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悲剧美》教案

时间:2019-05-12 20:1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的悲剧美》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的悲剧美》教案》。

第一篇:《音乐的悲剧美》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

耒阳市第二中学 林飞龙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和乐曲《一个华沙幸存者》,体验、分析作品表达的情感,感受其音乐的悲剧美,激发痛恨法西斯的情感。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的片段,体验、表现作品的悲剧美。3.积极参与讨论,能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相关艺术形式,对具有悲剧美作品的音乐表现手法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和分析。

教学重难点

感受、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二胡与乐队演奏的《江河水》片段,观看音乐、舞蹈作品《悲怆》片段,提问:同学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

《江河水》的音乐如泣如诉,十分悲恸,此曲体现了一种悲剧的美。

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创编的舞蹈《悲怆》,表现人生的哀伤、绝望、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

2.导入本课主题——音乐的悲剧美。在人类创造历史、开创未来的斗争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与奋斗牺牲,人民大众饱受压迫和痛苦,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经受磨难、献身捐躯,这一切都是悲剧美音乐作品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二)欣赏《松花江上》

1.创设情境

(1)提问: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最大的灾难是什么?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观看一组南京大屠杀图片,提问: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你联想到什么悲剧? 1

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细菌战等悲剧。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的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南京沦为人间的地狱。

(3)你了解哪些反映日寇侵华悲剧的歌曲呢?能为大家唱几句吗?

有《黄水谣》、《黄河怨》、《嘉陵江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今天我们欣赏《松花江上》。

2.简介《松花江上》创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序幕。1936年,身为中学教员的张寒晖先生,目睹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和当地百姓四处逃亡的悲惨景象,他含着眼泪写出了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歌曲《松花江上》。

3.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松花江上》片段边看边思考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情感?它是通过何种音乐语言来表现的? 4.讨论分析歌曲的内容、音乐特点及历史作用

(1)歌曲分析:(分析时由老师或个别同学演唱相关片段)

这是一首满怀离乡之苦、国难之痛的民族悲歌。歌曲为3/4拍,属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第一段旋律以反复咏唱的方式,描述了东北家乡的富饶美丽;又以级进下行的旋律,表现了流亡者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悲痛心情。

第二段旋律在小调上展开,带有呼号、哀伤的色彩;内在而压抑及悲愤交加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东北同胞对侵略者的愤恨和控诉。

尾声“爹娘啊„„”向亲人声声呼唤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把北方‘娘们’哭丈夫、哭儿子的哭声演变成该歌曲的曲调了。”)形成爆发性的高潮,表现了收复失地的强烈期待,把感情推向了最高潮。

(2)歌曲的历史作用:歌曲发表后,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莫不欷欺。歌曲的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它激励人们起来战斗,抗日救国,收复可爱的家乡。

“西安事变”前夕,在东北军的一次会议上,为鼓舞士气,周恩来建议大家唱支歌,在他指挥下,会场里响起了《松花江上》悲壮的歌声,将士们都哭了,眼泪使胸中的抗日烈火燃得更旺。“西安事变”爆发后,西安城里到处可以听到 2 《松花江上》的歌声。由于它唱出了全国人民抗日的心声,所以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5.演唱、感受

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三)欣赏《一个华沙幸存者》

1.导人: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滔天罪行令人发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法西斯的滔天罪行同样罄竹难书,纳粹在各地建立了许多集中营,杀害了约五百万波兰人和近六百万犹太人,这是20世纪人类最大的悲剧。

(1)投影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提问画名和内容。、(《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为抗议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而创作的巨幅油画,作者采用寓意、象征等手法揭露法西斯的残暴,表现国家对灭绝人性的暴行的强烈愤慨以及对死难同胞的深切同情。)

(2)观看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德国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片段。

美国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描写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军入侵波兰,德籍高人辛德勒设法雇佣了大量犹太人,使他们幸免于难。影片片段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法西斯的暴行,其音乐也极富悲剧色彩。

(3)美术、电影是这样表现法西斯暴行的,那音乐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你了解哪些有关作品呢? 2.简介《一个华沙幸存者》的创作背景

奥籍犹太作曲家勋伯格根据这一题材,用现代技法写出了一部震惊世界的音乐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

