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4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设计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设计

临淄中学 徐巍

【教学分析】

1、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本节内容中的“人口分布”部分在高中地理课标中未体现,在初中地理课本上讲述了人口分布,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只是解读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辩这两个概念,明确这两个概念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人类活动如果超越了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人类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体会其蕴涵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等方面。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产生活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社会发展应担负的责任。

2、教学内容分析:

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的感悟和理解,以及对分析人地关系方法的指导,本节内容共分为四部分:“世界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我国的人口分布”、“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前三部分知识都是为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做铺垫,让学生学会分析人口数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人地关系。

3、学生情况分析:

人地关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但对人口数量的多少所引发的问题以及某地区人口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思考。【教学构思】

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标准,本节教学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日和未来社会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本节课中有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采用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和判断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就上述观点展开辩论,各抒己见,重全员参与,从而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培养了用辩证方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图表资料,了解世界及我国的人口分布规律。

2、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并说明形成原因。

3、辨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概念,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

理容量的区别。

4、判断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理解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归纳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2、由归纳总结的知识推断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3、应用所学的影响因素解释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原因。

4、合作探究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知道一个公民对社会发展应担负的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难点: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教学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一组反映了地球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一组是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地球漫画,然后让学生思考:地球能否承受人口如此快速,持续的增长,如果不能的话,其承受能力是否有一个限度,那么这个限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的学习。

一、世界人口分布

引导学生读图1-3-1分析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区别。思路: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可以发现这两个图人口密度虽然相同,但人口的实际分布却不相同。左图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不尽合理,而右图的人口分布则比较均匀,比较合理。所以我们在研究人口分布时不但要研究人口的密度还要考虑人口的分布格局。导入世界人口分布规律的探究。

让学生读活动中的表及图,思考讨论并完成动后的问题。

1、读表1-3-1,总结世界人口主要分布的纬度范围。

2、读表1-3-2,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与距海远近的关系。

3、读表1-3-3,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4、结合表1-3-

1、1-3-

2、1-3-3读图1-3-2,找出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并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释人口稠密的原因。

思路:让学生读表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并结合图1-3-2,利用所学知识尝试分析东亚、南亚和西欧人口稠密的原因。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导入影响地理因素的学习。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阅读课本第二部分,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并简要说明如何影响人口分布的?完成学案。

1.自然环境因素:(1)地形(2)气候

(3)水资源和土壤

(4)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3.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历史、宗教、习俗等文化因素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案例分析:写出下面现象的影响因素 分析以下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东北黑土分布区人口较为稠密()

②塔里木盆地从边缘向中心人口变得稀少()③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地区在高原和山区()④印巴分治导致的人口迁移()⑤筑波科技城的形成()

⑥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⑦上山下乡,西部大开发()

思路:让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学案自己总结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并设计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影响因素加深理解。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1)主要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2)其他特点:沿海地区人口多

(3)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它形象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 读图1-3-7和1-3-8合作探究:

① 对比两幅图,思考一下在这10年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格局有没有改变? ② 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思路:对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课本上阐述的很全面,也是对前面内容的一种归纳和概括,所以让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完成,对于课本的上的活动,可以作为一个案例让学生利用总结的地理因素来进行解释阐述。

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2)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合作探究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与环境人口容量是什么关系?

思路:回到课前所思考的两个问题,由这个限度引出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的标志就是环境人口容量,让学生合作探究其影响因素及关系。

2.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 3.我国的人口容量 4.我国的人口政策

思路:适合养多少人是人口合理容量的问题,辨析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中国的人口容量问题。

教材整合

人教版教材都对合理人口容量作了详细的阐述,教学中要结合其内容。对于世界人口与

中国人口的分布初中已有学习,内容也相对简单,对于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第二篇:1.3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_20120207082348203

杨集中学高一地理(下)

教学案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课程标准】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通过对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等特征的了解,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成因;理解思路:只要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首先考虑到三个大的方面,然后从各个角度具体分析

