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

时间:2019-05-12 20:4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

第一篇: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

【摘 要】 本文在阐述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整合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设计、收集、评价与资源整合问题,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教学设计;资源整合

中医药学概论作为一门药学专业的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初次接触中医学及中药学知识的学生往往感到课程艰涩难懂、内容抽象难记,学习困难。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挂图、标本和图鉴是学好该门课程的三大利器。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的种类已大大拓展,各种多媒体资源层出不穷,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等。当资源的数目达到一定数量时,带来学习便利也大打折扣,大量重复、冗余、劣质信息的筛选,教学资源的整合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教学资源的定义决定了其具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形成教学能力的、具有价值的、可以在教学中应用的要素。目前我们讨论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即,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多媒体资料、教案、课件、试题、作业练习、教育论文、电子图书、网络课程等都可以称为教学资源。

目前我们所提到的教学资源主要由数字和电子的信息构成。该类信息包括数字和电子的教案和课件;数字化和电子化的试题和作业;数字化的和电子化的论文、图书和网络课程等。以上都可以归到我们所定义的教学资源。以上对于教学资源概念的总括让我们看到教学资源有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三个重要特点:1.形成教学能力;2.具有价值;3.在教学中应用。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获得教学资源的方式有限。传统教学模式下只有课本、参考书、教师授课等较单一的方式。近年来,internet在我国快速发展,截止到了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保持低速增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电脑、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但是,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大大降低。以医学知识为例,网上大量的医学信息是保健品、药品等推广发布的,为利润计这些信息往往以医学基础知识为基础,过分夸大某些概念,甚至进行歪曲。学生本不具备足够的辨识能力,以网络作为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将会导致错误概念的建立,对学生学习造成极大的危害。

此外,资源太多学生无法取舍,甚至选择资源比使用资源更加耗费精力。以《中医药学概论》为例,不仅教材版本多不胜数,网上资源更是极为丰富。仅在搜索引擎输入“中医药学概论课件”即可得到34300个结果。如此多的信息如何筛选,成为摆在学生面前的首要问题。

因此,课件教学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二、教学资源设计

中医药学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中医学部分、中药学部分和方剂学基础部分。在具体的教学中,每一堂课都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其载体教学媒体等要素组成。

1、教学目标分析及媒体的选择

中医药学概论是研究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结合课程的特色,《中医药学概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所以建立各大系统的形象,理解机体的运转机制,为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结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特色,解剖图片、生理机制动画、实验视频对教学目的的表现效果最佳,文字、声音效果欠佳。

2、教学流程的设计及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讨论的是如何有效建立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使之产生最佳的效能。教学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原理是是按系统科学原理进行的。

中医药学概论是一门实验科学,相较于文学、历史等课程,其拥有大量的图片、标本、实验视频作为信息载体,可以极大的增强知识的直观性。所以教学的流程设计如下:

中药的产地

中医药学概论―影响中药作用的主要因素单元流程图

当然传统文字教案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的。该课堂教学流程图,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示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情况一目了然。

3、教学资源整合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一个载体,教学内容通过这个载体传输给受众。网络载体便是当今教学资源整合的首选载体。以网络为载体的教学资源整合也就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这是教学资源整合的重点。

“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就是在遵循一定的规则下,把教学媒体素材、试题、课件、文献资料等资源进行融合重组,形成一个更好的数字资源体系。使用户能够完成教学资源的检索和利用。

目前,网络教学课件已成为大多数教学资源建设者的首选。网络课件具备多个功能,如备授课,练习辅导,考试,教研统计等。网络课件又有多种展现课程内容的形式如图文、音频视频等;网络课件还同时拥有课件教案、试题作业、教育论文及电子图书等丰富内容,强大的功能拓展能力,成为大多数教学资源建设者的首选。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浩如烟海的网上资源面前建立或选择一个功能全面的网络课件无疑是最便捷的选择。

三、教学资源整合的思路与策略

1、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文件、多媒体素材(ppt、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交流平台和工具等等要素。搜集整理教学资源是第一步。

(1)采集资源。免费资源,如网络精品课程、网络开放课件、试题以及多媒体素材等资料;付费资源,如购买针对性强、权威的优质教学资源;自主开发资源,根据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学校自己组织将自有教学资源数字化;最后,鼓励教师勇于尝试各种新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制作新形式的资源。(2)资源优势互补。文本资源与多媒体资源形式共存,完整课件与章节课件共存,全课通讲、专题讲座与微课等共存。

