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设计2
作文教学设计2
一、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姑娘给我们的讯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使学生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3、让学生将自己寻找的过程写清楚,并将自己的情感贯穿与其中。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2、能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三、教学准备:
带领学生观察春天的校园,收集描写春天的诗歌。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得好“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富有朝气的季节,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著名的诗人雪莱曾说过:“冬天到了,春天还远吗?”当我们还没有从严寒的冬天中解脱出来时,春姑娘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想去找春姑娘吗?那么。下面我们就到校园里去找一找,春姑娘究竟在哪?出发!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课初通过谈话,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是符合儿童的心理规律的。]
(二)带领学生观察校园。
1、观察花坛。(花坛里花草树木的变化:桃花开了;夜来香传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玉兰花也开了,幽香扑鼻;松树依然屹立在花坛中央……)
2、观察荷花池塘。(枯萎的荷花还在池塘中央,河水渐渐的开化了,波光粼粼,用手捧一把水不觉得冷了,河底的水草在微风中摇曳……)
3、观察院墙边的草丛。(拨开草丛,枯黄的小草渐渐脱掉身上的旧衣服,换上了一件新衣服,嫩嫩的,软软的,柔柔的……)
4、观察河塘边的柳树。(这是学生最爱看的一处景色,“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那刚睁开媚眼柳姑娘,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本文权属小学课堂网)像发丝,像春天的门帘……透过这门帘学生看到了春天的美景。)
[上面的活动都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自由观察,教师做适当的指导、点拨。教师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各景物的特点观察。]
(三)汇报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
1、花坛里的变化。
2、河水的变化。
3、草丛的变化。
4、柳树的变化。
5、你还发现了什么?(小草探出了头,柳树发芽了,桃树开花了,春风不那么冷了,春阳有点暖了,春天的人们更加精神了……)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将观察到的景物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说是写的基础和前提。]
(四)总结说稿。
1、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的过程说清楚,并讲清自己发现了什么,最后说明自己的想法及感受。
2、指导学生说话要有序、完整。
3、旁听者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指正。
[在观察的基础上,并且说了观察到的内容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习作的主要内容或提纲是为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是非常必要的。]
(五)自由撰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点评个别习作。
1、指名读。
2、旁听者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指正。
3、同桌互阅,自己修改。
[文章百改不嫌厌,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的同时,要教会学生修改。]
(七)誊清作文。
五、板书设计: 寻找春天的足迹 春天的特点 有序 发现的过程 真实的情感 真实
第二篇:作文教学设计2
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学设计 第十五节课(2017年12月23日)作文内容:写一个你熟悉的小动物
要求:
1、写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趣事。
2、写外形时要按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语言规范,标点正确。
3、书写要认真,写完后要认真修改。怎样描写小动物写作指导:
1、说说动物的外形特点:如身子、眼睛、耳朵、尾巴等各有什么特点
2、说说小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喜好、嬉戏、休息的情况
睡眠,生活环境等。
3、说说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4、怎样命标题
(1)直接点明要写的动物。• 如《小白兔》、《小蜗牛》 • 《可爱的小猫咪》等。(2)、动物名称加上动物的昵称 • 如《小狗“思思”》
• 《可爱的小鸭子“笨笨”》。(3)、直接用昵称为题 • 如《“红袍将军”》,《高傲的“海军上将”》
性格,范文点评: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古诗用18个字把鹅写的栩栩如生。我们要想写好一种小动物,也要争取达到这种生动的效果,我们应从那些方面着手呢?
一、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
具体的方法就是要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 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如下面《可爱的小狗》中的一段话:
“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又如《美丽的大公鸡》一段话:
“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多么美丽呀!火红的鸡冠像一朵盛开的鸡冠花。明亮的小眼睛扑闪着,眼珠像一颗又黑又亮、圆溜溜的黑珍珠。嘴巴又黄又尖,十分锋利,寻找美食全靠它。脖子上是一圈圈红中透亮的羽毛,全身毛色鲜艳,黄的、红的、黑的交织在一起,好像穿着一件漂亮的花衣裳。瞧,它抖抖身子,伸长脖子,四周的羽毛张开竖起,翅膀上下拍打着,就好像孔雀开屏一样。它的尾巴更是美丽,像一簇燃放的烟花,金色的爪子,刚强有力地站立着,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二、其次要描写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例如小动物怎样吃食啦,怎样游戏 啦,怎样睡觉啦,把这些都要细致观察,具体地描写出来。例如一位学生在作文《小鹅儿》中写道:
“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亲热的很呐。我常常跟它们说话,有时它们还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文章活脱脱地展现出小鹅出壳、吃食,睡觉和性情,语言活泼,条理清晰,形容逼真,童趣盎然,字里行间包含着小作者与小鹅之间的情感。)
三、要把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们的手来写我们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 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例如《青蛙捕食》一文:
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这篇作文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文章的开头先用“我非常喜爱青蛙”一句,直抒了作者情怀,表达了喜爱的心情。接着用“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表现了作者对青蛙“喜欢”之深。在听到青蛙叫声时,作者感到了那叫声就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语句不多,却写出了青蛙叫声的响亮、动听,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青蛙的感情是多么深呀!作者对青蛙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呢? 因为青蛙一年之内最少能捕捉到“一万只害虫”,这是作者喜爱青蛙原因所在。最后作者感慨地说:“青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尾收笔有力,感情表达真实。
◆除了上面三个方面外,描写小动物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仔细观察。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接触各类动物。如家禽家畜:鸡、鸭、鹅、牛、马、羊、猪„„有条件的可以精心饲养这些动物,留心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颜色、生活习性。“下马观花”,做好观察笔记,才能对某种动物了如指掌,胸有成竹。
2.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3.要细致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4.运用动词写活。如《翠鸟》中,“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里作者运用了“蹬开”、“叼起”、“贴着”、“飞走”的动词,把翠鸟写得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5.运用修辞手法。如《我和企鹅中》“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用“系帽子的带儿”来比喻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是多么生动得体啊!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来描写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6.要条理清楚。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作文一样,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挂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范文赏析 赏猴
星期天,我和几个同学来到动物园观察动物,进了门,我就急急忙忙奔向猴山。
“喝!”猴山上可真热闹!那些小猴子,有的在爬杆,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追逐,有的在地上抢食物,有的还在打闹„„。
最吸引我的是一只小猴子。它不知从那儿寻找到了一顶小蓝帽,戴在了自己的头上人模猴样的。矮矮的个子,瘦瘦的,一双灵活的小眼睛,一身金黄色的皮毛,一条细细的尾巴。它坐在假山石上,拿着一棵荔枝,先把壳儿咬开,再用毛茸茸的小手把壳儿掰开,塞进嘴里,边吃边用小眼睛四处张望,生怕别人抢走了似的。
吃完荔枝,小猴子猛地一跳,跳到了一块大石头上,又猛地纵身一跃,稳稳当当地抓住了一条铁索。哇!小猴子可真灵活啊!它抓住铁索,身子一悠,一双小脚就夹住了铁索。骤然一蹬,居然悠闲地荡起秋千来,小屁股一翘一翘的。呀!帽子掉下来啦!小猴子“蹭”地一下跳下来,拿起小蓝帽,又扣在了小脑瓜上。然后又捂着肚皮大摇大摆地走了几步,绕过了假山,过了一会儿,它就出现在假山最高处,坐下来,挠了两下,还一边得意地往下看呢。好像在说:“看我在最高处,我就是猴王!”这时,一只老猴子出现了,一边向它瞪眼,一边比比划划, 好像在说:“下去,这是我的地盘。”小猴子也向它瞪眼比划。老猴子生气了,朝小猴子冲过去,小猴子一看不妙,逃下山顶。它在山下,还在向老猴子做鬼脸呢!哈哈„„看着小猴子的样子,我捂着肚子大笑起来:“好可爱哟,这些顽皮的小猴子!”