强调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作用;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分布特点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点;运用自学法来启发学生分析相关问题

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自身的体会和身边的事例,分析理解概念,并进一步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导入新课: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今试自黑龙江的爱珲(今黑河),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的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计四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总人口的4%。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此线形象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这是中国的情况,那么世界人口分布是个什么样子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用课本16页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同学们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展示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教师点拨:(1)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杨集中学高一地理(下)

教学案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我们要研究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什么区域,一般要看这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而疏密程度一般用每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人口数(即人口密度)来表示。我们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反映了其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如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39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的3倍多。(2)人口密度不能反映人口分布格局

思考: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解惑:如图1.3—1所示,图中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都是1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都是5,根据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平方千米。但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左图的人口分布不均匀,有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少区;右图人口分布均匀。由此可见两地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同。

学生明白联系与区别后教师布置学生进行实例练习,六人一组,分工合作。并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有一定的了解。探究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让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该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得结论。然后给出探究二的思考题:

(1)为什么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2)自然环境因素有哪些?

(3)中国的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

(4)从中国的人口分布推断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明白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及世界人口分布格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三: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简单介绍世界人口分布格局,然后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明确:主要制约因素 ——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重要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确定是温饱型、小康型还是富裕型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提示: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 :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

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很简单,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来掌握。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那么,这些情况如何进行统计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学用地理统计图。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学习如何统计。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杨集中学高一地理(下)

教学案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世界人口分布

1.衡量标准: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政治文化因素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1. 现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 特点:

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 环境人口容量:最大值,警戒值 2. 人口合理容量:理想值

3. 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悲观派、乐观派、中间派 4.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16亿

教学反思

要充分的相信学生,有目的地和学生交流,对探究方向偏离过远的学生加以引导新课程倡导案例教学,新颖、详实而富有时代感的案例进入课堂,改变了课堂的教学结构,学生借助于老师提供的材料,解读材料、生疑质疑、组织答案、踊跃发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挖掘了潜能,发现了自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设一种愉快的氛围,使学生的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完善,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应该善于捕捉适合学生发挥的内容、引发讨论。

适时点拨,最大限度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如引导学生针对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展开辩论。

第三篇:高中地理《第三节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鲁教版必修2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中地理《第三节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

计 鲁教版必修2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和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分布状况是用人口密度来作为衡量指标的。用它可以来了解世界或各地区人口的分布状况。胡焕庸线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及政治、文化等。

2、解析:

人口分布是人口地理学的基础,只有了解了人口分布的衡量指标,才能量化各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是了解人口分布不平衡的原因,根据各种因素对人口的影响情况,才能来确定各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

3、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4、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2、解析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特点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对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难以区别,在讲课时要用具体实例和数据来分析说明,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世界人口密度图 2.中国人口分布图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谋求合理人口容量

(二)教学过程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今试自黑龙江的爱珲(今黑河),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的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计四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总人口的4%。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此线形象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1.3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一、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1)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我们要研究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什么区域,一般要看这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而疏密程度一般用每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人口数(即人口密度)来表示。我们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反映了其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如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39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的3倍多。

(2)人口密度不能反映人口分布格局

思考: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解惑:如图1.3—1所示,图中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都是1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都是5,根据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平方千米。但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左图的人口分布不均匀,有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少区;右图人口分布均匀。由此可见两地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同。

设问: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出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点拨:

1、东多西少;

2、平原多,山地、高原少

3、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4、汉族集中区多,少数民族区少

活动:阅读下面中国地形图、中国温度带图、中国等降水量线图,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说出哪些因素影响了人口分布? 学生思考回答。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平原人口稠密,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稀疏

气候: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思维发散:从中国的人口分布推断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世界人口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大陆沿海的平原丘陵地区 课堂讨论:中国的这种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 点拨:判断是否合理的依据

环境人口容量

三、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指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回答点拨: 主要制约因素 ——资源: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重要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比如在原始社会,人类几乎没有掌握多少科技知识,所能获得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很小。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也不可能想象的。