2、教学资源质量的评价

教学资源质量评价是资源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资源整合质量的重要保证。

(1)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评价的依据:内容的适应性、准确性、权威性、实用性、时效性等。

(2)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评价的一般步骤为:界定评价内容、选择评价方法、确定评价指标、采集评价数据、评价并得出结论。

(3)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评价内容重点在于资源质量、服务水平和使用效益等方面。就中医药学概论这门课来说,收集到的资源首先要判断适用性,包括专科、本科教材的区分。专科教材较简单,对学生只要求记住“是什么?”不要求知道“为什么?”;本科相对内容丰富得多,对学生不仅要求记住“是什么?”还要求知道“为什么?”。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要对资源进行区分。此外,名牌院校、学科权威的网络课件自然更应该被重视;功能完整、媒体丰富、整合流畅的资源更加实用;时间越接近的资源应该首先选择等等。

3、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使用

在网络信息的大环境下,结合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本校信息资源实际情况,笔者采用的做法是:

(1)“预”:学生或老师预习及备课。以网络课件为主,这种资源多媒体配合较好,直观、形象、有趣味性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便于查找节省时间;

(2)“教与学”:以教材及多媒体课件为主,图书馆实体书为辅;

(3)“练”:以数据库信息资源为主,以其他信息资源为辅;主要是网络课件的试题库以及各种练习题,网络课件或试题库的题往往能自动批改、互动性较好,较之传统纸质试题更加方便有效;

这样使教学资源适应网络信息环境的要求,同时提高学生获取和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又能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当然,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优化教学。

总之,通过对中医药学概论教学资源整合和运用的实践,笔者体会到作为中医药学概论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技能,这样才能满足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更高要求。

第二篇: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

《中医药学概论》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药剂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中药内容是药剂专业所需的中医药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中药用药禁忌、汤剂煎服等实用技能,熟悉常用中药、方剂及中成药应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药剂专业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用药禁忌、汤剂煎服等知识技能。

2、熟悉常用中药的名称、主要功效、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熟悉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

3、了解常用中药来源,采制实践、炮制意义及处方应对等内容。

4、具有一定的运用中医药学基本知识,指导合理选用中药、中成药的能力。

5、具有从事药剂工作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三、教学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数 理论 实践 合计 2 0 2

一、绪论 4 1 5

二、人体结构和功能 2 1 3

三、病因与病机 1 0 1

四、治疗与治法 2 0 2

五、中药基础知识 15 3 18

六、常用中药 14 7 21

七、常用方剂及中成药 0 2 2

八、机 动 40 14 54 合 计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教学活动参单元 教学内容 参考教学 要求 考 理论 实践 2 了解

(一)中药药学发展简史 理论讲授

一、绪论

(二)中药药学的基本特点 熟悉 1.整体观念 2.辩论论治

(一)脏腑 理论讲授 1. 论述 了解 案例分析 2. 五脏主要功能及表现 掌握 3. 六腑主要功能及表现 熟悉

二、人体结构与

(二)气 血 津液

功能 1. 气 血 津液的概论 2. 气 血 津液的作用及表现 掌握 3. 气 学 津液的来源组成 了解 实践:

1、人体各部分功能状熟练角色扮演 1 态及病证部位的判定 掌握 案例分析 2

(一)理论讲授 1.常见病因的种类 了解 案例分析 2.常见病因的致病特点 熟悉

(二)病机

三、病因与病机 1.阴阳失衡 了解 2.邪正相争 1 实践:

2、常见病因的判定 学会 实践技能 1 治则(常用治法)理论讲授

1.治病求本

2.平衡阴阳 了解 3.扶正祛邪 4.因人 因时 因地制宜

四、治则与治法 2

(一)中药来源、采收、泡制理论讲授

及中药的性能 情景教学 1.中药来源与采收 了解 2.中药炮制的意义与中药制 剂的常见剂型

五、中药基础知 3.中药的性能 识

(二)中药应用禁忌与中药煎

服法 1.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掌握 与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2.中药汤剂的煎服法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掌握 2.幸凉解表药