这篇范文写的很好,以下几点可以说明
1.外形描写:“矮矮的个子,瘦瘦的,一双灵活的小眼睛,一身金黄色的皮毛,一条细细的尾巴。”这些描写都抓住了小猴的外形特点。2.生活习性描写:
①吃东西的描写:它坐在假山石上,拿着一棵荔枝,先把壳儿咬开,再用毛茸茸的小手把壳儿掰开,塞进嘴里,边吃边用小眼睛四处张望,生怕别人抢走了似的。(把小猴吃东西时的样子写活了)
②小猴抓绳索,荡秋千,和老猴争夺假山这一段写出了小猴顽皮的个性。
第三篇:小学作文教学设计2
第二课看图作文:秋景
教学要求:1.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一幅画(注重细节)。
2.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3.积累描写秋天的词语和掌握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天气慢慢转凉了,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齐声回答:秋天)你们注意到周围有哪些变化吗?(学生积极回答:叶子黄了、果实成熟、庄家丰收、秋高气爽等)我不单单看到了这些,还利用手中的相机为秋景拍下了照片(把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大家自己管产,看看画上都有些什么?
二、写作宝典
1.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下到上、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由远到近。
2.注意细节:叶子的颜色、状态;树上的果实;天气;小朋友们正在干什么。
3.发挥想象:小朋友们的神态、对话、心情。
4.修辞手法:拟人、比喻。
一、赏析例文
老师朗读例文《秋天的果园》,让大家一起找出好词好句,赏析好在那里。把好词好句记在笔记本上,理解和学习如何运用好词好句。
二、动手写作
下面,大家就拿起笔,校园里的美丽秋景仿佛是一幅画,以《秋天的校园》为题写一篇作文。
总结
“生活中本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把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美景写下来,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篇:记叙文作文教学设计2
记叙文作文教学设计(二)
第三课时
一、指导
关于抒情。
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无非是借助于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言志、说理、抒情
罢了。尤其是写记叙文,更离不开一个“情”字。
著名文艺理论它刘勰说过:“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永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这就是说:人具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受到外物的刺激发生感应,有了
感应唱出情志来,没有不是自然形成的。可见,记人叙事是缘情而发的。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许多感人的人物和事件,内心就不断
地激发出、积蓄起并加深着种种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的感情──或是同情,或是喜爱,或是赞美,或是不满,或是憎恶,而且产生了把它们抒写出来的强烈欲望。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创作冲动”。“情”在这里产生了作用。正是它,使我们拿起笔。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抒
我情。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这是很可贵的优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情是写作的基础;而写真情实感,完全可以说是
作文的最基本要求。由此,可列出下面一个公式:
激发 表现
现实生活 真情实感 语言文字
(人、事)(记叙文)
按照这样的过程出来的文章,对读者就会产生一种感染力量。而以情感人,正是记叙
文体的特点,也是它的长处。记叙文,作为文章的一种体裁,它有自身的特征。它同议论文、说明文不一样,其主要功用不是阐明道理、解说事物,而是记人叙事、状物咏志。也就是说,它
不同于议论文要以理服人,也不同于说明文要使人有所知;它要以事感人,以情动心,通过对
人、物的刻画,事件的叙述,景色的描绘,感情的抒发,去深深地感染读者,叩开人们的心扉,引起强烈的共鸣,在思想感情的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启迪教育人的作用。
有的习作者不明乎北,党用枯燥的介绍、冗长的议论来代替生动、具体的对人物和事件 的描述。像是担心读者不懂得自己的写作意图似的,常把文章的中心思想直接“说”出来,而
不是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中“体现”出来。殊不知,这种简单的说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败坏了读者阅读的兴致和胃口。这样的记叙文是缺乏感染力的。须知:就记叙
文来说,思想不能架空于形象之外,而是蕴含于形象之中。让人物和事件本身来说话,在记人
叙事中灌注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作者和读者的感情得以通畅的交流,这是记叙文写作的精髓。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这就是“事”的功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失乎情。”(与无九书)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淦更认为“真文章,总不出人情之外”(闲情偶
寄)。这就是“情”的魅力。
怎样的“事”才能“感人”,怎样的“情”才能“动心”呢?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
题。只有所写的“事”地反映了客观现实生活文章才支产生感入的力量。同样地,只有所抒之“情”
是真实的、健康的、催人向上的,文章打动人心才具有意义。这是 庸置疑的。否则,胡编乱造一些
脱离现实生活的离奇故事,或者流露一些让人萎麻不振的消极情绪,就会对读者产生不好的影响。可
见,“以事感人,以情动心”是同前面讲过的“立意”这个大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
不能满足于“写真情实感”,还应有更层次的要求:崇高,深刻。好的文章,会使所叙之事更加感人,所叙之事更加感邓之怀越发令人动心。
文章既是缘情而发的,又是以情感人的。因此,写记叙文一定要表现真情实感,考虑到怀古会对众产
生的不知不觉的影响。如果没有写作的冲动,无情可抒,就一定不要硬写,更不要写 一些无聊的东西。
硬写,就成了无病呻吟;写成的文章必然充满虚情 意,那就有悖于写作的初工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了。
二、示例
高中毕业前夕给校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校长:
您好!
