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五篇]

时间:2019-05-15 02:0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15.文具的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真学会6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

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3.课文插图。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1.“具”里面是三横。

2.八笔写成。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反馈指导:

(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时、已经。

(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看图画,训练想象,培养习惯。

1.出示课文的插图,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文具,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2.先自己想、练,再作交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引发学生自主表达。

学生在以文具的身份,向主人诉说自己的遭遇时,受到自我教育。在学生交流中,渗透爱护文具的习惯培养。

(二)联系自己,学习表达,学语育人。

1.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你有哪些小伙伴?

2.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爱它们的?

3.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在小组里人人发言,推选说的最好的同学作总结。

(三)学习生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1.复习“文具”,并用“文具”说一句话。

2.自己拿出识字卡片,独立分析: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3.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觉得哪个字有困难。

4.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指导。

5.生字找朋友——组词练习,巩固记忆。

6.描红、抄写字头。(写字好的同学可以为有困难的同学抄写字头。)

7.教师巡视,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四)巩固识记,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1.读读“我的词语库”,比比谁先记住它们。

2.用上几个词语,说说自己是怎样爱护文具的。

按照“自己先练 → 小组练习→ 推荐全班交流”的流程进行。

课文16.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导语:听,清脆的上课铃声已响起,假如你快乐的话,就请你冲大家“笑一笑”,抓紧时间吧,给大家“一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依次表演“笑一笑”。

过渡:停,“一分钟”时间已到。请同学们就刚才的表演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一分钟教案|一分钟优秀教案

生1:表演“笑一笑”,我快乐,大家也快乐。

生2:看到同学甜甜的一笑,我也禁不住笑了。

生3:我也很想表演,但是没时间了,我觉得“一分钟”时间太短了。

生4:表演使我明白了,如果不抓紧每一分钟时间,许多美好的事情就会从我们的身边悄然流逝,想要做的事就不可能实现。

教师小结:一分钟时间虽然短暂,但它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如果我们不珍惜每一分钟,将会给我们留下遗憾,使我们后悔莫及。那怎样珍惜“一分钟”的宝贵时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上课伊始,让学生在“一分钟”内表演“笑一笑”,既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又顺其自然地把时间观念渗透其中,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一分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看图读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3.学生尝试着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4.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想象情景画面,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5.再看看插图,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引导学生看图感知,读文想象图画,形成初步的感受。这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情境化,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又降低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等。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如:(1)熟字加偏旁认字:钟、闹、哈等。(2)熟字换偏旁认字:快——决,海——侮。(3)小组交流认字方法。(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词。(如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调动学生的热情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识用结合)。

4.指导学生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自读。(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同桌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先自读感悟,体会元元着急的心情,再朗读,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20分钟,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讨论,让大家真正领悟一分、一秒的重要。

(4)汇报讨论结果。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们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4.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3)学生练写。

(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注重“双基”训练,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效性。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明确读的要求,老师的范读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桌的交流能促进学生读得更认真、更有实效。)

四、品读析句,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过渡: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的有关句子里帮元元找一找原因。

1.指导学生懒洋洋地、满不在乎地读句子:“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从中体会元元认为多睡这么短短一分钟是不会碍什么大事的。

2.“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元元为什么要叹气?指导学生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3.“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同桌讨论:元元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4.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实现认知互补,相互促进,进一步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五、总结升华,懂得“一分钟”的宝贵

1.“元元非常后悔。”他后悔什么?(后悔不该贪睡一分钟。)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演一演。

让学生根据读书感悟,表演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3.朗读课文,想想第二天元元会怎么做?以“第二天的元元”为题续编故事。

(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深化理解,学会欣赏。)

六、实践活动,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生1:我一分钟可以朗读近200字的短文。

生2:我一分钟抄写生字16个。

生3:我一分钟跳绳102次,做仰卧起坐41个。

2.汇报课前调查情况: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生1: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

生2:我的姑姑在市电信局工作,她一分钟能背432个电话号码,还可以接通十几个长途电话。

生3:我爸爸用电脑一分钟可以算230多个数据。

3.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

(让学生交流亲身经历和搜集资料,明白每一分钟的宝贵,强化时间观念,懂得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课文17.动物王国开大会 教学目标:

1、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动物,了解动物。

2、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珍稀动物、有益动物的意识。活动准备:

1、一些动物头饰以及动物图片。

2、《动物表演》片段、《全球濒危动物》视频。

3、课前培养一名“动物饲养员”、一名“鹦鹉小姐”以及熊猫、猴子、孔雀表演者。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真高兴,想去玩吗?(想)那就走吧!

