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与教学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不同,所以设计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
答:对。因为课程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在不同的课程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不同,所设计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
2、生成性目标由于是在教育情景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所以它不需要在教育行为之前有一个意向性的提示。
答:对。因为生成性目标(evolving purposes)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象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持生成性目标取向的人更强调“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演进过程,而且它是渐进生长的,它扎根于过去又指向未来,是一个有机的过程。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来源可以上溯到杜威,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生成性目标依赖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答: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定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评价功能(4)聚合功能。
2、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以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在不同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有区别的。据此,通常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进入课程计划,使课程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是课程史上的一大进步。(2)以知识的性质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知识的存在有分化与综合两种形态,由此形成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强调各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综合课程将相关学科和内容加以整合,从而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3)以管理方式为标准的分类。按照课程的管理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选修课的设置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时,如何考虑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
答: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里,内容的重要性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相当大的说服力。但何谓“重要”呢?可以由下面几项判断:(1)他是知识和文化中最基本的成分(2)他是应用性和迁移力最大的成分(3)他属于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的成分。内容的实用性,是指课程内容杂实际生活中有用。
在考虑这一依据时,需要注意:(1)日常生活出现多的,不一定是重要的,出现少的,不见得没有用。
(2)日常生活不见得是最理想的生活,内容的选择如果以实用性为唯一标准,可能这世上维护这一不太理想的生活,对社会进步没有什么帮助。(3)实用的有立即与长期之分,不能仅仅考虑立即的实用性,不顾及长远发展的需要。内容的正确性可以由三个层面来判断。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避免错误的事实、概念、原则、方法,这是最基本的。第二,课程内容必须反映尖端知识的发展,陈旧的内容应排除在课程之外。第三,人类的知识,文化、价值、理想,有许多不是截然属于对或者是错的,课程选择就必须采取多元标准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将不同的现象呈现出来。
4、简述研究教学过程的意义。
答:研究教学组织形式有如下意义:(1)教学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2)教学组织形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3)教学组织形式影响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学规模的大小。(4)教学组织形式影响着学生不同技能技巧的形成。
(5)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情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5、简述根舍因的教学思想。
答: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三个特性,即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在教学要求上达到了四个统一,即教学与训育的统一,问题解决的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四个阶段:一是范例地阐明“个”的阶段,也就是要以典型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二是范例的说明“类”的阶段,主要是进行归类、推断、认识这一事物的普遍特征;三是范例地掌握规律的阶段,要求对事物提高到规律性的认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四是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的切身体验阶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哪些?结合实践谈谈您对其的深层理解。答:答: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课程的根本依据在于科学的综合和客观世界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出全球一体化、信息化、国家化的趋势对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带来一系列的冲击,这是综合课程得以复兴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要求课程的整合。其次,人类社会实际问题的整体性要求课程的综合。最后,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求课程提供整体、综合的内容。综合课程的种类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一体化课程、核心课程。
2、怎样理解新课改的培养目标体现了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
答: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新课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新课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新课程确定并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新课程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倡导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概论 2015秋 华师大期末考试答案
《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方向,杜威是主张心理顺序的代表人物。
答:(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所谓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一般说来,强调学习内容从己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是历史上教育家们的一贯主张。20世纪70年代以后,—些教育家开始强调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原则,即要求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横向组织的问题:任课老师难以精通和熟悉各科内容;学校现有条件跟不上;学生难以应付目前通行的考试方式。(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现在倾向于学科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顺序的统一。
(3)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或称圆周式)是指用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杜威提出了教材的展开必须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依据的观点,并明确指出了设计教材展开顺序时碰到的逻辑的方面与心理的方面的矛盾这一问题。在其一系列影响日增的伟大著作中,杜威从理论上总结了他在芝加哥实验学校历史短暂而辉煌且至今仍引人入胜的光辉经验,从而深入研究了教材的展开顺序中逻辑与心理的问题。所以说杜威是主张心理顺序的代表人物。
2、学科课程就是分科课程。
答:学科分为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和教育领域中的学科。科学领域的学科是指对事物规律性认识的科学研究结果的知识体系,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成熟的研究方法、规范的学科体制。教育领域的学科是知识与学习的一个分科,按照课程论组织起来的适合教学又能反映对应的科学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而分科课程亦称“学科课程”,一般认为分门别类设置的课程,就叫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
