亮应该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3.张珊事件○张珊的什么权益受到侵害了呢?相关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叙述事情的经过,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和理由)【总结】我们是在规则中行使我们的权利的,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所受到的损害就会越来越少,程度会越来越轻。在我们生活中,除了会遇到上述事件之外,还有教材中所没有涉及的方面。下面我们一起看以下所遇到的情景。【活动】课前教师准备若干信封,将下列列举的题目放入信封内。信封上写上发言的顺序。组织学生结成若干小组,从教师手中抽签决定自己面对的问题情况。小组同学自己思考并讨论决定如果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以下列举的是几种在我们学生生活中典型常见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发生的现实情况编写。这里仅供参考。)

【归纳】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拥有权利,更要珍惜权利。所有权利都只能按照规则、依法行使,规则和法律是我们享有和行使权利的保障,所以,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第二课 在规则中成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父母对于我们的成长所尽的义务,知道我们在家庭中的义务。

(2)感受我们在学校中的义务,以及如何在规则中履行这些义务。

(3)在社会生活中,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有保护环境、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等义务。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体验父母对于我们的成长所尽的义务,知道在家庭中的义务;领悟在学校中的义务,以及如何在规则中履行这些义务。教学难点: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规则,也没有只讲义务不讲权利的规则。教学方法;讨论法。●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提问】如果你看到一件十分喜爱的东西,而这件东西的价格十分昂贵,超过了自己现有的零用钱,需要向父母要一点钱。你会采取什么方式,以什么为理由向父母要求呢? 学生回答略。【提问】美国孩子彼尔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你看看他是采取什么方式、以什么理由向父母提要求的呢?看完这个故事,请你思考:彼尔和他的妈妈都在依据一定的规则说明自己主张,但是,他们的规则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你找到这些不同点了吗? 学生回答略。

【提问】你和你的妈妈算过这笔账吗?

算一算从我们出生到自食其力可以独立生活了(大学毕业,大约22岁左右)。父母为养育我们花费了多少钱,付出了多少时间和汗水呢?

学生活动:计算并且在全班范围内分享。

【归纳】从中,我们感觉到了父母奉献给子女的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

【提问】下面请大家一起观赏影片《背起爸爸上学》的片段,让我们一起思考: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

投影出示思考题:

○石娃在爸爸残废之后为家庭和他的父亲做了什么? ○在石娃的行动中,哪些是他的权利,是什么权利?哪些是他的义务,是什么义务? ○请你评价石娃的行动,在他的身上最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提问】上述涉及了在家庭中的父母和子女的义务。那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子女都承担什么义务呢?主要在哪些法律中规定的呢?我们自己做得如何呢? 学生回答略。

【提问】在家庭中,我们是父母的子女。而在学校中我们是学生,以学习为主。在学校中,我们都遵守哪些规则呢? 学生回答略。【提问】在这些规则中,都提出了哪些需要我们应尽的义务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我们现在是学生,是父母膝下承欢的子女,此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社会角色。我们都要履行规则所规定的义务。【叙述】规则中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只有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履行了规则赋予我们的义务,我们的权利才得以实现。而规则中的义务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提问】请你谈一谈对此广告创意的看法。学生回答略。

情景剧(学生小品表演)。【情景一】晓明和父亲一起乘坐出租车到奶奶家玩。晓明的父亲不小心将自己的手机丢失在出租车上。不久,司机刘山发现并捡得了晓明父亲的手机。

【提问】你认为晓明的父亲应该如何做?(1)人海茫茫,还是算了。

(2)应该主动去寻找出租车司机。学生讨论。

【情景二】第二天,晓明的父亲经几番查找,找到了出租车司机刘山。晓明的父亲要求司机刘山归还手机。刘山回答说:“我又没有看见,更没有捡到,怎么还给你呀!” 【提问】你认为晓明的父亲应该如何做?(1)没有证据,也只好认了。(2)应该主动去寻找。学生讨论。

【情景三】晓明想了想,悄悄地告诉父亲,父亲会意。晓明悄悄地跑到公用电话亭,给父亲的手机打了一个电话。这时候,从刘山的出租车里传来了清脆的电话铃声。晓明的父亲说,我的手机就在你的车上。此时的电话铃声就是证据。出租车司机将手机归还给小明的父亲。【提问】遇到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你认为有哪些方式可保护自己?

忍气吞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提问】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依法维权。【提问】你能够运用所知道的法律知识评价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吗?

学生讨论。

【归纳】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行使权利的同时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行使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许多的义务都是规则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我们行使权利的时候,要依法行使,即依法维权。在我们履行义务的时候,也要依照规则履行。

第二课 在规则中成长(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篮球规则的制定和执行造就了乔丹的精彩表现的事例的分析,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带来了人们出行的自由等事例的讨论,使得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可以使我们过得更自由。

(2)通过对学校不同地域学生应遵守的校规校纪,从而在学校里获得学习自由的讨论,体验遵守规则,可以获得自由。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守规则,可以获得自由。

教学方法 讨论法。●学与教的过程(新课教学)

教师出示乔丹的照片(或者乔丹灌篮的录像)。

【提问】(教师引导性提问)乔丹的表现是如此的精彩,这是全球公认的。那么,是什么保证乔丹在赛场上如此自如潇洒的表现呢? 学生演示。可以让学生中篮球打得最好的同学现场演示侵人犯规给同学们看。

出示资料:篮球规则第47条 侵人犯规(略)。

【提问】如果篮球比赛没有规则,没有裁判,篮球运动员能够这么潇洒自如地表演和自由发挥其精湛的球技吗? 学生回答略。

【总结】比赛需要规则,规则保证公正。遵守比赛规则,我们才有一场精彩的比赛。

【提问】经济发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购买了私家车,道路一下子就变得拥挤了。这里有车辆增多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什么呢?谈谈你的看法,或者说一说你的所见所闻。【提问】你认为遵守交通规则和获得出行自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资料】熟记交通规则。

骑自行车的规则、人行横道灯信号、指挥灯信号、行人须知。

【提问】更多的时候,我们在道路上是骑自行车的人、是行人,我们要按照交通规则去做,说一说你看到的违反上述规则的行为主要有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提问】学习交通规则的本质是懂得怎样和别人分享道路。对此,你是如何认为的?你是如何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交通事故发生,说明了如果不按照规则行事,人们的生活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自由更加无从谈起。从本质上说,规则的出现和制定是为了社会运行更加有序、更加公平、更加合理,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安全、快捷,而不是约束人的自由。规则虽然在某些方面束缚了、限制了我们的行为,但是只要你理解和掌握好规则,我们就能够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

自由和规则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中,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个人的自由只能是在规定的范围内的自由。规则就是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以保证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自由总是以规则作为前提和保障的。

【活动】教师引导性提问:在学校中,我们是学生。我们都遵守什么规则呢?遵守这些规则,使得我们获得了什么呢?