1、看录像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这些动物你们平时都在什么地方见到?(动物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游动物王国。(板书课题)

二、试一试

把没耳朵的小猪、没尾巴的小狐狸、没脚的小鸭子和没鸡冠小公鸡图片贴在黑板上,指名贴补。其他同学在老师发的纸上画。

三、动物表演(师退场,“动物饲养员”上场)

1、饲养员介绍大熊猫

放音乐,大熊猫带领大家做健康操

2、猴哥迫不及待上台

3、饲养员介绍“孔雀公主” 放音乐,“孔雀公主”在音乐声中跳起了舞蹈。

4、动物们向小朋友挑战。(漂亮的鹦鹉小姐登场)

四、答博士问

1、小博士: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投影:蝙蝠)

引出问题:蝙蝠是人类的老师,还有那些动物也是人类的老师呢?

2、小博士采访:

3、小博士:你们人类对动物的了解真多,连我这个小博士都要向你们学习了,愿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今天真是一次愉快的采访,小朋友再见哦!

五、找食物

师:小动物们俄了吗?快过来准备吃食物吧!学生戴上头饰开始找食物。师:小动物们吃饱了该回家了。

六、延伸

1、小动物们可爱吗?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野生动物越来越少,有的已经濒临灭绝。

2、出示相关投影、视频,此时你想说什么?

3、让学生说保护动物的公益用语。

七、活动总结。课文18.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过程: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2.游戏中复习回顾。出现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旨在复习故事中的要点。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带“子”的轻声。

二、整体读文,明确路线

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板画: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板画:路线)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师:听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吗?

3.练说量词。

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三、以小猴子所见为线索,积累并学会运用“又()又()”的词语

1.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

师: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卡。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说说吗?

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2.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

3.拓展运用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画眼睛),就是那么的吸引小猴子了!像这些好吃的,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嘴巴),也许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选一种说说:(甜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脆、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

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

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四、以“小猴子所做”为线索,积累并学会精确地使用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看,玉米地到了!(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这部分没有配插图,我想请小朋友帮我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猴子呢?别急哦!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怎么的猴子?(提示:表情、动作)随机学习:掰、扛。(指导书写:掰)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去读读写这三部分的课文吧!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2.回馈。教师故意打乱顺序贴动词。

3.学生评价,并谈理解。

讨论要点:

(1)区别:捧、抱,(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应该扔了三样东西。老师把这些动作都贴到了。(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五、体会小猴子当前所感,并能积极展望未来

1.复述故事。

2.所有的好东西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看着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他心里一定装满了后悔和难过。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经历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明能干起来啊!

3.课件中出示配乐动画:今天,太阳下山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可太阳下山还会升起,瞧,新的一天又来了!今天的小猴子下山,又会发生怎么的故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编一编吧!(课件定格在: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4.回家编一本题为《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图画书。

第二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导航卡

年班

姓名:

一、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21.塑像饼干乐谱抑扬顿挫歇落吉祥炸了营期盼急速

22.储备 干脆 失踪

千方百计 哭笑不得

23.日寇 埋葬 阵亡 喘息 香蕉 竹筒皮革 凝重 华贵 英武气概 伤感 苍茫 石碑相依相随 焦躁不安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横遭不幸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泣不成声

24.闲逛 镌刻 缘故 黯淡 消瘦 知觉 空落落 光秃秃 冷清清 直勾勾 不甘落后

长途跋涉 大摇大摆 无影无踪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1.《老人与海鸥》

22.《最后一头战象》

自主预习课教学设计

单元预习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1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朗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3..写会9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走进第七单元,请同学们齐读单元导读。

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课件出示)

下面的时间请大家自主预习课文。

二、学生自主预习。

三、检测认读情况:

1.我会认:塑 饼 谱 抑 挫 歇 吉 营 劈 寇 蕉 筒 躁 革 遭 泣 浴 搏 碑

2.辨别多音字:炸了营 横遭不幸 炸豆腐 横七竖八

四、学写生字:

