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教学
如何改进组织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课的组织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管理过程。只有改进体育课堂组织管理才能更好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课的组织教学 主要包括:严格执行体育课堂常规、基本队列、体操队形、编班分组和分组教学、组织学生练习和锻炼、安排保护帮助和休息(合理的间歇时间)、科学安排练习的队形和调动队伍;科学合理地布置场地、器材 以及体育干部与骨干的培养和使用等。课的各项活动的组织工作是交错进行,互相联系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实情全面考虑各项教学组织工作的具体操作,做到统筹安排,相互配合,讲究实效。
一、组织教学的作用 : 1.保证体育课教学的顺利进行;
2.使得为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所采取的各种保证措施与手段的顺利实施;
3.合理的组织教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4.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科学地布置和使用场地器材,有利于队伍的调动,节省时间 ; 5.防止伤害事故,保证课的严密紧凑进行。
二、安排队形的基本要求:
1.学习队伍的位置安排要有利于学生看得清示范演示听得清教师的指导,学生尽可能背阳光、背风沙、背干扰站立; 2.队伍的站立应有利于教师的观察、帮助、指导、调控; 3.有利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互相观察与帮助;学习与练习队形应符合安全与卫生的基本要求;
4.练习队形的站立应有利于提高练习密度。
三、调动队伍的基本要求:
1.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的布局,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调动学生队伍;
2.要尽量缩短不同的练习场地之间的距离,节省调动队伍的时间;
3.要通盘考虑一节课学生队伍的调动,注意有组织地调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队伍调动;
4.善用口令,提高指挥能力和调控能力。
四、场地器材布置常用的方法:
场地器材布置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既要方便教师指导与学生练习,也要符合安全与卫生原则,不同练习场地距离得当,可移动的器材应尽量向不可移动的固定器材靠拢。
邻近布置:两个教材所需要的场地与器材安排得比较靠近。— 般是可移动的器材靠向固定的场地器材。例如,技巧教材所用的体操垫可以摆放在放靠近跳远教材的沙坑附近,占地面积不大,既方便教师管理也减少队伍的调动。
重叠布置:重叠法是将两个教材所需的场地器材布置安排在同一地点。可以将垫上的练习安排在圆周练习教材的中间位置。例如,将前、后滚翻的练习布置在圆周接力的中间位置。提高场地利用率,使组织教学更加紧凑。
循环布置:按练习内容的先后安排顺序依次布置场地的方法。例如,俯卧撑---跳绳---引体向上---纵跳---举哑铃,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练习。这种方法练习顺序、要求明确,可以提高运动负荷。综合布置:将邻近布置、重叠布置和循环布置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综合运用。
五、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课的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组织结构方式。体育教学组织的形式可分为不同类型。教师与学生的既有直接交往也有间接交往;参与教学组织形式对象既有全班也有小组和个体。
(一)全班教学
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班级全员一起进行学习的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
(1)它采取的是同步学习的方式,全体学生每次的学习内容、进度及采用的教学行为都是相同的,并且学生所有的表现都可以直接反馈给教师。
(2)它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辅之以其他各种有效的方法向学生呈现教材,比如讲解、示范、谈话、课堂讨论等等。(3)按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人数固定,教授同样教材。
(4)每节课都有统一规定的教学时间,按照统一的教学时间表,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歇。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 1.按性别分班(男女分班)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 程标准要求,7-9 年级(初中学段)必须男女分班上课。随着年龄的增大,男、女生各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在体能、运动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差异较大。为了教学,通常是将两个平行班放在同一时间上课,将两个班的男女生分开,分别由两位老师共同上课。2.按兴趣爱好分班
根据学生对教材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分别组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使学生真正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逐渐养成锻炼习惯。例如,高中的模块教学、选项教学。
3.小班教学(20-30 人)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效果与上课的人数多少有密切关系。教育的质量和受教育群体的人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人数成反比,学生越少,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辅导与关注的程度就会越大,个别辅导、学生的练习密度、重复动作的次数就能增加。
(二)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以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条件、运动兴趣和需要等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愿选择而组织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由于学生之间体育学习兴趣爱好不同,身体素质水平不同,班级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分组教学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
分组教学形式一般能适合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和班级教学相辅相成。分组教学一般有以下几种:
(1)随机分组、自然分组