(二)泻药药 1.攻下药 熟悉 2.润下药

(三)清热药 1.清热泻下药 2.清热解毒药

六、常用中药 3.清热燥湿药 4.清热解凉药 5.清虚解药

(四)祛风湿药 了解

(五)利水渗湿药

(六)芳香化湿药

(七)里气药 熟悉 1.行气药 2.降气药

(八)理气药 1.活血化於药 2.止血药

(九)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清热化痰药 2.温化寒痰药 3.止咳平喘药

(十)安神药、消食药、开窍了解 药

(十一)平肝息风药

(十二)补益药 掌握 1.补气药 2.补血药 3.补阴药 4.补阳药

(十三)收涩药 了解

(十四)驱虫药及其他 3 实践:

3、中药应对练习学会 技能实践 实践:

4、参考中药表本室和见习药用植物园

(一)解表类 理论讲授 1.概述 了解 讨论 2.常用放药

掌握 多媒体演示

(二)泻下药 案例分析 1.概述 了解 2.常用药 熟悉 1 实践:

5、解表类和泻下类放学会 技能实践 剂的功效主治 2

(三)和解类、温里类 理论讲授 1. 概述 了解 讨论 2. 常用方药 熟悉 多媒体演示

(四)清热类 案例分析 1. 概述 了解 2. 常用方药 熟悉 1 实践:

6、和解类、温里类、学会 技能实践 清热类方剂的功效主治

(五)补益类 理论讲授

1. 概述 了解 案例分析 2. 常用方药 熟悉(六)安神类、开窍类 1.概述 了解

七、常用方剂及2.常用方药 熟悉 1 中成药 实践:

7、补益类、安神类、学会 技能实践 开窍类方剂的功效主治 2

(七)理气类 理论讲授

1、概述 了解 案例分析

2、常用方药 熟悉

(八)理血类

1、概述 了解

2、常用方药 熟悉 1 实践:

8、理气类和理血类方学会 技能实践 剂的功效的主治 2

(九)祛湿类 理论讲授

1、概述 了解 案例分析

2、常用方药 熟悉

(十)祛痰类

1、概述 了解

2、常用方药 熟悉 1 实践:

9、祛湿类和祛痰类方学会 剂的功效主治 2

(十一)治风类 理论讲授

1、概述 了解案例分析 2常用方药 熟悉

(十二)消导类 理论讲授

1、概述 了解 案例分析

2、常用方药 熟悉 1 实践:

10、治风类和消导类方学会 技能实践

七、常用方剂及剂的功效主治 2 中成药

(十三)驱虫类 理论讲授

1、概述 了解 案例分析

2、常用方药 熟悉

(十四)固涩类

1、概述 了解

2、常用方药 熟悉 1 实践:

11、驱虫类和固涩类方学会 剂的功效主治

第三篇:中医药学概论总结

中医药学概论总结

------河南中医学院

辛味:具“散”、“行”特性,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甘味:具“补”、“和”、“缓”特性,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作用。涩(酸)味:具“敛”、“涩”特性,有收敛、固涩等作用。能收敛固涩,治疗滑脱证的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固精止带的药物,多标以酸味或涩味。酸味还有生津作用。

苦味:具“泄”、“燥”特性。

(1)“泄”:指降泄、通泄、清泄作用。

(2)“燥”:指燥湿,结合药性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作用。咸味:具“软坚”特性,有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的作用。淡味:具“渗”、“利”特性,有利水渗湿作用。

不良作用:过食辛味药物能耗气、伤阴。过用酸涩味药,易收敛邪气。过用甘味药物,易逆膈碍胃,令人中满。苦味药物大多易伤津、败胃,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咸味药物过量,容易引起血液瘀滞。

第一节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辛温,归肺经

(1)发汗解表药:麻黄、桂枝、苏紫、生姜。主治外感风寒表证有汗或无汗者 麻黄和桂枝发汗作用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

麻黄:发汗解表;平喘,用于各种喘咳气急病症;利尿消肿,用于水肿。

桂枝:发汗力弱于麻黄,有汗无汗者均可用,当配伍白芍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有汗者;温通经络;温助阳气