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确定是温饱型、小康型还是富裕型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提示: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 :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值16亿左右;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7亿~10亿。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了解了世界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我国的人口分布,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估计方法等。我们应重点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同时还应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情况,认识到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两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影响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探究法,提高学生运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列表比较法,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永兴岛案例培养学生的现代海洋观和爱国情感,通过对本节内容探讨使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列表分析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引入(航拍中国海南节选)(2分钟左右)

师:视频当中提到的永兴岛?同学们都听说过吗,学生:回答

师:但是可能大家对永兴岛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它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三沙市政府驻地所在处,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岛上各种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展示图片),那在这仅有的2.6平方公里的岛屿上最多鞥养活多少人?又最适宜居住多少人?带着这两个问题,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永兴岛的历史和今天。(展示课题PPT)新课讲授:

一、环境承载力---解读概念2分钟

师:地球对人口的承载是有一定限度的,而这个限度就是环境承载力,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环境承载力对的定义(展示PPT)

师:请同学们注意几个关键词,一定时期、环境和资源、最大,从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一定时期说明环境承载力在不同时期,由于资源环境的变化,也会发生改变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在一定时期内,资源,环境比较稳定,环境承载力可以估算,具有相对确定性,其衡量标准是用环境人口容量

师:这里提到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不是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学生:回答

教师:对,不是,而指的是满足人类最低生活消费水平,这种生存层面上的最大(PPT翻页)是一个警戒值

师:据史料记载3000年前,就有渔民在永兴岛从事捕捞活动,但是历史上该岛却少有常住人口

师:是什么原因使得永兴岛少有常住人口,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又是什么?(展示PPT)

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的小组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前后同学一个组,结合教材学案中所给材料一,并将最终的结果写在学案上。

探究活动一?

为何永兴岛历史上少有常住人口?(走下去进入学生的讨论)(3分钟 +7分钟(学生展示和教师总结))材料一

永兴岛位于北纬16度50分,东经112度20分,呈椭圆形,东西长约1950米,南北宽约1350米,面积2.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米。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珊瑚岛,土壤的生产力差,岛上地势平坦,中间较低,是潟湖干涸后形成的洼地。洼地掘井取水方便,由于鸟粪的污染,井水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洗涤。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509.8毫米,风力大,蒸发快。由于周围被海包围且陆地面积小,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雨量充沛,终年高温,高湿,高盐,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岛上林木深密,还盛产椰子、木瓜、香蕉等水果、。

师:时间差不多了,哪一个小组的的代表来给大家分 享你的观点,生:因为、、、、、、,土地

。淡水,,师:回答的很有条理,其他小组同学有补充没有

生:补充

师:刚刚回答的同学,很有逻辑性和条例性,我们应该把掌声送给他们,过度:前面同学说的淡水资源、土地资源就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二,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PPT)(10分钟

师:永兴岛陆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土地资源有限,再加上该岛是由珊瑚贝壳沙堆积形成,这样的土地生产力怎么样?提问? 学生:回答

师:对,这样的土地肥力低

生产力低

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场所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了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板书)

过度:水是生命之源,除了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也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师:永兴岛地处北纬16.5度。从地理位置看 应该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丰富,降水年级/季节变化大,过度:从气候类型看。永兴岛年降水量丰富,应该淡水资源丰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

(播放视频)师:通过这段视频,永兴岛在建岛之前的淡水情况怎么样? 学生:淡水缺乏

师:为什么降水量多,该岛还是如此缺乏淡水资源呢?