随机分组,就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例如,教师用报数的方法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随机分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在竞赛、游戏时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既简单又迅速,是教学中基本的分组形式,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学生在爱好、能力上的差异,无法很好地体现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自然分组就是按照学生排队的排或列组成小组,这种方法快捷、简便,节省时间,有利于教师管理。
(2)同质分组
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同质分组的方法在教学中常自觉和不自觉地得到运用。例如在短跑练习中,学生总是要找与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学一起跑。耐力跑练习时,一圈刚过,队伍就已经分成了几段,这时形成的 “ 集团 ” 就是典型的同质分组。
同质分组的优点在于能增强活动的竞争性,符合学生好强争胜的性格,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但是,同质分组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易在学生中形成等级观念和弱势人群的自卑感等。因此,教师在首次进行同质分组前要给学生讲解清楚。
(3)异质分组
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异质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是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 “ 异质 ” 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游戏前,通常把跑得较快和跑得较慢的学生合理地分配在各个小组里,确保游戏的公平性,此时形成的小组就是典型的异质分组。
(4)帮教型分组
在合作型分组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一种互为依赖的关系。但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组织部分学生直接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这就形成了帮教型分组。例如,有一定专项技能的学生可以在自己所擅长的练习中帮助其他较差的同学,有时还可以指定学生进行 “ 一帮一 ” 的辅导。采用帮教型分组形式所起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个人对众多的学生进行指导好得多,同时帮教式分组的形式是主体学习的一种很好体现。
(5)友伴型分组
如果让学生自己分组进行活动,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这就是友伴型分组。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自然的现象,人总喜欢与自己熟悉的人、亲近的人聚在一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友伴型分组,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与关系密切的同伴在一起练习,学生的心理会放松,并能得到友情的支持。例如,一个不会打篮球的学生处在一个友伴群体中,其同伴会用友好的态度热情地鼓励他(或她)一起打球,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他(或她)也会很放松地,毫无顾虑地与友伴一起活动。过去在体育课上很少能看见这种友伴型的分组形式,因为一些体育教师认为,“ 友伴 ” 在一起活动容易失控,容易打乱课堂次序,容易在体育课上形成 “ 小帮派 ”。实际上,这是由于一些体育教师总是站在教师 “ 教 ” 的立场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的作用,没有认真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所形成的。
(三)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一般是指教师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学调控:
作为在室外进行的体育课,受教材、时间、空间、场地、器材、环境、气候、学生动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的是可测的,有的是不可测的,因此,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调节、处理教学中问题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更具技巧性。而课堂调控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合理运用调控手段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技巧等具有积极意义。
1、调控学生心理
(1)集中注意力与激发兴趣
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由于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比较泛化,要把这些心理统一到教学的既定目标上来,其心理准备是重要前提。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集中注意力的练习趣味游戏
视听材料(图板、照片、课件--)
创设情境
准备活动有新意、有趣味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引起活动,使个性积极化”。在教学的总体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尽量做到导入与准备活动有吸引力,教学内容与方法有想象力。根据初中生身心特点,重视游戏活动、情景设置、课堂的创新等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的注意力步入正确的教学方向。(2)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师情态的表露会感染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对自己的情态进行调控。
仪表(运动服干净整洁、发型整齐利索、口令洪亮、动作准确)工作热情,积极性高,课堂上教师的心态是否健康,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积极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充满热情,这对一堂课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用心教学、关爱学生)语言。首先,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语言必须准确、要有科学性,绝不能出现知识性、概念性的错误;其次,掌握好时机,善于鼓励表扬;第三,必须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语言要富有幽默感。不能把幽默理解为插科打诨,取笑逗乐。正确的做法是:幽默而不轻佻、诙谐而不油滑。(规范、诙谐、幽默)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各种消极心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堂课,我们才能把握全局,操控自如。