也许写给您 的这封信,您不一定有时间看,但我不是要写。因为,对于我来说,留在这个学校的时间
实在不多了 我们是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
校长,您有没有注意到,二十中的奏真美!我踏着日日走过的 路,去找我跌然那花间树下的记忆。
苗 里的树都染上一抹绿;蔓表的缠绕着伏在铁架上,夏天又是一座绝好的凉棚;桃花什么时候开的已记
不清,可是爬山虎的遗迹却可见。厚厚的一堵山墙,满眼是绿。哦,多么的一切,就像几年前我刚来时一样。
那时,我拿着一张成绩 就一个人冒冒失失走进了校长室。您 和一个工人模样的叔叔正在交谈,一样
朴素的衣着,一样平易的态度,我几次欲言又止。还是您先开了口......第二天,我就像所有二十中的同学
一样,骄傲地踏上了这条 路。
和所有不熟悉您 的人一样,我那时认为您相当平凡,走进入流,没有人会认出您,但又如我后来亲眼看到 的,正是您,领导了一个充满生机,教学相长的集体--二十中。
我接触过的都是也许没有别的同学多,然而,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许多。我喜欢
语文课,亦庄亦谐,趣味横生,都是渊博的学识为课堂平添了几分生气;我喜欢历史娓娓叙来,亲切自然,从古
今,从中到外,从老师向上,我们得到了多少“前车之覆”和“历史遗训”;我喜欢地理课的紧张节奏和都是的
严密逻辑;我还喜欢英语课上老师的 ;数学课老师的认真负责和政治课老师大姐姐一梓的和气。我忘不了在
许多个暮色浸透的傍晚,数学课老师给我们辅导,直到最后一个同学弄懂;多少个寒风凛冽的晨,班主任老师给
我们 队进行 锻炼;我忘不了,语文课老师、英语课老师为了上好 自习课,时时 到;又有多少次,我们的
试关前一天交上去,第二天就拿到手中,却多了那么多勾勾叉叉和语重心长的批语。每到那时,我仿佛总能年岁
老师窗口不灭的灯光,看见老师 边几丝 生的白发.....老师啊!我实在没有资格对你们的教学作出任何评价,我只想,我只想,深深地鞠一 道一 谢谢!
从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同学,一个个都那么健康向上,在这一年中,我听到过校田径队
多次的作品、出众的人才,生活在这一群同学中,不能不鼓起向上的勇气,永远不懈 努力!
同学们啊!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度过了几年快乐的学习生活我只是遗憾,只是遗憾,时光太短暂,但我会在心里
永远珍藏你们的笑脸。
尊敬的校长,您有一个多么强大有力的教师队伍,您 有多少活泼奋进的学生。也许您看到楼道成了练习霹 的场所时皱了皱眉,别担心,那只是他们还小,对许多事还认识不清;也许您惊讶于门外的响,别介意,他们
只是想接近您,了解您,了解您,而又不知用什么办法。您完全有理由为这个学校感到自豪、骄傲,而我,只能
遗憾地在这 路一走一百遍千遍--趁我还未离开之前!
这封信写给您,也写给所有辛勤劳作的老师们!写给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
年 月 日
《评析》 这是一篇感染力强的上习作。它的突出长处是情真意切,贯串始终,洋溢于全篇的是动人心弦的“情”字。作者
采用书信体,以第二人称的方式,面对面地娓娓动听地向校长倾吐自己毕业前夕的心曲,清白 抒发了自己对母校--
“一个充满生机教学相长的集体”的爱,对辛勤劳作、诲人不倦的老师们的爱,对健康向上、活泼奋进的同学们的爱。这种
挚爱之情,寄托在对学校美丽景物生动而细致的描绘上,蕴含在对各位富有特色的老师的难忘的回忆里,也浸透在对点点滴滴 的平凡而琐碎的往事的叙述中。这种情,是高尚的,会激励人的上进,具有把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凝聚力。
三、练习
作文题
1。寸草心
2。老师啊,老师
3。同窗情
第四课时
一、指导
关于选材。1.选材要严。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以“浪淘沙”为题写过九首诗,其八是: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篇以淘沙见金比喻被谗言所害遭到放逐的人终于洗清罪名,得到赦免,联系作者的经
历来看,他屡次被谪贬,显然有夫子自道,相信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恢复名誉的意思。这种
乐观、自信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形象大于思想”,沙里淘金这比喻的含义远不限于
此,人们还经常用它来比喻写作中选材的艰苦。不是吗?写作者从众多的素材中挑选出可供
运用的材料,与淘金者以细沙里筛选出闪亮闪亮的金屑是同样辛苦的啊!
写作的材料,不能不加选择,顺手拈来,而要精心筛选,下一番抉择的苦功夫。这就是沙里
淘金的启示。
苏联一位作家在《金蔷薇》中也叙述过一个同沙里淘金相似的故事。据说,在巴黎一家手
工业作坊里,有一位清洁工。他每天都是很早去到首饰作坊,把打扫出来的尘土装进口袋带
回家中。原来他收集尘土,为的是从中筛出金屑做成一朵金蔷薇、献给自己的心上人,以表示
对她由衷的爱、使她得到幸福。过了许久,这朵金蔷薇终于做成了。但不幸的是,他的心上人
已经去了外国,并且永远不再回来了。为此,清洁工生了一场大病,不久便死去了。他死后,有人把这美丽的金蔷薇卖给一位作家。作家了解到金蔷薇的来历以后,受到深深的启发,懂
得了要从生活的尘土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材料创造文学作品的道理。
作文,一旦主题确立之后,就要仔细考虑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加以表现了。
还是在30年代,有两位四川作家向鲁迅先生请教短篇小说的创作问题,鲁迅就指出: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
其实,何偿仅限于定短篇小说,一般作文也是如此。
许多作家都十分重视选材,为找到最恰当的体现主题的材料而费尽心思。
选材要突出一个“严”字,严格把好材料关,使材料尽可能充分地体现主题思想。
我们曾以“这事我想起来就高兴”为题让学生作文。这个作文题要求回忆一件高兴的事,题旨明晰,又由于题目新颖别致,能激发起写作的欲望,因此,许多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
题意,从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挑选出“高兴”的“事”来描述,并开掘出“事”中蕴含的有意义的主题。
这里,简要介绍几篇作文选材和立意的大概。
作文1:几个月前,我们年级 的女,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进行了三天的社会实践。我
照料一位认也不愿接触的残疾儿童,经常抱着他,给他讲故事,为他唱歌。这件事我想起来就
高兴。无论如何,我总算给了这孩子一点心灵的慰藉,使他多少尝到些人间的温暖与真情。我
做对了!
作文2:那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件小事。一次,我去参加春节游艺晚会。游艺活动很
多,我加入了“画白兔”的长长的队伍。一个大的布幕前面有一只铁丝弯成的兔子,它的浑身
都通上了电。玩的人用一只铁丝弯成的小套圈,绕着浑身转一圈。如果小套圈碰上兔子,用
灯泡做成的兔子的眼睛就会发亮。这样,这个人就失败了,应该轮到下一个人玩了。许多人都
失败了,我也没有成功。不少人一边摇着关,一边嘴里说着:“这个游戏太难玩了。”人们纷纷
离去,队伍里的人越来越少。我心里想:老师总教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难而进,我决不能
半途而废,一定要争取成功。我仔细观察前面的人画兔子时的一举一动,汲取教训,总结经
验,经过多次的努力,终于画成了。旁边的人都为我拍手叫好,用敬佩的眼光看着我,我心里
感到有说不出的高兴。现在,每当回想起这件小事,我不但高兴,而且自豪──它使我懂得不
认碰到什么困难都 不能轻易退让,要有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于战胜它。作文3:北京的十月,秋高气爽,一年一度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秋季运动会就在这金
色的季节里召开。几年来,我校仪仗队一直在规模巨大的入场式上获得好评。今年,我作为
仪仗队的一员,平时刻苦训练,克服了种种困难。开幕那天,我校仪仗队入场。在“──
二──”的口号声后,我们唰地把头摆向主席台,大地被协调一致的脚步震颤了。“发展体育
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声盖过了人群的喧闹声,压过了嘹亮的进行曲的声音。我们以磅
礴的气势通过主席台。我们成功了!主席台上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我校仪仗队获得
冠军。我为自己能参加这次比赛感到高兴,因为这份荣誉中也有自己贡献的小小的一分力
量。
作文4:我要讲的这件事,也许对别人来说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一
件值得高兴的事。那是今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小伙伴终于有机会来到河北省昌黎新开
发的黄金海岸旅游。因为我很喜欢游泳,尤其置身于大海中尽情地畅游,真是快意得很。可
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下午,老天换了副面孔,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原来平静的海面,突然
波涛汹涌,一浪一浪地推向岸边卷起滚滚的黄沙。我开始了同海浪的较量,虽不过是几百米 的游程,但每游一步都十分艰难,我真正地感到了大海的威力,大海的冷酷无情。可是,我到
底还是战胜了大海!这件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它告诉我:只要不懈地奋斗,成功就在前头!