分科课程与学科课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分科课程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而学科课程强调的是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又称“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有较强的逻辑体系,注重知识的传授,知识相对独立。从课程开发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本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从课程组织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泰勒对课程的基本主张。
答:(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2、简述杜威思维五阶段及教学过程。
答:这五个阶段是:
(1)问题的感觉,即暗示:困惑、挫折或意识到困难的状态;
(2)问题的界定,即理智化: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包括不太具体地指出所追求的目的,需要填
补的缺口或要达到的目标;
(3)问题解决的假设: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
(4)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如有必要,连续检验这些假设,并对问题重新加以阐述;
(5)用行动检验这些假设:进行验证,证实、驳斥或改正假设。
教学过程是:(1)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学生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2)在教学过程中儿童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机制是:人的发展与人类知识经验是集于“人”的一体,人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着知识经验;人的认识实践活动的过程有同时进行的两个层面;通过课程规划,从文化总选取部分文化,组成教育教学内容,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通过教学过程,儿童一方面把内容中的知识经验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实现着认识过程,一方面把凝结着知识经验中的人类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内化为自身的发展成果,同时实现了发展的过程。
3、简述国外有代表性的几种课程设计模式? 答:国外有代表性的课程设计模式是3种:(1)目标模式(2)过程模式(3)自然设计模式
4、简述古特莱德等人提出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
答: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分别是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经验课程。
5、课程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答: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答: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其新的理念、宗旨和环境要求教师进行历史性的转变,适应新形势和新期待,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过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教师冠以园丁、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给老师带来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期待着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新课程亟待教师必须为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平等参与者,学生学习的积极引导者和有效促进者,新课程的创造性执行者和积极开发者,教育实践的积极研究者和努力开拓者,终生学习的践行者和示范者。
2、如何保障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实施?
答:由于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反映的是当前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观,也是对旧有的评价理念的挑战,因此,在其实施过程中,就需要一定的保障体系和支持系统。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反映的是新的教育理念,如果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主体——教师对此不能进行准确定位和把握,那么即使形似,新评价体系所蕴涵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一样不能发扬光大,反而可能带来更坏的影响。而教师通常又是学生和家长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教师在评价实施中的表现作为对新评价体系的注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新评价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与推进。
2、全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由于发展性评价体系在很多方面都是对旧有评价体系的打破与挑战,这将对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人,尤其是学生的家长,带来新的再认识和学习的任务。如果得不到他们的认同和参与,新的评价体系在实施中将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如,新的评价体系中大大降低了对学科知识分数的权重,代之以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旧有的评价理念的大冲击,只有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新的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才能得以实施。家长的参与评价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评价方式之一。可见,获得全社会对新评价体系的认同是实施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3、教育管理者的共识 一般课程评价的实质性权利都是掌握在教育管理者的手中,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同新的评价体系之间达成理念上的共识,包括基本理念、具体方法以及方法的具体操作等方面。要达到这种共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管理者要加强与一线教师以及教育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允许彼此的争论和学术争鸣。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根本,这也是新的评价体系的立足之本、所有工作的落脚点。因此,任何一项工作的提出与实施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同时,需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具有支持性的社会氛围,这是确保新课程评价体系顺利实施的最有效保障。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概论A卷答案
《课程与教学概论》试卷答案
A卷
一、1、B 2A
3、B
4、A
5、D
6、A
7、A
8、C
9、A
10、D
二、1、ABC
2、ABC
3、ABC
4、ABCD
5、BCD
6、ABC
7、BCD
8、ABCD
9、ACD
10、BCD
三、1、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佳偶内容。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
2、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指在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实施和开发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价值的基本要求。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3、①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②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③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4、①教学目标设计②教学起点设计③教学内容设计④教学方法和媒体的设计⑤教学评价设计⑥教学结构设计
5、教学组织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一定目标从事教与学的活动,掌握课程教材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回答,教学组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设计;从表现于外部的特点来看,师生都要服从一定的教学程序;存在着师生的互动;师生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时空安排。)
6、课程行动研究是由课程教学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自己对课程实施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进行的反省研究。特点:教师成为研究者,自然观和实践观,场所研究和质性方法。
四、1、一方面,要回答出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五大准则:系统知识准则、历久尚存准则、生活效用准则、兴趣需要准则、社会发展准则。
另一方面,要回答出课程与教学内容编排的原则: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
并结合自己的认识。