小组探究2:请同学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结合材料一

小组讨论

师: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下你们组的看法 生:回答

师:很好,请坐

这位同学从 陆地集水面积小

,蒸发大、、其他组有补充没有

生:回答

师:这位同学从人为原因

分析了缺水的原因

师:综合以上同学的回答,我们可以归纳出缺水的原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过度:由于岛内严重缺水,严重制约了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淡水资源、土地资源这两个自然因素,不仅数量缺乏,质量也不佳,从而影响了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也是永兴岛少有常住人口的主要原因,永兴岛的例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自然资源除了淡水资源、土地资源、外还有矿产、森林等其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应该是众多资源共同决定的,我们可以将每一种资源比喻成组成木桶的木板,决定木桶水量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木桶效应,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影响也符合木桶效应理论

过渡:环境承载力除了自然资源影响外,也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 地域的开放程度

,因永兴岛地处西沙群岛,离周边大陆距离较远

交流不便、地域封闭,获取资源不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扩大了资源的开发,发现新资源,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增加量资源的消耗量,这些社会因素也影响了环境承载力,但是自然原因是最主要的因素。

过渡:2012年6月,中国在三沙设市,其政府驻地就设在永兴岛,至此永兴岛各项设施一一具备,常住人口也达到了2000人左右,南亚岛国马尔代夫首都马累面积和永兴岛面积相当,而人口已经达十几万,未来的永兴岛的人口能否也能达到这么多,甚至更多呢? 学生:不能

师: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不能持续的增加,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这就是人口合理容量(展示PPT)

三、人口合理容量(5分钟)

从定义中我们找到关键词。思考一下,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和环境承载力的区别

师:哪个同学来说一下 学生:回答

师: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发展的层面的最适宜人口 数量

是一个 合理指 过渡: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那些呢

是如何影响的,又和影响环境承载的因素有何区别?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永兴岛的材料讨论说出,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师:下面我们请这边的小组的同学讲一下你们的讨论的结果,学生:回答

师:其他组得到 同学有没有补充? 学生:回答

师:综合上述同学的回答,我们可以把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归纳为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地域开放程度、科技水平、消费水平。

师:这些因素是怎么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 学生:回答

师:由于人口合理容量是

人类追求的合理舒适的人口数量,更多的是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环境承载力是满足人类最低生活标准小的最大人口数量,更主要的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这就是两者在影响因素的最大区别、。

过度:只从建立三沙市以来,岛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展示ppt永兴岛现在的 一些基础设施图片),近年来前往岛内的旅游游客也在增加,这一方面增加了岛上居民的收入,另一方便也一定程度会破坏原本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岛上政府官员面对发展还是生存的问题,绞尽脑汁,接下来同学们来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来给政府官员出谋划策。

探究活动三:结合材料二,未来永兴岛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讨论+展示10分钟左右)材料二,永兴岛,只有2.6平方公里,也就是3000亩多一点,这个岛上可是建有一个不小的机场的,而且是三沙市的中心了。而在于其岛东北面有向东北伸出的沙洲,而且岛上沙堤到中部干泻湖低地生长着茂密的羊角树丛林,土质亦为鸟粪土,最关键在于此岛的礁盘大而且在水下浅,具备了填海造地条件

永兴岛上的生活用水是经过处理的雨水,分为饮用水和洗涤用水。1994年至2006年,陆续投入400余万元建造了雨水净化厂和1500吨级的蓄水池,解决了驻岛干部职工吃水用水难的问题。

2016-10-2《永兴岛海水淡化厂启用 全岛日淡化海水达1800吨》,“以前我们都是用岛上的地下水,洗完澡身上黏糊糊的,有时还会过敏,饮用水都是从海南岛运来的。三沙设市后,大家用上了海水淡化的淡水,但有时候还会出现停水的情况,现在千吨海水淡化厂投入使用了,大家不用再担心停水了,今天我痛痛快快地给儿子洗个澡。”渔嫂杨丽从水龙头接了一大盆淡化海水,把1岁的儿子抱进盆里洗澡。

2016-10-1《三沙永兴岛开始种菜了,月产万余斤》报道:这些采用水培、无土栽培方式种植的各类瓜菜,1个月可产万余斤,成为永兴居民争相购买的菜品

每月补给船到达永兴岛的时候,永兴岛居民都会放假两天,到码头协助卸下运补物资,这两天就是永兴岛的节日。

近年来明航航班的开通,机场的扩建,交通通达性更加便利,登入岛上的旅游游客不断增加。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学生:回答

