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版必修一《我遥望》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我遥望》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张海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曾卓的简历,体悟诗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的能力,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学会诗歌鉴赏方法。
情感目标:要珍惜年华、珍爱人生,要加倍努力,成就事业,充实人生。
教学重点: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展开想象,对诗歌进行补白。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优秀的诗人很多。同学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殊不知中国的现当代诗歌也是璀璨夺目。下面先为大家朗诵一首我自己比较喜爱的一位当代诗人的诗。
(多媒体出示《悬崖边上的树》的末段。)
这位诗人便是曾卓,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赏析他晚年写的一首诗:《我遥望……》。
(二)听读课文,把握意象,体会情感请大家轻轻地自由吟诵这首诗。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诵这首诗。(老师在朗读节奏、快慢等方面稍加指导。)
听多媒体配乐朗诵。(同时要想象诗的画面之美。)
明确:诗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为了抒发内心的某种情感,诗人就从周围的人、事、景、物中选择对象。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融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便是意象。解读诗歌应从捕捉、品味意象开始,来还原、丰富这份情感。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吟诵这首诗,把握意象,体会情感。并在头脑中勾画出诗歌所展示的画面,借助勾勒出的画面品读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互相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适时抓住诗歌中的几个意象引导学生赏析。如:怎么理解诗中两个重要的意象——“港口”“故乡”?为什么诗人在“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故乡”会“迷失在烟雾中”呢?第一节中的“偶尔抬头”和第二节中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差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一样吗?
教师小结:
PPT:把握意象,领悟和品析诗歌情感。意象:饱含着诗人情感意蕴的形象,“意”指诗人的情感意蕴,“象”指物象和事象。
明确:把握诗歌塑造的意象,就能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体味诗中的相关哲理,就能对诗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诗歌作出合乎情理的鉴赏。
(三)联想想象,填充空白 问题:大家看课文,诗人写这首诗时大概多大啦?
明确:作此诗时,诗人已是将近六旬的老人了,回首往事,年少的幻想、青春的激情、中年的坎坷,一齐涌上心头。诗人以“回忆”的视角扫描颇不平坦的一生,应该有许多画面可以描写,但他却不着一字。从第一节到第二节几十年的跨度,诗人只用“抬头”与“回头”、“港口”与“故乡”的对比来表现,而一生的历史、人生的意义等,却全部留给读者去补充想象。这便是我们所讲的“空白艺术”。拓展延伸
PPT:“空白艺术”在许多艺术领域中都有运用。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如齐白石有一幅虾戏画(多媒体显示):一张白纸的中央,寥寥几只虾,周围无他物,然而虾以实出,水以虚生,使人觉得满纸溢水,烟波无限,给人留下不尽的想象。我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这种现象,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多媒体显示),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隐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补充。使用省略。留下空白是诗的基本特点。将空白留给读者,让读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空白艺术,它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空白是一种美,它给鉴赏留下了再创造的可能。在诗歌鉴赏中,鉴赏者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诗歌的空白进行补充,体味诗人写诗时的心境、情感,发掘诗歌的意境。诗人用短短的八行诗将年轻到年老的几十年岁月组接在一起,中间用了“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来上下贯通,那么这几十年是如何过来的?经历了怎样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诗人又如何来抗御这些“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呢?诗中没有交代,一笔带过。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模仿诗歌的笔调,写两三行文字,填补作者在诗中省略后所造成的空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给出例子(多媒体):
我猜想——
他曾经有诗歌一样纯美的童年理想,想用心灵酿造诗歌的蜜浆;
他曾经……
他曾经……
他曾经……
(用5~6分钟写,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句子,同学之间互相点评。)
教师小结:
补白的过程就是一个多角度理解诗歌的过程。是一个想象的过程,没有补白就不能称为读诗。
(四)知人论世,走近曾卓 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固然都有道理,但对“空白艺术”的正确理解、对一首诗的鉴赏品味,还要了解作者的遭际,知道作者创作诗歌时的背景,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知人论世”。(引导学生联系《悬崖边上的树》,了解曾卓的经历。)问题:刚才哪些同学的补白比较切近作者的思想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再谈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准确把握诗歌主旨。问题:这首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感染力,让每个人在读它时都会被深深打动?你从中又悟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岁月易逝,人生如梦。我们既要勇敢地追求理想,又要珍重前行路上的每一段时光。只有走过,才能知道它的艰险,才能领略它的风景。同学们,请把你的每一步路走好,不管是乐还是苦,它们都将是你人生的宝贵财富。学生集体诵读《我遥望……》。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在走进曾卓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学习了鉴赏诗歌的方法。
(多媒体显示鉴赏方法之一:把握意象,领悟和品析诗歌情感;鉴赏方法之二:展开想象,填充和理解诗歌的空白;鉴赏方法之三:知人论世,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六)课后作业思考:《悬崖边上的树》这首诗的留白处是什么?