2、①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最有代表性的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这种设计比较突出的优点在于他能保证使学习者在学习中得到即时反馈,使学习者在每一步学习小步上都得到强化,较好的适应了个别差异性和多样化的个体要求,从而可以克服传统教学设计中过于侧重整体而忽视个体的不足。局限性:是由于存在着各种教学程序不能承担各种教学任务造成的;往往只能提供那种不要求解决问题的思维材料;忽视了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学习中的交互作用;学习的内因、思想意识和情感意志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②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更加关注把心理学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施。他提出的先行组织者、逐渐分化、综合贯通等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序列的安排,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和运用。但他的教学设计原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注重从一般到个别,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省时且容易操作,但学生迁移能力可能较弱。③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代表性的是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强调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的建构,这相对于具有客观主义特点的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和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进步。它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学习的性质、教师的作用和教学的本质,重新认识了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为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良方。当然,该类模式也还处在不断的争论、发展和完善中,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很多,实施中的挑战亦不可低估。(也可以对具体的一种模式进行评价。回答道模式的其他方面可酌情给分)
第四篇:“艺术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附:模拟试题
“艺术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样卷)
一、名词解释(4×3=12分)1. 艺术创作 2. 艺术作品 3. 艺术鉴赏 4. 艺术风格
二、填空题(20×1=20分)1.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__ ”、“__ ”、“__ ”(“__ ”)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 和 的统一。4.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__ ”、“__ ”、“__ ”、“__ ”、“__ ”等五种。5.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 ”、“__ ” 和“__ ” 三种。
三、简答题(3×7=21分)1.简要论述艺术的起源。
2.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3.简述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四、论述题(2×12=24分)1.“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2.什么是艺术的形象性?
五、鉴赏题(任选一题,23分)1.鉴赏一幅中国画,并指出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2.试分析一部中外著名的影片。3.请举一摄影作品例,进行鉴赏。试题答案参考
一、1.艺术创作 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
1. 艺术作品 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 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 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1.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摹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2.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
5.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三、1.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2.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理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他或者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或者听音乐,或者看电视,或者欣赏舞蹈等等,总之,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3.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四、1.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活中分化出来的。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艺术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
2.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对于不同的艺术门类来说,艺术形象这种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来说,往往是在再现生活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而另一些艺术门类,则更善于直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些艺术门类中主客观的统一,则表现为客观因素消溶在主观因素之中。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艺术欣赏中,首先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综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
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正因为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于一身,才使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中外文艺理论对这个问题也早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与此同时,艺术形象又必须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这是由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共性存在于千差万别的个性之中,个性总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现。一切事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现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来。因而,许多艺术家在总结创造艺术形象的经验时,总是把能否从生活中捕捉到这种具有独特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当作富有成败意义的关键。
五、(选择1)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诗、书、画、印的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各题答案可以发挥教材中所讲的主要点,也可不囿于教材的说法,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给高分。更要鼓励研究性、创造性答题。)
第五篇:课程论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课程论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课程的含义古德莱德的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从课程的要素或属性层面来界定课程是知识(学科)课程是经验 ;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界定;.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
2.一般认为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F.Bobbitt)出版的《课程》(curriculum)一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该书的问世使课程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标志着课程论的诞生。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博比特的课程理论:他认为教育本质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课程目标指向完美成人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学校应着眼于由学校才能获得的经验;开发课程的方法称为活动分析法——人类经验分析、具体活动或工作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与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简评:忽视儿童的存在价值,把学校比如加工厂,导致课程开发过程中“见物不见人”,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课程开发就成了课程工程,它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这是泰罗主义管理模式在教育中的运用,教师就是教育工程师。3.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奠定了现代课程研究领域的理论构架,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他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大教学论观:将课程视为教学内容, 把课程理论当作教学理论的一部分;大课程论观:把教学看作课程的一部分,把教学理论归入课程理论的范围之内。