生字会认了,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要学习写本单元的生字。1.(出示课件: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齐读。2.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塑 吉 营 劈 寇 蕉 筒 革 遭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个字在书写时要提醒同学注意。

4.请同学们对照语文课本用描一对二写三的方法练写生字。

要求:既要写好(有一定速度,行款整齐、规范)又要写会(会默写)

预习达标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巩固生字。2.流利读文。3.知晓内容。4.写好生字。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预习了第七单元的四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组课文,完成四个学习目标。(大屏幕出示)

一、听写词语

上节课我们学写了本单元的九个生字,下面我们来进行听写检测。老师一口气读三个词语,只读一遍。

塑料 吉祥 日寇 香蕉 皮革 竹筒 遭遇 劈砍 营地(屏幕出示词语,同桌互批,自改。)

二、正确流利读课文

出示读文要求:

1.快速朗读本组的四篇课文,看谁能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利。2.把重点段落或难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做到流利读文。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查读。

三、知晓内容: 浏览课文,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写字练习

1.出示本单元剩下的需要写的十个生字:

饼 谱 抑 挫 歇 躁 泣 浴 搏 碑 2.观察大屏幕出示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3.学生按照“描

一、对

二、写三”的方法写好十个生字。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完成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写法。

精读引领课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悟结合,根据动物的行为、神态想象动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嘎羧对战友的忠诚,感受嘎羧的英雄情怀。

2.体会作者通过对动物行为、神态的描写表现动物情感的表达方法。

3.通过写“嘎羧与寨中人告别“时的内心感受,感受嘎羧与寨中人的深情厚谊,进一步升华情感,训练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听写

二、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从文中找出既描写了嘎羧行为和神态又让你深受感动的句子,根据嘎羧的行为和神态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动。

三、品读第14自然段(嘎羧驻立江边回首往事)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借助课件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仿佛看见了()

然后,它踩着哗哗众取宠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因为这里()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仿佛在大声呐喊“()。” 2.读课件(男女生、老师各一段):

嘎羧,你在久久凝望什么?你一定又看到了26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战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

嘎羧,你“亲了又亲”的礁石,是你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吗,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地吗? 嘎羧,你那“震耳欲聋的吼叫”,是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吗?是在诉说你对战友的深深怀念吗?是在告诉战友,你也将去陪伴他们吗?

嘎羧,你这样的悲壮,你这样的深情,你难道仅仅是一头战象吗?不,你是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英雄,你是一位让我们愿意饮泪歌颂的英雄!

3.齐读第14段。

四、总结表达方法

“作者是如何将这份感动传达到了我们心里?”

通过对动物行为、神态的描写,表现动物情感。

五、学法总结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品读对动物行为、神态描写的句段,想象动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动物的内必世界。3.体会表达方法。

六、小练笔:

1.写一写嘎羧告别村寨时内心的感受。

“二十六年的和谐相处,二十六年的悉心照料,二十六年的相互陪伴,让寨子里的人和嘎羧早已把彼此当做不愿分离的亲人,在此生离死别之际,嘎羧一边绕着寨子走,一边会想些什么呢? 2.指读2--3篇,师生评价。

七、结束语: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动物小说,走进动物的内心世界。

精读引领课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写具体的。教学重点、难点:

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二、默读批注 1.默读提示:

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勾画批注,写下你的体会。

2.把你的体会用完整的话说具体,先说给同桌听。3.全班交流: 4.①海鸥为老人吊唁

关注海鸥的动作和情形。

对比:为什么用了两个“扑”,而没有用“飞”

教师小结:这震撼人心情景让人动容„„

②老人与海鸥相伴

关注老人为海鸥做的几件具体事例中的举动和谈吐。

教师小结:这真挚的情让人敬佩„„

三、朗读体会 老人与海鸥,海鸥与老人,情深意重,惺惺相惜,让我们有感情的读一读最让你动容的句段吧。

四、总结写法

作者为什么会让我们的感受这么强烈?