苏紫生姜能止呕,尤其适用于胃肠型感冒,能解鱼蟹之毒;发汗力弱,用于外感风寒轻证。苏紫能行气止呕,治脾胃气滞,腹胀呕吐;生姜能温胃止呕,温肺止咳。

(2)祛风散寒止痛药: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四味药均主治外感风寒之头身疼痛。防风:祛风解表;去风湿,止痛;止痉。(与荆芥相须为用)羌活:祛风散寒;去风湿,止痛。

白芷:祛风散寒解表,用于风寒表证鼻塞头痛;通鼻窍;止痛;燥湿止带。细辛:祛风散寒解表,用于风寒表证鼻塞头痛;通鼻窍;止痛;为肺止咳。(3)祛风解表药:防风、荆芥

二者长于祛风。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此外,生姜、细辛能温肺止咳

2、发散风热药

辛寒凉,归肺经

(1)疏风热、利咽、透疹药:薄荷、牛蒡子、蝉蜕

三者散风热而长于利咽,还能透疹。薄荷还能疏肝理气;牛蒡子还能清热解毒(2)疏风热、清肺、明目药:桑叶、菊花 桑叶:疏风散热;清肺润肺;清肝明目。

菊花:疏风散热;清肝明目;平肝阳;清热解毒。(3)退热、升阳药:柴胡、葛根、升麻。

柴胡:发表退热,用于表证发热,少阳证往来寒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葛根:发表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升麻:发表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4)疏散透疹药: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

此外,桑叶、菊花、蝉蜕能清肝明目,牛蒡子、升麻能解毒。

/ 7

第二节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功效,治疗温病气分证和脏腑实热证(1)清泻胃热药:石膏、知母、芦根

石膏:清热泻火,用于温病气分实热证;清肺胃热;收湿敛疮。(清热泻火首选药,与知母相须为用)

知母:清热泻火,用于温病气分实热证;清肺养阴润燥;清胃热,生津止渴;滋养肾阴。芦根:清热泻火,清气分热不及石膏知母;生津止渴,清胃止呕;祛痰排脓。(2)清泻心火药:栀子

栀子:清热泻火,清心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清热解毒。(3)清泻肝火药:夏枯草

夏枯草:清泻肝火;散郁结。

2、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功效,主治湿热病症。(1)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

黄芩:清热燥湿应用广,用于各种脏腑湿热证,并长于清泻肺火;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善于清胃肠湿热(治疗湿热泻痢的要药);清热泻火,善于清心火,兼清胃火;清热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长于清下焦湿热;清热泻火退虚热;清热解毒。(2)清肝胆湿热药:龙胆

3、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功效,主治热毒病证。(1)清热解毒、疏风热药:金银花、连翘 连翘为“疮家圣药”,与金银花相须为用。(2)清热解毒、利咽:板蓝根、大青叶

(3)清热解毒、消痈药:蒲公英、鱼腥草、大血藤(4)清热解毒、止痢药:白头翁、马齿苋

4、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功效,主治血分热证或温病营血分证。(1)清热凉血、滋阴药:生地黄、玄参(2)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药:牡丹皮、赤芍(3)清热凉血、毒药:玄参、水牛角

5、清虚热药 退虚热功效,主治阴虚内热证。青蒿、地骨皮:退虚热,凉血。

第三节

泻下药

1、攻下代表药:大黄、芒硝、番泻叶

(大黄与芒硝相须为用。)

大黄:泻下通便,攻下积滞;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芒硝:软坚泻下;清热消肿。

番泻叶:泻下通便。

2、润下代表药:火麻仁、郁李仁

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症。

3、峻下逐水代表药:甘遂、牵牛子

峻下逐水退肿。

第四节 祛风湿药

1、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威灵仙(二者为代表药)二者兼能止痛。

2、祛风湿清热药:防己、秦艽(二者为代表药)主治风寒热痹。

/ 7

3、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

主治风湿痹症久痹。

第五节 化湿药

1、化湿、解表药:苍术、广藿香

苍术:为燥湿健脾要药,常用于湿浊中阻。祛风湿。解表,用于风寒表证。广藿香:为芳化湿浊要药,常用于湿浊中阻。解表,外感风寒表征。止呕。

2、化湿、止呕药:广藿香、砂仁、豆蔻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代表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

茯苓:利水渗湿要药;健脾补中;宁心安神。(泽泻、茯苓、猪苓相须为用)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清热排脓。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猪苓:利水渗湿作用较茯苓强,但无健脾作用。