身为犹太人的勋伯格始终关注着犹太同胞的遭遇。1947年夏天,勋伯格在报纸上读到一篇关于战争期间纳粹迫害犹太难民的报道。其中描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场面:当纳粹士兵强行集合起犹太人,欲将他们送进毒气死刑室的时候,面对死亡的犹人突然齐声唱起了古老的犹太宗教歌曲《听吧,以色列人》。这歌声激起了难民们作为人的自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了他们永生的信念。73岁高龄的勋伯格读完报道激动不已。就在那几天里,他又会见了一位从华沙犹太区侥幸逃生的犹太难民,亲耳听到该难民讲述他们苦难的非人的生活经历。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促使勋伯格拿起笔来,在12天里一气呵成写完了包括全部歌词和 音乐的杰作《一个华沙幸存者》。1948年,这部作品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尔布盖格尔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使指挥家和演奏家们不得不将长达8分钟的全曲又重演了一遍。此后,这部作品无论在世界何地演出,几乎都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该作品以一个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的亲身经历,揭露了德国纳粹法西斯用枪托驱赶、殴打、辱骂犹太人的男女老幼,逼迫他们走向屠场,并要他们大声报数的令人发指的残暴罪行。

3.聆听三个音东片段,对比其不同的音乐、语言和语气

(1)幸存者叙述事件发生当天的经过,用英语。

(2)纳粹军官的喊叫,用的是德语。

(3)犹太人走向死亡时演唱的众赞歌,用希伯来语。

4.聆听全曲(同步投影朗诵词和歌词)

边听边思考:作品描绘了什么情景?采用何种表现手法?你听了有何感受? 5.讨论、分析(分析时可再次聆听典型音乐片段)(1)音乐表现:采用朗诵、合唱、乐队综合表现的形式,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乐曲开始处小号以尖锐、恐怖的音调描绘出已成废墟的犹太人居住区冰冷、慌乱的景象。之后,乐队演奏的激动不安的音乐衬托着朗诵者的声调,揭露了法西斯的暴行。乐队以打击乐器中的军鼓、大鼓、木琴和镲来强调纳粹军官的野蛮嚎叫;音乐中出现由加弱音器的圆号引出的一个短小的犹太歌曲音调,突然爆发出面对死亡的犹太人的同声高唱,乐曲进入戏剧性的高潮,乐队的合奏、尖锐强烈的音响和感人至深的音乐语言形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该作品采用十二音作曲技法并通过乐器、人声的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悲剧美。

(2)作品的意义:作品深刻揭露了希特勒残酷迫害犹太人的罪行,激起了全世界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

(四)讨论、小结

世纪的今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悲剧美的音乐作品有何特点?有何作用?21天我们聆听《松花江上》和《一个华沙幸存者》有何现实意义? 4

悲剧音乐作品通过沉缓、滞重的节奏;如泣如诉、婉转低回,或暗淡、深沉,或刚烈、悲愤的旋律;爆发式的力度变换及音乐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难以名状的悲剧性的美。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以其强烈的效果与表现力,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慷慨激昂的音乐感受中,获得最深沉的情感和最强烈的心灵震撼,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今天我们聆听《松花江上》和《一个华沙幸存者》,不仅体验到悲剧的美,还提醒我们不忘国耻、警钟长鸣,我们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期盼世界永远和平。

课后反思:

70年,开始时有的班的同学们对此 1.《松花江上》这首歌创作距今已有歌不感兴趣,甚至还有人欣赏时嘻嘻哈哈。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先用《江河水》和《悲怆》的音乐,导入到悲衰的气氛之中,再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联系历史课所学的相关知识,把学生带回到历史的悲剧之中,激起同学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这时再来欣赏、演唱、分析《松花江上》,同学们都十分投入、十分动情。

2.《一个华沙幸存者》是一首采用现代技法写成的器乐作品,同学们听不懂朗诵词,对其音乐表现手法也不熟悉,较难理解。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析该作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比较直观的美术、电影作品导人——了解德国法西斯残杀犹太人的滔天罪行。

(2)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意图——揭露法西斯的罪恶。

(3)先聆听三个音乐片段——了解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人声,不同的语气,初步感受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

(4)聆听乐曲时同步投影全部朗诵词和歌词(设置幻灯片时要计算好时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5)讨论、分析时,再次聆听典型的音乐片段,有利于深入分析作品,了解、感受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

3.这堂课的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师生共同感受到:优秀的悲剧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能打动人们的心灵,使我们在痛苦悲哀或慷慨悲壮的感受中得到激励和启示。这节课我们不仅通过音乐了解了日、德法西斯的滔天罪行,体验了音乐的悲壮美,而且还意识到要不忘国耻、警钟长鸣,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4.音乐教师深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启发学生联系相关知识,对提高音乐鉴赏的水平大有帮助。进行本课教学前,我翻阅了高一的《历史》和高二的《世界近现代史》,听了历史老师上的“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课,对我有很大启发。