总结:真实的事例、老人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海鸥动作及叫声的描写。

五、总结学法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呢? 2.学生总结 3.课件出示

有感情朗读课文。

品读对动物行为、神态描写的句段,想象动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动物的内必世界。

体会表达方法。

六、拓展阅读

默读主题丛书《感悟生灵》的93页《狼王梦》、101页《小女孩和小海豹》,关注主人公细节描写的段落,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略读提高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2.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这间深厚的感情。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与动物之间厚的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最后一头战象》,一起来回顾一下学习方法。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品读对动物行为、神态描写的句段,想象动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动物的内必世界。

3.体会表达方法。

二、依法略读《跑进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两篇文章。

(一)学习《跑进来的松鼠》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我们一家人喜爱这只小松鼠吗?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画出有关语句,准备交流体会。2.学生自学,交流。

3.小结:从同学们的汇报中,可以看出整篇课文虽然一次也没有提到“喜欢”这个词,可是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一家人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这正是作者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

(二)学习《金色的脚印》

1.出示自学提示:快速阅读《金色的脚印》一文,看看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画出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自主学习、汇报。

三、师总结:

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万物都有爱的灵性,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每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下节课我们要走进《丛书》,继续去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一份份深情。

拓展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运用在第七单元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感悟生灵》之“和谐之美”模块中的《阿咪》《小松鼠的故事》《小狗黑子的眼睛》《森林老人与红狐的故事》四篇课文。划出让你感动的段落。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与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这些故事无不让我们感动,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语文主题丛书《感悟生灵》,再一次的去感悟人与动物和谐之美。

二、回顾学法: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品读对动物行为、神态描写的句段,想象动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动物的内必世界。

3.体会表达方法。

今天我们在精读引领和略读提高课上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

三、拓展阅读,运用学法:

这节课我们运用这种学法阅读《阿咪》《小松鼠的故事》《小狗黑子的眼睛》《森林老人与红狐的故事》。

四、总结:

今天,我们用学到的方法学习了四篇课文,从你们入情入境的读书中我感受到美的真谛是和谐的,人有情,动物也有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永恒的主题。

第三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七步诗》教学设计(备课人:王丽萍)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悲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曹植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兄长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2.板书课题,齐读。3.作者简介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2.根据注释理解诗的大致意思。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与同桌交流。

三、汇报交流,理解诗意

1.检查诵读情况。⑴个别读。

⑵教师根据时机进行范读。⑶多种形式诵读。

2.交流对古诗的理解情况。

⑴先说说注释中的字义解释,再补充。⑵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四、品读欣赏,理解悟情

1.品读前四句:这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的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什么自喻?用什么比作曹丕?(豆;萁。)“泣”是怎样的修辞?

2.品读后四句:这两句是谁在质问谁?(作者笔锋一转,集中书法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想逼呢?

3.写法领悟:借物抒情。前四句写物,后两句抒情。

4.概括中心:《七步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达诗人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悲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5.总结学法: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

五、指导背诵,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背诵。

2.拓展:课外搜集曹植的诗并全面了解其人。

《鸟鸣涧》教学设计(备课人:王丽萍)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尤其是后鼻韵“静、惊、明”,翘舌音“春、山、时、中”,边音“落”,鼻声母“鸟”。通过“涧”字的理解,渗透偏旁表意。

2.理解诗意。通过故事描述初步感悟诗歌的意思。再通过诵读理解诗意。

3.学习吟诵。通过标音的长短进行基础诵读,再通过录音示范进行吟唱,理解王维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学习吟诵 教学过程:

一、披题导入,激发兴趣

1.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古诗。这首诗就像的音乐一样,清新、雅致,恬静、幽美,题目叫——《鸟鸣涧》(板书)。2.齐读课题,解题。

涧就是指夹在两山间的流水。题目之意:鸟儿在山中鸣叫。3.作者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多读几遍,读通顺,注意诗句的停顿。

2.指名读,读后点评。

3.齐读。

4.这首诗你们都读正确了,读通顺了,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几遍,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时候呢?(春夜)诗人王维在春夜看到了那些景物呢?(花、山、月、鸟、涧)

5.的确,诗人在诗中写花落、山空、月出、鸟鸣、涧水流,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到诗中把这个合适的字找出来。(静)

三、自主合作,感知诗意

1.学生自主感知诗的大体意思,并与同位交流一下。2.集体交流诗句之意。

四、赏读诗文,体味清幽

1.第一行:人闲桂花落 2.第二行:夜静春山空

3.第三、四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⑴引读: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出,月从哪出来呢?(云)怎样的云?(薄薄的几片云)是一轮明月从云层中钻出来,皎洁柔和的月光一下子倾泻在山涧中,睡梦中的鸟儿于是——(指名回答)(鸟儿以为天亮了,睁开朦胧的睡眼,啾啾叫着。)

