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1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一篇:【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

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难点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两段材料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课件4—7)

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拉开了新中国教育奠基工程的序幕,建立人民的教育事业;接着是解决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具规模。

学生看书,指导学生概括:新中国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拉开序幕的?人民政府是怎样让教育事业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什么背景下何时召开?有何重要决议?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是如何建立的?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针?取得怎样的成果?老师概括: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思考:开基创业经历了怎样(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2.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1)大力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成就(2)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3)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大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学生思考:新中国教育获得了怎样的发展?为什么? 答: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二、**中的教育(课件8—12)通过材料、图片让学生认识以下问题:

教师讲述:“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偏差。在“大跃进”的年代,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1、原因:“文革”十年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

2、表现:(1)师生“破四旧”,学校停课(2)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4)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3、影响:

使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导致人才缺乏; 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三、教育的复兴(课件13---19)

教师:文革结束后教育的蓬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探索道路成功的一段。学生看书,结合对文革结束后对教育领域的认识理解,(一)归纳中央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措施。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法》、教育投资上、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社会办学、“希望工程”等各领域进行改革,取得进展。4、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

5、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二)成就

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合作探究】你觉得当代中国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对此你有何建议? 老师概括:

(1)基础教育普及率低,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低于主要的发达国家、而文盲人数还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2)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3)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人均受教育的差距大,西部和农村教育相对较弱 【课堂小结】

过去50年,是共和国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的50年。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所赢得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的辉煌成就将永载史册。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豪情满怀。中华民族的未来是辉煌灿烂的,中国教育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我们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板书设计】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二、**中的教育

三、教育的复兴

第二篇:高中历史必修三21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

吉林磐石一中

郭玉保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通过观察引言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是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回答后导入新课。

学情分析

特点:作为高二学生已经拥有基本的史学知识和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不足:学生对于我国的教育政策方针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

对策:教师搜集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教育变革的历史图片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教育变迁来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

设计理念

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2、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方针;“文革”对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

②理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③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改变及教育的初步成就;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3、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

②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文革”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

③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变化实质,让学生明确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

②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重点: 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依据:课标的要求及高考考纲中的考点要求。教学难点: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依据: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变迁一则缺乏了解,许多关于教育的史实今天的高中不了解,立体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尚未形成。教学过程及评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课题。展示材料: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审题,指出材料所示增长模式按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来分其实只有两种,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设问: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审题,指出材料所示增长模式按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来分其实只有两种,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设计意图

通过史料和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历史与时政相结合,使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二、问题探究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学什么?

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

(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 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1957年)成就:

(1)大力发展

学校教育(2)建立

学校教育制度(3)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 体系

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大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怎么学?

本目内容介绍两个时间段教育的不同发展状况,大家在学习时注意分清。

学会了吗?

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二、**中的教育 学什么?

表现:(1)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66年,废止高考制度。

(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例子:张铁生被称为“白卷英雄”]

影响:

1.破坏中国教育事业,导致人才缺乏 2.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3、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怎么学?

文化大革命,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混乱,在经济上、文化教育等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严重冲击,学习本目内容,请同学们回顾必修一与必修二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整体上的文化大革命,政治:造反派夺权,民主法制破坏。经济:停产闹革命,经济秩序混乱。教育:大中小学停课,高考废止。

学会了吗?

1976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下降,中国与发达置之脑后的差距拉大。其主要原因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大中小学教育废止 C.文化大革命冲击

D.国家的教育投资小。

三、教育的复兴 学什么?

1.邓小平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

2.邓小平提出 思想。确立 战略 3.邓小平提出教育 指导方针 4.制定 推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扩大教育投入。5.教育改革,启动 6.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力度 怎么学?