可以

填海造陆、海水淡化,蓄水次、倡导人们适度的消费观念、改善交通 提高地域的开发程度,,,师:大家集思广益,同学们的想法倡议都非常不错

我们来看看 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师:填海工程

增加了 陆地面积(PPT展示)

甚至计划通过跨海大桥来接七连屿

进一步扩大 土地面积

通过海水淡化

修建净水厂

蓄水池

解决了当地人们淡水饮用的问题

通过了无土栽培

水培 技术

解决了土地生产力低 的问题

我们 通过一段视频(播放视频)来了解

永兴岛通过 技术取得的成就

不仅如此,为了解决 和其他大陆的交流,修建了港口,扩建了机场

增加了地域的开放程度。师:这都证明了同学们的集思广益的想法,一定会变成现实

因为这片蔚蓝,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因为这顷碧绿,让我们此生无憾

永兴岛未来的建设,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未来的永兴一定会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永远兴旺!谢谢大家!学以致用:

第五篇:3 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讨论我国东西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事例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以及探讨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看待问题。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教学难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给地球带来的种种问题。(2)学生收集有关地球能够容纳最多的人口数据和地球最适宜容纳的人口数据。

【读图提问】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如果人类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大值将是多少人?

【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

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当然人类如果再这样繁衍下去,将是自我毁灭。如果在这个图中添加上资源数量曲线,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数量这条曲线将如何变化?

【学生作图回答】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消费,资源逐渐减少。

【教师评点】人类生活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那么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投影展示】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案例分析】

如果人类的人口增长不考虑环境承载力,会有什么后果呢?阅读复活节岛的悲剧一文,我们从中能吸取到什么教训? 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和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l17平方千米,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千米,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

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丰饶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在岛屿上快速地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使用资源。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为了补充蛋白质拉帕努伊人开始吃人肉。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 年左右,历经饥馑、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学生总结教训】 【教师点评】

在叹惜复活节岛的悲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因为复活节岛就是地球的缩影。就象复活节岛一样,我们的地球也是茫茫宇宙中一个孤独的岛屿,而我们也在一点一点地、越来越快地破坏着地球的资源。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为了估算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指标来衡量。那么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

【投影展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案例分析】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一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之下,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19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疆,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

(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食多食肉的生活习惯,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 【案例分析】

深圳25年前是一个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至2004年末,户籍人口165万,居住一年以上的有432万,还有居住一年以下、三天以上的有470多万,加起来深圳有统计的人口总共是1071万,还有一些流动的,加起来管理人口称1200万。

(1)深圳依赖自己的耕地生产出来的粮食能养活25年一下子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吗?(2)深圳是如何养活这多出来的1000多万人口? 【学生回答】 【读图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分别什么?

3、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归纳】

根据上述定义和同学们的讨论可以看出,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其影响最大。(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5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3)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生理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总是相对应一定的生活消费水平而言的,相同的环境对于不同生活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不同的。例如,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种消费水平,都有与它们相对应的环境人口容量。

(4)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

【问题讨论】

(1)如果让你估算未来20年内南京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你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呢?(2)未来20年内南京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会是多少呢?(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 【师生讨论】 【教师总结】

从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估计环境人口容量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因素。但各种制约因素是不确定的。比如现有的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及人口消费水平都在不断变化。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必然发生变化,造成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

但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环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无论是整个地球,还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具体的估计值,都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相对确定这一基础上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两重性。

【读图辩论】

在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上,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三种观点,看看你比较支持哪种观点:

(1)悲观派──现今世界的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容量。依照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不堪设想。

(2)乐观派──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进步使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循环。