⑵“时鸣”怎样叫呢?是叫了几声,就停了,过一会又叫几声,又停了,咦?不是写夜静吗?怎么会写鸟鸣声呢?(这就是一种反衬手法,以动衬静。古人就说“鸟鸣山更幽”)

⑶指名朗读,齐读。

4.朗读背诵整首诗

5.归纳主题:《鸟鸣涧》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山中空寂幽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

6.表达手法: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前两句重要写“动”,后两句主要写“静”。)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拓展:同样是歌颂明月,王维用“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经让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今天就让我们在来欣赏一首李白的《月下独酌》。自读,指名读,齐读。同样是月夜,同样是独自一人,李白感受到的是什么呢?(大概说诗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孤独。)

2.作业:

①背诵并默写古诗《鸟鸣涧》。

②写一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情景。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备课人:王丽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3.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

2.揭题:今天,我们在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齐读。

3.解题: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4.作者简介 5.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读准确,读流利。2.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3.多种形式朗读。

三、自主交流,理解诗意

1.自主理解字义:

2.交流诗句之意:昨夜,秋雨绵绵洒满吴地江天。清晨送走友人只留下孤独的楚山。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

四、品读诗文,赏析感悟 ⒈品读前两句诗

⑴请大家默读前两行,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

⑵“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表现一种怎样的气氛?

2.品读后两句诗

⑴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诗人还在写自己的离愁别恨吗?诗人笔锋一转,从凄冷孤寂中振作起来,表明自己的信念。)

⑵抓字眼: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那么,诗人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即高洁清廉。)哪些字词告诉了你诗人的信念?

3.归纳主题:《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表白,不仅烘托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明诗人永葆高洁清廉品质的崇高气节。

4.表达手法: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5.指导背诵。

五、拓展总结

1.人生自古重离别,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2.总结:人生自古伤离别。可是今天的离别不正预示着明天的重逢吗?只要我们心中都有彼此,只要我们懂得坚持,只要我们学会珍惜,我们的离别将不再是悲伤。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备课人:王丽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

4.创作背景: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

5.解题:江畔:江边。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江边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二、自学古诗,初步感知

1.朗读古诗:自读——个别读——齐读 2.结合注释同位间相互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3.交流理解情况。

三、赏析品读,领悟情感

1.赏读前两行句:黄四娘家花满螇,千朵万朵压枝低。⑴指名读,齐读。

⑵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哪些词写出了黄四娘家的花多? 2.赏读前两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⑴指名读,齐读。

⑵什么样的蝴蝶怎么飞舞?黄莺的叫声怎么样?它好像在说什么? 3.写法:前两行为静态描写,后两行由静转动,移情于物。

4.归纳主题:《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四、诵背诗文,拓展延伸

1.学生诵背。2.自画诗境。

《石灰吟》教学设计(备课人:郭永耀)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2.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石灰吟》,齐读。

2.简介于谦

⑴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己说一说对作者的了解。

⑵老师概括小结: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6日)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乐年间进士。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3.释题:

⑴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⑵理解“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有吟咏、称颂的意思)⑶师小结:题目的意思就是:吟咏石灰。

二、朗读古诗,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读通读顺读出韵味。2.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3.齐读。

4.借助注释,同桌间说说诗句的大体意思。

三、读懂古诗,理解诗意

1.自主朗读,弄懂字词的意思和诗句之意。2.交流理解情况

⑴字义: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锤,锤击。凿,开凿。焚烧:烧毁,烧掉。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等闲:平常。清白:指高尚节操。

⑵诗句之意: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世间。

四、赏析古诗,升华情感

1.赏析第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⑴“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表现什么?(主要表现了石灰的制造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⑵这两句是赞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生自由说说)

2.赏析第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⑴读了这两句你有什么感受?