第二篇:悲剧美教案

教学内容:悲剧美

教学目的:1.能认真聆听本课音乐作品,感受和体验悲剧音乐的意境和美感。2.从歌曲中回看历史,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对歌曲《松花江上》的悲剧性内容及表现这一内容的音乐语言进行分析。.2.难点:理解悲剧美的深层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孟姜女哭长城》学生边思考边感受: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

(凄惨、悲凉、痛苦)

提问:这个作品该属音乐美的哪种范畴?

(悲剧美)

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对,是悲剧美,这悲凉、凄惨、悲愤的情感也正是悲剧美音乐作品的特点。音乐的悲剧美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二、作品欣赏

1.播放《南京大屠杀》片段

思考:你是否能联想起造成悲剧的历史事变? 学生思考回答: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怎样的悲剧呢?歌曲作品《松花江上》就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幕。2.感受

(1)播放《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

提问:你认为歌曲的哪一部分最具有悲剧美,最能引起你内心共鸣?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A.《松花江上》背景简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发生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华战争序幕,张寒晖,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和当地百姓四处逃亡的悲惨景象,他含恨写出了悲剧歌曲《松花江上》,以此为形式记载了这一些悲惨的历史,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打油诗:“江山宝藏躬相送,血淌尸横填松江。”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悲惨啊!B.曲式结构分析:三段体式(这首歌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对故乡和亲人无比的怀念之情。

第二段:对日本帝国主义罪行深痛控诉,对悲惨景象伤痛万分。第三段:呼天喊地的哭喊声把情节推向高潮。爹娘啊...欣赏作品二 《周总理,你在哪里》

首先我先给同学听一首歌《你是这样的人》。

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为谁而写的么?(周恩来总理)同学仔细看看的他的歌词,戴玉强把这首歌诠释的很好。现在我们来欣赏悲剧美作品《周总理,你在哪里》 这是诗人柯岩的长诗《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写于1977年,作曲家施光南谱曲后由李光羲老师在1979年传唱中国,其中在法国也赢得一致赞扬。

提问:①本诗感情基调(深情的呼唤,急切的寻找,无尽的怀念)

②到哪些地方寻找了总理?(板书:高山 大地 森林 大海 广场)

总理的六无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无怨。六是去不留言。

说到总理我希望大家也不要忘了我们的朱镕基总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朱镕基总理说过:我是一个孤儿,从小无父无母,我不怕得罪人。我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

欣赏作品三 《罗密欧与朱丽叶》

大家有看过这个舞剧么?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名著。

故事说的是凯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互相仇视。一对仇视家族中的一男一女戏剧性的相识 相恋后来遭遇很多打击的考验,但并没有破坏他们牢固的感情,但最后因为误会双双殉情,双方家族摒弃仇恨,讴ou歌了人类伟大的爱情以及诠释了世俗的残酷。

现在请大家欣赏《罗密欧与朱丽叶》02:02:00

01;04;00 视频讲述二人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对方身份,最后二人为了在一起,朱丽叶先服假毒,醒来发现罗密欧自尽,也相继自尽 歌词翻译如下:朱丽叶之死。

为何要在这里?你已不在的世界待到老。我是否有选择的能力,当我给你的爱死去,不要试图理解我们,不再找寻自我,将你留下的爱烧成灰烬,但留藏在你冰冷的身旁。我为爱而死 我为爱而死

罗密欧 罗密欧 没有你生命只是个代名词 罗密欧 我是如此爱你

为了夜晚的来临 在我的口中没有你的味道 罗密欧 罗密欧 我来了高高的在天上等我 罗密欧 为了明日的来临

在我的唇上没有你的味道 也许你很难过

我为你感到如此怨恨,我把与你的恨放在一起,然后让我和你一起远离。我为爱而死 我为爱而死!欣赏歌曲《黄河怨》

提问:这首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凄惨、哭诉、悲痛。)

《黄河怨》以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哭诉了一个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债清算”的遗愿而投入滚滚黄河怀抱的妇女的深仇大恨。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曾巨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斗。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总结:鲁迅曾说过:“悲剧美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而音乐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中最重要也是最具光彩的一部分,它能使人们获得最深沉的情感和最强烈的震撼。悲剧美不是叫人悲观失望,使人痛不欲生、意志消沉,而是使人奋发向上、斗志昂扬,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使人们在悲痛之中由情感上的巨大震撼而达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而得到审美愉悦,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崇高之感。