学习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教育复兴”子目内容编排上的逻辑关系:首先是纠错1,其次是立正2、3,最后是举措4、5、6。学会了吗?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地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 【合作探究】

新时期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四、知识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材料二 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

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 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

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改革开放20年之科教篇》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材料四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请回答:(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4)材料三、四表达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

五、课外探究:拓宽知识外延,引入下节课的学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重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邓小平

材料2 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材料3 1984年,邓小平又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提高教师的素质,尊师重教。他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同时,他还强调,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邓小平尊师重教的呼吁,引起了社会的共鸣。国家正式宣布每年 9月10日为教师节。„„而且邓小平曾不无忧虑地说过:现代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不成比 例,对教育投资太少,今后无论如何要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否则现代化就实现不了。请回答:(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事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9分)

(2)邓小平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6分)(3)你如何理解“三个面向”的辩证关系?(6分)

课后反思

1、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打断、扑灭学生的参与热情,否则没人再举手,没人再想说。思想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师生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解决学生突发问题的办法贵在教师的引导,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加强对相似概念的分析、比较、鉴别,并通过提供材料和途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自我搜集材料,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在历史课上的积极性。

2、教师一定要在课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的时候不但要备课本,备学生,还要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哪些问题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困扰,哪些问题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发挥。在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疑问或者偏见的时候适当的补充相关知识并提出延伸性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3、在布置给学生准备搜集材料的同时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以免认识问题过于单一,另外当学生作好展示后,教师要努力整理成体系的东西,并可就此提出更深入的问题看学生明白了多少,特别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唯有如此,师生才能共同进步。

迷津指点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教育体制的时政紧密相联,针对文综考试的大形势,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进相关的时政知识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三篇: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学设计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红卫兵运动

早在1966年6月初,北京一些中学就出现了红卫兵组织。清华大学附中的红卫兵给毛泽东写信,并附他们的大字报《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这份大字报获得毛泽东的支持。毛泽东肯定青年学生的“造反有理精神”。林彪、江青等人利用毛泽东的想法,煽动群众。红卫兵运动很快在神州大地上发展起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先后11次接见来自全国的红卫兵和革命群众1 100多万人,林彪一再做煽动性讲话。这样,红卫兵运动也就突破最初的破“四旧”,开展起对“阶级敌人”的揪斗、批判,成为全国大**的前奏。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红卫兵运动中,绝大多数学生是出于对毛泽东和党的信任,是怀着“誓死捍卫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真诚信念投身这一运动的。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政治上的幼稚,这些年轻人一经煽动,就表现出狂热和盲动。红卫兵运动是“文化大革命”特殊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给党和国家造成破坏,也给青年人本身带来伤害。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A.在庐山会议上对彭德怀进行批判

B.将刘少奇定为“叛徒、内奸、工贼”,永远开除出党

C.把刘少奇、邓小平指为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

D.对老一辈革命家的迫害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

A.宪法 B.民法 C.行政法 D.刑法

(二)能力提高

1.“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包括()

①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毛泽东的错误发动 ③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④林彪、江青等反革命分子的利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地区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其原因不包括()

A.民族地区的农村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根据自身条件,发展民族工业

C.少数民族经过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先后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D.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三)延伸拓展

1.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确立的方针不包括()

A.“肝胆相照” B.“同舟共济”

C.“互相监督” D.“荣辱与共”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包括()

①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④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四)模拟练习

1.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九届全国人大

D.中共十四大

2.为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B.村委会干部由上级政府任命

C.村官由村民选举产生

D.扩大了基层民主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1908年清朝政府颁发的《钦定宪法大纲》第一条

材料二 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

──1946年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第一条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通过分析三个不同时代的宪法条文,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本质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如何解答材料解析题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而读懂材料的关键是要学会联想,尤其是要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与题目要求符合的信息。每一道材料解析题虽然立意课外,但考查的知识点一定在教材中,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

识范围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材料二 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引自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两段材料中的共同错误倾向是什么?材料一对“阶级斗争”问题的提法

有什么不符合实际之处?

(2)材料二比材料一又有什么发展?

提示:(1)“左”倾错误。材料一把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得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不相符合。

(2)材料二进一步把阶级斗争引入党内,并且引向党的高层领导,为“文

化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

(二)例题解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的相同之处是()

①共产党倡导 ②目标是国家统一 ③基本任务相同 ④具有爱国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答案为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为了发动全民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为了发动人民争取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胜利,爱国统一战线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学习拓展

十年“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包

括哪些方面?