作文5:下午,我放学回家,推开门,一眼就看见墙上挂着的“全家乐”的照片:一家人围
坐在一起,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我不禁又高兴地想起两年前的那件事。那天是我们全家喜
庆的日子:我妈妈被评上了主治医师,我妹妹获得优秀少先队员奖章,又是我爸爸三十年教
龄纪念日,我呢,加入了共青团。为了不忘这一天,我们照了一张“全家乐”。每当看到它,它都给我力量,激励我为夺取新的成绩而奋斗。
作文6:拉开抽屉,我的日记本安详地躺着。这是我初中时代的纪念。它记下了我三年生
活的得与失、苦与乐、汗水与眼泪。这日记本代表着我的荣誉,我的骄傲,我的黄金时代。得
到它,这是我十八年来最高兴的事。原来它是一件奖品,奖励我勤奋学习取得的优异成绩。它
使我回忆起那段艰辛的学习生活。也使我增强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胜利前进的自信
心。作文7:生活中使人高兴的事是很多的,然而童年的乐趣往往更令人难以忘怀。寻找我
成长的足迹,有一件事至今还历历在目,想起来心里充满欢欣。小五年级时,正值秋季,学
校号召我们采集树籽,支援西北的绿化建设。我们几个小伙伴,互相帮助,你出主意,我想办法,不多久就采集到了各种各样的好多树籽。我从这件事中感到了童年友情的温馨,感到了
奉献自己的喜悦。那是我们第一次为祖国做出贡献呀!粒粒树籽将会带着我们颗颗爱国之
心在西北荒漠上生根发芽。
指去岁月的灰尘,打开记忆的匣门,许许多多的事情,就会栩栩如生地、或模糊不清地浮
现出来。而对这些从多的素材,要根据题意选择、取舍。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很风趣地讲过:
“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场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掉罢了。”哪些是
“不是脸的地方”,哪些是“是脸的地方”,哪些需要“剔掉”,哪些需要保留,这就要比较、研究,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抉择。上面七位同学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作文选材和立意的方法,在
选材上下了一番较为严格的功夫。所先取的材料确实是令人“高兴”的“事”,表面上看来,得
来全不费功夫,似乎是“自然而然”地回想起来的,实际上在下笔前却仔细思考过。回想起来 的“高兴”“事”显然不仅“这一件”,但去除了别的,也就是契诃夫所说“剔掉”了“不是脸的地
方”,剩下的就只有“这一件”。“这一件”不是随意拣来的,而是反复挑选的结果。这就是选材的功夫,“沙里淘金”的功夫。
2.选材的标准。
了解选材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要明确的是应该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材。
选材的标准,一言以蔽之:服从体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因为材料与中心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中心统率材料,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这就是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材料要更好地体现中心,这里有六个字,即:恰当、典型、新颖。
恰当,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恰当,是指所选用的材料符合题意,符合中心思想。比如:
《生动的一课》,材料要表现出这“一课”的“生动”性;《童年趣事》,这“事”一定得有“趣”,而且
发生在童年时期;《北京一角》,如果要通过“一角”的变化来反映“北京”的巨大发展,就应选
用“一角”前后不同的具体材料;《良师益友》,如果要描述人物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就应
彩能反映这两个方面不同特点的事例,等等。否则,自动检索就不恰当。有少数学生在写《这事 我想起来就高兴》这篇作文时,所选用的材料不是一件“我想起来”就“高兴”的事,而是如下
种种:
(1)一个人,而不是一件事;
(2)一个梦;
(3)一个地方的景色;
(4)一条消息;
(5)一件难忘的事,或内疚、难受的事,或令人感动的事,但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显然,这些材料都不符合题意和中心思想的要求,因而是不恰当的。
典型,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所谓典型,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能概
括和反映事物的本质。不少人都很喜爱秦牧的散文《土地》。这篇名作在选材上就富有特色:
材料丰富,而且十分典型。作者为了表达“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历史的光辉时代”的人们对
土地的“新的联想、新的感情”,围绕着“土地”选用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材料:
(1)二千六百多年前我国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拜土。这是见于《左传》的春秋时代
晋国公子重耳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2)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给公候时的仪式──封土。
(3)19世纪,外国殖民主义强盗占领太平洋各个岛屿时强迫当地土人们投降的仪式
──撒土。
(4)飘流海外谋生的破产农民身上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怀土。
(5)多少劳动者和英雄义士为了土地而进行的边绵不断的斗争──卫士。这是历史
上流传的可歌可泣的保卫土地的抗敌故事。
明末御倭时有些地方妇女的装束。
有的地方曾经浒过成人死后入殓时在面部盖上白布的风俗。
“寸金桥”的命名。
(6)今天人民的子弟兵守卫着岛屿,把小岛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丽──守土。
(7)土地一旦回到人民手里发生的神速变化──变土。
这些材料很有代表性。材料1~3表现了中外剥削阶级对土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只知
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材料4、5表现了过去劳动者对土
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母亲”,永远怀念它,坚决保
卫它。材料6、7表现了今天人民对土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
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每一个材料都从不同的侧面去体现主题,使文章的思想内容饱
满。材料虽多,但每一件都有各自的作用。《土地》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的这个长处,是值得我 们好好学习的。有的习作者不善于选材,不懂得采用典型材料的意义,或者信手拈来,或者以
多取胜,因而影响了中心意思的表达。
新颖,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所谓新颖,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大地增强文
章的可读性的需要。现实生活日新月异,新人新事层出不穷,不能老是采用旧的一套东西,而
必须善于发现和搜集新的材料,才能及时表现新的风貌、新的思想感情。而且,也只有这样,文章对读者才能产生一种魅力。试想,材料陈旧,一般化,与人雷同,看了开关就知道结尾是
怎么一回事,当然人家就不想看。相反,如果材料新鲜,独特,或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或令人感
到亲切、有兴味,或让人产生幽默感,读者当然就喜爱看了。文章是要有吸引人的魅力的。这
种魅力首先要在材料上体现出来。旧材料能出新意,当然也好;立意新材料也新,岂不更好?