第三篇: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音乐的悲剧美和喜剧美

1、通过对乐曲《二泉映月》、《松花江上》的听赏与体验,领略音乐悲剧美的内在情感,把握悲剧美的审美特征。

2、通过对歌曲《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跳蚤之歌》的听赏与体验,领略音乐喜剧美的内在情感,把握喜剧美的审美特征。

3、通过交流、探究和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对音乐悲剧美和喜剧美审美价值的讨论与思考。

二、课前回顾

1.请说出音乐的美有哪些范畴?

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六大范畴。2.优美、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的音乐各有哪些特征?并列举一音乐作品。

 优美:以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为特征。如《月光》《牧歌》  壮美:以刚劲果敢勇猛粗犷为特征。如所有进行曲和军乐曲。 崇高美:以气势磅礴、宽广宏伟为特征。如《祖国颂》《延安颂》

 欢乐美:以欢快流畅、活泼跌宕为特征。如《祝酒歌》《蓝色多瑙河》 《二泉映月》

乐曲简介: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

阿炳,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50年),江苏无锡人。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听后感:旋律如泣如诉、暗淡深沉,节奏沉缓、滞重,强弱力度转换较快,都在渲染一中悲剧美的氛围。

悲剧美的现实意义: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美是在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并且往往与崇高与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的震撼,以其特殊的艺术感召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并引发美感。《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鉴赏提示:这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第三场赤卫队员们演唱的一个唱段,是一首充满风趣,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诙谐歌曲。

思考:歌曲的风趣、诙谐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曲调、歌词、咬字等。具体表现在:曲调轻松活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歌词生动形象,体现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咬字有地方特色

《跳蚤之歌》的笑声?

嘲笑跳蚤的傲慢张狂的丑态,讽刺国王的愚昧昏庸。这些笑声加强了歌曲的戏剧性。

人民群众爽朗、痛快的笑声。表现出人民群众的无私无畏的性格特征。

欣赏体验:《小放驴》

思考:纯音乐中喜剧美给你怎样的感受?

在纯音乐中,喜剧美主要表现为幽默与诙谐。纯音乐中的幽默基本上属于正面肯定的范畴,人们从中获得的更多是轻松愉快、活泼诙谐的感受。

喜剧美的表现手法 通常采用超常、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以引起人们意想不到的惊愕来达到喜剧性的效果。例如:不合适宜的快速或慢速,力度的突然转换,纠缠不休的反复,两极音域的使用,大跳音程,拨弦奏法及管弦乐色彩的奇妙使用等等。

小组讨论:喜剧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现实意义? 音乐的喜剧美是人类热爱生活、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它用幽默、诙谐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人心情愉悦;而对于那些假丑恶的反面现象又可以用机智的嘲讽去抨击、揭露它。

第四篇:湘教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悲剧美》_教案1

第二单元 音乐的美——《悲剧美》

(南京师范大学实习教师

王文君)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程类型】:以欣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音乐的欣赏,能够体会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不幸,从而珍惜现今的和平生活。

2.了解《辛德勒名单》的配乐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

3.能够认真聆听《一个华沙辛存者》和歌曲《松花江上》,学会分析悲剧美的乐曲并且感受作品中表现的音乐意境。【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够理解并且分析《一个华沙幸存者》,这首20世纪现代的音乐作品。

2.通过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能够用声音表现出悲剧美的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及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舞蹈—即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作为伴奏的舞蹈,让学生谈谈配乐以及舞蹈带来的感受。

2.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引出本课的课题—悲剧美。

二、欣赏悲剧美的音乐 1.通过分析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几个重要形象,来痛述二战给人们带来的悲痛。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美术作品引入本课的线索二战这一主题。

2.赏析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1)简单介绍《辛德勒名单》的剧情。

(2)欣赏影片中的配乐《童声合唱》,分析演唱形式及音乐的表现意境。

(3)观看片段一:

(纳粹血洗犹太社区时,整个社区一片混乱,血腥的屠杀画面激烈、动荡,充满残酷、悲怆的气息。而画外配音却是优美动人的钢琴伴奏下纯洁的童声合唱,配合着银幕上混乱人群中唯一的彩色形象,一个身穿暗红色大衣的犹太小女孩在极度悲痛中盲目走向画面深处……)思考:

插曲《童声合唱》,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音画对位的艺术处理剥夺了祥和曲调应有的优美感,轻柔的声音这时仿佛变成魔鬼的咒语,令人毛骨悚然,突破了音乐尾随画面的一般处理,大大加强了音乐的寓意性和深刻性。)(3)观看片段二:

简单的介绍剧情。(运送尸体的犹太人、发疯的德国军官、以及辛德勒)思考:

插曲唱诗班的《安魂曲》,先分析,再总结。(4)观看片段三:

(影片末尾,阳光之下,成群结队的犹太人带着他们的后代,来祭扫辛德勒时,主题音乐再次完整出现。)思考:

《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表达的情感?

教师总结(小提琴如泣如诉、委婉动人的旋律刻划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心理历程。忧伤的 情绪,表达了饱含苦难的难以言喻的激情。并且人们总是会去怀念热爱和平的人。)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影视作品,初步体会悲剧美作品的内涵。

3.欣赏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

(1)简单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勋伯格是听到一个在集中营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的叙述所作)以及分别欣赏乐曲中的三种语言:见证人、法西斯军官、犹太人唱的众赞歌。(2)边播放字幕,边欣赏全曲。思考:

作品在调性、和声、节奏上的特点——20世纪现代音乐的特点?以及乐曲的表演形式?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无调性、不协和、无序的节奏。采用朗诵、合唱、乐队综合表现的形式。)

作者用这种尖锐不和谐的音响,为我们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其用意何在?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作者用这种尖锐不和谐的声音,是为了描写纳粹集中营的紧张、恐怖以及表现纳粹的残暴,从而引起人们对法西斯的愤怒和对受害者的同情。)

设计意图:之前有了《辛》的铺垫,学生更容易接受作品。

三、欣赏中国二战的悲剧美作品 1.观看《南京大屠杀》的片段

思考:你是否能联想起造成悲剧的历史事变? 学生思考回答: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年的9月18号是九一八事变的80周年纪念,我们在上周的晨会上也。。歌曲作品《松花江上》就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幕。)

2.欣赏歌曲《松花江上》

(1)简单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欣赏全曲。(2)请学生分析乐曲的音乐特点。

教师总结(不同部分的 旋律跌宕起伏、悲伤激愤……)

(3)学生演唱《松花江上》的第一部分,体会乐曲的悲痛情绪,以及悲剧美乐曲的内涵。

三、拓展与延伸

除了有关战争题材的悲剧美作品外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悲剧美的作品?

歌曲 ——《周总理,你在哪里》 舞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民族器乐曲——《江河水》 戏曲——《窦娥冤》……

第五篇: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教学目标:

1、懂得悲剧美与喜剧美的概念。

2、能认真听赏《松花江上》、《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跳蚤之歌》,感受到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并与大家交流欣赏体验。

3、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能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来分析:音乐作品是通过怎样的手法将悲剧或喜剧效果进行呈现的。

4、能认识欣赏音乐悲剧美与喜剧美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引导,让学生从音乐元素的分析中,能够充分了解悲剧美与喜剧美的特点。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表述对音乐的理解。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视频欣赏:《野蜂飞舞》片段 Q:指挥在干什么?(作品简介)

2、视频欣赏:《辛德勒名单》片段

Q:这段视频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作品简介)

3、Q:这两段视频给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第一段:幽默、令人发笑,第二段:悲伤、沉重。)

4、导入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音乐美中极具对比两个范畴:悲剧美与喜剧美。

二、了解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的概念

1、Q: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悲剧美,什么是喜剧美? 教师小结:抓住关键词,悲和喜。

2、课件出示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的概念

音乐的悲剧美: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 1 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音乐的喜剧美: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表现,是在对美的肯定的基础上,对旧事物的鞭挞,对丑恶的否定,其引起的直接效果就是:笑。

三、体验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一)《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

1、欣赏导入:在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1947年奥籍犹太裔作曲家勋伯格,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了一部震惊世界的音乐作品,来表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华沙集体杀害犹太人的事件,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

2、带着问题,听赏作品。Q:你听到了些什么?