5.课程目标含义: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得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的来源:基本思路:A、根据社会需求确定课程目标B、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确定C、从课程内容或其他载体的逻辑和系统性需要确定D、对课程目标各类需要进行整合。课程目标的分类:
6.课程内容的含义: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总和。
7.课程内容选择依据:(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的需要(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
8.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注重基础性(2)内容贴近社会生活(3)与学生和学校的教育特点相适应(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9.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逻辑顺序,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校领域中选择一定内容加以组织形成不同偶那个学科的课程活动课程(杜威)优点:(1)学习活动的自主性(2)内容的广泛性(3)个体的创造性(4)过程的实践性。缺点:不易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优点:(1)有利于教学科目的设计与管理和教师教学。(2)有利于学生简洁有效的获取系统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缺点:(1)导致学科数量无限膨胀。(2)割裂知识间的联系,限制学生视野,束缚学生思维。(3)忽视学生兴趣和爱好。
2、综合课程(整合课程)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特征:(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3)影响的持久性(4)结果的准量化性
(四)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特点是强制性,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
10.课程结构:就是指课程要素和各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的组织形式。一是指课程中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是广义的或总体的课程结构。二是指单独的课程领域如学科或活动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即我们经常谈论的学科结构和活动结构等。课程机构的体系:体系结构和科目结构 11课程标准:是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包括:(1)前言:含基本理念和思(2)课程目标,含总体目标,教学手段(3)内容标准(4)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12.课程实施:将预期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13.课程实施取向:(1)、忠实取向(计划的课程)(2)、相互调试取向(修改的课程)(3)、课程创生取向(创生的课程)
14.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一)课程方案本身的特点
(二)实施主体(1)校长在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教师:教师个人的特征和教师集体的因素对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革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进程。(3)学生。
(三)文化背景。实施策略:(1)自上而下策略:主张课程改革由国家或地方一级教育机构发起,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的推行改革,这种策略以国家和地方为中心,要求学校中的其他因素要与课程改革相一致。(2)自下而上策略:主张课程改革由教师为主发起,通过教师探索学校中的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改革,尽管这种改革是由教师发起的,但实际上也包含着课程专家帮助教师识别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工作,同时变革本身也涉及到学校和其他机构。因此,这种策略被认为是整合发展的策略。15.课程开发的含义: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继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16.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编订各种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的基本依据,是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17.校本课程:是指以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承担教师职责的人。开发程序:(1)需要评估、(2)确定目标、(3)组织实施、(4)评价。
教学论
1.教学的含义: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同时身心和思想品德获得一定发展的活动。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一)教学双边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1)教育学的逻辑关系(2)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3.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4.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偏废。
(二)学生的发展依存于知识传授的规律1.学生的智能发展对知识传授的依存。2.学生的品德发展对知识传授的依存。3.学生的体质发展对知识传授的依存。4.学生的发展不能脱离开知识传授的过程,知识传授必然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1.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3.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特点及教师传授间接经验的方法。
(四)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系统的和谐优化的规律1.教学要素的和谐优化。2.教学结构的和谐优化。3.教学环节的和谐优化。4.教学节奏的和谐优化。
3.教学的要素: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的关系:(1)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关系,从内部看。学生和教学内容是一种主客体关系,学生是认识教学内容的主题,教学内容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客体。即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认识的对象,不仅制约着学生认识的方式,而且具有建构主题的作用,也就是说,他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2)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又称师生关系,包括业务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分工合作关系,即教师教导学生,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习的互动关系。是最基本的教学关系,是教学得以进行的基础。应该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题的原则,努力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题力量,有效形成教学合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题作用的发挥,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多样合理的组合方式。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在教学。师生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遵守着一定的伦理原则,承担者一定的伦理责任,就是师生间的伦理关系。尊重爱护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这已经成为现代教师基本的职能要求。情感关系:师生情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以及由此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联系。