⑵指导读。

⑶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

⑷概括主题:《石灰吟》这首诗通过吟咏石灰,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⑸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情感呢?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学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竹石》教学设计(备课人:郭永耀)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3.体会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重点: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是一位画家写的,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学生自由谈,可以介绍有关故事)

2.介绍作者: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意、真趣。画擅兰竹,其兰竹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3.板书课题,齐读。

提问:是写“竹”还是写“石”?(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二、初读诗文,自主感知

1.自由朗读,读通读准,注意停顿,和节奏。2.指名朗读,齐读。

3.同桌交流:借助注释,根据自己理解,说说诗文所写。

三、读懂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2.理解字意: 3.理解诗句:

四、品读赏析,领悟情感

1.品读前两句

⑴“咬”字极为有力,体会到什么?(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坚韧不拔性格)⑵“破岩”是什么?体会竹子的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⑶前两句写竹子的根在山岩中扎根牢固,暗语什么?(暗语作者坚守人生宗旨不改变。)⑷指导朗读,表现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2.品读后两句

⑴竹子不屈服于哪些?在交流中理解“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⑵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⑶后两句写竹子历经磨难之后,照样坚韧不拔,又暗语什么?

⑷指导朗读。

3.归纳主题:《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忍不拔的性格,表现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4.表达手法:这首咏物诗,采用了借物喻人、即借物言志的写法。(前两行“状物”,后两句“抒情”。)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备课人:郭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词析句,提高对古诗的欣赏水平。教学方法: 以读促悟,悟中品读。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揭示课题

1.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侍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3.解题: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4.简介背景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己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指名读一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请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地倾听。听后请同学们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师强调“即”不要读成“既”,“裳”是轻声字。“妻子”是指夫人和孩子,则“子”读为“zǐ”。)

3.齐读。

4.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提出疑问。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指名再读,读出诗人高兴、喜悦的心情来。2.借助注释,自主弄懂字词之意和诗句之意。3.交流字词理解情况。

4.交流诗句之意:

四、赏析悟情,体会写法

1.归纳中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忽闻叛军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2.补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七律诗,其中第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讲究对仗。这里,“却看妻子愁何在”与“慢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与“青春作伴好还乡”对仗十分严谨工整,又极其贴切自然。

五、课外研读,提高积累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备课人:郭琴)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4.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2.板书课题,作者简介,指名读课题,解释诗题。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大家共同研究。3.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4.汇报交流。

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

1.指导诵读。

2.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3.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5.感悟写作方法:“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浣溪沙》教学设计(备课人:陈玉霞)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3.反复吟诵,讨论交流,品味赏析,领悟情感。4.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2.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2.板书课题,齐读。3.简介作者: 4.创作背景:

二、读懂词文,理解词意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确,注意节奏。2.检查朗读情况,评价指导。

3.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弄懂大体意思。4.集体交流对词文的理解情况:

三、品读赏析,体会情感

1.指导诵读。

2.理解小序:词前小序,交代溪水的流向,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作铺垫。3.品读上阕: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⑴ 提问:概括上阕的主要意思?

⑵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这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 4.品读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归纳中心:《浣溪沙》这首词通过描写清泉寺的幽雅风光和环境,词人即景抒怀,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执著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6.写作手法:即景抒怀(也即“触景生情”,但有区别。),上阕写景,下阕抒怀。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备课人:赵文霞)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词的魅力。

2.读通词文,初步感知;再读词文,理解大意;精读赏析,品悟词情。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及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品味作者融情于景之妙。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

1.谁能背诵一首离别诗?(《渭城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孟浩然之广陵》)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南宋词人王观写的一首送别词。3.板书课题,齐读,解题。4.作者简介:

二、读通词文,初步感知

1.自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断句,押韵,诵读的形式。)3.范读,齐读。4.再读,同桌读。

三、再读词文,理解大意

1.请你们再读诗词,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用笔圈出来。生自由交流。

2.交流对字词的理解: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四、精读赏析,品悟词情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⑴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的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⑵这样美得画面使你想到哪些写景的成语?作者又是用什么手法给我们展现了这幅美丽的山水图的?

⑶指导朗读。面对如此美景,你此时的内心是怎样的?用朗读来表达你的内心感受吧!生读,生评价。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⑴师:这美丽的景色到底在哪里呢?

⑵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一美丽景色。生感情朗读。

⑶师小结上阕:上阕运用了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有人情味,也暗示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⑴师: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悦,面对好友的离去作者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 ⑵难道作者就没有一丝不舍之情吗?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送)送走了春天,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送走了春天紧接着又送走的朋友,你想想此时作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

⑶师:我们的感情是美好的,就像这美丽的春天啊,但是深厚的友情也是要分离的。看到了什么画面?