Q:作品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紧张、恐怖)

Q:这种感受是用怎样的音响来营造的呢?(尖锐、不和谐)

3、师生交流

教师小结: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总是能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用这种尖锐、不和谐的声音,就是为了描写纳粹集中营的紧张、恐怖,表现纳粹的残暴,从而激起人们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与仇恨,对受害者的同情。二)《松花江上》

1、欣赏导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心灵与肉体无尽的伤痛,1931年9月1日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序幕。1936年,当时身为中学教员的张寒晖先生,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大地犯下种种的滔天罪行和当地百姓四处逃亡的悲惨景象,含泪写下了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歌曲一一《松花江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初步听赏。

Q:你认为歌曲的哪一部分最具悲剧美,最能引起你内心共鸣?

3、深入体验

Q:随音乐哼唱你认为最感动的唱段,谈谈其音乐语言有何特点?

4、教师小结:在音乐的悲剧美中,旋律和音色具有最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或如泣如诉、婉转低回;或暗淡深沉、浑厚浓郁;刚烈悲愤、警号长鸣。当悲剧美与壮美结合时起到悲壮的效果。另外沉缓滞重的节奏、爆发式的力度变换、表现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作品叙述)三)《憨豆先生》

1、欣赏导入:和悲剧美相比较,喜剧美要显得轻松与愉悦得多了,下面让我们欣赏《憨豆先生》片段。

2、带着问题,听赏音乐。

Q:大家觉得这个影片是属于戏剧表演的哪种表现方式?通过憨豆先生的表演能够发现喜剧有什么特点?

3、师生交流

四)《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1、背景简介。

2、带着问题,听赏音乐。

Q:这段视频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风趣、幽默?歌曲洋溢着赤卫队怎样的精神?

3、学生讨论

4、教师小结:音乐之所以产生喜剧效果,同电影或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因为采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如:故意破坏音乐发展的逻辑习惯;力度的突然转换;两极音域的应用;纠缠不休的反复;不切适宜的快速和慢速、表演者夸张的神态,等以引起人们意想不到的惊讶来达到喜剧的效果。

5、Q:我们刚才听的《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采用的是怎样的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法 五)《跳蚤之歌》

1、欣赏导入:下面让我们欣赏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的《跳蚤之歌》。

2、带着问题,听赏音乐。

Q:歌曲为什么让人发笑,其喜剧美的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

3、师生交流

教师小结:歌曲为我们讲述的这个荒诞故事;演唱者塑造出的生动音乐形象;以及这种半朗诵、半歌唱的曲调风格,使作品展现出鲜明的喜剧美的特点。六)归纳比较

(一)悲剧美:①旋律:如泣如诉、刚烈悲愤。②节奏:疏松。③速度:沉缓滞重。音乐特点:感人、暗淡、深沉。

(二)喜剧美:①旋律:不规整,有说有唱。②节奏:紧密。③速度:欢快。音乐特点:幽默风趣

七)课堂活动

(一)对比欣赏中国名曲,完成表格。

(二)课外拓展。收集喜剧美或悲剧美相关歌曲,课后分组讨论并唱一唱。

四、总结

同学们,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虽然是两个极具对比的音乐美的范畴,但无论是悲痛与欢笑都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只是两个范畴的音乐所表现的手段不同,产生的美的效果也各异。同学们,让我们在今后的音乐生活中,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理性吧。

下载《音乐的悲剧美》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的悲剧美》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说 课 稿《悲剧美》

    说 课 稿——音乐的悲剧美 一、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在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创造和表现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 2.面向......

    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

    引言 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能给欣赏者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如喜剧,它的主人公以其滑稽和幽默的表演使得人们开怀大笑,给欣赏者以轻松愉快的感觉。但同时,喜剧能够把生活中的丑恶......

    音乐教案——秋天多么美

    活动名称:音乐《秋天多么美》 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学习看图谱记忆歌词。 2、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知道......

    音乐的喜剧美教案

    音乐的喜剧美 教案 教学目的 1、能记住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及《跳蚤之歌》的旋律。 2、能了解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的喜剧美中的作用,并......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一课时) 赣榆县初级中学 授课者:仲崇荣 教学背景: 这节课不同寻常——这是一节校际交流课:校领导指派我到班庄二中借班上课。我从思想上很重视这节课:备课上花了不少时间......

    幽径悲剧教案

    二十三、幽径悲剧 季羡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在文章所流露的感情倾向。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在反复阅读中,体会文章精练、通......

    幽径悲剧教案

    从有效的朗读出发 ——说说《幽径悲剧》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幽径悲剧》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叙了北大燕园内幽径上的一棵古......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课堂实录(市优质课一等奖) 潍坊市育华学校 姜美玲 学习目标: 1、感受古藤的美和悲,理解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思想感情与决心。 2.培养学生欣赏美、保护美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