2、调控课堂气氛
体育是学生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以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与学生的活泼、积极参与和高昂的情绪密切相关。教师营造积极、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合理调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1)创设情景,主动参与。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创设故事情节、角色扮演、游戏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自觉锻炼,体验成功,会使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创设情境对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作用,也是课堂调控的手段之一。
在技能学习,身体素质练习等比较枯燥的内容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不高,以致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教学中我们也常发现,一个小小的游戏,一个情境的穿插,就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既要有充分准备,也要注意观察课堂情况,随机应变地创设情境,插入游戏,把学生的学习情感导向最佳状态,能起到较好的调控作用。(2)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教材、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课堂氛围。区别对待 分层教学(3)收放有度。
体育课是空间大、交流相对自由,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积极教育作用。
鼓励学生的运动热情,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同时也要有良好的课堂常规,活而不乱,松而不散,放的有度。
3、调控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的节奏,一般指课堂教学进程中的速度及其规律性变化。(1)快慢适中
速度过快,会导致学生身体不支,动作变形,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课堂节奏前紧后松;速度太慢就会使学生注意力转移,纪律松散,失去兴趣,课堂节奏前松后紧,时间不够。
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状态等调整教学速度。例如:新教材的学习、难点重点环节学习时,就应放慢速度,让学生体会动作,掌握要领,给予消化的时间;在复习课和身体素质练习中,应适当加快练习速度,保持兴奋度,以保证练习的质与量,提高运动负荷。另外,在练习过程中,还应随时监测与观察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状态,这也是我们进行快慢调控的依据。(2)动静搭配
动:身体练习、参与活动
静:听讲、观察、思考
如果一堂课一直处于动态之中,学生就会兴奋过度,就可能导致课堂失控;反之,课堂一直处于静态之中,课堂气氛就可能受到抑制,就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本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动静”交替的节奏来调控课堂。
适合于“静”态的环境:教学的起始,教师对动作要领、方法的解析与示范、达成目标与要求、练习的价值、对学生心理的激励。适合于“动”态的环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感知、体验并参与各种练习的过程。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而不死,动而不乱,动静结合,活而有序。
(3)起伏有致
运动负荷的高低起伏: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设计教学,在安排课的运动负荷时,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波浪式地进行。学生情绪的高低起伏: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中运用趣味性、竞争性活动与激励等,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幽默、示范、展示、讨论交流、思考等,让情绪得到舒缓和放松。跌宕起伏的课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活动富有韵味,能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美,也有利于师生情感与思想的沟通,使课堂充满生机。
六、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也容易出现学生伤害事故,从而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中,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需要提高以下技能:(1)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布置的技能;(规格、位置、方位等)(2)对运动器材进行检查和保养的技能;(定期检查、维护、维修)
(3)对学生的身体和技能状况进行准确判断的技能;(了解、观察、判断)
(4)把握教材难易度与进行教材安全化处理的技能;(钻研教材、教学设计)
(5)对各种危险进行准确预测的技能;(观察学生的表现、环境的变化)
(6)对各种动作进行安全保护的技能;(集体备课、定期练习)(7)利用学生群体进行相互安全保护的技能;(培养骨干)(8)对紧急伤害事故进行正确的初步处置的技能等。(多学习、多请教)
教师首先要不断加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增加知识储量,了解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动向,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应变能力。其次要了解本学科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变化动态和行为。教师要学会预测可能在课堂中出现何种随机现象,学会如何应付及处理。注意这种随机现象及应对措施的积累,逐渐增强体育教师应变能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不断总结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自己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这样就会创造出一个比较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如何组织有效教学
如何组织有效教学?
如何组织有效教学?