(3)介于悲观派与乐观派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教师提问】

你比较趋向与赞成哪一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条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结合人类发展史来考察,每一个时期应该有各自的环境人口容量,这意味着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但人类的人口总数从未达到过最高的人口容量。可以乐观地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长不会达到自然环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未来;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已能主动调节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必须强调的是,乐观的态度并不表示忽视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意义。在特定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对人类的发展也是有害的。【承转提问】

据英国去年的《卫报》报道:美国和罗马尼亚科学家的计算,地球可承受人口的最高极限是目前地球人数的20万倍!建立在人类可以通过高科技方法解决食物短缺的前提下,地球人口最高将可以达到1300万亿!到时候,地球上的人类将像蚂蚁一样密集,大多数人将挤居在遍地林立的2000层高的摩天大楼中,像囚犯一样秩序井然地生活,很少能够再看到太阳光。我们有多少人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未来追求的是幸福的生活,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在这样的要求下,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呢?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含义是什么,它与环境人口容量有什么区别呢?

【案例分析】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根据“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的研究,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在较高水平投入或丰产年的情况下,中国能生产粮食6 960亿~7 000亿千克,按人均450千克计算,能供养约15.48亿人口;中等投入或平产年,粮食产量能达到6 660亿~6 750 亿千克,能供养14.8亿人口;在低投入或歉收年,粮食产量在6 390亿~6 480亿千克,只能供养14.2亿人口。中国农业资源最大可能生产量的估计是在假设以播种面积为1.9亿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为1.4亿公顷,水浇地0.7亿公顷的条件下,单产6 660千克/公顷,粮食产量可能达到8 400亿千克,以人均拥有粮食500千克计算,可承载16.6亿人。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相对地理解为中国资源最大承载力。因此,中国人口最高峰不宜超过16亿人。

同时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能养活好8亿~9亿人;如果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大致应控制7亿之内。

【学生讨论】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多能够养活多少人,是一个极限;人口合理容量是能够养活好多少人。

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教师追问】

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那么研究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师生互动】

(1)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人口合理容量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言,人口合理容量确定也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已远远超过其人口合理容量。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的人口合理容量,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进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这才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教师提问】

当今世界什么原因导致未能实现地球上人口合理容量? 【师生讨论】 主要原因:(1)人口过快的增长、人口的压力(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资源的耗竭(3)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

具体原因:

发达国家人均消费资源太多——美国人口不足世界的1/25,但总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消费量均超过了世界总消费量的1/4,美国年人均石油消费量为3.17吨,名列世界第一,是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5.4倍。如果全世界按美国人均消费水平消费石油,那么全球的石油储量使用将不足8年!日本人均钢消费量名列榜首,接近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5倍;德国和美国人均钢消费量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是世界人均的3.7倍和3.2倍。美、德、日人均铝消费在17~20公斤之间,相当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4~5倍,是中国人均消费量的6倍。从矿产资源累计消费总量来看,20世纪美国共消费了350亿吨石油、73亿吨钢、1.4亿吨铜和2亿吨铝。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在世界每年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了80%以上。【教师追问】

(1)面对存在的问题,人类有什么途径才能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呢?

(2)作为社会的成员,我们个人能够为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做出什么呢? 【学生探讨】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3)世界各国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课后探究】

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根据日本、韩国发展过程中,农用地被工业大量占用(日本人均0.04公顷,韩国0.07公顷)而导致农业萎缩,粮食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社会的需要(1994年日本进口占72%,韩国占66%),由此推理,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Who will feed China)的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而且被一些人所利用,提出所谓“中国威胁论”。

中国到底能不能依靠本身的资源养活自己呢?

板书

下载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 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

    人口的合理容量说课稿

    《人口的合理容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第三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

    1.3《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鲁教版必修二)(五篇范文)

    第三节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 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 3、 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4、 理解环......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2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高中地理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对于这个标准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能够粗略了解......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一)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复习专题一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专题一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是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协调度的指标之一。HD的值越......

    示范教案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从容说课 在前面几节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随着时间的延续,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也在不断增长。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和一定历史时期、一......

    公开课教案1.3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能说出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的区别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与四个制约因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