课前准备:教师展示学校平面图。(学校平面图中大致呈现出教室、图书馆、自习室、楼道内、花园、食堂、操场、老师办公室等部分)活动任务: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学校的某一区域。小组讨论,共同制订规则,之后在纸上写出在学校校规校纪中,对于这个区域对学生的规定是什么?

2.制作和表演小品。如果不遵守在这个区域中的校规校纪的话,我们的校园生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活动评价:

1.能够充分表现同学们遵守规则获得自由的。2.同学之间讨论充分并且和谐合作的。【归纳】在课堂上,„„ 在图书馆里,„„ 在自习室里,„„ 在操场上,„„ 在食堂里,„„

【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十分细致,表演得也十分精彩。在我们学校中,有许多规则。我们行使着规则赋予我们的权利,履行着规则要求我们应尽的义务。而正是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所需要的学习的自由。【活动】角色扮演(课后自我测评)。【总结】遵守规则是我们自由成长的保证。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规则将永远伴随着人类追求自由的历程。自由,我们在遵守规则中拥有。(课堂拓展)

寻找我国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维护我国利益的事例,说明如何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第三课 在生活中运用规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寻求社会保障的有关知识和紧急救险的规则。(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有关社会保障和紧急救险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使用救助电话的方法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社会保障和紧急救险的规则。教学难点:学会拨打紧急救险电话的方法。难点突破:现场模拟,辩论研讨。教学方法 导练法。●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叙述】桑兰曾经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在一次国际比赛训练中意外受伤,造成高位截瘫。宋小山的父母先后去世了,他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样的事情在社会中时时都有发生,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伤害,有的甚至使当事人无法正常生活下去。【提问】他们怎么办?等死?当然不会,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会有越来越健全的机制帮助弱势群体,那么作为当事人该怎么办呢?

【承转】请大家看看书上桑兰和宋小山的命运(阅读课本)。

(新课教学)【提问】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有几个方面? 【板书】为了保证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国家根据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建立起提供救助和补贴的制度,叫做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主要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几个方面。

【提问】请借助于网络,弄清楚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归纳】作为社会中的个人,当我们的身体受到意外伤害,事业出现挫折,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我们可以寻求社会保障,正如桑兰可以根据国家体育伤残条例获取足够的治疗和安置费,宋小山从社区和有关部门领取社会保障金,这就是生活的规则。【承转】刚才我们所讲的都是事后怎么办的问题,如果我们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处理不及时马上会产生巨大伤害事故,你会怎么办?

【提问】你知道紧急求助电话和求助方法吗?

报警:110 障碍电话:112 国内人工长途挂号:113 查号台:114 报时:117 火警:119 特快专递服务:185 电信业务咨询:10000 急救:120 天气预报:12121 交通肇事:122 免打扰服务登记:156 邮编查询:184 人工信息服务台:160 本市范围内凡属电信局市话网内的所有电话(包括住宅电话、单位电话、公用电话、磁卡电话、IC卡电话、移动电话)都能拨打110电话报警求助。不论本地还是外地数字移动电话,在任何城市拨打110时,都不要加拨区号,直接拨打110即可。

当您拨通110后,首先会听到“这里是 XX市公安局110报警系统,请不要挂机”的中英文电脑语音提示,这就告诉您已经拨通了110。如果系误拨,请立即挂机。报警时,报警求助人要主动通报自己的姓名、住址、单位和电话号码,准确、简要叙述案(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所在区、路、巷、号)等基本情况,以便公安民警迅速赴现场处置。

三、理解、爱护、支持110电话报警求助系统 110报警服务台是群众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市民有义务爱护、支持11O报警服务台的工作。希望您注意以下几点:

(一)由于110报警服务台每天要受理近千次的报警求助电话,线路十分繁忙,若不是当时发生的紧急案件、事件,请您向发案地的公安机关报案。

(二)当您发现火警最好直接拨打119报警,通过110转接会延误一定的时间。

(三)当您发生(发现)交通事故时最好直接拨打122报警。

(四)在您教会子女怎样拨打110报警求助的同时,也要教导子女无事不要随意拨打110。

(五)请您如实报告警情,不要谎报警情甚至恶意骚扰110报警服务台的正常工作。对故意骚扰者,公安机关一经查实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乃至治安拘留的处罚。

【现场】模拟拨打110报警电话的场景。【归纳】当你的生存权利受到严重威胁时,社会会对你提供基本的帮助,当然这还要自己去申请,按照规则行使权利是学会生活的一项基本能力;当遭遇紧急情况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能够为社会减少巨大的损失,作为一名未来社会的主人,要掌握这些技能,为国家做贡献。(课堂小结或总结拓展)【提问】下课的铃声就要响起,最后我想请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上课所学的内容或说出你最大的感受。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人都可能经历或遇到紧急危险事件的发生,那么寻求紧急救助是必要的,虽然媒体在不断地宣传怎样紧急避险和寻求援助,但很多学生其实并不太知道报警电话怎样拨打,所以若有条件,找一部电话,模拟报警人和工作人员的报警现场,让孩子们了解报警的程序,以备在紧急情况下,能真正获得救助。

第三课 在生活中运用规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个人权益受到侵害的现场,讨论如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维权意识,尊重法律。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的措施。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讨论正确的维权方法。难点突破:模拟商场搜身现场。教学方法 模拟现场,展开研讨。●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

【叙述】俗话说,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可真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商家冤枉成小偷,那滋味也的确不好受。我们来看深圳某律师是怎样面对这种尴尬事,他又是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提问】当你遇到类似于某律师或书上王丽的遭遇,你会怎样做呢?