⑷感情朗读:男女生读,师生读。4.“到江南遇上春,千万和春住。”

⑴为什么要和春住啊?生汇报交流。

⑵感情朗读。

5.归纳中心:《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6.写作手法: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且俏皮话说得新鲜不俗,颇受人们喜爱。“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五、指导背诵,拓展延伸

1.指导背诵。2.拓展延伸

第四篇:第七单元识字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识字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找出特殊部首。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汉字王国游玩儿,高兴吗?我们先看一看庞大的孩子王国有哪些居民?谁发现这些居民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真善于发现,现在同学们再看一看哪些字的部首有些特殊。(辩、殿、盾、虚、集、斧、素、受、攻、敌)

二、解决认读生字

咱们先到一村看一看吧,这个村的村民我们都比较陌生,因此他们都戴了一顶拼音小帽子,谁来做小老师领同学们读一读?同学们用自己的识字方式,记一记,读一读这些字,我看一会儿去掉拼音,谁还记得他们。

为了加深我们的印象,它们把自己包装了一下,让自己变成了有一定会意的词语,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些词语。蜗牛、木匣、懦弱、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挖掘

我编了一个童话故事,看看你们能不能把他们放到故事里? 蜗牛和黄鹂鸟

有一天,美丽的黄鹂鸟对()说:“(),你真是个()的东西,整天背着个()似的房子。”()也不(),只是在那努力地()着。随着时间的(),()的房子变得像()一样漂亮。黄鹂鸟看着()闪闪发光的小房子,感到很()。

一村的居民对同学们的能力非常赞赏,让我们再去二村看一看吧。

三、解决识记生字

谁发现了二村的居民有什么特点?“虚”是二村村民的代表,谁能说说,写“虚”字时注意什么?老师按照刚才同学们的提示写一写这个字,同学们也在纸上写两个漂亮的“虚”吧。谁能给“虚”字组一个词呢?老是这儿也有几个词,请同学们读一读。矛盾、盾牌、房屋、屋顶、谦虚、虚伪、后退、退步

从二村出来,我们再去三村看一看,你发现了三村的居民有什么特点?“素”是三村的村民代表,我们一起写一写“素”好吗?谁能帮“素”组一个词?谁能解释一下“朴素”呢?

同学们累了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小故事,让我们放松一下吧!免兔的故事,免是形容兔子的,就是像兔子一样逃开,如“幸免于难”,后来呀,这个“免”字就引申为“除去、不要”的意思。听完故事,伸出小手写一写这些字吧,为了加深记忆,老师准备了一些词语,读一读吧!集合、集体、招架、打架、斧头、管理、管用、恼怒、怒气、感觉、感动、荒凉、荒野、朴素、要素、感受、接受、免费、免除、乌龟、龟甲、士兵、兵器

走进四村你发现了什么?(持挖抢捧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放松一下,老师做动作你们猜字。

走进五村,听老师说一个判断题,认为对给老师一个对的手势,认为错给老师一个错的手势。

(神初

懂恼)左边的两个字,部首相同,右边的两个字部首相同,谁知道“初”为什么是衣字部,“初”是拿起剪刀做衣服,是做衣服的开始。

六村的村民太多了,他们想让同学们来个词语大闯关,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不会组词的问问同桌,咱们看看谁能胜利过关?(般、炮、攻、敌、坦、战、鞋、锯、难、阶、陶、谦嘴、吵、朴、值)这般、一般、炮口、炮火、攻击、攻打、敌人、坦克、坦白、战斗、战争、凉鞋、手锯、难受、难过、台阶、阶梯、陶罐、陶器、谦虚、谦让、吵嘴、朴实、价值.四、当堂总结、达标测评。

第五篇:单元导读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读型教学设计

康川学校 沈尚娟

教学目标:学习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主题;阅读第七单元安排的1个识字和四篇课文,能找出单元主题在各课中的体现。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教学重点:读文并找出文中的单元主题,即我们都有好品质。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出单元主题(方法:读一读,说一说)

师:同学们,第二单元中的内容你们还记得吗?《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中的兰兰 用她那小小的双手不仅为爸爸拿过拖鞋,给妈妈过洗手绢,还给姥姥挠过痒痒呢!《棉鞋里的阳光》中的小峰的妈妈给奶奶晒棉被,小峰也给奶奶晒棉鞋,想让奶奶穿上棉鞋更暖和。《月亮的心愿》中的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连盼望已久的郊游都不想去。文中的兰兰、小峰、珍珍他们都尊敬长辈,关心和体贴父母、孝敬父母。他们都是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几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又是什么呢?