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真诚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一、教师要有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终身学习的进取精神。
教育界很早就有这样的观点:教师要给人一杯水,自己不能只局限于有一桶水,要把自己变成一条涓涓的小溪。数学科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辐缘广阔。数学教师应是数学学的形象大使,数学学的发展迅猛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是紧跟时代发展,数学教师应是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溪”。
同时,数学学的知识体系和技术应用,使我们生活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产品增加很快,数学教师要跟上数学学发展的步伐,要有终生学习的精神。教师要掌握:数学学知识体系的内容知识;实验设计与操作知识;数学学发展历史知识;数学学方法知识;数学学目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知识;著名数学学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科学道德知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知识;用生动的例子揭示教育内容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决策与组织协调知识等。
二、弄清教师的作用,摆正教师的地位,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弄清教师的作用,摆正教师的地位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的根本在于塑造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师的责任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发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以为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以为帮助发现矛盾的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劳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三、精心备课,设计教学,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备课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吃透教材,精心备课。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涵盖广,外延大,需要教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地使用,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备课时应从多方面进行预设,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预设到,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及时调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指向于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将“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3、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实事求是的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要有弹性,给学生留下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真正获得进步和发展。
四、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只有当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匹配时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问题为主线,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新课程教育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探究意识的形成与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与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利用学生的探究本能,通过合适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并培养了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情景为依托,运用情境式教学法
情境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
创设情境常见的手段有:①模型展示法.即利用数学模型来创设情境.②画图再现法.即利用课本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③语言描绘法.即利用语言来描述数学现象及数学过程等。④实验演示法.即利用实验的现象、结果来创设情境。
3、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运用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以“平等交往”作为前提讨论交流,以“思维互动”作核心,实现师生多边互动,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习数学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的意识。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可采用①趣味引“动”。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把他们带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②问题激“动”。运用问题来激发互动,问题应该由师生双方交替提出,若问题仅由教师提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互动”。③实验带“动”。运用实验教学,可把学生带入“思维互动”的新天地。无论是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步骤的设计,还是实验结果得出,都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五、要做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艺术。
教学反思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环节。反思是一种面对问题的主人翁方式,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不断地反思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每一节课后,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需要修正,有没有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设计;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教学中难点如何突破,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其思维的障碍在哪,如何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听课、教研之后,要通过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学习比较,反思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教学艺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要以学生得益多少为评价标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教法和学法,需要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知识,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如何组织教学查房