“文化大革命”是我党“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其错误具体表现在:认为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政、军队和文化领域中,相当多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

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很明显,这些论点偏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必须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随笔

窑洞对

1945年的一天,毛泽东在延安会见民主同盟和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黄炎培。黄炎培问毛泽东:历史上的各种政治力量,一执政就腐败,假如共产党人夺得了中国的江山,能不能跳出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共产党有什么办法可以不重蹈覆辙?毛泽东回答说:中共已经找到了一条不腐败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这段类似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的谈话,被称

为“窑洞对”。

(二)学术前沿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演变

中国经历了从“人治”(rule of man)到“法制”(rule by law)、再从“法制”到“法治”(rule of law)的风雨历程。

“法制”的“制”是“刀”字旁的“制”,所以是“刀制”,法制建设难免以强权为后盾。“法治”与“法制”同音不同字。“法治”从“水”字旁,是“水治”。“法治”的“水”需要人大代表立法的“口水”、法官判决的“笔水”和律师辩护的“口水”、老百姓参政议政的“口水”。

“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痛定思痛,在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起步时,就为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此,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驶入快车道。

中国共产党在1997年的“十五大”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被载入中国宪法,并开始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这

是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三)书目网址

1.杨健著:《文革中的地下文学》

2. www.xiexiebang.com(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套教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学习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及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体会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重视民生的民本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农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主张。

四、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 的出现

1、出现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崛起;(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派别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商鞅、韩非子

墨家:墨子

3、宗旨: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

4、特点:

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5、百家争鸣的影响:

(1)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与儒家学派

1、孔子的思想

(1)孔子 a、孔子的生平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至圣

b、孔子的思想

①政治思想:“仁”(核心)与“礼”

仁:a:的含义:爱人b:实现仁的途径:待人宽容;以德为政

礼:a: 主张:以德为政;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b: 本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② 教育思想:主要贡献在于: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此外:在教学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

③ 文学贡献:编订整理出《诗经》、《春秋》等六经;其言论载于《论语》 c、孔子思想的影响

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儒家强调“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5)儒家思想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2)孟子的思想

a、生平:战国邹国人, 被誉为亚圣

b、思想: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②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③主张“性本善”

(3)荀子的思想

①提出“君舟民水”论断;

②主张性恶论;

(三)道家、法家及墨家

1、道家

(1)老子的思想

①“道”为世界的本原。

②认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子的思想

①继承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②主张放弃差别观念,放弃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

2、法家学派

(1)代表人物及主张:商鞅、韩非子

韩非子的思想:依法治国(2)评价: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过分迷信法的作用。

3、墨家学派

(1)代表人物:墨翟

(2)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反对浪费„„ 代表平民百姓愿望。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归纳整理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社会贫困。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2)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

①减轻田租;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解释:萧规曹随

(3)影响:积极作用:经济恢复和增强

人民生活安定

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消极作用: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2、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①汉初的休养生息使汉朝经济恢复发展,国力日盛(基础、条件)②社会潜伏着危机 王国问题 诸侯势力膨胀

土地问题 阶级矛盾尖锐

边境问题 匈奴为患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发展的形势 巩固统治

(3)主要措施: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军事上——对匈奴采取强硬政策 北击匈奴 卫青 霍去病 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建议

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董仲舒(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2)董仲舒的生平:

生活在文帝、景帝、武帝时代,大学问家,三次应对,得到武帝赏识。

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3)贡献:(也可以说是其思想特点)

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解释:阴阳五行学说 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2、思想主张: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中央集权需要

(2)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加强君权需要

(3)提出“三纲五常”,——为人处世标准

3、影响:(扭转局势 付诸实行)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思考一 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特点: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内容:a.“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b.“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 c.“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影响:为汉武帝所采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思考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2、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学的自我调节与发展)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根本原因)思考三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 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所以汉武帝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三、儒学成为正统