模仿这首诗,以“我憧憬……,”为题写一首小诗。
三、教学反思
孙绍振教授点评这堂课时说:“总共才简单的八行诗,要上成一节45分钟的课,课堂内容又要充实,难度很大。”这也是我在刚看这首诗时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经过反复研读思考,我找到了教学的切入点,即抓住这首诗“意象丰富…„富含空白点”的特点,让学生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给他们鉴赏诗歌的方法。当然,这样处理也是因为有合适的条件和时机:1 这首诗简短,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2 这首诗是所在单元的第7首诗,在此之前教材已安排了6首现当代诗的阅读鉴赏。在这一前提下,我紧紧把握住这首诗的特点,让学生先反复诵读,亲近文字,对诗中蕴涵的情感有初步体验。在让学生充分谈自己的感受体验后,引导他们对诗中几个重要意象进行深入充分的理解。阅读诗歌的过程其实是发现和建构诗歌意义的过程。诗歌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和个人色彩。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并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于是我安排了第二个环节——补白,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发挥想象力,填补诗歌空白,并且是模仿诗歌的笔调进行补白,增加了一次锤炼语言的机会。不过,这首诗是诗人在近60岁时于20世纪80年代写下的,学生很难一下子就与诗歌、诗人产生共鸣,所以在学生充分的读、品、想象的基础上,再通过知人论世,让他们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触摸诗人情感,并让学生充分得到思想情感上的体验与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延伸到文本以外,因此如何处理好文本与外延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新教材拓展、延伸应该立足于文本,这便是我在这节课中第三个环节中设置“知人论世,走进曾卓的内心世界”的原因。我认为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像这堂课,把鉴赏诗歌的方法教给学生,等于把鉴赏诗歌的钥匙交给了学生。老师可以对教材有所选择,依据教材的特点寻找教学的突破口,量体裁衣。
第二篇:高一语文必修一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学反思
弹指之间,站在讲台上的时间已快三个月,我还来不及停下脚步回思自己上过的课,段考已经匆匆结束。虽然孩子们考得还行,这是学生自己的天份和努力,并不是我教得好;但有些学生本应该考好的却不如人意,是我的失职。今天开完家长会,标志着高一第一学期的段考真正结束。
回首担任高一语文老师以来上过的100多节课,必修一的16篇课文以及两次作文教学。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太多不足,本想趁着余味认真反思,以此鞭策勉励自己,但总是拖了又拖。
一、研读文本不够透彻。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懂了,才能在讲台上游刃有余,滔滔不绝。不然在语文课堂语言就显得生硬,不生动,不美。有些课文自己读起来挺美,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但自己在课堂上分析连我自己都觉得不美,估计学生也不能有深刻的感受。师父说,一篇文章自己至少要认真研读三遍,把自己读出来的东西讲给学生就够了。当班主任的日子,每天都可能会有未知的班务要处理,当第二天要上课,今天我还没把课备好,我就会很慌乱,静不下心来认真研读文本,急切地去翻阅教案,往往是翻阅了几篇教案之后,再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样的状态让人颇不踏实,感觉自己就像一台转换机,把书本上的东西搬上课堂运输给学生,这和学生做题没有思考就去抄答案有何异?