【现场】商场购物出门时,被怀疑偷拿商场物品,现场模拟表演。

【承转】请大家看看另外一人的做法,请你作评说。(新课教学)

【提问】阅读课本第56页看看王威的遭遇和他的做法,并阅读下面两段报道,然后对王威的报复性做法作出评价。【资料】

一、22岁的李亮从去年9月初多次到南京某中学门前拦截学生要钱,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向10多名学生强索钱财,若没有钱,则暴打。9月 27日,李亮又在校门口向16岁的学生方某要钱,方的同学余某对其行为进行指责,李亮上去就打余的耳光。余找来父亲和叔叔,李竟冲上去殴打余父,结果被余父和叔叔一起按倒在地,制服后扭送公安机关。二、一段时间以来,一伙人在长沙市某中学附近强行收取保护费,敲诈学生钱财。了解这些情况后,长沙市巡警天心大队每天派便衣在校门口附近守点布控。27日下午6时,正值学校放学,2名染发的男青年来到校门口,拦住一名学生要钱,两名便衣巡警当场将其抓获。据查,犯罪嫌疑人杨某和肖某,17岁,自11月份以来,到某中学内逼迫学生交钱,不给就拳打脚踢,不少学生迫于其淫威,只得交钱。为明确知道哪个学生有钱,杨某还在学校发展帮手。此后,杨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学校找被他“关照”的学生收取保护费。【研讨】王威错在哪儿?报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除了像王威那样直接受到伤害还有哪些情况容易使人萌发报复心理?

【归纳】对同学怀有报复心怎么办?报复心是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有报复心理的人,神经经常处于亢奋状态,易误解别人,怀有戒备和防范心理,很难与人相处,内心非常痛苦,怎样抛弃这种心理呢?(1)学会谅解,别人可能出于善良的动机,却给你带来恶果。(2)学会使用心理换位,从对方的角度了解给你带来的挫折和不愉快。(3)多考虑报复的危险性后果以及会导致害人害己。(4)加强修养,开阔心胸,提高自制能力。(课堂小结或总结拓展)【提问】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的权益可能受到侵害?说明你的处理态度。【阅读】阅读这两段“一分钱官司”,并对北京房山胡某和郑州范先生的做法作出评说。一

据房山法院前天透露,该院窦店法庭日前受理了原告胡某诉被告韩某精神损失赔偿一案,原告胡某因被韩某无故当众谩骂,请求法院判决韩某给自己赔礼道歉,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精神损失人民币一分钱。原告胡某诉称:今年6月的一天上午,被告韩某无故将其个人所属的小客车的轮胎放了气,在其与被告讲理的过程中,被告不顾公众场合对其进行谩骂。原告在诉状中说,此事当时经110民警处理,被告韩某对上述事实予以认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诉至法院,要求被告韩某在公众场合及公共媒体对我进行赔礼道歉,并赔偿我精神损失人民币一分钱。

二、“一分钱官司”审结

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30日电近日,备受郑州市广大市民关注的“一分钱官司”在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审结,法院判决河南某超市有限公司返还多收消费者范先生的1分钱,并赔偿损失3.15元。案件受理费50元,由该商家承担。【总结】下课的铃声就要响起,最后我想请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上课所学的内容或说出你最大的感受。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处在一个法制逐步健全的法制化国家里,我们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当受到不法侵害后,应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教学提纲 1.商场搜身

(1)律师的做法。(2)有关法律。2.校门口劫钱

(1)王威错在哪里?(2)报复心理的危害。3.日常生活中你有可能在哪些方面会遇到权益受到侵害?

第三课 在生活中运用规则(第三课

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面对一些社会问题,选择正确的方式,勇于承担责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比较分析书上列举的一些做法,学习正确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研讨,实际调查研究,提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明确社会责任,学会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教学难点:真正学有收获,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难点突破:针对不同的做法充分研讨,得出较为一致的看法。

教学方法 导学法、研讨法。●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叙述】垃圾处理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不少人有种“垃圾已经扫地出门,眼不见心不烦,与我无关”的心理,没有意识到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自己的一份垃圾,那么每个人每天也就应该为垃圾处理承担起一份责任。如果一个市民放弃这种责任,我们很难说他比那种随地吐痰、满大街乱扔瓜果皮的“粗人”文明多少。因此,当前亟须大力倡导“垃圾处理,人人有责”的观念。【提问】这种责任就是社会责任中的一种,见到遍地的垃圾污染环境,请大家来看看我们的当代少年是怎样做的?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感? 【研讨】他们解决白色垃圾污染问题分了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广泛调查;其次:写调查报告;最后:提交当地政府。

【总结】他们的行动行使了公民的建议监督权,做法科学有效,值得其他人学习。【承转】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同学怎样抓住制造“马路黑洞”的贼的(看课本)。(新课教学)【提问】“马路黑洞”吞噬行人的惨案时有发生,我们在电视或书报上经常听说有人把路边的窨井盖偷走,制造“马路黑洞”使人车受伤的事情,你是怎样想的? 【现场】下面我们设想,你家居住地附近经常有人偷窨井盖,派出所一直没有抓住这个贼。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天下着小雨,正当你和同学马明走到和平街北口时发现了一辆平板车,车上有几块窨井盖,在雨中,依稀可见两人正在抬一个窨井盖,这不正是要抓的贼吗?你该怎么办? 【研讨】分组研讨,设计最佳方案。以下是假设的各种方案:

(1)立即联系同学,趁贼没走远,合伙擒贼,扭送当地派出所。

(2)立即去附近小区,找保安,到居委会治安室寻求支援。

(3)立即高喊“抓贼啦,有人偷窨井盖了”,吓唬小偷,让他们把窨井盖扔下,或协同路人抓贼。

(4)由一人跟着车子,另一人打电话报警。

(5)反正我知道这里有人偷窨井盖,地上有黑洞,以后走路自己小心点,其他的我管不着。

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的这位同学的做法,看看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展示】山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的提案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马路黑洞”伤人问题 “马路黑洞”,指的是密布于马路上的没有了窨井盖的各种地下设施的出口。马路上行走的、骑车的人,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注意到这些“马路黑洞”,尤其是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或者是晚上。由于近年来“马路黑洞”屡屡出现,所以“马路黑洞”伤人的事也就屡屡发生,仅提案者所闻的资料统计,就达30余起。《齐鲁晚报》1月18日讯:山东建工集团的祖先生晚上7点半办完事情匆匆回家,当走到黄河招待所附近的非机动车道时,突然一脚踩空,栽进了路上一没盖的电缆井里。当时,他的整个下半身都掉进了井里,而头则磕在了井沿上。由于摔得太重,他当即失去了知觉。幸亏路人把他从井里拽了出来。他醒过来后,腿和脚剧烈疼痛,嘴里满是鲜血,一颗大门牙给磕断了一半,而另三颗磕损的牙齿也已松动。祖先生愤怒不已地说:“这飞来横祸究竟由谁负责?”

“这飞来横祸究竟由谁负责?”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济南某公园假山上的石头砸伤了游人,游人起诉公园并获胜,由此推断,祖先生若起诉该井的管理部门,该管理部门恐怕也难辞其咎。为防止此类事情在省城济南的不断发生提出以下建议:

1. 政府对“马路黑洞”伤人问题的重视当然是最重要的。

2.对全市所有的马路进行一遍普查。这个工作可发动全市的群众协助进行,如通过媒体发动群众主动投诉,哪个地方有“马路黑洞”。对所有的“马路黑洞”登记造册,做到心中有数。

3.针对所有的“马路黑洞”,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或装上窨井盖,或先装上醒目的标志,待后再装。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向“马路黑洞”附近的单位和群众进行宣传,希望他们注意保护和维护这些窨井盖,共同来做好公益工作。4.对全市所有的废品收购站和收购点发出通知,绝对禁止收购窨井盖,即使是破碎的窨井盖也不准收购,一旦发现,即以包庇盗窃者的名义惩处。5.通过济南市有关部门下指令性的研究项目,研究方便、实用、易装不易盗、或没有盗窃价值的新型窨井盖。具体操作上,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择优用之。

【归纳】这个提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概念界定──“马路黑洞”;②摆事实──报刊新闻;③提建议──政府行为。同样是遇到社会问题,有人“事不关己,听之任之”,有人挺身而出,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态度,不同的个人素质。社会是大家的社会,关心和维护社会的良好风尚对我们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课堂小结或总结拓展)

【提问】最后我想请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上课所学的内容或说出你最大的感受。【总结】老师也想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垃圾处理不当不但污染环境,还会进而污染人们的心灵;而心灵一旦受到污染,治理起来将比治理环境污染困难得多。我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我们要为净化社会的环境发挥出我们的智慧来。

综合探究七 我是社会小主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基本掌握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正确途径和方式。

(2)过程与方法:培养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掌握撰写格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并积极提出建议的能力,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特殊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向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寻求帮助。教学难点:学会撰写调查报告,养成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和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难点突破:查阅资料,开展研讨。●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

第一部分:发现问题,运用规则,行使权利 【叙述】我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这个大家庭逐渐形成了很多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人们在同陋习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斗争中形成的,有的以法律的形式呈现,有的以大家都遵守的道德准则形式呈现。然而,社会中总有一些人缺乏规则意识,做出一些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使得我们的社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交通问题(主要有拥堵问题、噪声问题、公交乘车问题等);乱收费问题(教育收费、小区及生活区域服务乱收费问题)等等。众所周知,中国已加入WTO,即将面临一波又一波的机遇与挑战。但不管是狼来了还是浪来了,我们的规则不能废。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守世贸组织对成员国的统一要求,也就是基本准则。龙永图先生曾经说过:“入世先入规。”不错,我们加入了WTO,就一定要遵守这个组织的规定,否则将天下大乱。随着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国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能停下北京奥运对世人的承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提问】我们要做些什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身边有哪些与这些规则格格不入?又有哪些与我们的承诺不相称的呢?

【承转】下面,我们请几个小组的代表谈谈自己的发现。(新课教学)

【现场】各组选派代表陈述自己的发现:

第一组:交通问题(主要有拥堵问题、噪声问题、公交乘车问题等);

第二组:乱收费问题(教育收费、小区及生活区域服务乱收费等问题);

第三组:环境污染(煤烟、机动车尾气、扬尘及工业污染等主要污染,还有生活污染如随地吐痰、口香糖残渣、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等);

第四组:耕地被占(毁林开荒、城市扩张等); 第五组:文化设施建设。【归纳】老师对学生的发现给以肯定,对那些切中问题要害、问题说明准确、叙述清晰的同学进行表扬,对那些不明朗、含糊不清、没有时代意义的陈述提出修正意见。并确定同学们最关注的问题为重点题目,继续实施调查研究。第二部分:一次成功的尝试 【讨论】教师把书上的问题交给学生,请大家关注并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假如你们居住的地方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像街道脏、乱、差,垃圾纸屑到处飞,你会有什么感觉?”“面对这种生存环境,你是熟视无睹还是积极想办法?” 【现场】播放某次教室环境脏乱差的真实场景的录像片段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及时展开讨论,对及时发现并主动想办法解决的同学当场授予班级最高荣誉“XX之星”。

【阅读】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看看小余他们是怎么做的,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应该按照调查研究

→确定主题→研究问题→提出建议的步骤进行。教师可以继续问学生:“怎样把好的建议反映给有关机构或领导呢?”