2、利水通淋代表药:车前子、滑石

利湿、清湿热

3、利水退黄代表药:茵陈、金钱草

利湿、清热、利胆退黄。

第七节 温里药

温理散寒的作用,主治里寒证,均可用于中焦虚寒证。

1、能回阳的温里药:附子、干姜

(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

2、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药:附子、肉桂 肉桂为补货助阳之要药

2、散寒止痛药:附子、肉桂、吴茱萸

吴茱萸长于温肝散寒止痛,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兼能疏肝解郁,温中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第八节

理气药

具有行气功效,主治气滞证。

1、行气调中药:厚朴、陈皮、枳实、木香

四药长于调理脾胃气机,适宜脾胃气滞证。厚朴与枳实:行气作用强,善消积滞。厚朴行气消胀,燥湿以消痞,兼能平喘化痰。枳实破气以消痞,也可化痰,常治胸痹心痛。

陈皮与木香:行气调中,均适于脾胃气滞证。陈皮长于理气健脾,兼燥湿化痰。木香为行气止痛之要药。

2、疏肝理气药:香附

调理肝气而疏肝解郁,并能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3、通阳散结药:薤白

宣通胸中阳气,为治胸痹要药,温散阴寒痰浊,又可理气调中。

第九节 消食药

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

第十节 驱虫药

槟榔、使君子、苦楝皮

/ 7

第十一节 止血药

1、收涩止血代表药:白及、仙鹤草

2、凉血止血代表药:地榆、槐花、白茅根

3、化瘀止血代表药:三

七、蒲黄、茜草 三七可止血、化瘀、止痛

4、温经止血代表药:艾叶

第十二节 活血化瘀药

1、活血行气止痛药:川穹、延胡索、郁金、莪术 川穹为妇科调经常用药

2、活血调经药:桃仁、红花、牛膝、丹参、益母草 桃仁和红花相须为用治疗淤血证。

桃仁长于去瘀生新,还可润肠通便、止呕平喘。丹参化瘀生新、活血而不伤正。

益母草为妇科经产要药,可利水消肿,主治妇科血瘀证及水肿。

第十三节 化痰药

1、燥湿化痰代表药:半夏、天南星

二者性温,皆能燥湿化痰;外用可攻毒消肿散结。半夏燥湿化痰,兼能止咳;广泛用于费仲湿痰证,为治湿痰壅肺及寒痰停饮咳嗽痰多之要药;尚可降逆止呕,为治呕吐要药。

2、化痰、降逆止呕药:半夏、旋覆花

皆能化痰止呕

3、清热化痰代表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

清热化痰,主治热痰证。川贝、浙贝皆能清肺化痰、止呕及消痰散结。瓜蒌皮偏于利气宽胸,为治胸痹、结胸之要药;瓜蒌仁长于润肠通便,多用于肠燥便秘。竹茹清热化痰止呕。

4、祛痰止咳利咽药:桔梗

第十四节

止痰平喘药

1、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药:杏仁、紫苏子

主治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苦杏仁作用强,用于各种喘咳。

2、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药:桑白皮、葶苈子

主治肺热咳喘,水肿胀满等症。葶苈子重在泻肺中氺饮,多用于胸腹积水,小便不利之实证。桑白皮重在清泻肺热,多用于四肢、面目浮肿。

3、润肺止咳药:紫菀、款冬花、百部

紫菀、款冬花常配伍,但紫菀长于祛痰,款冬花长于止咳。百部兼能杀虫灭虱。枇杷叶止咳平喘,还能清肺化痰,兼可清肺止呕。

/ 7

第十五节 安神药

1、养心安神代表药: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

三者主治阴血不足,虚烦失眠。酸枣仁兼能止汗,为治疗自汗、盗汗的良药。柏子仁又能润肠通便,治津亏便秘。首乌藤兼能祛风通络,主治血虚身痛,风湿痹痛。

2、镇心安神代表药:龙骨

3、宁心安神、化痰开窍药:志远

第十六节平肝潜阳药

皆能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证

1、平肝潜阳、清肝明目药:石决明、珍珠母

2、平肝潜阳兼收敛固涩、安神药:龙骨、牡蛎

第十七节 息风止痉药

1、息风止痉、清肝热药:羚羊角、牛黄、钩藤、地龙

四药主治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偏热者。羚羊角和牛黄还能清热解毒;羚羊角还能清肝明目,牛黄则能化痰开窍;地龙还可通经络、平喘、利尿。