二、老师课堂讲得过多。每一篇文章自己都尽力去弄懂,即使没有自己的见解,也是尽多去翻阅多篇教案,力求读透文本。当自己吃力地把握了整篇课文,发现可讲的实在太多了,一时不知如何取舍。当我自以为把该讲的东西讲了,学生的课堂反映不积极响应,课本空空如也如新书。这样的课堂没有重点,老师讲满40分钟下来很累,估计学生听着也累。我们的配套练习《创新设计》上已经把课文解读地很到位了,只是在课前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预习,带着空腹来接受每一节新课。上文言文的时候,学生没有预习,老师就得一字一句地细讲,这就更加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在课上给学生预习,这样就太浪费课堂时间了,所以我现在开始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这就加重了语文老师的作业量。但课堂的生成明显会好些,老师也能稍微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如果课前没有预习,给学生半节课的时间带着要求自己读文本,然后教师再来检测或答疑,我认为也是可行的,但这对教师的备课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你要预设学生可能提问的一切问题。
三、课下反思不够充分。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师父教诲,每天都要坚持写一点心得,哪怕是一句话都好。我也一直希望自己都是如此的,在当老师和班主任以来,每天都在思考,每一节语文课,每一天和学生的交流当中,都会出现许多问题和收获解决问题的心得,有时候甚至在睡觉早梦里都在思考白天出现的问题,但就是没有时间写下来,确切地来说是自己不会挤时间或者是坚持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人是很会遗忘的动物,如果不写下来,收获的心得可能很快就会遗忘,想要坚持做反思真是不容易啊!
四、开学以来没有读书。怀念大学时代自由的读书时光,自己随时可以去图书馆,不用受任何时间限制地读书。我真的觉得现在没有时间读书啊,连看新闻的时间都没有,因为课下的时间都用在研读教参上了。当一段时间不读书就会觉得脑袋有一种生锈的感觉,每天的脑子里塞满了课本上的知识。当老师都没有课外阅读的时候,又何以给学生延伸扩展呢?面对着布置给学生的作文,自己也很想写“下水作文”做范文,当学生都把作文交上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思路都没有想好,实在惭愧!为了安慰自己,课余时间去校图书馆借了三本书,至今封面上都沉淀了一层细细的灰。李镇西老师在谈到读书的问题时说过一句话,恋爱中的人再忙也能够抽出时间来约会。准备等发工资的时候,去订阅一些语文教学杂志,每天睡前还能翻阅一下。虽然我记住,师父说要抽时间多读书,但是我没有做到。不仅如此,作为语文老师,我竟然连身边的小阅读也忽略了,在我们班上课半个学期了,在段考监考的时候我才注意到教师里贴的名人格言是鲁迅和巴金的,而高一必修一就刚学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以及巴金的《小狗包弟》,其实在讲课文介绍作者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抬头看看身边的阅读。上《奇妙的对联》这一课时可以讲讲贴在教室学习园地上的对联,也被我忽略了。
五、学生喜欢有趣课堂。师父说,语文老师一定是要有个性的老师。其实我也并不觉得师父上课很有趣,但我就是喜欢上他的语文课,或者更多的是喜欢他这个人吧。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觉得学生听喜欢我的语文课的,但我估计不是喜欢我的讲的课,而是对这个年轻的语文老师有新鲜感。现在的学生很喜欢有趣的话题,兴趣的课堂,风趣的老师,可是怎么可能做到每节课都讲的很有趣呢?很多课文要硬塞一些题外话引起学生的兴趣的话,其实就显得低俗了。记得教育学老师说,一堂课的内容要和学生有联系,和学生发生关系,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是语文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怎样上一堂有魅力有吸引力的语文课呢?这就是我努力的目标。
当好一个语文老师真不容易,上好一节语文课真不简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高一语文必修一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学反思
到目前为止,高一语文已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下面联系前阶段语文学习
沅江三中
朱丹
状况及模块一的考试情况对近期教学进行一次小结和反思。
一、前阶段教学情况概述
语文课改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较好地结合的道路,在帮助学生提高其考试分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
因此,高一语文组努力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语文模块一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的模块一考试内容主要是以课本内容为主,课外内容为辅。在这次考试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上的一些基础知识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如默写题都有较多不应有的错误,一方面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另一方面说明部分同学对学习或考试掉以轻心,不够踏实,不够认真。
2、阅读题得分率低,尤其是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翻译,不少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说明学生文言文积累不够,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3、作文还存在选题不宽、立意不高、挖掘不深的情况。这次考试作文大部分成绩在三十七分左右,表现为作文在描写方面较差,且缺乏更高的立意和材料的挖掘,创新意识较弱。
三、学生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语文功底普遍较差,从字音字形到词语的掌握;从词类、语法的辨别到句子成份、语法修辞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都含糊不清,尤其是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可以说是空白一片,这与初中的淡化语法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
2、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阅读、理解、分析、表述能力较差。
3、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不主动,无法很好地做好预习,甚至背诵任务;许多学生不爱在课堂上发言。除外学生课堂笔记和课外学习的自觉性不够。
4、在课外阅读上较少接触名著,大多数学生比较偏向快餐式文化,做读书笔记一般也是摘录杂志上面的。
5、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上课听不听都无所谓,在课后时间也较少花在语文科目上。
四、“教”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情况估计不够,忽视学生基础差的问题,有时会过分强调能力的培养,孰不知基础知识为能力之本。
五、今后的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所提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