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规定和资料,共同商议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向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拨打联系电话;当面反映情况等;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写倡议书等等。发表对社会问题意见的途径、方式很多,要求同学们学会并根据具体情况尝试其中的方式。阅读课文,了解市长对小余他们意见的处理情况。教师可适时地从正面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法律法规赋予自己的权利,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第三部分:都可以试试 【活动】以原来的小组为基础,适当调整,形成新的小组,帮助学生确定问题,查找、收集资料,按照上述环节、方式

进行体验和实践,在全班开展模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与同学共同合作。教师指导学生学写调查报告,使学生明确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格式及要求。报告写作的同时实际上就是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也是“我是社会小主人”的心理体验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本组成果,互相提高。(课堂小结或总结拓展)【提问】下课的铃声就要响起,最后我想请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上课所学的内容或说出你最大的感受。【总结】老师也想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那就是,处处有主人翁意识,时时依规则办事。

第三篇:初中英语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单词

初中英语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第七单元词汇自我测试

刘永平2013.11.20

________________引起疲劳的;累人的 _________________ 教育的;有教育意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平静的;宁静的;和平的 ________________迷人的;有极大吸引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激动的;令人震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容;轻松;不紧张

____________________(缓慢或艰难地)旅行;长途跋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带丛林 ____________________(常pl.)瀑布

_________________游客很多的;游客常去的;适合游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众注意的中心;聚光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虑;思考;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满活力的;生气勃勃的;活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常pl.)名胜;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含;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 塔;塔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利的;方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事物;一般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大体上;一般而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酒;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打包;把……装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惊叹的;绝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部的;来自东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供应;供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场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航行;在……上航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平洋

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发现物;调查(或研究)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以千计的;许许多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快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继续;坚持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道;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意的;自愿的;心甘情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意(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当多;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梦;梦到 梦想;幻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想;幻想;向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好运动的人;运动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坚持;保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态度 词汇变化写出下列各词的正确形式 1.educate(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j)2.peaceful(adj)____________________(n)3.church______________________(pl)

4.live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似词)5including(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v)6.translate(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7.general(ad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v)8.eas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j)9.wonde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v)

10.sail(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11.find(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12.report(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13.conclude(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第四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一个这样的老师

教材分析:

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独具一格的老师形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与学生常见的文章有所不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文中既有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正面描写,也有对“我”的心理活动、怀特森老师教育效果的侧面描写。二者相互结合,怀特森老师特点就更加鲜明突出了。能够结合正侧面描写来了解人物的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体会这种侧面描写的作用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

文中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是一种“冲突”。首先是视觉上的冲突:怀特森老师别具一格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是心理上的冲突:他们没想到怀特森老师会“戏弄”自己的学生,这让他们的心里有些受不了。再次是思维方式上的冲突:现在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是对他们多年来一种思考方式的挑战。最后是生活习惯上的冲突,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学习,也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生活,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这些冲突有的源自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但更多的是源自于怀特森老师与其他老师的与众不同。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能说出课文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拟定学习方案。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30,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预计学生可能提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个老师与别的老师有什么不同?等)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按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做到正确流利。

2、提出并解决不理解的词语。解决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后,提出:

(1)面面相觑,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同学们为什么会面面相觑?(2)冰川期,你们知道冰川期是什么时期吗?(地质上的一个时期,在新生代的第四季,当时气候非常寒冷,欧洲和美洲北部都被冰川所覆盖,也叫冰河时代。)(3)胸有成竹,文中说我做什么胸有成竹?

(4)郑重其事,怀特森老师是怎样郑重其事地讲“凯蒂旺普斯”的?(5)狡黠是什么意思?(狡诈)怀特森老师眼里为什么闪过狡黠的光芒?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想知道的?在书上做个标记。

2、汇报: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略)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修改完善,达到人人会说(这篇课文写的是,怀特森老师把一个不存在的凯蒂旺普斯介绍给我们,我们没有怀疑,结果在考试是我们都不及格。这件事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2)提出不懂的问题:

存疑置后处理的问题预计有: 我们测验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课都是不寻常的探索? 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新怀疑主义”指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新怀疑主义”的?

怀特森老师介绍的“凯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问?

文中两次提到“正视”有什么含义?便打了“我们”“我“什么样的心情?

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呢?

四、明确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1、你觉得《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可联系课题、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课后2题确定)

2、下一步我们深入学习什么呢?

首先看看学习《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对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

还要解决我们不懂的问题——怀特森老师介绍的“凯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问?„„

3、拟定进一步学习的方案:

学生自拟后师生交流,形成建议性学习方案和自拟学习方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并写出对他的评价。

2、体会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你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么多地感受呢?作者又是怎样把一个“这样”的老师展现给我们的呢?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二、依学案自主探究,因需交流。

学案:怀特森老师是一个()的老师。

思路1:默读课文,看看怀特森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一想怀特森老师是一个()的老师。

思路2:默读课文,思考在怀特森老师教“我们”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和行为有了哪些变化,“我”认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的老师。

三、共议交流。

l 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

(一)、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新怀疑主义”的老师。(学生也可能认为是博学的、有趣的、特殊的、不寻常的、不可思议的、惹学生生气的、狡黠的、戏弄学生的、让学生学到了探索精神的、让学生明白书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不一定正确的、用特殊方法纠正学错误的、„„)

在“凯蒂旺普森”事件中,预计学生对怀特森老师最初的认识可能是零散的,如:他们会认为怀特森老师是博学的、戏弄学生的、教会我们怀疑的„„教学时可依照学生的发言顺序教学,而后进行整合提升。

1、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博学的老师。(如果学生先谈到略处理)

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

师:你从怀特森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的凯蒂旺普森身上觉得他是一个博学的老师。

2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戏弄学生的老师。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师:狡黠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了?(引导学生理解怀特森老师的本意不是去捉弄孩子们。而是让他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2、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怀疑的老师。

怀特森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既然是‘绝迹’了,那就什么也没留下。我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1)怀特森老师认为我们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没有对老师说的话做认真的考虑,发现其中的疑点。)

(2)我们再看看怀特森老师向我们介绍的凯蒂旺普斯,看看我们该不该起疑心?

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

(引导学生把冰川期绝迹和动物头骨结合起来考虑,体会到在冰川期绝迹的动物留下来的应该是化石而绝不是头骨。)

追问:还能从哪感受到怀特森老师要教会我们怀疑?

(3)从考试成绩登记在册教会我们必须学会怀疑。

过渡::在这次“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我”眼中的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喜欢——吃惊——愤怒——领会良苦用心)

„„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叉!怎么回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

„„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师:读读这些句子,结合上下文谈谈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怀特森老师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会怀疑,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新怀疑主义。这也是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小结:一个莫须有的凯蒂旺普斯,让我们懂得了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书本上的内容和老师说的,还能从哪感受到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

(二)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探索的老师。(略处理)

师: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说这是不寻常的探索?