4.教学的八大原则:在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意义: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遵循教学原则,则“师逸而功倍”反之,则“师勤而功半”。确立依据:(1)依据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2)教学原则的提出要受教育目的的制约。(3)教学原则产生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积累。(2)教学原则的确立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5)教学原则的确立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以致用)运用要求:(1)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2)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3)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4)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5)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二)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运用要求:(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三)直观性原则: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直接感知具体事物和现象,或者代表这些事物和现象的教具,从而使学生获得表象和概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奠定基础。运用要求:(1)正确选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和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四)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运用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3)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繁到简。
(五)巩固和创新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记忆,同时以巩固为基础,获取更多的知识。运用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知道记忆(3)鼓励和培养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六)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运用要求:(1)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获得充分发展。
(七)可接受性原则:也叫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八)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设计: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规划课堂教学全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合理组合,确定实现教育目标的方法。主要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设计教学形式与方法、设计学习方式、编写教学方案、评价与修改教学方案。(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是什么”(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怎么办”(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怎么办”
6.教学目标: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编写步骤:(1)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2)确定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3)确定教学目标分类(4)列出综合性目标(5)陈述目标的行为目标。分类:P:157。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P:167
7.教学内容设计:就是教师认真钻研教科书、选择组织讲授内容的过程。设计策略:(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是什么”(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怎么办”(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怎么办”
8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时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特点:相对性、针对性、综合性、多样性。分类:根据主体因素分: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三者分别表现为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也分为三种:以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自我把握学习进程为特征的自主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师生合作以及生生合作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的探究学习。)
(三)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方法也分为三种:以感受体验形式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以参与互动形式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以质疑问难形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三者分别表现为角色扮演法、讨论法和问题教学法。我国的选择:(1)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2)根据学科性质和教学内容(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4)根据学校的环境、设备条件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根据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教学组织形式: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班级授课制: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把年龄大致相同的一群学生编成一个班级,又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进度,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分科进行。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缺点:(1)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2)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发展:理论教学、混合课、实践教学、劳动教学、劳动综合技术实习课。班级授课有班、课、时三个特点:第一、以班为单位由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教学,班级是按照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的,且人数和成员固定。第二、教学内容按学校和学年分成许多既有系统又相对独立和均衡的许多部分,每部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第三、每一课都限定在统一且固定的单位内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教学评价的原则:导向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以学为本原则 ;多元化原则 ;教育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类型:以评价作用为依据的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以评价标准为依据的分类: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以评价方法为依据的分类: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评价主体为依据的分类:自我评价、外部评价
教学评价的过程:明确教学评价的问题、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确立教学评价的指标和标准、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反馈信息、调整与改进。
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教学评价的功能从重视鉴定质量、区别优劣、选拔淘汰转向重视诊断、反馈、激励、改进;教学评价的着眼点,从教师教的怎么样转向学生学的怎么样、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趋势、从注重纸笔测验的传统评价走向真实性评价、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重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
教学评价的功能:教育性功能:教学评价所具有的促进教育教学目的实现的作用。管理性功能:教学评价所具有的鉴别质量、区分优劣、选拔安置的作用。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以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教师智能的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急”的智力活动,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课堂管理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不单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行为,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综合起来,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教师的因素(2).学生的身心因素(3).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1).暗示控制:(2).提问同桌(3).运用幽默:(4).创设情境(5).正面教育:
有效教学的内涵:指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它的核心是达成课程与教学目标,它的表现形式是教的有效与学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