1、夯实基础。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因此在高中第一年开始便要着手于他们基础的巩固。
2、强调“落实”二字。以一定的检查手段为辅来检测学生背诵、字词的情况,必须做到一事一清,避免学生养成拖拉的习惯和偷懒的心态。
3、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课堂上尽可能地采取“就文提问的方针”,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文可依,不怕答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迫使学生多读、多看、多理解、多感受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并且慢慢地趋向敢说、想说、爱说,并且对于发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以促进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同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上台发言,有展示自我的能力。
4、时事话题讨论。可尝试将报刊中的社会讨论热点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5、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繁重的课程让学生无暇于名著之类,因此可以尝试每周拿出半节课也作为阅读课,并要求学生在期末的时候完成一份读书报告。
总之,优异的成绩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只有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要学、想学,才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最根本的保证。
第四篇:必修一教学反思
《沁园春 长沙》 教学反思:
从教学意图说,我上这一课的目的是想通过这首词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欣赏词的一般方法,但是如果按照教材意图来教的话,是学不到多少东西的,空泛的人文很难内化为学生的东西,人文的东西必须通过语文来做实。今天教完了《沁园春长沙》,感觉不如意。首先是觉得不能实践新课标的理念,与过去教学没有什么区别:老师讲得过多,学生活动不充分,不知道学生在学过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收获。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把握意象,我是这样处理的,导入后让学生说词中哪能句话最能表现毛泽东伟大的政治抱负,学生说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引发诗人毛泽东的这一追问,有学生说“万类霜天竞自由”,我就进一步地引导思考学生“万类”是哪些,“竞自由”的表现是什么,也就是我布置的预习题“词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这些意象组合成的画面给人什么感觉?”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最后总结出了:词的上片写了一幅色彩鲜艳、生气勃勃的湘江秋景图,正是这壮丽的秋景让毛泽东心潮澎湃,发出了“谁主沉浮”的哲理追问。这里回忆起来思路很清晰,线条很流畅,但在教学过程中花费时间过多,主要是老师讲解过多,比如对意象特点的分析,就改不了老师讲解的***惯。
《雨巷》
教学反思:
课堂情境是引发师生互动的先决条件,对师生互动产生现实的牵引作用。我尽可能地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诵读与创设氛围让学生进入诗歌境界,发挥想象描述自己心中的“雨巷”,但未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创设阅读与鉴赏情境的最大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阅读的积极情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就无内化可言,用图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意。使此时较为成熟的感受与自己原初的感受构成比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我在讲《雨巷》时一直希望追求一种诗化的语言,总认为没有很好的语言,就难以把这篇朦胧诗讲到极致,但无形中却掉入了另一个误区:语言容易脱离学生,使学生无法很好的和课堂融会在一起,好像我在自言自语,学生只是一个旁观者。
《再别康桥》 教学反思:
“诵读”是诗歌教学无可争议的最佳手段。《再别康桥》这堂课,我仍以诵读为教学的主线,通过初步诵读、品味赏析、情感诵读这样的步骤,再辅之以音乐渲染和剑桥的如画美景。使整体感官浸润在诗歌的优美意境中。在指导诵读和赏析要点的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往往有主旨隐逸、情感飘忽、意象朦胧和表达跳跃诸多特点,如果用太逻辑太条理的分析来代替用各自的心灵去生动感悟诗歌的整体美,最后得到的常常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性答案。我力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将思想情感投入诗歌的意境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映照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反思:
1不能做到合理的取与舍
每到文言文板块,我就想把课文里涉及到的每一个字,词,句都讲到,讲透,恐怕学生落下哪个知识点,感觉处处都是肉,处处都舍不得扔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本来可以三课时讲完的东西实际上却讲了三课半乃至于四课时,耽误了进度不说,学生听得也是云里雾里的,听得很多,但是消化的就还是那么一点点。
2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因为前面疏通课文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于是就开始把讲解课文的时间压缩,压缩的结果就是我提出一个问题,不等学生反应过来就开始提问。
3导入和背景介绍部分浪费的时间过多
对《左传》体裁和文学常识的介绍过多了些。另外对于本文的背景只是引申得过多。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只是看学生当时听得很专注,很感兴趣,随即就讲了起来,完全可以节省些时间的。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要吸取这节课的教训,安排好一节课的重点问题,大胆取舍文本材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中逐步的学习,进而完善自己。《荆轲刺秦》 教学反思:
作为新课标指引下的语文课堂,此时应该更多的还权利于学生。但是在面对这样一篇刚刚开始接触的文言文的时候,我有些茫然。到底教师该不该有些引导,并且引导的度该如何恰当把握。
文言文,应该更多的给学生以朗读的时间,让他逐渐的形成对于文言文文字的语感,逐渐的学会句读停顿,逐渐的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注意。
关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开展,我依然有些迷茫,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建立起清晰的脉络分析,逐渐的清醒一些吧!