如何组织教学查房
一、教学查房意义
定期开展针对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活动,是促进住院医师成长的重要的床边教学形式。教学查房集中体现了一个医院、一个科室和一位带教医师的医疗水平和教学水平,其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一是完成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二是书本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的重要途径;三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重要课堂;三是培养临床师资、建立教学梯队的重要之路。因此,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应高度重视教学查房这种教学形式,营造氛围,形成制度,规范运作,务求实效。
二、教学查房要点
(一)教学查房前的准备 带教医师方面:
1.病例准备。选择原则:有教学意义的典型病例;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或有治疗意义的病例。
2.教学准备。包括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作业与参考文献。若需要,可准备PPT。参加教学查房的住院医师的准备:
1.要准备汇报病例的所有资料,包括查房病历、辅助检查资料等; 2.查房前要到病人床边看病人,要求住院医师带着问题参加查房。
(二)教学查房的流程 1.开场白:由主持教学查房的带教医师向参加查房的全体人员简要说明此次教学查房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主管住培生汇报病历(一般在办公室,限定时间5分钟左右),包括简要汇报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中的主要发现;提出初步诊断和问题。这个时间,带教医师可进一步核对病历。
3.带教医师床旁核对病史和体格检查。要求带教医师基本功要过硬!首先,带教医师通过在病人床旁核对重要的病史、补充询问遗漏的病史,向住培生们传授病史采集的技巧和方法,强化住培生们问诊的基本功训练。其次,请住培生首先做重点体格检查。带教医师补充遗漏的部分,纠正不规范的体格检查操作手法,借此机会,手把手地指导住培生体格检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示教。再次,通过床边与患者的交流,如了解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行必要的指导,根据具体情况解答患者的疑问,感谢患者的配合,说明下一步将对患者进行的检查和治疗计划。指导住培生医患沟通的技巧。4.讨论(一般在医生办公室进行)
讨论的每一步骤应先由住培生进行分析,随后由带教医师进行补充、纠正和指导。
一是小结病例特点。带教医师对病历书写进行检查主点评,指出不足之处;避免简单重复病历,但要求条理清晰;对重要的特征性的辅助检查进行判读。
二是诊断与鉴别诊断(强化临床思维训练)。提出初步诊断(强调规范和完整的诊断)、诊断依据(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提出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强调鉴别要点)。
三是诊疗计划。包括病情评估;进一步检查;治疗方案(近期、远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指导。
三是总结。应基本包括:指出住培生应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还需要思考的内容;建议阅读的资料和思考题。
(三)教学查房注意事项
1.带教医师及参与教学查房的人员应态度认真、情绪饱满、语言亲切、仪表端庄,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2.在教学查房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和树立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并适时训练临床沟通技能。
3.一个规范、完整的教学查房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左右。病房空间应尽量宽敞,病房无陪护或探视家属等无关人员,减少干扰。4.有关技术要求,务必做到突出“三基三严”;基本概念一定要讲准备、清晰;紧密结合病人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可适当介绍相关新进展,但要力避变成“小讲课”;分析、讨论时师生之间一定要有互动,必要时采取提问方式使学生紧跟教师思维,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概念和思维方法,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体现教学相长,注意应用相关的英语词汇,使用规范、统一的专业术语,授之以“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第四篇:教学组织设计方案
教学组织设计方案
第XX节广播体操说课稿
三湘四水组
首先是本课的指导思想:本课以兴趣教学为主线,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从死学,苦学变为活学,乐学。增加学生的运动愉悦感,成就感,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接下来是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新授课。生理方面,他们易疲劳,肌肉耐力差,形体的可塑性强;心理方面,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喜欢并善于模仿。
教材分析
广播体操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的一项比较重要的体育活动。它对缓解学习疲劳,纠正不良身体姿态,塑造优美形体有很大作用。
教学目标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练习,80﹪的学生基本掌握第XX节广播体操的动作。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广播操的学习纠正不良的身体姿势,塑造优美的形体。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每个节拍动作的规范,到位。难点:协调完成每个动作。教学方法
我所采用的教法主要有:讲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正误对比法,互助合作法。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本次说课的重点环节。这节课我将分为三大部分,情景导入,情景展开以及情景结束。
情景导入部分包括课堂常规,热身活动和教师提问三个环节。热身活动在课堂常规四列横队的基础上做一段5分钟的热身操,完整的热身操包括4个8拍的动作。
第一个8拍:xxxxxxxxx 第二个8拍:xxxxxxxxx 第三个8拍:xxxxxxxxx 第四个8拍:xxxxxxxxx 情景展开阶段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一)教师的讲解示范
(二)教师以镜面示范
(三)集体练习后的分组互助合作练习
过程:
1、教师讲解示范及镜面示范至练习完成整节操;
2、完整领做1次,学生完全理解熟悉整节操
3、学生分组互助合作练习,4、找同学做正误动作的对比
5、放音乐老师领做,学生跟做。
6、放音乐学生完整练习。
最后是情景结束阶段,我将带领学生做一段瑜伽,积极放松身心,主要包括四个动作:半月式,摩天式,骑马式以及反弓三角式。
教学评价
主要包括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以激励评价为主,多表扬少批评。