2、息风止痉、平肝阳药:羚羊角、钩藤、天麻

3、性平的息风止痉药:天麻、僵蚕

第十八节 开窍药

1、开窍醒神、止痛药:麝香、冰片、苏合香

麝香为醒神回苏要药,热闭神昏寒闭神昏皆可用,长于冰片配伍;还可活血化瘀散结、痛经止痛。

冰片与麝香配伍治神昏闭证;兼能清热消肿止痛。苏合香善治寒性神昏,又能温里散寒止痛。

2、开窍醒神、安神、化湿浊药:石菖蒲

第十九节 补虚药

1、补气药

补气,主治气虚

(1)补脾胃气、生津药:人参、党参、西洋参

三药都能补脾肺之气,主治肺气虚、脾气虚;又能生津,主治气阴两伤证。但人参补气作用较强为打不元气、挽救虚脱的要药,且补气作用全面,还能补肾、心等脏之气,主治肾气虚、心气虚证;尚能安神、益智。党参还可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一般脾肺气虚级气阴两虚证,课用党参代替人参,但元气亡失、脾肺气虚重症以及气阴两伤的重症,仍以人参为宜。(2)补脾、止汗、利水药:黄芪、白术

长于补脾气,又能利尿消肿,主治脾气虚水肿、小便不利;兼能固表止汗,主治气虚卫表不固之自汗、盗汗。而黄芪不脾气长于升阳举陷,长于人参、白术、升麻同用,治脾虚中气下陷的脏器下垂,并可补肺气;白术长于健脾燥湿,还能安胎,治脾虚胎动不安。

(3)长于补心气的药:甘草

补心气为主,兼能补肺脾气,作用弱常辅助他药使用;还能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疼,调和药性。

/ 7

2、补血药

补血功效,主治血虚证。

当归、熟地、阿胶补血力强,为补血要药;白芍补血力缓,以养血为主;制首乌长于益精血。当归又能活血止痛、调经,最适宜于血虚兼有淤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还可一个与其它淤血证;兼能润肠通便。熟地、制首乌又能益肾精,主治精血亏虚的早衰症候。阿胶兼能止血,尤其适于出血引起的血虚证,还可补肺肾阴。白芍类似甘草,可缓急止痛,尚能平肝阳、止汗。

3、补阴药

补阴功效,主治阴虚证(1)补肺胃阴药:南沙参、麦冬

皆可清肺胃热,治肺胃阴虚兼有热象者。麦冬作用强,还可养心阴、安心神。南沙参尚能益脾肺之气,兼可祛痰。

(2)补肝肾阴、明目药:枸杞子,女贞子(3)枸杞子还可益精、养补。

(4)补肝肾阴、潜阳药:龟甲、鳖甲

4、补阳药

补阳功效,主治肾阳虚证。

(1)补肾阳、强筋骨药:鹿茸、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断续(2)补肾、固涩药:菟丝子、补骨脂、益智

(3)补肾阳、益精药:鹿茸、紫河车、巴戟天、菟丝子、冬虫夏草

第二十节 收涩药

收敛固涩的功效,主治滑脱病,味或酸或涩

1、涩肠敛肺生津药:乌梅、五味子

二者都可涩肠止泻,主治久泻久痢;敛肺止咳,主治久咳;生津,主治口渴、消渴病。乌梅涩肠作用强,宜用于久泻、久痢;还能敛气,又滋肾阴,宜于治疗肺虚久咳及肺肾两虚之喘咳;乌梅主要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