1、出示单元导读:你爱劳动,我爱集体,他很诚实。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都是好孩子。(全班读、男女生读、师引读。)

2、请同学们说说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师小结:本组课文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相信同学们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一定会对课文写得具有好品质的主人公有更深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二、导学,整体把握单元内容

1、快速翻翻第七单元,看看这一单元有哪些课文?

2、出示阅读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说的都是谁?你们喜欢谁?

二、引导逐篇读文,体会主题“好品质“ 1.《识字七》

学习目标:说说对子中都写了些什么?与什么有关?

学习要求:

1、学生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桌。

2、读完后同桌说说对子中都写了写什么? 学习方法:自读---交流---展示 上台展示读,师播放课件理解这些对子中写得是有关品质的。全班齐读 男女生对读 2《小白兔和小灰兔》

学习目标:两人小组共同读课文,互相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谁?都做了什么?你喜欢故事中的谁?

学习要求:

1、两人小组共同读课文。

2、两人交流,完成填空。学习方法: 互读----交流-----展示 展示交流:(1)两人小组展示读课文。

(2)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老山羊请()和()来帮他收白菜,劳动结束后,()把老山羊送给他的一车白菜运回家,()只向老山羊要了一些

()拿回家。到了后来,运回一大车白菜的()没有白菜吃,而只拿回一些菜子的()却有吃不完的菜。说说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3.《两只小狮子》

学习目标:四人小组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这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你喜欢文中的哪只小狮子? 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读课文

2、讨论:说说课文中的这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从狮子妈妈说的话中知道了什么?

学习方法:读文-----交流-----展示

展示交流:说说这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你喜欢文中的哪只小狮子?说说从狮子妈妈说的话中你有什么感受?

4、《小伙伴》

学习目标: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和同桌说说文中都有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谁?

学习要求:

1、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完后交流文中都有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谁? 学习方法:分角色朗读---交流----展示 展示交流:(1)、分角色朗读

(2)、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或体会。5.《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学习目标:自读课文,说一说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谁?为什们国王选雄日当他的继承人?

学习要求:(1)、自读课文。

(2)、同桌交流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谁?为什们国王选雄日当他的继承人?

学习方法:自读---同桌交流---展示

6、看看语文园地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三、拓展延伸,回归主题。

1.师生小结:这节课我们读了《识字七》《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小伙伴》、《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这几篇课文,知道了()。是啊,文中的小白兔、勤狮子、安东、雄日都有好品质,我们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好孩子。

2.再现主题 “我们都有好品质”。板书设计:

《识字七》: 是 长 虚心 热情 诚实 好品质

非 短 骄傲 冷淡 虚伪

《小白兔和小灰兔》小白兔 吃不完 爱劳动

小灰兔 要菜吃

《两只小狮子》 一只(勤劳)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另一只(懒惰)《小伙伴》 玛莎丢了背包

维加(吃)安娜(问)安东 分一大半面包 用行动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雄日 手捧空花盆 诚实 其他孩子 手捧鲜花的花盆 教后反思:

下载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和试题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信息窗一:变花(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相同加数连加。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魔术,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

    第七单元七色光教学设计

    语文七色光 六 1.能准确地运用叠字构成的词语进行词语搭配练习,并能正确区分“的”“地”的用法。 2.积累有关理想、诚实、勤勉、学习等方面的名言警句,鼓励学生用名言警句......

    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国海外马金希望小学 刘月婵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30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抓住易错字、形近字、多音字入手。 2. 积累AABC式词语。 3. 熟练掌握改写......

    第七单元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读词语盘点中的字词。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领读以下字词 破绽 咕咚 侄子 穿梭 郎中 媳妇 辉煌 苗条 风骚......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语句。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人物特点。  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在自己的......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许卓洪 教学目的: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认识时间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

    《第七单元练习(一)》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教学内容:课本第94~95页。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