报告实施办法
为推动各地依法履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责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动态监测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促进学校体育科学发展,根据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办法》,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全面总结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组织编制和公示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并逐级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报情况进行分析、反馈,并向社会公开。
二、报告内容
报告重点反映本地区学校体育开课率、教学实施总体情况、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关键指标。
三、工作安排
1.报告内容和报表数据信息的采集计算时间为本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2.各地各校要认真分析学校体育工作关键指标信息,按要求填报《学校体育工作报表》(见附表)。
3.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于次年1月5日前,提交本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及报表,同时报送一式三份加盖教育行政部门印章的纸质文件,省教育厅在次年1月15日前向教育部报送本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及报表,请登录省教育厅指定网站下载有关电子表格。
四、有关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分析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充分利用互联网站等信息技术汇总和动态发布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学校体育工作报告要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推动各地交流体育工作经验,展示体育改革成果,共享优质信息资源。同时,通过全面总结和建立健全报告制度,动态监测学校体育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安徽省学校体育工作报表.xls
填表说明
1.本表为学校体育工作报表,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后完成最终填写。
2.学校等级评估等情况一栏,请各地在学校自评、上级复核后,逐级汇总统计县、市有关数据后得出。
3.达标标准请参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4.体育馆等场地标准请参照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中小学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T/T280-2012)。5.具体内容说明如下:
* 体育课开足数:是指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学校数。* 大课间体育活动数:是指每天统一安排全校性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数。
* 体育教师缺额百分比: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工作量计算办法,短缺的体育教师人数占国家规定教师总人数的比例,达标人数可以参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
* 体育教师参训人数:是指体育教师参加县级(含县级)以上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的人数。
* 体育场地经费支出:是指学校每年在体育场地建设、修缮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 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是指学校用于购置并按财会制度规定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体育专用器材支出及大件器材补充、添置的费用。
* 体育工作经费:是指学校组织定期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质测试、比赛、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费用以及地方财政专项用于学校体育的费用。
* 体育专项督导覆盖率:是指地方教育督导中对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的学校数量占地方学校数量的比例。
* 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包含在相应办学层次统计数据中。
第五篇:组织教学反思
关于课堂组织教学的反思
马子艳
学习了学校下发的《组织教学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之后,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所思,记录如下。
首先自己对基本的教学课堂常规认识不够深刻。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却稍欠缺井然有序。有时学生积极性使然,会迫不及待地抢答,会导致课堂出现无序状况,导致其他遵守课堂秩序的同学积极性下降。
有时课堂会增加评价环节,但是尺度也不好把握,只好在摸索中发现更合理的易操作的评价方法。
要想自己的课上的很轻松,学生乐于接受,就要在课下下足功夫。备课的时候,除了备基础的课本知识,还要适当拓展延伸。把亘古不变的知识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授下去,这就要在备课时思考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学生的瓶颈会是哪一点,都要事先有合理的预想,这样才会上课时有的放矢。与此同时,更要对授课的各环节了然于心,环节之间如何过度、衔接,都要事先有所预设,以及突发问题要如何改变思路等等。
课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通过多感官配合学习知识,效果会更佳。所以课件的使用要与教案搭配合理,才会使课堂效率提高。所以对课件从制作到使用都要与教案统一搭配。
课堂提问环节,没有全面照顾到优、中、差学生。反而对差生投入过多,使优生表现机会过少,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反思之后调整
如下:基础的、浅显易懂的知识多给3、4号表现机会,拔高的、综合能力考察的让1、2号大显身手,从而使多层次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存在感和成就感。
对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有以下的感想。
对于上课开始阶段的组织,自己做的还不够。总是急于上课,想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检测字词,可是时间掌握不好,经常被上课铃声打断。这样一来,新授课的导入部分会受到影响。
课上的时候,存在讲授过多,学生发挥偏少的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这一点正在有意识的改进,从备课问题设置环节着手,到课堂提问、追问,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本内容上,可以通过轻松的语言、灵活的小游戏、简短的小比赛等形式下手。
课堂结尾的时候,事先要有巧妙的设计,使一堂课有知识点回顾,有学习方法指导,有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力求精炼和有指导作用。
活到老学到老,本人深感基础差,所以可学习的地方太多,还好,趁年轻,有时间和精力,此刻补充能量还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