五味子键能补肾,宜于脾肾虚寒之久泻不止;还能敛肺气有滋肾阴,宜于治疗肺虚久咳及肺肾两虚之喘咳。

2、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桑螵蛸、海螵蛸

第二十一节

涌吐药

该药有诱发、促进呕吐的功效,主治痰饮积聚、误服毒物停留胃中。

常山:涌吐痰涎,用于胸中痰饮积聚等。还能祛痰而截疟,为治疗疟疾的要药。

胆矾:涌吐作用比较强,对风痰、热痰、及误食毒物而尚在胃中者皆可用,还可用于去腐蚀疮。

第二十二节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

具有解毒消肿、去腐排脓、生肌敛疮、沙葱止痒能功效,主治痈疽疮疖、疥癣、湿疹、外伤、蛇虫咬伤等病症;性烈,有毒,多外用。

1、解毒药:硫磺、炉甘石、硼砂

2、拔毒生肌药:升药

/ 7

/ 7

第四篇: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报告

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报告

关于温江城区资源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属于成都市主城区。地跨东经103°41′~103°55′北纬30°36′~30°52′。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区府所在地-柳城街道办事处人和路距成都市中心城区(二环路)1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子)4街办,户籍人口34.39万。2008年温江区常住人口为39.40万人。温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有34.9万。温江全境气候温和,河网密布,适合农业耕作,素有“金温江”之称。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便发源于此,自古为川西重镇。解放後为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划归成都市管辖。我组主要就第四片区的资源与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希望能为温江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一.第四片区的位置分布:由温泉大道、光华大道三段和南熏大道一段所围成的片区,位于温江区的东南方向,距成都比较近。

二.第四片区的资源状况:该片区是温江离成都市区比较近的区域,地理条件优越,沿光华大道,仅需十分钟车程就可到达成都市区,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温江出口处,交通十分便利,同时金马河横穿该片区,方便居民欣赏美景。该片区及其附近的主要资源状况:

1.居住西蜀尚都、世纪光华、七彩花都、时代西锦、瑞景澜庭、尚西花都、美茵河谷、西花汀、珠江国际花园、香*颂岛、上林宽境、锦里光华、航天花园、烽火新区、优取舍、建设中的佳兆业晶丽港等小区,拥有各种低、中、高档小区,别墅区可供选择。

2.教育金苹果幼儿园、温江乐乐幼儿园、温江区实验幼儿园,公平小学、成都7中实验学校、温江中学、树德中学、37中、青羊实验中学成都7小、光华小学、成都市实验外语学校附属小学等,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大、四川教育学院、成都医科大学等,教育资源丰富。

3.生态文化花博会的300亩主展馆及近800亩的大型生态园区而800亩生态园区,在花博会召开以后,被改造成大型生态公园,拥有江安河,及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书法博物馆,中华翰宝院,蝴蝶泉欢乐水世界,碧落湖。

4.交通花都大道,光华大道,南熏大道,温泉大道,芙蓉大道,成温邛高速。

5.商场人民商场温江店、温江繁华时代、家乐福、永辉超市、苏宁温江大南街店、五环购物广场。

6.医院温江人民医院、温江中医院、温江红十字医院、成都第五人民医院、温江妇幼保健医院、华西医院永宁分院。

7.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8.其他成都居安科力有限公司、江南华毅家私、温江盐业支公司、新博美装饰城等。

三.该片区的环境条件:

1.该区中的垃圾桶与垃圾站设置比较合理,每隔一定距离均设有垃圾桶。一定的片区设有大型的垃圾站,为垃圾的收集与清运提供了必要条件。

2.区域内有河流经过,且建设有人工湖,生态公园,绿化面积大,风景优美,居住环境安静休闲,能愉悦身心。

3.区域内设施完善,能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四.该片区资源环境问题

1.片区内有部分闲置荒芜土地,这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有乱堆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

2.区域内有部分地方正在修建中,这些地方就比较杂乱。

3.有一条街的商铺闲置,没有和其他周围的基础设施紧密结合,导致其经济发展条件十分不好。小区之前规划的商铺现在已经贴上封条,没有好好地利用,这样很浪费资源,不符合要求

4.绿化植物多,而且分布在居住楼下面,夏天蚊虫太多;树木离楼太近,而且又高又茂盛,导致楼层低得采光效果十分不好,也会遮挡视线,摄像头也被遮挡了。

5.部分道路车流量大,粉尘污染严重,由于道路交通繁忙,故噪声污染较大,居民生活与学校行课受到一定影响。

五.针对以上几点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基本情况,提出一下几点改造建议:

1.美化环境,充分利用改造闲置荒芜土地,防止出现环境死角,同时应提高本区域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定期进行卫生、公共责任感等专题的宣传活动,通过群众共同努力建设本区域。