(引导学生从“小汽车”事件体会怀特森老师是一位教我们学会探索的老师)

L、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怀特森老师即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师: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质疑,也教会了我们探索。那么在怀特森老师教我们科学课之前和之后,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呢?

(引导学生结合“我们”行为的变化过程:不习惯质疑——学会了新怀疑主义——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我们的生活,感受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对我们影响深远的老师)

相机出示:逐渐的,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师:你们觉的什么是“新怀疑主义”?

(引导学生从这一段中感受到怀特森老师教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培养了我们坚持真理的毅力。教学时还可引导学生结合下文来谈怀特森老师对我们的影响。)

师: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怀特森老师,作者不仅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以及我们行为的前后变化,加深了我们对怀特森老师的认识。这种通过对有关的人、事、景、物的描述,渲染气氛,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叫侧面描写。

(三)师生总结。

完成填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的老师。

四、拓展延伸。

是呀,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学习,这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大卫.欧文,他写的《第一家爸爸银行》风靡全球。试想如果他在少年时代没有遇到怀特森老师,那么他还是今天的大卫.欧文吗?

五、作业。

1、练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一个这样的老师

与众不同:学会质疑

学会探索

影响深远:学习方式

生活方式 教后札记:

以“怀特森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为学习的主线。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我的心情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三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在三种不同角度的学习交流中丰满人物形象,达到立体感悟人物形象的效果。

詹天佑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2、准备好多种做开凿隧道实验材料。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5、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课文是以什么来命题的?我们还学过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什么特点?根据经验你猜想一下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渗透命题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指读课文,结合正音,检查字词情况。交流自学情况,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讲给同位听。

3、交流课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沟通课内外联系,丰富知识积累,帮助理解人物及课文内容)

三、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1、思考:你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文章围绕这句话安排了什么内容?

2、讨论交流,分段,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提纲挈领,摒弃繁琐分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四、突出主线,引发探究。

1、通过学习,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2、自由交流,简要陈述。

(根据课文内容,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为分组探究设下伏笔。)

五、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1、教师在合作前提出明确要求。

(1)要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自己的问题。

(2)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有组织,有秩序,确保合作高效。

(3)可按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自行设计问题。

例:

A、在()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B、找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的表现,仔细体会。

C、把“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两部分用画图或实验的方法来说明。

(对学生分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和建议,是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提出备选的思考题目,可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六、汇报交流,深悟感情。

1、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汇报,并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该组的学习收获,给予补充,评价。在此环节中,不硬性规定内容,学生畅所欲言。如:“詹天佑是个杰出的人”,“詹天佑是个爱国的人”“詹天佑是个一丝不苟的人”„„都可以。只要学生够结合文中的事例,词句,进行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长短不限。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讨论场”“表现场”。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汇报表达,进行适时的点拨。)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感情升华,促进积累。)

七、创意表达,拓展思维。

教师激情引发: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无愧是中华人民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全中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个响亮的耳光。

1、请你放开思路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2、想像一下当时当地的中国官员、普通百姓、外宾、帝国主义者,他们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会有怎样的表现?

(深入挖掘文章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加深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教后札记: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抓住“主线”分组探究创造实验朗读感悟

床头上的标签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多角度选取材料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对科学的信念与追求;

3、领会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字词、内容;

二、展示目标(同上)

三、学习新知:

1、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2、思考:本文的三个特点:

(1)、别具匠心的标题。

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最能表现李比希这位“化学史上的巨人”,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标签”在文中还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与成功这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2)、精心的选材。

本文选了两件事,而且是一成一败,一得一失。这样选材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拥有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痛苦。这样写,才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活,更饱满。同时也让读者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3)、这篇文章巧妙的细节描写。本文中有两处精当的细节描写:一处是:当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能证明自己失误的论文时,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此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李比希对科学研究慎重的态度及自己懊悔的心情。第二处是:描写李比希制作“标签”的过程。是这样写的,“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生动地再现了李比希求实、自律的形象。

(4)、先写李比希读论文后“后悔莫及”这一结果,后写“懊悔”的原因。是为了强调当时李比希发现自己失误的痛苦心情。为下文写他制作“床头上的标签”警示自己做准备。

3、找出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并说出理由。

四、练习巩固:

1、课后题。

2、收集一些你感触深刻的标语或者谚语作为激励自己的话。

教后札记:这篇文章巧妙的细节描写。本文中有两处精当的细节描写:一处是:当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能证明自己失误的论文时,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此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李比希对科学研究慎重的态度及自己懊悔的心情。第二处是:描写李比希制作“标签”的过程。是这样写的,“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生动地再现了李比希求实、自律的形象。先写李比希读论文后“后悔莫及”这一结果,后写“懊悔”的原因。是为了强调当时李比希发现自己失误的痛苦心情。为下文写他制作“床头上的标签”警示自己做准备。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及字词;

2、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3、了解化学家诺贝尔的经历,学习他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字词、诺贝尔的资料: 资料:

诺贝尔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发明家,但由于经营不佳,屡受挫折。后来一场大火又烧毁了全部家当,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要靠借债度日。父亲为躲避债主离家出走,到俄国谋生。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在街头巷尾卖火柴,以便赚钱维持家庭生计。由于生活艰难,诺贝尔一出世就体弱多病,身体不好,使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欢快。当别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他却常常充当旁观者。童年生活的境遇,使他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

诺贝尔的父亲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试验炸药,几乎是在隆隆的爆炸声中度过了童年。

诺贝尔到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惟一的正规学校教育。1850年,父亲让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时间,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所伯莱格就发明了一种烈性炸药,叫硝化甘油。它的爆炸力是历史上任何炸药所不能比拟的。但这种炸药极不安全,稍不留神,就会使操作人员粉身碎骨。许多人因为意外的爆炸事件而血肉横飞,连尸体也找不到。诺贝尔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他发明了雷管。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诺贝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的财产累计达30亿瑞典币。他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和反对,在遗嘱中指定把他的全部财产作为一笔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为奖金,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奖金分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及支持和平事业共5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