篇二: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2.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自孔子创立儒家至今,儒家经过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思想与孔孟时代的儒家已是差别很大了。要想了解原始儒家(孔孟荀)的思想的原貌,我们要尽量阅读原始文献资料,所以讲课中涉及很多这方面的史料。学习中我们还要注意孔孟荀思想的异同,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早期儒家思想的一个积极方面是它的民本思想(这一点与后世儒家有较大区别),通过学习民本思想,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已知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

教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提问:默读单元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

学生:儒家思想。

教师: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

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

学生:“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师:对!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围绕“百家争鸣”,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以便学生讨论分析:

1、理解概念? 学生先回答后,教师通过投影解释

(1)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2)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社会原因?

教师:“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难?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提示: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和文化等方面介绍

学生:讨论。借助于教材

教师:投影归纳以下几点: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第一,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

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

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人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

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教师小结,要学生明确:一定是思想观念是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3、主要派别代表:(教师投影头像插图,学生列举学生)

教师:春秋战国,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学生:列举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墨家:墨子。

法家:商鞅、韩非等。

4、历史影响

教师:这些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派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展示稷下学宫图片,说明稷下学宫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请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

学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教师:你对孔子知多少?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无人不晓。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幅有关孔子的图片,简要介绍孔子生平,极其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1、孔子的思想

教师:《论语·为政》中孔子总结自己一生的一段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请学生解释,然后教师再做总结,这段话其实反映了孔子一生精神修养的历程。象这样反映孔子思想和精神的言论我们熟悉的也非常之多? 学生:背诵-----。

教师:《论语》中所有孔子言论反映的孔子的思想

学生:列举

(1)思想核心——“仁”。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性,强调人与社会的和同;礼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在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试图从道德上根本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人的灵魂问题,这使儒家思想有了一些宗教色彩。

(3)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看司马迁对孔子的评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再看孔庙、孔府、孔林的一些图片,体会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教师: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孟子的思想

学生:归纳,教师投影明确。

(1)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2)伦理观上: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虽然人性本善,但也必须通过后天学习存养善端,使其不断扩充完善,否则会丧失善端。

3、荀子的思想

教师: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荀子主要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对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兼容并包,故能集大成。

学生归纳,教师投影确认。

(1)政治思想: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

(2)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

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虽然和孟子观点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涂之人可以为禹”,可谓殊途同归。

讲完荀子的思想,可以列表让学生比较孔孟荀思想上的异同,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教师:提示学生看书,以表格形式归纳总结。不作重点解释。

本课小结: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堂巩固:

一、本课测评:

1.“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2.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学思之窗和学习延伸

第2 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教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各种学派即相互批驳,又相互融合,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思想说到底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是为政治所服务。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请问:

1、适应春秋战国到秦统治时期:法家“法治”,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

2、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原因、措施、结果)

3、大家想想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概念解释?

2、为什么?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汉武帝时期已经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是仍然存在几点隐患:

① 南北边境不宁

②王国威胁中央

③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激化。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武帝发掘了一批治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董仲舒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贡献(打出幻灯片,利用教材【历史纵横】所给的材料,简单介绍董仲舒其人,让学生从董仲舒的成长历程悟出“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特点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重要内容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

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现在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一见,思想无法统一。主张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保证国家统治的安宁一致。以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讨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哪些是积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③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篇三: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全套)(人民版必修3)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 “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 “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一、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

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2、如何结合相关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认识,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建议:

本专题是新课标“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第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一、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建议教师向学生讲明确: 1.“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科书以四个子目分别讲述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炼诸子思想主张知识要点,以利于记忆。方法可以选择结构法或表格法。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对于同一学派内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区别分析。从总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各家学派的思想特点。

记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还有吴起、申不害等。法家内部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个不同学派,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二、建议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当时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实来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 儒学的兴起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目,汉代以来对“焚书坑儒”的批判。第二目,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第三目,太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第四目,科举制的实行,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可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是秦代“焚书坑儒”后大受限制的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结合相关知识思考: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导入新课。