2.规范建设区域,强调建设区域的安全问题。

3.重新利用闲置商铺。一方面可以提供优惠措施吸引招商,另一方面,可以把商铺改造成一些活动室,比如棋牌室、茶室、咖啡室。这些商铺是处于临街地区,如果把商铺改造成一些有利于人们休闲娱乐的店铺是对资源的一个很好利用。

4.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这样树木就不会长期遮挡居住楼的光照;还要定期对树木花草的蚊虫进行处理,但是一定要在保证居民的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5.合理分布绿化带,调整道旁树的间距,使树能充分汲取土壤养分并发挥最大作用,更好的吸收粉尘阻隔噪音。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更需要全民参与。必须增强全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从战略高度提高对资源与环境问题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将其渗透到各项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而这对于我们农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增强资源与环境意识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希望通过我们此次的调查及研究分析,可以为温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的参考与建议为其能够更好地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第五篇: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论文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论文

论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姓名: 班级: 学号:

2012年 41

月 7日

论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经过有关部门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国环境状况正在由环境质量总体恶化、局部好转,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转变。但是,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还是很大,污染程度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的程度还在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切地区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环境、经济现状分析

1.生态环境现状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渡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对资源的过渡开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我国的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任务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际还不强。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式,必须坚持基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订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目标,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1)工业污染

把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工业污染防治的主线,实施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工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城市环境保护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结合城镇化发展战略,强化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重点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使大中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3)农村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4)海洋环境保护

坚持河海统筹、陆海兼顾,以陆源污染防治为重点,以事实碧海行动计划为截体,加强对近海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渤海碧海行动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争海洋污染损害的速度和范围有所控制米海洋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5)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开展生态环境本底调查,编制全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努力减少人为生态破坏,力争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以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点。

6)核安全和辐射环境监督管理

加强在役核设施的安全运行监督,做好新建设核设施安全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建造过程的现场监督和核承压设备活动的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核材料管制,做好中、低放射性废物的收贮和管理,开展退役核设施安全处置的政策和技术研究。

3.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

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百分点。在此之前,最低谷低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者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

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 高增长是有储蓄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个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

2)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

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极限。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物价基本稳定,并呈现出通胀的趋势。

3)充分就业分析

中国现时的就业压力很大,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不仅给事业家庭带来了生活困难,影响了社会的安定,而且又造成了劳动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消费和生产的有效增长。所以,中国现在和将来都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突出的位置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二、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1.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

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法扎与环境保护之间 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来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相互推动的。

一方面21实际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为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老人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淡淡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惊醒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谎报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

由此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

2.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

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发展经济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物质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护环境包括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城市存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工业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印象的情况。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发展过程中因破坏环境影响人民生活,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本意。

3.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里生活。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无公害产业。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打过,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间。

4.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

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重大的洪涝灾害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抗洪救灾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恐怕已超越了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成果。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他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够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

发展应理解为两方面:首先,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必经过程,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

持续性也有两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课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考虑自身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既要兼顾各代人的利益,又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

参考文献

1.朱晓清,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北京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2.北京日报,实习编辑,张慧中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发布

下载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资源环境概论课程调查报告

    雅安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资源环境概论课程调查报告。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的"......

    农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

    农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6-7-04 16:23 作者: edu 来源: 查看: 620次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教学设计的程序,通过对农学概论课程内容、结构及学生情......

    资源环境概论课程论文要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课程期末考试 论文(读书报告)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概论 任课教师:冯海艳 学时:32 开课院系:地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 开课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1月论文写作要求及评......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浙江电大责任教师 姚文华 一、课程简介 “艺术学概论”课程是2002年秋季开办的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

    药学课程设置与课程说明

    课程设置及课程说明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教学计划设有统设必修课、省开课(包括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必修课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体解剖生理学......

    课程与教学概论A卷答案

    《课程与教学概论》试卷答案 A卷 一、1、B 2A 3、B 4、A 5、D 6、A 7、A 8、C 9、A 10、D 二、1、ABC 2、ABC 3、ABC 4、ABCD 5、BCD 6、ABC 7、BCD 8、ABCD 9、ACD 10、BC......

    课程与教学设计大全

    课程与教学设计 课程与教学是一个古老的研究领域,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知识和理论与是浩如烟海,而且很难评判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各种理论和知识都有其产生的背景、适用......

    课程与教学设计(大全)

    网络课程 1.什么是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