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文章出新意,叙新事,这是自古以来作家们孜孜不倦 的追求啊!
二、示例
落日的光华
黄昏时分,喧腾了一整天的大地平静了下来,太阳也收起了那耀人的光芒,安详地缓缓
下沉。此时,首远望,天、山、地平线融成一体,一片金典;近处的树、屋也镶上了一道金边,闪闪发光:此时此刻,世界成了金黄色的了。在一片金辉之中,只印着一个白色的发着弱光的球。
曾有许多诗人、墨客,赞美那初升的旭日、正午的骄阳,用它们来比喻体坛、文坛、影坛的
新秀、伟大,来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对于那傍晚徐徐下坠的落日,却很少有赞美之辞,倒有人用它来象征人的暮年 , 或是比喻一些不得志的人。
这里,我要说,它不是仅代表着残年暮岁的。不是么,你看,在它即将下落、隐去的一瞬,它把自己的全部光辉都留在了人间,使大地在夜幕即将降临之际一处金灿。
其实,得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注意到那落日,然而,偶然间,一件小事使我不得
不对它刮目相看了。
那是上个星期日的下午,我受父母之命拎着大包、小包去爷爷家。本来我全计划好
了:到了那儿交了差,赶回来看场电影。结果,我周密的安排却被搅乱了。我好不容易
气喘吁吁地挪到院门,待喘气均匀,便高声叫了起来。要是往常,还没等我嚷第二声,奶奶便会笑呵呵地来开门,可这天,不知怎的,我扯着嗓子喊了好几声,小院仍是毫无
动静。我用胳膊撞开门,好厅地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院内静悄悄的,我真有些纳闷,明明是休息日,怎么谁也不在家?突然一阵咳嗽声打破了沉寂,于是我寻声轻轻地推开
了西屋门。一开门,立即有一股浓烈的烟草味迎面扑来。我赶紧抽出一只手来捂住鼻子,悄悄地走进去。只见屋内浓浓的烟雾正包围着一位瘦弱的老人,我心里不禁犯起嘀咕
来:怎么几个月不见,爷爷竟成了这个样子。此时,爷爷正一手拿着烟,一手握着笔伏
案疾书。我抱着东西正想一声不响地到他背后看个究竟,但爷爷发话了:“是小娟吗?”
说着,回过身来。我赶紧跨上一步,把东西呈上去。随即,我又向桌上的一叠写满字的稿瞟了一眼,好厅地问:“您在写什么?回忆录?”说罢,我盯着爷爷。忽然,我发觉
他的脸泛起了红晕。他连忙摆着手,不好意思地说:“嗨,哪儿有什么回忆录啊!昨儿,银行里来了几个年轻人,不太熟悉这儿的工作,这不,我凑合写了点自己多年的工作
经验,想给他们作个参考。要不,我这顾问,可真要像有人说的那样──有‘顾’不‘
问’了。”说完,他欣慰地笑了起来;而我倒有点不明白了。退休了,有福不享,却偏
给自己找事儿,真不可思议。四点多钟,奶奶挎着一篮子鲜菜和鱼、肉回来了。吃罢晚
饭,爷爷让我陪他去散步。此时,正值黄昏时分,爷爷指着远处的万束金光之中的那个
白球”让我看,并且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看那落日,在它即将沉没西山的一瞬,却
发出那么灿烂的光,撒向大地,那光是它最后的一闪。我们这些人一线退下来的人就像
这落日,现在虽不在第一线了,但也要把最后的一点余热、余光献给人民。”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不禁仰天凝望那缓缓下沉的落日,只见它的光华竟是那样美!散步归来,夜幕已垂下。我们到家还没站稳脚跟,就听行门“嘣”地一声被撞开,紧接着闯来一个
年轻人。他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边说带比划。好半天,我们才弄懂。他的意思是
说,行里有个帐目搞乱了,要请爷爷去一下。别看爷爷平时做事慢悠悠的,可这会儿,却二话设说,骑上车去了。奶奶望着爷爷的背影怜惜地叨咕着。此时此刻,我心底不由
涌起一种钦佩之情。
落日,它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我还是要赞颂它,赞颂它那直至最后仍要尽力发热
为人间增添光华的精神,以及那些具有这种精神的老人们。
「评析」
这篇习作──《落日的光华》,大体上符合我们上面提出来的“恰当、典型、新颖” 这三条选材的标准。它选用的材料主要有:落日的光辉景象;已退休的“爷爷”坚持工
作,“要把最后的一点余热、余光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的事迹──事理工作经验,帮
助年轻人清理帐目等。这样的先材就较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赞颂“落日那直到最后
也要尽力发热为人间增添光华的精神,以及那些具有这种精神的老人们”。现在,退休的人们越来越多,选用“爷爷”的材料有相当的代表性,选用“落日”来表现退休老人的高尚精神也较为新鲜。
三、练习
作文题:
1.尝试
2.雨后
3.新的起点
第五篇:2记叙文作文教学设计2
记叙文作文教学设计(二)3课时
一、指导
关于抒情。
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无非是借助于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言志、说理、抒情 罢了。尤其是写记叙文,更离不开一个“情”字。
著名文艺理论它刘勰说过:“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永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这就是说:人具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受到外物的刺激发生感应,有了感应唱出情志来,没有不是自然形成的。可见,记人叙事是缘情而发的。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许多感人的人物和事件,内心就不断
地激发出、积蓄起并加深着种种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的感情──或是同情,或是喜爱,或是赞美,或是不满,或是憎恶,而且产生了把它们抒写出来的强烈欲望。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 “创作冲动”。“情”在这里产生了作用。正是它,使我们拿起笔。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抒我情。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这是很可贵的优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情是写作的基础;而写真情实感,完全可以说是 作文的最基本要求。
由此,可列出下面一个公式:激发表现现实生活 真情实感 语言文字(人、事)(记叙文)按照这样的过程出来的文章,对读者就会产生一种感染力量。而以情感人,正是记叙 文体的特点,也是它的长处。记叙文,作为文章的一种体裁,它有自身的特征。它同议论文、说明文不一样,其主要功用不是阐明道理、解说事物,而是记人叙事、状物咏志。也就是说,它 不同于议论文要以理服人,也不同于说明文要使人有所知;它要以事感人,以情动心,通过对人、物的刻画,事件的叙述,景色的描绘,感情的抒发,去深深地感染读者,叩开人们的心扉,引起强烈的共鸣,在思想感情的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启迪教育人的作用。有的习作者不明乎北,党用枯燥的介绍、冗长的议论来代替生动、具体的对人物和事件 的描述。像是担心读者不懂得自己的写作意图似的,常把文章的中心思想直接“说”出来,而
不是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中“体现”出来。殊不知,这种简单的说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败坏了读者阅读的兴致和胃口。这样的记叙文是缺乏感染力的。须知:就记叙文来说,思想不能架空于形象之外,而是蕴含于形象之中。让人物和事件本身来说话,在记人叙事中灌注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作者和读者的感情得以通畅的交流,这是记叙文写作的精髓。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这就是“事”的功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失乎情。”(与无九书)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淦更认为“真文章,总不出人情之外”(闲情偶寄)。这就是“情”的魅力。怎样的“事”才能“感人”,怎样的“情”才能“动心”呢?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只有所写的“事”地反映了客观现实生活文章才支产生感入的力量。同样地,只有所抒之“情” 是真实的、健康的、催人向上的,文章打动人心才具有意义。这是 庸置疑的。否则,胡编乱造一些脱离现实生活的离奇故事,或者流露一些让人萎麻不振的消极情绪,就会对读者产生不好的影响。可见,“以事感人,以情动心”是同前面讲过的“立意”这个大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 不能满足于“写真情实感”,还应有更层次的要求:崇高,深刻。好的文章,会使所叙之事更加感人,所叙之事更加感邓之怀越发令人动心。文章既是缘情而发的,又是以情感人的。因此,写记叙文一定要表现真情实感,考虑到怀古会对众产 生的不知不觉的影响。如果没有写作的冲动,无情可抒,就一定不要硬写,更不要写 一些无聊的东西。硬写,就成了无病呻吟;写成的文章必然充满虚情 意,那就有悖于写作的初工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了。
二、示例
高中毕业前夕给校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校长:
您好!