《鸿门宴》 教学反思: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中尖锐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性格,寥寥数字的人物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语文必修一模块中,只有《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对于这样一个千古名篇幅,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以一斑而知全貌。进而感受到《史记》给后人带来的艺术魅力。
在分析刘、项性格这一环节上,同学们非常积极踊跃,概括出了很多有个人见谛的东西,从而也引发了大量关于楚汉之争的历史资料,可见课下下了不少功夫进行查找,最主要的是把查阅的相关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应该算是本节课的一大收获,每位同学都想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表出来,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但是课堂的时间有限,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武断地阻止了这个环节的进行,造成了各别同学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有些失落,打击了学生的热情,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现在回过头想一想,其实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学生充分地表现,哪怕是教学任务完不成,超码学生得到了锻炼,这也是一种收获。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吸取这样的经验,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
《纪念刘和珍君》 教学反思:
教师应帮助解决学生对鲁迅文章的恐惧。鲁迅文章的难于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时代背景的隔膜。鲁迅的文章针对性很强,它往往是针对当时所发生的某件事,或针对当时社会上的某些政治或其他的社会现象。这些事件或现象在文章中根本就看不到,但是没有这些背景知识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作者到底在讲些什么。更不用说稳中的有些话是含沙射影,暗指当时的某些人或事。这些知识虽说文中没有,但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文章编者往往都在注释中加议提示与介绍。解决这个问题,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提醒学生要重视注释。二是教师可以查阅资料对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给以更详尽的介绍。
第二,在阅读的方法上给以扶助与指导。鲁迅的文章更需要学生在阅读时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否则理解的难度就更大,连字面意思都理解不了,深刻含义就无从谈起了。我重点指导学生训练了阅读时首先要把握思路,然后要理顺每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除各部分之间的前后联系,明确每一部分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与作用。之后让学生自读文章,发现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事实证明,学生理解的难点也很少超出课后替所要求的那几句。我就抓住学生发现的难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着力强化了要把文句放到文段中,把文段放到全篇中。强调了要搞清楚这句话的来龙去脉,要清楚它从何而来又往何方而去。
《小狗包弟》 教学反思:
鉴于现代的学生对“文革”这段历史普遍缺乏了解,这就给他们深入理解小狗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情感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文本的研读上,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整体感知(说故事)——合作探究(品故事)——拓展探讨(讲故事)”。首先是我给他们讲一个文革中荒唐的故事,接着让他们研读文本,以复述故事的方式,认识小狗包弟,弄清它的遭遇,这样学生就抓住了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探究主旨,体验情感。再用一些类似的资料进行拓展延伸探究,研读了本文之后的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一些过错,引发或喜或悲的情感是情理中事了。口头表达和课堂总结就会让他们受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还有点遗憾:那就是没能更有效地组织好学生的合作探究环节,学生的主动性还不够;最后学生的自我反思不够深入,流于形式。这是以后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重点放在演讲稿的格式和细节描写上,通过文章的学习,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演讲稿,怎样写一片演讲稿,然后再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让同学们发现作者在其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其实细节描写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可是在作文里却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所以这节课重在知道,理解,运用上,在课文结束之后也布置了学生任务,先摘抄课外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然后仿照作者,自己尝试写一段,效果比较理想。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我在奋飞杯教学竞赛上讲的内容,总结教学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课堂内容单薄,容量小,不能够旁征博引。
二、课堂语言要精练,老师在课堂上所说的内容不是对学生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高屋建瓴的将内容拔高。
三、上课要有激情。本篇新闻,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题材,本可以借助这篇文章进行几分钟的激情演讲,课堂效果会更好。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有启发的作用。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反思:
本文写于二战胜利后的第十四年,离现在的时间比较远,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二战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对“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这样的概念还很模糊。于是在正式授课前,我布置学生观看反映二战题材的影片《辛德勒名单》,并试着了解影片背后的故事。学生对那样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并在影片中已经和影片导演斯皮尔伯格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在学习本文时,学生就能将影片中观看到的内容和在预习本文时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也就有了探究本文主旨的兴趣,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探究的作用。于是我布置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查找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学生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同学小组内交流材料,并选代表课上展示最让本组同学震撼的一张图片,体现了合作交流。这样,学生既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动的作用,也锻炼了表达、解说、合作、交流的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加深对文本学习的深刻性。
《包身工》 教学反思:
《包身工》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师生理解此文的难度因久远时间的间隔而增大,所以,我们在体味此文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之前,首先要扫除时间障碍。
学生对那段历史陌生,有距离感,认为此文在现实生活中已过时,所以一翻开课文心理上便有排斥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此课之前,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上课时以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其了解成文时的社会现状,明白此文应时而生的迫切性以及成作的艰难性,感受《包身工》的历史价值,而且通过图片和文字来展示当时工厂和工人生活的情况,可以从感性上激起学生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封建买办势力的痛恨,以及对被剥削工人的无限同情,如此以来便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本文应具备的情感上来,这样进入本文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在领会到此文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得让学生认识到它的现实意义,紧贴实际,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让学生在每堂课上不仅学到知识,更提升思想认识,这样才达到了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的。现实生活中还有“黑心砖窑”和“非法用工煤矿”的存在,其中这些工人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与“包身工”是否相同?我们是否也可以借助报刊网络手段搜集资料,写份如今工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与现实紧密相联,便培养起了学生的社会忧思感。
《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片典型的新闻报道,可以让学生按照新闻的结构来整体 把握并提取信息概括内容。以学生为主题教师辅助点拨。通过图、文、视频,让学生把握新闻主题中几个重大意义的时间,直观生动地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过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史,体会民族自豪感,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成就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与数不清的付出,在激动和兴奋之余,要想到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以及集体力量的可贵。
第五篇:语文必修一《我的五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的五样》选自苏教版第一模块的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第三板块(设计未来),本文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学会对自身的深度思考,学会选择。并且以《我的五样》这篇课文作为一个平台,来激发学生审视自己、设计未来。
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青春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年。虽然短暂,但是却对一个人的一生有这决定的作用,因为在拥有青春的时候,人要做出许多的选择,有些选择甚至是决定性的。那么人生中最保贵的东西是什么?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诗人的选择,面对将要选择的人生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本文的作者有着自己的选择:空气、水、太阳、鲜花、笔。在本文的作者看来,空气、水、太阳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不可或缺;鲜花代表着爱以及心中的美好;身为作家的作者,笔当然是不可或缺的。接下来的舍弃的过程中,作者先后剔除了鲜花、水、空气、太阳,最终留下了笔。在作者看来,身为作家,自己的价值就是从这里体现出来。每个人都会有展示自己价值的欲望。同时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审视、思考社会和再现自己的审视与思考,一位作家一旦放弃笔,就是对整个人生的放弃,也就是对一切的放弃!本文就是想告诉学生,人生的当中的有些取舍是很艰难的,有些甚至是残酷的、痛苦的。要想选择好,就要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明白自己生命存在意义,明白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二、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2、品味其中心理描写语段。
3、引导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作者对话,规划青春,设计未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文章内容思路。
2、体会作者心理描写语段。
学习难点:
1、对作者心理的把握。
2、和自己心灵的对话、和作者的对话,规划青春设计未来。
四、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十八岁的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刚刚形成,同时他们又朝气蓬勃,胸怀理想。在这一关键时期如何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能促进他们来合理地审视一下自身,对自己有一个深度的思考。从语文角度来说,他们把握文章的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通过本文也可以提高一下学生把握文章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上课之前,给同学们讲这样一则选自《聊斋志异》的故事。有两个牧童在深山里玩耍时,拣到两只小狼崽。于是他们抱着两只狼崽分别爬上了相距有10米的两棵树。不一会,老狼来寻子。其中一个牧童就揪住一只狼崽的耳朵,狼崽嗷嗷地乱叫。老狼跑到树下,气急败坏地又抓又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着狼崽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