一、“‘焚书坑儒’的批判”讲两个问题:

1、秦代“焚书坑儒”的时代背景、过程及评价。

讲授时要结合课本p8“学习思考”“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来分析理解秦代“焚书坑儒”的目的: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

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2、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的批判。

“焚书坑儒”被称之为“灭学之祸”,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批判基本上是中肯的。

二、“罢黜百家”主要讲述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讲授时,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学习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3)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2、客观评价

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 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建太学,建立郡国学校

2、太学兴立的标志和影响

(1)太学的建立是汉王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2)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3)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当时太学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

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课本已有资源如“史学争鸣”、“学习思考”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

引导学生回顾新课标历史教科书必修一:

从世管制、察举制,再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

2、科举制的实行对儒学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科举制对文化影响

让学生联系课本资源如“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等,并用辨证的观点从两方面分析,归纳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五、小结:通过对汉代起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过程,以此来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向。

三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五篇:【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毛泽东的两段话导入。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跟我们解释一下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讲授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课件1---12)

1、“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在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被当成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3)1956年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双百”方针的提出

“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首先要明确“双百”方针的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

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使学生明确,“双百”方针的针对性。

3、“双百”方针的影响【合作探究】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第一,在学术领域: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会议,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学生可以通过“历史纵横”了解这次争论产生的过程,老师讲解这一事件的意义:会议打破了几年来我国遗传学派形成的“一家独鸣”的僵硬局面,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也是“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为贯彻落实这个方针,突破苏联模式而召开的一次影响巨大、效果很好的会议。“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浓厚了。

第二,“在文学艺术领域: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以不同的风格,生动地描绘了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各方面的创作成就都很突出,硕果累累。话剧、电影、文学作品、文艺期刊等等。建议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多幅照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体裁、风格、内容和题材的多样性。

通过几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

二、曲折的年代(课件13---28)

1、原因

①.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②.国内文革的发生极左思想盛行

2、表现:(老师讲述)

①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 ②一些正确的甚至优秀的作品当作错误的受到批判;(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来的人》,艾青的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电影《北国之春》

》)

③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一些学有专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受到长期歧视和压抑。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⑤树8个样板戏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如何?老师归纳下:(1)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化领导机构几乎瘫痪,文化部门的领导权被林江反革命集团所把持;(2)报刊大部分停刊,出版业几乎停顿,造成人们精神食粮的匮乏;(3)文艺舞台上百花凋谢,万马齐喑,一片萧条残破景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等污蔑建国17年来文艺战线被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专政,整个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

(4)以致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利亚电影莫明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思考: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只放映样板戏合适吗?为什么?(不适合,八个样板戏根本满足不了人民多样的文化需要。)为什么江青要全力推广样板戏?(借样板戏满足其文化专制的政治目的。)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之后,进一步提问: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文革”期间国内电影创作不再是“百花齐放”,而是“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

(1)科学文化领域内受到前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风的影响。(2)在长期的战争年代,党习惯于用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3)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偏差,“左”倾思想日益严重。(4)60年代,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国内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致使此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出现了严重挫折。

由此产生的危害,不仅仅在电影事业上,还表现在: 文化大革命中迫害致死的部分学者专家等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范长江: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1970.10.23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三、文艺的春天(课件29---33)学生阅读课文,解决这一子目的两个问题。

1、春天来临的原因

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②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③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

2、春天的表现

①出现了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②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艺创作欣欣向荣

③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合作探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老师最后总结:

⑴两个高峰:一个是在“双百”方针提出之后;另一个是在文革结束之后。

⑵主要原因:A、前者:①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需要,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②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紧跟时代、积极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创作了大批文艺作品。B、后者: ①“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②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③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本课小结】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双百”方针的执行,直接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正确处理政治与科学、文艺工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双百”方针是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科学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猛而健康地发展。【板书设计】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二、曲折的年代

三、文艺的春天

下载【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