也许写给您 的这封信,您不一定有时间看,但我不是要写。因为,对于我来说,留在这个学校的时间实在不多了 我们是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 校长,您有没有注意到,二十中的奏真美!我踏着日日走过的 路,去找我跌然那花间树下的记忆。苗里的树都染上一抹绿;蔓表的缠绕着伏在铁架上,夏天又是一座绝好的凉棚;桃花什么时候开的已记不清,可是爬山虎的遗迹却可见。厚厚的一堵山墙,满眼是绿。哦,多么的一切,就像几年前我刚来时一样。
那时,我拿着一张成绩 就一个人冒冒失失走进了校长室。您 和一个工人模样的叔叔正在交谈,一样朴素的衣着,一样平易的态度,我几次欲言又止。还是您先开了口......第二天,我就像所有二十中的同学一样,骄傲地踏上了这条 路。和所有不熟悉您 的人一样,我那时认为您相当平凡,走进入流,没有人会认出您,但又如我后来亲眼看到的,正是您,领导了一个充满生机,教学相长的集体--二十中。
我接触过的都是也许没有别的同学多,然而,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许多。我喜欢语文课,亦庄亦谐,趣味横生,都是渊博的学识为课堂平添了几分生气;我喜欢历史娓娓叙来,亲切自然,从古今,从中到外,从老师向上,我们得到了多少“前车之覆”和“历史遗训”;我喜欢地理课的紧张节奏和都是的严密逻辑;我还喜欢英语课上老师的 ;数学课老师的认真负责和政治课老师大姐姐一梓的和气。我忘不了在许多个暮色浸透的傍晚,数学课老师给我们辅导,直到最后一个同学弄懂;多少个寒风凛冽的晨,班主任老师给我们队进行锻炼;我忘不了,语文课老师、英语课老师为了上好自习课,时时到;又有多少次,我们的试关前一天交上去,第二天就拿到手中,却多了那么多勾勾叉叉和语重心长的批语。每到那时,我仿佛总能年岁
老师窗口不灭的灯光,看见老师 边几丝 生的白发.....老师啊!我实在没有资格对你们的教学作出任何评价,我只想,我只想,深深地鞠一 道一 谢谢!
从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同学,一个个都那么健康向上,在这一年中,我听到过校田径队
多次的作品、出众的人才,生活在这一群同学中,不能不鼓起向上的勇气,永远不懈 努力!
同学们啊!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度过了几年快乐的学习生活我只是遗憾,只是遗憾,时光太短暂,但我会在心里永远珍藏你们的笑脸。
尊敬的校长,您有一个多么强大有力的教师队伍,您 有多少活泼奋进的学生。也许您看到楼道成了练习霹的场所时皱了皱眉,别担心,那只是他们还小,对许多事还认识不清;也许您惊讶于门外的响,别介意,他们只是想接近您,了解您,而又不知用什么办法。您完全有理由为这个学校感到自豪、骄傲,而我,只能遗憾地在这 路一走一百遍千遍--趁我还未离开之前!这封信写给您,也写给所有辛勤劳作的老师们!写给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
年 月 日
《评析》 这是一篇感染力强的上习作。它的突出长处是情真意切,贯串始终,洋溢于全篇的是动人心弦的“情”字。作者采用书信体,以第二人称的方式,面对面地娓娓动听地向校长倾吐自己毕业前夕的心曲,清白 抒发了自己对母校-- “一个充满生机教学相长的集体”的爱,对辛勤劳作、诲人不倦的老师们的爱,对健康向上、活泼奋进的同学们的爱。这种
挚爱之情,寄托在对学校美丽景物生动而细致的描绘上,蕴含在对各位富有特色的老师的难忘的回忆里,也浸透在对点点滴滴的平凡而琐碎的往事的叙述中。这种情,是高尚的,会激励人的上进,具有把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凝聚力。
三、练习作文题 1、寸草心
2、老师啊,老师
3、同窗情
第四课时
一、指导
关于选材。
1.选材要严。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以“浪淘沙”为题写过九首诗,其八是: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篇以淘沙见金比喻被谗言所害遭到放逐的人终于洗清罪名,得到赦免,联系作者的经
历来看,他屡次被谪贬,显然有夫子自道,相信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恢复名誉的意思。这种乐观、自信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形象大于思想”,沙里淘金这比喻的含义远不限于此,人们还经常用它来比喻写作中选材的艰苦。不是吗?写作者从众多的素材中挑选出可供运用的材料,与淘金者以细沙里筛选出闪亮闪亮的金屑是同样辛苦的啊!
写作的材料,不能不加选择,顺手拈来,而要精心筛选,下一番抉择的苦功夫。这就是沙里
淘金的启示。苏联一位作家在《金蔷薇》中也叙述过一个同沙里淘金相似的故事。据说,在巴黎一家手工业作坊里,有一位清洁工。他每天都是很早去到首饰作坊,把打扫出来的尘土装进口袋带回家中。原来他收集尘土,为的是从中筛出金屑做成一朵金蔷薇、献给自己的心上人,以表示对她由衷的爱、使她得到幸福。过了许久,这朵金蔷薇终于做成了。但不幸的是,他的心上人已经去了外国,并且永远不再回来了。为此,清洁工生了一场大病,不久便死去了。他死后,有人把这美丽的金蔷薇卖给一位作家。作家了解到金蔷薇的来历以后,受到深深的启发,懂得了要从生活的尘土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材料创造文学作品的道理。
作文,一旦主题确立之后,就要仔细考虑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加以表现了。
还是在30年代,有两位四川作家向鲁迅先生请教短篇小说的创作问题,鲁迅就指出: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 其实,何偿仅限于定短篇小说,一般作文也是如此。
许多作家都十分重视选材,为找到最恰当的体现主题的材料而费尽心思。
选材要突出一个“严”字,严格把好材料关,使材料尽可能充分地体现主题思想。我们曾以“这事我想起来就高兴”为题让学生作文。这个作文题要求回忆一件高兴的事,题旨明晰,又由于题目新颖别致,能激发起写作的欲望,因此,许多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
题意,从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挑选出“高兴”的“事”来描述,并开掘出“事”中蕴含的有意义的主题。
这里,简要介绍几篇作文选材和立意的大概。
作文1:几个月前,我们年级 的女,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进行了三天的社会实践。我照料一位认也不愿接触的残疾儿童,经常抱着他,给他讲故事,为他唱歌。这件事我想起来就高兴。无论如何,我总算给了这孩子一点心灵的慰藉,使他多少尝到些人间的温暖与真情。我做对了!