二、展示目标:(同上)

三、学习新知: 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1)本文开篇先概述诺贝尔是一个在科学研究领域内不怕危险的人。这一部分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2)然后,作者用了7个自然段评写诺贝尔冒生命危险终于成功研制硝酸甘油炸药,被誉为“炸药工业之父”。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先介绍诺贝尔的生平经历。后写诺贝尔研制炸药的原因。原因有两个:第一,1859年26岁的诺贝尔回到祖国,看到了工人手工劳动“既辛苦进度又慢”的现状,心急如焚;第二,当时的黑炸药威力小,使用起来很不安全。基于这两个原因,诺贝尔决心要研制一种威力巨大又安全可靠的炸药,“实现人们移山填海的梦想”。第二层写试验遇到的重重困难及危险。这一层中,作者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办法。先写“这是一项多么艰巨,多么危险的工作啊!”来概括这项工作的危险性。然后,一 一叙述试验所遇到的险阻。虽然试验“连连受挫,但诺贝尔毫不气馁”。第三层写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终于研制成功硝酸甘油——炸药,被人们誉为“炸药工业之父”。

(3)最后一个自然段,写诺贝尔创立了“诺贝尔奖”。表现了他不计个人私利的伟大品格。

3、练习巩固:课后练习。

四、作业:练习册内容。教后札记: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除了正面去体现诺贝尔的精神,还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科学家形象。在写诺贝尔研制炸药遇到了重重困难与危险这一部分时,先些许多研究“都没有成功”,“有的人在实验中丧生了,有的人在爆炸的火光前望而却步了”,写这些内容的目的:一是突出此项研究的危险性;更为重要的是烘托出诺贝尔“知难而进”的光辉形象。

第五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5《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年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一块弄脏画面的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人!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磨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有放弃?那些因为它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人看到它就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一个故事玲玲的画

二、识字

1、识字指导。

(1)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2)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4)检查生字认记情况。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建议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

2、写美观。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

2、她是怎么解决掉画上的墨迹呢?

二、自读自悟

1、读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三、朗读感悟

1、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

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选伙伴表演课文。

四、积累运用

1、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五、实践活动

1、根据课后“泡泡”里的提示,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以强化感受。

2、回到家里,可叫爸爸妈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自己通过阅读书刊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然后抽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六、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坏事---动脑筋---好事

七、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lǎ ba

líng ling

xiǎo huā gǒu

nǎo jīn

lóu tī

kěn ding()

()

()

()

()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哭

()地看

()地笑()地说

()地想

()地摸 教学反思: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课前准备

1、挂图、生字卡片。

2、投影仪或幻灯机。

3、列宁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ǐn”,不读“yǐng”;“附近”应该读“fù jìn”,而不是“fǔ jìn”)

c、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三、巩固识字

1、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

2、做游戏巩固识字。(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就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如果学生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是支。

2、练习写字。

3、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读课文

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a、讨论: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小组之间交流,随机理解“附近”“当地”。

b、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点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c、集体朗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表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

b、汇报交流。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学生的画或老师自己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c、谈感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3、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要读出养蜂人热情又惊讶的语气,列宁幽默风趣的语气)

4、集体朗读全文。

三、创编表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四、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六、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三、比一比,组词。

教学反思:

27《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大家以前都听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再看两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1)带词识字。在默读时画出生字和生字所带的词语,反复读几遍,然后可多组几个新的词语巩固对字音与字义的认识。要提醒学生注意,本课要认的生字中,“喘、守、撞、桩、锄”都是翘舌音,“窜、此”是平舌音。

(2)动作模拟识字。如,“喘”,作“喘气”状。

(3)结合生活经验识字。如,“撞”,下课了猛跑就容易“撞伤”人。

(4)熟字加偏旁识字。如,“桩、窜、锄”。但要注意“窜()”跟“串()”、“锄()”跟“助()”读音的区别。

2、写字指导。(1)写正确

“丢”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焦”上的“隹()”字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望”字上面的“ ”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2)写美观

“守”字的宝盖应大一点,下面“寸”字的横不宜超出宝盖的两边。而“丢、算”二字下面的横却要写长,以突出主笔。“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给下边的“贝”字留下空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朗读感悟

1、要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感悟一些词句的意思。两则寓言的教

学都可以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大意,以检查默读的效果。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

(1)学习《拔苗助长》。第一自然段要把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理读出来。在读中可通过换词比较法感悟“巴望”一词,表现那个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对“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词语,可联系“巴望”一词,在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中感悟。

第二自然段里的“终于”一词,说明那个人想办法想了很长时间。“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说明那个人拔苗花了不少时间,人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朗读这一段时要重点读出“终于”与“筋疲力尽”的感觉。

读第三自然段时,要把那个人又累又高兴的样子读出来。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结果的意外,也可适当带有嘲讽的语气。

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那个人为什么费了那么多力气,但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因为他不懂得禾苗生长靠自己力量的规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教师可在归纳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悟出寓意。

(2)学习《守株待兔》。读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要重点理解“窜”的意思。可通过“忽然”一词表现出事情的意外。有条件的可通过演示兔子“窜”出来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读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读第三自然段可带点嘲笑的口吻。对课后“泡泡”里的问题:“我想对种田的人说……”可用角色表演法落实。让学生在表演中劝说种田人,在表演中自悟寓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累运用

1、建议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寓言、拔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白费、守株待兔、乐滋滋、锄头、撞死、树桩、从此等词语。

2、课后“读读想想”的练习,是让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与准确性。

三个句子去掉带点的词语后,意思和原来的句子不大一样了。第一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在长的,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第二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第三个句子里的“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后,种田人什么时间从在树桩旁等着中是否见到过就不清楚了。

3、让学生说说在学习上和生活类似“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这样的事。

四、实践活动

1、课前课后,学生可以阅读一些中国古代寓言,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南郭吹竽》。可以召开一次寓言故事会。

2、课后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27、寓言两则守株待兔: 干活——捡兔——等兔——等不到

庄稼全完

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六、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án

chuǎn qì

bái fèi

jié()