作文2:那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件小事。一次,我去参加春节游艺晚会。游艺活动很
多,我加入了“画白兔”的长长的队伍。一个大的布幕前面有一只铁丝弯成的兔子,它的浑身
都通上了电。玩的人用一只铁丝弯成的小套圈,绕着浑身转一圈。如果小套圈碰上兔子,用
灯泡做成的兔子的眼睛就会发亮。这样,这个人就失败了,应该轮到下一个人玩了。许多人都失败了,我也没有成功。不少人一边摇着关,一边嘴里说着:“这个游戏太难玩了。”人们纷纷离去,队伍里的人越来越少。我心里想:老师总教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难而进,我决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争取成功。我仔细观察前面的人画兔子时的一举一动,汲取教训,总结经验,经过多次的努力,终于画成了。旁边的人都为我拍手叫好,用敬佩的眼光看着我,我心里感到有说不出的高兴。现在,每当回想起这件小事,我不但高兴,而且自豪──它使我懂得不认碰到什么困难都 不能轻易退让,要有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于战胜它。
作文3:北京的十月,秋高气爽,一年一度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秋季运动会就在这金
色的季节里召开。几年来,我校仪仗队一直在规模巨大的入场式上获得好评。今年,我作为
仪仗队的一员,平时刻苦训练,克服了种种困难。开幕那天,我校仪仗队入场。在“── 二──”的口号声后,我们唰地把头摆向主席台,大地被协调一致的脚步震颤了。“发展体育
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声盖过了人群的喧闹声,压过了嘹亮的进行曲的声音。我们以磅
礴的气势通过主席台。我们成功了!主席台上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我校仪仗队获得
冠军。我为自己能参加这次比赛感到高兴,因为这份荣誉中也有自己贡献的小小的一分力
量。
作文4:我要讲的这件事,也许对别人来说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一
件值得高兴的事。那是今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小伙伴终于有机会来到河北省昌黎新开
发的黄金海岸旅游。因为我很喜欢游泳,尤其置身于大海中尽情地畅游,真是快意得很。可
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下午,老天换了副面孔,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原来平静的海面,突然
波涛汹涌,一浪一浪地推向岸边卷起滚滚的黄沙。我开始了同海浪的较量,虽不过是几百米的游程,但每游一步都十分艰难,我真正地感到了大海的威力,大海的冷酷无情。可是,我到
底还是战胜了大海!这件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它告诉我:只要不懈地奋斗,成功就在前头!
作文5:下午,我放学回家,推开门,一眼就看见墙上挂着的“全家乐”的照片:一家人围
坐在一起,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我不禁又高兴地想起两年前的那件事。那天是我们全家喜 庆的日子:我妈妈被评上了主治医师,我妹妹获得优秀少先队员奖章,又是我爸爸三十年教
龄纪念日,我呢,加入了共青团。为了不忘这一天,我们照了一张“全家乐”。每当看到它,它都给我力量,激励我为夺取新的成绩而奋斗。
作文6:拉开抽屉,我的日记本安详地躺着。这是我初中时代的纪念。它记下了我三年生
活的得与失、苦与乐、汗水与眼泪。这日记本代表着我的荣誉,我的骄傲,我的黄金时代。得到它,这是我十八年来最高兴的事。原来它是一件奖品,奖励我勤奋学习取得的优异成绩。它使我回忆起那段艰辛的学习生活。也使我增强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胜利前进的自信
心。
作文7:生活中使人高兴的事是很多的,然而童年的乐趣往往更令人难以忘怀。寻找我成长的足迹,有一件事至今还历历在目,想起来心里充满欢欣。小五年级时,正值秋季,学
校号召我们采集树籽,支援西北的绿化建设。我们几个小伙伴,互相帮助,你出主意,我想办法,不多久就采集到了各种各样的好多树籽。我从这件事中感到了童年友情的温馨,感到了奉献自己的喜悦。那是我们第一次为祖国做出贡献呀!粒粒树籽将会带着我们颗颗爱国之
心在西北荒漠上生根发芽。指去岁月的灰尘,打开记忆的匣门,许许多多的事情,就会栩栩如生地、或模糊不清地浮 现出来。而对这些从多的素材,要根据题意选择、取舍。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很风趣地讲过: “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场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掉罢了。”哪些是 “不是脸的地方”,哪些是“是脸的地方”,哪些需要“剔掉”,哪些需要保留,这就要比较、研究,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抉择。上面七位同学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作文选材和立意的方法,在 选材上下了一番较为严格的功夫。所先取的材料确实是令人“高兴”的“事”,表面上看来,得 来全不费功夫,似乎是“自然而然”地回想起来的,实际上在下笔前却仔细思考过。回想起来 的“高兴”“事”显然不仅“这一件”,但去除了别的,也就是契诃夫所说“剔掉”了“不是脸的地 方”,剩下的就只有“这一件”。“这一件”不是随意拣来的,而是反复挑选的结果。这就是选材的功夫,“沙里淘金”的功夫。
2.选材的标准。
了解选材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要明确的是应该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材。
选材的标准,一言以蔽之:服从体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因为材料与中心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中心统率材料,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这就是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材料要更好地体现中心,这里有六个字,即:恰当、典型、新颖。
恰当,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恰当,是指所选用的材料符合题意,符合中心思想。比如:
《生动的一课》,材料要表现出这“一课”的“生动”性;《童年趣事》,这“事”一定得有“趣”,而且 发生在童年时期;《北京一角》,如果要通过“一角”的变化来反映“北京”的巨大发展,就应选 用“一角”前后不同的具体材料;《良师益友》,如果要描述人物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就应彩能反映这两个方面不同特点的事例,等等。否则,自动检索就不恰当。有少数学生在写《这事我想起来就高兴》这篇作文时,所选用的材料不是一件“我想起来”就“高兴”的事,而是如下种种:
(1)一个人,而不是一件事;
(2)一个梦;
(3)一个地方的景色;
(4)一条消息;
(5)一件难忘的事,或内疚、难受的事,或令人感动的事,但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显然,这些材料都不符合题意和中心思想的要求,因而是不恰当的。
典型,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所谓典型,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能概 括和反映事物的本质。不少人都很喜爱秦牧的散文《土地》。这篇名作在选材上就富有特色:
材料丰富,而且十分典型。作者为了表达“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历史的光辉时代”的人们对
土地的“新的联想、新的感情”,围绕着“土地”选用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材料:
(1)二千六百多年前我国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拜土。这是见于《左传》的春秋时代
晋国公子重耳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2)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给公候时的仪式──封土。
(3)19世纪,外国殖民主义强盗占领太平洋各个岛屿时强迫当地土人们投降的仪式
──撒土。
(4)飘流海外谋生的破产农民身上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怀土。
(5)多少劳动者和英雄义士为了土地而进行的边绵不断的斗争──卫士。这是历史
上流传的可歌可泣的保卫土地的抗敌故事。
明末御倭时有些地方妇女的装束。
有的地方曾经浒过成人死后入殓时在面部盖上白布的风俗。
“寸金桥”的命名。
(6)今天人民的子弟兵守卫着岛屿,把小岛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丽──守土。
(7)土地一旦回到人民手里发生的神速变化──变土。
这些材料很有代表性。材料1~3表现了中外剥削阶级对土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只知
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材料4、5表现了过去劳动者对土 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母亲”,永远怀念它,坚决保 卫它。材料6、7表现了今天人民对土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 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每一个材料都从不同的侧面去体现主题,使文章的思想内容饱 满。材料虽多,但每一件都有各自的作用。《土地》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的这个长处,是值得我 们好好学习的。有的习作者不善于选材,不懂得采用典型材料的意义,或者信手拈来,或者以 多取胜,因而影响了中心意思的表达。新颖,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所谓新颖,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大地增强文 章的可读性的需要。现实生活日新月异,新人新事层出不穷,不能老是采用旧的一套东西,而 必须善于发现和搜集新的材料,才能及时表现新的风貌、新的思想感情。而且,也只有这样,文章对读者才能产生一种魅力。试想,材料陈旧,一般化,与人雷同,看了开关就知道结尾是 怎么一回事,当然人家就不想看。相反,如果材料新鲜,独特,或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或令人感到亲切、有兴味,或让人产生幽默感,读者当然就喜爱看了。文章是要有吸引人的魅力的。这 种魅力首先要在材料上体现出来。旧材料能出新意,当然也好;立意新材料也新,岂不更好?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文章出新意,叙新事,这是自古以来作家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啊!
二、示例
落日的光华
黄昏时分,喧腾了一整天的大地平静了下来,太阳也收起了那耀人的光芒,安详地缓缓
下沉。此时,首远望,天、山、地平线融成一体,一片金典;近处的树、屋也镶上了一道金边,闪闪发光:此时此刻,世界成了金黄色的了。在一片金辉之中,只印着一个白色的发着弱光的球。
曾有许多诗人、墨客,赞美那初升的旭日、正午的骄阳,用它们来比喻体坛、文坛、影坛的 新秀、伟大,来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对于那傍晚徐徐下坠的落日,却很少有赞美之辞,倒有人用它来象征人的暮年 , 或是比喻一些不得志的人。
这里,我要说,它不是仅代表着残年暮岁的。不是么,你看,在它即将下落、隐去的一瞬,它把自己的全部光辉都留在了人间,使大地在夜幕即将降临之际一处金灿。
其实,得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注意到那落日,然而,偶然间,一件小事使我不得
不对它刮目相看了。
那是上个星期日的下午,我受父母之命拎着大包、小包去爷爷家。本来我全计划好
了:到了那儿交了差,赶回来看场电影。结果,我周密的安排却被搅乱了。我好不容易
气喘吁吁地挪到院门,待喘气均匀,便高声叫了起来。要是往常,还没等我嚷第二声,奶奶便会笑呵呵地来开门,可这天,不知怎的,我扯着嗓子喊了好几声,小院仍是毫无
动静。我用胳膊撞开门,好厅地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院内静悄悄的,我真有些纳闷,明明是休息日,怎么谁也不在家?突然一阵咳嗽声打破了沉寂,于是我寻声轻轻地推开
了西屋门。一开门,立即有一股浓烈的烟草味迎面扑来。我赶紧抽出一只手来捂住鼻子,悄悄地走进去。只见屋内浓浓的烟雾正包围着一位瘦弱的老人,我心里不禁犯起嘀咕
来:怎么几个月不见,爷爷竟成了这个样子。此时,爷爷正一手拿着烟,一手握着笔伏
案疾书。我抱着东西正想一声不响地到他背后看个究竟,但爷爷发话了:“是小娟吗?” 说着,回过身来。我赶紧跨上一步,把东西呈上去。随即,我又向桌上的一叠写满字的稿瞟了一眼,好厅地问:“您在写什么?回忆录?”说罢,我盯着爷爷。忽然,我发觉
他的脸泛起了红晕。他连忙摆着手,不好意思地说:“嗨,哪儿有什么回忆录啊!昨儿,银行里来了几个年轻人,不太熟悉这儿的工作,这不,我凑合写了点自己多年的工作
经验,想给他们作个参考。要不,我这顾问,可真要像有人说的那样──有„顾‟不„ 问‟了。”说完,他欣慰地笑了起来;而我倒有点不明白了。退休了,有福不享,却偏
给自己找事儿,真不可思议。四点多钟,奶奶挎着一篮子鲜菜和鱼、肉回来了。吃罢晚
饭,爷爷让我陪他去散步。此时,正值黄昏时分,爷爷指着远处的万束金光之中的那个
白球”让我看,并且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看那落日,在它即将沉没西山的一瞬,却
发出那么灿烂的光,撒向大地,那光是它最后的一闪。我们这些人一线退下来的人就像
这落日,现在虽不在第一线了,但也要把最后的一点余热、余光献给人民。”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不禁仰天凝望那缓缓下沉的落日,只见它的光华竟是那样美!散步归来,夜幕已垂下。我们到家还没站稳脚跟,就听行门“嘣”地一声被撞开,紧接着闯来一个
年轻人。他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边说带比划。好半天,我们才弄懂。他的意思是
说,行里有个帐目搞乱了,要请爷爷去一下。别看爷爷平时做事慢悠悠的,可这会儿,却二话设说,骑上车去了。奶奶望着爷爷的背影怜惜地叨咕着。此时此刻,我心底不由
涌起一种钦佩之情。
落日,它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我还是要赞颂它,赞颂它那直至最后仍要尽力发热
为人间增添光华的精神,以及那些具有这种精神的老人们。
「评析」
这篇习作──《落日的光华》,大体上符合我们上面提出来的“恰当、典型、新颖” 这三条选材的标准。它选用的材料主要有:落日的光辉景象;已退休的“爷爷”坚持工
作,“要把最后的一点余热、余光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的事迹──事理工作经验,帮
助年轻人清理帐目等。这样的先材就较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赞颂“落日那直到最后
也要尽力发热为人间增添光华的精神,以及那些具有这种精神的老人们”。现在,退休的人们越来越多,选用“爷爷”的材料有相当的代表性,选用“落日”来表现退休老人 的高尚精神也较为新鲜。
三、练习
作文题:
1.尝试
2.雨后
3.新的起点