()

()

()cuàn chū

zhuànɡ sǐ

chú

tou

bā wànɡ()

()

()

()shǒu zhū dài tù

yà miáo zhù zhànɡ

jīn pí lì jìn()

()

()

二、读读比比,然后组成词语。

拔——()

兔——()

喘——()

拨——()

免——()

端——()教学反思:

28《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暖烘烘、讨厌、讥笑、欺负”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丑小鸭名字的由来,了解丑小鸭与其他鸭子的不同之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艰辛;懂得要尊重他人,与人为善。教学重点

1、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艰辛;懂得要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2、激起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猜故事,引出课题,了解作者

1、出示卡通人物形象图,猜童话故事书名。

2、《丑小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童话故事,哪些同学读过?知道故事的作者是谁吗?(学生介绍安徒生,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读起来会更感人。让我们一起认真地来读一读吧!出示初读要求:

(1)读准生字,想办法记住字形。(2)正确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交流。

(1)认读生字,记字形。(2)理解词语。

暖烘烘:换词理解──暖洋洋。归类理解词语,注意他们的异同。芦苇 篱笆讨厌 讥笑 欺负(3)分段朗读课文,及时正音。

(4)交流对故事内容的了解,提出不明白的问题。预设: 一只鸭子小时候很难看,长大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

丑小鸭受了很多苦,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即可。)丑小鸭为什么跟其他鸭子长得不一样?

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白天鹅的?

三、读议对比,了解丑小鸭与别的鸭子的不同之处

1、同学们认为丑小鸭小时候很难看,跟别的鸭子长得不一样。我们仔细读读课文,看看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1)蛋大、出世晚。(2)长得难看。

2、从课文中找到写他丑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出示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出示插图:说说他与其他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仿写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别的鸭子的毛________,嘴巴________,身子________。

四、感情朗读,品味天鹅的美丽

1、长得怪模怪样的丑小鸭慢慢长大了,他还是那样丑吗?画出他变成天鹅的句子。

2、指导朗读: 读出天鹅的美丽。

看着自己惊人的变化,丑小鸭的心情怎样?(读出快乐的心情。)

3、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美丽的天鹅的?我们下节课仔细阅读。

五、指导书写生字

生字书写的重点是“鸭、鹅、蛋壳、翅膀”。第二课时

有小朋友提出问题: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美丽的天鹅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丑小鸭的成长经历。

一、入情品读,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艰辛

1、丑小鸭来到世界上,开始了他的生活,他过得怎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6自然段,用“这是一只()的丑小鸭”句型练习说话。

2、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可怜?请找到句子读给同桌听。

3、朗读交流,适时点拨。预设的句子有: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观察插图,说说丑小鸭受到的欺负。)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想象:如果你是丑小鸭,会想些什么?)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他在“躲”什么?)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抓住“悄悄”,再一次感

受丑小鸭的孤独。)

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

4、选择你认为丑小鸭最可怜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二、深入研读,感受丑小鸭生存的意志

1、丑小鸭虽然历经苦难,可是他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他心中还有美好的向往。再读3—6自然段,找找写他顽强生活、怀有美好愿望的句子,思考后四人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预设的句子有: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他离开家是为了什么?──寻找美好的生活。)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抓住“悄悄”一词,感悟丑小鸭虽然孤单,但仍不放弃生活的勇气。)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重点学习第三句:

(1)播放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2)想象说话,理解“惊奇”和“羡慕”。

师:“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惊奇极了,他心里想……”学生想象说话。师:“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羡慕极了,他心里想……”学生想象说话。(3)指导朗读。

3、齐读三句话。读到这儿,你能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吗?再次用“这是一只()的丑小鸭”句型练习说话。

三、原文再现,品味丑小鸭的美好心灵

1、历经苦难,丑小鸭终于苦尽甘来,他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出示描写天鹅的句子,齐读。

2、丑小鸭变得这么美丽,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出示句子师生对读。师: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

生: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3、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畅谈交流。)

4、出示安徒生原作中的最后一段话: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5、读到这儿,你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丑小鸭丑不气馁,美不自满。他有着一颗善良、高贵的心。)

6、假如变得美丽的丑小鸭回到家里,哥哥、姐姐、公鸡、养鸭的小姑娘会对他说些什么?(展开想象。)

7、小结:是呀,不管别人相貌怎样,不管是漂亮还是难看,我们都要尊重他们,善待他们。

四、推荐原文,阅读经典

五、板书设计

历经磨难

丑小鸭———————— 白天鹅

永不放弃

六、作业设计

一、谁能它们找出正确的读音。

黑白相间(jiān jiǎn)

宝藏(zàng cáng)

北斗(dǒu dōu)七星

放暑假(jià

jiǎ)

钉(dīng dìng)子

二、下面的这些字都找不到自己的伙伴了,赶快来帮忙吧!蜂 锋 密 蜜 破 玻 烧 浇 谜 迷

蜜()

茂()

()璃

()火()宫()铛

()利

甜()

()旧()语 教学反思:

下载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七单元单元设计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七单元单元设计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导航卡 年班姓名: 一、 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21.塑像饼干乐谱抑扬顿挫歇落吉祥炸了营期盼急速 22.储备 干脆 失踪千方百计 哭笑不得23. 日寇 埋葬 阵亡 喘息 香蕉 竹......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七步诗》教学设计(备课人:王丽萍)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悲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5篇)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内容分析: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

    第七单元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美丽富饶,蕴藏丰富;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世界的四大文明......

    人教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

    第七单元练习题班别: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shěnɡlüèbiànlùnxìnfènɡdǎndàwànɡwéiwéibèishuānzhùtuōzhùqīnɡchèjiàndǐjiěshìxuānbùɡùzhíshǎ......

    人教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教案及反思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目标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高科技突飞猛进,地球村悄然形成,空间站相继兴建,新能源不断开发。然而,人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如不......

    (第3稿) 人教必修2演讲辞单元设计

    演讲辞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三附中沈瑛一.单元结构说明:1、 演讲辞的定义及特点:演讲辞(演讲词),俗称演说辞、演讲稿、讲话稿,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第七单元教学案 2010

    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知道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